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第七篇之《至真要大论》14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4浏览:3收藏

《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第七篇之《至真要大论》14,第1张

“中外”,即内外,此处是指病所,亦指 内在病变器官与外在临床表现 。“病之中外何如?”是问疾病所在部位之间或内在病变器官与外在临床表现之间与治疗上的关系。

“从内之外”,即从内到外。“调”,即前述的调气“从内之外者,调其内”,意即从内到外者,其本在内,其末在外,内为原发外为继发,根据治病求本的原则,所以要“从内之外者,调其内”。张介宾注:“从内之外者,内为本…但治其本,无不愈矣。”张隐庵注:“从内之外者,内因之病而发于外也,故当调其内。”

“从外之内”,即从外到内。“治”,即治疗。“从外之内者,治其外”,意即疾病从外到内者,其本在外,其末在内,外是原发,内是继发。根据治病求本的原则,所以要“从外之内者,治其外”。张介宾注:“从外之内者,外为本,但治其本,无不愈矣。”张隐庵注:“从外之内者,外因之病而及于内也,故当治其外。”需要指出,原文在治“内”时用“调”字,而在治“外时则用“治”字,内中有深意存焉,意即其病在内者,其病深且与全身密切相关,因此,必须从全身情况考虑全面调整,所以用一“调”字。病在外者,其病浅,多属局部病变,所以文中用一“治”字。《内经》的语言极其准确,于此可见一般。

“盛”,指旺盛,此处指表现明显。“从内之外而盛于外者,先调其内而后治其外”,意即病发于内而外在症状表现明显重笃者,即继发病比原发病更为突出者,此时在治疗上仍应先治其内,亦即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之上来治疗继发病。张介宾注:“病虽盛于标,治必先其本而后可愈。此治疗之大法也,故日治病必求其本。”

此句之义与前句基本相同,意即病虽原发于外,但继发的全身症状表现更为突出者,此时在治疗上仍应先治其外以求本。

“中外不相及”,指疾病内外并不关联,不存在原发和继发的问题。“主病”,即本病。此句意即如果本病是独立的,不涉及原发和继发的问题时,则无所谓先治什么后治什么,直接对本病治疗即可。

本段主要论述了“ 治病求本 ”以及如何“治病求本”的问题。关于“治病求本”的原则,人所共知,但是如何求本?在认识上很不统一或日“生之本,本于阴阳”,因此认为和调阴阳就是求本。或曰:“人以胃气为本”,因此保养胃气就是求本。这些提法,虽然原则上并无错误,《内经》也均有论及,但是结合临床运用,殊嫌空泛,很难掌握,并具体化。本节在“治病求本”上特别指出了“从内之外”、“从外之内”、“中外不相及”的问题,亦即从原发和继发的角度来具体阐述什么是治病求本以及如何治病求本,言简意赅,毫不含糊,值得笔者重视并深入体会。后世注家对此节理解,仍以王冰为好。其注“从内之外者调其内,从外之内者治其外”时谓:“各绝其源。”其注“从内之外而盛于外,先调其内而后治其外,从外之内而盛于内者,先治其外而后调其内”时谓:“皆谓先除其根属,后削其枝条也”其注“中外不相及则治主病”时谓:“中外不相及,自各一病也。”可谓要言不繁画龙点睛之笔。马莳注解《内经》,少有卓识独见之处,惟对此节注解颇佳,其注云:“此言治表里之病有三法,有本标,有先后,有分主也。病有从内而之外,则内为本而外为标,有从外而之内,则外为本而内为标,皆止调其本而不必求之标也。病有从内之外而外病盛,有外之内而内病盛,皆当先治其病之为本而后调其标之病盛也。然有病在内而不及之外,病在外而不及之内,则各自为病,中外不相及,或以治内,或以治外,皆治其主病耳。”注释简明而透彻。 至于其它注家 , 或谓 : 外为外感 , 内为内伤或谓 :“ 内因之病 , 脏腑之气病也 , 外因之病 , 六*之邪也 。 ” 高明如张介宾亦以外因 、 内因 、 不内外因来解释此节 , 均有失 《 内经 》 原义 , 于此亦可见治学之难也 。

原文

详解

“火热”,即高热。“恶寒”,即怕冷。“火热复恶寒”,指 临床上的高热恶寒或寒热往来 。

此句直译之,即上述发热恶寒或寒热往来等证状与疟疾相似,如疟而非疟。于此说明发热恶寒或往来寒热等症状,多种热病均可发生,并不是疟疾所独有的临床表现。张介宾注:“凡病寒热,多由外感,然有不因风寒而火热内盛者,亦为恶寒发热,其作有期,状虽似疟而实非疟证。”即属此义。

“一日发”,即每天发作一次。“间数日发”,即间隔一天、两天或几天时间,反复发作。

以下是解释发热恶寒或寒热往来间时发作的发病机理。“胜复之气”,即胜气与复气。关于胜复,前文已经作过详细解释和讨论,质言之,胜复之气,是一种自然调节现象。“会遇之时有多少”,即胜气与复气会合的时间有多有少。人体在致病因素作用之后而出现的发热恶寒现象,实质上是人体正气与邪气相互斗争的一种表现,发热恶寒,意味着邪气偏胜,亦即胜气此时在临床表现中居于主导地位。这也就是《素问·疟论》中所谓:“卫气之所在,与邪气相合则病作。”正邪斗争中或者正气战胜了邪气或者迫使邪气暂时受到了抑制,因而发热恶寒也就停止发作。这种情况意味着正邪相争暂时休止,亦即复气此时在临床表现中居于主导地位这也就是《素问·疟论》中所谓:“极则阴阳俱衰,卫气相离,故病得休。”胜复之气相互作用,亦即正邪相争。其结果有二:一是邪气被彻底打败,疾病治愈;一是邪气暂时受到抑制,但不久又卷土重来,正邪之间再度遭遇,又出现发热恶寒症状,如果正邪往复相争,那就会出现间日作或间数日作的临床表现。这也就是《素问·疟论》中所谓“卫气集,则复病也。”“邪气与卫气客于六腑,而有时相失,不能相得,故休数日乃作也。”由于在邪气再燃过程中有早有晚,因而与正气相会的时间也就有多有少,所以发热恶寒也就有一日发,或间数日发的不同。正邪交争的过程,也就是胜复的过程。因此原文在回答前句“火热复恶寒,发热如疟状,或一日发,或间数日发,其故何也”时,便以“胜复之气,会遇之时有多少也”作了回答。

