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的道教解释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4浏览:5收藏

三元的道教解释,第1张

三元,在道教教义中原指宇宙生成的本原和道教经典产生的源流,隋唐以后又衍化为道教神仙和道教主要节日的名称,延续至今。道家著作原无“三元”之说,但是古历法家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年、月、日之始,称三元日,因为此日为“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此“元”当系开始之意。古术数家以六十年为一甲子,第一甲子为上元,第二甲子为中元,第三甲子为下元。一百八十年为“天地一变”之周始,合称“三元”,此“元”又是单元之意。早期道教太平道有“三统”神学思想,称:“元气有三名,太阳、太阴、中和。形体有三名,天、地、人。天有三名,日、月、星,北极为中也。地有三名,为山、川、平土。人有三名,父、母、子。治有三名,君、臣、民。欲太平也,此三者常当腹心,不失铢分,使同一忧,合成一家,立致太平,延年不疑矣。”其时尚无三元之说。《三国志·魏书·张鲁传》引《典略》称五斗米道“请祷之法,书病人姓名,说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之天,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谓之三官手书”。也未将三官和三元联系在一起。

大约在北周末年成书的道教类书《无上秘要》中,“三元”一词才见著录。该书卷二十七《上清神符品》引《洞真三元玉检布经》称,受佩“三元玄坛玉检紫文”之人,佩身九年,就有可能“乘三元之軿,上升三元之官”。该经收入《道藏》洞玄部本文类,全称《上清三元玉检三元布经》。该经所称“三元”,指的是天、仙、地,即上元玉检检天大录、中元玉检检仙真书、下元玉检检地玉文。附有《三元内存招真降灵上法》,其内存之神为“太素元君”以及她的三个女儿,紫素元君、黄素元君、白素元君,三女神又合称为“三素元君”。故上清派的“三元”并非指天地水三官。《无上秘要》卷五十二有《三元斋品》,徐墨斋认为从道之人“生长流俗,五神诤竞,尘深罪秽,永不自觉,与罪同长,山海弥积,前生至今,不知缘来,凡以几劫,逮及今日,罪结天地,在何簿目,为三官执举,拘逮地役,虽自修厉而无感彻,真灵不降,众魔所伐,致思念不专,五神飞越,常恐一旦归命幽壑,弥沦万劫,终天无拔”,因此必须以三元大庆吉日,“清斋烧香,首谢前身及得今日积行,所犯天所不原、地所不赦、神所不哀、鬼所不放亿罪兆过”。据此,南北朝时期已开始将“三官”和“三元”联系在一起。

唐初编成的《艺文类聚》卷四“七月十五”条称:“道经曰:七月十五,中元之日,地官校勾,搜选人间,分别善恶,诸天圣众,普诣宫中,简定劫数,人鬼传录,饿鬼囚徒,一时皆集。以其日作玄都大献于玉京山,采诸花果,珍奇异物,幢幡宝盖,清膳饮食,献诸圣众。道士于其日夜讲诵是经,十方大圣,齐咏灵篇,囚徒饿鬼俱饱满,免于众苦,得还人中。”《艺文类聚》所称道经乃《太上洞玄灵宝三元玉京玄都大献经》。

《道藏》收入洞玄部本文类。该经有题解和注释,作者不详。注称:“三元者,元,本也。但以上三官为万物之行本,故曰三元。”题解称:“一切众生,生死命籍,善恶簿录,普皆系在三元九府,天、地、水三官考校功过,毫分无失。所言三元者,正月十五日为上元,即天官检勾;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即地官检勾;十月十五日为下元,即水官检勾。一切众生皆是天地水三官之所统摄。”在《太上洞玄灵宝三元品戒功德轻重经》中,叙述更细,称天官有三宫三府三十六曹,地官有三宫三府四十二曹,水官有三宫三府四十二曹,三官共有九宫九府一百二十曹,专司记载人的生死和功过,“责役考对,年月日限,无有差错”。该经还称:“人身中亦有三宫六府百二十关节,三万六千神。

人身行恶,身神亦奏之三官;

人身行善,则度其仙名。生死罪福,莫不先由身神影响相应乎自然也。”这就将天神和人身之神联系起来,成为对于人的善恶行为的监察系统。

宋代张君房编撰的《云笈七箓》卷五十六《元气论》称:“混沌分后,有天地水三元之气,生成人伦,长养万物。人亦法之,号为三焦、三丹田,以养身形,以生神气。”将人体的三丹田称为“三元”是道教内丹术的说法。

