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注解(集解、索隐、正义)中对原文中某个字的注音,应该怎么样来读?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3浏览:1收藏

古籍注解(集解、索隐、正义)中对原文中某个字的注音,应该怎么样来读?,第1张

一、古书旧注的重要性

1、读懂古书的重要途径

寤言不寐,愿言则嚏 。(《诗·邶风·终风》)

汉·郑玄《毛诗笺》:“言,我;愿,思也。~当读为不敢嚏咳之嚏。我其忧悼而不能寐,汝思我心如是,我则嚏也。今俗,人嚏云人道我,此古之遗语也。”

卫人来。(《左传·成公八年》)

唐·孔颖达《左传正义》:“庄十九年《公羊传》曰:‘~者何?诸侯娶一国,则二国往~之,以侄、娣从。侄者何?兄之子也。娣者何?弟也。诸侯一聘九女。’……传曰:‘同姓~之,异姓则否。’是夫人与~皆同姓之国也,鲁卫同姓,故来~之。”

2、重新注释古书和检验新注是否正确的重要依据

叔武将沐,闻君至,喜。捉发走出,前驱射而杀之。公知其无罪也,枕之股而哭之。(《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左传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译文:“把头枕在尸体的大腿上而哭他。”

3、能教给我们注解古书的方法

人生如树花同发,随风而堕,自有拂帘幌坠于茵席之上,自有关墙篱落于粪溷之侧。(《梁书·范缜传》)

4、旧注中包含着许多语言学和其他学科的理论

既见君子,不我遐弃。(《诗·周南·汝坟》)

唐·孔颖达《毛诗正义》:“‘不我遐弃’者,犹云‘不遐弃我’也。古人之语多倒,《诗》之此类众矣。”

二、古注发展概述

1、注释的萌芽——先秦

(1)注释多在古籍正文中

《礼记·乐记》:“《诗》云:‘肃雍和鸣,先祖是听。’夫肃,肃敬也;雍,雍和也。夫敬以和,何事不行。”

《孟子·梁惠王》:“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

(2)他注多补充事实史料、阐发微言大义

《春秋·文公五年》:“秋,楚人灭六。”

《左传·文公五年》:“六人叛楚,即东夷。秋,楚成大心、仲归帅师灭六。”

《春秋·隐公元年》:“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2、注释的兴盛——两汉

(1)两汉注释兴盛的原因

①语言发展演变 ②政府提倡

③古今文之争的影响

(2)两汉注释的特点

①以注释儒家经书为主 ②重视字词句的解释

(3)本期注释古书的重要的学者

毛亨 《毛诗故训传》

孔安国 《古文尚书注》

马融 注《周易》、《尚书》、《毛诗》、《论语》、《周礼》、《仪礼《礼记》等

郑玄 《毛诗笺》、《周礼注》、《仪礼注》、《礼记注》

何休 《春秋公羊解诂》

高诱 《战国策注》、《吕氏春秋注》、《淮南子注》

王逸 《楚辞章句》

3、注释的发展——魏晋至隋唐

(1)魏晋至隋唐注视的特点

①注释范围进一步扩大

②出现了“经注兼注”的“疏”

(2)本期注释古书的重要的学者

王 弼 《老子注》

郭 象 《庄子注》

韦 昭 《春秋外传国语注》

孔颖达 《五经正义》(《易》《书》《诗》《礼》《左》)

贾公彦 《周礼疏》、《仪礼疏》

徐 彦 《春秋公羊传疏》

杨士勋 《春秋谷梁传疏》

邢 昺 《论语疏》、《孝经疏》、《尔雅疏》

孙 奭 《孟子疏》

陆德明 《经典释文》

杨 倞 《荀子注》

尹知章 《管子注》

张守节 《史记正义》

司马贞 《史记索隐》 (《史记》三家注)

