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湖的史料记载
古代这里曾是江海相连的前海湾,由于山洪冲击、海潮吐纳,海湾渐被泥沙堵塞,成为泄湖。全湖周长10余公里,南宋时水面达3000余亩,后经过多次自然淤积与围垦,到1984年水域缩至1720亩,成为当时萧山地区最大的湖泊。
湖中有马湖桥,将湖水一分为二,桥东称“东白马湖”,水面约700亩;桥西称“西白马湖”,近1000亩,平均水深3米。湖中有大小不一的天然绿洲12个,茹西渡墩、王家墩、大鼻头等,其中最大绿洲“蛤包墩”,约有180亩,道上绿树环抱,一片清凉世界。
历史上,白马湖称作“排马湖”,相传春秋末期吴王夫差在此排马布阵,攻打困守于傅家峙的越王勾践,以此得名。南朝梁时(公元6世纪)白马湖叫“西陵湖”,如郦道元《水经注》载:“固陵(即西兴)有西陵湖,亦名西城湖。”清人毛奇龄《萧山县志勘误》诠释道:“(此)即白马湖,以地近西陵(西兴),则名西陵湖;以其在(越王)城山之西,则名西城湖。”
1688年,是世界史上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英国发生了“光荣革命”,议会掌握了国家大权,王权遭到了限制。在东方,俄罗斯帝国罗曼诺夫王朝和中国清朝在尼布楚进行了领土问题谈判。这一次谈判奠定了以后中俄之间170年的边疆局势。在第二年,双方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以外兴安岭作为两国的分界线。实际上,清朝作了很大的让步,那就是放弃了贝加尔湖一带的领土要求,这是怎么回事呢。
贝加尔湖,是世界淡水储量最大的湖泊,它几千年来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西伯利亚南部。中国古人对该湖泊很少有了解,就连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对它也比较陌生。有人说苏武牧羊的北海就是贝加尔湖,这个只是一种推测。在中国元朝之前的文献几乎找不到有关于贝加尔湖的确切记载。直到元朝时期,它开始出现了。蒙古汗国崛起后,成吉思汗曾经派遣军队征服了北方的林中百姓——布里亚特,将贝加尔湖纳入了版图。从名称来看,布里亚特人可能是渔猎民族。
明朝时期,布里亚特依然属于漠蒙古,不过和大部分喀尔喀蒙古联系并不紧密,这也给俄罗斯的入侵提供了方便的机会。从1598年开始,俄罗斯就开始入侵西伯利亚,到1647年,他们已经推进到了鄂霍次克海。在这个期间内,布里亚特蒙古就被俄罗斯轻而易举就征服了。从1631年开始,布里亚特人发起了25年的反抗斗争,但是孤立无援,最终还是失败。这一块地方,明朝重来没有来过,清朝初期也没有到达此地,就这样被俄罗斯占据了。
不过,在1688年的谈判中,清朝还是提出了对布里亚特的主权要求。1688年5月,清朝大臣索额图提出“
尼布楚、雅克萨、黑龙江上下,及通此江一河一溪皆属我地,不可弃之于鄂罗斯
”。在谈判的时候,索额图一开始就提出以勒拿河为界,贝加尔湖也属于中国的观点。但是俄罗斯的谈判代表戈洛文也不甘示弱,他宣称“贝加尔湖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沙皇的土地”,并且要以黑龙江为界划分土地。实际上,俄罗斯比清朝更早一步占据了贝加尔湖一带,清朝提出领土要求是认为清朝皇帝也是蒙古的大汗,而布里亚特属于蒙古的一部分。
就在双方的攀谈僵持不下之时,西北的准噶尔汗国领袖噶尔丹带领蒙古骑兵横扫了蒙古高原,其兵锋到达了乌兰布通,离北京城已经不远了。噶尔丹不远万里来挑战康熙皇帝,使得清朝的压力倍增。此时索额图选择和俄罗斯妥协,也就是以格尔必齐河和额尔古纳河为界,划定两国外兴安岭以西的疆界线。此时,索额图又提出划分了中国蒙古和俄罗斯西伯利亚的界限,但是俄罗斯的谈判代表拒绝了,戈洛文认为蒙古归属于准噶尔管辖,清朝没有和布里亚特接壤,因此没有谈判的必要。因此,就这样,这次谈判就终止了。
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后,康熙三征噶尔丹,将喀尔咯蒙古纳入了清朝版图,这才让清朝和俄罗斯有了再次谈判的可能。此时,俄罗斯和清朝开始了第二轮的竞争,俄罗斯暗中支持准噶尔汗国来抗衡清朝,康熙则派遣使者到达伏尔加河流域向蒙古西迁的土尔扈特部宣读圣旨。双方在斗争几次后,决定再次谈判。1724年,叶卡捷琳娜一世派出谈判代表,然而他们并不打算放弃贝加尔湖地区,叶卡捷琳娜一世给谈判代表的秘密规定是:与中国划分边界,应以俄方绘制的西伯利亚地图为依据,俄国不能放弃贝加尔区、乌丁斯克、色楞格斯克以及尼布楚等地。也就是俄罗斯不打算吐出一分土地。
