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天中节等,是中国传统节日,对于老百姓来说,端午节意味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提到端午节,人们通常会想到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那么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呢,一起来跟我来了解一下吧。
端午节习俗
1、扒龙舟
扒龙舟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古代龙图腾祭祀的节仪,乃遗俗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至今在我国南方沿海一带仍十分流行,传出国外后,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
端午有龙舟也有凤舟,凤舟是源于远古的乌舟,有的地方还有龙凤船。扒龙舟是民间信仰中龙崇拜的一种形式,即要借龙之神威,祈福、辟邪。
2、挂艾草与菖蒲
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民间认为艾草还有辟邪、招百福的作用,端午期间挂艾草于门上,相沿成习,遂成端午风俗。
南北各地均有端午挂艾草习俗。南方视为天地纯阳正气吉日进行驱邪祛病,北方一些地方视为恶月恶日进行避恶避毒。
3、洗草药水
洗草药水,端午习俗之一,端午这天是草木一年中药性最强的一天,端午日遍地皆药。端午日洗草药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端午期间,我国不少地方有采草药煮草药水沐浴的习俗,端午草药的药性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4、拜神祭祖
拜神祭祖是端午节重要习俗之一。“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天地是生命的根本,祖先是人类的根本,祭祖是一种传承孝道的习俗。按照民间的观念,自己的祖先和天、地、神、一样是应该认真顶礼膜拜的。因为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时时刻刻的在关心和注视着后代的子孙们,尘世的人要通过祭祀来祈求和报答他们的庇护和保佑。
5、栓五色丝线
五色丝线,又俗称五色丝、五彩丝。古俗名称避兵缯、朱索等。系在蚊帐、摇篮上的又叫宛转绳、健绳。五色丝的五色代表五行,五色代表了五方位,彼此相生相克,具有神秘的驱邪迎吉作用。五色丝线源于我国古代的五行观念,五色丝系于臂上,或为文身遗俗。端午以五色丝线系臂,曾是很流行的节俗。传到后世,即发展成如长命缕、长命锁、香包等许多种漂亮饰物,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端午节的由来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以上就是我了解的几个关于端午节的习俗以及端午节由来的简单介绍了,小伙伴们你们还知道哪些习俗呢?欢迎补充,咱们在评论区里相见吧~
江南地区是个人文荟萃的地方,“江南才子”的故事在中国大江南北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这就表明人们在思维上已经习惯于把人才和江南这个地方联系在一起。事实上古代江南和现代江南地区也确实为中国输送了大批人才。
唐代以来,中国历史上一共产生了638位状元,据不完全统计,仅苏州地区就有60名,占全国的94%。
唐代:文状元12位、附明经第一1位
宋代:文状元5位、武状元5位
明代:文状元8位、武状元1位
清代:文状元28位
到了现代江南地区更是成为了院士摇篮,1955-2009年当选的两院院士出生地区分布在全国29个省区市,只有青海和宁夏仍未实现院士零的突破,其中,江苏籍的有323人,高居各省区之首;上海籍的有234人,居第二;浙江籍的有223人,位居第三。秀才不禁感叹江浙沪可不仅仅包邮那么简单。
那江南的具体区域指的是哪里?
现代江南在狭义上指代“长江以南钱塘江以北”的江苏,上海,浙江地区,也就是 无锡,苏州,南京,松江,上海,常州,镇江,嘉兴,湖州,杭州。其中南京只包含现在长江以南的南京,杭州指包含现在钱塘江以北的杭州。长江以北的六合,浦口不算狭义上的江南,钱塘江以南的萧山,绍兴,宁波也不算狭义上的江南。 现代广义上有时会把长江以北的“扬州”,钱塘江以南的“萧山,绍兴,宁波”,安徽的“古徽州地区”算在内。
江南字面意义指长江以南的地区,而在古代长江以南的地区被中原称为南蛮,而江南被称为吴,江南古代的南京由于做过十二朝的古都,以及钱塘江以北古代的杭州做过南宋的行在,许多北方士家大族南迁,江南成为一个文教发达、美丽富庶的地区。 大范围区域大致为长江中下游南岸的地区。 狭义而言大致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古代江南八大府江宁府(南京“江南主城+江宁”,高淳,溧水,溧阳,句容)、苏州府(苏州,吴江,常熟,昆山,太仓,沙洲“今张家港”,嘉定)、常州府(常州,无锡,武进,江阴,宜兴,靖江)、镇江府(镇江,丹徒,丹阳,扬中,金坛)、松江府(松江,上海,南汇,青浦)、嘉兴府(嘉兴,嘉善,桐乡,平湖)、湖州府(吴兴,长兴,德清,安吉)、杭州府(余杭,临安,富阳,海宁)
《尔雅·释地篇第九》写道:“江南曰扬州。”“江南”在成书于秦、汉以前的古籍之中即特指淮南之地,即开始泛指大约今江苏、上海、安徽淮河以南部分、浙江、福建全部,江西、广东的一部分。
为什么江南会出这么多的人才?
