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求助】1314年出生或者去世的名人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4浏览:3收藏

【高分求助】1314年出生或者去世的名人,第1张

公元1314年,爱德华二世率领一支约10万人的英格兰远征军入侵苏格兰,以图解除在罗伯特一世领导下的苏格兰军队对斯特林城堡的围困。

公元1314年,立回回国子监。 爱德华二世

公元1314年,置云南行省儒学提举司。以齐履谦为国子司业。履谦立升斋积分之法,自此人人立志,多文学之士。开下蕃市舶之禁,令下蕃商贩须由江浙行省给牒,方可前往。

公元1314年,冀宁、汴梁及武安、涉县地震、丹屋,死三百余人。

公元1314年,畏吾儿人鲁明善编《农桑衣食撮要》。此书后于文宗至顺元年(1314)重刊。

公元1314年,元朝泰定元年,中央政府为取南疆安宁而定名为“南宁”,南宁由此得名。

出生:

李善长

李善长(1314年-1390年),字百室。凤阳定远(今属安徽)人。明朝开国功臣。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朱元璋经略滁阳(今安徽滁州)时,随之起义,留为掌书记(军政机要秘书),预机谋,至馈饷,甚见亲信。论功被封为宣国公。裁定明初制度,监修《元史》。洪武三年(1370年)进左丞相,封韩国公,予铁券。四年以疾致仕。

钱唐

钱唐(1314年-1394)年,明朝初年大臣,字惟明,号白石山人,象山丹城(今浙江宁波)人。晚年,耳聋,辞官回乡。洪武二十七年,去世。

脱脱

脱脱(1314年-1355年),亦作托克托,亦作脱脱帖木儿,蔑里乞氏,字大用,蒙古族。脱脱幼养于伯颜家,从浦江吴直方学。元朝元统二年(1334年),脱脱任同知宣政院事,迁中政使、同知枢密院事、御史大夫、中书右丞相。当时伯颜为中书右丞相,权倾朝野,向为顺帝所忌,脱脱恐受其累,与顺帝密谋逼退伯颜。至正一年(即1341年)脱脱为相,大改伯颜旧政,复科举取士。至正三年(即1343年),脱脱主编《辽史》《宋史》《金史》,任都总裁官。至正四年(即1344年),脱脱因病辞职,到至正九年(即1349年)复出为相,发行新钞票“至正交钞”,并派贾鲁治理黄河,成绩斐然卓著,赢得水患灾民的民心,上赐号答剌罕(意谓:自在),被赞誉为“贤相”。

朱右

朱右(1314年-1376年),字伯贤,自号邹阳子。临海人。明朝历史学家。生于元仁宗延佑元年(1314年),学于陈德永,元末从陈叔夏、林景和游,又从李孝光习文法。历官慈溪教谕、萧山主簿、江浙行省照磨,至正二十年(1360年),授江浙行省左右司都事,转员外郎。洪武三年(1370年)续修《元史》,史成,以病辞归。后又修日历、宝训,授翰林编修。迁晋府右长史。洪武九年(1376年)卒官。宋濂说:“吾友朱先生伯贤,以纯笃之资,而留万方数据意于辞章,先秦、两汉以至近代诸文,无不周览,用功之久,灼见是非之真”。著有《元史补遗》、《唐宋文衡》、《八先生文集》。

陈基

陈基(1314年-1370年),字敬初,临海(元末苏州)人。生于元仁宗延佑元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三年,年五十七岁。至正中,因荐为经延检讨。尝为人草谏章,几获罪,引避归。南州用兵,起参张士诚太尉府军事。士诚称王,为他谏止。官至学士院学士。军旅倥总,飞书走檄,多出其手。吴平,明太祖召入预修元史;赐金而还。基尝受业于黄溍,诗文皆操纵驰骋,而自有雍容揖让之度。著有《夷白斋稿》三十五卷,外集一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去世;

1约翰·巴里奥

约翰·巴里奥(John de Balliol)(约1249年-1314年11月25日),也称约翰一世(John of Scotland),在13世纪末苏格兰王国极度动荡时期曾短暂任国王。

2教宗克雷芒五世

教宗克雷芒五世(1264年-1314年4月20日),原名Bertrand de Goth,在位期间:1305年6月5日—1314年4月20日。在任期间罗马教廷从罗马迁到法国亚维农。他是第10位法国籍教宗。他于1312年宣布将圣殿骑士团解散。

3腓力四世

腓力四世(美男子)Philippe le Bel(1268年—1314年11月29日)法国卡佩王朝国王(1285年—1314年在位),纳瓦拉国王(1284年起,称腓力一世)。他是卡佩王朝后期一系列强有力的君主之一。腓力四世的权力甚至迫使教廷屈服,在他以后的一个世纪内,教皇驻地迁到法国阿维尼翁。

4朱世杰

朱世杰(1249年-1314年),字汉卿,号松庭,燕山人,元代职业数学家,毕生从事数学教育。著作有《算学启蒙》(1299年):曾传到朝鲜和日本,《四元玉鉴》(代表作)(1303年)。

5福尔克·杜梅洛

福尔克·杜梅洛,(Foulques du Merle),called Foucaud,法国元帅卒于1314年。

1314年 - 文物遗址

1314年作 书法 手卷 磁青底1 朱德润《雪景山水》立轴

年代:1314年作

艺术家:朱德润

名称:朱德润(款) 1314年作 雪景山水 立轴

尺寸:205×98cm

2赵孟俯《书法》手卷 磁青底

艺术家:赵孟俯

名称:赵孟俯(款) 1314年作 书法 手卷

尺寸:28×135cm

题识:皇庆三年春二月书於蔬畦别业。吴兴赵孟睢�

明洪武初年是公元1368年。洪武,中国明朝第一个年号,时间为1368年-1398年,当时在位皇帝为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明朝军队攻占了元朝大都,结束了蒙元在中国的统治,明朝洪武年间,实行了较开明的经济政策,鼓励生产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低层民众的地位。社会迅速从元末的战乱中恢复,人口迅速增加,经济快速发展,史称"洪武之治"。

明朝在年号的制定程序上,通常是由翰林儒臣预先拟定几个备选方案,而后呈奏新君从中选择其一作为正式的年号。唯独“洪武”例外,它是由朱元璋本人亲自创制的。历代开国初期兵事最盛,洪武含义是洪大的武功,有张显武事之威的意思,从字面看亦不失淮右豪杰之气。

扩展资料:

朱元璋在位期间对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改革,政治上废丞相,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掌权力,进一步的加强了中央集权,严惩贪官和不法勋贵 ;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北伐残元;经济上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解放奴婢,减免税负,派人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户口等;文化上紧抓教育,兴科举,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对外加强海外交流,恢复中华宗主国地位 。经过洪武朝时期的努力,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了,史称洪武之治。

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享年71岁,庙号太祖,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明孝陵。

