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点不睡,肝脏受罪?
23点-凌晨5点,是人体器官最重要的排毒时间。
23点-凌晨1点,肝排毒
凌晨1点-3点,胆排毒
凌晨3点-51点,肺排毒
这样的人体「人体排毒时间表」,你肯定在朋友圈、家族聊天群、短视频APP上看到过类似的。
这样的说法,在不同的媒体、营销号、七大姑八大姨的反复传播下,从某一个时间段开始变得深入人心。这些说法里,将各大人体的系统器官都给安排了一个特定的时段,认为在某时段是某器官的排毒时间,尤其23点-凌晨05点,是人体中最重要的两大排毒器官-肝胆,集中工作的时间,这个时间如果不睡觉,将会影响体内毒素的排除。
更甚至一些媒体还找到了这套说辞的理论支撑-子午觉。
子午觉
子午觉就是每天子时(23:00-1:00)和午时(11:00-13:00)按时入睡,“子时大睡,午时小憩”。最早起源于,中医古籍《黄帝内经》,该书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相传为黄帝所作,成书时间有一定争议,大致为先秦到汉。
而《黄帝内经》中关于睡觉有这样的描写:“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意思是说说睡觉是阴阳交替的结果,晚上阴气盛就要睡觉,白天阳气足就会醒来。
而子时和午时分别是是一天阴气、阳气最盛的时间,传播子午觉理论的人认为,而子时和午时分别是是一天阴气、阳气最盛的时间,是阴阳交替之时,也是人体经气“合阴”与“合阳”的时候,睡好子午觉,有利于人体养阴、养阳。
而这种观点,也就成为了“23点-凌晨05点是人体器官最重要的排毒时间”这套理论的最有力支撑。
看完这套理论,《黄帝内经》的作者,直摇头。
不睡觉还能干啥
在古代民智未开的时代,《黄帝内经》可以说是古人睡觉的“指导性文件”,除了“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这两句外,书里更是细谈了“怎么睡”和“什么时间睡”的重要性,其中《四气调神大论》指出,上床睡觉的时间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因时而动:
《四气调神大论》
春夏两季应“夜卧早起”,
秋季则要“早卧早起” ,
冬季宜“早卧晚起”。
可见,古人的本意是受制于不同环境、天气条件,要变通地看待睡觉这件事,而到了某些人嘴里,便成了刻板教条的定理。
古代中医,是基于对日常生活经验的总结,《黄帝内经》也基本是对当时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真的不是古人讲究 养生 ,而是,晚上不睡觉还能干啥?
实际上的古代夜晚-唐朝之前,古代实行严格的宵禁制度
受制于生产力不足,在没电、没网、没电视, 娱乐 方式相对匮乏的时代,老百姓的作息基本是日起而作,日落而息,几乎存在在熬夜的现象。
而且,当时可不存在路灯这种东西,油灯也不是普通百姓能够消费的起的,只有重要时间才能使用。天黑之后,乌漆嘛黑,再加上深夜气温普遍较低,给人以阴冷的感觉,人类对于黑暗的恐惧是刻印在DNA里的,况且古代的夜晚也确实非常危险,不睡觉还能干啥。
所以与其说,《黄帝内经》中写的是古人的 养生 哲理,不如说是作者对现实生活中百姓日常生活的记录。
了解完人体排毒时间表在参考理论上的不靠谱,下面我们再讲讲科学。
11点肝排毒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体,不仅在糖蛋白质脂肪激素维生素的代谢方面与全身各组织器官密切相关。而且有分泌排泄生物转化的作用,肝脏的「解毒功能」其实是一个生物转化过程。
外来的或体内代谢产生的有毒物质(比如酒精),均要在肝脏解毒变为无毒的或溶解度大的物质,随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
