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里面一些有关的知识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本草纲目里面一些有关的知识,第1张

本草纲目》,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是作者在继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学习、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学知识,经过实践和钻研,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巨著。书中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溶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本书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此外,它还是周杰伦专辑《依然范特西》中的《本草纲目》(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是明朝伟大的医药 学家李时珍为修改古代医书的错误而编,(1518-1593年)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实地考察,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历时29年编成,30余年心血的结晶。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医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1160幅精美的插图,约190万字,分为16部、60类。每种药物分列释名(确定名称)、集解(叙述产地)、正误(更正过去文献的错误)、修治(炮制方法)、气味、主治、发明(前三项指分析药物的功能)、附方(收集民间流传的药方)等项。全书收录植物药有881种,附录61种,共942种,再加上具名未用植物153种,共计1095种,占全部药物总数的58%。李时珍把植物分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本部五部,又把草部分为山草、芳草、溼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草、杂草等九类,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在训诂、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植物、动物、矿物、冶金等方面也有突出成就。本书十七世纪末即传播,先后多种文字的译本,对世界自然科学也有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它是几千年来祖国药物学的总结。这本药典,不论从它严密的科学分类,或是从它包含药物的数目之多和流畅生动的文笔来看,都远远超过古代任何一部本草著作。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对人类近代科学以及医学方面影响最大。一首歌 关于《本草纲目》这部书名的由来还有一段有趣的插曲。公元1578年,年届六旬的李时珍完成了《本草纲目》,只可惜尚未确定书名。一天,他出诊 本草纲目原书插图 归来,习惯地坐在桌前。当他一眼看到昨天读过的《通鉴纲目》还摆放在案头时,突然心中一动,立即提起笔来,蘸饱了墨汁,在洁白的书稿封面上写下了“本草纲目”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他端详着,兴奋地自言自语道:“对,就叫《本草纲目》吧!”为了这部书的体例,李时珍考虑了许久,也翻阅了不少书籍,并从《通鉴纲目》中得到启示,决定采用“以纲挈目”的体例来编这部书,并以《本草纲目》这个名称作为自己经历二十七年搜集、整理、编纂的这部书的书名。

  它的成就,首先在药物分类上改变了原有上、中、下三品分类法,采取了“析族区类,振纲分目”的科学分类。它把药物分矿物药、植物药、动物药。又将矿物药分为金部、玉部、石部、卤部四部。植物药一类,根据植物的性能、形态、及其生长的环境,区别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木部等5部;草部又分为山草、芳草、醒草、毒草、水草、蔓草、石草等小类。动物一类,按低级向高级进化的顺序排列为虫部、鳞部、介部、禽部、兽部、人部等6部。还有服器部。这种分类法,已经过渡到按自然演化的系统来进行了。从无机到有机,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这种分类法在当时是十分先进的。尤其对植物的科学分类,要比瑞典的分类学家林奈早二百年。

  《本草纲目》不仅在药物学方面有巨大成就,在化学、地质、天文等方面,都有突出贡献。它在化学史上,较早地记载了纯金属、金属、金属氯化物、硫化物等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同时又记载了蒸馏、结晶、升华、沉淀、干燥等现代化学中应用的一些操作方法。李时珍还指出,月球和地球一样,都是具有山河的天体,“窃谓月乃阴魂,其中婆娑者,山河之影尔”。《本草纲目》不仅是我国一部药物学巨著,也不愧是我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正如李建元《进本草纲目疏》中指出:“上自坟典、下至传奇,凡有相关,靡不收采,虽命医书,实该物理。”药物解说 

  在药物解说方面,本草纲目包括八个部分:

  释名,罗列典籍中药物的异名,并解说诸名的由来;

  集解,集录诸家对该药产地、形态、栽培、采集等的论述;

  修治,介绍该药的炮制法和保存法;

  气味,介绍该药的药性;

  主治,列举该药所能治的主要病症;

  发明,阐明药理或记录前人和自己的心得体会;

  正误,纠正过去本草书中的错误;

  附方,介绍以药为主的各种验方及其主治。

  李时珍根据古籍的记载和自己的亲身实践,对各种药物的名称、产地、气味、形态、栽培、采集、炮制等作了详细的介绍,并通过严密的考证,纠正了前人的一些错误。他在书中介绍和考证了许多来自南亚的药物,并广征佛书,给其中许多药物注出了梵文译名,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本草纲目》改进了中国传统的分类方法,格式比较统一,叙述也比较科学和精密,例如:把广义的“虫”药扩充到106种,其中昆虫药为73种,分为“卵生”、“化生”和“湿生”三类。对动物和植物的分类学的发展具有很大意义。

  《本草纲目》纠正了前人的许多错误之处,如南星与虎掌,本来是同一种药物,过去却误认为两种药物;以前葳蕤、女萎认为是同药,李氏经过鉴别则确认为两种;苏颂在《图经本草》将天花、括楼分为两处,其实是同一种植物;前人误认“马精入地变为锁阳”、“草子可以变鱼”,一一予以纠正之。并且在本书中还加入了许多新的药物。对某些药物的疗效,李时珍还通过自己的经验作了进一步的描述。本书还载叙了大量宝贵的医学资料,除去大量附方、验方及治验病案外,还有一些有用的医学史料。