——洪武

1310年 元武宗至大三年庚戌 1岁

十月十三日,出生于江浙行省婺州路金华县(今浙江金华)潜溪村。

1318年 元仁宗延佑五年戊午 9岁

与义乌(今属浙江)贾思逵之女贾专订婚。

1321年 元英宗至治元年辛酉 12岁

从塾师包文藻学习。

1324年 元泰定帝泰定元年甲子 15岁

进府学从闻人梦吉学习。

1334年 元顺帝元统二年甲亥 25岁

与贾专成亲。赴浦江(今属浙江)从吴莱学习。未几,代吴主郑氏东明精舍教席。

1346年 元顺帝至正六年丙戌 37岁

于浦江仁义里孝门桥建寝室三间。

1349年 元至正九年己丑 40岁

因大臣推荐,擢将仕郎、翰林兼国史院编修官,固辞。入仙华山“小龙门”中为道。在此撰成《龙门子凝道记》等。

1350年 元至正十年庚寅 41岁

携家迁至浦江仁义里孝门桥。

1351年 元至正十一年辛卯 42岁

与同门友戴良编定其师柳贯诗文为《柳待制文集》及《别集》。

1354年 元至正十四年甲午 45岁

再建前轩三间(青萝山房)。在此撰成《潜溪集》、《芝园集》等。

1358年 元至正十八年戊戌 49岁

朱元璋军队攻取浦江,偕夫人贾专、仲子璲、长孙慎避兵入诸暨。

1359年 元至正十九年己亥 50岁

携家还金华故庐。朱元璋命宁越府知府王宗显开郡学。王宗显延宋濂为五经师。

1360年 元至正二十年庚子 51岁

三月,以胡大海荐,与刘基、章溢、叶琛应征至应天。

闰五月,以宋濂为儒学提举司提举。不久,奉命授朱元璋长子朱标经学。

1364年 元至正二十四年甲辰 55岁

十月,改任起居注。

1365年 元至正二十五年乙巳 56岁

三月,卧病京师官舍,朱元璋命归养金华。寻丁父忧。

1367年 吴元年丁未 58岁

四月,复迁浦江仁义里。

1368年 明太祖洪武元年戊申 59岁

十一月,命纂修《元史》,任宋濂为总裁。

1369年 明洪武二年己酉 60岁

春,召至京。

八月,《元史》成159卷。

1370年 明洪武三年庚戌 61岁

正月,授予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修国史。

七月,修成续史53卷上进。以“失朝”由翰林学士降为编修。

1371年 明洪武四年辛亥 62岁

二月,授奉仪大夫、国子司业。

八月,任京畿乡试主考官。坐仪孔庙礼迕旨,降为安远县(今属江西)知县。

1372年 明洪武五年壬子 63岁

二月,召为礼部主事。

十二月,授奉仪大夫、太子赞善。(此前任过承事郎。)

1373年 明洪武六年癸丑 64岁

正月,择举人中年少俊异者,擢便修,令入文华堂学习,以宋濂为师。

五月,为《昭鉴录》作序。

八月,命编修《大明日历》,以詹同、宋濂为总裁。

九月,授翰林侍讲学士、中顺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兼太子赞善大夫。

1374年 明洪武七年甲寅 65岁

五月,《大明日历》编成,又据《大明日历》辑成《皇明宝训》五卷。受命与詹同议大祀礼。

十一月,受命考定丧礼。

1375年 明洪武八年乙卯 66岁

九月,明太祖命皇太子朱标及秦王等出游凤阳府,以讲武事。诏宋濂等从行。

十二月,赠父文昭中顺大夫、礼部侍郎;母陈氏封德人。

1376年 明洪武九年丙辰 67岁

正月,命宋濂等议定王国所用礼乐。

六月,授予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仍兼太子赞善大夫。以送连长孙慎微殿廷仪礼司序班,次子璲为中书舍人。

十月,监察御史吉昌等弹劾宋濂等诣阙奏事、僭行左门、有违礼仪。诏宥之。

1377年 明洪武十年丁巳 68岁

正月,追封祖、父。赠父嘉议大夫、礼部尚书。母为淑人。赠祖亚中大夫、太常少卿。祖母金氏赠淑人。封妻贾氏淑人。令致仕还乡。六日陛辞,十日乘舟离京。

九月,来朝。

1378年 明洪武十一年戊午 69岁

十二月来朝。

1380年 明洪武十三年庚申 71岁

十一月二十八日,宋濂长孙慎因胡惟庸案牵连被杀。次子璲受株连被戮。宋濂当连坐,因马皇后及皇太子救援,改全家贬谪茂州(今四川茂汶)。

宋濂夫人贾专卒,葬浦江青萝山。

1381年 明洪武十四年辛酉 72岁

五月二十日,宋濂行至夔州(今四川奉节)自经卒,葬夔之莲花峰下。

作文《我与宋濂的对话》要写什么

每个人都渴望在优越的生活条件下,过上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

但是,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人们在享受优越的生活时,也极易养成惰性,尤其是青年学生。

读了宋濂的文章———《送东阳马生序》,我对此感受尤深。

宋濂从小勤奋好学,家里贫穷,没钱买书来看,就常常向藏收的人家借,亲手抄录,和他们约定日期归还。

在非常冷的冬天里,砚台都结了坚固的冰,手指冻得没法屈伸,他仍然不敢懈怠、偷懒。

当他出外去追随老师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走在深山大谷中。

酷寒的冬天、凛冽的冷风,大雪积了好几尺深,脚、皮肤都冻裂而不知道。

他博览群书,最终成为明代的大学士。

时光过去了600余年,今天我们的生活、学习条件与600余年前相比,发生了不可同日而语的变化。

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老师和颜悦色地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我们不需要抄书、不需要长途跋涉,也没有寒冻之苦,可是,我们真正像宋濂那样用心求学了吗? 有时候我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心却飞到了窗外;对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诲,我缺乏应有的兴趣和 ;父母不惜自己省吃俭用,为我提供便利的学习条件,我却不知心存感激……与宋濂相比,我自感有相当的距离。

正如宋濂所言,我的学业没有大的进步,如果不是因为我的天资不够聪明的话,只能归因于不如宋濂专心和勤奋了。

我曾经看过标题为《要“穷”孩子不要“富”孩子》这样一篇文章,印象很深。

这是一篇关于澳大利亚父母教育孩子的文章。

文章介绍说,澳大利亚是一个发达国家,每个家庭都相当富裕。

但是,父母却让孩子们过着清贫的生活。

冬天父母让孩子穿很薄的衣服,磨炼他们的意志;从小让他们到大海中冲浪、冒险,锻炼他们的胆量。

我想,也许这就是澳大利亚之所以成为发达国家的原因之一吧! 梅花香自苦寒来。

在今天优越的生活条件下,希望学校、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多给孩子提供锻炼的机会,磨炼其勤奋好学、不怕吃苦的意志,使其在优越的生活条件下有更出色的表现

我从宋濂身上学到了什么,作文、、500字左右

宋濂写这篇文章时已经69岁了作为一个德高望重的大儒,宋濂给一个同乡的小青年写文章,多说些教训的话谁也不会认为过分但本文主要不是以教训的口吻写出,而是回忆自己求学时的艰辛,从而勉励马生奋发学习宋濂回忆的内容是十分生动的家贫,买不起书,只好借借书要讲信用,到期必还于是,只好抄录,容日后细读求师更加艰辛,须跑百里之遥,向“先达”“执经叩问”古人讲究“师道尊严”,不像今天提倡“师生是朋友”宋濂必须恭恭敬敬小心翼翼地请教老师,甚至连说话的语调,脸上的表情都要格外注意否则,“先达”认为“孺子不可教”,你就永远失去了求教的机会我们不提倡这种师生关系,我们认为师生间应融洽些,谈笑风生,未尝不可,甚至可以开开玩笑但应懂得这样一个道理:作为学生,你要想从老师那里学到更多的东西,没有谦虚好学的态度是不行的古今中外,许多成功者就是以一颗虔诚之心打动了师长而尽得其传有的中学生认为今天不需要宋濂这套迂腐之论了,其实不然,宋濂讲的道理,今天仍有意义 我们最受感动的是宋濂“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这句话了人一生中最难忘的是艰难困苦的折磨宋濂以其名臣重弼的身份回顾少时求学艰辛,其心中必定感慨万千我们佩服宋濂的心态人,生活中常遇到不平衡,尤其是同学、同事之间别人吃得好,穿得好,花钱如流水;而自己节衣缩食,囊中羞涩,这种强烈反差对一个人的心理考验是十分严峻的谁能在这种考验中经受得住,谁就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有的人,把持不住自己,走向另一条路了 当今的中学生,比吃比穿之风甚盛有的中学生月消费抵得上一个普通职工的月工资收入非名牌不吃,非名牌 比宋濂的“同舍生”强多了在这样的环境中,有没有宋濂式的人物?有他们像宋濂一样,埋头学习,刻苦勤奋,以优异的学习成绩考入大学;有的还有所发明创造 文章现身说法,对比鲜明,语言朴实,描述生动,毫无矫揉造作之嫌,处处表现出一位长者的厚道“余幼时即嗜学”,既平实又生动,娓娓道来,如数家珍,亲切感人“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意蕴绵长,回味不绝整篇文章,浑然天成