裴 骃 《史记集解》

颜师古 《汉书集注》

李 善 《文选注》

4、注释的中落——宋、元、明

(1)本期注释的特点

注释家受理学的影响,常常借注释来发挥自己的政治、哲学主张,后人称其为“六经注我”。

(2)本期注释古书的重要的学者

朱 熹 《四书集注》(《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

《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

5、注释的复兴——清

复兴的原因

①清政府文化政策的推动

②文字、音韵、训诂研究的深入

③“经世致用”学术思想的影响

三、旧注的体例

毛传:毛亨对《诗经》注释,传”指阐明经义。

郑笺:郑玄对《诗经》的注释,笺”有补充订正毛传。

孔疏:孔颖达对《诗经》原文以及毛传、郑笺等的注释。“疏”不仅解释古籍正文,连前人的注释也一起加以注释,也叫做“正义”。

讲解书中所引的《十三经注疏》中《诗经·相鼠》的正文与注疏。

四、旧注的常用术语

学习旧注的术语,目的是读懂古注。如:

《汉书·高帝纪》:“公巨能入乎?”颜师古注:“巨读曰讵。”

《尔雅·释训》:“鬼之言归也。”

1、曰、为、为之

①都是用来解释字词含义的 ②被解释的词都放在术语的后面

③都是强调被释词的特点 ④都能用来辨析近义词、同义词

⑤都可译作“叫”、“叫做”等

《诗·魏风·硕鼠》:“胡瞻尔庭有悬特兮。”毛传:“兽三岁曰特。”

《诗经·魏风·硕鼠》:“胡取禾三百囷兮。”毛传:“圆者为囷。”

《诗经·豳风·七月》:“黍稷重穋,禾麻菽麦。”毛传:“后熟曰重,先熟曰穋。”

《楚辞·离骚》:“各兴心而嫉妒。”王逸注:“害贤为嫉,害色为妒。”

枚乘《上书重谏吴王》:“譬犹蝇蚋之附群牛。”李善注:“《说文》曰:秦谓之蚋,楚谓之蚊。”

2、谓

与“谓之”的差别: ①使用的位置不同 ②解词的内容不同

“谓”常用来解说词语意义的范围或比喻映射的事物。可译为“是指、指的是”。

《孟子·滕文公上》:“树艺五谷。”赵岐注:“五谷谓稻黍稷麦菽也。”

《楚辞·离骚》:“恐美人之迟暮。”王逸注:“美人谓怀王也。”

《楚辞·涉江》:“阴阳易位,时不当兮。”朱熹注:“阴谓小人,阳谓君子。”

3、貌、之貌

解释动词或形容词,说明被释词语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可译为“……的样子”。

《庄子·逍遥游》:“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郭象注:“泠然,轻妙之貌。”

《楚辞·哀郢》:“众踥蹀而日进兮。”洪兴祖注:“踥蹀,行貌。”

枚乘《七发》:“沌沌浑浑,状如奔马。”李善注:“沌沌浑浑,波相随之貌也。”

4、犹

用“犹”注释的词和被注释的词意义并不完全相同,只是在某一语境中意义相通。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凡汉人作注云‘犹’者,皆义隔而通之。”

《诗经·魏风·伐檀》:“置之河之侧兮。”毛传:“侧,犹涯也。”

《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赵岐注:“老,犹敬也;幼犹爱也。”

《诗经·豳风·鸱鸮》:“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郑笺:“室,犹巢也。”

5、之言、之为言

声训术语,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来注释。

声训:依据读音线索来探求词语的含义。

《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郑玄注:“萧之言肃也。墙谓屏也。君臣相见之礼至屏而加肃敬焉,是以谓之萧墙。”

《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朱熹注:“政之为言正也,所以正人之不正也;德之为言得也,得于心而不失也。”

《周礼·地官》:“媒氏:下士二人,史二人,徒十人。”郑玄注:“媒之言谋也。”

6、读曰、读为

一般用本字来说明通假字,点明通假现象。

段玉裁《说文注》:“凡传注言‘读为’者,皆易其字也。”又:“‘读为’亦言‘读曰’。”