  本书不仅是一部药物学著作,还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书中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在生物、化学、天文、地理、地质、采矿乃至于历史方面都有一定的贡献。

  《本草纲目》乃是一部集十六世纪以前中国本草学大成的著作,书中所收集的资料广博,“上至坟典,下至传奇,凡有相关,靡不收集”,因此书中不免有些内容与现代的认识不符,甚至有些可能具有迷信的色彩,例如,铅粉辛寒无毒,现代则认为有剧毒的;又如其中人部收录的孝子衣帽、寡妇床头灰、草鞋、男阴毛治蛇咬、女阴毛治“五淋、阴阳易病”、人魄(人吊死后的魂魄)镇惊吓、人肉疗羸瘵(割股疗亲)、人中黄(人粪)治呕血、梁上尘治昏厥等皆可入药。这部分李时珍大多引用《辍耕录》、《本草拾遗》的说法,采以姑妄信之“凡经人用者,皆不可遗”的态度。另外李时珍并驳斥陈藏器的《本草拾遗》,认为吃人肉疗羸瘵是错误的。不过也正由于巨细靡遗的收录,使得一些已散佚的古代医书及本草借由纲目而保存下来。

  1世界上保存历史资料最丰富的国家是我国中华民族有着重视记载历史的优良传统从汉武帝时代到清朝乾隆年间止,经过历史学家们编著积累而成的<<二十四史>>,记叙了我国4000多年的历史

  2世界上最早形成系统的农业耕作理论的是我国公元6世纪,我国古代著名农业科学家贾思勰写的科学典籍<<齐民要术>>,是世界上被完整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部农书

  3世界上最早生产丝织品和茶叶的过家是我国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国的祖先就在江苏,河北,河南一带从事养蚕和生产工具丝绸;秦汉时期,我国在世界上最早开始种植茶树,生产茶叶唐代的陆羽撰写了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叶的专著----<<茶经>>

  4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是我国至迟在东汉时已发明了瓷器三国以后,瓷器制造业迅速发展起来,而欧洲18世纪初才造出真正的瓷器

  5世界上路程最长的人工运河是我国隋代开凿的大运河,其西起长安,北达北京,南至杭州,全长2000多公里元代改修为京杭大运河,它纵贯了京津二市和冀,鲁,苏,浙四省,全长1794公里

  6世界上最早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的国家是我国早在战国时代,我国就用磁石制成"司南";北宋科学家沈括利用指南针,最早发现了磁偏南而欧洲在公元1200年才有关于指南针的记载西汉时我国已用麻造纸,东汉蔡伦进一步发明了用树皮等植物纤维造纸的方法,开拓了广阔的造纸原料领域;而在12世纪后造纸术才传到欧洲大约在七世纪初我国创造了雕版印刷术,比德国人谷登堡在1450年用活字印刷<<圣经>>要早400年我国1000多年前发明了褐色火药,宋真宗以后,火药逐渐传到西方

  7世界上最伟大的古军事防御工程是我国的长城,它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

  8世界中世纪造船业最发达的国家是我国我国古船在船体构造和动力方面,在世界造船,航运史上创造了不少辉煌记录早在宋代,我国造船已普遍运用水密隔舱,欧洲18世纪才出现同类船舶;唐代我国已发明了浆轮船,先于西方七八百年;我国宋代海船已使用指南针,比西方早两个世纪

  9世界上最早进行大规模远洋航行的国家是我国明初三宝太监郑和曾率领当时最大的船队7次下西洋,比世界著名航海家哥仑布,达`伽马等的航行,早半个世纪

  10世界上最早发明铸铁(生铁)冶炼技术的国家是我国我国春秋时期已炼出生铁,而欧洲是公元14世纪我国战国早期已有可锻铸铁制造的铁器,欧洲17世纪才炼出可锻铸铁我国战国时期发明炼钢技术,并创造了多种炼钢方法我国6世纪发明的灌钢法是古代世界中最先进的炼钢方法,直到18世纪欧洲发明了坩埚炼钢法才超过了它

  世界上最古老的,保存最完善的石拱桥,是我国河北省的赵州桥,建于隋朝,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赵州桥是世界上首创大型敞肩石拱桥,是我国古代建筑工程中最接触的成就之一,欧洲直到19实世纪中叶才出现同类桥梁古代世界最长的石梁桥是福建晋江的安平桥(建于1138--1151)全长达2700公尺

  2世界上第一个事先规划,然后兴建的城市是我国隋朝兴建的长安城

  3世界上最早的对合金规律的认识记载于我国古籍<<周礼'考工记>>书中有世界冶金史上著名的冶炼青铜的配方"六齐"它第一次向人满为患指明了合金性能和合金配方成分之间的关系我国还首创了胆水炼铜法,是世界上水法冶金的起源

  4世界上最早用水法炼锌的国家是我国我过至迟在宋代已冶制锌合金---黄铜;欧洲在16世纪才知道锌是一种金属18世纪前半叶,我国炼锌法传入欧洲,欧洲才开始了冶锌的历史

  5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钟是我国宋代制造的水运仪象台它是1088年在苏颂领导下制造的高约12米,既能演示天象,观测天象,又能计时,报时

  6世界上第一架测天仪器是我们祖先在公元前四世纪发明制造的浑仪后来东汉张衡和唐代李淳反等对原始浑仪进行了大的改进在一个时期内,我国的浑仪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浑天仪器元代的郭守敬又对浑仪作了进一步改革,简化,于1276年制造了简仪,而欧洲在300多年后才有了类似的赤道仪

