古印度的重要史诗是什么?
作为奴隶制国家的印度,产生了对后世深具影响的古典宗教思想,并且在艺术上进入了“史诗时代”。在古希腊文明中,两大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占有重要的位置,而在古印度,同样是两部伟大史诗,不仅显示了古代印度人杰出的智慧,而且开启了艺术的先河,它们就是《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的插图:少年罗摩降妖
印度的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闻名于世的文学作品。这两首史诗内容庞大,情节生动复杂,艺术手法高超,在印度文学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两部史诗的篇幅之长,在其他民族的史诗中是非常罕见的。两大史诗成书以后,对印度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成了印度教教义的核心。
《摩诃婆罗多》《摩诃婆罗多》共18篇,长10万颂(每颂两行诗,每行16音),成书时间约在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2世纪之间。《摩诃婆罗多》书名意为“伟大的婆罗族的故事”,主线故事讲婆罗多族两大后裔俱卢族和般度族争夺王位继承权的斗争,内容涉及列国时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被视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史诗,一位印度学者甚至把它称为“亚洲到现在为止所产生的最伟大的想象作品”。
《摩诃婆罗多》的作者,据诗中自叙是毗耶婆。他是渔家女贞信嫁给象城福身王之前的私生子。贞信与福身王结婚后,生有一儿名叫奇武。但奇武婚后不久便死去,没有子嗣。于是贞信便找来在森林中修行的毗耶婆,让他与奇武的遗孀结合,生下持国、般度和维杜罗三个儿子后,毗耶婆仍回到森林隐居。持国后来生有百子(俱卢族),般度生了五子(般度族)。持国百子与般度五子之间因王位之争而引发一场争斗,毗耶婆目睹了斗争的全过程,于是创作了史诗《摩诃婆罗多》。
《摩诃婆罗多》是一部集历史、传说与神话故事为一体的巨型史诗,通篇贯穿着爱情与战争的主题,讲述了上千个传奇故事。除了与核心情节有关的许多动人故事外,书中还插入了大约200个相对独立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譬喻故事以及寓言童话,这些故事像镶嵌在史诗中颗颗明珠,异彩纷呈。全书的主线故事表现出作者颂扬正义、抨击邪恶势力的思想。全书虽然情节复杂,但基本上都是围绕这两方面来写的,表现出作居楼王和般度王的鏖战《摩诃婆罗书》者较高的艺术表现手法。全书包罗万象而又结构完整,内容庞杂而又形式统一,头绪纷繁而又贯穿了一条主线。从文字艺术的价值看,作品语言质朴而又表现鲜明,说理简单而又寓意深刻,既有奇特的想象,又有夸张而逼真描写。总之,史诗所表现出的古印度人非凡的想象力和对文学巨著的架构能力令人叹为观止。
在印度文学史上,《摩诃婆罗多》享有很高地位,被印度人奉为圣典,占据了仅决于“吠陀本集”的地位,甚至被称为“第五吠陀”。它所展现的是一幅远古印度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内容广泛涉及宗教、哲学、历史、政治、伦理、地理、天文、传说、神话、民族、语言、文学等印度学的所有领域。生动的故事内容,扣人心弦的情节,广阔的社会画面,为后世诗人和剧作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
《罗摩衍那》《罗摩衍那》书名意为“罗摩传”。全书内容以阿陀城王子罗摩与妻子悉多悲欢离合的故事为主线,反映了列国时代错综复杂的斗争。《罗摩衍那》共7篇,长24000颂。史诗的中心思想是颂扬善和正义。史诗中的罗摩智勇双全,圣明神武,是一位贤明君主,是印度人自古崇拜的英雄和膜拜的神明。
《罗摩衍那》的主线故事情节生动,扣人心弦的场面迭出。在编纂体例、文学描写手法上,较之《摩诃婆罗多》都有大的提高,因此被誉为“最初的诗”,同时也表现出古代印度文学创作有了很大的发展。
《罗摩衍那》对后世印度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影响都是相当深远的。它的创作方法与素材,常被后世的作品沿用。
居楼王和般度王的鏖战《摩诃婆罗书》
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结构的缺憾
《摩诃婆罗多》是印度古代两大史诗之一。全诗共十八篇,号称十万颂(诗书),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之一。
史诗主要是叙述古代印度名王婆罗多的两支后裔——持国百子(俱卢族)和般度王子(般度族),为争夺王位发生大战,结果两族同归于尽。”“摩诃婆罗多”意即“伟大的婆罗多族的故事”。这是史诗的主线故事,约占全诗篇幅的一半,另一半篇幅是大量的插话及各种插入成份,各种异杂成份的插入,使《摩诃婆罗多》成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作品。但是,由于夹杂大量的插话和插叙,主线故事的推进时时受到阻碍,造成大史诗故事情节廷宕拖沓,结构上显得很不紧凑。
就史诗的各种插入成份而言,有关古代国王和武士的英雄传说插话,讲述俱卢和般度两族共同的祖先婆罗多的诞生的《沙恭达罗传》、颂扬刹帝利尚武精神的《维杜拉训子》等,与主线故事的关系最紧密,与史诗的基本精神也最为一致。另外,颂扬婆罗门法力无边的神话传说插话以及史诗人物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或阐明某种道德教训而讲述的寓言故事,也都属于文学性插话。史诗中还有大量的关于宗教、哲学、政治和伦理等方面的理论性的插入部分,与主线故事的关系不太密切。这些说教成份有的是整篇地出现,如毗湿摩临死前对坚战的教诲:《和平篇》和《训诫篇》,这两篇的篇幅总和占据了全诗的四分之一;有的散见于其他各篇中,如后来成为印度教的重要圣典的《薄伽梵歌》,是《毗湿摩篇》中黑天为开导阿周那而讲的一番道理。
《摩诃婆罗多》这种枝叉蔓延的结构特点,与它的叙事方式有关。首先,它是由宫庭歌手苏多和民间吟游诗人向听众吟诵的,为了调剂和活跃气氛,常常需要增加一些插曲。这种现象在今天的长篇说唱艺术中依然存在。其次,整部史诗是采用对话形式的框架结构。史诗开头,歌手乌格罗舍罗婆在林中与一群仙人相遇,并向众仙人复述了吠商波衍那吟诵的《摩诃婆罗多》。即吠商波衍那的叙事框架是装在乌格罗舍罗婆的叙事框架之中的;而在吠商波衍那的叙事框架中,又装入史诗人物的相互间的对话,如十八天大战的情景是通过持国的御者全胜之口,向持国叙述的。这种层层嵌套的框架型叙事结构,为各种异杂成份的插入敞开了方便之门。《摩诃婆罗多》的成书过程中,这类插入成份越到后期越膨胀。《摩诃婆罗多》不是一部纯史诗性作品。所以,有人称《罗摩衍那》为“最初的诗”,而称《摩诃婆罗多》为“历史”或“历史传说”,是有一定道理的。
印度史诗包括《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并称印度两大史诗,是印度列国纷争时代的艺术反映。依据现在抄本,《摩诃婆罗多》约有十万颂,《罗摩衍那》约24000颂,其篇幅之长,在世界各民族古代史诗中也是不多的。在古代印度,它们以口头吟诵的方式创作和流传。因而,它们的文本是流动性的,经由历史宫廷歌手和民间吟游诗人不断加工的扩充,才形成目前的规模和形式。
本文2023-08-04 17:57:3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2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