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长城丨消失的黄石关,孤零零的孟姜女,守护着瀛汶河的源头
我总是一不小心就想起齐长城,不知道是因为看到逶迤在泰沂山脉之巅的青石残垣还是千年不灭的夯土,还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升腾的齐鲁文化,先贤的儒家思想在心底泛滥,总能拨动一根怀古的心弦。
曾经写过一段莱芜发现的“孟姜女纪铭”古碑遗失,追寻孟姜女到底是哭倒的秦长城,还是齐长城,也写过一篇莱芜、章丘、博山分界处霹雳尖的游记,但却没有专门来写写它们中最重要的节点——黄石关。
黄石关是莱芜区境内齐长城三大关之一,锦阳关在黄石关之西,青石关在黄石关之东,其中又有十二小关,诸如天门关、北门关、东门关、北栾宫关、风门道关等。而黄石关居于其中。
黄石关位于莱芜区与章丘区交界处的上王庄北,曾经古关的遗址已经难以寻觅,但黄石崖、黄石关水库、齐长城黄石关文物保护碑等犹然诉说着古关的点点滴滴。
黄石关曾是与我们看到较多的章莱公路路边的锦阳关是同等规制的,但黄石关因为地处大山深处,了解或熟悉的它的人却不多,何况遗迹无踪可循呢。
即便如此,黄石关仍然不乏被喜欢人文 历史 ,以及对齐长城遗迹情有独钟的人所厚爱,因为这里不仅仅是一座关隘遗址,还因为这里可以追寻秦王嬴政的故事,还可以聆听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甚至到更远的文明,赢汶河的源头就在这里,汶河之滨的大汶口汶河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源头之一,而赢汶河又是大汶河的源头之一。
无论是从地理,还是从 历史 ,黄石关都不应该被忽视,所以老靳再次来到了黄石关。
黄石关遗址所在的路叫普雪路,应该是指的从章丘区的普集到雪野湖,而黄石关就是两个区的交界处,路的西侧有一垂直壁立的山,叫黄石崖,山下有黄石关水库,这是当地居民生活、生产的重要水源地。
水库也在发生着变化,周边不仅绿化得不错,而且还建有小亭子等人造景观,适合游客在此休闲赏景,路边不远就可以看到“赢汶河源头”的一块黄石的石刻,对应了高高的黄石崖,而黄石关的名字也因此而得名。
黄石崖是天然的屏障,古代的黄石关与天险融为一体,黄石崖、长城和关隘一道把齐国和鲁国自然分割开来。黄石关东西曾经都筑一团城,如今遗址保存完好,尤其是东山头团城南北长30米,东西阔10米,墙高15米-18米,宽06米-09米,西墙南端有1米出口一个。
现在的普雪路曾是齐鲁古道上重要的茶马古道,贩马、贩盐、贩茶的商人来来往往,络绎不绝,不过那个时候这里还是青石板路,就在这古老的石板路上,发生着许多流传千古的轶事。
传说当年秦朝军队在此攻打齐国,久攻不下,于是秦王嬴政大怒,亲自带兵攻下了关隘,于是当地有了大王庄,有了赢汶河。
在此之前,关南关北各有一个村庄,齐国的是孟家峪,鲁国的是上王庄,而孟姜女就是孟家峪的,故事里的男主范喜良是上王庄的,所以孟姜女哭长城是哭的齐长城,而不是秦长城。在2008年当地还发现了一通明代《孟姜女纪铭》石碑,详细说明了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如今碑已经保存到博物馆,而原址建有孟姜女墓,以及复制的碑刻。
孟姜女墓就位于黄石关水库的边上,孤零零的守卫着赢汶河的源头。
自黄石关水库边上的孟姜女墓,向东面的山脊行走,会发现齐长城的文物保护碑,而不远处就是就地取材的石头砌垒的齐长城的遗迹,一直向东绵延至山巅。
可以说,这儿是长城遗迹保存较为完好的段落之一,沿着大山的山脊向东行走,到了一个叫霹雳尖的地方,会发现章丘、莱芜和博山的三界碑,也就是三地交界处,再不远还有一段保存较好的齐长城关隘遗址——风门道关。
我们常说巍巍长城,撑起中华民族的脊梁,而位于齐鲁大地上的齐长城,何尝不是撑起了齐鲁文化的脊梁呢,虽然它没有明清长城的高大,但2600年前的奇迹,又怎是今天的我们能够想象的!
我国北方的长城,开始于战国秦、赵、燕三国。
长城的起点--老龙头一、秦、赵、燕在北边修筑长城的原因
秦赵燕为何要在北边修筑长城,这要从战国时期的形势说起。战国时期,是我国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时期。随着各国之间政治、经济关系的加强,诸夏文化与秦、楚、吴、越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统一的趋向日益强烈。当时进行封建改革的魏、赵、韩、楚、齐、秦、燕七国强盛之后,进行兼并战争,谋求以武力统一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这时,陕北、晋北、冀北和内蒙古草原上的诸少数民族也强大起来,不断掳掠秦、赵、燕三国北部边境。秦国之北,有义渠,又北为匈奴;赵国西北有林胡、楼烦,北有襜褴、匈奴;燕国北界东胡。这些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除义渠从事农业外,其他均以游牧、狩猎为生。义渠是西北黄土高原上的强国,自春秋至战国,与秦抗衡百余年。匈奴、东胡等游牧民族更是军事素质高,作战能力强。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人以游牧、狩猎为生,牲畜以马、牛、羊为最多,其次则为骆驼、驴、骡等。他们“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然亦各有分地。”男子从小就学习骑射。“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兔;用为食。”因此,一到成年,“尽为甲骑”。战国之际,匈奴已经进入奴隶社会,并且有了国家政权机构。国王称为单于,其下置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除左、右贤王外,其余大臣都是世袭。东胡、林胡、襜褴、娄烦与匈奴基本相同。
自战国中期以来,他们不断掳掠秦、赵、燕三国北部地区。由于他们善于骑射,长于野战,采取突然袭击,来去飘忽,难于捉摸,显示出很强的战斗力。而秦、赵、燕在战国中期的作战部队主要是步兵和战车,穿着宽衣大袖的服装,行动迟缓,日行30——50里,自然不能阻止匈奴、东胡的袭击和掳掠。这不仅使三国北部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而且大大影响了三国的统一事业。针对这种被动局面,三国便先后进行兵制改革和在北部修筑长城。
秦国自商鞅开始变法,推行富国强兵。军队逐渐改变成步兵和骑兵,并以军功论赏和升迁,因此军队的战斗力增强,所向无敌。惠文王六年(前332)和十年,先后大败魏国,夺取魏西河郡(今陕西洛河流域)和上郡(今陕西东北部)地。为了防止匈奴人南掠,昭王下令于陇西、北地、上郡北部边境修筑长城,并派军驻守。