《庄子·逍遥游》:“而御六气之辩。”郭庆藩注:“辩读为变。”

《书经·尧典》:“播时百谷。”郑玄注:“时读曰莳。”

7、读若、读如

主要的作用是注音。

段玉裁《说文注》:“凡言‘读若’者,皆拟其音也。”又《周礼汉读考·序》:“‘读如’、‘读若’者,拟其音也。古无反语,故为比方之词。”

《楚辞·离骚》:“又重之以修能。”洪兴祖注:“故有绝才者谓之能,此读若耐。”

《吕氏春秋·重己》:“其为饮食酏醴也,足以适味充虚而已矣。”高诱注:“酏读如《诗》‘虵虵硕言’之虵。”

也可用来说明通假现象。

《礼记·儒行》:“虽危,起居竟信其志。”郑玄注:“信,读如屈伸之伸,假借字也。”

《楚辞·九歌·国殇》:“霾两轮兮絷四马。”洪兴祖注:“霾读若埋。”

8、衍文、脱文

“衍文”也叫“衍字”,也简称“衍”,古籍在传抄刊刻中误加的字。

“脱文”也叫“夺字”,也简称“脱”,古籍在传抄刊刻中漏掉的字。

《论语·微子》:“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汉石经无‘行’字、‘夫’字。案《史记·孔子世家》亦无‘行’字,因丈人章而误衍也。”

《论语·颜渊》:“虽有粟,吾得而食诸?”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皇本、高丽本‘吾’下有‘岂’字。《释文》出‘吾焉得而食诸’………案《史记·仲尼世家》及《汉书·武五子传》并作‘岂’,与皇本合。《太平御览》二十二引‘吾恶得而食诸’。‘岂、焉、恶’三字义皆相近,疑今本‘吾’下有脱字。”

“音 X Y 反”的说法,实际上是声母韵母的雏形。例如,“种”释义为“音朱用反”,即“朱”的声母“zh”和“用”的韵母“ong[带有第四声]”拼在一起,成为“zhong[同样带有第四声]”。

当然,在古代没有完整的拼音体系,不可能达到标准。例如下面的“度”字,用现代汉语拼音应为“duo[二声]”,表示“度量、丈量”的意思。在古注“度音徒洛反”,表示拼为“tuo[四声]”。

产生误差至少有三个原因:

1作注者的方言问题,导致注音不准确。

2被注释的字,由于时间推移,读音发生改变,当时确实那么读,现在演化的不一样罢了,发生了古今异音。

3在做注的时候,选取的“音X Y 反”中,X或者Y发生了古今异音。

 人生必读哪些古书呢下面是我精心为您整理的人生必读古书,希望您喜欢!

 最值得阅读的10本古书

 《三字经》

 《三字经》,顾名思义,三个字就是一句话,虽然概括性很强,但却浅显易懂,读起来琅琅上口,易于背诵。如此短小、浅显的内容非常适合幼儿学习,是孩子启蒙时候最好的书。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扩大幼儿的视野,背诵《三字经》,可以锻炼幼儿的记忆力,提高其智力。

 《弟子规》

 全文共360句,1080个字,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这本书会提醒和启发人们现代人有时候会忽略的一些接人待物的细节。

 《论语》

 《论语》作为一部儒家经典著作,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内容涉及治国、齐家、修身、养性等人类生活诸多方面,两千多年来它所传达的思想依然散发着永恒的光辉,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现实生活。

 《中庸》

 中庸是人生的大道,是事业成功、生活与健康的根本理论,基本包含三层意义: 第一层意义:中不偏,庸不易。第二层意义:指中正、平和。第三层意义: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即中用的意思。中庸的把握心得:动中取衡,静中就重。不辞两极,勾势恰作。不死不肆,不邪不正。强为之名,强为之形,是妄自揣测也。世人为劝向善,多取正意,然而道若为物,状摩恍惚。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实。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是现存中国和世界军事理论史上最早形成战略体系的一部兵学专著,共分十三篇,虽然只有五千余言,但内容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涉及到战争规律、哲理、谋略、政治、经济、外交、天文、地理、等方面内容,堪称古代兵学理论的宝库和集大成者,在世界广为传播。