这个过程产生的代谢产物对人体有毒,如果想减少肝损害,主要靠的是少摄入有毒物质,其它都是白瞎,没错说的就是酒。
就肝脏的解毒功能来说,其实它是个小时工,也就是说,人什么时候摄入有害物质,它什么时候启动解毒功能。
护肝靠的不是睡觉,而是少喝酒。
凌晨1点胆排毒
很多人在对胆囊的认识问题上存在一个误区,想当然地认为胆汁是在胆囊内产生的。
其实分泌胆汁的器官是肝脏,胆囊主要功能是储存胆汁。
肝脏在24小时内制造胆汁约一升,经胆管运送到胆囊,胆囊起浓缩和排放胆汁的功能,以促进脂肪在小肠内的消化和吸收。
也就是说,只有在进食后,胆囊才会分泌储藏好的胆汁。
如果凌晨一点你的胆囊还在工作的话,那罪魁祸首一定是“夜宵”。
凌晨3点肺排毒
如果还有什么生物行为是完全不可能戒不掉的,那一定是呼吸了。肺是人体的永动机,一旦停机检修,我们就会永远停机。肺的主要功能是呼吸,吸入氧气,排除二氧化碳。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呼吸,而空气中的有害成分,也无时无刻涌入呼吸系统,但绝大部分有害物质都会被鼻子、鼻毛,咽喉等器官阻挡在外,一旦有害物质成功进入肺部,最后的结果都会是-
剧烈的咳嗽,不管几点,也不管你没睡着,咳嗽永远是肺部最有效直接的自我保护机能。
有人肯定想问了,糖叔,吸烟也会让肺部进入大量有害物质,很多烟民抽烟后不会咳嗽啊。就像没气的皮球拍不动,你也不能指望一个泄了气的肺保持正常工况。
所以不要问肺为啥进了烟却不咳嗽,肺反而要问问到底啥时候戒烟。
素问、灵枢经、难经本义、类经、内经知要
伤寒论、类证活人书、注解伤寒论、伤寒明理论、伤寒论注、伤寒贯珠集、长沙方歌括
金匮要略方论、金匮方论衍义、金匮要略心典、金匮方歌括
瘟疫论、痧胀玉衡、广瘟疫论、外感温热病、疫诊一得、温病条辨、温热经纬、随息居重订、霍乱论、六因条辨、伤寒瘟疫条辨、时病论
脉经、濒湖脉学、诊家正眼、脉诀汇辨、四诊抉微、三指禅、望诊遵经、察舌辨症心法、辨舌指南
神农本草经、雷公炮炙论、珍珠囊补遗药性赋、汤液本草、本草备要、得配本草、本草纲目拾遗 、本草纲目
肘后备急方、备急千金要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普济本事方、济生方、世医得效方、医方考、名医方论、医方集解、重校汤头歌诀、串雅内编、串雅外编、串雅补
素问玄机原病式、宣明方论、内外伤辨、脾胃论、兰室秘藏、医学发明、阴证略例、十药神书、内科摘要、杂病论治准绳、济阳纲目、痰火点雪、症因脉治、理虚元鉴、傅青主男科、金匮翼、风劳臌膈四大证治、医醇胜义、血证论、中风斠诠 、刘涓子鬼遗方、卫济宝书、外科精要、外科精义、外科理例、解围元薮、疮疡经验全书、外科启玄、外科正宗、霉疮秘录
洞天奥旨、外科证治全生集、疡科心得集、外科真诠、疡科纲要
理伤续断方、跌打损伤妙方、正体类要、伤科汇纂、伤科补要、救伤秘旨、救伤秘旨续刻、伤科大成
女科万金方、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妇人大全良方、济阴纲目、陈素庵妇科补解、傅青主女科、达生编、妇科玉尺、女科要旨
小儿药证直诀、小儿斑疹备急方论、婴童百问、幼科发挥、幼科铁镜、幼幼集成、幼科释谜、遂生编、福幼编
原机启微、银海精微、秘传眼科龙木论、审视瑶函、目经大成、咽喉脉证通论、重楼玉钥、白喉全生集、口齿类要
针灸甲乙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子午流注针经、针灸资生经、十四经发挥、针灸聚英、奇经八脉考、针灸大成、厘正按摩要术
十问、合阴阳、天下至道谈、素女经、养性延命录、新刻奉亲养老书、三元参赞延寿书、养生类要、饮膳正要、遵生八笺、内功图说
格致余论、局方发挥、医经溯洄集