宋濂有一篇著名的文章收于《古文观止》是同朱元璋同名的什么?

阅江楼记阅江楼位于南京城西北狮子山上,濒临长江。

景区内有阅江楼、玩咸亭、古炮台、孙中山阅江处、五军地道、静海寺、古城墙等30余处历史遗迹,是一个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于一体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狮子山原名卢龙山,高78米,周长2公里,有"狮岭雄观"之美誉,为金陵48景之一。

1374年,朱元璋在卢龙山设8万伏兵,击败陈友谅40万人马,为明王朝建都南京奠定了基础。

为纪念这一胜利,朱元璋称帝后,赐改卢龙山名为狮子山,下诏在山顶建造阅江楼,并亲自撰写了《阅江楼记》,又命众文臣每人写一篇《阅江楼记》,大学士宋濂所写一文最人佳,入选《古文观止》。

600年来,阅江楼虽有2篇文章流传于世,却是有记无楼。

宋濂的简介

(1310~1381)明初散文家,字景溪,号潜溪,浙江金华人。

自幼好学,早年师从散文大家吴莱、柳贯、黄溍等人,少负文名,元至正九年被荐为翰林编修,他固辞不就,隐居山中。

朱元璋称帝后,任命他为文学顾问、江南儒学提举,授太子经。

洪武二年(1369)奉旨修《元史》,后因涉案被请四川茂州,途中病故,正德时追谥文宪。

宋濂推崇宗经。

认为只有孔子之文“才称之为文”,“六籍之外当以孟子为宗,韩子次之,欧阳子又次之”(《文原》),对于违背“温柔敦厚”传统的文章一律采取否定态度。

他擅长散文创作,尤以传记文成就突出。

代表作《秦士录》、《王冕传》、《李疑传》等文章人物形象生动鲜活,宋濂善于抓住一些细节展现人物性格,并通过个性化语言的运用刻划人物,艺术成就较高。

他的写景散文数量亦不少,且风格近似欧阳修,文笔清新,写景状物生动,不事雕琢,代表作有《桃花涧修禊诗序》、《环翠亭记》等。

宋濂亲自经历了元末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故他的文章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往往在生动的描述中包含着寓意深刻的哲理,具有较强的思想性,明太祖朱元璋推其为“开国文臣之首”。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属浙江)人。

曾受业于浙东大儒吴 莱、柳贯、黄潽。

元末隐居于乡里,一度信奉道教。

至正二十年(1360)为朱元璋所征 召,明开国后为《元史》总裁,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

明初朝廷“一代礼乐制作, 濂所裁定者居多”,被称为“开国文臣之首”(《明史》本传)。

后因其孙宋慎受胡惟 庸一案牵连,全家谪徙茂州,途中病死于夔州。

有《宋学士文集》。

道统文学观由来已久,但这里也有区别:以韩愈、欧阳修为代表的唐宋古文家,在 理论上主张“文以明道”,强调“文”的工具性,但并不轻视“文”;宋代理学家看到 他们的不彻底性,于是提出“文道合一”甚至“作文害道”的论点,以防文人在“道” 之外又受“文”的诱惑。

宋濂的文学思想便是沿着理学家的极端观点。

在《文原》一文 中,他强调了文“非专指辞翰之文”,而是道的“象”即显现,文与道相始终,道在哪 里,文亦在哪里。

在其他文章中,宋濂也反复提出“文非道不立,非道不充,非道不行 (《白云稿序》);“文外无道,道外无文”(《徐教授文集序》)。

以这种理论批评古代作家,就显出非常偏狭的态度。

如在《徐教授文集序》中,宋 濂公然提出孟子死后,“世不复有文”;贾谊、司马迁所得的仅是“皮肤”,韩愈、欧 阳修所得的也仅是“骨骼”,只有到了宋代几位大儒,才“得其心髓”,才算得上“六 经之文”。

至于明显不合“温柔敦厚”标准的各种文章,在宋濂看来,更是“非文也”。

“文道合一”论是一种受官方支持立场,这一点可以由《元史》的体例得到证明。

自范晔《后汉书》分立《儒林》、《文苑》两传,以区分经学之士与文学之士,后代官 修正史多沿袭之。

《元史》却取消了这种区分,单立《儒林传》,认为“经艺文章,不 可分而为二”,“文不本于六艺,又乌足谓之文哉!”《元史》是奉朱元璋诏命修撰的, 这样做当然迎合了他的意思。

在朝廷正式支持下,这种理论必然给文学的发展带来灾难 性的后果。

宋濂的文集中,大量充斥着美化、歌颂明初统治集团上层人物及表彰贞节妇女的作 品,这大概就是他的“道统”文学的集中表现。

但历史已经获得的进展,即使用强力去 扭转,也还是有困难。

所以,就是在宋濂身上,也还是存在两面性。

宋濂在元末与杨维桢交谊甚笃,明初杨氏去世后,他为之作墓志铭,对杨的文学才 能和成就推崇备至,甚至以相当宽容的语气描绘其晚年“旷达”和“玩世”的生活情态, 这和他的严厉的理论颇不谐调。

他另外还有一些散文,对生活实际比较尊重,因而在宣 扬某种道德观念的同时,比较接近真实的人性。

如《王冕传》,写出一个元末“狂士” 的精神面貌,开头描写王冕少年读书情形的一节,颇有情趣: 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

听已,辄 默记。

暮归,忘其牛。

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 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 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

冕小儿,恬若不见。

又如《鹿皮子墓志铭》详细介绍陈樵“屏去传注,独取遗经”而自成一家的思想成 就,《竹溪逸民传》写出一个出世高士的形象,由于作者对不同的人物个性能取一种同 情的态度,都写得较出色。

《送东阳马生序》自述早年在贫寒中求学的艰苦,也很真实 动人。

宋濂的散文文辞简练典雅,少作铺排渲染。

但偶尔有些描写的片断,也能写得相当 秀美。

各种文体往往各具特点,可以看出变化,不是那么僵板。

总的说来,他的文章风 格具有密吻于道德规范的特征,同时也具有较高的语言修养和纯熟的技巧,所以能够成 为明初文学风尚的典范。

读完宋濂的故事,写一篇习作120字

宋濂的敬师之道,不仅流传千古,而且他的诚惶诚恐,谨小慎微,也可与程门立雪相媲美了。

可怜了家境贫寒的宋濂了,不仅少不了公子哥阔少爷的讥讽,连追慕已久的名家大儒也是严声厉色,叱咄连连。

但若宋濂刚毅不屈,满腹怒气拂袖而去而去的话,也不可能有跻身明初诗文三大家的成就了。

一切事物的对与错,都由诛多外界因素的影响。

如若我们与宋濂一同求学于学馆,并且发扬个性,就算文辞再华美,天资再高,也会被强烈的师道尊严扫地出门。

反之宋濂走入今日的学校,面对老师“色愈恭,利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不仅会被同学们视为异己,而且糟糕的口语表达能力也一定会造成面试屡败屡战的后果。