赵国于武灵王十九年(前307)始改革兵制,实行胡服骑射。自此兵力遂强。二十年,武灵王西略林胡地,至榆中,林胡王献马降服,才班师而归。二十六年(前300),破中山,攘地北至燕、代(今山西北部),又西北拓地至云中、九原(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至乌加河地区)。于是,下令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今内蒙古大青山、乌拉特山)而西,直抵大河(今内蒙古乌加河),而置代郡、雁门、云中郡,以防匈奴南下掳掠。为了专门经营西北,次年,他让位于其子惠文王何,自号主父。惠文王二年(前297),主父出代,至西河(今山西、内蒙古间之黄河),破楼烦王而致其兵。
燕国是战国七雄中最弱的一个国家,南临强齐与新起的赵国,北逼于东胡。直到燕昭王即位(前311)以后,发愤图强,招纳各国贤能之士,实行改革,燕国才强盛起来。其时东胡强大,经常南掠燕国北部地区。燕君为了保持北部的安宁,被迫向东胡王媾和,而以大将为人质。昭王时,秦开质于东胡,他智勇双全,东胡王甚信之,因此行动自由,得以了解东胡南部的山川险要、布防情况与军队的活动规律。归国之后,即率大军袭击东胡,大破之,东胡却地千余里。又“度辽东而攻朝鲜”拓地至浿水(今朝鲜清川江)。于是,“燕亦筑长城,自造阳(今河北康保县与内蒙古太仆寺旗)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
综上所述,战国时期,秦、赵、燕之所以在北边修筑长城,其目的是为了防御匈奴、东胡的南掠。
长城是由城、堡发展而来。作为军事上的防御工程的城、堡,早在原始公社末期就开始了。由于它能起有效的防御作用,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得到了普遍的发展。长城,最早出现于春秋,如楚国的方城(在今河南南阳地区)。到了战国,魏西河郡有长城,赵漳水上有长城,中山国西部有长城,燕易水有长城,齐沿泰山山脉有长城。这些长城,在战争中曾经起过很大的作用。北方游牧民族行动迅速的骑兵,行踪莫测,诸国无论是步兵还是骑兵,都无法阻止他们袭击和掳掠。只有修筑长城,加上驻军防守,才有可能阻止他们的南掠。只有在北方修筑长城,才能抽调主要兵力,用于列国之间的兼并战争和保卫战争,才能完成统一大业。
二、秦、赵、燕长城的价值
战国时期的秦、赵、燕长城,作为军事防御工程,究竟在战争中起了什么作用?关于它的作用,特别是秦长城和燕长城的作用,历史文献记载几乎没有,赵长城的记载也很少。这是不是说,它们没有起什么作用呢?不是。恰恰相反,正好说明三国修建长城后,匈奴、东胡等没有越过长城南掠,长城在军事防御上起了重要作用。
众所周知,昭王时,是秦国疆土扩展最快的时期之一。假如北面没有修筑长城,秦国就必须要派驻大军把守北方的重要通道和隘口,以阻止强大的匈奴南掠,怎么能够抽调大军不断大败六国的联军、占领六国大片土地呢?可见,秦长城修成后,只需要少量军队驻守,就能阻止匈奴南下了。如果匈奴大军南下,由于有长城防御,一时不易攻破;而秦都咸阳距此不远,一日一夜或两、三昼夜即可赴救,因此,匈奴不敢南下,自取失败。总之,自秦昭王筑长城以后,匈奴一直没有南下掳掠,这正说明了长城的军事防御作用。
至于赵长城,由于建筑在阴山(今大青山、乌拉山东南)脚下,多系用土夯筑,质量较差,而又靠近匈奴,因此开始时,常被匈奴大军攻击。赵国虽然派驻大军防守,主动出城迎战,但是常吃败仗。赵悼襄王时(前224——前236),赵边防累为匈奴所败,北方吃紧,于是,派大将李牧到长城统领大军防守。悼襄王给予李牧便宜任免属吏的特权,并将云中、雁门、代郡北部的商业税和田赋作为军费供李牧支配。李牧将指挥部设在雁门郡北部的长城下,以便东、西照应。他厚待战士,日杀数牛来改善伙食;他下令军中:“匈奴来掳掠,全体将士立即收牛马羊入保长城,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来侵,由于烽火严紧,事先知道消息,赵国军民便收牲畜入保长城。匈奴掳掠不到人和牲畜、财务,只好退去。如此数年,虽未挫败匈奴,但赵军亦无亡失。匈奴人以及赵国边民,都认为李牧怯懦,赵王也责备李牧;而李牧依然如故。赵王怒,招牧回朝,以别将代之。新将采取迎击的战略;匈奴每来,他就率军出击,数败。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将士伤亡很多,北边无法放牧。赵王没有办法,只好再请李牧出守长城。李牧称病,杜门不出,不肯应命。赵王乃强起牧,令牧统兵守卫北方。李牧对赵王说:“王一定要用我,我仍然采取从前的战略,您同意,我才敢奉命。”赵王只得答应。李牧至长城,如故约。数年,匈奴无所得。然终以李牧为怯。赵守边将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李牧乃选战车1300辆,精骑13000匹,挑能破敌擒将的百金之士50000人,善射者100000人,训练作战。练成之后,便大纵畜牧。长城以北,人畜遍野。匈奴闻之,便来掳掠。小入,牧则佯败,以部分人畜委之。单于大喜,便率倾国人马南下。李牧事先设下埋伏,张左右翼夹击,大破匈奴10万余骑,单于落荒败走,逃奔北方而去。此后10余年,匈奴不敢近赵长城。赵军乘胜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于是,赵北边宁静,人民安居乐业。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赵长城在军事防御上的巨大作用。
秦末汉初,匈奴乘中原战乱,越过秦蒙恬所筑长城,复与汉以战国秦、赵、燕长城为界。由于这条长城年久失修,北方守军稀少,因此,强大的匈奴不断进入长城以内掳掠,一直深入到代谷、太原、西河、上郡、北地等郡,汉高祖、惠帝、文帝、景帝被迫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嫁公主给单于为阏氏(即王后),并赐予大量的财物。但是,就是这样一条破烂不堪的长城,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军事防御作用如果不是匈奴大军,一般不能进入长城掳掠。其次,如果守将得力,纵有匈奴大军,也进不了长城。程不识也是守长城的名将,与李广齐名,他治军很严,随时防御匈奴突袭,匈奴也不敢来犯,也说明战国长城起了一定作用。其后卫青、霍去病、公孙贺、公孙敖等出击匈奴,均以赵、秦长城为进攻退守的主要据点。这表明,直到西汉前期,战国秦、赵、燕长城仍在发挥军事防御作用,虽然它的防御能力已大不如战国时期了。直到汉武帝把匈奴赶到漠北以后,修复蒙恬所筑秦长城和修建外长城,这条战国秦、赵、燕长城才被放弃,它的军事防御作用也才随之终结。