推求师意、医贯、医旨绪余、质疑录、医学真传、医学读书记、医学源流论、重庆堂随笔、冷庐医话、医原、存存斋医话稿、西溪书屋夜话录、名医类案
寓意草、临证指南医案、古今医案按、清代名医医案精华
诸病源候论、华氏中藏经、三因极一、病症方论、医学启源、洁古家珍、儒门事亲、洗冤集录、卫生宝鉴、此事难知、丹溪心法、脉因证治、玉机微义、证治要诀及类方、名医杂著、医学纲目、医学正传、韩氏医通、赤水玄珠、医学入门、古今医鉴、万病回春、先醒儒医学广笔记、医宗必读、医门法律、增补病机沙篆、证治汇补、景岳全书、石室秘录、辨证录、张氏医通 、医学心悟、医方一盘珠、医碥、兰台轨范、医林改错 、医宗金鉴、杂病源流犀烛、类证治裁 、医学三字经、理瀹骈文、医理圆通、医理真传、伤寒恒论、医学衷中参西录
哈哈!够全了吧! 上面基本上涵盖了所有的中医古籍。你可以从中挑选自己需要的,可以把这些书名抄下来,对以后中医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矛盾?不矛盾:这诗潜用两个不同的判断标准——肉体和精神。例如雷锋,人虽逝世多年,但雷锋精神还活着。
中医有个说法——体阴阳用:肝属脏属阴;而肝之用主疏泄又是阳用了。
解剖学是对脏腑的位置而言;中医的左肝右肺是对脏腑的功能而论。双方都没错——也是两个不同的别标准。。
如此而已。就这么简单。
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对此有专门论述。有兴趣的可以百度一下。
民间中医常说的“左肝右肺”,却与解剖学结果不同,这是怎么回事?
从解剖学而言肝确实在右边,在右肋中,这个中医也清楚。但是在治病时看是不是肝病,在诊断时就要从脉上来确定了,肝虽在右而脉在左。
人分为六部脉,左三部顺序为心、肝、肾。右边分为肺、脾、命门,实际也是右肾。为什么又称为命门呢这就是左主气、右主血,若然是女人右肾就最主要,所以称为命门,血亏、血弱,或者怀孕基本脉在命门。为此中医理论左肝右肺,也就是人的经络是如此排布的。中医有肝主筋,肾主骨之说,为此肝肾也为兄弟,所以初学者必须从脉理上下功夫。
“左肝右肺”出自《黄帝内经》:左肝右肺,心上肾下,脾居中央。描述五脏六腑的气机循环 ,即阐述脏腑之间的关系。
中医理论对人体的认识,基于阴阳五行哲学,并在哲学之上确立脏腑关系。
解剖学肝、肺的位置古中医肯定有,那时解剖一个死去的奴隶没有心理障碍和法理障碍,贵族治病需要医学水平提高也是促进因素。那时价值观重道轻术,著作愿意琢磨背后的运行逻辑;以阴阳五行理论、道家思想、易经易理去思考包括中医在内的事物,符合时代特征。
生理位置肝在人体右侧,肝出问题右胁痛,潜方用药在投入治疗肝的药物同时,加一些疗肺(肺属金)药,对肝木的转变也是有帮助的;民间医生可能有右胁疾病用些治疗肺的药物确有作用的记忆。同理,左胁疼痛,往往源于脾(比如脾肿大),脾属土;辅助用一些疗肝(木)的药,对脾土疼痛也有帮助。肝左肺右在此可能有这样的别样理解。民间中医的说法,可能如此。说法有误解,医理起作用,万变不离其宗。
五脏六腹的位置都弄不清,那还叫什么医学,可见左肝右肺指的不是脏器的位置,不要断章取意。
中医博大精深,不仅研究五脏六腹,连哪条经络入哪个器都弄的一清二楚。
面对中医,要有敬畏之心才对,医好了一个几千年的民族,而别的古代文明都消失了,唯一原因就是中医的伟大。可文化学者论及此事,一般都是说中华文明包容,开放,兼容并蓄……从不说中医的作用。
外国人贬低中医,可我们中国人不该如此,不仅承认,还要发扬,把一些应属于中医的发明权要回来,比如接种免疫,抗生素,麻醉剂,外科手术……这些发明或发现权都应归中医所有。
民间中医常说的"左肝右肺",肯定与解剖学的结果不相符,一、因为中医的左肝右肺之说,是中医在诊脉中部位所指,即左手脉门为“心肝肾"经,右手脉门为“肺脾胃"经,中医通过诊脉问病,从而了解人体那些脏腑或器官受病后而实施治疗,二、人体解剖学的结果,主要是指一个人的脏器部位处在那里,道理就这么简单。
古人所说的:左肝右肺是指什么?
