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比较值得看的古书古籍呀,可以推荐一下吗?
看本《今古奇观》(又名《拍按惊奇》)都是些小故事,不长,意韵深。想修身一定看看《大学中庸》,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尤其是当今社会,修身有德有心胸的人不多,也就更可贵!《世说新语》故事短且发人深省。爱诗词的,《唐诗三百首》《人间词话》《宋词三百首》,少读情词艳赋
荀子是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哲学家。荀子除了将自己的思想著成《荀子》,他还重新整理了《诗经》、《春秋》、《易》等经典古籍。荀子的思想理论非常重视教育,反对各种迷信说法,在2000多年前,有人能有这样的认识其实是非常不容易的。同时,荀子还培育出了不少厉害的弟子,下面就来介绍下其中的六位。
1、荀子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了不少大师级人物,他们著书立说,教授弟子,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战国时期,更是名家辈出,比如说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等。在这些人中,有一位堪称是战国后期最成功的老师,因为他培养了不少名家,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历史。
此人就是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的荀子!荀子名况,字卿,是战国时期的赵国人。荀子来到了齐国,因为这里有着天下最具影响力的高等学府——稷下学宫。由于荀子学问渊博,他先后三次成为稷下学宫的祭酒,主持学宫的工作。可是后来荀子受到了别人的诬陷,他于是来到了楚国。随着楚国的春申君被杀,荀子定居兰陵,最后终老于此。
荀子不仅是儒家的代表人物,还是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荀子在继承儒学的同时,还吸收了法家的一些积极因素,比如他提出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认为应该礼法并举,实现王霸统一。他一生之中也收了不少弟子,而这些弟子们的表现也非常出色,可是说是荀子门下名家辈出。在荀子的这些弟子中,主要有六位人物非常厉害。
2、荀子六位学生
第一位就是韩非子!前面说了,荀子吸收了法家的思想,所以他的弟子中出现了两位法家的人物,其中就包括韩非。韩非出身韩国王室,当时韩国面临危局,于是韩非研读各种书籍,想解救自己的国家。后来,韩非拜入荀子的门下,不过他所学的并不是儒家的思想,而是法家的帝王之术。
韩非虽然口齿有些问题,但他的思想非常活跃,后来他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集于一身,成为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传到了秦国,秦王嬴政非常赞赏,将韩非请到了韩国。可是韩非却遭到了同门师兄弟李斯的陷害,最后死在秦国的监狱之中,不过韩非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
第二位就是李斯!李斯是楚国人,早年间是郡里面的小吏。当时荀子正在楚国,所以李斯也拜荀子为师,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成之后,李斯认为楚王不足以成事,于是离开楚国,来到了秦国。李斯最初的时候在吕不韦手下做官,后来得到了秦王嬴政的重用,先后担任廷尉、丞相之职。在李斯的建议下,秦始皇实行郡县制,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
第三位是张苍!张苍是阳武县人,早年间也拜荀子为师,他学习的内容主要是《春秋》。秦朝时期,张苍担任过御史,后因犯罪而逃亡。刘邦率兵经过阳武时,张苍也参加了义军。西汉建立后,张苍先后担任过代相、赵相、御史大夫等职。公元前176年,汉文帝任命张苍为丞相,长达十五年的时间。
第四位是毛亨,他向荀子学习《诗经》,开创了毛诗,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诗经》就是由毛诗流传而来。
第五位是浮丘伯,他也精于治《诗》,在西汉初年成为楚元王刘交的老师。
第六位是陆贾!人称陆贾之学,盖出于荀子,由于陆贾能言善辩,所以刘邦经常让他担任使者,他先后两次出使南越,凭借一张嘴,让南越归附于汉朝。
荀子小时候家境应该不错,父亲荀荻是当地有名的老秀才,家中有数百亩土地,桑园和山川。但具体情况我们并不清楚,因为关于荀子童年和少年时期的经历,历史文献中并没有详细的记载。
关于荀子的父亲荀荻,我们只知道他是一个十分重视学业和农桑的人,他对荀子有着很大的影响。据说荀子出生时,家中满屋异香,久久不散,被认为是吉兆,于是荀荻给儿子取名为“荀况”,字卿。荀荻是否就是荀子童年的主要教育者,我们并不清楚。
总的来说,虽然我们无法确定荀子小时候的家境具体如何,但从历史文献中可以推断出,他的父亲应该是十分重视他的教育和成长。
