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带状泡疹
中医治带状泡疹
——
崔建军副主任医师
中医综合科内蒙古林业总医院
带状疱疹,从中医角度考虑,可以归入缠腰火丹或者是蛇串疮的范畴。中医在治疗上一般将其分为气滞血瘀,痰浊阻滞,气虚血瘀,湿热蕴结等几种情况。对于气滞血瘀的在治疗上主要是以行气活血化瘀为主,可以选用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和芍药甘草汤来进行治疗。对于痰浊阻滞的在治疗上主要是以健脾化痰、通络止痛为主,可以选用瓜蒌红花甘草汤和桔梗甘草汤来进行治疗。对于气虚血瘀的在治疗上主要是以益气养血为主,可以选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和芍药甘草汤加减来进行治疗。对于湿热蕴结的在治疗上主要是以清利肝胆湿热为主,可以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来进行调理。
——
辨证论治
1肝胆湿热
证候:皮疹色红,疱壁紧胀,灼热刺疼,伴口苦咽干,口渴,烦躁易怒,食欲不振,大便干,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或黄厚,脉弦滑微数。
辨析:
(1)辨证:本病以皮疹色红、疱壁紧胀、灼热刺痛、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辨证要点。
(2)病机:肝胆湿热,熏蒸肌肤而见水疱色红;湿热郁阻则灼热刺痛;热伤津液则口苦咽干、口渴大便干、小便黄;肝为刚脏,肝胆湿热则烦躁易怒。带状疱疹中医治疗舌红、苔黄、脉弦滑数为肝胆湿热之象。
施治:治宜清肝火解热毒,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常用药物为龙胆草、栀子、黄芩、紫草、板蓝根、川楝子等。
2脾经湿盛
证候:丘疱疹颜色较淡,疱壁松弛,疼痛略轻,口不渴或渴而不欲饮,不思饮食,食后腹张,大便时溏,女性患者白带多,舌淡胖,苔白厚或白腻,脉沉缓或滑。带状疱疹古方中医治疗
辨析:
(1)辨证:本证以疱疹皮色淡、口不渴、不思饮食、食后腹胀、苔白厚或腻、脉沉缓或滑为辨证要点。
(2)病机:饮食不节,脾运失司,湿热内生,湿阻气机,蕴滞肌肤而见皮肤起丘疱疹。带状疱疹中医治疗因湿盛于热则皮色较淡,疱壁松弛;湿邪阻滞中焦则口不渴,食少腹胀,便溏。带状疱疹中医治疗舌体胖大,苔白厚或腻,脉沉缓或滑为湿盛之象。
施治:治宜健脾利湿,方用除湿胃苓汤加减,常用药物为白术、茯苓、薏苡仁、滑石、党参、泽泻等。
3气滞血瘀
证候:水疱消退,局部疼痛不止,皮色暗红,灰褐色或色素沉着,疼痛以夜晚或阴雨天加重,舌暗苔白,脉弦细。
辨析:
(1)辨证:本证以丘疱疹消退之后疼痛不止为辨证要点,老年人多见。
(2)病机:年老体弱,气血不足,循行不畅;肝经湿热,脾经湿盛,均可阻滞气机;气血循行不畅,凝滞肌肤,不通则痛。湿热之邪虽退但气血凝滞未解,所以皮疹消退,疼痛不止。舌暗苔白、脉弦细为气滞血瘀带状疱疹之象。