  7世界上最早使用10进位制来计算和进行计算的国家是我国我们的祖先在3000多年前,从有文字记载开始,就已使用10进位制,而印度到了6世纪才来势使用10进位制,欧洲直到10实际才出现"印度数码"比我国晚2000多年

  8世界上最早关于剩余定理的记载出自我国公元四世纪的数学专著<<孙子算经>>宋代秦九韵提出了"大衍求一术"是研究剩余定理的卓越成就,500多年后的18世纪,欧洲的欧拉和高司才得到和秦九韵相同的成果

  9世界上最早进行光学实验的人是我国公元前五世纪的墨子他的光学实验得出了光通过小孔成倒影及类似现代球面镜的焦点,球心的概念他关于圆,线,面等的定义,和欧几里得的几何学定义一样,但早100多年

  10世界化学史上最早人工合成化合物的方法,是我国公元2世纪<<周易参同契>>一书中记载的炼丹术把红色硫化汞加热分解成水银,将水银的硫磺掺合加热,升华变成红色硫化汞

  11。世界上最早使用焦炭的国家是我国。我国至迟在明代已用焦炭冶炼金属,而欧洲直到十八世纪初才开始炼焦。

  12。世界上最古老的,保存最完善的石拱桥,是我国河北省的赵州桥,建于隋代,迄今已1300多年。赵州桥是世界首创大型敞肩石拱桥,是我国古代建筑工程中最杰出的成就之一,欧洲直到十九世纪中叶才出现同类桥梁。

  古代世界上最长的石梁桥是福建晋江的安平桥(建于1138—1151年),全长达2700公尺。

  13。世界上第一个事先规划,然后兴建的城市是我国隋代兴建的长安城。

  14。世界上最早的对合金规律的认识记载于我国古籍《周礼 考工记》。

  书中有世界冶金史上著名的冶炼青铅的配方"六齐",它第一次向人们指明了合金性能和合金配方成分之间的关系。我国还首创了胆水炼铜法,是世界上水法冶金的起源。

  15。世界上最早用水法炼锌的国家是我国。我国至迟在宋代已冶制铜锌合金——黄铜;欧洲在十六世纪才知道锌是一种金属,十八世纪前半叶,我国炼锌法传入欧洲,欧洲才开始了炼锌的历史。

  16。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钟是我国宋代制造的水运仪象台。它是一○八八年在苏颂领导下制造的,高约十二米,既能演示天象,观测天象,又能计时,报时。其中擒纵器装置比欧洲类似发明早约六百年。

  17。世界上第一架测天仪器是我们祖先在公元前四世纪发明创制的浑仪。后来东汉张衡和唐代李淳反等对原始浑仪进行了大的改进。在一个时期内,我国浑仪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仪器。元代郭守敬又对浑仪作了进一步改革,简化,于一二七六年创制了简仪,而欧洲在三百多年后才有了类似的赤道仪。

  18。世界上最早使用十进位制来计数和进行计算的国家是我国。我们的祖先在三千多年前,从有文字记载开始,就已使用十进位值制,而印度到了

  六世纪才开始使用十进位值制,欧洲直到十世纪才出现"印度数码",比我国晚了两千多

  19。世界古代计算π值最精确数据的数学家是我国魏晋时代的刘徽,他提出的著名"割圆术"比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的方法简便,并算得π=3。1416。继他之后,我国南北朝的祖冲之把π的近似值精确地推到小数点后七位,他的杰出成果在世界上一直领先了一千年。

  20。世界上最早关于剩余定理的记载出自我国公元四世纪的数学专著《孙子算经》。宋代秦九韶提出了"大衍求一术",是研究剩余定理的卓越成就,五百多年后的十八世纪,欧洲的欧拉和高斯才得到秦九韶相同的成果。

  21。世界上最早进行光学实验的人是我国公元前五世纪的墨子。他是我国春秋战国之交的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和哲学家,他在数学,物理学,逻辑学等方面的成就,与古希腊科学家,哲学家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他的光学实验得出了光通过小孔成倒影及类似现代球面镜的焦点,球心的概念。他关于圆,线,面等的定义,与欧几里得几何学的定义一样,但早一百多年。

  22。世界化学史上最早的人工合成化合物的方法,是我国公元二世纪《周易参同契》一书中记载的炼丹术把红色硫化汞加热分解成水银,将水银和硫黄掺合加热,升华变成红色硫化汞。

  23。世界上最先创音律学重大理论——十二平均律的是我国明代的朱载,比欧洲音乐理论家梅尔生的同样理论早创立了半个世纪。

  24。世界上有最完备的古天象记录的国家是我国。我国春秋时代就有准确的世界最早的日食记录和哈雷彗星记录,我国战国时期编制了世界最早的恒星表,太阳黑子观象在我国也是最早的。

  25。世界上最早的候风仪是我国公元前二世纪发明的天平式湿度计,欧洲过了一千六百年,才有类似湿度计。

  26。世界上最早进行遗传育种的国家是我国。早在达尔文之前,我国人工选择选育良种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我国二千年前的《汜胜之书》里,就记载了"存优汰劣"的穗选育种法;公元六世纪的《齐民要术》中此类记载最多,并已普遍应用于畜禽和作物。