三、战国秦、赵、燕长城的历史价值与现实价值
战国秦、赵、燕长城具有很大的历史价值,首先,它表明,只有修筑长城,加上一定数量的驻军,才能防止北方游牧民族骑兵闪电式的袭击。没有长城,即使有大量的步兵和骑兵,仍然是防御不了的。战国时代的历史事实证明了这一点。因为长城是有效的军事防御工程,因而后来为秦始皇所采用。秦始皇在驱逐匈奴到漠北以后,下令蒙恬立即修筑新的长城。
其次,战国秦、赵、燕所筑的长城,是相当科学的,它基本上是利用山川形势险要而建,在山口与平原地区,都建筑高厚的城墙,截断匈奴、东胡骑兵进出之路。除了长城之外,内外制高点还建有烽火台,进行侦察敌情和传递消息,让长城上的驻军作好准备;在交通路口和谷口,都建筑障城,派军驻守,以加强长城的防御能力。在长城以内,每隔一段距离,都修建驻军的大城,并设有迅速传递消息的通讯网,以便统一指挥和互相支援。这条三国长城及其烽火台、障、城等配套建筑,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这套军事防御体系是合乎科学的,防卫是有效的。它为后来的军事防御工程提供了样板。蒙恬所筑的秦长城,虽然全系新建,但是很明显,他是在参照战国秦、赵、燕长城建筑的基础上设计的,同时进行了取长补短。例如,他利用山川地形,因其险阻建城筑障。他把长城建于高山之上,尽量利用山脊、峰峦为城,使匈奴骑兵无法越过;尽量利用河流作屏障,尽量把长城建于河流之北,使敌人得不到水源。在丘陵、平原,则筑成高大城墙,或用土石夹筑,或用土夯筑,而把各段长城联结成一条气势雄伟、隔断南北的巨龙。秦长城的烽火台,较三国长城有了改进,都建于长城外开阔的山上,而且根据地形,每隔10里、20里、30里就有一座。障城也有改进,在交通路口或谷口,都修建南北两座障城。驻大部队的城,都建在长城之南,并与长城紧紧相连。可以说,秦长城建筑体系的高度科学性,是战国秦、赵、燕长城建筑体系的继承和发展。
最后,战国秦、赵、燕长城的历史价值,不仅表现了2200多年前中华民族的伟大气魄,而且显示了当时中国人民的高度智慧、高超的军事科学水平、高度的科学文化。
齐长城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而又保存段落或遗迹较多的古长城,原长度1000多里。是国之瑰宝。
关于齐长城,古代历史文献中有许多记载。最早的是公元前555年(灵公二十七年),《左传》上记载:“晋侯伐齐,……齐侯御诸平阴,堑防门而守之。”这是齐国在平阴修筑的一道防御工事,防门后来一直是齐长城的一道重要关口。《史记·楚世家·正义》引《齐记》记载“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修建的记录更清楚了。大概是从春秋战国开始,到齐威王和稍后建筑完成的。齐长城是西起济南长青区,东至青岛市环岛经济开发区,横穿山东半岛。
由于齐长城在我国文化历史上的重要性,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和齐长城沿线各地政府,理应重视对它的保护,要在原有考察的基础上,进一步全面调查,搞清楚各段目前的状况及周边生态环境情况,并根据各段不同情况,作出保护规划方案,经报批通过后,有关各方要以《长城保护条例》和该方案分工负责,予以认真保护。对那些挖墙体、为田、盗走墙体石块、乱扔垃圾、踩趴墙体、乱画城墙等人为破坏行为必须制止。由于齐长城自然风化严重,因此,也不能不闻不问,无所作为,任其自生自灭。那些为商业利益对齐长城进行的建设性破坏应立即制止,已破坏的地段有关部门应予以查处,能恢复原状的尽量恢复原状,无法恢复的应吸取教训。总之,政府各部门和广大群众都来关注齐长城,把国宝保护好。
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历时达2000多年,总长度达5千万米以上。我们今天所指的万里长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长城,它西起中国西部甘肃省的嘉峪关,东到中国东北辽宁省的鸭绿江边,长635万米。它象一条矫健的巨龙,越群山,经绝壁,穿草原,跨沙漠,起伏在崇山峻岭之巅,黄河彼岸和渤海之滨。古今中外,凡到过长城的人无不惊叹它的磅礴气势、宏伟规模和艰巨工程。长城是一座稀世珍宝,也是艺术非凡的文物古迹,它象征着中华民族坚不可摧永存于世的意志和力量,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整个人类的骄傲。
唐长城
牡丹江边墙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国务院正式把中国长城遗址牡丹江边墙三段列入中国长城资源调查项目的一部分,这就意味着有着“唐长城”之称的牡丹江边墙与长城并入中国长城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这也是宁安市乃至黑龙江省第一个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的项目。
据本市文物管理站站长陶刚介绍,牡丹江边墙是渤海时期为防御北方黑水革末革曷而修筑的一条防御体系,是和中国长城具有同等性质的军事防御工程。目前经过调查发现的牡丹江边墙长约100公里,由三段构成。牡丹江边墙一段长50公里,位于三道关一线,东起江西村西沟北山主峰,蜿蜒起伏向西北伸展,经过的主要山峰有新峰南岭、蛤蟆塘砬子、三道关、岱王砬子、二人石南岭等,终止于西大砬子北坡。牡丹江边墙二段长30公里,位于宁安江东段,起自宁安镇牡丹江向北转弯处右岸,向老虎洞沟转向东南继续发展,调查终止于宁安良种场东侧。牡丹江边墙三段长20公里,位于镜泊湖,起自城墙砬子对岸湖边,越过湖边山,穿过201国道,在江山娇林场东南侧山上向东南发展。
据悉,牡丹江边墙于2006年被批准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今年开始,市文物管理站已开始组织文物保护专业队伍对牡丹江边墙三段进行更深入调查,从而进一步了解牡丹江边墙具体长度等概况。
二千多年来秦始皇被大多人视为暴君,人们批评他焚书坑儒、修长城、广建宫室,大兴土木;然而亦有人赞扬他为“千古一帝”,肯定他开统一之局、统一度量衡、奠定中华版图之贡献。那么,秦始皇究竟是暴君亦或是千古一帝呢?这个其实是你从怎样的角度去评价他。角度不同评价自然不同,所以才有两个不同的秦始皇。
其实,我们在评价一个人的时候,应该肯定“人”的性格是立体的,即是说性格是多方面的,不可片面下定论,评价秦始皇也一样。我们常说秦皇修长城、建宫室,劳民伤财,然而在秦代那个时代,建筑技术不发达,要建一个如长城般的军事防线,不动用大量民力,行吗?虽然为人民带来痛苦,但却为秦代建成了坚固的防线,抵御匈奴的入侵,也为后来的历代提供了基础,这不可以说是功吗?