此以下是解释寒热发作时间远近的原因及病理机转。“阴气”,此处指邪气。“阳气”,此处指正气。前已述及,寒热的发生是人体正邪相争的一种外在表现。正邪相争必须是在正气比较旺盛的时候,亦即正邪之间旗鼓相当的情况下才能进行。“阴气多而阳气少”,说明邪气偏胜,正气尚无力相争,必须到正气有力抗邪时才能相争,因此其发日远,需要间日或间数日才能发作。中医认为寒热之发作日远者,属于阴证,示病重、病深。《伤寒论》谓:“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亦属此义。

此句与上句相互对应,“阳气多而阴气少”说明正气偏胜,随时均有力量与邪气相争,人身之卫气日行全身一周,日一夜复会于手太阴,所以其发日近,每日一作。

“薄”,此处作交争解。“胜复相薄”,意即上述症状的发生是胜气与复气相争,亦即正邪相争的表现。“盛”,指邪气盛。“衰,指正气衰。“节”,指节制,此处亦可作为决定来解。“盛衰之节”,意即上述症状出现之所以有远有近,是由正气与邪气之间力量对比所决定的。

“疟”,即疟疾。“同法”,即同理。“疟亦同法”,意即此处虽然讲的是“如疟”。而非疟,但是疟疾的临床特点也是发热恶寒或寒热往来,间日或间数日发作,因此,疟疾的病机与此基本相同。“疟亦同法一语,说明了中医临床上虽然也有辨病和辨证的不同,但是辨证是主要的, 于此也可看出辨证论治在中医临床上居于根本地位 。

原文·

详解

“论”,即前述经文有关论述。“治寒以热”,即治寒证用热药,“治热以寒”,即治热证用寒药。

“方士”,指医生。“绳墨”,即木工制作木器所用的墨线,此处以喻标准。“更”改变。此句是承上句而言,意即一般说来,疾病分寒热虚实,治疗上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这是医生不能随意更改的治疗原则。

此句是承上句言。“有病热者,寒之而热”,意即有些患者,临床表现为热证,但用寒凉药治疗并不能退热。“有病寒者,热之而寒”,意即有些患者,临床表现为寒证,但用温热药治疗并不能祛寒。“二者皆在”,是说原来的热证或寒证,仍然存在“新病复起”,是说反而增加了新的疾病。这是对上述“治寒以热,治热以寒,而方士不能废绳墨而更其道”提出质疑和反问,以此说明上述治疗原则并非绝对完善。

以下是对上述质疑的具体回答。本句中的“寒”字是指寒凉药物。“热”字,是指临床表现。“阴”,指阴证。“寒之而热者取之阴”,意即热证在辨证上一般均属于阳证,“热者寒之”,所以一般情况下应该用寒凉药物进行治疗。但是如果“寒之而热”,亦即用寒凉药物治疗无效,热证仍然存在时,则要考虑该证是否真正属于热证。

因为热证的发生,可以是真热,但也可以是真寒假热,还可以是阴虚内热;可以是阳证,但也可以是阴极似阳或阴盛格阳,还可以是阴虚阳旺。由于如此,所以临床上对于阳证而按阳证处理无效时,便应该从阴的方面来考虑。其属于真寒假热、阴盛格阳者,不但在治疗上不能用寒药而且还要用温药才能取效。其属于阴虚内热者,由于苦寒而易化燥伤阴,所以也不宜再用苦寒药而要用甘寒、咸寒类以养阴补阴才能奏效。这就是“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的丰富内涵。

本句中的“热”字,是指温热药物。“寒字是指临床表现。“阳”,指阳证。“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意即寒证一般在辨证上均属于阴证。“寒者温之”,所以一般情况下应该用温热药物进行治疗。但是如果“热之而寒”,亦即用温热药物治疗无效,寒证仍然存在时,则要考虑该证是否真正属于寒证。因为寒证的发生,可以是真寒,但也可以是真热假寒,可以是热郁于里,热深厥深;可以是阴证,但也可以是阳极似阴或阳盛格阴,还可以由于阴竭阳脱。由于如此所以在临床上对于阴证而按阴证处理无效时,便应该从阳的方面来考虑。其属于真热假寒、阳盛格阴者,不但在治疗上不能用温热药而且必须用清热甚至攻下药才能有效。这就是《伤寒论》中所谓的:“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其属于阴竭阳脱者,由于温热可以伤阴,所以在治疗上也不能单用温热药而要用救阴、补阴或气阴两补的药物才能奏效。这也就是《温病条辨》中所谓:“热邪深入,或在少阴,或在厥阴,均宜复脉。”“下焦温病,热深厥甚,脉细促,心中儋憺大动,甚则心中痛者,三甲复脉汤主之。”这就是“热之而寒者取之阳”的丰富内涵。

“属”,是指各种临床表现它本身应有的真正归属“求其属”,就是要求在临床上认真分析病机,找出各种临床表现真正的归属。这些临床表现在病位上属于五脏中的何脏?孰为主?孰为次?孰为原发?孰为继发?在定性上寒热虚实谁孰?孰为主?孰为次?孰为原发?孰为继发?一句话加以总结就是前文中所述的:“必先五胜”,“治病求本”。这就是原文所谓的“求其属”。

“服”,指服药。“寒”,指寒凉药物,亦指寒证的临床表现“热”指温热药物,亦指热证的临床表现。此句承上句言,是问前述的热证服寒药而无效,寒证服热药而无效的道理何在。

“王”,同旺,此处是指表面现象。“反”,指相反的结果。此句是回答上句的问话,意即服寒而反热、服热而反寒的原因,是只看到疾病的表面现象,未认真地作病机分析,未求其属,治标而未治本,所以就出现了相反的结果,服寒而反热,服热而反寒

这是承上句进一步提问。“不治王而然者何也?”直译之,即已经做到了“求其属”,并不是只治表面症状,但是有时也仍然无效,这是为什么?