施治:治宜理气活血,重镇止痛,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常用药物为桃仁、红花、川芎、白芍、香附、延胡索等。
经验方
蛇丹汤:大青叶、板蓝根各60克,紫草10克,黄芩10克,金银花30克,水煎服,每日1剂。痛剧者加乳香、没药各10克,痒甚者加白藓皮、地肤子各10克。外用七厘散,开水溶化,涂患处,每日2~3次。
三紫汤:紫草、紫参、紫花地丁、车前子、茯苓皮、木通、玄参、大青叶、甘草。
带疹汤:丹参、白芍、柴胡、板蓝根、半枝莲、秦艽、龙胆草、当归、栀子、黄芩、玄胡、甘草。
紫兰白赤汤:紫草、板蓝根、白藓皮、赤芍、丹皮、蝉衣、薄荷、苡仁、苦参。
其他疗法
1外治法
六神丸:每日3次,每次5~10粒,温开水送服。一般服药后当晚疼痛可减轻,次日患处疱疹颜色变暗,3~5日可愈。
七厘散:每日3次,每次1。2克,用温开水或黄酒送服,一般服药后1~2天疼痛减轻或消失,2~3天疱疹开始消退,4~6天水疱变干结痂而愈。
冰硼散:取冰硼散适量,用凡士林调成糊状,外敷于患处,每日1次,一般2~3天可改善症状。
生大黄、川黄柏、川黄连各30克,制乳香、制没药各5克。上药共研为细末,加适量浓茶水,调成糊状外敷患处。
七叶一枝花鲜块茎捣烂涂患处,一般半小时后热减痛止,1~2次疱疹可消退。
鲜马齿苋12克洗净,捣烂成糊状敷患处,每日换药2次。
大黄30克,黄柏30克,飞滑石21克,青黛60克,冰片5克,甘草10克。共研细末后混匀,加凡士林调膏备用,外敷患处。
大叶桉水煎制成10%溶液,用纱布浸药液湿敷患处。
用柿子液涂搽于皮疹及周围痛处,每日3次。治疗64例,结果平均3。2~4。7天皮疹消退,平均3~4天神经痛消失。
2针灸疗法
针刺取穴合谷(双侧)、支沟、阳陵泉(均用患侧),局部病灶采用围针,以病损大小决定围针多少,最多15根,最少4根,离疱疹0。5寸处呈15度角刺入,均用泻法。
取穴内关、阳陵泉、足三里,局部周围卧针平刺,留针30分钟,每日1次;若后遗症持续疼痛不止者,加支沟,或加耳针刺肝区,埋针3天。
3艾灸疗法
常用穴位:阿是穴(患处)。
操作方法:可选艾炷直接灸,于皮疹的两端 及分叉处施行,灸量为患者有灼热感、能耐受为 度,此法适用于成年人和皮疹宜放置艾炷的部 位。亦可选艾条熨热灸,即视皮疹(损)大小,用 清艾条2、3支点燃后,在局部行回旋灸,至皮损 部充血发红,疼痛瘙痒消失为度,时间约20-30 分钟。
此法适用于小孩或皮疹位置不宜放置艾 炷的部位。每天1次,神经痛及皮疹局部辣痛厉 害者,每天进行2次,少数患者亦可进行3次,10次为一疗程,连续1个半疗程。
原理:带状疱疹乃由火热毒邪郁于皮肤,经 络阻滞,气血壅遏而发病。采用艾灸阿是穴治 疗,以疏通局部血络,以热引热,引邪发散,拔引 郁毒。此外,艾条作为一种温热刺激具有活血消 炎的作用。
4刺血疗法
刺血疗法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通过放血祛除邪气而达到和调气血、平衡阴阳和恢复正气目的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病因多因肝胆风热或湿热内蕴,客于肌肤所致。