秦代甘肃东部长城,是当时甘肃自有历史以来最具规模的一次营造建筑活动,也是甘肃人民在秦朝时一次最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支出。秦长城西段的建成,对于保护甘肃东部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秦在胜利击败匈奴贵族的侵扰之后,为了巩固在战场上取得的成果,始皇又命蒙恬主持修筑了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军事防御工程——万里长城。
长城的兴修,始于战国年间。当时,魏、赵、楚、齐、燕、秦等国都筑过长城。其中有的修在内地,而主要是修在北方与一些少数民族接壤的地段。如赵武灵王“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燕为防御东胡,“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秦早在简公七年(公元前408年)就曾“堑洛”,即沿洛河修城以防魏。秦惠文王后元元年(公元前324年),又曾“筑上郡塞”以御赵。秦昭襄王时,还在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根据这些长城修筑的实际效用,秦始皇深感要防御匈奴贵族再次南下,继续营造一条规模更大的长城是十分必要的。
中国的长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它始建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秦朝统一中国之后联成万里长城。汉、明两代又曾大规模修筑。其工程之浩繁,气势之雄伟,堪称世界奇迹。岁月流逝,物是人非,如今当您登上昔日长城的遗址,不仅能目睹逶迤于群山峻岭之中的长城雄姿,还能领略到中华民族创造历史的大智大勇。
万里长城的资料
秦长城西起今甘肃东部,经今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北和辽宁等省、自治区、直抵鸭绿江,长达5000多干米。汉长城更长于秦长城,达l0000余干米。至今,散布在新疆至河北数省、自治区之间的汉长城烽魑遗迹仍处处可见。此后,北魏、隋朝都有修筑长城的记载。公元5~7世纪,北魏、北齐、北周相继修筑的长城各有650、l000和l500干米。公元l2世纪,金代也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至外贝加尔地区修筑长4000多千米。明代为防止元代北逸残佘势力南下侵扰,也不断地修筑北方长城。明朝修筑长城的工程延续200多年,初期修建的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达祁连山麓,全长7300多干米;中叶以后经过修缮的自山海关至嘉峪关一线的长城比较完好,便被人误为是历史上长城的起点、终点。
实际上,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及以后各朝代修建的长城长度相加超过50000干米。所以长城堪称是“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的伟大工程奇迹。修筑长城的工程之巨大,确实惊人,仅以明代修筑的长城估算,需用砖石5000万立方米,土方一亿五干万立方米。如用来铺筑宽l0米、厚35厘米的道路,可以绕地球两周有佘。历代为修筑长城动用的劳动力数量也十分可观。据历史文献记载:秦代修长械除动用三十至五十万军队外,还征用民夫四五十万人,多时达到一百五十万人。北齐为修长城一次征发民夫一百八十万人。隋史中也有多次征发民夫数万、数十万乃至百万人修长城的记载。
复杂的地形、奇特的结构
长城作为防御工程,它翻山越岭,穿沙漠,过草原,越绝壁,跨河流,其所经之处地形之复杂,所用结构之奇特,在古代建筑工程史上可谓一大奇观。在沙漠地区,干里流沙,缺少砖石,汉长城采用当地出产的砾石和红柳,分修筑充分发挥砾石抗压性能和柳枝的牵拉性能,这两种材料结合砌筑的城体非常坚固,经历两干多年风沙雨雪的冲击,不少地段仍屹立高达数米。在西北黄土高原地区,长城大多用夯土夯筑或土坯垒砌,其坚固程度不亚于砖石。如甘肃的嘉峪关长城墙体,修筑时专门从关西十多公里的黑山挖运黄土,夯筑时使夯口相互咬实,这种墙体土质结合密实,墙体不易变形裂缝。明代修筑长城以用砖、石砌筑和用砖石混合砌筑为主。墙身表面用条石或砖块砌筑,用白灰浆填缝,平整严实,草根、树根很难在缝中生长,墙顶有排水沟,排除雨水保护墙身。
长城在重要的道口、险峻山口、山海交接处设置关城,既可交通,又可防守。在跨越河流的地方,长城下设水关,使河水通过。出于防守的需要,在城身上每隔不远处建有突出的墙台,便于左右射击靠近墙体之敌;相隔一定距离又有敌楼,用来存放武器、粮草和供守卒居住,战时又可用作掩体。在长城沿线还建有独立的烽熔、烽台,用于在有敌来犯时,举火燃烟,传递信息。
长城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自从长城开始修建以来,在长城内外,就演出了许多壮丽的历史活剧。许多惊心动魄的伟大战役就在这里发生,许多改朝换代事都与固守长城的得失有关,可以说大郭中国历史都是在长城内外写就。随着长城内外著名战例的发生,也涌现姑了不少著名人物,包括许多军事家和政治家,大大丰富了长械这座豆古建筑的文化内函。战国时代李牧在赵国主待修建长城并利葡长诫抗击匈奴侵犯,立下丰功伟绩,开创车代壁垒防御战的光辉战例,受到广大人民谢印,为纪念他的功绩,后人在雁门关修筑斧牧洞以为纪念,至今词堂遗址尤存。
自然概况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自公元前七八世纪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总计长度达50000多千米,被称之为“上下两千多年,纵横十万余里”。如此浩大的工程不仅 在中国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因而在几百年前就与罗马斗兽场、比萨斜塔等列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长城修筑的历史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公元前9世纪的西周时期,周王朝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俨狁的袭击。曾筑连续排列的城堡“列城”以作防御。到了公元前七八世纪,春秋战国时期列国诸侯为了相互争霸,互相防守,根据各自的防守需要,在自己的边境上修筑起长城,最早建筑的是公元前7世纪的楚长城,其后齐、韩、魏、赵、燕、秦、中山等大小诸侯国家都相继修筑长城以自卫。这时长城的特点是东、南、西、北方向各不相同,长度较短、从几百千米到l000~2000千米不等。为了与后来秦始皇所修万里长城区 别,史家称之为“先秦长城”。