这是回答上句。“属”,即五味之所属。质言之亦即药物和食物都有它的归经,亦即它们各有其发生作用的部位。“不治五味属”,意即虽然在定性上作到了“求其属”,但在定位上未“求其属”,或者在药物治疗上未“求其属”,没有注意到药物应有的归经,所以虽然诊断无误,但是治疗上却仍然无效,适得其反,服寒反热,服热反寒。因为尽管同属热证,肺热与肝热不同;同一寒证,心寒与肺寒各异。用温肺的药去温肾,用清胃的药去清肝,其治疗无效是必然的。

上文谈到了药物归经的问题,所以下文就谈药物的归经情况。“五味”,指药物或食物。“五味入胃”,即药物或食物进入人体以后“喜攻”,即主要作用部位。“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攻”,直译之,亦即药物或食物进入人体后,各有其主要的作用部位,这也就是后世所谓的“归经”。“攻”字,有攻邪之义,此处有治疗作用的涵义。现在有人提出,此句中的“攻”字有误,断句也有问题,主张改为:“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把“攻”字改为“故”字,读如:“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我们认为没有必要,仍以“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攻”为好。

这是具体说明辛、甘、酸、苦、咸五味的归经情况。关于五味与五脏的关系问题,《内经》中论述很多。七篇大论中亦曾多次涉及《素问·宣明五气篇》谓:“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成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与此处文字义同。其实五味与五脏之间的关系还很复杂,五味的作用和作用部位也还不是如上述那样简单关于这方面,《素问·脏气法时论》论述颇详,笔者在前面五脏补泻用药中也曾详解过,读者可自行参看有关篇章。

“久”,指长期服用或偏食。“增气”,即产生偏胜之气。“物化”,即物质变化。“常”,即正常规律或必然现象。“”,即短命,此处指发生疾病,失去健康。此句是承上句“五味所入”而言。全句意即在治疗或饮食上,如果长期服用某一种作用的药物或食物,则必然会导致人体之气发生偏胜现象。如果人体气机长期处于偏胜状态,则必然会发生疾病,失去健康。《素问·生气通天论》谓:“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精神乃殃。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凑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这一段文字,明确地指出了五味过用与人体健康及寿天之间的关系,是中医学整体恒动观在临床中的具体运用,值得笔者加以高度重视。

本段是对前文病机十九条一段基本精神的进一步论证和补充,全段以问答形式,逐步深入加以讨论,层次井然,系统而全面,是《内经》中相当精采的一段文字。

(1)首先肯定了“治热以寒”、“治寒以热”的一般治疗原则。这就是原文所述:“治寒以热,治热以寒,而方士不能废绳墨而更其道也。

(2)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简单的“治热以寒”、“治寒以热还不能满足实际临床需要,不能做到十全。有时不但无效,而且还会产生新的问题。这就是原文指出的:“有病热者,寒之而热,有病寒者,热而寒,二者皆在,新病复起。”这和病机十九条一段所述“余锡以方士,而方士用之尚未能十全”的精神完全一致。

(3)如何才能提高疗效,本段提出了“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所谓求其属也”的治疗原则。这是对病机十九条“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的进一步阐述和补充。

(4)为了说明服寒反热和服热反寒的道理本节提出了“治其王气,是以反也”的问题。这也是对病机十九条中所述“未能十全”的原因作进一步的说理和补充。

(5)除上述而外,本段还比较突出地提出了药食性味归经与疗效的关系问题,认为辨证尽管无误,但不重视药物性味归经,其结果和辨证错误一样,同属无效。这就是原文所谓的:“不治五味属也。”这是病机十九条中没有论及的内容,是对前文的重大补充。

(6)本段还提到了长期服用同一性味的药物和食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这就是原文所谓的“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天之由也”这也是病机十九条中没有论及的内容,因而也是对前文的重大补充。

据上所述可以看出,本段与前述病机十九条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它在很大程度上论证了病机十九条的基本内容,同时又作了很多重大的补充因此可以作为是病机十九条的姊妹章节。笔者在学习研究中医病机学说时,应注意前后参照,综合分析。这样就必然会有助于笔者对《内经》病机学说的深入认识和领会。

笔者在反复学习该段经文时,深为其义理之精深,论述之严密而赞叹不已,同时也对许多注家未能阐明其义而深感遗憾。尤其是对“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以及“治其王气,是以反也”等重要论点的注解上,言不及义者居多。因此在详解此段文字时,未尽从注家,主要提出笔者自己的认识与体会与读者交流并就正于读者。

“中医”一词指的是中华传统医学,也称中医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独特的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经验。它包括中医学理论、中药学、针灸推拿学、养生保健等方面的内容,主要应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经验。

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视为中华文明的瑰宝之一,也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的医疗实践。代表中医的名词有很多,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中医名词:

岐黄:岐黄是中医古籍《黄帝内经》中的两个医学流派,代表了中国古代医学理论的最高成就,被誉为“中医圣典”。

杏林:杏林指的是东晋时期医家著名的王叔和、华佗等人所创办的医学流派,代表了中国古代医学的高峰。

悬壶:悬壶指的是古代医生手执药壶行医的形象,也用来形容医生的高超医术和精湛技能。

青囊:青囊是中医古籍《伤寒杂病论》中的名词,指的是古代医生用来装药物的药囊。

阴阳:阴阳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用来描述自然界和人体内部各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如阴阳平衡、阴阳失调等。

五行:五行是中医理论中描述自然界和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元素和规律,包括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

五脏六腑:五脏六腑是中医理论中描述人体内部器官的术语,包括心、肝、脾、肺、肾五脏和胃、肠、胆、膀胱、三焦六腑。

望闻问切: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中的四种基本方法,通过观察患者面色、听取患者言语、闻取患者气味、摸诊患者脉搏等方式,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情。

三部九候:三部九候是中医理论中对于疾病发展和治疗的阶段划分和相应治疗方法的总称。

经络:经络是中医学中描述人体经脉的概念,指的是人体内部通过穴位相互联系的各个通道。

中药:中药是指中医治疗中使用的各种药物,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等自然物质。

方剂:方剂是中药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指不同草药、药物的配方组合,根据不同病症制定的治疗方案。

针灸:针灸是中医学中的重要治疗方法,包括针刺和艾灸两种,用来调节人体的气血和生理机能,改善身体状况。

形神合一:形神合一是中医学中的重要概念,认为人的身体和心理是相互关联和影响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都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运六气:五运六气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认为自然界中的五行和六气与人体的健康状况有着密切关系,人体的健康与五行和六气的和谐平衡相关。