  27。世界上最先发明用加闰月的方法调整阴历的国家是我国。我们的祖先创立了阴阳合历的历法体系。春秋时代又首创用19年7闰的方法非常精确地调整阴阳历,比希腊人发明这个方法早了100多年。春秋末年我国使用的四分历,以365。25天为一年,是当时世界上历法最精密的数值,与几百年后罗马凯撤所颁布的著名的儒略历相同。元代郭守敬创制颁布授时历,每年的天数精确到365。2425天,跟现行公历的一年周期相同,但比后者早了300多年。

  28。世界上上最早编制云图的国家是我国。我国十四世纪编制的《白猿献三光图》载有云图132幅,图上都注有天气变化,而欧洲到了十八世纪才有16幅云图出版。

  29。最早的物候专著是我国战国时期成书的《夏小正》。

  30。世界上首创针灸疗法和针刺麻醉的是我国。针灸治疗是一种独特的治疗方法,在我国已有三,四千年以上的历史,以其操作简便,疗效迅速,安全可靠等优点而著称于世。世界各国的针灸疗法都是先后从我国传进的。针刺麻醉是近年来我国医疗工作者对针灸疗法的一项重大发展,开辟了麻醉学的新途径。

  31。世界上最早使用麻醉剂进行外科手术的是我国公元二世纪的名医华佗。他发明了一种中药麻醉剂叫"麻沸散",比美国人摩顿1846年研制出的麻醉剂早了1600年。

  32。世界上最早出现纸币的国家是我国。早在公元十世纪末十一世纪初,我国宋真宗咸平年间就出现了叫作"交子"的纸币(一说是宋太宗淳化年间就出现了交子,时间比真宗还要早)。这种纸币的出现,比欧美国家早700年。

  33。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是我国唐朝的《新修本草》。为了编此药典,唐政府"普颁天下,营求药物",征集各地所产药物,并令绘出实物图谱。《新修本草》共54卷,分药图,药经,本草三部分,收载药物844种。

  34。世界上最早对药物进行分类研究的是我国本草学家。我国历代本草著作中,都有关于植物分类学的内容,即就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而言,也比欧洲公认植物分类学家林耐早17年。世界上把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看作是伟大的医药学宝库和自然科学的百科全书,被先后译成十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

  35。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诗歌总集是我国的《诗经》。它产生于周初(公元前十一世纪)至春秋中期(公元前六,七世纪),大约在公元前六世纪时编定的,共收诗305篇,包括风,雅,颂三部分,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和人们的生活,生产情况。36。世界是最大的古代百科全书是我国的《永乐大典》。它是500多年

  前,明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完成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大类书。《永乐大典》辑古书七,八千种,上至先秦,下至明朝,旁溲博采,汇集了当时的天下群书。其中包括经,史,子,集,释经,道藏,医药,戏剧,一话,工技,农艺等。全书共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凡例,目录六十卷,装订成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三亿七千万字。以解缙为首的参加编辑,篡写,图点工作的文人竟达三千多人,前后共用了五年时间。编辑规模如此庞大,书中内容如此浩繁,在世界文化史上是罕见的

  ----------------------------------------------------------------------

  1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2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养蚕和织丝的国家。

  3 我国是世界上用漆历史最悠久的国家。

  4 战国时期的手工业专著《考工记》,记述了齐国官营手工业各个工种的设计规范和制造工艺,不但在我国工程技术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在当时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5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人民创造的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是世界冶铁史上的一大成就,比欧洲早两千年以上。

  6 《春秋》记载,公元前613年,“有星孛入于北斗”,这是世界上公认的首次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比欧洲早六百多年。

  7 春秋时期我国历法已经形成自己固定的系统,基本上确立19年7闰的原则,比西方早一百六十年。

  8 战国时期的著作《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9 西汉时耕犁上安装了翻土碎土的犁壁,比欧洲早一千多年。

  10 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被世界公认为是有关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

  11 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制作的地动仪,可以遥测到千里以外地震发生的方向,比欧洲人制作地动仪早一千七百多年。

  12 汉代的数学著作《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

  13 东汉著名医学家华佗发明的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的麻醉药,比西方早一千六百多年。

  14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西汉前期已发明造纸术。

  15 南朝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数字,这一成果比外国早近一千年。

  16 隋朝开通的大运河,全长四五千里,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大运河。

  17 唐朝能制造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通过波斯湾时,必须换乘小船,因此有“海上霸王”之称。造船业能造使用推进器的战舰,这是最早使用机械动力的轮船锥形。

  18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唐朝于868年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公元105年,东汉蔡伦首创造纸术的光辉业绩,早已经载入史册。为推动人类历史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荣,是海内外炎黄子孙的骄傲。

  一、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前,中国有没有纸?其它国家有没有纸?(指用于书写的纸)欧洲羊皮纸。埃及纸草纸算不算纸?这些问题在历史上有过争论。在唐宋年间,解放初期。七十年代专家、学者曾有过不同看法。今天我作为造纸工作者,对上述争论的焦点,内容也发表我的初浅看法,我不是学历史的,对有些古文理解不深,有说错之处,请同志们提出,我们可以共同探讨,今天我的发言,只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第一次争论在:

  唐宋年间,笔墨文人对蔡伦发明纸提出不同看法。在北京图书馆查《负暄野录》论纸品,《百川学海》(书断)“纸笔不始于蔡伦蒙恬……又如蔡伦乃后汉时人,而前汉外戚传云赫蹄书注,谓赫蹄乃小纸也,纸字已见于前汉,恐也非始于蔡伦,但蔡蒙所造精工于前世则有之谓纸笔始此二人则不可也。《文房四谱》卷第四中,翰林学士苏易简纸谱三“汉兴已有幡纸代简而未通用至和帝时蔡伦用树皮及敝布鱼网以为纸秦上帝善其能自是天下咸称之蔡侯纸”。

  说文云纸者絮,一苫字从系压声,古人书于帛,故裁其边幅如絮之一苫也。

  ……幡纸古者,以缣帛依书长短随事裁之以代竹筒也。

  虞豫表云秘府有布纸三万余枚不任写御书气四百枚付著作史写起居注。

  广义将军……古有藤角纸,范宁教云,土纸不可作文书皆令用藤角纸。

  [袁翰青教授对藤纸有一考证,藤纸隋朝虞世南(公元558~638年)北堂书钞。其中引了晋人范宁(公元339~401年)的话,土纸不可作文书,皆令用藤角纸]。

  宋书还偶提藤纸的已列重要地位,竹已代藤。

  宋朝这几位文人,所提问题,我们通过看其它资料认为。

  1、赫蹄—薄小纸,属于丝之类,漂絮剩下碎丝,交织在一起。称絮纸。(北京造纸公司刘锡功老先生用蚕丝稍为臼捣已抄出纸来。经检测,其纸有一定强度,显微镜观察,单根纤维,有内帚化现象)。

  给赵飞燕的二丸药使用赫蹄包之。

  2、幡纸——绢帛、丝织品、帛贵,简重不便于人,居延烽火燧曾发现2000多枚竹简,其中还有一封皇宫给边寨守防送去的一封信是用帛写的。

  王明:《蔡伦与中国造纸术的发明》一文中表示,“缣帛不能算纸,有经、有纬丝织的”。

  3、藤角纸——晋朝开始生产藤纸,质量较好,嘉泰会桥志一书“剡之藤纸得名最旧,其次苔笺 今独竹纸名天下,到宋朝竹纸已经代藤”。蔡伦发明纸最大特点是植物纤维,赫蹄,幡纸都是丝的范围。

  第二次争论是:

  解放初期有些教授,学者对蔡伦发明纸有些不同看法。张子高先生认为:“蔡伦是造纸新术的发明者,是伟大的技术革新家,蔡伦是受劳动人民的造纸经验的积累与启发,我们反对贬低蔡伦在科学文化史上的伟大贡献,但是也反对唯心主义的过分夸大个人作用的资产阶级观点”。

  周一良先生认为:“蔡伦不是纸的发明者”但是一个很重要的改进者。

  袁翰青先生认为。“蔡伦是造纸术改良者,而不是发明者,纸是我国劳动人民在西汉发明的,最初是以动物纤维的蚕丝为原料,后来逐渐采用了植物纤维的麻和麻织品、而树皮和破布也渐渐被用为原料,发展到东汉,留心工艺制造的宦宫蔡伦总结了民间造纸的经验,并提出一些技术改良,使造纸工业加速了发展”。

  北京大家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的同志们认为:“新疆罗布卓尔西汉烽燧亭发掘一张质地比较粗糙的纸,认为是一世纪九十年代的遗物”。

  张秀明先生认为:“蔡伦以首纪有纸的名字,一种是拍丝剩下来的薄薄一片蚕丝纤维的方块,古人所说的”方絮曰纸“。一种就是后汉书蔡伦所说的用丝织品缣帛写字都称纸,其实这两种纸与蔡侯纸有着本质上不同”。

  不同意蔡伦是纸的发明者,大概根据古书上以下几方面记述。

  第一,三辅旧事载,汉武帝晚年的时候,江充要害卫太子。因卫太子高鼻子,江充教卫太子见武帝时“当以纸蔽其鼻”。纸是什么纸?

  第二,汉书外戚孝成赵皇后传载有“赫蹄书”颜师古注引后汉应劭说:“赫蹄,薄小纸也”。这是公元前十二年,已有纸的记载,纸是什么纸?

  第三,后汉应劭风俗通说:“光武帝车驾徒都洛阳,载素、简、纸经凡二千两”。素一缣帛,简是竹片或木片,纸是什么纸?

  第四,后汉建初元年,章帝叫贾逵自选春秋公羊传严氏和颜氏两派的高才生二十人,教他们左氏传给他们简、纸、经传各一通,纸是什么纸?

  第五,袁宏后汉记载,和帝永元十四年(公元一0二年)。邓皇后,诸家岁时载供纸墨。纸是什么纸?