 《三国演义》

 俗话说“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意思就是水浒传里血腥东西太多了,对小孩子影响不好。老不看三国是因为三国里阴谋太多,人老了历经沧桑不愿意再看。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多看看会有启发的。

 《山海经》

 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开阔眼界,这是对世界的另一种思考。

 《周易》

 《周易》是一部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瑰宝,古人用它来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反映当前现象,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然而这只是古人在未掌握科学方法之前所依托的一种手段,并不是真正的科学。虽然有些理解与科学相符,那是因为这个理解正好有科学合理性,但就不能因为说它是科学的。只能当它是一种文化。

 《庄子》

 由于他既无法使人类在现实世界中安顿自我,又不愿像神学家们在逃遁的精神情状中求自我麻醉,在这种情形下,惟一的路,便是回归于内在的生活——向内在的人格世界开拓其新境界。庄子所拓展的内在人格世界,乃艺术性及非道德性的(“人格”一词不含伦理判断或道德价值)。因而在他的世界中,没有禁忌,没有禁地;他扬弃一切传统的形式化,遗弃一切信仰的执迷。在喧闹的世界里,庄子创造了一片净土。

刘德是汉景帝的次子。他母亲的名字叫李记。他是被废黜的太子刘荣的弟弟。他后来被封为河间王。他一生都很儒雅,因为他热爱儒家,所以在当时,他的衣着和行为都模仿儒生,他认为这样可以很好的发扬儒家思想。在他率先这样做之后,许多儒生争相模仿刘德的行为。

刘德虽是皇子,却没有陷入权力斗争的漩涡,为保护古典典籍和一些珍贵的精神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一直在用自己的力量保护着这些巨大的文化宝藏。他用一生的时间整理和保护这些书,保存了很多东西。众所周知,秦代焚书坑儒导致很多好书被烧,踪迹难觅。刘德不仅清理和保护宫中的书籍,还走访民间,在民间书法家中寻找一些珍贵的书籍。但他没有附上这些书。他所做的只是提取一个,把原件还给原主,并付一大笔钱感谢他。

他拥有最多的藏书,而刘德对藏书的态度简直是小心谨慎。他请求全世界的学士学位来帮助他。每当有不同意见或者书不全的时候,大家都要坐在一起讨论。之后,他会认真补上它们,这样他才能通过考试。在这些书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毛诗》和《左氏春秋》。因为汉朝也继承了秦朝的制度,但是汉武帝觉得这样不行,就实行了孔孟之道,这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刘德是怎么死的?

刘德是汉朝皇帝刘启的第二个儿子。他从不凭借自己的太子身份去追逐名利,而是为保护国家的古典书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生活是光明正大的,理论上,像这样一个不追求王位的王子不应该受到任何正确的斗争,但刘德位于皇权的中心。他是怎么死的?

刘德不想争夺皇位,也不想和汉武帝刘彻争论。他一直在世界各地旅行,寻找遗留下来的古典书籍。他很喜欢古学,为了书可以放弃宝藏。汉初不尊儒术,而承秦制。这样,秦制度的不完善和直接性就全部暴露出来了。所以我最终决定尊重儒家思想。刘德去赵岩、芦伟和其他国家只是为了收集经典。他不想亲眼看到这些知识。他从不吝啬在这些书上花很多钱,人们读完这些书后,会复制一本,传给人们看。

虽然他不去对抗这些东西,但是他的善良还是被世人所称颂。汉武帝是汉景帝为太子时王所怀的儿子。王有一次做梦后发现一个太阳进入了他的身体。虽然刘彻才华横溢,执政后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这些都被他后期的巫术恶行所掩盖。实际上,虽然刘德不追求名利,但刘彻认为刘德的行为过于高尚,会对自己产生影响,所以他对刘德友持怀疑态度。然而,刘德在刘彻多疑的心中渐渐消沉,不久就去世了,并被立为国王。

河间王献刘德墓

刘德,汉景帝的次子,汉武帝的弟弟,是西汉的国王。他一生致力于古籍的保护和收藏,在古籍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他不是那种自己收藏古籍的人,而是花大价钱在民间收集古籍,然后看完之后,命人摘抄一本,流传出去。那么刘德后来是怎么死的呢?他的墓地在哪里?