总之,中医学涉及的名词和概念非常广泛,这些名词和概念代表了中医学的独特思想和理论体系,反映了中医学在医疗实践和理论研究方面的成就和贡献。

原文

详解

“方制”,即制方。“方制君臣”,即处方中要分君臣。此句是问在制方中如何按排君臣佐使。

这是对上句的回答。“主病”,即治疗疾病的主要药物。“主病之谓君”,即制方中的“君”,就是指治疗疾病的主要药物。“佐”,即辅助。“佐君之谓臣”,即制方中的臣药,就是辅助主要药物发生作用的药物。“应臣”,即与臣药相呼应。“应臣之谓使”,即制方中的使药,就是辅助臣药发生作用的药物张介宾注此云“主病者,对证之要药也,故谓之君。君者,味数少而分两量重,赖之以为主也。佐君者,谓之臣,味数稍多而分两稍轻,所以匡君之不迨也。应臣者,谓之使,数可出入而分量更轻,所以备通行向导之使也。此行君臣佐使之义。”对原文作了进一步的解释和补充

“上下三品”,即上中下三品。这是我国古代对药物的一种分类方法。在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载药365种。其中根据药物毒性的大小有无及其作用,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可以久服;中品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有毒无毒均有,不可久服。下品药为佐为使,主治病应地,多毒,不可久服。于此可以看出,《神农本草经》上中下三品之中亦有君臣佐使之义。但它与《内经》中所谓的君臣佐使涵义完全不同。所以原文谓“非上下三品”。这也就是说这里讲的君臣佐使与《神农本草经》中所讲的上中下三品含义不同。

此句是对上句“三品何如”的回答。“明”,即明确,此处有区分之义。“善恶”,此处主要是指有毒无毒。“殊贯”,马莳注:“殊贯者,异等也”全句意即上中下三品主要是根据药物的有毒无毒、毒性大小来区分,并以此来说明药物的不同等级。

以上这一节是对本篇前述 有关方剂组成原则及命名方面的补充 ,读者可前后参看。

原文

详解

“中外”,即内外。关于疾病的内外及其治疗原则问题,前段有关论述中已经多次讲到此次再问者,是补充前文之所未及。张介宾注此云:“此下与前本出同篇,但前篇问病之中外,伯答以标本之义,故此复问者,盖欲明阴阳治法之详也。”

“调气”,即治疗。“阴阳”,指疾病的阴阳属性“中外”,即内外,亦即疾病的发病部位。“各守其乡”,即各司其属或各归其属。全句意即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原则是首先定性,即原文所谓的“必别阴阳”;然后定位即原文所谓的“定其中外”然后综合分析疾病的定性定位情况,各归其所属,即原文所谓的“各守其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根本性的治疗,即原文所谓的“内者内治,外者外治”。这是对前文所述诊断治疗原则的重申,也是对前文的小结。

“微者”,即疾病的轻微者。“微者调之”,意即病之微者,不宜用重剂猛剂,根据其症状性质以药物或食物调和之即可。“其次”,是指疾病之较重者。“平之”,是指选用药物作用之较强者,因为药物作用较强者才能对疾病产生平定作用。“其次平之”,意即疾病之较重者,一般用药也宜较重。“盛者”,即邪气很盛,亦即疾病之急重者“夺之”,即夺邪,亦即使邪气迅速排出体外。“盛者夺之”,意即疾病之重笃者,在用药上必须重剂夺邪。“汗者下之”,疑为“之下之”之误。此句是承上句言,上句言“盛者夺之”,如何夺法?此句回答“汗之下之,亦即发汗攻下就是夺邪的一般常用方法。“寒热温凉”,是指药物的药性。“衰,即衰减,此处指使病邪衰减。“属”,即所属,此处是指疾病的性质和所在部位。“寒热温凉,衰之以属”,意即在治疗时,要根据其相应的病性和病位给药。这也是“各其司属”及“求其属”之意。这一节文字很重要。它指出了在治疗上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则问题,即对疾病的治疗应以调和全身,恢复正气为主,毒药攻邪为辅,只有在邪气很盛的时候,才允许重剂攻邪。这是《内经》的一项基本精神,也是中医学辨证论治的一个重要特点。

“攸”,张介宾注:“攸,所也。”“随其攸利”,是承上句“寒热温,衰之以属”而言。此句意即在用药上根据病位、病性随其所利。高士宗注:“逆治,从治,各随其所利而行之。”

“谨”,在此有认真之义。“道”,即疾病诊断治疗上的规律性。“如法”,即按照上述方法。“万举万全”,即百分之百有效“气血正平”,指人体正常健康。“长有天命”,即健康长寿。这几句是本篇的结束语。全意即如果认真遵照本篇中所论述的有关疾病的诊断治疗法则去做,那么就一定能够取得治疗效果从而使人们健康长寿。

本篇是运气七篇的总结,也是七篇大论中讨论运气学说在中医临床上如何具体运用的专篇。内容十分丰富,十分重要。本篇内容基本上可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1)本篇在总结气候变化与物候、病候之间密切相关的基础之上,提出:由于气候、物候、病候密切相关,所以医者必须认真研究运气学说,必须懂得气候与物候、物候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认识疾病及疾病变化的规律。这就是原文所述的:“故治病者,必明六化分治,五味五色所生,五脏所主,乃可以言盈虚病生之绪也。”于此说明了运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根本地位以及学习和掌握运气学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本篇指出了由于气候与物候密切相关,因此不同气候变化有不同的病变部位和不同的症状和体征。根据这一规律,本篇在对疾病的辨证论治方面提出了“各司其属”和“求其属”的诊断治疗原则。疾病之好发于风气偏胜之时或因风气偏胜而发病者,根据其临床表现就可以定位在肝,定性为风,诊断肝病、风病。疾病之好发于火气偏胜之时或因火热之气偏胜而发病者,根据其临床表现就可以定位在心,定性为火为热,诊断心病、火病、热病疾病之好发于湿气偏胜之时或因湿气偏胜而发病者,根据其临床表现就可以定位在脾,定性为湿,诊断脾病、湿病。疾病之好发于燥气、凉气偏胜之时,或因燥气、凉气偏胜而发病者,根据其临床表现就可以定位在肺,定性为燥,诊断肺病、燥病。疾病之好发于寒气偏胜之时,或因寒气偏胜而发病者,根据其临床表现就可以定位在肾,定性为寒,诊断肾病、寒病。由于气候变化有盛有衰,有太过有不及,所以前述的五脏、五气病变也就有盛有衰,有太过也有不及这就是本篇病机十九条中所述的基本内容,也是中医学脏腑虚实寒热辨证论治体系形成及中医临床中各种术语提出的客观物质基础。于此可以看出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正是在运气学说的基础之上形成的。