症状起病突然,患部先出现带索状、刺痛、灼热,水泡大小如绿豆或黄豆样,累累如贯珠,聚集一处或数处,沿神经分布,排列成带状,但多局限身体一侧,基底发红,疱群之间皮肤正常。疱液初为透明,渐转浑浊,间有出血。初起多伴有轻度发热,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临床所见,本病有干湿不同,红黄之异。干者色红,多属肝胆风热;湿者色黄,多属肝脾湿热。
疗法红肿处及簇集水疱群的周围皮肤。若伴发热或疱疹重者配足三里、曲池、血海等穴。
方法:用围刺放血法。围绕红肿处及簇集水疱群的周围皮肤,用三棱针或毫针点刺,每隔1-2厘米点刺一下,见出血即可。也可用两手轻轻挤压点刺处见有出血,其目的使其恶血出尽,以消肿痛。若伴有发热或疱疹重者,可在配穴上用毫针施针,用平补平泻法,留针15分钟。如见疱疹溃破,针后涂龙胆紫药水,外敷消毒纱布,即可防止感染。隔日治疗1次,至愈为度。
5拔罐疗法
火针加拔罐治疗急性带状疱疹技术(火针赞刺法)是汇集了火针疗法、刺血疗法、火罐疗法与赞刺针法等传统针灸方法的优势特色,本法以火针、火罐作为主要器械,结合了火针烧针法、火针刺法、赞刺针法与拔火罐法的操作手法。
古方中医专业人士介绍:选用七星针一枚、三棱针一枚、玻璃火罐4~6个、消毒纱布若干。选穴为患处四周、耳部风溪穴(于耳轮结节前方指区和腕区之间)和相应部位敏感点。
操作:先针患处四周,后针耳穴。患处皮肤充分暴露,碘伏消毒后,术者左手拇食指绷紧患处四周皮肤,若局部小红点(水疱)散在且少,可提捏局部皮肤,右手握七星针后端,食指压在针柄上,使用手腕之力,快速叩刺患部四周皮肤,使皮肤隐隐出血。术后视叩刺面积大小选适当型号玻璃火罐,用闪火法以患处为中心吸附于叩刺部位,使罐内出血数毫升至十几毫升不等。
起罐后用纱布将污血擦净;再用按压法找出耳部相应部位敏感点和风溪穴,消毒后左手固定耳部穴位,右手持三棱针点刺,挤出少许血液用干棉球拭去。逐日1次,耳部穴位左右轮换。
中医认为:带状疱疹由肝经郁火和脾经湿热内蕴,复感火热时邪,湿热蕴蒸侵*肌肤经络而发。采用刺血拔罐加耳穴点刺治疗该病确有良效,尤其是对于初期带状疱疹,七星针用强刺激手法刺后,即可见出血点,再用火罐吸出针孔内瘀血,具有活血化瘀,宣泻湿热火毒,以达“通则不痛”之功。
通过将火针针尖烧红至发白,其高温灼刺皮损局部,凭借火针针身粗大以及赞刺针法的多针浅刺,能够造成疱疹皮损局部完全开放,再加上火罐强力的吸附作用,使局部毒邪与恶血尽数裹挟而出,受损局部得到新血充分濡养从而达到止痛和愈病之功。
6饮食疗法
取大青叶 15g.柴胡 15g.粳米 309.白糖适量。将大青叶,柴胡加水250ml 煎至200ml,再把粳米、白糖加人煮成稀粥。每天一剂 连服5~6天。
禁忌
1、忌食辛辣温热食物
酒、烟、生姜、辣椒、羊肉、牛肉及煎炸食物等辛辣温热之品,食后易助火生热。中医认为,本病为湿热火毒蕴结肌肤所生,故该病患者应忌食上述辛辣致热食品。
2.慎食肥甘油腻之品
肥肉、饴糖、牛奶及甘甜等食物,多具滋腻、肥甘壅塞之性,易使本病之湿热毒邪内蕴不达,病情缠绵不愈。
3.慎食酸涩收敛之品
酸涩收敛之品有豌豆、芡实、石榴、芋头、菠菜等。中医认为,本病多属情志不畅,肝气郁结,久郁化火,复感毒邪而致,故治疗应以行气活血祛瘀为主。而上述酸涩收敛之品,易使气血不通,邪毒不去,疼痛加剧。
——
白药探秘云南白药是如何治疗带状疱疹的?
