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的香文化有什么经典著作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关于中国的香文化有什么经典著作吗?,第1张

关于中国的香文化的著作为《药方帖》。

《药方帖》是黄庭坚书法作品中少为人讨论的行草尺牍。看似随意写来的婴香配方,实则寓含着黄庭坚对香材的选择、香法、气味品鉴等,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香的看法,从避瘴、除臭、醒脑等实用功能,提升到嗅觉、气味品评,乃至鼻观先参的精神层次。

《药方帖》行草书,书香药方一则,记载调配婴香香方之药名与和合之法,或称《制婴香方》收入《宋贤书翰册》第三幅,纸本,纵287厘米,横377厘米。凡9行,每行字数不一,共 81字。

黄庭坚一生横遭两次贬谪,从政坎坷,然而在文学艺术上成就非凡,学问文章,天成性得,诗风广被后人,为江西诗派之诗宗。在书法方面,行、草、楷法皆卓然自成一家,与苏轼、米芾、蔡襄被誉为宋四家。

在文学诗歌、书法艺术领域,黄庭坚早已拥有无数的追随者与研究者。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位善于辨品鉴气味的香癖。对黄庭坚而言,香,是生活中最好的良伴,是咏物寄情的依托;对香之气味嗅觉过程,同时也是生命的净化与修行。正如宋代《香史》作者颜博文所说:不徒为熏洁也,以养鼻通神观。

香起始于春秋,起源于秦汉,兴盛唐宋,广行于明清。通过某一个时期,都具备有每一个时期主要的发展人物。

香道是一种范围很广阔的文化,打香篆,线香,合香,香道器皿等等都算是香道文化里面的内容,每个人喜欢的方向不同,收获也不同。香是一种生活,复兴于现在,有点无奈。因为它的复兴让宋代“品茗、知香、挂画、插花”变得无从入手。也许潜意识人们对它了解并不深刻。市面上大多数都趋于利益而谈,让现在高压力的年轻人望而却步。

复兴,是一种对香道的奢侈。区域性而无法广而宣传。因为香是一种受众面很小的一个。

爱香懂香知香的你,如果有机会的话请带上你的朋友一起走一下行香之旅。

下面这些是我多年收集的香道书籍资料,均出自  古籍阁    香道资料电子书合集,如果说哪里香道书籍资料最多最全,我可以说莫过此目录中的香道资料

香道资料目录:

《[画堂香事]孟晖扫描版》

《调香术》第二版》

《香乘明 周嘉胄 撰》

《香谱》校注

《中国人最应该知道的文化典故》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插图修订第四版)》

《中国香文化》

《历代名人修身之道》

《古法香方》

《四库全书子部谱录类16香谱-[宋]洪刍撰》

《天然香谱》》

《宋代香炉研究》

《左氏百川学海028册壬集中香谱茶经煎茶水记茶录》

《沉香大地瑰宝 (卷三)》

《沉香大地瑰宝 (卷一)》

《沉香大地瑰宝 (卷二)》

《燕居香语 中国香文化宝典 》

《第一香笔记》

《精油的种类》

《花间词》

《薫集类抄》

《调香手记》

《调香术》

《谈古论艺》

《返魂香考》

《闻香》 

《陈氏香谱》

《青工歪之一放经话》

《青烟录》

《非烟香法一卷 [淸 董说 撰]世揩堂藏板》

《香乘》

《香典》

《香典1+天然香料的提取、配制与使用古法》

《香国纪__全彩典藏图本》

《香字抄1》

《香字抄2》

《香字抄3》

《香字抄(上)》

《香字抄(下)》

《香字抄(中)》

《香学会典+177页》

《香学会典》

《香学会典1-55》

《香学会典106-176》

《香学会典56-105》

《香学会典(清晰版)》

《香方》 

《香药本草》

《香谱 2巻  砚谱》

《香谱-提取自-丛书集成新编第047册应用科学类》

《香谱茶经煎茶水记茶录》

《香谱(1-1)》

《香道入门之我见》

《香道100问》

《香学汇典上册刘幼生编校三晋出版社》

《香学汇典下册刘幼生编校三晋出版社》

《香学汇典中册刘幼生编校三晋出版社》

香方名:丁晋公清真香

产地:中国

香方故事:

丁谓与香颇有缘分,他早年担任转运使监造贡茶,以香入茶的经验促成他对香深入研究;中年久值宫中,通晓宫内用香仪礼;晚年被贬海南,对沉香产地进行实地考察,撰写了著名的《天香传》。