《参同契》称“含精养神,通德三元”。宋末元初道教学者俞琰注“三元”为“上中下之三田也”。宋曾慥编撰的《道枢》卷三十有《三元篇》,其“三元”所指“上元者首以上属焉;中元者,首之下脐之上属焉;下元者,脐之下腰之上属焉”。“人有三元,三元塞则六气乱矣”;“三元之中,中元其最尊者也”;“上气入既足,若动而不动于恍惚之间,自然结成寄于气海,故中元注于下元之珠,元气斯定矣。中元者,阳也,雄也;下元者,阴也,雌也”;“中元守乎下元,左白右黑,合而为一”;“外气不入,内气不出,与天地同和,其寿无涯焉”。张伯端《悟真篇》卷上有“四象五行全籍土,三元八卦岂离壬”句,董德宁注称:“三元者,三才也,其在天为日月星之三光,在地为水火土之三要,在人为精气神之三物也。”这就将内丹修炼同道教教义中的宇宙生成理论联系在一起了。现代道教著名学者陈撄宁还在《黄庭经讲义》中称“三元”为元精、元气、元神。

另据《云笈七箓》卷三《道教三洞宗元》,“三元”又有宇宙和道教经籍起源的意思,称“原夫道家由肇,起自无先,垂迹应感,生乎妙一,从乎妙一,分为三元,又从三元变成三气,又从三气变生三才。三才既滋,万物斯备。其三元者,第一混洞太无元,第二赤混太无元,第三冥寂玄通元”。从三元中又分别化生出天宝君、灵宝君、神宝君。

三君分别居于玉清境清微天,上清境禹余天,太清境大赤天。此三君各为道教教主,即三洞之尊神。“天宝君说十二部经,为洞真教主; 灵宝君说十二部经,为洞玄教主;神宝君说十二部经,为洞神教主”。由此衍生出道教三洞系统以及包括其中的各种道教经籍。

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有三个高峰期,称为“三元”——开元、元和、元佑。

清静,道教认为“道”包含着清和浊,静和动等对立的两个方面,其中清静是本,浊动是

流。因为,清是浊的根源,静是动的基础。所以,不论是治国治身都要清静。学道者如

能清静,则与天地同寿。

《道德经》中提到“静”字有十处。其中“清静”连用的仅一处。第十六章称“守

静笃”,“归根曰静,静曰复命”,意思是要将致虚和守静都做得非常精湛,返回本根

叫做静,静了才是复命。第四十五章称“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阐明了静

的作用,能够克服扰动,制服暑热。清静可以成为天下人的模范。第三十七章还称“不

欲以静,天下将自正”。说明要做到静的关键是“不欲”,即不起贪欲,清静无为,那

么天下自然得到规范。《南华真经·天地》篇称:“古之畜天下者,无欲而天下足,无

为而万物化,渊静而百姓定。”

意即古代之善于治理天下者,没有贪欲而天下能自足,任其自然而万物能自化,心

如深池之水那样的平静,百姓也就自然安定。《天道》篇还认为圣人之静,“非日静也

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铙心者,故静也”而更重要的是因为“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

也”,进而将“静”视作观察和衡量天地万物的方法和标准。《淮南子·原道训》称:

“清静者,德之至也;而柔弱者,道之要也;虚而恬愉者,万物之用也。”将“清静”

