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力防守”与“守中有攻”的防御思想主要体现在哪个期?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专力防守”与“守中有攻”的防御思想主要体现在哪个期?,第1张

未辽金元时期,在南北军事对峙中,总体上看南方的宋处于守势,北方各少数民族政权处于攻势。因此“专力防守”和“守中有攻”这两种截然相反的防御思想主要体现在宋王朝统治集团中。

宋王朝在自北宋中期至南宋灭亡近300年间,虽然有过神宗的整军经武,南宋初年的岳飞反攻中原及后来宁宗时期的开禧北伐等积极进攻和反攻之举,但基本上还是贯彻的“专力防守’、“以战求和”及“来则备御,去则勿追”的消极防御思想。宋朝统治者这种消极防御思想,大致形成于宋太宗第二次北伐失败之后,一直延续下去,长期居于统治地位。

反映这一消极的思想观点大致有三:一是守内虚外论,认为“中兴之本不先于外攘,而先于内修政事”(《翠微先生北征录》卷3)。二是观衅待时论,主张“无衅可乘”,就应“外闭其营,内休其士,庶无轻举妄动之失”。三是后发制人论,强调“凡物未有不以先动而受制于人”(《武经总要》前集卷3)。表面看来,这些议论似乎无可厚非,但同当时的历史情况和军事斗争的实际联系起来分析,其为宋廷实行消极防御战略寻求理论根据的目的则非常明显。

战略思想上的消极和战略指导上的单纯防御,给宋朝的防御战争带来了屡吃败仗的严重后果。为改变这种被动挨打的不利局面,自北宋中期开始,朝野内外、文臣武将纷纷重视总结历史上的用兵经验,提出了诸如“守中有攻”之类的积极防御主张。例如,在敌处战略进攻、我处战略防御形势下,他们主张集中兵力,扼守要点,重点守备,反对分兵把口,因为“无所不备则有所必分,知所必守则不必皆备”(《美芹十论·守淮》)。再如,在肯定敌要进攻的情况下,他们反对消极等待敌人来攻,主张“均之不免于战,莫若先出兵以战人之地”(《美芹十论·详战》)。第三,即使在城邑防守中,他们也反对单纯防御,主张“以战代守,以击解围”(《武经总要》前集卷12),从而做到“藏战于守”,“守中有攻”。

辛弃疾(1140 - 1207) 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被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辅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嶢、铅山一带。晚年韩侂胄当政,一度起用,不久病卒。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怀,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蘇轼并称「蘇辛」。

 

辛弃疾善诗文,但以词明世。其《稼轩词》还六百二十馀首,无论数量之富,质量之优,皆冠两宋。乃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稼轩词向来被人称为「英雄之词」。这些词主要表现了词人以英雄自许,以恢复中原为己任的壮志豪情。他时常回忆起少年十突入金营,生擒叛徒张安国的英雄事迹。如《鹧鸪天》上片道「壮岁旌旗涌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騄,汉箭朝飞金仆姑。」辛词还表现了壮志难酬,报国无路的悲愤心情。如《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上片﹕「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词中通过看吴钩宝剑,拍遍栏杆的典型动作,生动表现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愤心情。辛弃疾这类「英雄之词」,大都使气岑才而作,情感激昂悲壮,风格沉郁雄放。此外,辛弃疾也有写一些乡村景物和田园情趣的词﹕《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的词也不乏风格婉约,又寓意深曲的作品。如《青玉案.元夕》,上片铺叙元宵夜的欢乐场面,下片转写一位幽居自处,不同凡响的女子﹕「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实际上表现词人「自怜幽独」的情怀。

总之,辛弃疾以其独特的英雄壮志和豪情,极力使气逞辞,以文为词,大为扩展了词体的题材范围,形成了沉郁豪壮的主体风格,又兼有婉约深曲和清新质朴的格调,可以说熔铸百家,自由挥洒,多姿多彩。

辛弃疾词选

永遇乐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尤记、烽杨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