中医黑不知所以然,与盲论光枉费心。
中医粉一知半解,解读不力,实源于读书不彻,有其心而学识末到。
古中医以功用为主。而人的疾病往往以功用失常为先,从功能性病变到器质性病变发展。古人长用于短于体。而体却正是西医和现代科学的强项。这无可厚非。
古人的左肝右肺是指人体肝气左升,肺气右降,升降往来,循环无端,源于阴阳理论,天地人一体同参,比类取象之说。非指人体的肝肺之实体。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下士闻道,笑而置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古人的东西是留给有缘的人。不要强人所难,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佛法无边,难渡无缘。斯一理也。
黄帝内经里面说的左肝右肺,明显和现代解剖学不符合。人体中明明是肝在右边!
那么是黄帝内经错了吗? 但是反过来想想,作为医道大牛黄帝能犯这种低级的错误吗? 智慧古人不可能不知道人体肝在什么位置的!如果认为黄帝如此智慧低级,怕是你自己太自以为是了!。
问题是内经中的左肝右肺是具体表达什么意思? 可能并不是具体说肝在身体右边位置,而是其他。有关医道方面的,人身体方面隐藏的什么奥秘。
就现代医学认识来说也存在一个“反方向”的事情。就是人的左脑管右半身右脑管左半身!
就是说人体某些器官的功能可能和它所在的位置会是相反方向的。 如此内经中的左肝右肺,并不是指肝肺所在的位置,而是其某种功能功用,或者经络气机运行的位置。
对不理解的问题大胆质疑是可以的,但也要多方面谨慎仔细思考,不要太自以为是,盲目自大。
这句话真的是好没有常识。一般来说,这个说法指的是一种气机运转的表达方式,并不是解剖部位。古人再傻,也知道胸腔中的是肺脏,右上腹的部位是肝脏,这个完全不会弄错的。
按照中医的说法,是左升右降。肝的功能就是主升发的。而肺的功能是有肃降的功能,这就是左肝右肺的说法的由来。
拿这个攻击中医,只能体现无知,说明不了其他的东西。如果你想打击一样东西,至少要了解它。只会在网络上大放厥词,根本不想有所了解,顶多就是一网络喷子,一无所成的 社会 败类而已。
从易经后天八卦,左也为木右边为金,而肝为木肺为金,所以左肝右金。黄帝内经之中的状态与解破学上的空间位置不能等同,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
一切位置都有参照物,比如我是湖南人当然是南方人,但广东人就说我是北方人,他们也没说错。参照现代解剖学位置来说,肝脏当然在右边,肺在腹腔上方的胸腔内。但如果改变参照物,我和你面对面,你的肝就在我视线的左边了;如果你躺在我面前而且脚在左侧,那肺就在我视线的右侧了。当然,中医《内经》理论源于《易经》,所谓医者易也。易经八卦说左青龙右白虎。青龙在东方,五行属木,五脏为肝;白虎在西方,五行属金,五脏为肺。所以,左肝右肺,对应左青龙右白虎,如果没有五行八卦方面的国学知识就会有误解。有人嘲笑中医“左肝右肺"的错误,实际上先要检讨一下自己的知识面。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我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也是第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传世巨著,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其医学理论是建立在我国古代哲学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反映了我国古代朴素主义辨证思想。
《黄帝内经》成书于大约2000年前的秦汉时期, 她的博大精深的科学阐述,不仅涉及医学,而且包罗天文学、地理学、哲学、人类学、社会学、军事学、数学、生态学等各项人类所获的科学成就。令人颇感惊讶的是,中华先祖们在《内经》里的一些深奥精辟的阐述,虽然早在2000年前,却揭示了许多现代科学正试图证实的与将要证实的成就。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大医家张仲景、华佗、孙思邈、李时珍等均深受《内经》思想的熏陶和影响,无不刻苦研读之, 深得其精要,而终成我国历史上的一代名医。