和“柔弱”作为道德的至要。在《精神训》和《说林训》中还称“天静以清”,“水静

则平”;《原道训》还认为“人生而静,天之性也”,都以“静”作为天地万物的规律

和人的行为规范。由此,在阐述人主治国之术时,认为“清静无为,则天与之时,廉俭

守节,则地生之财,处愚称德,则圣人为之谋”。君人之道,就是拿“处静”来约束

自己,拿“节俭”而守纪律来约束下属。“处静”,就不会骚扰下属,“节俭”,就不

会使民众产生怨恨的情绪。

早期道教继承了先秦和两汉道家清静是“道”之本源的观点。《老子想尔注》认为

“道常无欲,乐清静,故令天地常正”,要求“天子王公”,尽管荣华显达,被人尊奉,

但是“务当重清静,奉行道诫”,不可妄为。对于学道的人,则“当自重精神,清静为

本”。《太平经》中则认为天地有性,“善者致善,恶者致恶,正者致正,邪者致邪”,

人只要能够自己“善”和“正”,就能感动天地。声称“人心端正清静,至诚感天,无

有恶意,瑞应善物为其出。子欲重知其大信,古者大圣贤皆用心清静专一,故能致瑞应

也。”从魏晋至唐代,“清静”一直是道士学道和修道的重要内容。葛洪《抱朴子内

篇》称:“仙法欲静寂无为,忘其形骸”。将“静寂”作为学仙之法的基本要求。司

马承祯《坐忘论》认为“心”是“一身之主,百神之帅”。学道的第一步就是“安坐收

心离境,住无所有”,“法道安心,贵无所著”。收心的标准,就是“是非美恶,不入

于心,心不受外,名曰虚心,心不逐外,名曰安心”。只有收心,才能“各归其根,归

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清静经》充分发挥了《道德经》的清

静思想,认为“清者,浊之源;静者,动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唐代以后

道门注家对此作了充分发挥,杜光庭在《清静经注》中称:“清者,天之气也,浊者,

地之气也。”

又曰:“清浊者,道之别名也。学仙之人,能坚守于至道,一切万物自然归之。”

元初道士李道纯也注曰:“清浊本一,动静不二,流虽浊而其源常清,用虽动而其体常

静。清静久久,神与道俱,与天地为一。”《清静经》着重阐述了清静修炼的要求是

澄心遣欲,万类皆空,“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

澄其心而神自清”。杜光庭在其注本中对此也有所阐释:“遣者,去除之喻也。人能去

其情欲,内守元和,自然心神安静,心既安静,世欲岂能生焉?”

李道纯认为“遣欲之要”为“悠悠万事,不是空一以贯之,终归元物”,就是经文

所述之意:“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

其物。三者既悟,唯见于空。”身心和万物,都被视作“空”,当然物欲即可摆脱。

《清静经》还认为只是遣欲,还不能真正做到清静,只有“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

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

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由此,修炼的“清静”,才是“真

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这样一种“清静”得道,实

际上就是追求一种身心精神的完全超脱,绝对自由的境界。既不为物累,也不为心累,

不为累而累,也不为不累而累。

宋元以后,清静之道与道教内丹修炼之术逐渐融合。《云笈七箓》卷五十六《诸家

气法》引《元气论》称“无劳尔形,无摇尔精,归心静默,可以长生。生命之根本,决

在此道”。

意思是长生修炼之诀窍在于使形神清静,保持根本。卷九十一《七部名数要记》称,

“专精积神,不与物杂,谓之清”,“反神服气,安而不动,谓之静”。卷九十二《仙

籍语论要记》称,“专精养神,不为物杂,谓之清;反神服气,安而不动,谓之静。制

念以定志,静身以安神,保气以存精。思虑兼忘,冥想内视,则身神并一。身神并一则

近真矣”。“近真”,就是得道的意思。全真道创立后,“清静”之法,就完全同精、

气、神的内修联系在一起了。《纯阳真人浑成集》中有诗两首,一首题名《清》:“一

念不起,万缘何生。虚无浩浩,月白风清”;另一首题名《静》:“外境不侵,内神自

定。一点灵光,莹然自静。”这两首诗从“外侵”、“内念”等角度描述了内修中的

感受。《真仙直指语录》引全真七子之一马丹阳之语,称:“清静者,清谓清其心源,

静谓静其气海。心源清则外物不能挠,性定而神明。气海静则邪欲不能作,精全而腹实。

故澄心如澄水,万物自鉴。养气如护婴儿,莫令有损。气透则神灵,神灵则气变,此清

静所到也。”李道纯在《清庵莹蟾子语录》中述及“清净”时,也说“灵源浪息谓之

清,性地无尘谓之净。神水本来清,随流便不澄。只今还不动,慧日自西东”,“清清

净净本无言,才有施为不自然。默识通玄关窍透,性灵神化宝凝坚”。认为内修之中,

神水之流转,关窍之通透,都要依靠“清静”功法作为基础。

清代全真道士黄元吉在《乐育堂语录》中,较为辩证地看待内丹修炼中的“动静”