  王明先生关于:蔡伦与中国造纸术的发明一文中认为:这几种纸都不是“缣帛”,也不是“植物纸”,而是一种絮纸。

  我同意王明先生的意见,这几种是“絮纸”。其根据是:

  理由一:许慎说文解字中,纸字意义的纸,这些纸的原料是敝絮,用漂粘法制成。

  理由二:送给邓皇后的纸是一0二年离蔡伦献纸时间只有三年。如在蔡伦之前三年已有植物纸,蔡伦向和帝献纸就无意义了,再说,邓皇后就在宫内,又是头面人物之一,蔡伦献纸有假,那要犯欺君之罪的。

  理由三:漂絮法早在战国时代庄子逍遥篇中已有记载,后汉服虞的通俗文说:“方絮曰纸”正说明原始的纸是仿用漂絮法制成的。

  理由四:王充(公元27~97年)在论衡一书中指出“载竹为简,破以为牒,加笔墨之迹乃成文字,大者为经,小者为传记”。

  如有纸,他为什么要将字写在竹上。

  “东方朔上书三千牍,太史公司马迁退而书策,藏之名山”。

  “刘向校书,先书于竹,誉录于素”等等。如有纸,他们为什么要将字写在竹,绢帛上呢?

  理由五:(公元107~124)刘珍(东观汉记)卷20“蔡伦……有才学,尽忠重慎,每至休沐,辄闭门绝宾客,曝体田野,典作尚方,造诣用树皮及敝布,鱼网作纸。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上,帝善其能,自是莫不用,天下咸称蔡侯纸”。

  (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列传“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以永平末(公元75年)始给事宫掖,建初(公元76~86年中),为小黄门及和帝即位(公元89年)传中常待。伦有才学,尽心敦慎……每至休沐,辄闭门绝宾,曝体田野。后加尚方令,永和九年(公元97年)监作秘剑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诣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感称蔡侯纸。(后经张德钧指出《东观汉记》所记关于蔡伦造纸故事的原文载在清乾隆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得来的辑本中,纠正了当时错误)。

  理由六:缣帛和絮纸的原料,虽然都是蚕茧,但绢帛取其丝,絮纸取其絮制的,丝和絮是两种东西,织和制也是不同的方法,因而缣帛和絮纸不能混为一谈。

  有人怀疑不能成纸一说,已被刘锡功老先生用事实拨倒(已用絮抄成纸,并有一定强度)。

  我们认为:蔡伦发明造纸之前,民间有絮纸一说,有丝絮与麻絮两种,丝絮已有人论证。麻絮虽无文字记载,从扶风出土和居延烽火燧出来的“片状物”应当属絮纸之类,但用途不清楚,片上也无文字,待不断发掘再进行讨论。

  争论的另一焦点,这几位老先生都承认蔡伦的伟大贡献,但不承认他是发明家,主要认为在他前面有絮纸一说,这问题留在下面回答。

  争论的第三个焦点是当官的不能发明创造。我们查过科学家小传,古代历史上留下名字的科学家都与“官”字有关,例如都江堰的领导者李冰父子,解放后四川人民为纪念他们在都江堰修了二王庙,李冰当时是秦朝太守。这次争议还有一个根据是1957年发现“灞桥纸而引起的,我们已将“灞桥纸”作为“衬垫物”结论,此处不再讨论。

  第三次争论:

  这次争论出现在七十年代,引起的原由是随着考古的不断发掘。从西汉古墓、窑藏、垃圾堆中出现一些“古纸片状物”。这次特点是造纸界一些同志参与争论。

  古纸片发掘时间是:

  1、1976年在甘肃居延地区汉代遗址中出土了两片古纸(一片较大,一片较小)据考古工作者认为这两片纸分别早于蔡伦150年和大约100年。

  2、1979年5月13日北京日报,文汇报。光明日报以及文物第9期报导“陕西扶风县文物部门在清理一处西汉窑藏发现古纸三片,它们分别放置在一种作为漆器上的装饰品——铜泡里,据认为可能在宣帝时间(公元73~49年)”。也早于蔡伦献纸150~170年。

  3、1979年,甘肃博物馆与敦煌文化馆组成汉代长城调查组对马圈湾汉代烽火燧遗址进行挖掘,其中有麻纸残片五件八片,同时出土的有1200多枚简牍(主要是木简)竹简极少,长3220厘米。

  4、1989年文物第二期报导,“1986年3月甘肃天水市小陇山林业局党川林场的职工在放马滩护林站修建房舍时发现古墓群体100余座,当年共发掘14座,根据墓中器物及文字可为断代依据。主要从陶器、漆器的特点看,不同于秦墓,而与陕西、湖北云梦的早期汉墓很接近。因此确定为西汉初期墓葬。据报导”出土的纸质地图位于棺内死者胸部,死者骨架无存,葬式性别不明,残纸长5626cm,纸质薄而软,因墓内积水受潮,仅存不规则碎片,出土时呈**,用细墨残条绘制山、河流、道路等图形,绘法接近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图。

  这四件加上“灞桥纸”共五件出土文物,前四件样品我们二人都做过分析与研究,这里只将分析结论提一下。

  灞桥纸——是铜镜下的衬垫物。

  居延、扶风纸——具有纸的雏型。

  马圈湾纸——我们认为断代有待商榷。从纸的质量看相当唐朝的纸质。

  放马滩纸地图——我们未进行研究,已去故宫看了展品,带去实体显微镜初步观察结果认为:

  (1)该地图5626cm,是由3~4块厚薄相差甚远碎片拼制而成。

  (2)纸的正、反两面(因夹在玻璃片中观察)有颗粒状物质,是涂上去的,还是贴上去的,还是渗进去的需待进一步分析。

  (3)纸质地上没有任何标记可以说明它是西汉时代的。标记旁边无

  文字说明。(秦朝六块木质地图标有文字)。

  (4)有一条线划的非常直,用什么笔划的有待考证?