我们是幸运吗的,当从师畏师的传统师生关系转变为民主平等时。

我们可以大胆的提出质疑,勇敢的发表见解,率真的指出错误。

向老师交流沟通、倾诉。

不仅仅可以更快的进步,而且与老师的沟通之中也增加了沟通能力。

变得更加开朗自信。

宋濂也许在读书中会淡去言不由衷的不快,但在一次次的欲言又止之中,封建制度已经将他求知、探索的天性扼杀在摇篮之中,这也不由得使人在赞扬他勤勉好学的同时萌发一丝悲哀。

这便不由得引出孙中山“学问”的故事了。

年幼的孙中山与宋濂面对的同样是严厉的教书先生,孙中山勇敢的提问获得回答;宋景濂的谦逊同样也使他学富五车。

此时用对与错在形容则不是太过偏激了?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戴着一副有色眼镜,总想把过去的事套入我们今天的时代。

正如我今天写着宋濂敬师的封建性,如果宋濂能够看到孙中山学问的故事,也恐怕只会微微一笑吧?

写给《送东阳马生序》 作者宋濂的一封信。

急急急~700字啊~一定要是

尊敬的老师:您好。

看过您写给我的赠序,我深深地为您的治学态度所感动,知道您作为对晚辈的殷殷期望和谆谆教诲。

现在的学习条件确实比以前好得多。

正如您所说的,可以随时向老师求教可以博览群书可以坐在大厅读经典古典……从前我自以为已经很珍惜在太子监学习的机会了。

也自以为真的珍惜时间了可读了您对求学经历的自述我才知道自己做的还远远不够我知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道理,如今依旧坐在学府中学习,但不同的是,每次我都回想起您的艰苦的学习条件,于是就更认真谨慎地对待学习,丝毫不敢放松。

我作为优秀的学生得以到国子监学习,吃穿全然不用顾虑,现在穿着绸缎的衣服、戴着宝石装饰的帽子的贵公子随处可见,我并不以为奇特。

只是我从不像他们一样穿戴,我明白学习贵在专心,有了那么多的宝饰,自然不专心,业不精便是自然的事。

今天老师您也在赠序中提及这一点,我颇感高兴,同时也感觉到您对我的期望:要一心向学,将来要学有所成。

我不会辜负您的期望,我会保持俭朴的生活习惯,与同辈人在一起也会“择其善者而从之”。

您从前的学习、生活条件如此艰苦,却能学有所成,遍观群书。

而今我作为晚辈,又是国子监的学生,条件优越,是没有理由业有不精、德有不成的。

我将借鉴您的学习经验,记住您的教诲,时刻提醒自己要学有所成就得勤奋、专心。

再次感谢您对我的殷殷期望和谆谆教诲。

祝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学生:马君则2009年5月30日

求一篇读《送东阳马生序》有感的600字作文

读完宋濂的《》,我有数不尽的感受想要表达出来。

宋濂——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他家境贫寒却依旧嗜学;天大寒却弗之怠,从不逾约;踏深数尺雪,皮肤皲裂而不知;以中有足乐者而从不慕同舍生……回忆过去,再想想现在。

我们生活在样样现代化的社会,在家里是父母手心里的宝;在学校里,还有老师教我们读书做人……国家和社会也处处为我们青少年的学习创造条件。

可是我们呢?我们曾几时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心却飞到了外面的世界;听着老师的教诲,却想着明天要怎样躲避考试;父母处处为我们着想,我们却从未学会理解他们……我感动于家贫却依旧嗜学的宋濂,就像人们感动于那个天黑了都不肯回家的孩子一样。

辗转六百多年,当今的社会条件与宋濂那时相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可是,当今社会又有哪几个杰出的人才能够与宋濂相提并论呢?这也许就是环境变化的原因吧!艰苦的环境可以使人坚强,幸福的环境却会使人懒惰。

我曾经看过一篇关于澳大利亚父母教育孩子的文章。

文章介绍说,澳大利亚是一个发达国家,每个家庭都相当富裕。

但是,澳大利亚的父母却秉着再富不要“富”孩子的原则,让孩子们过着清贫的生活。

冬天,父母让孩子穿很薄的衣服,磨炼他们的意志;从小让他们到大海中冲浪、冒险,锻炼他们的胆量……我想,也许这就是澳大利亚之所以能够成为发达国家的原因之一吧!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在如今这样优越的生活条件下,我更希望学校、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多给青少年提供一些锻炼的机会,磨炼我们勤奋好学、不怕吃苦的意志,使我们在优越的生活条件下有更出色的表现。

宋濂正直这篇文章叙述了宋濂怎样的两个故事,表现了宋濂怎样的性

宋濂曾与客人饮酒,明太祖暗地派人察看第二天,他问宋潦昨天是否饮过酒,在坐客人是谁,吃什么东西宋濂全都按事实回答太祖笑道:“的确是这样,你没欺骗我”隔了些日子,太祖又召宋濂去,问到关于群臣的好坏,宋濂只挑那些好人好事作回答,并说:“正派人和我交游,我了解他们;那些不良之辈(不跟我来往),我不了解他们” 性格特点正直坦诚君子之风

关于诚信的作文500字的

我在书中看到:宋濂爱读书,因为没钱买,只好去借。

每次借书都讲好归还时间,人们都愿意借给他。

一次,宋濂读到一本好书,就要把书抄下来,但还书的时间要到了。

于是不顾夜寒,连夜把书抄了下来。

白天,他把书还给人家。

人家看到还是那么好、那么完整的一本书,就对宋濂说:“你还要看什么书,自己挑!”后来,宋濂成了一代文豪。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诚信是为人之本。

只要我们信守承诺,就能得到更大的“财富”。

不是说黄金有价诚信无价吗?所以“上帝”给了那个身无分文的人一筐“诚信”。

因为诚信创造了财富。

只有恪守诚信,“财富”才会源源不断地到你手中!这时候你会感受到真正的快乐。

就那我来说吧!那一次,原本与姐姐约好去陶庄。

可早上天气一点也不好,小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

本来我想:下雨嘛,姐姐应该不会等我了,我就不去了。

可转眼一想:万一姐姐在等我哪,我不是让她白等了吗?我还是去比较好。

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真是这样。

我匆匆忙忙地去了,发现姐姐正等着我哪。

嘿嘿,雨也停了,于是我和姐姐去镇上兜了一圈。

一路上尽是欢声笑语。

那一天我收获的是快乐。

所以,朋友,记住:“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有了诚信,不管你的人生是否够精彩,你都成为一个为快乐的人。

