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庄子相关的书籍有哪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4浏览:3收藏

与庄子相关的书籍有哪些?,第1张

汉景帝时,淮南王刘安主持编著了《淮南子》一书,也称《淮南鸿烈》。参与编著的宾客中著名的有苏非、伍被、李尚等人。据《汉书·艺文志》载,此书卷帙甚多,但流传下来的仅有《内篇》21篇。在综合百家方面,《淮南子》与《吕氏春秋》比较接近。不同之处在于,它更多地吸取了《老子》、《庄子》,特别是《黄老帛书》的思想资料,成为集黄老之学之大成的理论著作。它对道、天人、形神等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还在继承春秋时的“气”说与战国中期稷下黄老之学的宋研、尹文学派的“精气”说的基础上,提倡了“元气论”的概念和系统的宇宙生成论。其中还有不少篇章谈到修身养性的问题,对后人影响深远。

“愚公移山”这个寓言在我国几乎家喻户晓,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寓言出自先秦道家重要著作《列子》。其作者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前期郑国人,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主张清静无为。该书中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题材较广泛,有些颇富教育意义。《列子》上承老子,下启庄子,对中国思想史、哲学史、文学史和科学技术史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内篇·逍遥游》、《内篇·齐物论》、《内篇·养生主》、

《内篇·人间世》、《内篇·德充符》、《内篇·大宗师》、《内篇·应帝王》、

《外篇·骈拇》、《外篇·马蹄》、《外篇·胠箧》、《外篇·在宥》、《外篇·天地》、《外篇·天道》、《外篇·天运》、《外篇·刻意》、《外篇·缮性》、《外篇·秋水》、《外篇·至乐》、《外篇·达生》、《外篇·山木》、《外篇·田子方》、《外篇·知北游》、

《杂篇·庚桑楚》、《杂篇·徐无鬼》、《杂篇·则阳》、《杂篇·外物》、《杂篇·寓言》、《杂篇·让王》、《杂篇·盗跖》、《杂篇·说剑》、《杂篇·渔父》、《杂篇·列御寇》、《杂篇·天下》

PS

来着百科

小小吐槽一下…………

………这位爷,您是有多不舍得用啊……

简介:《庄子》亦称《南华经》,道家经典著作之一。书分内、外、杂篇,原有五十二篇,乃由战国中晚期逐步流传、揉杂、附益,至西汉大致成形。

特色:庄子的文章,想象奇特,文笔变化多端,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庄子的文章结构,比较奇特。看起来并不严密,常常突兀而来,行所欲行,止所欲止,汪洋恣肆,变化无端,有时似乎不相关,任意跳荡起落,但思想却能一线贯穿。句式也富于变化,或顺或倒,或长或短,更加之词汇丰富,描写细致,又常常不规则地押韵,显得极富表现力,极有独创性。

主张:全书以“寓言”、“重言”、“卮言”为主要表现形式,继承老子学说而倡导相对主义,蔑视礼法权贵而倡言逍遥自由,内篇的《齐物论》、《逍遥游》和《大宗师》集中反映了此种哲学思想。行文汪洋恣肆,瑰丽诡谲,意出尘外,乃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