15-04-13 瀞舒凝兰 + 关注献花(1) 收藏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夏秋季的发病率较高,发病初期,常伴有低热、乏力等症状,疱疹初期,皮肤上会出现不规则或者椭圆形的红斑,数小时后,发展成为水疱,随着病情的发展,能合并为大水疱,严重者会发展成为血疱,如发生继发性感染,则会出现脓疱。发病时疼痛较为剧烈。
云南白药具有消炎止痛、解毒消肿、化瘀生肌之功效,临床上可用来治疗带状疱疹,具体方法如下:
1、云南白药散剂直接外敷:
(1)治疗方法:可先用生理盐水和医用酒精清洗患处,用无菌注射器从疱壁底部抽出泡液,再将云南白药均匀涂于患处,易摩擦部位用无菌纱布包扎,一天2次,八天为一疗程;对照组用阿昔洛韦软膏,其他处理方法同试验组。
治疗结果:白药组和对照组各23例,其中白药组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有效率为7391%。
(2)宋慧锋等采用了用生理盐水将白药调成糊状外敷的方法来治疗带状疱疹;杨珍采用食醋将白药调成糊状外敷的方法,甚至直接用冷水调和白药,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2、中西医结合疗法:
(1)治疗方法:白药组每天静脉滴注阿昔洛韦,然后用麻油调和云南白药,外敷患处,每日2~3次。对照组仅静滴阿昔洛韦。七天为一个疗程,治疗后3、5、7天分别观察疱疹、疼痛、结痂等情况。
治疗结果:白药组在止疱时间、止痛时间、结痂时间和痊愈时间上均少于对照组(P<001)。
林锐丰、何小萍采用此治疗方法对30例患者进行治疗,也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2)此外,苗伟、张瑞梅用阿昔洛韦软膏配合云南白药外用;刘月芬用云南白药外敷派和静脉滴注病毒唑的治疗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发现治疗效果都很理想。
3、理疗配合云南白药治疗带状疱疹:
(1)治疗方法:皮肤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在疱疹中心点穿刺,针数随着患处皮损面积而定,再用大口径的火罐在针刺处拔约8~12分钟。罐后擦净皮肤,用食醋将云南白药调成糊状,两次每天,对照组采用阿昔洛韦软膏,一日4次。两组均连续使用一周。
治疗结果:白药组在止痛时间、消肿时间、结痂时间、痊愈时间及病程上,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
(2)陈一卫等也采用此方法,取得了100%的治疗效果;孟克采用先给予半导体激光照射,然后将用菜籽油调成糊状的云南白药外敷,再用TDP治疗器照射患部的方法对带状疱疹治疗,治疗效果良好。
4、云南白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1)治疗方法:口服云南白药胶囊,一次2粒,一天2次,配合按摩患处或用微波和TDP照射。
治疗结果:止痛显效最快1天,最慢6天,有效率100%。
(2)初金玉等人采用丹参注射液注射、阿昔洛韦片、维生素B1、B12、去痛片、糖皮质激素配合云南白药气雾剂外用;宋启霞等采用血府逐瘀汤配合云南白药外敷;杨敏等用电针针刺后云南白药外敷等方法治疗后遗神经痛,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讨论:
带状疱疹以局部皮肤红肿、疼痛、疱疹等为主要特征,中医认为本病由于正气虚弱,感染湿热邪毒,邪毒滞留体内,客于经络、熏灼肌肤所致,云南白药能抗炎、消肿、并能促进肉芽组织的增生,达到促进创面快速愈合的作用。在临床上应用云南白药治疗带状疱疹,许多患者外敷白药后,当时即有清凉感,疼痛减轻。同时,从上文大量的文献中也可看出,云南白药也可有效的促进带状疱疹的治愈,费用低、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临床可以用六神丸用于带状疱疹的治疗,但往往是外用的药物。六神丸可以作为带状疱疹治疗的一种辅助药物,一般并不建议患者单纯应用六神丸外涂来进行带状疱疹的治疗。因为在临床当中,有的患者带状疱疹本身分布的范围比较大,而且已经出现明显疱疹破溃的情况,这种情况并不适合应用六神丸来单独的治疗。患者如果想要治疗带状疱疹,一定要前往正规医院的皮肤科来进行就诊。一般可以在应用抗病毒药物的基础之上,同时配合阿昔洛韦软膏、喷昔洛韦软膏、六神丸等来进行辅助治疗,往往也会收到一个比较不错的治疗效果。
——
六神丸治疗带状疱疹是不管用的。带状疱疹中医称为蛇串疮,一般是肝胆郁热证,肝胆郁热而造成的带状疱疹,治疗上的中医治则是清泻肝胆解毒治疗。主要应用的中成药为龙胆泻肝丸或者龙胆泻肝胶囊。除了应用中成药治疗带状疱疹以外,也可以口服西药,例如伐昔洛韦或泛昔洛韦片抗病毒,口服营养神经的药物,例如维生素B族和甲钴胺片来改善神经受损的症状。
——
阿昔洛韦和喷昔洛韦有什么区别:
都是核苷类广谱抗病毒药。临床都主要用于抗疱疹病毒。比较:两者治疗复发性单纯疱疹喷昔洛韦软膏较阿昔洛韦外用起效快、程疗短。喷昔洛韦药理作用:喷昔洛韦被病毒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激酶磷酸化为喷昔洛韦单磷酸盐,而后细胞激酶将喷昔洛韦单磷酸盐转化为活性喷昔洛韦三磷酸盐,它与脱氧鸟嘌呤核苷三磷酸盐竞争抑制疱疹病毒多聚酶,从而抑制病毒DNA合成,阻断病毒复制,
——
阿昔洛韦软膏+六神丸=治带状疱疹
——
龙胆泻肝丸+代昔洛韦+VB+甲钴胺片改善神经。
——
阿昔洛韦和喷昔洛韦有什么区别
肝脾不调证:因肝失疏泄,横逆犯脾,脾失健运所表现的肝经经气不利的胸胁胀痛和脾运化不利,气机阻滞的腹胀、便溏等症。
肝胃不和证:因肝气郁结,久郁化火,肝胃郁热所致的肝失疏泄,胃失和降证候。主要表现有脘胁胀痛,嘈杂吞酸等症。
病因
肝脾不调证:情志抑郁,所求不遂,则肝失疏泄,肝气郁结,横逆犯脾,则肝脾不调,正如《辨证录》所说:「夫胁虽为肝位,而肝必克脾,脾受肝克,则脾亦能随肝而作痛。」若饮食饥饱不调,劳倦内伤,亦能导致脾虚,运化失职,清浊不分,气滞湿阻,壅遏肝木,使肝失疏泄,即「土壅木郁」。
肝胃不和证:情志不畅,肝失疏泄,肝气郁结,横逆克犯脾胃,「脏气不平,胜乘相因为病,如怒伤肝,肝克脾,脾气不正;必胀于胃,名曰胜克。」若肝郁日久化火,则肝胃蕴热。
病机
肝脾不调证:肝属木,主升发,主疏泄;脾属土,主运化。木能疏土,土能营木,故二者在生理上互相影响,密不可分,主要体现在肝的疏泄和脾的运化方面。因脾司运化功能的正常发挥,有赖于肝气的疏泄作用,只有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脾的运化功能方能正常进行。而脾气的健运和滋养肝木,能使肝体充实,行使正常的疏泄功能。若肝失疏泄,则影响脾的运化功能,出现脾失健运的肝郁脾虚证,此即张仲景所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若肝气郁结,气病及血,气滞血瘀,肝郁乘脾,脾不制水,水湿氾滥,则土败木贼,肝脾血瘀,气滞湿阻,气、血、水互结,停留体内,遂成鼓胀的病理转归。因此,《沈氏尊生书》说;「鼓胀……或由怒气伤肝,渐蚀其脾,脾虚之极,故阴阳不交,清浊相混,隧道不通。郁而为热,热留为湿,湿热相生,故其腹胀大。」肝气不舒,克犯脾土,气机阻遏,血运涩滞,脾不运津血,日久渐积而成积块,正如《景岳全书》所云:「瘀血留滞作症,惟妇人有之……或恚怒伤肝,气逆而血留,或忧思伤脾,气虚而血滞,……总由动血之时,余血未净,而一有所逆则留滞,日积而渐以成症矣。」若因脾虚不运,湿浊停聚中焦,壅遏肝木,则肝气失于条达,气机郁滞,血瘀内停,为气滞、水停、血瘀,停聚腹中而形成鼓胀证。