《天香传》明确提出了沉香木味道品评规则“味清、烟润、气长”,并对海南沉香开展了归类等级分类,广泛后代所遵循。

丁谓在《天香传》中详述了用香历史、产香地区、香材优劣,并首次对海南沉香进行了分类,提出了“味清、烟润、气长”的沉香气味品鉴准则,深深地影响后人对于香之气味的评鉴。

谪居海南时,丁谓与家人在崖州城外建造屋舍,还专门修了一座小楼,名曰“相公亭”。丁谓每日于楼上赏村野风景,焚香读书,也算是过的怡然自得。其《天香传》言:🔸忧患之中,一无尘虑,越惟永昼晴天,长霄垂象,炉香之趣,益增其勤。

宋代《陈氏香谱》记录有丁谓所创的“丁晋公清真香”,此香方被编成具有韵律的歌诀,便于记诵传播。丁谓《清真香》歌曰:

四两玄参二两松,麝香半分蜜和同,丸如芡子金炉热,还似千花喷晓风。

清真香歌诀,记录了清真香的配方成分、薰烧方式及香方气味。玄参四两、甘松二两、麝香半分,将诸香研末,以炼蜜调和,制成芡实大小的香丸。

此方中麝香为香引,与甘松、玄参相合能而转成似花香的清幽之气,丁谓形容此香的气息如百花绽放般芬馥浓郁。

清真香所用香料有很好的药用功效,《经验方》记载治患劳人烧香法,就是将玄参、甘松配伍制作成蜜丸焚烧:

用玄参一斤,甘松六两,为末,炼蜜一斤和匀,入瓷瓶内封闭,地中埋窨十日取出。更用灰末六两,更炼蜜六两,和令匀,入瓶内封,更窨五日取出。烧令其鼻中常闻其香,疾自愈。

在《香乘》中还有很多歌诀香方,像兰花香味的“胜兰香”,梅花香味的“梅蕊香”,赏烟的“华盖香”,这些歌诀香方便于记诵传播,是古人经常合制、焚烧的熏香。

杜蘅

玉树芝兰 〖解释〗玉树:用玉做的树;芝兰:香草。比喻有出息的子弟。

沅芷湘兰 见“沅芷澧兰”。

沅芷澧兰 《楚辞·九歌·湘夫人》:“沅有芷兮澧有兰。”王逸注:“言沅水之中有盛茂之芷,澧水之内有芬芳之兰,异于众草”。芷,一本作“茝”。澧,一本作“醴”。本指生于沅澧两岸的芳草,后用以比喻高洁的人或事物。

沅茝醴兰 见“沅芷澧兰”。

义结金兰 结交很投合的朋友。

谢兰燕桂 谢兰,系“谢庭兰玉”之省称;燕桂,《宋史·窦仪传》载:“仪学问优博,风度峻整。弟俨、侃、偁、僖,皆相继登科。冯道与禹钧(窦仪父)有旧,尝赠诗,有‘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之句,缙绅多讽诵之。”时称窦氏兄弟为燕山五龙。后遂以“谢兰燕桂”比喻能光耀门庭的子侄

迁兰变鲍 语本《孔子家语·六本》:“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后以“迁兰变鲍”比喻潜移默化。