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并灭了六国诸侯,统一了天下,结束了春秋战国纷争的局面,完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集权统一国家的大业。为了巩固统一帝国的安全和生产的安定,防御北方强大匈奴游牧民族奴隶主的侵扰,便大修长城。除了利用原来燕、赵、秦部分北方长城的基础之外,还增筑扩修了很多部分,“西起临洮,东止辽东,婉蜒一万余里”,从此便有了万里长城的称号。自秦始皇以后,凡是统治着中原地区的朝代,几乎都要修筑长城。计有汉、晋、北槐、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宋、辽、金、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都不同规模地修筑过长城,其中以汉、金、明三个朝代的长城规模最大,都达到了5000千米或10000千米。它们都不在一个位置上。从修筑长城的统治民族看,除汉族之外,许多少数民族统治中国的朝代也修长城,而且比汉族统治的朝代为多。清朝康熙时期,虽然停止了大规模的长城修筑,但后来也曾在个别地方修筑了长城。可以说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到清代的2000多年一直没有停止过对长城的修筑。
长城的防御工程体系绵延万里的长城它并不只是一道单独的城墙,而是由城墙、敌楼、关城、墩堡、营城、卫所、镇城烽火台等多种防御工事所组成的一个完整的防御工程体系。这一防御工程体系,由各级军事指挥系统层层指挥、节节控制。以明长城为例,在万里长城防线上分设了辽东、蓟、宣府、大同、山西、榆林、宁夏、固原、甘肃等九个军事管辖区来分段防守和修缮东起鸭绿江,西止嘉峪关,全长7000多千米的长城,称作“九边重镇”,每镇设总兵官作为这一段长城的军事长官,受兵部的指挥,负责所辖军区内的防务或奉命支援相邻军区的防务。明代长城沿线约有100万人的兵力防守。总兵官平时驻守在镇城内,其余各级官员分驻于卫所、营城、关城和城墙上的敌楼和墩堡之内。
长城的防御工程建筑长城的防御工程建筑,在2000多年的修筑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首先是在布局上,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时就总结出了“因地形,用险制塞”的经验。2000多年一直遵循这一原则,成为军事布防上的重要依据。在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上以“就地取材、因材施用”的原则,创造了许多种结构方法。有夯土、块石片石、砖石混合等结构;在沙漠中还利用了红柳枝条、芦苇与砂粒层层铺筑的结构,可称得上是“巧夺天工”的创造,在今甘肃玉门关、阳关和新疆境内还保存了2000多年前西汉时期这种长城的遗迹。
长城的城墙:是这一防御工程中的主体部分。它建于高山峻岭或平原险阻之处,根据地形和防御功能的需要而修建,凡在平原或要隘之处修筑得十分高大坚固,而在高山险处则较为低矮狭窄,以节约人力和费用,甚至一些最为陡峻之处无法修筑的地方便采取了“山险墙”和“劈山墙”的办法,在居庸关、八达岭和河北、山西、甘肃等地区的长城城墙,一般平均高约七八米,底部厚约六七米,墙顶宽约四五米。在城墙顶上,内侧设宇墙,高一米余,以防巡逻士兵跌落,外侧一面设垛口墙,高2米左右,垛口墙的上部设有望口,下部有射洞和擂石孔,以观看敌情和射击、滚放擂石之用。有的重要城墙顶上,还建有层层障墙,以抵抗万一登上城墙的敌人。到了明代中期,抗倭名将戚继光调任蓟镇总兵时,对长城的防御工事作了重大的改进,在城墙顶上设置了敌楼或敌台,以住宿巡逻士兵和储存武器粮袜,使长城的防御功能极大的加强。
关城:是万里长城防线上最为集中的防御据点。关城设置的位置至关重要,均是选择在有利防守的地形之处,以收到以极少的兵力抵御强大的入侵者的效果,古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生动地说明了关城的重要性。长城沿线的关城有大有小,数量很多。就以明长城的关城来说,大大小小有近千处之多,著名的如山海关、黄崖关、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平型关、雁门关、偏关、嘉峪关以及汉代的阳关、玉门关等。有些大的关城附近还带有许多小关,如山海关附近就有十多处小关城,共同组成了万里长城的防御工程建筑系统。有些重要的关城,本身就有几重防线,如居庸关除本关外,尚有南口、北口、上关三道关防。北口即八达岭,是居庸关最重要的前哨防线。
烽火台:是万里长城防御工程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的作用是作为传递军情的设施。烽火台这种传递信息的工具很早就有了,长城一开始修筑的时候就很好地利用了它而且逐步加以完善,成了古代传递军情的一种最好的方法。传递的方法是白天燃烟,夜间举火,因白天阳光很强,火光不易见到,夜间火光很远就能看见。这是一传递信息很科学又很迅速的方法。为了报告敌兵来犯的多少,采用了以燃烟、举火数目的多少来加以区别。到了明朝还在燃烟、举火数目的同时加放炮声,以增强报警的效果,使军情传递顷刻千里。在古代没有电话、无线电通讯的情况下,这种传递军情信息的办法可以说十分迅速了。关于烽火台的布局也是十分重要的,要紧的是要把它布置在高山险处或是峰回路转的地方,而且必须是要三个台都能相互望见,以便于看见和传递。烽火台在汉代 曾经称过亭、亭隧、烽燧等名称,明代称作烟墩。它除了传递军情之外,还为来往使节保护安全,提供食宿、供应马匹粮秣等服务。还有些地段的长城只设烽台、亭燧而不筑墙的,可见烽火台在长城防御体系中的重要性。
更多信息
人类历史的奇迹长城连续修筑时间之长,工程量之大,施工之艰巨,历史文化内涵之丰富,确是世界其他古代工程所难以相比。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评论长城时说:“中国最有名之工程者,万里长城也。……工程之大,古无其匹,为世界独一之 奇观。”据28年前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报道:“在太空和月球上,只能辨识出地球上两项特大工程,一项是中国的长城,一项是荷兰的围海大堤”。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参观丁长城后说:“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所以说长城作为人类历史的奇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当之无愧。文化宝藏,历史丰碑