肝胃不和证:肝主疏泄,主升发,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主下降,肝升胃降,调节气机的升降平衡。肝木的条达疏泄,有助于胃受纳功能的正常进行,若肝失疏泄,郁而化火,横逆犯胃,则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若肝胃蕴热,热伤血络,则有吐血、出血之虞,总由肝火犯胃,灼伤胃络使然。「呕血,每呕一口全是血者,是此血出自肝,多带青色,由火载血上,错经妄行,因怒而得,〈经〉云:怒则气逆,甚则吐血,法宜引血归肝」(《国医宗旨》)。因此,肝火盛,灼伤胃络,易形成吐血、呕血的病理转归。
鉴别要点
肝脾不调证:胸胁、 、少腹胀闷窜痛,善太息,情志抑郁或易怒,遇怒则诸证加重,腹胀,便溏不爽,泻必腹痛,泻后痛减,食欲不振,肠鸣矢气,舌苔白,或苔腻,脉弦。以胁肋胀痛的肝郁证和腹胀、腹泻、纳呆的脾虚证共见为临床特征。
肝胃不和证:胸胁、 、少腹胀痛,胃脘攻撑作痛,急躁易怒,泛吐酸水,嘈杂纳呆,呃逆嗳气,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略数。以脘胁胀痛,嘈杂泛酸,易怒,舌红苔黄为临床特征。
鉴别分析
肝脾不调证:肝脉布胁肋,上贯膈,循少腹,故肝气郁结,经气不利,则胸胁、 、少腹胀闷作痛;《医学入门·丹台玉案》论述肝郁胁痛的病因病机时,认为「肝藏于内,外应乎胁,胁之所在,肝之所在也。所藏者血,所属者怒气。……或有外触恼怒,欲振而不得伸,郁结不行,藏于肝部,则虽无瘀血而亦痛矣。」关于气结腹痛,《症因脉治》认为:「气结腹痛之症,胸腹胀满,痛应心背,矢气则痛减,气闭则痛甚,服破气之药稍减,服补气之药则愈痛,此气结腹痛之症也。」叹息则肝郁得解,胀闷得舒,故善叹息;肝郁不得条达,故情志抑郁;失其柔顺之性则易怒,此即《黄帝内经·素问》所谓的「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怒则气郁更甚,故诸症加重;肝郁乘脾,脾虚不运,清浊不分,升降失职,气机阻滞,食浊、湿邪内困,则腹胀,腹痛即泻,便溏不爽,肠鸣矢气,故张景岳认为:「凡遇怒气便作泄泻者,必先以怒时挟食致伤脾胃,故但有所犯即随触而发,此肝脾二脏之病也,盖以肝木克土,脾气受伤而言。」《证治要诀》则认为「气泻肠鸣,气走胸膈,痞闷腹急而痛,泻则腹下须臾又急,亦有腹急气塞而不通者。此由中脘停滞,气不流转,水谷不分所致。」排便后气滞得通,故泻后痛减;脾虚及胃,胃纳不佳,故食欲不振;苔白,无明显热象,苔腻为脾虚湿阻,脉弦主肝病。
肝胃不和证:恼怒伤肝,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横逆犯胃,胃气失和,不通则痛,故胃脘部攻撑胀痛,此即《沈氏尊生书》所云的:「胃痛,邪干胃脘病也……唯肝气相乘为尤甚,以木性暴,且正克也」。《类证治裁》亦认为:「气郁脘痛,必攻刺胀满。」肝郁失于条达,故急躁易怒;肝胃郁热,气火内盛,故泛吐酸水、嘈杂;肝气犯胃,胃失和降,受纳不及,故纳呆;正如《石室秘录》所云:「人病胃气痛,或脾气不好,不能饮食,或能饮食而不能化,非痛非满,上吐下泻者,此乃肝经来克土也。平其肝木,则脾胃之土得养,而前症俱愈矣。」若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则嗳气;胃气上逆动膈,则呃逆,《冯氏锦囊秘录》认为:「嗳气者,多因胃虚,壅塞气不升降,过极则展舒而浊气上出胃也……有因胃中滞气不舒,而无酸臭者,治宜行气调胃和中。」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略数,均为肝胃郁热之征。