  我们在七十年代曾为江苏省博物馆分析过古纸样品,是在南京永利宁厂扩建时,掘出一座西汉古墓,样品观察后发现样品中有磨木浆是机制纸,这是十九世纪以后的纸样,与西汉墓毫无关系。但确系从西汉墓中发掘。

  参加这几件古纸的分析后,我们写了一篇文章,连同试验结果,曾在1979年11月16日光明日报上发表。这篇文章打破了一家独鸣的局面,从这以后,史学界、考古界、造纸界相继发表了100多篇文章,我们的观点已被大多数专家学者,甚至外国一些古纸研究者所接受,(到目前为止有西德、英国、瑞典、南朝鲜、西班牙等代表团来所访问我们)。

  (5)悬泉置出土的纸

  1992年1月5日上海“文汇报”、“中国文物报”等同时发表文章报道:敦煌汉代悬泉置遗址出土文物10000多件,并有20多张西汉麻纸,4张书有文字,其中一张有27个字。报上说是“西汉宣帝、元帝时期的“纸”,出土在西汉中期的文化层上。研究文字的学者从字体和内容上加以研究,认为这不是西汉纸,而是一件魏晋南北朝时期遗物。

  (6)2006敦煌“残页”:留有汉字的纸

  敦煌市博物馆傅立诚馆长告诉记者:“其中一块写有汉字的褐**麻纸残片,约有10平方厘米,长32厘米,宽20厘米。残片上的字工整、美观录书,可以辨认有20多字,这块有字的麻纸,是汉成帝刘骜绥和元年牖公元前8年牍的物品。比蔡侯纸早113年。从而说明,我国早在西汉时期已经造出了麻纸,而且将它用于书写了”。刘馆长又说“经甘肃省博物馆委托,文物专家鉴定,结果表明:古残纸生产工艺如下:麻絮——剪切——舂牍捶——打牍——干燥——在粗牖竹牍帘上抄制成形——干燥——涂布——干燥——另一面再涂布——再干燥”。作者说的很清楚该纸正、反面均涂布。据史书记载“左伯首创纸面加工技术”,应是汉灵帝时代(作者注:汉灵帝168—188年)在蔡侯纸之后,左伯,山东东莱(今掖县)人。

  二、下面再谈谈什么叫发明?

  1、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说:“任何一个人,突然完成了惊人的发现是不符合事物的本性的,科学一步一步向前发展,每个人都要依赖于前人的工作……,科学家依靠不是单独某一人的思想,而是成千万人汇集起来的集体智慧”。

  牛顿说:“他的发现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结果”。

  蒸汽机是瓦特所发明,而瓦特是在扭克门基础上进行了十年之久的研究改进。从而在设计结构上和性能上创造出一种崭新的蒸汽机,——主要把原来只能直线运动改变成旋转运动,以及机械性能效力的提高。没有先期的各种雏形蒸汽机作为先驱,瓦特的发明也是很困难的。

  2、什么叫发明?摘自(发明奖励条例)

  (1)前人没有的(2)先进的(3)经过实践证明是可以应用的

  用这三条来衡量蔡伦,用植物纤维抄纸是前人没有的,抄纸技术是先进的,晋书文献考证“蔡伦发明造纸有锉、捣、抄等一整套植物纤维造纸工艺,始于东汉蔡伦”。蔡伦造的纸不但当时适用。1800年后的今天手工抄纸已被机器所代替。但蔡伦发明造纸的基本工序和原理没有变,为此,在蔡伦之前的西汉时期就出现过纸的雏形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蔡伦完成了造纸术的发明,这是历史的客观存在,不仅在我国历史文献上而且在国际文化界中早有定论,我们必须尊重历史,尊重科学,实事求是,在没有取得确切的考古实物,科学鉴定与可靠的历史文献根据之前,决不可轻率地贬低蔡伦和修改历史。

  三、最近几年通过争议,蔡伦发明造纸术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肯定。

  公元105年,蔡伦在东汉京师洛阳总结前人的经验,发明了纸。他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为原料制造。我国古书《天工开物》中记载了竹纸制造的方法。步骤如下:1斩下竹子的嫩枝,放入池塘,泡上一百天左右,并洗去竹子的青皮。2把泡好的竹子放入“徨”桶里和石灰一块煮上八天八夜。3取出煮好的竹子,放在石臼里,用石雕打成泥。4把打烂的竹料倒入水槽中,并用竹帘在水中荡料,到竹料成为薄层附于竹帘上面5把竹帘翻过去,使湿纸落在板上,叠积上千张,然后用木板重压,挤去大量水分。6用土砖垒成墙,烤上火培干纸。干后,揭起来即成。

  在公元前二世纪到公元十八世纪初的两千年间,我国造纸术一直居于世界先进水平。古代在造纸的技术设备加工等方面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工艺体系。现代机器造纸工业的各个主要技术环节,都可以从我国古代的造纸术中找到最初的发展形式。世界各国沿着我国传统方法造纸有一千年以上的历史。

明代最伟大的科学成就

中医药物学中登峰造极的著作

天下第一药典

展示5000年中华文明独特风采

影响中国的经典著作

影响历史进程的100本书之一

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医药书

《本草纲目》为明代著名本草学家、医学家、博物学家李时珍所撰,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此书是作者在继承和总结明代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进行多方考证,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药物学巨著。