刘德是一个非常喜欢儒家思想的人,因为汉朝延续了秦朝的规章制度。但汉武帝继位后,认为这种条条框框还是不好,想开始改变。所以他说“百家争鸣”。尊重儒家思想也是刘德非常乐意看到的,因为他非常热爱古代文化,然后他开始改变自己。刘德江也打扮成儒生,举止十分优雅。他还成立了一个类似协会的专门鉴定古籍的地方,收集后一起讨论。

事实上,汉武帝非常欣赏刘德的才能。他认为自己走儒学之路是正确的,刘德不仅为人正直,而且还热衷于保护书籍。后来,刘德的才能举世闻名。汉武帝称赞他的才华,同时也开始怀疑他,认为他总有一天会超越自己。后来,刘德死于抑郁症。

现在王献刘德的墓地在献县,因为刘德被命名为王献,所以献县的名字也是这样来的。王献陵园位于西八册屯村的西侧,这里不仅有刘德的墓,还埋葬着许多皇室成员。它是一个墓地群,占地近4万平方米。

刘英和刘德是什么身份?

刘濞是汉高祖刘邦的侄子,其父刘忠是刘邦的哥哥。刘邦任命刘忠为代王时,刘英被任命为沛侯。二十一岁时,刘英被刘邦封为吴王,统管三县五十三城。刘英是一个勇敢的战士,也是一个极具野心的领袖。

他到了吴国后,大力发展吴国的经济,赢得了人民的支持和爱戴。吴国经济基础稳固后,刘濞开始准备谋反。后来刘英联合赵、楚等七国,以讨伐汉朝官员晁错为由,出兵攻打西汉。汉武帝刘启派朝鲜将军周亚夫出战。经过激烈的战斗,周亚夫打败了刘英的军队,刘英在这次“七国之乱”中战败身亡。

刘德,汉武帝刘启的次子,生于公元前171年,卒于公元前130年。后来,刘德被韩晶封为河间王,掌管今天的河北。刘德热爱儒学和文学,一生为古代文化典籍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是西汉时期著名的藏书家。担任河间王后,刘德来到河北献县。他致力于收集和整理古代文化书籍。他从未参加王争夺的王位争夺战,只是安心学习。刘德收集整理的《毛诗》和《左传》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后来,刘德被汉武帝怀疑,抑郁而死。河间王刘德死后,汉武帝赏识他的杰出贡献,追封为“献书王”。当地人亲切地称刘德为“献书之王”

一,人类的思想从来都是旧的。都产生于公元前五世纪,被称之为轴心时代。1春秋战国时期的先秦诸子百家。2古希腊哲学先驱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和柏拉图。3古印度的释迦摩尼。4古代犹太教的一批先驱。人类从来没有第五种思想。

二、人生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传到下辈子的。只有两样东西:一,这辈子造的业。二,还有就是智慧。人生要读好两本书:一本是现实人生当下的书。还有一本就是哲学或佛经。我们只有在这两本大书之间来回走,我们才能长智慧。

三、知识与智慧的联系。所有的科学都是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的。哲学在探讨这个世界的时候,一旦有一个确定结果的话,就会从中分化出一门科学来。毕德哥拉斯思想:数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数与数之间和谐比例的关系,就是宇宙的构造本身。这种思想表明,数不仅是人类整理事物的方式,而且还就是宇宙的构造自身。但这种思想没有证据。思想不需要证据。不是知识。而正因为有毕德哥拉斯的“数”的宇宙观,才会产生现代自然科学。数学的理性,不但是人类自身的理性,而且是宇宙自然的构造。