参考了、还有国学网

前言

内 篇

逍遥游

齐物论

养生主

人间世

德充符

大宗师

应帝王

外 篇

骈 拇

马 蹄

怯 箧

在 宥

天 地

天 道

天 运

刻 意

缮 性

秋 水

至 乐

达 生

山 木

田子方

知北游

杂 篇

庚桑楚

徐无鬼

则 阳

外 物

寓 言

让 王

盗 跖

说 剑

渔 父

列御寇

天 下

后 记 庄子名周,是战国中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县)人,曾在蒙的漆园(地名)担任过小吏,可能时间不长。他的生卒年代已失传,司马迁只说他“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大致与孟子生活的时代差不多。他家境非常贫困,居住在“穷闾阢巷”之中,“衣弊履穿”,炊米难济,饿得面黄肌瘦。《庄子·外物》篇所讲述的“庄周家贫,故往贷于监河侯”的故事,正是他日常生活景况的一次写照。但他品行高洁,鄙弃世人干禄求仕的卑劣行径,《庄子·列御寇》就记载过这样一件事:有一个名叫曹商的人,是庄子的宋国老乡,替宋王出使秦国,宋王给了他几辆车;到了秦国得到秦王的欢心,秦王也送了他一百辆车。他回到宋国,便来向庄子炫耀,没料到庄子却狠狠把他嘲笑挖苦了一通:“听说秦王有病求医,凡是替他挤脓穿疱,便可得到车子一辆;如果舔他的痔疮,便可得到车子五辆。治疗的越是卑下肮脏之处,得到的车辆便越多。你该不是用舌头给秦王舔痔疮了吧不然怎么会得到这么多的车啊去你的吧!”因为鄙弃仕禄,酷爱自由,追求放任、自在,所以宁肯过着贫困艰难的生活,也不愿屈志从仕,使身心受羁绊。据说楚威王闻听他才学高,曾派使者带上厚礼去聘请他担任楚国的卿相,他却报之一笑,说:“千金,多么贵重的聘礼啊!卿相,多么显赫的权位啊!可是你难道没见过那祭祀所用的牛吗喂养了好几年,然后给它披上锦绣,牵进太庙去供祭。在这个时候,这头牛即使想当个无依无靠的小猪崽,以免受宰杀,还能办得到吗你赶快走吧,不要玷污了我!我宁肯像乌龟一般拖着尾巴在沟渠的泥水里自由自在地活下去,也不愿被你们的国君拴住套住!我一辈子也不会去做官,只想让我的心情快快乐乐!”这些故事,都反映了庄子的精神和人格。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体现道家学说的一部极其重要的作品。现今通行的《庄子》一书,是晋代郭象的注本,分为“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其中“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共三十三篇。从思想内容和文章风格等方面来看,“内篇”主要是庄子本人之作,而“外篇”和“杂篇”则多出自庄周弟子或其后学之手。“但从总体来看,这三十三篇的内容还是比较一致的,形成了以庄周思想为主体,包括他的后学的发展变化的一个庄子学派的思想体系。”

“内篇”七篇,其中《逍遥游》和《齐物论》是最重要、最精萃的两篇,也是庄子自著最可信、最能体现庄子本人思想的代表之作。《逍遥游》着重展现了庄子所追求的精神境界,一种不受任何约束、不受任何限制、彻底的、绝对的自由境界。绝对自由的境界在人世社会自然不可能存在,只能如同“藐姑射之山”那位“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的神人一样存在于幻想之中罢了。《齐物论》则是庄子的世界观和认知论的集中反映。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因为天地、万物、人类,无不是“道”派生出来的。自我或物的角度来看,天下万物是千差万别的;但以“道”而言,天下万物的千差万别却是微不足道的。“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大鹏也好, “决起而飞,抢榆枋”的蜩与学鸠也好;“不知晦朔”的朝菌也好,“以八千岁为春,以八千岁为秋的”大椿也好,无非是“大知、小知”、“小年、大年”罢了。在“道”的面前,“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皆是齐同浑一者。这种世界观和认知论,如同《逍遥游》的自由境界一样,最终也必然陷入于一种虚无主义之中。应当看到,庄子追求绝对自由和齐万物、等死生的思想,乃是当时恶浊的社会现实激化的产物,是庄子不满于现实和想逃避现实的一种极端的结果。庄子的自由追求和相对认识论是大胆的、敏锐的,但他把追求自由绝对化了,把相对认识论也绝对化了,所以庄子思想对后世的消极影响也恰恰在这两方面。

庄子之于老子,如同孟子之于孔子,所以后世言儒必称“孔孟”,言道必称“老庄”。庄子思想是对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老子讲“天道”,倡“无为”。庄子也大谈“天道”,宣扬“无为”,这是老、庄思想核心的、一致的地方。不过,庄子毕竟是一位极有个性的人物,所以他于老子自有其不同之处:“老子微笑待人,庄子狂笑处世;老子教人,庄子嘲人;老子说给心听,庄子直指心灵。若说老子像惠特曼,有最宽大慷慨的胸怀,那么,庄子就像梭罗,有个人主义粗鲁、无情、急躁的一面。再以启蒙时期的人物作比,老子像那顺应自然的卢梭,庄子却似精明狡猾的伏尔泰。”我们还认为,老子的思想自其出发点而言还是入世的、积极的,而庄子的思想才是彻底出世的、消极的。老子曾向世人,向统治者慨叹“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而“庄子尝自述:‘思之无涯,言之滑稽,心灵无羁绊。’可见,他是属于嬉戏幻想的一型,站在作家的立场,他又是极端厌恶官吏的一派”。此外,后世道教神奇幻异的天真世界,若要寻其由来,与其说源于老子,毋宁说源于庄子。庄子思想与道教的神幻世界是直接的,不可分离的。还有,老子对儒家的“仁、义、礼、智”虽然也是排斥的、否定的,但毕竟不是像庄子那样对孔子展开直接、全面、尖锐的攻击。”当然,一位看到儒家救世愚行的虚无主义者,多少想从其他方面获取某些娱乐性的补偿。如果只因儒家的失败,便期望他戴上一副沮丧的假面具,确是极不公平的要求。因此,西方人不必再批评孔子,因为单单庄子一人对他的攻击就已经够严苛了。”