(3)本篇指出了气候与物候密切相关,因此不同的气候变化会有不同的物质产生,因而各种物质也就有其不同的性能。根据这一认识,本篇认为,不同的药物各有其性能上的特异性,因而运用食物或药物治疗疾病,就要根据其性味特点选择使用。同时,本篇还认为,药物的质量与采药时间的气候特点密切相关,因而提出了“质同而异等”,“气味有厚薄,性用有躁静,治保有多少,力化有浅深”和“司岁备物”等问题,在药物的作用方面提出了“五味所入”,亦即药物的性味与五脏之间的关系问题。在方剂分类上提出了大、小缓、急、奇、偶、复“七方”的问题。在方剂的配伍上提出了君臣佐使的问题。在服药上、进食上提出了“久而增气”的问题。综上所述,都说明了药物和食物的性能与自然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因而药物和食物在临床治疗上的各种运用,实际上也就是运气学说在这方面的具体体现。

(4)本篇指出了由于气候与病候密切相关所以人体疾病常常是由于天气偏胜从而导致人气偏胜的结果。由于气候与物候密切相关,所以不同气候变化下所生长的不同药物或食物也就或寒或热各有其性味上的偏胜。由于病气与药食之气各有偏胜,因此在治疗上也就可以利用药物或食物之偏来矫正人体疾病之偏以求恢复其平。根据这一认识,本篇在治疗方面提出了以治胜气为主的治疗原则。这就是原文中所谓的:“夫气之胜也,微者随之,甚者制之,气之复也,和者平之暴者夺之,皆随胜气,安其屈伏,无问其数,以平为期”。“治诸胜复,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各安其气,必清必静,则病气衰去,归其所宗。”“上*于内,所胜平之,外*于内,所胜治之。”“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本篇所提出的这些治疗原则是运气学说中“亢害承制”理论在临床治疗中的具体运用。

(5)本篇指出了由于气候变化有标本中气之不同有客气主气的差异,因此气候变化也就十分复杂。而气候与病候密切相关因此人体疾病也是错综复杂,变化万端。在对自然气候的变化分析上可以或从本,或从标,或从中气。因而在对人体疾病的分析上和治疗上也可以从标本中气的角度来考虑,本篇提出了在治疗上或治本,或治标,或治标本,或治中气,或逆治或从治的问题。这也就是原文所谓的:“故百病之本,有生于本者,有生于标者,有生于中气者,有取本而得者,有取标而得者,有取中气而得者,有取标本而得者,从逆取而得者,有从取而得者。”以及“主胜逆,客胜从”等等,中医学在治疗上有关上述标本逆从方面的认识,从本篇中可以看出,实际上是从运气学说中演绎而来。

综上所述,本篇所论述的内容是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它以整体恒动的观点,阐述了自然界气候变化与物候、疾病之间的密切关系,指出了六气的运动变化不断以胜复的形式进行着白稳调节,并且认为这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着的规律,所谓:“有胜则复,无胜则否。”“复已而胜,不复则害,此伤生也。”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中医对疾病的一系列系统性的认识——对病因的认识,对病机的认识及其分析方法,诊断治疗疾病的许多重要原则和具体运用方法,制方原则,药物的性味、归经、作用、采备等等,从而从理法方药等各个方面较全面地奠定了中医学辨证论治体系的基础。

运气七篇的原文详解,至此结束了。读者朋友可以看到在运气七篇中,相当系统地、完整地阐述了中医的自然观、生命观。它从人与自然界广泛而密切的联系中来认识人的生命活动,疾病现象及其本质,从而探求疾病发生发展和治疗规律。这种认识方法无疑是科学的。《七篇》对自然界和人体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一系列认识,正是在这一正确方法指导下,通过长期、反复的观察和实践这一认识途径总结出来的,所谓“候之所始,道之所生”。

从运气七篇中笔者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医理论体系的渊源和它的形成过程,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它,掌握和运用它。运气七篇中所阐述的对人体生理、病理生理、诊断治疗原则等,已经成为中医理论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且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中医临床,从而充分论证了它的科学性。

不仅如此。运气七篇不少天才的认识,随着人们对自然、人体疾病的不断探索和认识的不断深化,还必将给笔者以新的启示,从中发掘出更多的宝藏而造福于人类。 这也正是笔者试图详解运气七篇原文的立意所在 。笔者想,这大概也是读者不惜时间和笔者一起研讨本书的目的之所在吧!!!

终于把《五运六气》七篇大论给啃完了,感谢新冠肺炎把我们困在家里,才有时间静下心来详读经典。

李昱斌  20200227

运化生命的“七日节律“以及“五运六气”——《黄帝内经》记1

     文丨坐驰

与地球生命有关的很多节律都与“7”相关 ,首先是地球生物繁育的周期:

女性例假的周期是4周(排卵在第14天即第2周末)。

鸡蛋孵化周期3周。

猫狗的怀孕周期9周。

老虎怀孕周期15周。

人的怀孕周期40周。

        除了繁育有关的周期,疾病的周期很多也都符合“7日节律“,比如经常听到的说法感冒七天会自愈,在《伤寒论》中确实有提到外感病7天可自愈的说法,不过这只是其中一部分,还有很多会随着7天的节律加重。

        那么 在这些“7日节律”背后是什么呢?是激素水平的变化 。

        美国著名的哈尔贝克教授通过收集志愿者长达30年每日尿液进行检测,发现尿液中的激素水平变化存在着规律,包括24小时周期、7日周期以及更长的周期规律,由此哈尔贝克成为了西方认可的“世界时间医学之父”并由此提出了“时间病理学”、“时间药理学”、“时间治疗学”。