肝脾不调证与肝胃不和证,就其临床症状而言,均具有胸胁、 、少腹胀痛,易怒,食欲不振,脉弦的共同症状,缘由肝气郁结,经气不利,升泄太过,阳气升腾。肝脾不调证,还伴有脾失健运,气滞湿阻的临床表现:腹胀,便溏不爽,泻必腹痛,泻后痛减,肠鸣矢气。肝胃不和证,还兼有胃失和降,胃气失和的胃脘攻撑作痛和胃气上逆的呃逆嗳气及肝胃郁热的急躁,泛吐酸水,嘈杂,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略数,其中,胃脘痛,呃逆嗳气和肝胃郁热的症状为肝脾不调证所不具,亦属有别于肝脾不调证的临床表现,而肝脾不调证,临床无明显的热象和胃脘痛症状,仅以腹胀、腹痛的腹部症状为主。
肝脾不调证和肝胃不和证,就其病机病势而言,二者均具备肝气郁结,经气不利的病机特点,所不同的是,前者还有脾失健运,后者还有胃失和降和气郁化火证,具体而言,肝脾不调证是:肝失疏泄,肝气郁结,木失条达,脾失健运,水谷不化,气滞湿阻,清浊不分,升降失职,纳运失司。肝胃不和证是: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气郁化火,肝胃蕴热,肝胃气滞,受纳失司。二者病位均在肝,前者在肝和脾,后者在肝和胃,均属气滞证,前者因肝郁而致脾虚,乃肝实脾虚,正如吴鹤皋说:「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肝胃不和证,为肝胃气滞郁热证。肝脾不调证,常可因气滞、水停、血瘀而形成肝脾血瘀、土败木贼的鼓胀、积症。肝胃不和证,常可因气郁化火,灼伤胃络而致吐血、呕血的病理转归。
肝脾不调证和肝胃不和证,就其病因病史而言,二者具备情志不遂,肝气易郁的共同病因,前者常可有饮食劳倦伤脾的病史,后者可有气郁化热的病程病史。
肝脾不调证,临床治疗宜疏肝理气,健脾和胃,方用痛泻要方(《景岳全书》),「气郁者,疏肝健脾为主,理其气而痛自止也」(《医统正脉全书·活人书》);肝胃不和证,治疗宜清热理气,泻肝和胃,方用化肝煎(《景岳全书》)合左金丸(《丹溪心法》),《类证治裁》认为:「……因肝乘胃而脘痛者,气冲胁胀,当辛酸制木,吴萸、白芍、青皮、木瓜、厚朴、延胡、金橘;……火郁致痛,发则连日,脉必弦数,当苦辛泄热,姜汁炒黄连、山栀,泻火为君,香附、川芎、陈皮、枳壳,开郁为臣,反佐炮姜从治为使。」
关于湿气的危害,许多医家都有过精辟的论述。
在中医的观念里,湿气有 表湿内湿 之分,表湿易治,而内湿相对难度大一些。
现代人多多少少都有些内湿,比率还不低,之所以如此,与现代人作息不规律、缺少运动及精神压力大有很大的关系。
内湿在体内的淤积,不是短时间形成的,当你已经明显感觉到湿气的存在,症状表现于外,让你感觉难受的时候,多半已成为慢性疾病。
像二型糖尿病人,内湿都已达到一定程度,内湿一重,体内营养物质就无法吸收运化。
尽管内湿与身体五脏六腑都有关系,但实际中往往与肝脾两脏关系最为密切。
虽然从中医辨证的角度,证型很多,但肝脾失和最为多见。
肝脾同属人的消化系统,肝脾失和,影响肠胃的消化能力。而肠胃功能不好,身体的其它方方面面都受到牵连。
李东垣的《脾胃论》的核心意义就是在于此。
肝脾失和,为什么实际中多见?