《庄子》一书以简洁深刻、旷达放任的思想和才华横溢的手笔,对后世哲学、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吸收庄子的思想学说是比较突出的。文学家如嵇康、阮籍、陶潜、李白、苏轼、曹雪芹等人,显然对庄子精神也多有承继和发扬。当我们读到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李太白的“且放白鹿青崖间,需行即骑访名山”、苏东坡的“我欲乘风归去”等诗文时,不能不追想到庄子的愤世和自任。所以林语堂先生说:“如见于《野叟曝言》及一切中国伟人传记,每劝服一个强盗或隐士,使之与家庭团聚而重负俗世之责任,常引用孔子的哲学理论;至遁世绝俗,则都出发于道教的观点。在中国文学中,这两种相对的态度称之为‘入世’与‘出世’。有时此两种思想会在同一人心上蹶起争斗,以其战胜对方。即一个人一生的不同时期,或许此两种思想也会此起彼伏,如袁中郎之一生。举一个眼前的例证,则为梁漱溟教授,他本来是一位佛教徒,隐居山林间,与尘界相隔绝;后来却恢复孔子哲学的思想,重新结婚,组织家庭,便跑到山东埋头从事于乡村教育工作。中国文化中重要特征之田野风的生活与艺术及文学,采纳此道家哲学之思想者不少。中国之立轴中堂之类的绘画和瓷器上的图样,有两种流行的题材,一种是合家欢,即家庭快乐图,上面画着女人、小孩,正在游玩闲坐;另一种则为闲散快乐图,如渔翁、樵夫,或幽隐文人,悠然闲坐松荫之下。这两种题材,可以分别代表孔教和道教的人生观念。樵夫、采药之士和隐士,都接近于道家哲学,在一般普通异国人看来,当属匪夷所思。下面一首小诗,它就明显地充满着道家的情调: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此种企慕自然之情凋,差不多流露丁中国所有的诗歌里爻,成为中国传统的精神上一主要部分。” 本书对《庄子》正文的点校,以中华书局《诸子集成》中的郭庆藩《庄子集释》为底本,广泛吸收先哲时贤的校勘成果。注释、今译主要参考了郭象的《庄子注》、陆德明的《经典释文·庄子音义》、成玄英的《南华真经注疏》、焦兹的《庄子翼》、王念孙的《读书杂志余编》、刘文典的《庄子补正》、卢文稻的《庄子释文考证》、俞樾的《诸子平议·庄子平议》、郭庆藩的《庄子集释》、王先谦的《庄子集解》、刘师培的《庄子耕补》、奚侗的《庄子补注》、章太炎的《庄子解故》、《齐物论释》、闻一多的《庄子内篇校释》、马叙伦的《庄子义证》、杨树达的《庄子拾遗》、王叔岷的《庄子校释》、于省吾的《庄子新证》、高亨的《诸子新笺》、陈鼓应的《庄子今注今译》、杨柳桥的《庄子译诂》、曹础基的《庄子浅注》、张耿光的《庄子全译》等。限于体例,凡所吸收诸家成果,不能一一交代,非敢有心掠美,唯乞原谅。

以往读《老》、《庄》,每每自感于训诂、义理不无心得,但等到对这两部书需要从头至尾认真进行点、校、注、译等系统工作时,便发现确实有不少问题值得反复斟酌,未可遽尔而定。不过,本着高邮王氏“训诂之旨,本于声音,故有声同字异,声近义同,虽或类聚群分,实亦同条共贯,譬如振裘必提其领,举网必挈其纲”的原则与方法,寻文究理,实事求是,就古音以求古义,必待揆之文义可安,验之故训有徵而后可也。管窥之见,蠡测之说,谬误在所难免,尚祈专家学者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孙雍长

一九九七年三月二日

于广州黄埔大道西德埔小区

现存的《庄子》全书共33篇,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三部分。其中内篇包括了从《逍遥游》至《齐物论》等7篇;外篇包括了从《骈拇》、《马蹄》至《知北游》的15篇;杂篇包括有《庚桑楚》、《徐无鬼》在内的11篇。通常人们认为内篇7篇是庄子所作。

与庄子相关的书籍有哪些?

汉景帝时,淮南王刘安主持编著了《淮南子》一书,也称《淮南鸿烈》。参与编著的宾客中著名的有苏非、伍被、李尚等人。据《汉书·艺文志》载...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