在我记忆的大海里,有许多有趣的事情,但是伴着我成长的脚步,我已经淡忘了一些快乐和悲伤的事,但每当想起一个人时,我都会对他肃然起敬。

在一个阳光明睸的早晨,我正在屋里写作业,妈妈突然叫到我说:“儿子,咱们家的土豆没有了,你出去买一点吧。

”我接过钱,爽快地答应了,蹦蹦跳跳地去菜市场了。

我没走多会儿,天突然阴了下来,我想:不好,天要下雨了,我要快一点。

我加快了脚步。

到了菜市场,我问一位大叔:“土豆多少钱一斤?”“三块五。

”啊,这么贵,把所有钱加起来都不够,我心里想。

这时,一位六七岁的小男孩拽住了我的衣服,说:“大哥哥,买我的菜吧,我的菜是刚从地里 的,可新鲜了,才一块五一斤。

”我买了他的菜,匆匆回家了。

到了家,我要把剩的钱还给妈妈,可是我这才想起来,那位小弟弟还没找我钱呢!我拿了一把伞跑了出去,这时,老天爷已经忍不住了,哇哇大哭起来,我撑起伞,坚难地走着,生怕自己摔一大跤。

这时,我看到了这位小男孩子了,他好像在等谁。

我走了过去,还没等我开口,他就对我说:“大哥哥,你的钱。

”给完钱后,他就提着菜篮回家去了。

我看了看手里的钱,心里想:这是一位多么诚实的小男孩呀,要是人人都这么诚实,世界上还会有这么多的纠纷吗?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宋濂的详细资料以及他的著作和官职

影视剧中只要涉及到古代,不管哪个朝代,上朝的时候,臣子见到皇帝,莫不战战兢兢,汗出如浆,乃至于三拜九叩,臣子见皇帝就要下跪、磕头,好像自来有之,然而…… 一:皇帝给臣子下跪 战国,魏国远道而来的范雎第一回见到秦昭襄王,秦昭襄王就跪而请曰: 先生何以幸教寡人? 秦昭襄王跪而请曰:先生何以幸寡人 所谓「 ”跪而请曰”,后人就解释为跪着请求,可这里的问题是,秦昭襄王是君,于秦国而言,就是后世所谓的皇帝; 范雎是臣,确切的说,此时还不是臣,只是山东来的一个士子,秦昭襄王就能向他跪着请求,难道秦昭襄王就如此礼贤下士,甚至都到了不顾体面,不顾君臣之分的地步。 如果是,范雎得有多么恐慌啊,但是,面对秦昭襄王如此大礼,范雎却毫不在乎,避而不答,唯唯,唯唯者三,乃至于秦昭襄王再三跪请,死活不放,范雎一看,不说点啥实在过不了关,于是呢,才啰里啰嗦说了一大通。 说的秦昭襄王心悦诚服,于是,君臣欢会,范雎再拜,秦王亦再拜。 俩人你跪一个,我跪一个,实在热闹的不得了。 至于君臣二人说了点什么?谁管他呢,这里的问题是,君跪臣,臣也没当多大的事,臣跪君,君还得还礼,皇帝还得给臣子下跪,为什么,世界颠倒了? 当然不是,究其原因,则完全是一件家具惹得祸啊! 秦跽坐陶俑(来自来自陕西历史博物馆) 到底什么家具呢,说出来大家都认识,而且生活中也离不开,它就是鼎鼎有名,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凳子。 凳子居然跟皇帝给臣子下跪有关,这又是从何说起呢? 二:关于身高的困惑 上古,即先秦两汉以前,人们普遍个子不高,秦制:六尺以上就算是成年。秦国如此规定,汉又沿袭秦制,所以,成年的身高应该比六尺高不了多少。 六尺究竟有多高,现在,一尺大约30公分,六尺就是一米八,实在是很高了,但秦汉时期可不能这么算,古尺,一尺只在23公分左右,六尺也就是一米三、四上下,一米三、四的人就算是成年,古人的平均身高到底有多少已经可想而知。 正因为普遍个头不高,所以用不着什么高脚凳,家里常用的家具都比较矮,反映到坐具上,流行的是塌,类似于日本的榻榻米,家里但凡来客,脱了鞋就上炕,都跪坐在榻上,具体姿势是: 双膝着地, 坐在脚后跟上,称之为「 ”跽坐”。 在这种坐姿下,挺直腰板, 离开脚后跟,就称之为「 ”跪”,虽然从表面上看,跟后世的跪法形式相同,但意义可是大不一样的。 常年战火,礼仪失传,朝会混乱 倘若双方谈的比较投机,则会配上头部或者手部的动作,成了所谓的作揖、稽首、顿首,就成了「 ”拜”,但这种「 ”拜”,只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并没有什么着意区分尊卑的意思,皇帝给臣子下跪就这么来了。 从这个层面讲,范雎见秦昭襄王,秦昭襄王向范雎跪拜,皇帝给臣子下跪,并不是什么不顾体面,放下君臣之分,而是,出于对范雎的尊重,范雎向秦昭襄王回拜,也不是什么后世所谓的尊卑,而是回礼。 在上古典籍中,君臣之间这样你跪我,我跪你的例子还很多,不过是普通的社交礼仪,不能做过多的解读。 这种礼仪反应到朝堂之上,朝堂上不摆榻,君臣就席地而坐,充其量铺个毯子,这时候君臣议事,你拜一下我,我拜一下你很正常,仅从礼仪上讲,此时君臣相等,互相尊重,实在融洽的不得了。 到了汉朝,由于常年战火,礼仪失传,刘邦打下天下,第一次朝会的时候,大臣们有站着的,有坐着的,还有喝了酒乱耍酒疯的,实在混乱的不得了,此情此景,让刘邦非常头疼。头疼怎么办? 稍微皱了下眉头,便立刻叫秦末大儒叔孙通看到 ,立刻出来主动请缨,向刘邦请求,制定一套适合上朝的礼仪,刘邦欣然答应,于是,叔孙通用了好几个月的时间: 「 ”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 刘邦: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 在沿袭秦俗的基础上,选用了一些古礼,再揉入「 ”君尊臣卑”的思想,制定了一套合乎上朝的礼仪。礼仪制定好之后,让大臣们努力学会。 再上朝的时候,大臣们就有模有样,让刘邦开心的感慨: 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 终于知道皇帝有多么尊贵了。 繁琐的朝仪让刘邦都感到开心,那么,这时候皇帝给臣子下跪,改成臣子给皇帝下跪了吗?当然没有,还早着呢。 三:可以分出尊卑的叉手礼 汉朝的个子还是不高,高脚凳依旧没有出现,家里用的还是榻,家具条件不改善,大臣们怎么肯先主动给皇帝下跪? 汉延秦制,虽然已经改朝换代,但古人的生活习俗没多大变化,因此,礼仪上也只是稍作修改,并不是颠覆性的改变。 叔孙通在朝仪中加入「 ”君尊臣卑”的思想,虽然被宋朝的司马光等人批判为: 叔孙生之为器小也!徒窃礼之糠粃,以依世、谐俗、取宠而已,遂使先王之礼沦没而不振,以迄于今,岂不痛甚矣哉! 认为他只是为了巴结皇上,并没有学会古礼的精华,而是继承了古礼的糟糠,批判的如此不堪,但叔孙通的改变也仅仅是: 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 皇帝和诸侯百官 皇帝以及诸侯百官,还是跪坐在殿上,但诸侯百官需要俯下身子,低下脑袋, 给皇帝上寿的时候,需要按照地位尊卑依次起来。 一个「 ”坐殿上皆伏抑首”,臣子们还是坐,但需要俯下身子,以示跟皇帝尊卑有别,司马光为此,很看不起叔孙通,然而,叔孙通也不是一无是处,也不是完全丧失了读书人的骨气。 大臣们对皇帝如此尊重,皇帝呢,也不能无动于衷,还是沿用古法,大臣给皇帝行礼的时候,皇帝也需要给大臣回礼,也就是秦昭襄王的你拜我,我拜你,但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根据级别有所不同,怎么个不同法? 所谓:天子为三公下阶,为卿离席,为大夫兴席,为士抚席。于公卿大夫拜,皆答拜。 不同级别有不同的要求,从这个层面看,这时候,即便当了皇帝,也是不能目中无人的,否则,大臣就会依据礼法予以谴责。 然而不管怎么说,臣子依旧不给皇帝下跪,皇帝头疼啊,这帮玩意怎么这么难缠呢,咋办?一种介乎于跪与不跪之间,比较变通的礼仪出现了,什么礼? 叉手礼:小儿六岁入学,先数叉手 直到魏晋,皇帝越来越是尊贵,大臣跟皇帝对答时,需要将两手交叉到胸前以示尊敬,于是呢,叉手礼应运而生,所谓叉手礼,即: 凡叉手之法,以左手紧把右手拇指,其左手小指则向右手腕,右手四指皆直,以左手大指向上。如以右手掩其胸,收不可太着胸,须令稍去二三寸,方为叉手法也。 叉手礼自起源之时,就有尊卑之意,流传到地方,成了下属见官长、晚辈见长辈的必备礼仪,一直盛行到唐,到宋,当时: 小儿六岁入学,先数叉手。 小孩子上学的第一堂课,就要先学会叉手,叉手礼就这么厉害,连辽、金等国都学了去,有了变通的方法,臣子更是王八吃了秤砣——铁了心,还是不给皇帝下跪。 皇帝心累啊,要这帮瘪犊子玩意下跪磕头怎么这么难,难道电视剧全是骗人的吗,其实皇帝也不用着急,因为很快,皇帝的救星,高脚凳就出现了。 四:救星出现了,但是…… 两宋时期的高脚凳 两宋时期,尺跟现在差不多,一尺已经有了30公分,从这个层面上讲,两宋以后,古人就可以跟现代人比比身高了,个子高了以后,矮型家具显然不符合需求,其他家具什么时候出现暂且不论,但高脚凳,也就是可以将两条大长腿垂下来的凳子的确是这个时候出现并流行起来的。 高脚凳出现意味着什么呢? 古人终于站起来了,站累了还可以坐到高脚凳上,这个时候给对方行礼,首先得从凳子上下来,作揖什么的,倘若就势滚到地上大礼参上,对对方而言,想必是极好的。 然而,读书人有读书人的骨气,只肯在朝堂上站着,硬是硬着膝盖不肯下跪,甚至北宋时期还有这样的规定,将:朝堂行私礼,跪拜视之为失仪,即: 朝堂之上只许站着行礼,倘若谁跪倒在地,则是一种需要受到严厉打击的行为,怎么打击:犯者夺俸一月。扣你的工资。皇帝想要大臣下跪磕头就这么难,不肯下跪怎么办? 楼钥(1137~1213年),字大防,又字启伯 没关系,两宋周边,不还有些对峙的国度吗? 不是别个,辽、金、西夏等,两宋的臣子不肯下跪磕头,但周边,就没这么多讲究,南宋时,宁波进士楼钥出使金国,就发现当地人接待客人时兼用跪礼与揖礼:或跪或喏。 楼钥看了之后,很赞同揖礼,因为那是从中原流传过来的,但当地起源的跪礼,则嗤之以鼻,轻蔑的称之为:跪者胡礼。 不是中原大国的礼数。然而,楼钥哪里能想到,就这种胡礼,随着元朝入主中原,传过来了。 元朝中原立国以后,大臣们向皇帝奏事,都需要:皆跪奏事。或者:方奏,臣皆列跪。由此可知,到了元朝的时候,皇帝想让大臣下跪的愿望终于实现,但是…… 五:朱元璋再加一把火 元朝大臣御前奏闻一律下跪,大约只是刚刚开始,没那么多规矩,到朱元璋掌权之后,洪武三年,即公元1370年,即在《大明会典》中规定: 凡百官奏事皆跪,有旨令起即起。 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 从法律的角度要求,臣子见皇帝,必须下跪,臣子的膝盖终于没法不软了。 本来已经让了步,但皇帝还不满足,朱元璋依旧觉得,没有很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思,没有详细的分出尊卑,于是,再细化一步,曰: 凡司属官品级亚于上司官者,禀事则跪。凡近侍臣子难拘品级,行跪拜礼。 什么意思? 当官不但需要给皇帝下跪,官长见面之后,也要下跪,俗语有云:上有好者,下必甚焉,朝廷的风气流传到民间,跪礼就流行开来,古人的膝盖终于彻底软了。 所谓:汉制,皇帝为丞相起,晋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唯宋乃立,元乃跪,后世从之。 也就是说,秦汉时期,皇帝需要给臣子下跪;但到了元朝,才彻底改成臣子给皇帝下跪;再到明朝,不但给皇帝下跪,见到官长,也要下跪;到了清朝,不但御前奏答要下跪,皇帝降旨,也得跪着听。因为跪的场合实在太多,膝盖受不了,所以,就有人英明的发明了「 ”膝里厚棉”。 大臣召见,跪久则膝痛,膝间必以厚棉裹之 所谓:大臣召见,跪久则膝痛,膝间必以厚棉裹之。 至此,历经千年时光,到了元明时期,臣子终于给皇帝下跪了,没有办法,古人就是这么聪明,臣子给皇帝下跪成为一种常态,造成的结果是: 繁拜跪之仪以挫其气节,而士大夫之才窘矣。 皇帝一家独大的愿望终于实现,但臣子,逐渐丢失气节,越来越像个奴才了。 文/斯文卿相 参考文献:《战国策》、《史记》、《宋史》、《元史》、《明史》、《拟免跪拜诏》等