问题。他认为“静处炼命,动处炼性,集义生气,积气成义”,主张“成真作圣,皆从

此一动一静,立其基。盖静则无形,动则有象,静不是天地之根,动亦非人物之本,惟

此一出一入间,实为玄物之门”。认为内修的过程是动静结合的过程。在炼命阶段强

调“静”,在炼性阶段强调“动”,只有在一动一静之中,修道之人才能炼就大丹。

王元晖在其《清静经》的注本中称,修炼之士“当须入三静关”,要大静三百日,

中静二百日,小静一百日。在入关期间,要“闭户不出”。但是,黄元吉在修炼场所

的选择上,并不主张形式上的“静”,认为:“只要在欲无欲,居尘出尘足矣。古云:

炼己于尘俗,原不可绝人而逃世,须于人世中修之,方能淡得尘情,扫得垢秽,否则未

见性明心,即使深居崖谷,鲜不炼一腔躁气也。”至于玉液已成,炼金液大丹时,为了

以山林的天地之气,养已身先天一气,才不得不入山采药,择静地而修之。在修炼过程

中,黄元吉也认为动静是结合的,“当夫静坐之时,一心返照于虚无祖窍,务令无知识,

无念虑,尘垢一空,清明尝见,庶几混混沌沌之中,落出一点真意,即是先天之意。从

此有觉,即先天之觉。从此有动,即先天之动”。通过“静坐”的修炼,达到先天之

“觉动”。在一静一动之中,“真精真气真神,即从此而生”。

太玄》曰:有九天,一为中天,二为羡天,三为从天,四为更天,五为晬天,六为廓 天,七为咸天,八为沈天,九为成天。 又曰:天以不见为玄。 

《正义太玄经》云:“九天谓一为中天,二为羡天,三为从天,四为更天,五为晬天,六为廓天,七为咸天,八为沈天,九为成天。” 

《尔雅》曰:穹苍,苍天也,春为苍天,夏为昊天,秋为旻天,冬为上天。 

《吕氏春秋》曰:天有九野,何谓九野,中央曰钧天,东方曰苍天,东北曰变天。北方曰玄天,西北曰幽天,西方曰皓天,西南曰朱天,南方曰炎天,东南曰阳天。 

《淮南子》云:“中央曰钧天,东方曰苍天,东北旻天,北方玄天,西北幽天,西方魭天,西南朱天,南方炎天,东南阳天”也。

扩展资料:

春秋时期,老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智慧。总结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道家完整系统的理论,标志着道家思想已经正式成型。对中华哲学、文学、科技、艺术、音乐、养生、宗教等等影响深远。

李约瑟说:“中国人性格中有许多最吸引人的因素都来源于道家思想。中国如果没有道家思想,就像是一棵深根已经烂掉的大树。”“道家思想乃是中国的科学和技术的根本”,“(道家哲学)对中国科学史是有着头等重要性的”

有中华文化基石之称的道家哲学思想,还通过儒学以及中国化之后的佛学而得以不同程度的体现。

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大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道生法、以雌守雄、刚柔并济等政治、经济、治国、军事策略,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诸子百家”中一门极为重要的哲学流派,存在于中华各文化领域,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大量的中外学者开始注意到与吸取道家的积极思想,故学者说:“道家思想可以看为中国民族伟大的产物。是国民思想的中心,大有‘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气概。”

东汉末年道教以黄、老道家思想为理论根据,承袭春秋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衍化形成。

--道家

不是。道家最高一层,称大罗天,与三清境合称为圣境四天。

  道教的基本信仰是长生成仙。自战国神仙家兴起以后,人们逐渐形成一种观念,即: 神仙是一些能轻身飞举的超人,他们居处于天界,常“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 外”。①“天”是神仙居处与活动的主要场所,是“仙境”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天” 究竟是什么样子?其结构如何?有哪些神仙居于其中?他们有多长的仙寿?这些问题, 在道教出现以前,尚没有具体详细的解答。汉末道教产生以后,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发展 过程始形成三十六天说,以解答此问题。时间大约从晋代至唐初。其最早的雏形是约于 晋代成书的《度人经》提出的三十二天说。关于三十二天,该经开头便有一段描绘“天 真大神、上圣高尊、妙行真人、无鞅数众乘空而来”的情景:“飞云丹霄,绿舆琼轮, 羽盖垂荫,流精玉光,五色郁勃,洞焕太空。”又言:“七日七夜,诸天日月星宿,璇 玑玉衡,一时停轮,神风静默,山海藏云,天无浮翳,四气朗清。”薛幽栖注曰:“凡 言诸天者,皆三十二天也。”②经中又云:“道言:行道之日,皆当香汤沐浴,斋戒入 室东向,叩齿三十二通,上闻三十二天,心拜三十二过。”③“三十二天”之名,亦载 于此经中。但当时提出的三十二天是按东西南北(各为八天)沿横向平面向四方展开的 四大块。四块之间,各各平行,并无高下等次之分。