万里长城从春秋战国开始,伴随着中国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行进。众所周知,一部悠久的古代中国文明史,封建社会是最丰富最辉焊的篇章,举凡封建社会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历史事件,在长城身上都打下了烙印。金戈铁马、逐鹿强场、改朝换代、民族争和等在长城身上都有所反映。长城作为一座历史的实 物丰碑,将水文在中华大地。在万里长城身上所蕴藏的中华民族2000多年光辉灿烂的文化艺术的内涵十分丰富,除了城墙、关城、镇城、烽火台等本身的建筑布局、造型、雕饰、绘画等建筑艺术之外,还有诗词歌赋、民间文学、戏曲说唱等。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帝王将相、戍边士卒、骚人墨客、诗词名家为长城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边塞诗词已成了古典文学中的重要流派。如李白的“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五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五维的“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等名句,千载传诵不绝。孟姜女送寒衣的歌词至今还广泛传唱着。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旅游观光的胜地长城以它巍巍雄姿、坚强的体魄,象征着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克服困难的毅力。这种精神激励我们永远前进。旅游观光不仅是游山玩水,而且还兼有强健身体、增加知识、联系友谊以及进行经贸等活动的综合功能。
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旅游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旅游事业更是作为政府重点工作之一,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文物古迹和多民族丰富多采的文化艺术,是有中国特色旅游的强大支柱。万里长城以其婉蜒曲折、奔腾起伏的身影点缀着中华大地的锦绣河山,使之更加雄奇壮丽。它既是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文化遗产,又是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在旅游开放中,万里长城具有独特的优势。今天国内外游人以“不到长城非好汉”这一诗句来表达一定要亲自登上长城一览中华悠久文明、壮丽河山的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英国前首相希思在参观长城时说:“中国的过去与将来都同样具有魅力。……抵达长城时,我觉得比以往从照片上、刺绣上和绘画上见到的长城,更为壮观了”。这正表明了旅游者要亲自登上长城参观游览的心意。古塞雄关存旧迹,九州形胜壮山河,巍巍万里长城将与神州大地长存,将与世界文明永在。
长城是一种军事防御工程,防治敌方的侵扰掠夺。在春秋战国时代各国就已经开始修筑长城,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将战国时代各国修筑的长城连接起来,才形成了万里长城。现存的长城绝大多数是明代修筑的长城。
长城的起源,可追溯到25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而筑城用以防御,则早在此前便已出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防御其他诸侯国和外族入侵而修筑了长城。从防御建筑工程发展的过程推测,最初的长城形式,可能是由彼此相望的烽火台或连续不断的防御城堡等单体建筑延拓而成,而用城墙把烽火台和防御城堡联系起来便形成了长城。
春秋时期列国争霸,相互攻伐,促进了御敌设施的加强和发展。在秦始皇统一中国的300多年前,楚、齐两国率先用墙体把边境线上的城堡连接起来,利用山河之险,构筑成具有战略防御性质的楚国方城和齐国钜防。
楚国的长城史书上又称“万城”、“方城”。战国时代,楚国将方城自鲁阳关向西扩建,连接栾川县东南境翼望山,再向南折,直至邓县北境,形成完整的矩形。楚长城建筑结构的特点是因地制宜,利用山河之险以为城,依山为壁,临水作堑,连山相接,在无土之处,堆累石加固。楚长城,经行大体为:自今河南邓州市东北起,沿内乡、镇平县交界北行,至湍河上游翼望山,折向东行。沿伏牛山而东至叶县西南境,再转向东南,连接泌阳县之中阳山而终。
齐国最初的长城是利用济水的堤防再筑墙连接山脉而成,史称“长城钜防”“足以为塞”。以后,代有修筑,逐渐向东延伸。齐长城西起今山东济南市平阴县东北古济水之滨,东北行入济南市长清区南境,经五道岭,入泰安界。绕泰山西北路山岭东行,经济南市历城区南界之梯子山,沿济南市章丘、莱芜两区交界之劈林尖山东南行,经淄博市博山区南境,入潍坊市临朐县、临沂市沂水县交界地曲折东行,逾穆陵关,经安丘县西南界太平山,傍莒县高华岭而入日照市北境,沿昆山,诸城雷石山,东至胶南小珠山之东入海。齐长城在平地多用黄土夯筑,山岭上则用石块垒砌。
长城是中国数千年来攻守防备合一实践的产物,城障相连、烽隧相接、婉蜒起伏的万里长城,正是在原始防御设施的基础上,逐渐产生并发展起来的。长城是中国古代各族人民智慧与血汗的结晶,也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之一。
在春秋战国时期,魏国是战国七雄之一,国都地处河南省、陕西省境内,为其他列强国家所包围。
公元前4世纪时,正当赵国连续几次对中山国进行侵犯的同一时期内,魏国旁边的秦国也多次对魏国和秦国的交界处阴晋邑等地进行侵犯。
据《史记·魏世家》记载:“三十六年,秦侵我阴晋。”
公元前369年,秦国派商鞅打败魏国收复了西河之地,魏惠王下令将都城从安邑,也就是山西省夏县迁至大梁,也就是河南省开封。
此后,为了加强西部边境的防御,从公元前361年至公元前351年,魏惠王命人在与秦国接壤的西边地区修筑了长达500千米的河西长城。
关于这段历史,在《史记·秦本纪》记载:
公元前362年,秦攻魏少梁,破魏军,擒魏将公孙痤,为抵抗秦军入侵,魏国于公元前358年,开始在黄河以西与秦交界处修筑长城。
在古籍《水经注》中,也有这样的记载:“魏惠王使龙贾率师筑长城于西边。”
而古籍《史记·匈奴列传》中则说:“魏有河西上郡,以与戎界边。”
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时魏国的河西长城除了防御秦国的骚扰之外,还同时防御旁边的另一国家西戎。
至公元前350年,魏惠王又命人修建了一座保卫国都大梁的河南长城。关于这段长城,在《后汉书·郡国志》记载:“卷有长城,经阳武到密。”
至此,魏国完成了河西长城和河南长城的修建,这两座长城被统一称为魏国长城。
那么,魏国的河西长城具体在什么位置呢?据《水经注》记载:“渭水又东,径长城北,长涧水注之,水南出太华之山,侧长城东而北流注于渭水。”
《史记》中也记载:“秦孝公元年,楚魏与长城接界,魏筑长城自郑滨洛者也。渭水……西北入长城,城自华山北达于河。魏西界与秦相接,南自华州郑县,西北过渭水,滨洛水东岸,向北有上郡鄜州之地,皆筑长城以界秦境。”