根据我了解的知识,可以为您提供以下信息:

吴王张士诚反元占据浙江江苏一带,后来元朝丞相脱脱率兵攻打张士诚,水陆围攻身据平江的张士诚大本营苏州城,张士诚死守不退。

洪武元年(1368年)七月,明太祖朱元璋命魏国公徐达为征虏大将军,与常遇春并从,率军水陆并进,直捣元朝大都(今北京)。

洪武元年(1368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朱元璋命大都督府发檄文,招降张士诚。

洪武二年(1369年)闰五月二十一日,明将徐达、常遇春在太原元军残余势力的战斗中获胜。

洪武二年(1369年)闰五月二十六日,明军入陕西,元将李思齐、张良臣等投降。

洪武二年(1369年)六月二十九日,明军进入开平(上都),元顺帝妥欢贴睦尔北奔应昌(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

洪武二年(1369年)七月六日,明军进占应昌。

洪武二年(1369年)七月二十六日,明军回师南京。

洪武三年(1370年)正月初三日,明太祖朱元璋大封功臣,李善长封为韩国公,徐达、常遇春封为郡王。

明太祖朱元璋屡次招降张士诚未果。

洪武三年(1370年)闰五月二十二日,明太祖朱元璋命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军二十万攻打北平。

北平行都司长官、达鲁花赤爱猷识理达腊召集旧臣准备投降明军。

都元帅帖木儿不花自杀以殉国。

闰五月二十八日,徐达率明军抵达直沽海口。

闰五月二十九日,常遇春自开平率军赶到直沽海口。

闰五月三十日,徐达、常遇春率明军进至通州(今北京市通州区)。

闰五月三十一日,明军进至北京西直门外卢沟桥,遭到元军反击,双方激战。

六月二日,明军击退援军进克北京宛平县城,守将何申投降。

六月三日,明军进入北京城。

六月四日,明太祖朱元璋驾到北京城外龙虎台。

六月五日,明太祖朱元璋进北京城。

展开全部

高启

(1336~1374)

