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得艺必试敌这句话是明代战将谁在纪效新书中的描述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4浏览:9收藏

既得艺必试敌这句话是明代战将谁在纪效新书中的描述,第1张

“既得艺,必试敌”这句话是明代战将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的描述。

《纪效新书》“乃集所练土卒条目”汇辑而成,类似军中各种条例条令的汇编。在这些条款中,比较充分地反映了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倭时练兵、作战的思想。他针对当时“浙兵”腐败,战斗力低下的状况,首先强调要从严治军,提出了创立兵营、选兵、练兵的三部曲。

制定了整顿军队的六条措施:“一曰首正名分,使指挥千百户旗军丁舍,秩然有序,而卫所之号令,必行于上下;二曰拿治剥军贪官,以苏久困之卒,使士气渐裕;三曰重治刁军刁官,使卫所之官,敢于任事;四曰禁所伍越序文移,无印白呈,以肃军政;五曰谕以忠义,厚恤战亡,以劝亲上使长之念;六曰清磨户口,均编差役,以养荷戈之力。”

《纪效新书》评价:

《纪效新书》是明代著名兵书。它出于抗倭名将之手,所述内容具体实用,既是抗倭中练兵实战的经验总结,又反映了明代训练和作战的特点,尤其是反映了火器发展一定阶段上作战形式的变化。成为明朝军队热兵器化的佐证。具有较高的军事学术价值。该书在明朝万历壬辰战争时期传入朝鲜,被奉为军事科学经典大量刊印。

但是,《纪效新书》作为一部当时实用的兵书,随着军事技术的发展,许多条款早已不适用了,同时里面也夹杂着一些糟粕,如用所谓“相法”选士,“忌凶死之形,重福气之相”;认为士卒是愚人等,这是我们在肯定它的价值的时候特别需要指出的。

在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中,蜀汉五虎将之首关羽关云长是书中忠义仁勇的代表,不仅武力超群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而且颇有谋,荆州用计水淹七军大破曹军,对刘备也是忠心耿耿,即使在曹操处也是降汉不降曹,心系刘备,一打听到刘备的消息,立马投奔刘备而去,受到过曹操的恩情,华容道放过了曹操,义字当头,仁勇忠义的一代名将。

但是要知道《三国演义》只是本小说,七分真,三分假。

三国演义中的关羽不等同于 历史 上真正的关羽,那 历史 上关羽的形象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可以从记录 历史 比较真实的《三国志》和其他人物传记中查看倪端。

在三国志中记载:关羽为河东郡解县人,现为山西运城解州镇,由于犯了人命官司,从老家跑出来到了河北,正好刘备在招兵买马准备起事,便和张飞一起投奔了刘皇叔当了护卫,成了刘备集团的开国元老。

在正史中是没有桃园结义这个事情的,关羽卒于219年,那年他59岁,算来他出生于160年,刘备出生于161年,实际年龄要比刘备还大一岁,如果结义的话关羽其不成了大哥?但有一点是真的,刘备对关羽张飞这两个最早跟随他的非常好,睡觉都同一张床,亲如兄弟。

相于相貌,在孔明给关羽书信中有描述:“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关羽的确具有着一幅相当秀美飘逸的长髯。在当今的电视剧中的形像应该是非常符合的。

关羽在三国演义中使用的是“青龙偃月刀”,但在三国的时候是没有偃月刀这种兵器的,偃月刀最早出现在宋朝期间,其重达几十公斤,只是个练兵时的兵器,那么关羽用的是什么兵器呢,看战颜良时记载:

“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关羽使用的是枪类的兵器,而且马战特别好,在万军之中斩下颜良。陆战马战实力还是非常超群的。

关羽在下邳投降曹操,是真的投降了曹操,并没有什么三个条件,降汉不降曹,为了保护嫂夫人等等,期间在曹操集团,立下战功斩杀颜良,至于后来为什么又去投奔刘备,可能是由于在曹操集团人才济济,张辽,夏侯敦等都不次于关羽,还是在老集团当个创业元老舒服。

过五关斩六将在史书中是不存在的,从地图上来讲距离是不可能的,所以这点也是老罗为了在三国演义中为了突出关羽的忠勇而虚构瞎编的事迹。

在这期间还有件有意思的事:

关羽也有点好色。据《关羽传》记载,建安三年,刘备与曹操合力攻打吕布时,关羽向曹操要求说等攻下城后,想要得到士人秦宜禄的妻子杜氏。下邳城破以后,曹操捉了杜氏先送来让他自己瞧瞧,见杜氏貌美,好色的曹操忘了对关羽的承诺,就把这妇人给自己留下了,关羽闻后大不悦。

关羽华容道放过曹操

据《三国志》记载,曹操从赤壁败退,走的是华容道,但并没有关羽。曹操在赤壁中了周瑜的火攻之计,干脆又一把火烧掉所剩战船,率军经华容向江陵一路败退。孙刘联军则水陆并进,尾随曹军,紧追不舍。

所以也就不存在关羽华容道放过曹操,导致三分天下,也是老罗为了表现关羽知恩图报、义重如山的人格而加的戏码。

赤壁之战后,荆州九郡由曹,孙,刘三家瓜分,各自占领一部分地盘,曹操盘据荆州北部,孙权割据荆州东部几郡,刘备占领荆州西部,刘备入川后留下关羽镇守荆州,关羽镇守荆州时有这么几件有名的事。

关羽打樊城水淹七军大败曹操

这个战役是真实存在的,而且也是曹操大败,关老爷名声威震华夏,只是这战关羽赢得太幸运了,当时樊城下了一场大雨,一下子汉水猛涨,引发了洪水,平地的水高出了地面一丈多,于禁的七路大军都驻扎的平地上,四面八方的大水一冲来就把军营全部给淹没了,关羽趁机船只出击,关羽的部队都在船上,于禁的部队都在水里泡着,这个情况就有点像痛打落水狗。关羽大胜,如果没有洪水,战况还指不定是什么情况呢。

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

关羽刮骨疗毒这个在史料中是存在的,不过不是华佗,可能是军医,襄阳之战在公元219年,而华佗在公元208年就被曹操拷死狱中,是不可能给关羽刮骨疗毒的。不过这点也说明关羽确实胆量过人。

关羽在镇守荆州时不懂得联吴抗曹的重要性,拒绝孙权的联姻,态度很不友好,辱骂求婚的使者:“犬子怎能配上虎女?”得罪了东吴。

马超来降,关羽致信诸葛亮探问虚实,诸葛亮知道他的那点“小算盘”,说马超虽与张飞棋逢对手,却难与关羽为敌,关羽才放下心来,并沾沾自喜。对于年迈的黄忠就更不放在眼里,刘备封五虎将时,也大放厥词“不与老夫为伍”。对于荆州的同事的态度也是盛气凌人。

关羽刚愎自负的性格最终导致东吴背刺,吕子明白衣渡江,夜袭荆州,使蜀汉丢失了荆州。

另外在还有一点很有意思,关羽是在公元219年战败身死,而刘备是在公元221年对东吴发动战争,时隔了两年,当然打的是为“兄弟报仇”的旗号,出师有名,说是兄弟情不可原谅,其实是荆州的位置对于蜀汉的战略实在是太重要了。刘备还是对关羽是君臣的关系,皇帝永远是皇帝。

对于关羽来说,我个人认为他在三国中是一名优秀的将领,只是一介武夫,与曹操集团中的张辽,徐晃相当,有人性中的优缺点,六情七欲。也是普通人。

对于在三国演义当中来说,关羽就是忠勇仁义的代表。老罗对于关羽人格塑造通过种种虚构的故事是非常成功,我们崇拜的那个武圣也只是小说三国演义中的关公,而不是那个真实 历史 中的关羽。

摘要:忠义精神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其不仅深植于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更对现今人们的价值观取向有重要的影响。基于此,本研究通过比较并分析《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的忠义精神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提出了现阶段构建和谐社会忠义价值观的建议,以希望从传统忠义精神的角度出发,萃取有益的文化品质,以为和谐社会忠义价值观的构建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三国演义》;《水浒传》;忠义精神

前言:《三国演义》与《水浒传》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名著。在这两部著作中,最为人们广为传颂的就是其中的忠义精神。同时,在这两部著作中,关羽和宋江是忠义精神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在新时期,和谐忠义价值观的构建,借鉴《三国演义》与《水浒传》中的忠义精神是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的。