  至南北朝,南齐道士严东,在注《度人经》时,引进佛教三界(欲界、色界、无色 界)和三天、大罗等说法,将《度人经》的三十二天分割为欲界六天、色界十二天、无 色界十天、无色界上四天四个层次,④并在三十二天之上,再加黄、苍、青三天,成三 十五天。曰:“三十二天,位在四方,方有八天,合三十二天也。三天罗其上。……有 自然五霞,其色苍黄,号曰黄天;黄天之上,其色青苍,号曰苍天;苍天之上,其处玄 空,积空成青,号曰青天。凡有三十五天。”⑤至唐初,大约活动于唐太宗贞观(627~ 649)年间或稍前的李少微,在注《度人经》时对三十二天又作了重新划分,即:欲界六 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种民天四天。在经文“上明七曜摩夷天”注中云:“以 上六天,谓之欲界。”⑥在经文“无极昙誓天”注中云:“以上十八天,谓之色界。” ⑦在经文“太素秀乐禁上天”注中云:“以上四天,谓之无色界。”⑧在经文“太极平 育贾奕天”注中云:“以上四天,为四民天,亦谓之种民天。”⑨同时在四种民天之上, 再加三清天和大罗天,成三十六天。他说:“三界之上,犹有四梵三清,然后至于大罗。” AB又云:“上元天官,隶玉清境,……中元二品地官者,隶上清境,……下元三品水官, 隶太清境。”AC但将三十二天增为三十六天,不始于李少微。北齐魏收于天保二年至五 年(551~554)间所撰之《魏书·释老志》中已见此提法,他说:道教言“二仪之间, 有三十六天,中有三十六宫,宫有一主。”AD不过《释老志》未述其结构。李少微在划 分三十二天的层次后,又称其上有三清、大罗,且把太清、上清、玉清置于一个层次上, 并有各天所居天人的寿数及修道者升入各天的条件。他声称,居于“太黄皇曾天”中的 天人为“九百万岁”,居于“太明玉完天”中的天人为“一千八百万岁”,……,天界 越高,年寿越长,从几千万岁到几亿岁。并称,居四种民天的天人,“出二气之外,无 年寿之限,喜乐清净也”。AE又说,人们要想升入天界,获得长寿,乃至不死,必须修 道积功。“《道教经》云:凡人口业净,有十善功以上,生欲界之天”。AF“《道教经》 云:身业净,有三百善功,得生色界”。AG“《道教经》云:心业净,有六百善功,生 无色界四天”。AH“无观转妙,结习都忘,若洞入自然,即升居种民天也”。AI比李少 微略晚的茅山道士潘师正,在回答唐高宗的提问时,对以往诸说进行修正补充,提出了 系统完整的三十六天说。云:“谨案灵宝诸经及三界图箓,道有三清、三界。其三清境 者,则玉清、上清、太清;三界者,则欲界、色界、无色界。其下欲界有六天,其中色 界有十八天,其上无色界有四天;三界之上,复有四种人天,合有三十二天。……其三 清境中,各有一天,则清微天、禹余天、大赤天。此三清、三界,各有诸王帝皇真仙, 品格僚属极多,非可具述。又有大罗天弥盖三清之上。合三清、大罗、三界等为三十六 天。”AJ又称:“六天欲界,阴阳胎生,年积万岁”;“十八天色界,…… 年积亿岁,不残不伤也”;“四天无色界,阴阳有形,身长数百里,不以为累,能 隐形入微”;“四种人天,名四梵天,寿命无有大期”;“无上三天,皆是证果极地”。 AK并云:“从四人天已下,三界之中,犹未免于三灾劫坏;从无色界已上,则三灾所不 及,劫会所不干。”LB即万劫不坏,长生久视。 至此,三十六天始从下到上定型为:(一)欲界六天(太皇黄曾天、太明玉完天、 清明何童天、玄胎平育天、元明文举天、七曜摩夷天);(二)色界十八天(虚无越衡 天、太极氵蒙翳天、赤明和阳天、玄明恭华天、耀明宗飘天、竺落皇笳天、虚明堂曜天、 观明端靖天、玄明恭庆天、太焕极瑶天、元载孔升天、太安皇崖天、显定极风天、始黄 孝芒天、太黄翁重天、无思江由天、上揲阮乐天、无极昙誓天);(三)无色界四天 (皓庭霄度天、渊通元洞天、翰宠妙成天、秀乐禁上天);(四)四梵天,即四种民天 (无上常融天、玉隆腾胜天、龙变梵度天、平育贾奕天);(五)三清天(太清境大赤 天、上清境禹余天、玉清境清微天,或称太清天、上清天、玉清天);(六)大罗天。