明代诗人。字季迪,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元末曾隐居吴淞江畔的青丘,因自号青丘子。明初受诏入朝修《元史》,授翰林院编修。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拟委任他为户部右侍郎,他固辞不赴,返青丘授徒自给。后被朱元璋借苏州知府魏观一案腰斩于南京。高启为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合称“吴中四杰”。其诗雄健有力,富有才情,开始改变元末以来缛丽的诗风。学诗兼采众家之长,无偏执之病。但从汉魏一直摹拟到宋人,又死于盛年,未能熔铸创造出独立的风格。反映人民生活的诗质朴真切,富有生活气息。吊古或抒写怀抱之作寄托了较深的感慨,风格雄劲奔放。有诗集《高太史大全集》,文集《凫藻集》,词集《扣舷集》。

高启为人孤高耿介,思想以儒家为本,兼受释、道影响。他厌倦朝政,不羡功名利禄。因此,洪武三年(1370)秋,朱元璋拟委任他为户部右侍郎,他固辞不受,被赐金放还;但朱元璋怀疑他作诗讽刺自己,对他产生忌恨。高启返青丘后,以教书治田自给。苏州知府魏观修复府治旧基,高启为此撰写了《上梁文》。因府治旧基原为张士诚宫址,有人诬告魏观有反心,魏被诛;高启也受株连腰斩。

高启青年时代即有诗名,与杨基、张羽、徐贲合称"吴中四杰"。其文学思想,主张取法于汉魏晋唐各代,师古之后成家,认为要"兼师众长,随事模拟,待其时至心融,浑然自成,始可以名大方而免夫偏执之弊"(《独庵集序》)。但他死于盛年,尚未能够达到自成一家的目的。他的诗体制不一,风格多样,学习汉魏晋唐诸体,均有模拟痕迹。不过他才思俊逸,诗歌多有佳作,为明代最优秀诗人之一。

高启作官只有三年,长期居于乡里,故其部分诗歌描写了农民劳动生活,如《牧牛词》、《捕鱼词》、《养蚕词》、《射鸭词》、《伐木词》、《打麦词》、《采茶词》、《田家行》、《看刈禾》等。这些诗没有把田园生活理想化,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阶级剥削和人民疾苦。如《湖州歌送陈太守》写:"草茫茫,水汩汩。上田芜,下田没,中田有麦牛尾稀,种成未足输官物。侯来桑下摇玉珂,听侬试唱湖州歌。湖州歌,悄终阕,几家愁苦荒村月。"又如《练圻老人农隐》、《过奉口战场》、《闻长枪兵至出越城夜投龛山》、《大水》等诗,还描写了农民在天灾兵燹下的苦难。这些作品,是高启诗歌中的精华部分。

高启诗中十之八九是个人述志感怀、游山玩景以及酬答友人之作。这类诗歌,有时也对统治阶级微露讽刺。如五古《寓感》其七云:"大道本夷直,末路生险□,杯酒出肺肝,须臾起相疑。田□排窦婴,赵高诬李斯。倾挤不少假,权宠实灾基。"对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进行了揭露。又如他去官后的《太白三章》之三:"新丰主人莫相忽,人奴亦有封侯骨。"实际上是讥讽明朝新贵的。但高启思想比较复杂,他也写了不少感沐皇恩、遁世消极的诗,未能摆脱自身的阶级局限性。

高启诗在艺术上有一定特色。首先,他的某些诗崇尚写实,描摹景物时细致入微。如"江黄连渚雾,野白满田冰";"鸟啄枯杨碎,虫悬落叶轻";"犬随春□女,鸡唤晓耕人"等句胡廷瑞简介,均产生于生活实感,新颖逼真。其次,注重含蓄,韵味深长。如《凿渠谣》:"凿渠深,一十寻;凿渠广,八十丈。凿渠未苦莫嗟吁,黄河曾开千丈余。君不见,贾尚书。"只是寥寥数句,收煞处戛然而止,给人以深远的回味。再次,用典不多,力求通畅,有些只有数句的小诗,更具有民歌风味。如《子夜四时歌》之二:"红妆何草草,晚出南湖道。不忍便回舟,荷花似郎好。"明白如话,亲切动人。这些诗的创作,与他乡居时多与下层人民接近有关。高启的诗,对明代诗歌影响较广,以致有人把他誉为明代诗人之冠。

高启也写词,大多内容平泛,情调低沉,逊于他的诗作。他的散文,独创性不多,但《书博鸡者事》一文很有光采,它塑造了一个敢同豪绅斗争的义勇少年形象,语言凝炼,情节动人,有唐人传奇之风。

高启著作,诗歌数量较多,初编有5集,2000余首;后自编为《缶鸣集》,存937首。景泰元年(1450),徐庸搜集遗篇,编为《高太史大全集》,今通行《四部丛刊》中,《高太史大全集》即据此影印。高启的词编为《扣舷集》,文编为《凫藻集》,另刊于世。

后因为文章触犯朱元章,被腰斩与南京城!据传说高启被腰斩后并未死去,但是朱元璋亲自监斩,高启被拦腰截断后,用手蘸自己的血连写三个"惨"字自此后朱元璋夜夜做噩梦不久就一命呜呼了!

年代:明

作者:高启

作品:岳王墓

内容:

大树无枝向北风,

十年遗恨泣英雄。

班师诏已来三殿,

射虏书犹说两宫。

每忆上方谁请剑,

空嗟高庙自藏弓。

栖霞岭上今回首,

不见诸陵白露中。

梅花九首之一

---高启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

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

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

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

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

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

黄旗入洛竟何祥,铁锁横江未为固。

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官阙何萧萧。

英雄乘时务割据,几度战血流寒潮。

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

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

牧牛词

尔牛角弯环,我牛尾秃速,

共拈短笛与长鞭,南陇东冈去相逐。

日斜草远牛行迟,牛劳牛饥唯我知;

牛上唱歌牛下坐,夜归还向牛边卧。

长年牧牛百不忧,但恐输租卖我牛。

养蚕词

东家西家罢来往,晴日深窗风雨响。

三眠蚕起食叶多,陌头桑树空枝柯。

新妇守箔女执筐,头发不梳一月忙。

三姑祭后今年好,满簇如云茧成早。

檐前蝶车急作丝,又是夏税相催时。

客中忆二女

每忆门前两候归,客中长夜梦魂飞。

料应此际犹依母,灯下看缝寄我衣。

宋濂(1310—1381),

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浦江(现在浙江义乌)人。他家境贫寒,但自幼好学,曾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等。他一生刻苦学习,“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元朝末年,元顺帝曾召他为翰林院编修,他以奉养父母为由,辞不 ,修道著书。

明初朱元璋称帝,宋濂就任江南儒学提举,为太子讲经。洪武二年(1369),奉命主修《元史》。累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知制诰。洪武十年(1377),以年老辞官还乡。后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全家流放茂州(现在四川省茂汶羌族自治县),途中病死于夔州(现在重庆奉节县)。

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宋濂与刘基、高启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以继承儒家封建道统为己任,为文主张“宗经”“师古”,取法唐宋,著作甚丰。他的著作以传记小品和记叙性散文为代表,散文或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明朝立国,朝廷礼乐制度多为宋濂所制定,朱元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刘基赞许他“当今文章第一”,四方学者称他为“太史公”。著有《宋学士文集》。