一、《三国演义》与《水浒传》的忠义精神概述

(一)《三国演义》中的忠义精神

《三国演义》中的关羽是忠义精神的重要代表。在《三国演义》中,其中有许多生动的情节是对关羽忠义的体现。例如,在第一回,“桃园三结义”中,其誓词中就包含了忠义观念。在第一回中,其包含了对国家的忠义,也包含了对对百姓的仁义和侠义。再如,华容道释放曹操等等均是忠义精神的体现。总之,关羽在这一生中,无不体现出忠义观念。

(二)《水浒传》中的忠义精神

《水浒传》,又称《忠义水浒传》。宋江是这部著作中忠义精神的重要代表。在这部著作中,也有诸多关于宋江仁义情节的描述,如放走晁盖,是重义气的一种体现。另外,宋江在教导下属的过程中,其将仗义疏财作为重要的教导内容,这也是忠义精神的一种体现。除此之外,宋江与梁山兄弟的关系一直都是平等的,这也是忠义精神的一种体现。但是,宋江的忠义精神中,也存在消极的一面,如封建愚忠君的思想等。

二、《三国演义》与《水浒传》忠义精神的比较与分析

(一)忠义精神的相同之处

《三国演义》与《水浒传》两部著作均体现出了忠义精神。这种忠义精神存在诸多的共同点,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核心思想相同。《三国演义》与《水浒传》中关羽和宋江的忠义精神的核心思想都是封建伦理道德,即主要是对君主的忠,对朋友和百姓的义。但在实际的行为中,其却很难做到两全。因此,《三国演义》与《水浒传》中的忠义精神都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的。第二,都体现了作者的追求。《三国演义》与《水浒传》中关羽和宋江所体现出的忠义精神都是作为极力歌颂的,因而与作者的审美理想和道德理想追求是一致的。

(二)忠义精神的不同之处

《三国演义》与《水浒传》中虽然均具有忠义精神的体现,但其也存在很大的不同。具体来说,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形成基础不同。《三国演义》忠义精神的形成基础是报效国家,而《水浒传》忠义精神的形成基础则是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相比于《水浒传》,《三国演义》中的忠义精神所体现出的内容更加广泛。第二,忠义思想深刻程度不同。《三国演义》中关羽的忠义精神较为简单,仅仅是对某个人尽忠,而《水浒传》中宋江的忠义精神则是对国家尽忠,对百姓尽忠以及对朋友尽忠。相比于《水浒传》,《三国演义》中的忠义精神,其思想更为深刻。最后,忠义精神对后世的影响是不同的。《三国演义》中关羽的忠义精神一直被清朝统治者歌颂,并为其立庙、塑像等等。而《水浒传》中的宋江却备受诬蔑和诋毁。

三、基于《三国演义》与《水浒传》忠义精神构建和谐社会忠义价值观的建议

(一)注重传统忠义精神与时代特征的结合

在比较和分析《三国演义》与《水浒传》忠义精神的过程中可知,两部著作中关于忠义精神有共同点,但也存在差异。从共同点这一角度来说,两部著作中忠义精神的产物都是封建社会关系和伦理观念的产物。在社会主义背景下,在构建和谐忠义价值观的过程中,应将传统的忠义精神与时代特征进行紧密的结合。为此,可通过加强道德建设和信用立法等方式,构建和谐社会忠义价值观。

(二)注重制度建设和创新并发扬忠义精神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忠义精神的基础上,还应注重制度的建设和创新。例如,通过政府信用制度、商业信用制度以及个人信用制度等方式,继承并弘扬忠义精神。

结论:通过以上的比较和分析可知,《三国演义》与《水浒传》中都对忠义精神进行了宣传。然而,《三国演义》与《水浒传》中的忠义精神其虽然有共同点,但也存在区别。其中,有的忠义精神是值得广为传颂和弘扬的,有的则是需要给予摒弃的。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忠义价值观的过程中,应给予辩证的对待。只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构建出适合时代需求和社会发展的忠义价值观。

参考文献:

[1]穆延柯试谈《三国演义》中的忠义思想[J]同行,2016,18(8):125-129

[2]李建武,郭艺术《三国演义》的成就与汉代“大一统”“仁忠义”思想文化的关系[J]晋中学院学报,2018,21(1):87-91

[3]李欣论《水浒传》的忠义观[J]青年文学家,2016,13(18):32-33

既得艺必试敌这句话是明代战将谁在纪效新书中的描述

“既得艺,必试敌”这句话是明代战将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的描述。《纪效新书》“乃集所练土卒条目”汇辑而成,类似军中各种条例条令的汇...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