  此外,与《度人经》提出三十二天说大体同时,《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章经》又 根据《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提出了九天说。LD略谓 元始祖气化生玄、元、始三气和天宝、灵宝、神宝三尊神;三气又合生九气、九天。九 天之名为:郁单无量天、上上禅善无量寿天、梵监须延天、寂然兜术天、波罗尼密不骄 乐天,洞元化应声天、灵化梵辅天、高虚清明天、无想无结无爱天。

综上所述,9层天和9层地,并不是说天有9层,地有9层,而是极言天之高,地之厚。9层天是说天的最高处。9层地是说地的最厚处。

  儒家是这样认为的,“九者,阳之数,道之纲纪”,古人造字以纪数,起于一,极于九,九为最大,因此,用“九天”形容天的最高处,也作“九重天”、“九霄”,都是形容极高。

  佛家说法:三界:欲界(六层天)、色界(分成四大禅天,一共十八层天)、无色界(四层天),共二十八层天。这才是道家与佛家所说的“九天”,并非指三界分成九层天。三界的主宰是大自在天主,他在色界的最高处,即第四禅天,而不在无色界,无色界的一切都是无形无相的,其中的生命也没有色身,所以称无色界。色界(色即物质)的第四禅天是三界中有形有相的物质世界的最高处,而此最高的第四禅天中共包含九层天。“九层天里边又分成很多小天,所以又有人叫三十三层天”也是错误的说法。实际叫“三十三天”而非“三十三层天”,“三十三天”指的是欲界六天中的第二层天(忉利天,又名三十三天,是玉皇大帝又叫帝释天之所在)共有三十三座天宫宫殿。

  道教:据宋代张君房编撰的《云笈七箓》卷二十一“天地部”称,道教构想的地上之天共有三十六层,故名三十六天。(一)太皇黄曾天(二)太明玉完天(三)清明何童天(四)玄胎平育天(五)元明文举天(六)七曜摩夷天。此六天合称为欲界。 

  (七)虚无越衡天,(八)太极蒙翳天(九)赤明和阳天(十)玄明恭华天(十一)耀明宗飘天(十二)竺落皇笳天(十三)虚明堂曜天(十四)观明端靖天(十五)玄明恭庆天(十六)太焕极瑶天(十七)元载孔升天(十八)太安 皇崖天(十九)显定极风天(二十)始黄孝芒天(二十一)太黄翁重天(二十二)无思江由天(二十三)上揲阮乐天(二十四)无极昙誓天,此十八天合称为色界。

  (二十五)皓庭霄度天(二十六)渊通元洞天(二十七)翰宠妙成天(二十八)秀乐禁上天,此四天合称无色界。

  欲界、色界和无色界合称为三界,共计二十八天。

  三界之上又有四种民天:(二十九)无上常融天(三十)玉隆腾胜天(三十一)龙 变梵度天,(三十二)平育贾奕天(三十三)太清境大赤天(三十四)上清境禹余天(三十五)玉清境清微天,此三天合称三清天。三十六为最高一层,称大罗天,与三清境合称为圣境四天。三界、四梵天、圣境四天共计三十六天。

三元的道教解释

三元,在道教教义中原指宇宙生成的本原和道教经典产生的源流,隋唐以后又衍化为道教神仙和道教主要节日的名称,延续至今。道家著作原无“三...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