1历史因素
自唐朝安史之乱唐帝国由盛转衰,而且对中国后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对外关系的发展均产生极为深远而巨大的影响。随着大量北方人口迁徙南方,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从北向南迁移。直至北宋灭亡,南宋定都(临安府)杭州,将北方大部分人才带到了江浙一带。这时江浙一带,各类官私学校的数量在全国居于前列,而当地人们受教育的机会也大大高于其他地方。
在这样的人口大迁徙的历史背景下,为南方提供了大量劳动力和人才储备。在这样历史背景之下,江南地区人才数量也出现了靠拢集中爆发式增长。
2经济因素
由于南宋初期金军多次南攻,但没有渡过长江,南方所受战争侵扰较少。北方人不愿在金国统治下生活,大量移居到南方,使南方人口大为增加。南宋以后江南的地区经济稳定增长,并依托自然地理环境优越,毗邻大海、水网密布、气候温和、土地肥沃、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南宋以后江南地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影响中国古代的科技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南宋时期,大量的数学以及科学教材开始广泛推出,对江南经济增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3文化因素
自安史之乱以后,江浙一带形成了深厚的习文重儒的文化氛围,并且由于独特地理位置原因,很少受到外来文化影响,承袭古老的中国文化传统。保留了很多精英文化血脉,即以家学渊源著称,江南很多人才都出身书香门第。远了不说,比较典型的例子浙江钱家。这个家族在最近100年间,先后出了一位诺奖得主钱永健、二位外交家、三位科学家、四位国学大师、五名全国政协副主席,还有十八位两院院士。去世的两弹一星功勋人物钱学森就是这个家族的名人之一。
另外,江南人在文化传承上形成了极重同乡情谊,经商、求学相互提携关照。这种同乡之间的相互提携,给人才的成长提供了很多机会。明清时期,无论科考还是当官,拜同年、拜乡谊的风气贯穿始终。到了民国初年,蔡元培执掌教育部后,在他的提携下,江浙学人尽据要津,形成了把持中国教育界和学术界的垄断局面。当时的教育部高级职员中,包括次长和三位参事、两位司长,都籍隶江浙两省。这样人才众多的环境客观上也给江浙的读书人造成了更大的压力,逼迫他们更加努力读书,这也许是此地人才辈出的另一原因吧!
1、在常州武进国家高新区喜盈门社区,有一位95后的小伙子郭畅旭,经过13年的学习摸索,遍访名师,不但创立了自己的麦秆画创客工作室,成为麦秆画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
获评江苏好青年提名奖,还带着自己的创业项目“执秆为画,非遗新生——小麦秆做出了大文章”参加第五届“江苏‘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二等奖。
2、湖北咸宁90后小伙丁力是叶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在创作中,丁力以传统文化为素材,目前已创作出敦煌莫高窟、大唐西域记等系列作品。
3、刘超杰是浙江省湖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武术队舞狮团里的一名“狮头”,学习南狮已有3年时间,由于性格内敛慢热,训练时又十分较真,喜欢细抠每一个动作,因此他学起来并不是队里最快的那一个。刘超杰直言,学舞狮的初衷本是为了体验快乐和掌握技能,如今却收获到更多宝贵的东西。
4、杨传文和丁素玲夫妇从小便开始跟老一辈人学习柳琴戏,俩人在本村大队剧团相识相恋后喜结连理,多年来走南闯北进行演出。回忆起当初学习的那段岁月,夫妇俩很是感慨。
为避免吵到村民,夫妇俩天天早上四五点钟便在沟河边练嗓子,练完后回来练功、学词、唱戏。就是这么日复一日扎实练习,为日后的登台演出打下了坚实基础。
5、王志远和杨超是两名30多岁、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景漂”。但是,如果看过他俩画的瓷板画、瓷瓶、杯碗器皿等艺术作品,都会有惊鸿一瞥的感觉。而且,谁能想到,他俩居然是同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张松茂及夫人徐亚凤的关门弟子。
在名师的悉心指点下,王志远和杨超从陶瓷绘画最基本的技艺学起,在工笔彩绘上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4年之后的2013年,两人术业精进、功力大涨,入职于景东陶瓷集团,专心绘画创作。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志远和杨超孜孜不倦,日渐成长,在工笔、花卉、山水等多方面得到张松茂徐亚凤夫妇的认可,并与他们一起创作了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大厅的大花瓶、尼山孔子学院的大型壁画等作品。
谁知道端午节的习俗????
本文2023-10-14 01:07:2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29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