契合金兰 契合:投合。金兰:指朋友间相处信诚。形容朋友间意气相投,感情深厚。亦作“契若金兰”。

兰芷之室 兰、芷:两种香草。比喻良好的环境。亦作“芝兰之室”。

兰质熏心 比喻女子淑美善良的气质。

兰熏桂馥 比喻恩泽长留,历久不衰。

空谷幽兰 山谷中优美的兰花。形容十分难得,常用来比喻人品高雅。

金兰之友 指亲密的朋友。

金兰之交 像金石般坚固的交情

桂子兰孙 对人子孙的美称。

桂折兰摧 喻品德高尚的人亡故。

摧兰折玉 摧:摧残,毁掉。毁坏兰花,折断美玉。比喻摧残和伤害女子。

吹气如兰 见“吹气胜兰”。

采兰赠芍 兰:兰花,花味清香;芍:芍药。比喻男女互赠礼物,表示相爱。

芝兰之室 比喻良好的环境。

沅茞澧兰 沅、澧:都是水名;茞、兰:都是香草。比喻高洁的人品或高尚的事物。

芝兰玉树 比喻有出息的子弟。

谢庭兰玉 比喻能光耀门庭的子侄。

絮果兰因 兰因:比喻美好的结合;絮果:比喻离散的结局。比喻男女婚事初时美满,最终离异。

披榛采兰 披:拔开;榛:丛生的荆棘。拨开荆棘,采摘兰草。比喻选拔人才。

契若金兰 比喻朋友交情深厚。

兰艾同焚 兰花跟艾草一起烧掉。比喻不分好坏,一同消灭。

兰心蕙性 比喻人品高尚,举止文雅。

兰艾难分 好人、坏人难于分清。

兰桂齐芳 兰桂:对他人儿孙的美称;芳:比喻美德、美声。旧指儿孙同时显贵发达。

澧兰沅芷 沅、澧:都是水名;兰、芷:都是香草。比喻高洁的人品或高尚的事物。

兰因絮果 兰因:比喻美好的结合;絮果:比喻离散的结局。比喻男女婚事初时美满,最终离异。

兰芝常生 兰芝:兰草和灵芝草。比喻高尚的美德长在。

兰摧玉折 旧时多用于哀悼人不幸早死。

兰质蕙心 形容美丽而聪明。

兰薰桂馥 原比喻恩泽长留,历久不衰。后用来称人子肖孙贤。

金兰之契 金:比喻坚;兰:比喻香;契:投合。指交情投合的朋友。

蕙心兰质 蕙、兰:都是香草名。蕙草样的心地,兰花似的本质。比喻女子心地纯洁,性格高雅。

桂馥兰香 桂、兰:两种散发芳香的花;馥:香。形容气味芳香。

桂殿兰宫 建筑气派,设备华美的宫殿。

芳兰竟体 芳兰:兰草的香气;竟体:满身。香气满身。比喻举止闲雅,风采极佳。

春兰秋菊 春天的兰花,秋天的菊花。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吹气胜兰 气息象兰花那样香。形容美女的呼吸。

采兰赠药 兰:兰花,花味清香;药:芍药。比喻男女互赠礼物,表示相爱。

兰质薰心 比喻女子淑美善良的气质

在唐宋时代,不同的场所,不同的情境,都要配焚不同的和香制品,熏衣有熏衣香,读书有案前香,甚至连入厕后都会用香薰…到晚上就要换“夕熏”——专门在床帐中焚熏的香品,流行的叫法是“帐中香”。

“江南李主帐中香”又名“鹅梨帐中香”,五代·花蕊夫人《宫词》有云:“窗窗户户院相当,总有珠帘玳瑁床。虽道君王不来宿,帐中长是炷牙香”。

鹅梨帐中香,相传是南唐后主李煜宫中所用,其背后还有一段李煜与大小周后的故事。有人说是鹅梨帐中香是大周后周娥皇所作,有人说是小周后周女英所作,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不过幸运的是这个香方被记载并流传下来,让我们今天仍旧能够还原大词人李后主所钟爱的香气。

鹅梨帐中香的原料需要准备檀香、沉香和鹅梨。檀香、沉香都好说,唯独这鹅梨历来有争议。有人说是鸭梨,有人说是雪梨,毕竟经过一千多年,品种进化了,想找到千年古梨树已经不容易了。

据考证,古之鹅梨为榅桲,即新疆木梨。明《普济方》载:“以榅桲实初熟时,置衣笥中,其气芬馥。”榅桲不仅香气浓郁,而且粘度高,不需要粘粉,可以直接搓成香丸。沉香取其醇厚、甜凉之气,檀香去其燥气,取奶香之气,榅桲取其甜而柔和的果香。榅桲削掉顶部,挖核做成瓮状,按比例填入沉香、檀香粉末。

将榅桲顶部盖好,用牙签固定,放入蒸锅,蒸三次。

然后,剥皮研细调和均匀,手工做成香丸,晾干后窖藏一个月即可焚烧。

此款香的香气清幽、甜蜜、清新、自然,初闻,带有梨汁的清香,渐渐地,是沉香散发出来的蜜甜,然后是檀香散发出来的奶香气,暗香浮动,万般诱人。至于此款香的功效么当然是助眠、催情啦……

睡前熏上一炉,也许在梦里会遇到李煜的春花秋月吧。

一缕馨香,梦回千年。

江南李主帐中香四方(摘自《香乘》)

方一

沉香一两(锉如细炷),苏合油(以不津磁器盛),以香投油,封浸百日爇之,入蔷薇水更佳。

又方一

沉香一两、鹅梨一个(切碎取汁),前述材料用银器盛蒸三次,梨汁干即可爇。

又方二

沉香四两,檀香一两,麝香一两,苍龙脑半两,马牙香一分研,前述材料细锉,不用罗筛,炼蜜拌和,烧之。

又方补遗

沉香末一两,檀香末一钱,鹅梨十枚,将鹅梨刻去穰核如瓮子状,入香末,仍将梨顶签盖,蒸三溜(无碍庵本作“三沸”,溜即略微热一下),去梨皮,研和令匀,久窨可爇。(根据古籍考证,鹅梨特指“榲桲”这种水果。)