《本草纲目》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医学所取得的最高成就,是取之不尽的中华医药学知识宝库,素享"医学之渊海"、"格物之通典"之美誉。其涉及内容极为广泛,如在生物、化学、天文、地理、地质、采矿,以及历史学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成就,所以可以说是一部有着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自问世以来,一直以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雄姿独占中国古代药学之鳌头,成为中国古代药学史上部头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巨著,曾被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誉为"中国的百科全书",成为历代医者和读书人孜孜以求的必修书。

中国博物学家中的"无冕之王"李时珍写的《本草纲目》这部伟大著作,至今仍然是研究中国文化史、化学史和其他各门科学史的一个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

--《中国科学技术史》

明人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部药书,它为我国中药学和植物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李时珍根据古籍的记载和自己的亲身实践,对各种药物的名称、产地、气味、形态、栽培、采集、炮制等做了详细的介绍,并通过严密的考证,纠正了前人的一些错误。他在书中介绍和考证了许多来自南亚的药物,并广征佛书,给其中许多药物注出了梵文译名,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著名医药学家 薛克翘

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在药物发展史上有巨大贡献,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经典著作,是现今研究中药的必读书籍,在国际上有七种文字译本流传。

--《药理学总论》

《本草纲目》中的水

读《本草纲目》就是读李时珍,因为这和读其他书籍不同,你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些文字,打开书页就能感受到一股善意,这个名为李时珍的长者一直活在这本书中,他用我们听得懂的语言和我们说话,我经常被他的语言所折服,常常情不自禁地朗诵起来。多么有味啊,不仅仅是药味,同时充满着文学的意味和做人的品味。

李时珍说药,有时娓娓道来,有时平平直说,有时富于诗意,有时又如戏剧。使你觉得他不是在说药,而是在说变化多端的世事,在说丰富多彩的人生,在说一物降一物的妙理。生病的人读着这样的文字,渐渐减轻了自己的病痛;没病的人看到他的文字,就像欣赏到一篇篇美文,至少我是这样。真不应该仅仅将《本草纲目》看成一本药书,他教人养身,也教人如何看待大自然,同时教人养德养心。

人生在世,怎能不读这样的美文?如果有人没有读过李时珍,请看我特地为您从《本草纲目》中做的摘录,仅仅是水的一部分,就足以见到他的智慧之美了。

李时珍说--

"露水。露是阴气积聚而成的水液,是润泽的夜气,在道旁万物上沾濡而成的,味甘,性平,无毒。秋露水禀承夜晚的肃杀之气,宜用来煎润肺的药,调和治疥、癣、虫癞的各种散剂。

"腊雪。凡是花都是五瓣,雪花却是六瓣,六是阴数。冬至后第三戌为腊。腊前的雪,很宜于菜麦生长,又可以冻死蝗虫卵。腊雪,瓶装密封后放在阴凉处,数十年不会坏。用腊雪水浸过的五谷和种子,则耐旱而不生虫;洒在桌几和床席上,则苍蝇、蚊子自己就飞走了;浸泡过的各种果实,不蛀虫,难道不也是除蝗虫的效验吗?春天的雪有虫,水也易败坏,所以不收取。

"夏冰。冰是太阴之精。水性很像土,能变柔为刚,这就是所说的物极必反。味甘,性大寒,无毒。宋徽宗吃冰太多,伤了脾胃,御医治疗没有效果,便召杨介去诊治,杨介用大理中丸。徽宗知道后说,服了多次了。杨介说,皇上的病,因吃冰太多而得,臣因此用冰来煎此药,是为治致病原因。徽宗服后,果然痊愈。"

瞧,是不是很有意思?在他的书里,满世界都是药,药草、药木、药石、药谷、药兽、药水等等,甚至于人的部分,诸如牙齿头发也可做药。在他的书里,药物各有属性,有毒,无毒。若得当,有毒也是好药,不当,则无毒也伤身体。由此可见,服用是否得当,与做人一样,也是有正道、邪道之分的,而正道、邪道全在于一个恰当,关键能不能去患。至于上面所说的水的变化,更使人看到大千世界不可穷测之理。

希望这短短的摘录能够激起您了解这位智者的兴趣

(1)硫化汞受热生成水银和淡**的硫.化学方程式为:HgS

  △  
 
Hg+S

(2)设反应的铁的质量为X.

Fe+CuSO4=Cu+FeSO4

56       64

X        8kg

56
64
X
8kg

X=7kg

铁釜的最初质量为:115kg-8kg+7kg=105kg   故填:105.

(3)A分解生成三种物质,F通电得到两种气体,说明F是水.气体E通入溶液中得到白色沉淀,说明E是二氧化碳.H是蓝色沉淀,说明H是氢氧化铜.由此可知,D中含有铜元素,又能和气体反应,说明D是氧化铜.由以上分析可知,A是碱式碳酸铜,含有碳、氢、铜、氧等元素.

故填:Cu、O、H、C             Cu(OH)2

氧化铁和氢气反应生成铁和水,铁和硫酸溶液反应生成浅绿色的硫酸亚铁溶液.

故填:Fe+H2SO4═FeSO4+H2↑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