《黄帝内经》作为祖国传统医学的理论思想基础及精髓,在中华民族近二千年繁衍生息的漫漫历史长河中,它的医学主导作用及贡献功不可没。 试想,大略700年前,欧洲鼠疫暴发, 有四分之一的欧洲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而中国近两千年的历史中虽也有瘟疫流行, 但从未有过象欧洲一样惨痛的记录,中医药及《内经》的作用由此可以充分展示。所以说,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我们每一位龙的传人都应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医学而感到骄傲,为我们的杰出的祖先而感到自豪,并为沉睡了两百年的祖国中医的现代化及世界化而做一些诚挚的努力, 因为仅有极少数人的努力是不足以推动这个伟大的事业的!可以预见,只有当伟大的中医真正复兴的那一天才将是整个中华民族真正意义上复兴的那一天!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原书18卷。其中9卷名《素问》;另外9卷无书名,汉晋时被称为《九卷》或《针经》,唐以后被称为《灵枢》,非一人一时之作,主要部分形成于战国至东汉时期。每部分各为81篇,共162篇《素问》主要论述了自然界变化的规律、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灵枢》的核心内容`为脏腑经络学说。
《素问》,在汉魂、六朝、隋唐各代皆有不同传本。为张仲景、王叔和、孙思邈、王焘等在其著作中所引用。主要有:(1)齐梁间(公元6世纪)全元起注本,是最早的注本,但当时其中的第六卷已亡佚,实际只有八卷。这个传本先后被唐·王冰、宋·林亿等所引用,至南宋以后失传。(2)唐、王冰注本,唐·宝应元年(762),王冰以全元起注本为底本注《素问》,将已亡佚的第七卷,以自称得自其师秘藏的七篇“大论”补入,到北宋·嘉佑·治平(1057~1067)年间,设校正医书局,林亿等人在王冰注本的基础上进行校勘,定名为《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雕版刊行,而定型。
《灵枢》,亦称《九卷》、《针经》、《九灵》、《九墟》等。汉魏以后,由于长期抄传出现多种不同名称的传本。唐·王冰所引用古本《针经》传本佚文与古本《灵枢》传本佚文基本相同,说明为一共同的祖本。但与南宋史崧发现的《灵枢》传本(即现存《灵枢》传本)则不尽相同。史载北宋有高丽献《针经》镂版刊行,今无书可证。至南宋初期。《灵枢》和《针经》各种传本均失传。绍兴二十五年(1155),史崧半其家藏《灵枢》九卷八十一篇重新校正,扩展为二十四卷,附加音释,镂版刊行。至此,《灵枢》传本基本定型,取代各种传本,而一再印行,流传至今。
《难经》
中医理论著作。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3卷。原题秦越人撰,但据考证,该书是一部托名之作。约成书于东汉以前(一说在秦汉之际)。该书以问难的形式,亦即假设问答,解释疑难的体例予以编纂,故名为《难经》。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理、营卫、俞穴,针刺等基础理论,同时也列述了一些病证。该书以基础理论为主,结合部分临床医学,在基础理论中更以脉诊、脏腑、经脉、俞穴为重点。其中1~22难论脉;23~29难论经络;30~47难论脏腑,48~61难论病;62~68难论俞穴;69~81难论针法。书中对命门和三焦的学术见解以及所论七冲门(消化道的7个冲要部位)和八会(脏、腑、筋、髓、血、骨、脉、气等精气会合处)等名目,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该书还明确提出“伤寒有五”(包括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并对五脏之积,泄痢等病多有阐发,为后世医家所重视。全书内容简扼,辨析精微,在中医学典籍中常与《内经》并提,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古典医籍之一。有多种刊本和注释本。