也就是说魏国西长城,南起于陕西省华阴县西南、华山南麓之朝元洞,濒长涧河西岸北抵渭河,过渭河后,再北越洛河,然后循洛河东岸西行,至大荔县许原北之长城村,长达500千米。
始建于春秋时期,完成于战国时期的齐长城,依山势而筑,西起黄河河畔,东至黄海海滨,迤逦山东十三县,长达千余里。齐国是我国历史上最早修筑长城的国家,齐长城又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所筑长城中现遗迹保护较多的一处,从齐长场面现存遗迹的考察中可见当时整个长城建筑之一斑。它建筑在起伏连绵的泰沂山脉的山岭之中,虽沿线有平谷之地,但多为山岭,长城依山就势而筑。其建筑宏伟,规模壮观,凝聚着二千五百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也体现了春秋首霸和战国七雄的东方泱泱大国的强盛雄风。
对齐长城的综合考察研究,是齐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对齐长城的全面考察研究,可窥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学技术发达和繁荣的盛况,也是对当时齐国综合国力研究的重要内容。关于齐长城,建国后曾有诸多专家进行过实地考察和专题研究,多有成果问世,为世人所瞩目。我省利用实地调查资料结合文献典籍记载对齐长城进行全面深入研究者,当首推王献唐先生。1952年路大荒、王献唐先生曾对齐长城作过实地踏查,在此踏查的基础上王献唐先生对齐长城进行了全面研究,并著有专文。山东大学张维华先生对春秋战国时期列国所置长城,从文献典籍所载进行了系统考证,1963年所著《中国长城建置考》一书,有专文考证齐长城。
1976年北京大学侯仁之先生在研究淄博主要城镇的起源与发展时,对齐长城也做过实地调查,并进行了专题研究。近有高思栋、蒋至静、华松、鲁海和鲁军、罗勋章诸学者对齐长城也做过实地考察和专题研究。1996年10月19日至1997年10月21日泰安市路宗元等同志对齐长城全线又进行了实地考察,实测了齐长城的长度,考证了齐长城的起止点、调查了齐长城的关隘、城堡、烽燧、建筑形成及特点,是历年最完整的一次对齐长城的考察。本文将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以齐长城淄博地段现存遗迹的踏查为基本材料,结合其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对齐长城的建筑缘起、建筑年代、建筑规模和结构、齐长城的历史作用诸问题进行探讨。齐长城的建制缘起 关于修筑齐长城的因由,张维华先生指出:“春秋间,列国诸侯,竞相争伐,或因河为堤防,或沿山置障守,其所谋以自立之求,愈之且密。至于战国,车战之制渐息,徒骑之用渐广,战争范围,益为扩大,于是有长城之兴筑矣;齐国因设齐长城,当与此相关。”关于齐长城建置的缘起,罗勋章先生也指出:“在长期频繁的战争实践中,齐人或从防的御敌功能得到启示,萌发了建筑不是周圈封闭式的城墙联想,在平地筑起与障水毫不相干的高大夯筑土墙。其动机已不是为了障水,而是为了御敌。长城于是产生。”此言甚确。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进入了一个由分裂到统一的历史大变革、大动荡、大发展的历史时期,奴隶制逐渐衰亡,封建制兴起,各国依据其国情先后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变革,使得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也导致了军事力量的强大,因而出现了长达几百年大规模兼并战争。据史载在春秋战国间不到三百年的时间内,就发生过规模不同的战争四百八十余次。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扩大国土,增强势力,故而出现了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称霸争雄局面。而各国间的不断战争,又迫切要求加强防御工事,当时修筑长城是各国通用的方法。地处我国东方的齐国,南近鲁楚,西有晋宋,北邻燕赵,因鲁晋春秋时为强国,齐鲁交界所处又有泰沂山脉相隔,具备修筑长城的自然地理条件,故齐国在春秋战国时期为了加强防御而修长了长城。
齐国自周初封国,经西周时期的着力经营,至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了较大发展。齐国东邻黄海,北靠渤海,有沿海鱼盐贸易之便;故齐国自建国之始就采取了“因其俗,简其礼”的国策,依据齐地的自然地理条件,优先发展了工商业和鱼盐业,使齐国的商业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为齐国的强盛奠定了物质基础。春秋时期齐国铁制工具的出现,提高了生产力。齐桓公时期,由于管仲的改革,采取农工商并举的政策,铸行刀币,鼓励经商,使齐国强盛,成为东方之大国,并首霸诸侯。春秋晚期齐国先后灭掉了纪、谭、莒、莱等诸国,使齐国的地域扩展到东方海滨,使齐国的开放型沿海工商经济和内陆农业经济得以同步发展,为齐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创造了条件⑨。齐国对东部地区的开发也逐渐消除了东方的敌对势力,把战略防御进攻重点转向南邻的鲁楚,西南的卫、晋、宋以及北邻的燕国。
故《国语·齐语》记载:“桓公曰:‘吾欲南伐,何主?’管子对曰:‘以鲁为主,反其侵地棠、潜……。’桓公曰:‘吾欲西伐,何主?’管子对曰:‘以卫为主,反其侵台、原、姑与漆里……。’桓公曰:‘吾欲北伐,何主?’管子对曰:‘以燕为主,反其侵地柴夫、吠狗。①’”由于齐国和燕国交界处地势平坦,又有清、浊河为自然屏障,故无修筑长城的自然地理条件。春秋时期燕国在经济军事力量上也弱于齐国,故而当时齐国的敌对势力主要在南邻的鲁国和西南方的晋、卫、宋诸国。时鲁晋诸国均为强国,春秋时期甚为强大,这从《左传》、《史记》诸史书所载齐鲁、齐晋之战的实例即得证之。试举如下:
《左传》襄公十八年载:“冬十月,会于鲁济,寻湨梁之言,同伐齐。齐侯御诸平阴,堑防门而守之广里。夙沙卫曰:‘不能战,莫如守险。’弗听。诸侯之士门焉,齐人多死。”
《左传》宣公十七年载:“十七年春,晋侯使郄克征会于齐。”
《左传》襄公十八年载:“晋侯伐齐,将济河。”
《左传》襄公十九年载:“晋士匄侵齐,及谷,闻丧而还,礼也。”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载:“齐侯遂伐晋,取朝歌。”