        关于激素影响生理周期的典型例子——女性的例假周期,在《人体形态学》上有明确阐述。“例假的产生原因是以28天为周期,一系列激素变化,排卵未受精,卵巢内月经黄体退化,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含量骤然下降,引起螺旋动脉收缩,内膜缺血导致包括血管壁在内的各种组织细胞坏死。继而螺旋动脉又突然短暂扩张,致使内膜功能层毛细血管破裂,血液涌入内膜功能层。由于基质细胞坏死,释放溶酶体酶,萎缩坏死的子宫内膜剥脱,随血液进入子宫腔,从阴道排岀。”

        人体外周内分泌腺体以及器官的活动,动物体的生长、发育、生殖、代谢都来自脑垂体激素的控制,同时脑垂体影响着身体的平衡感(前沿生物钟理论认为,生物钟的母钟也来源于脑垂体)。

        为什么激素水平周期是“七日节律”呢?那就是地球围绕太阳的公转与自转,以及月球绕地球的公转引起的引力变化。

        关于人体生理运行周期在《黄帝内经》中的表述,被引用最多的语句是出自《灵枢》《岁露篇第七十九》中”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其实还有很多具体的表述,如《素问》《金匮真言论第四》中”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说明一日之中地球自转的阴阳变化,同时也在说人体的阴阳变化与之相同。其实整部《黄帝内经》大多都是在讲地球运行规律和人体生命规律及两者对应关系。

        对于“七日节律”的产生,是把一个月月象分成了黑月、满月、上弦月、下弦月,二十八天分成了四份,一份正好是七天,所以七日节律就是月节律的四分之一。每个月的满月由于出现近地点,月球引力增加,出现海水潮汐,同时人体激素水平也会增高。

        “七日节律”主要来源于月球公转的影响,那么其他行星的公转是不是也有影响呢?答案是肯定的。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太阳系的九大行星排列顺序为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冥。离地球最近的5大行星分别就是水星属水对应肾,金星属金对应肺,火星属火对应心,木星属木对应肝,土星属土对应脾( 黄帝内经中的脾是西方解剖学中的胰 ),关于五大行星的对应关系,在《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第四》中也有表述。那么不同时间出生的人(其实是怀孕时间决定)就会因为当时5大行星位置不同引力不同对五脏功能造成影响,由此引申出“生辰八字”相关的一些说法。行星运动以12年为一周期60年为一周期360年为一周期规律变化。而某一年某一天的五大行星位置也同样会影响着每个人的生理活动,尤其会对对应某一时间出生的人产生较大影响。

         关于五大行星的影响是包括在“天干”概念中的,“天干”的概念又是包括在“五运六气”概念中的,而《五运六气概论》是中医学研究生教材中的一本。五运六气在某一时刻对大多数人类的影响首先作用于生理规律,然后通过情绪反映在社会生活中。

       最后说个题外话,人乃天地之灵,为天地造化所生。人是实实在在生长并适应在地球上生活的,过年的贺岁大片《流浪地球》虽然在中国科幻**史上是有历程碑意义,但是地球在离开太阳系以后以致到达目标星系,“天干”“五运”都将发生重大改变,这大概才是对人类如何继续适应并生存的重大考验。

- END -

中医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它不单单只是一门医学,其中还包括了气候,地理,人文,玄学,个人处事方式等多方面的学问。中医认为人不是一个单纯的存在于自然万物中的个体,是天地人和之间的承载点,人的一举一动人的身体素质都受到大自然的制约,同时又影响着大自然的规律。中医强调五运六气,其中的五运是指金、木、水、火、土五行之间的运动,五运之间相生相克,它存在于大自然,也存在于人的体内。在人的体内,如果五运循环失去平衡,那么就会导致体内运作失去平衡,举例说一下,比如说水克火,人的体内如果火旺,那么就会表现为上火、烦躁、目赤耳痛等症状,通过多喝水,服用一些润燥去火、清热解毒的药物可以缓解火旺的症状。中医所说的六气是指寒、湿、暑、燥、风、火。简单的说,这六气是对病因的一种总结或是诱因的描述。寒邪入侵体内,可以损伤人的阳气,导致机体变为寒性体质,可出现腰酸背痛、关节弊痛、胃寒发冷、宫冷不孕、手脚冰凉等症状。经常说一些人湿气重,这里的湿气指的就是六气中的湿。湿气其实还可以分为不同类型,不过湿气重的人普遍表现为大便稀薄、嗜睡,嗯,四肢无力等症状。暑气,一般是是指天气炎热,人们容易受到高温热气而引起的中暑症状。

燥说的是外感燥邪导致体内津液过度的人表现,他主要表现在口干舌燥,皮肤干燥、大便干燥等等。风,风邪入侵,有风寒和风热之分,它们症状主要是为呼吸道症状,也可有皮肤、关节其他方面的表现。火,温热火邪,它的症状多为面红耳赤、便秘、尿黄、头痛等等。

五运六气是中医的基础理念,它讲的就是一些疾病的产生、诱因以及相互因素,对于治疗疾病,确实有效果。

原文

详解

(52)阴之复,治以酸寒,佐以甘辛,以酸泻之,以甘缓之

“厥阴之复”,意即风气偏胜。“治以酸寒,佐以甘辛”,与前述“风*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以甘缓之,以辛散之”及“风所胜,平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酸泻之”之义基本相同。所不同者,前文对于风病的治疗提法是“治以辛凉”,此处的提法是“治以酸寒”。为什么有此不同?窃以为可能此处专系针对复气的治疗而言。因为复气是一种气候变化的自稳调节,必须很快加以控制,以求尽量减少产生新的偏胜。风气偏胜,意味着气候偏温。一般情况下清可胜温,用凉即可。而阴之复时,由于此偏胜的风气属于复气,所以需要用寒,以期尽快控制过甚的温热,所以提出“治以酸寒”。

(53)少阴之复,治以咸寒,佐以苦辛,以甘泻之,以酸收之,辛苦发之,以咸软之

“少阴之复”,意即热气偏胜。“治以咸寒,佐以苦辛,以甘泻之,以酸收之,辛苦发之”等句,与前述“热*于内,治以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及“热*所胜,平以咸寒,佐以苦甘,以酸收之”之义基本相同。所不同者,前文是“以苦发之”,此处是“辛苦发之”。为什么有用“苦”和“辛苦”之不同?窃以为,这仍与此处是针对复气的治疗有关。因为此处的热气偏胜属于少阴之复,在治疗上应该尽快使此来复之热气迅速消除。人体在里热炽盛的情况下,用苦寒固然可以清热,即原文所提“以苦发之”,用“辛”也可以散热。辛苦合用,常可以使热邪迅速清解,这就是原文所提的“辛苦发之”。此外,此处还提出“以咸软之”的问题。“咸”,即咸寒。“坚”,此处是指里热炽盛,大便干结。“软”,系针对“坚”字而言。“以咸软之”,意即在火热太盛时,不但要用苦寒的药物,而且还应同时合用咸寒攻下泻热的药物,以期里热能因此迅速得到清解。