最平常的解释就是,人要生存,一日三餐,每天都要吃饭,整个消化系统与外界接触最多。
它与肺不一样,肺的呼吸是恒定的,且呼吸的都是空气。
脾胃就不同了,冷的热的饱了饿了,过油过生过辛过咸,都容易对脾胃造成伤害。
另一个解释是,肝是人体的化工厂,脾胃是输送原料的,化工厂没有原料,无法组合人体需要的养分。
基本养分缺乏,不能营养各个组织细胞,原料配送效率更低。
作为化工厂的肝,与作为原料运输的脾胃,每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对身体造成不利的影响。
肝脾失和的内湿,会有什么样的症状呢?
最明显的就是 中焦满闷 ,好像气不顺,胃脘部位堵得慌。
也有的表现为两胁疼痛不舒,两胁是肝经循经路线,也为临床诊断提供了依据。
而另一些人,则容易 打嘀上气 ,胃以下为顺,上帝在创造人的时候,已经给人设计了这个功能。
当中脘部位有问题的时候,气不往下走而只往上来。
这有点像下水道,当下水道中间某部位堵住了,水中气泡就往上冒。
这个比方不一定恰当, 但胃不好的人,胃里容易停水 ,所以有些人很不理解,喝水都会感到胃部胀得厉害,感觉自己连水都消化不了。
其实是停水的缘故, 脾胃湿寒无法运化水谷 。说水都消化不了,也说的通。
肠道里的湿气,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所谓的湿,与肠道炎症很有关系,湿和炎症是否同属一物,还有待现代医学证明。
肠道里的有害菌始终是存在的,肠道 健康 的时候,有益菌在参与分解有害菌, 肠道的有益菌和有害菌,是个平衡的关系。
当肠道有问题的时候,肠道里的有害菌大量繁殖,数量远远超过有益菌,它们相互间永远在斗争,只是我们看不见罢了。
中医用药的目的,有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的作用,这与西药用抗生素道理相同。
所不同的是,西医是直接奔细菌去的, 而中医要从人的整体出发,调整整个身体。
比如,肠道内湿表现症状各有不同,上气严重的要加下气的中药,气胀的要加理气消胀的药,不消化的就要加消食药。
如果兼肝气郁结,还要加疏肝理气药。
当然,所举例子还有很多, 实际中最主要的,是区分湿寒还是湿热, 这里只是粗浅地说一下。
清朝医家叶天士,有一个著名医理,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虽然说的是阳气与利湿(尿)的关系,但也是治湿的大法。
所谓内湿,从中医角度讲,就是湿邪,邪气总是要有去路。
祛除内湿,不能走表发汗,当然只有利湿一条,让湿邪从小便而出。
从阴阳平衡的角度,湿邪就是人体内的水分太多了,破坏了身体阴阳结构,把多余的一部分水祛除了,身体就能恢复平衡。
这问题其实要从胆囊息肉的成因开始说。
中医认为,胆囊息肉的形成原因有二:一是由于肝郁气滞,疏泄失常,气血运行不畅,久郁成瘀而致;二是因肠胃积滞,运化失常,水湿内停,蕴而化热,上蒸肝胆,使肝失疏泄,久郁成瘀而致。肝胆经络循行两胁,肝失疏泄,气滞不行故两胁胀痛;木郁克土使脾胃气滞故脘腹胀满或疼痛;湿热内蕴,肝胆气逆故见口苦咽干、烧心。舌苔黄腻乃肝脾湿热上蒸所致。本病的治疗原则应以疏肝利胆、清热泻火、健脾祛湿为主。
在中医的治疗原则应以疏肝利胆、清热泻火、健脾祛湿为主。
也就是说要以清热,健脾胃,祛湿为主,薏梅灵贝汤算是正药,其他主要还是日常注意饮食,少吃油腻,辛辣,高固醇类食物,平时多喝水,喝水的时候建议放些山楂或者绞股蓝,希望能帮到你。
中医治带状泡疹
本文2023-10-14 06:05:0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30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