墨子(简介)
(约前468-376年)春秋末战国初思想家、学者,墨家学派创始人。姓墨名翟,鲁国人,一说宋国人。墨子出身平民,自称“北方之鄙人”(《吕氏春秋·爱类》),人称“布衣之士”(《吕氏春秋·博志》)和“贱人”(《渚宫旧事》),汉代王充甚至说:“孔墨祖愚,丘翟圣贤。”(《论衡·自纪》)曾为宋国大夫,自诩“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墨子·贵义》),是同情“农与工肆之人”的士人。曾师从史角之后,传其清庙之法。又学于儒者,习孔子之术,称道尧舜大禹,明于《诗》、《书》、《春秋》,因不满儒家礼乐烦苛,于是弃周道而用夏政。宣扬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而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其为人“以绳墨自矫,而备世之急”(《庄子·天下》)。为宣扬自己的主张,墨子广收生徒,寻常亲从弟子数百人,形成声势浩大的墨家学派。墨子上说:“王公大人”,下教“匹夫徒步之士”,几乎“遍从人而说之”(《墨子·公孟》)。《庄子·天下篇》称赞说:“墨子真天下之好也!将求之而不得也,虽枯槁不舍也,才士也夫!”行迹所至。东到齐,西游郑、卫,南至于楚、越。曾与公输班论战,成功地制止了楚国对宋国的侵略战争。墨子博学多才,擅长工巧和制作,曾制成“木鸢”,三日三夜飞翔不下。还长于守城技术,其后学总结其经验为《城守》二十一篇。还在名辩说方面有所成就,成为战国名辩思潮的祖源之一。墨子的事迹,分别见于《荀子》、《韩非子》、《庄子》、《吕氏春秋》、《淮南于》等书,其思想则主要保存在墨家后学《墨子》一书中。
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蒙城县城东郊人(今城关镇东城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庄子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 这部文献的出现,标志着在战国时代,我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已经发展到非;玄远、高深的水平,是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因此,庄子不但是我国哲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无论在哲学思想方面,还是文学语言方面,他都给予了我国历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响,在我国思想吏、文学史上都有极重要的地位。 庄子做过蒙城漆园(在今县城涡河北岸的漆园故址)吏的小官,但不久辞去。他布衣草鞋,糁汤野菜,安居陋巷著书。生活难以维持时,曾向监河侯借过粮食。楚威王闻境内庄周是有学识而贤德的人,就遣使备千金厚礼前来漆园(蒙城),请庄子为楚国宰相。使者言明楚王许以为相的旨意后,庄子笑谓楚使说:“千金可算是重礼了,相位可谓尊贵至上。可是,你没见祭祀时的牛吗人们把牛喂养肥了,祭祀时披红挂彩,还不是牵到太庙杀了作祭品我宁愿在淡泊无为中度日,不去做牺牛”庄子在谈笑中“喻牛辞相”,终未为楚国宰相。 战国初年,诸侯兵戎相见,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学术思想空前活跃,学术流派竞相而起,形成了他独特的哲学体系和思想畔,相距仅百里,故又称他们的学术思想为“老庄涡河之学”。 庄子晚年常垂钓于濮水(今城南芡河)、涡水,游于濠梁(今安徽凤阳临淮城西南)观鱼,与鱼鸟共乐,甘于清静闲居的生活。唐天宝元年(742年),玄宗皇帝颁布沼书,赐号庄子为“南华真人”,称其书曰《南华真经》。历代均有一些研究庄子的学者,其著作数百种,
老子(约公元前600 - 公元前500) 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
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 (今河南鹿邑东太清宫镇,古属亳州谯城)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
一说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莱子。《老子》一书是否为老子所作,历来有争论。《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深刻影响,其内容主要见《老子》一书。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注《老子》一书也称《道德经》《道德经》是后来的称谓,最初老子书称为《老子》而无《道德经》之名。
有哪些比较值得看的古书古籍呀,可以推荐一下吗?
本文2023-10-14 03:51:2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29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