宋濂是“开国文臣之首”。他坚持散文要明道致用、宗经师古,强调“辞达”,注意“通变”,要求“因事感触”而为文,所以他的散文内容比较充实,且有一定的艺术功力。

有明一代,开私家藏书风气者,首推宋濂。

宋濂藏书始於青年时代。当时,他因元末战乱迁居浦江,於青萝山中筑室读书,因名其楼为“青萝山房”。兵炎之后,官私藏书毁损严重,而宋濂因隐居山中,仍能坐拥书城。明祁承汉《澹生堂藏书红》说:“胜国兵火之后,宋文宪公读书青萝山中,便已藏书万卷。”清载殿泗《风希堂文集》卷二《宋文宪公全集序》则说宋濂“始自潜溪徒浦江,得卷氏藏书之富,首推宋濂 ”。

宋濂藏书之精华,有少数流入清人之手。如北宋本《长庆集》,先后为钱曾、黄丕烈、潘祖荫所藏。《百宋一廛赋》:“庐山《长庆》,见取六丁;金华太史,独著精灵。”注:“《长庆集》北宋时镂版,所谓‘庐山本’者。庚寅一炬,种子断绝,唯此金华宋氏景濂所藏小宋本,图记宛然,古香可爱,推稀世珍。”又有宋本《春秋经传集解》、《史记》、《文选》等流入清宫内府,《天禄琳琅续编》有记。宋濂还曾藏有宋刊《事林广记》,后归广东丁日昌,《持静斋书目》著录。

刘基

刘基,字伯温,生于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六月十五日,卒于明洪武八年(1375),终年65岁,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南田镇武阳村人(旧属处州府青田县),故时人称他为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为刘诚意。他死后139年,即明武宗正德九年(1514),被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因而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县是1948年析置的新县,县名就是为了纪念刘基。

刘基出身名门望族,自幼聪明好学,有神童之誉。元至顺四年{1333年)23岁的刘基,一举考中进士,开始步人仕途生涯。他立志报国,但朝廷昏庸腐败,使他20余年的宦海生涯屡遭磨难贬抑。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三月,接受朱元璋的邀请,成为参赞军务的谋士,为明王朝的建立和发展,立下汗马功劳。他为人刚直,胆识过人,朱元璋尊其为“吾子房(张良)也”。民间有“上有诸葛孔明,下有刘基伯温”的称道。

至正二十年五月,陈友谅攻下了南京外围的重镇太平,杀了朱元璋的养子朱文逊及守将花云。他还在太平立国,自称皇帝。调集舟师,从江州向东直指应天。声称此役有张士诚配合,攻陷应天,指日可待。在陈友谅的嚣张气焰面前,朱元璋的部将感到局势紧张。有的主张出城决一死战,有的主张弃城转移,也有的主张献城投降。诸说纷纭,莫衷一是。朱元璋也一时拿不定主意,便问站在一边默不作语的刘基。刘基斩钉截铁地回答,先斩主降者和言逃者,才能破敌获胜。他说,陈友谅劫主称帝,骄横一世,其心无日不忘金陵。现在气势汹汹,顺江东下,乃是向我 ,逼我退让。我们不能让其得逞,只有坚决抵抗。他又说,常言道,后举者胜,陈友谅虽兵骄将悍,但他们行军千里来犯我,既是疲军,又是不义,而我们后发制人,以逸待劳,待敌深入后,我以伏兵击之,自当必胜。这一仗对我们来说关系重大,一定要打好。刘基的一番话,坚定了朱元璋抗击的决心,他采纳了刘基的计策,巧出奇兵打败了陈友谅的进攻。朱元璋不仅取得了保卫应天的胜利,还一鼓作气收复了太平。巩固了金陵这块根据地。此役仅在刘基投奔后的两个月,充分显示了刘基卓越的军事才能。

陈友谅虽退守江西、湖北一带,但他和张士诚仍然是朱元璋的主要劲敌。为了扫平群雄,北定中原,最后推翻元朝政权,朱元璋军中对东张西陈两个战略方向,持有不同的看法。多数将领主张先易后难,即先打张士诚。这一战略思想对朱元璋也产生了影响。

刘基的主张则相反,他认为张士诚生性怯弱,胸无大志,只求自保,这种人不足为虑。陈友谅野心勃勃,力量也强,又据长江上游,对我威胁最大。若先打张士诚,陈友谅定会乘虚攻我;可是如果先讨伐陈友谅,张士诚则不一定敢轻举妄动。故当先除陈。陈氏一灭,张氏自孤,存亡便由我了。陈张既平,就可拥麾北上,席卷中原,大业便可告成了。刘基的分析高瞻远瞩,应该说是朱元璋扫平四海、建立大业的唯一正确战略方案。朱元璋采纳刘基之计,决定先征陈友谅,再攻张士诚,在全面胜利的道路上迈出了举足轻重的一步。

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亲率三军溯长江西征陈友谅。先攻安庆不克,刘基知陈友谅重兵驻防安庆,其老巢江州(今江西九江市)必定空虚,便建言马上转攻江州,果然一举而下,陈友谅弃逃武昌。不久,陈友谅部臣江西行省丞相胡廷瑞以保留部队为条件前来议降,朱元璋从刘基劝,接受胡的条件。胡降,其他守将见此纷纷前来纳款,整个江西很快并入朱元璋的版图。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四月,陈友谅乘朱元璋北上解小明王韩林儿安丰被围之际,从武昌率军倾城而出,围攻洪都;想守回这一重镇。守将朱文正力拒抵抗,两军相持多日。七月,朱元璋率大军南下,与陈友谅决战于鄱阳湖上。刘基日夜侍随朱元璋左右,参与军机。两军鏖战,血染湖水,双方死伤惨重,最后在湖面上相持不下。这时刘基向朱元璋献计,建议派重兵扼守鄱阳湖四周出口之处,以困陈友谅。不久,陈友谅率残军突围。想从小港汊口处逃窜,结果被朱元璋军扼住。陈友谅战死,余军大溃。消灭陈友谅势力以后,朱元璋马不停蹄,立即又挥戈东进,征伐张士诚。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九月,攻占平江(今江苏苏州市),张士诚走投无路,自缢身死。自此长江中下游地区尽归朱元璋所有。朱元璋对刘基说:“先生是我创立江山的第一等功臣。”

刘基还有许多出其不意的战术,每遇战事往往以奇计制胜。在打江州时,他见江州城墙沿江而筑,又很低矮,便授意在战舰上建造云梯天桥。夜间驶到城墙脚下,将天桥架在城墙上,士兵缘梯而上,顺利破城。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他奔母丧从处州返金陵,途经严州(今浙江建德县),正适张士诚部来犯,严州守将李文忠要出兵迎击,刘基劝阻说,不出三日,敌人会自己退走,到时出兵追击,可获大胜。李文忠听从了刘基的劝说。第三天黎明,敌军果退,李文忠出击,大胜而归。

刘基的运筹帷幄、神机妙算不仅使同僚下属钦佩不已,也博得了朱元璋的信任与尊敬。朱元璋将他比作汉代谋臣张良、尊称他“老先生”而不呼其名,经常和他一起商

【高分求助】1314年出生或者去世的名人

公元1314年,爱德华二世率领一支约10万人的英格兰远征军入侵苏格兰,以图解除在罗伯特一世领导下的苏格兰军队对斯特林城堡的围困。公元1314...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