最美不过鹅梨香,清甜柔暖,难怪流传千古、深受文人贵族喜爱,就连甄嬛都夸它“极为香甜”。

香方名:金颜香

产地:东南亚(与产于中东的安息香有别)

香方故事:

金颜香这个神秘的树脂香料,在古籍香文化资料里面常常存在,现今却十分少见。在宋代的市舶司进口记录里查找比对有关金颜香外表特征的描叙,金颜香是符合安息香的特征的。

而且在宋代市舶司的进口记录里面没有安息香的记录,也就是说在当时安息香和金颜香没有同时出现。当把安息香翻译为泰国语言之后,为กำยาน ,发音器发音为genyan,基本就是金颜香的汉字发音。

产于东南亚的安息香(benzoin),为安息香属(Styrax)植物的干燥树脂,区别于西亚等地的安息香(gugal)。从发音来看,金颜香也可能是马来语Kemenyan的对音,今日东南亚很多国家仍然用类似发音称呼安息香,所以猜测这二者有非常紧密的联系。

在历史和文献上安息香和金颜香一直有着比较有模糊的界限,金颜香,香气甜美,和香能聚众香,赵汝适《诸蕃志》描述金颜香:“乃木之脂,有淡**者,有黑色者,拗开雪白为佳,有砂石为下。其气劲,工于聚众香。今之为龙涎软香佩带者多用之。”

宋人吕渭老的《如梦令》描绘的词中女子所带香佩,多是以各种香料混合制成。制作好的小香饼,阴干后穿孔系线佩带于胸前,也可放在金银镂空香囊中系在腰间,即作佩饰又是香身之物,随着走动而缓慢释放,处处留香。

可用香模脱印成各式香饼,还可将香饼染成各种颜色。如要制作黑色的古龙涎香饼,加入少许杉木炭即可。此香方也可加工成“软香”,如“广州吴家软香”,就是以树脂金颜香为主香配制。

《大悲心陀罗尼经》里也有金颜香入药: 若为蛊毒所害者。取药劫布罗。和拙具罗香。各等分。以井华水一升。和煎。取一升。于千眼像前。咒一百八遍服。

这里的“拙具罗香”都说是安息香。但泰国和印尼styrax "安息香”树种的胶料,都不能治蛇毒。 但在唐朝,买到市场上的“安息香”里面混杂的金颜香,就有治蛇毒的功能。“中世纪”治蛇毒的文献里也提到用“金颜香”治蛇咬。

北宋时,香料业蓬勃发展,记载用香及其相关事物之专著蔚然成风,《四库总目提要》称《陈氏香谱》是众香谱的集大成之作,该书作者陈敬,字子中,北宋末年西京河南府(洛阳)人。

该书共分为四卷,首有至治壬戌熊朋来序,亦不载敬之本末。是书凡集沈立、洪刍以下十一家之香谱,彚为一书,记载了当时的香料,介绍了香料出处、历史及香的功效、用途、窨藏、用具、典故等,核心内容是合香的配方。

书中所列香料达80种,其中产于域外者占2/3,如龙脑香、沉香、檀香、乳香、安息香、苏合香、鸡舌香、龙诞香等;产于洛阳等中原一带的占1/3,如牡丹、丁香、白芷、梅花等。

书中记载的合香方有100多个,有印篆香方、凝和香方、拟花和百花香方、佩戴香方等。成香的类别有香粉、香丸、香饼、香柱等。

此书还如实记录了宋至元初社会用香情况,记录了香品产地、特征,广辑当代香方、修制诸法,烧香之香品、香器、香煤、饼、炭,以及与香有关的文学创作、香药医方、香药收藏等。全面反映了宋代香事活动和宋人文化生活的多个层面。

清初钱曾对《陈氏香谱》评价为:“凡古今香品、香异、诸家修制、印篆凝合、佩薰涂傅等香,及饼、煤、器、珠、药、茶,以至事类、传、序、说、铭、颂、赋、诗,莫不网罗搜讨,一以俱载。”

可以说《陈氏香谱》是宋末元初之香谱集大成者,它内容丰富,征引广泛,汇辑香学言论、轶文遗事,弥足珍贵。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