四、为下一代奋斗就是为未来奋斗。“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她的勤劳与勇敢的根源在哪里?就在为下一代而奋斗的这件事情上。

五、中国人不是一个遗传基因,中国人作为一个文化属性,根源于汉语。我们只要说汉语,我们就仍然是中国人。语言为什么如此重要?因为语言是人类存在的家。人为语言之家为家。千万不要从科学的角度看待语言。我们对世界的经验是语言中的经验。我们在语言中形成了对世界基本理解的框架。我们也在语言中形成了最基本的生命情感和人生态度。

六、汉语中“缘分”二字,既包含偶然性含义,又有必然性含义。英语中找不到相应的单词。说出缘分二字,哪怕你从未读过佛经,你已经在佛教思想里了。

七、读了“儒道佛”的经典,我们就从不自觉转到自觉,进入到“儒道佛”的思想里。读了中国伟大的人文典籍,我们就从不自觉上升到自觉。我们中国人的人生,因此有了精彩,有了意义。

八、中国哲学中“仁”,不是概念,而是生命情感。即“心安与否”。西方认为“情感是主观性、偶然性”的领域。人与人千差万别,这里面怎么会有普遍真理呢?这表明西方思想的局限性。中国哲学从论道开始就说出了“生命体验的真相说出来”。“心安否”即追问生命体验。所以中国哲学走了一条生命情感的路,西方哲学走了一条理性逻辑的路,各自阐发普遍真理。中西智慧与思想的差别:西方——“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中国——“人同此心,心同此情”。西方近代理性主义文化精神无家可归,交给宗教。而中国人交给哲学交给生命体验与感受。

九、读了中国的人文经典,我们获得了生命感受提升到生命境界的机会,真理来了。儒家,将我们的生命感受提升为道德的境界(教我们有德性)。道家,将我们的生命感受提升为天地的境界。(教我们得自在)佛家,将我们的生命感受提升为解脱的境界(教我们得解脱)。到宋明,儒道佛三者合流。形成最高成果——陆象山王阳明的心学。

十、解释“上善若水”、“反者道之动”

学哲,学佛,阅读人文典籍,是对生命实践的指导。提高生命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

有很多次想到了这个问题,很多次夭折了。思考是一件很难受的事情当你不想思考的时候,这时候会有很多的东西来阻挡你思考而最大的便是懒惰还有那份不安的心境。

我为什么要思考这个问题,我觉得这是一个人在这世间立足的根本。生而为人很多时候是不知道在做什么,很多人一直不知道在做什么,有些人人生的途中知道了,也有一些人幼小时已经知道了,更有人在死亡回光返照时知道了。说一句真话做人真难,难于上青天。从我们生下来一直到死亡都在做人,太难了,很多时候我更愿意成为一个匠人,只为手中的东西心中所想做出一件满意的东西,远离这人与人之间交谈。

但是这是不可能的,你活着就得做人,就得好好的做人。做人是需要一些东西来支撑的,支撑内心深处灵魂,让它的强大支撑起你好好做人。而我一直在思考的东西便是这支撑灵魂的是什么呢?一遍遍的追问自己,一遍遍的反省自身,遍观周围的一切人。我总结到这样的一点:所有年龄相近的人们做人的想法也是相似的。但这不是自己思考所得到的,而是那些思考过的人在引导大多数的思想。可是那些人引导的名言警句处处在提高一个人的私心,内心一阵飓风刮过便是阵阵恐惧。

我也不能全明白一个人的根基该是如何,所以常常在读古文,一遍两遍很多遍,慢慢的理解古人的做人的道理,道家佛家儒家以及其他学派古籍。人生漫漫,需要古人的智慧来指引人生的圆满。

最后总结:做人得正,心正行正言正便是身正。顺应自然,拼搏奋进。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