(54)太阴之复,治以苦热,佐以酸辛,以苦泻之,燥之,泄之

“太阴之复”,意即湿气偏胜。“治以苦热,佐以酸辛,以苦泻之,燥之,泄之”与前述“湿*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及“湿*所胜,平以苦热,佐以酸辛,以苦燥之,以淡泄之”之义相同。此处“燥之,泄之”系“以苦燥之,以淡泄之”之略笔。

(55)少阳之复,治以咸冷,佐以苦辛,以咸软之,以酸收之,辛苦发之。发不远

”“少阳之复”,意即火气偏胜。“治以咸冷,佐以苦辛,以咸软之,以酸收之,辛,无犯温凉,少阴同法苦发之”与前述“少阴之复”时所提治法相同。所以原文谓与“少阴同法”“发不远热”,即前文所述的“发表不远热”。这就是说在火气偏盛时,一般情况下本来不能再用温热药物。但在因外感寒邪,寒束肌表而出现的火气偏胜现象时,则仍然需要用辛散的药物来作治疗。辛味药物一般均偏温热,此时用温热药物就是“发不远热”。“无犯温凉”,意即少阳之复时,一方面在一般情况下固然不能用温热药物,这也就是前几篇所提出的“用温远温,用热远热”,但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寒凉适度。亦即在少阳之复时要用咸冷药物,也就是寒凉度较重的药物,而不宜用一般清凉药物,以免病重药轻。

(56)阳明之复,治以辛温,佐以苦甘,以苦泄之,以苦下之,以酸补之

“阳明之复”,意即燥气、凉气偏胜。“治以辛温,佐以苦甘,以苦泄之,以苦下之,以酸补之”,与前述“燥*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及“燥*所胜,平以苦湿(温),佐以酸辛,以苦下之”之义基本相同。不过此处对“阳明之复”,明确提出“以酸补之”较前明确。此即《素问·藏气法时论》中所述“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之义。

(57)太阳之复,治以咸热,佐以甘辛,以苦坚之

“太阳之复”,意即寒气偏胜。“治以咸热,佐以甘辛,以苦坚之”,与前述“寒*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泻之,以辛润之以苦坚之”及“寒*于内,平以热,佐以甘苦,以咸泻之”之义相同。

原文

详解

(58)治诸胜复

“诸”,指风、热、火、湿、燥、寒诸气。“胜复”,指胜气或复气。“治诸胜复”是指对风、热、火、湿、燥、寒六气胜复的一般治疗方法。

(59)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寒”,指气候寒冷,也指人体在致病因素作用后出现寒证表现,还指食物或药物的清凉作用。“热”,指气候炎热,也指人体在致病因素作用后出现热证表现,还指食物或药物的温热作用。“寒者热之”句中的“寒”字,是指气候寒冷或寒症表现。句中的“热”字,是指具有温热作用的食物或药物此句意即在气候寒冷或在临床上出现寒证时,要服用具有温热作用的食物或药物。“热者寒之”句中的“热”字,是指气候炎热或热证表现。句中的“寒”字,是指具有清凉作用的食物或药物。此句意即在气候炎热或者在临床上出现热证时,要服用具有清凉作用的食物或药物。

(60)温者清之,清者温之

“温”,指温热,也指温病,还指具有温热作用的药物或食物。“清”,指清凉,也指寒证,还指具有清凉作用的食物或药物。“温者清之”句中的“温”字,指温热或温病。“清”,指具有清凉作用的药物或食物此句意即在温热的气候环境中或发生温病时,在防治上应该选用具有清凉作用的药物或食物。清者温之”句中的“清”字,指寒凉或寒证。“温”,指具有温热作用的药物或食物。此句意即在寒凉的气候环境中或发生寒凉性疾病时,在防治上应该选用具有温热作用的药物或食物。需要指出,“温”与“热”应属于一类。“清”与“寒”应属于一类。因此,“温者清之,清者温之”与“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之义基本相同。但“温”在程度上较“热”轻“清”在程度上较“寒”轻,程度不同而已。由此说明中医对疾病的治疗,不但寒热迥异,而且轻重有别。

(61)散者抑之,抑者散之

“散”,指阳气升散偏胜的疾病,也指具有升散或发散作用的药物或食物。“抑”,指阳气抑郁的疾病,也指具有抑制作用的药物或食物“散者抑之”句中的“散”字是指阳气升散,例如由于阳气升散过甚而引起的头痛、头晕、汗出等等。句中的“抑”字是指具有抑制作用的药物或食物。“抑者散之句中的“抑”字是指阳气抑郁,例如由于外感寒邪而发生的发热、无汗、头痛身痛等等句中的“散”字则是指具有发散作用的药物或食物。全句意即在临床上患者表现为阳气升散过甚时,在治疗上应该服用具有抑制作用、清降作用的药物或食物。当患者表现为阳气抑郁不宜时,在治疗上则应该服用具有发散作用的药物或食物。

(62)燥者润之,急者缓之

“燥”,指干燥。“润”,指滋润。“急”,指痉挛拘急。“缓”,指弛缓。此句意即当患者临床表现为干燥现象时,例如口干、口渴、大便千结等等,在治疗上就应该服用具有滋润作用的药物或食物。在临床上出现痉挛拘急时,例如腹痛、转筋、抽搐等等,在治疗就应服用具有弛缓作用的药物或食物。

(63)坚者软之,脆者坚之

“坚”此处指大便秘结坚硬,也指治疗腹泻的药物“软”,此处指具有软坚通便作用的药物,例如芒硝之类。“脆”,此处指大便稀溏。“坚者软之”句中的“坚”字,指大便硬结。“软”字,指泻药。“脆者坚之”句中的“脆”字,指腹泻。“坚”字,指治疗腹泻的药物。全句意即大便坚硬者用泻药通便;大便稀溏者,用治疗腹泻的药物使大便转为坚实。