综上所言,春秋战国时期称雄争霸的政治形势,齐国与鲁、晋、卫、宋诸国的强盛和军事上的对峙,春秋时期齐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齐鲁交界地处泰沂山脉相隔的历史地理条件,为齐国在春秋战国时期修筑长城创造了政治、经济、军事和地理条件。 齐长城的建筑年代 齐国是我国历史上最早修筑长城的国家。关于齐长城的建筑年代,史家多有考述。张维华先生查检文献后指出齐长城的建筑年代其说有四:即齐长城已存在于齐桓公时代;从氏编钟铭文推测有战国初年和春秋中叶说;齐长城建于齐威王初年;齐长城建于齐宣王之时。经考证,张维华先生提出:“齐长城西南之一段始因于防,其后因军事上之重要,故首先筑为长城。其南界之长城当建筑于齐威王之时。”王献唐先生指出:“齐长城从春秋时期开始修筑西段,在鲁襄公十八年早已完成;战国齐又向东展修一段,齐宣王时复向东修至海滨,全部完工,使一千多里的长城,衔接起来,作为齐国南境国防线。”蒋至静先生指出:“我国古代修筑长城,……只能起源于春秋中叶的齐国。”罗勋章先生在分析齐长城的产生起因和防与长城的区别后指出:“西道防或钜防一段长城修筑时间下限不过公元前555年,其上限当在齐桓公去世后,即公元前642年。……齐长城大规模续修的时间,其上限当断为楚灭莒的公元前431年。”我们依据《管子》“阴雍长城之地,其于齐国三分之一,非谷之所生也”的记载,首先确认齐长城的始建年代当在春秋时期。近年洛阳城东约三十五里的太仓古墓曾出土羌编钟一套,共十三个,其中五个上铸有铭文:“征齐,入长城,先会于平阴”的记载。平阴即指古平阴城,《平阴县志·疆域志》云:“孝里铺南有村曰东长,西南三里有村曰广里,……古平阴城,即相传谓今东长村即其地,遗址犹存。”据实地调查齐长城的西起点在今广里村东北500米处的“岭子头”,东经116°345′,北纬36°216′。
据此铭文所记是指鲁襄公十八年齐晋之战,鲁襄公十八年,即周灵王十七年(公元前555年),所指长城即指齐长城,说明此时齐国早已修筑有长城。我们又从《管子》:“方五百里,……阴雍长城之地,其于齐国三分之一,非谷之所生也”的记载分析,其齐国的地域范围亦当在春秋中叶以前。
因春秋晚期齐灭莱、莒、纪诸国,国土疆域已扩大至东海沿崖,当时齐国的疆域已不是方五百里,而是齐地方二千里了。此文献与出土文物铭刻所载互为印证,是证春秋中叶以前齐国已有长城存在。齐国春秋时期所筑西部长城,时称的防或钜防,与战国时期向东延修的东段长城在性质、用途方面相比,是否有防或长城的严格区别?我们认为春秋所筑西部长城,因是土筑而成,其工程浩大,世称钜防,其用途虽有障水之用,但已在堤堰障水设施上加固连接重筑,其主要作用已用于战争之御敌,所以我们认为应是齐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齐长城东西两段,虽所筑时间有别,但用途和功能却是相同的。
从齐国历史发展和当时经济繁荣的情况分析,齐长城始建于春秋齐桓公时期是符合当时齐国的历史情况的。春秋齐桓公时期,齐国的社会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齐国奴隶经济的最后繁荣时期。管仲改革税收制度,采取“相地而衰征”的政策,使封建制生产关系较早地在齐国出现,进一步提高了生产力,特别是管仲提倡鼓励经商,发展农业,使齐国的农业经济和沿海工商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因此齐国出现了经济繁荣、军事强大的局面。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阳,我国历史出现了诸侯称霸的局面,为争霸诸侯,各国采取筑城卫国,对外兼并的政策,以扩大国土,增强国力,以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霸主地位。
此时齐为东方之大国,又是春秋五霸之首。齐国在春秋之初为了争霸,必南征北战,而为了防御外敌入侵,巩固后方,增强国防能力,始将境内的军事要冲地带的障水堤堰设施加固连接,以用于御敌,即开始修筑长城钜防。
齐长城是一条东西连亘千余里规模宏大的工程,依靠人力,绝非一世一王(公)所能完成的。依上述所论我们认为齐长城始建于春秋齐桓公时期,历代续修,最后完成于战国齐宣王时期,先后筑城历时达二百六十余年。从齐长城的建筑规模及作用分析,春秋中叶以前齐长城仅完成了西段修筑,即当时齐鲁两国相交界地段。据《太平寰宇记》记载:“齐宣王筑长城于此,西起齐州,东抵海,犹有遗址。”又据《水经注》“大岘山”条(卷一)载:“县北偏东百五里,上有穆陵关;关之南北为沂朐分界处,齐宣王筑长城于此。”据此我们认为齐长城的东西两段分界处在今淄博市的博山。关于齐长城的东段西段分界处,王献唐先生据《章丘县志》“相传齐所筑长城以御楚”的记载以及对莱芜章丘交界地带的实地考察,认为是否东段长城从这里开始,尚不能定。齐国由博山出青石关向南是通往鲁国曲阜交通要道和齐鲁两国交界地,由以上记载和博山所处地理位置分析,齐长城的东西段分界处应在博山一带,今沂源以东即是战国时期田氏齐国所续修的东段长城。
战国时期军队主体由骑兵代替战车,步兵取代甲士,使新的战争方式的出现,战争规模及时空也随之扩大。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战国齐威王初年始将原来的长城向东展修,齐宣王时方最后完成,筑长城至黄海海滨。关于战国初年齐威王修筑长城的情况,文献所载有如:
《史记·苏秦列传》正义引《纪年》云:“梁惠王二十年,刘闵王筑防以为长城”。
《水经注》汶水注(卷二十六)云:“梁惠成王二十年,齐长防以为长城。”
《史记·赵世家》云:“(成侯)七年,侵齐至长城”。
《吕氏春秋·权勋篇》云:“文侯可谓好礼士矣,……东胜齐于长城。”
而有关齐宣王埋藏修筑长城的史载亦有如:
《史记·楚世家》载:“齐宣王乘山岭之一,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有余里。”
《山东考古录》考楚境及齐长城条云:“大约齐之边境,青州以南则守在大岘,济南以南则守在泰山,是以宣王筑长城,沿河,经泰山,千余里至琅邪台入海。”
又考杞梁妻条亦云:“……长城筑于宣王之时,去庄公百有余年,而齐之长城又非秦所筑之长城也。”
以上史载是证战国齐威王和宣王之时均修筑过长城。战国时期,齐为强国,雄据东方,威震天下。威宣之时,为齐之鼎盛时期,也是七雄之一,时楚已先后灭鲁以及鲁南诸国,掩有山东东南部地区,对齐国形成直接威胁,所以随着形势的发展,齐威王时接原有西段长城,继续向东展修,宣王续之,修至滨海,作为对楚的防线。时楚亦为强国,七雄之一,国势强盛,灭鲁胁齐,故战国时期整个齐长城已主要防御楚国了。
依上所述,齐长城工程浩大非一时之力所能完成。我们认为:齐长城于春秋齐桓公时期开始修筑西段,至迟在鲁襄公十八年(公元前555年)业已完成,前后共修建了一百余年(约公元前685—555年)。此段长城亦由西向东渐修,长清以西的板筑长城墙当为最早所建,后接山岭渐修至博山以西,至春秋中叶完成西段长城修筑。战国初期齐威王时又接博山段长城,始向东续修,齐宣王时方将长城修至海滨,最后完成数条长城修筑。东段长城共修筑了七十余年(公元前356—284年)。
齐长城经春秋战国近一百七十余年的艰苦努力,使一千余华里的长城东西衔接,终于完成了齐国南境国防线的长城建设。
齐长城丨消失的黄石关,孤零零的孟姜女,守护着瀛汶河的源头
本文2023-10-14 00:39:1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29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