张仲景《伤寒论》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疾病的专著。东汉张仲景撰于公元三世纪初。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 。《伤寒论》全书共12卷,22篇,397法。除去重复之外共有药方112个。全书重点论述人体感受风寒之邪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如何进行辩证施治的方法。他把病症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种,即所谓“六经”。根据人体抗病力的强弱,病势的进退缓急等方面的因素,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症候归纳出症候特点、病变部位、损及何脏何腑,以及寒热趋向、邪正盛衰等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
张仲景《金匮要略》
汉代张仲景著述的《金匮要略》是中医经典古籍之一。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著,是仲景创造辨证理论的代表作。古今医家对此书推崇备至,称之为方书之祖,医方之经、治疗杂病的典范。书名“金匮”,言其重要和珍贵之意,“要略”,言其简明扼要之意,表明本书内容精要,价值珍贵,应当慎重保藏和应用。
《金匮要略》妇人三篇,论述妇人妊娠、产后、杂病脉证并治,内容丰富。共有原文45条,载方40首,病种包括了经、带、胎、产、杂病。篇中对妇产科病的辩证论治严谨,治法、剂型多样,已具中医妇产科学的雏型,为后世妇产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唐本草》亦称《唐新修本草》,有时简称《新修本草》,是唐高宗显庆四年(公元659年)编修成功的,由唐朝政府颁行,这是国家颁定药典的创始。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药典,而外国最早的药典--牛伦药典是1546年由牛伦堡政府刊行的,经《唐本草》晚九个世纪,所以《唐本草》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
《新修本草》原指三部分文献而言,即《本草》、《药图》、《图经》三部分。据多数文献记载以上三部分共五十四卷;《本草》二十卷,《本草目录》一卷、《药图》二十五卷、《药图目录》一卷、《图经》七卷。《本草》部分是讲药物的性味、产地、采制、作用和主治等内容,《药图》是描绘药物的形态,《图经》是《药图》的说明文。《图经》和《药图》早已失传,无可考见。仅有《本草》这一部分,宋朝以后虽也不再流传,如今只有残卷本,但其内容绝大部分保留在后世本草中,仍为人们所重视,所以我们现丰所说的《新修本草》实际就单纯指《本草》这一部分内容而言。
《新修本草》本书共载药850种,比《本草经集注》增加药物114种。对每味药物的性味、产地、采收、功用和主治都作了详细介绍。在编纂体裁上有所创新,为了便于采药和用药时的正确辩认,除传统用文字记述的《本草》外,还首创详细绘画《药图》,且以《图经》加以说明的方式,后者约占全书三分之二的篇幅。
《新修本草》是一部以政府名义编纂的药典,是一部承前启后的巨大著作。此书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药物学更向前发展。
李时珍《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是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年),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实地考察,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历时27年编成。全书52卷,约200万言,收药1892种(新增374种),附图1100多幅,附方11000余首。是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之大成,在训诂、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植物、动物、矿物、冶金等方面也有突出成就。本书十七世纪末即传播,先后多种文字的译本,对世界自然科学也有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共收录了中药一千八百三十二种,共五十二卷。
在药物解说方面,本草纲目包括八个部分:
释名,罗列典籍中药物的异名,并解说诸名的由来;
集解,集录诸家对该药产地、形态、栽培、采集等的论述;