(64)衰者补之,强者泻之

“衰”,就是不足,这里主要是指人体“正气”而言,因为邪气无所谓不足。“补”指补益或补充。“衰者补之”,意即正气不足时要服用具有补益作用的药物或食物。“强”,就是有余,这里主要是指邪气而言,因为“正气无所谓有余“泻”,指泻下或清除。“强者泻之”,意即邪气有余时要服用具有清除或攻泻的药物或食物。

(65)各安其气,必清必静,则病气衰去,归其所宗

“各”,指各种胜复之气。“安”,此处指经过处理以后恢复正常。“其气”,此处指人体五脏之气。“必清必静”,指正常状态“病气”,指人体五脏偏胜之气。“衰去”,指偏胜之气衰减以后恢复正常。“归其所宗”,即人体各个器官都恢复到正常状态。全句意即由于气候胜复原因而产生的人体脏腑的偏胜状态,经过上述处理以后,即可以完全恢复正常状态。

(1)胜气,即偏胜之气。在一般情况下,各个年度的司天在泉之气都是胜气。这也就是原文中所述“岁厥阴在泉,风*所胜,“厥阴司天,风*所胜”等等。但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不受上述规定的约束而出现与岁气不相应的偏胜之气。例如,厥阴在泉应该风气偏胜,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而是凉气、燥气偏胜。这也就是原文中所述“邪气反胜”:“风司于地,清反胜之”,“火司于地,寒反胜之”等等总之,所谓“胜气”,即偏胜之气。胜气的发生可以根据司天在泉的规律进行测算,但由于可以出现邪气反胜的情况,因此胜气有否,一切仍以实际表现为主,有什么就是什么。

(2)“复气”,即报复之气。由于“复气”是为了矫正偏胜之气而产生的另一类不同性质的胜气,因此,“复气”实质上也是一种胜气。所以,“复气”在气候、物候、病候的表现上与胜气基本相同。例如原文中所谓“阴在泉,风*所胜,则地气不明,平野昧,草乃早秀,民病洒洒振寒,善伸数欠心痛支满,两胁里急,饮食不下。”与后文所述“厥阴之复,少腹坚满,里急暴痛,偃木飞沙,虫不荣,厥心痛,汗发,呕吐,饮食不入,入而复出。”相较,在气候、物候、病候的描述基本相似。

(3)对胜复的治疗,基本上是根据自然气候变化中的自调现象总结出来的,亦即根据前文《五运行大论》中所述“燥以之暑以蒸之,风以动之湿以润之,寒以坚者,火以温之”以及本篇所论“上*于下,所胜平之,外*内,所胜治之”等六气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关系,总结出对人体疾病的治疗原则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清者温之,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燥者润之,急者缓之,坚者软之,脆者坚之,衰者补之,强者泻之。”这也就是说,不论在什么时候,只要出现了胜气及其相应的疾病表现,一般都可以根据治胜复的原则对患者予以针对性的治疗。

(4)胜气的产生是复杂的,因而对于胜气的治疗,在具体方法上也不是单一的,根据原文归纳如下:

①对于风气偏胜的治疗方法有三:其一,用辛散的方法使风邪外解。其二,用清凉或苦寒、甘寒的方法,使风邪内清。其三,用甘缓或酸收的方法使风邪自解。这也就是原文中所谓的:“风*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以甘缓之,以辛散之。”“风*所胜,平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酸泻之。“阴之复,治以酸寒,佐以甘辛,以酸泻之,以甘缓之。”

②对火(热)气偏胜的治疗方法有四:其一用苦寒泻热的方法使火(热邪内清。其二,用咸寒软坚的方法使大便通畅其三,用酸甘养阴的方法以养阴保津其四,属于外寒内热者也可以用辛散的方法,使火(热)外解。这也就是原文所谓的:“热*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火*于内,治以咸冷,佐以苦辛,以酸收之,以苦发之。”“热*所胜平以咸寒,佐以苦甘,以酸收之。”“火*于内,平以酸冷,佐以苦甘,以酸收之,以苦发之以酸复之。”“少阳之复,治以咸冷,佐以苦辛,以咸软之,以酸收之,辛苦发之。”

③对湿气偏胜的治疗方法有四:其一,用苦寒燥湿的方法使湿从内清。其二,用温热化湿的方法使湿从内化。其三,用辛温发汗的方法使湿从外解。其四,用淡渗利湿的方法使湿从小便排出。这也就是原文中所谓的:“湿*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湿*所胜,平以苦热,佐以酸辛,以苦燥之,以淡泄之。”湿上甚而热,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汗为故而止” 。“太阴之复,治以苦热,佐以酸辛,以苦泻之,燥之,泄之。”

④对燥气偏胜的治疗方法有二:其一,因热生燥者,用苦寒清热或酸甘养阴的方法使燥从内解。其二,因寒生燥,阳不化阴者用辛温散寒的方法使阳生阴长,燥象自除。这也就是原文中所谓的:“燥*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燥*所生,平以苦湿(温),佐以酸辛,以苦下之。”“阳明之复,治以辛温,佐以苦甘,以苦泄之,以苦下之,以酸补之。”

⑤对寒气偏胜的治疗方法有三:其一,里寒者,用甘热温中的方法,使寒从内解。其二,表寒者,用辛温发散的方法,使寒从外解。其三,寒束于表,热盛于里者,用辛苦同用的方法,解表清里同进。这也就是原文中所谓的:“寒*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泻之,以辛润之,以苦坚之。”“寒*所胜,平以辛热,佐以甘苦,以咸泻之。”“太阳之复,治以咸热,佐以甘辛,以苦坚之。”

从以上所述中,可以看出,中医对于疾病的各种治疗法则,基本上是从运气学说演绎而来。不仅如此,中医学对病因、病机和发病学的认识,对疾病的诊断、预后、预测,关于药物和方剂、饮食调养等方面的理论,无不与运气学说密切相关。因此,运气学说不但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其理论基础和源渊。关于六气之胜(包括司天、在泉、胜、复等的治疗法则),列表如下以小结之。

《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第七篇之《至真要大论》14

“中外”,即内外,此处是指病所,亦指 内在病变器官与外在临床表现 。“病之中外何如?”是问疾病所在部位之间或内在病变器官与外在临床...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