修治,介绍该药的炮制法和保存法;
气味,介绍该药的药性;
主治,列举该药所能治的主要病症;
发明,阐明药理或记录前人和自己的心得体会;
正误,纠正过去本草书中的错误;
附方,介绍以药为主的各种验方及其主治。
李时珍根据古籍的记载和自己的亲身实践,对各种药物的名称、产地、气味、形态、栽培、采集、炮制等作了详细的介绍,并通过严密的考证,纠正了前人的一些错误。他在书中介绍和考证了许多来自南亚的药物,并广征佛书,给其中许多药物注出了梵文译名,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吴鞠通《温病条辨》
吴塘,字鞠通,江苏淮阴人(1758-1863),清代著名医家。他19岁时父亲因病去世,他心中悲愤,以为“父病不知医,尚复何颜立天地间”,感到为人子而不懂得医学,就无法尽孝,于是他立志学医。4年后,他的侄儿患了喉疾,请了大夫以后,使用冰硼散吹喉,可病情反而加重了,又请来几位大夫,胡乱治了一番,竟然全身泛发黄疸而死。吴鞠通当时学医未成,深感锥心疾首,他的境遇竟与汉代张仲景感于宗族数百人死于伤寒而奋力钻研极其相似。吴鞠通发奋读书,精究医术,终成温病大家,是温病学派的最高成就。
他曾在北京检核《四库全书》,得见其中收载了吴又可的《温疫论》,深感其论述宏阔有力,发前人之所未发,极有创见,又合于实情,便仔细研究,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他对叶天士更是推崇,但认为叶氏的理论“多南方证,又立论甚简,但有医案散见于杂证之中,人多忽之而不深究。”于是他在继承了叶天士理论的基础上参古博今,结合临证经验,撰写了《温病条辨》5卷,对温热病学说做了进一步的发挥。
他认为温病有9种,吴又可所说的温疫是其中最具传染性的一种,除此之外,另外还有其他八种温病,可以从季节及疾病表现上加以区分,这是对于温病很完整的一种分类方法。书中创立了“三焦辨证”的学说,这是继叶天士发展了张仲景的六经辨证,创立卫气营血辨证方法之后,在中医理论和辨证方法上的又一创举。“三焦辨证”法:就是将人体“横向”地分为上、中、下三焦。上焦以心肺为主,中焦以脾胃为主,下焦包括肝、肾、大小肠及膀胱。由此创立了一种新的人体脏腑归类方法,此法十分适用于温热病体系的辨证和治疗,诊断明确,便于施治。而且确立了三焦的正常传变方式是由上而下的“顺传”途径,“温病由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则传下焦。始上焦,终下焦。”因而,由传变方式也就决定了治疗原则:“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降不安;治下焦如沤,非重不沉。”同时,吴氏对《伤寒论》的六经辨证,同样采取了积极采纳的态度,认为“伤寒六经由表入里,由浅入深,须横看;本节论三焦,由上及下,亦由浅入深,须竖看。”这些理论,虽然从立论方式和分析方法上有所不同,但实际上仍是对叶天士的卫气营血辨证法的继承,并对其进行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在对疾病变化的认识上,是可以权衡协调的,二者并无矛盾之处。同时,三焦辨证法也完善了叶天士卫气营血说的治疗法则。叶氏的《温热论》中没有收载足够的方剂,而吴鞠通的另一重大贡献,就是在《温病条辨》当中,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优秀的实用方剂,象银翘散、桑菊饮、藿香正气散、清营汤、清宫汤、犀角地黄汤等等,都是后世医家极为常用的方剂。现在临床上使用的方子,《温病条辨》方占十之八九。
吴塘对中医学的贡献,在于对中医立法上的革新和理论上的完善,尤其对于温热性疾病的治疗,他对于理论的发挥和留下的诸多方剂,可以说使得中医的基本治法在外感病和热性病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在划分中医“四大经典”的时候,有一种划法,就是将吴氏的《温病条辨》与汉代的《黄帝内经》、《伤寒论》和《神农本草经》并列为中医比读的“四大经典”。可见该书在中医理论发挥上的重大意义。吴鞠通,是中国医学史上不可多得的具有建设性的代表人物之一。
11点不睡,肝脏受罪?
本文2023-10-14 00:58:3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29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