实际上,清朝对贝加尔湖一带也没有多少欲望,毕竟清朝的心头大患是准噶尔。1727年,俄罗斯和清朝签订了《恰克图条约》,该条约划分了两国在蒙古地区的疆界线,清朝承认了布里亚特蒙古属于俄罗斯,俄罗斯承认喀尔咯蒙古属于中国。至此,清朝完全放弃了贝加尔湖一带的土地要求。
《尼布楚条约》和《恰克图条约》都是属于平等条约,其法律效应很高。清朝虽然放弃了对贝加尔湖的领土要求,但是并不能代表清朝割让了土地。因为明朝和清朝都从未控制这一块土地,俄罗斯又在清朝崛起之前就占领了这里。因此,从“自古以来”的角度来说,或许俄罗斯的确更有理由说。
很小的时候就曾听老人们说过关于近代两湖两广填四川之说,但都是道听途说,无真正考证。
大学时代曾看过基本专门介绍四川历史的书籍,从上面得到了较为详细的答案。
明末清初四川的战乱有:张献忠起义军曾三次入川,明,清军队反复追杀围剿;南明抗清武装在西南一带活动,招来清军围剿;吴三桂叛乱,清军平定“三藩之乱”,四川又成了拉锯战的战场。
由于四川处于中国腹地,又是物产丰富的粮仓,因此清初的四位皇帝顺治,康熙,雍正,乾隆都非常重视四川的恢复。
采取的主要措施就是大规模的移民,移民享受特区政策,垦荒三五年内免交赋税。
据记载,最初的移民活动是官府强制性的。
后来,移民们发现四川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出产丰富,便动员亲属邻里举家迁入。
这次移民前后持续一百余年,入川人口约一百多万。
明末清初,由于战乱,四川人口锐减,耕地大量荒芜。
为解决四川劳动力和粮食生产问题,刚刚建立起来的清王朝采取了移民垦荒的措施。
主要从两湖,两广,江西,福建,陕西,云南,贵州等十余个省移民到四川定居垦荒。
其中由于距离近,移民最多的是湖北人和湖南人。
当时两湖是一个省,谓之“湖广省”,因此民间把这次大移民称之为“湖广填四川”。
清光绪年间大邑县志记载:“全资两湖,江西,两广,山陕之人来邑垦荒生聚,麻城人较多,江西山陕次之,两广又次之。
俗传‘湖广填四川’,其明证也。
” 李自成在九华山败北以后,张献忠由福建起兵,沿途经过福建、江西、湖南、贵州从重庆(当时不叫重庆,叫重庆府,实际上是相当于现在一个镇,地属于四川)进入成都。
张献忠治军不严,加之本人嗜好杀戮,遂沿途大肆屠城,令晚明民众民不聊生、雪上加霜。
正是这样一个将帅,何故又有那么多的人民愿意跟随其从福建、江西、湖南等地一路奔波,背井离乡去巴蜀之地? 这与当时时势不无关系。
自清军入关以来,对 的歧视,加上本身湖广之地年年天灾,百姓民不聊生,这点上直接促使湖广地区大范围举家背井离乡;其次,张献忠大肆屠城,引发瘟疫(重启郡时,几乎全城被杀),这就造成了巴蜀之地富沃土地无人耕种、四川人口大减,百废待兴。
后话,有一个传说说的是张献忠在攻陷成都之后,曾在街上微服私访,路上遇见一妇人带着全家举家奔走,张献忠问其妇曰:你何故如此惶急离开故土,背井离乡,举家迁走?妇人答道:兄弟,难道你未曾听说,张献忠马上已经打进城来,听说他所到之处,无大肆屠城?张献忠闻此妇人之言,转身就走。
就因此事,成都才未遭屠城之灾。
所以从两湖两广等省来到巴蜀之地的民众,经过迁徙,在四川西南大部安家立业。
张献忠失败之后,清朝 怕四川因地势偏远,又易守难攻,土地肥沃,当年刘邦之举事再次发生,清朝 决定把清军数十万满族士官等人驻扎在四川成都以北等地(现在的汶川、阿坝甘孜州等地区),采取军民结合的方式驻扎下来。
数十万军队守住了四川与中原地区联络的重要军事要塞,防止战乱发生。
随着时间的迁移,四川本身由于年年灾害,加之瘟疫的发生,人口大减,百废待兴,在后来的长达300多年的时间内再无大的战乱。
而留于此地的数十万军队士兵等与当地人结亲,成家立业,组成了现在的成都以北的满汉混血人。
后记:我曾听家人提过我故乡(宜宾高场,一个偏远的乡村,山上)在当时祖辈来到那里的时候到处都是很茂盛的杂草等,同时我家以前住的房子(传统四合院,坐南朝北,有主厅、两间,高达6米左右;卧室数间,传统全木质框架,其柱子直径达80cm)是当时从草丛中发现的。
历经数代人居住,发现之时,厢房中有数个已经死亡而衣服都已经沙化了的死人。
本家家谱我未曾见过,但听爷爷讲过我是进川第16代。
有人曾戏说,川人左手手腕之处有两圈很深的印记,此为当时举家迁入时,手背勒住后留下来的见证。
很多东西由于是看过很久以后回忆而得,细节方面有待考证,仅供参考。
洞庭湖
洞庭湖古称“云梦泽”,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跨湘鄂两省,它北连长江、南接湘、资、沅、酆四水,号称“八百里洞庭湖”。洞庭湖的意思就是神仙洞府,可见其风光之绮丽迷人。洞庭湖浩瀚迂回,山峦突兀,其最大的特点便是湖外有湖,湖中有山,渔帆点点,芦叶青青,水天一色,鸥鹭翔飞。春秋四时之景不同,一日之中变化万千。古人描述的“潇湘八景”中的“洞庭秋月”、“远浦归帆”、“平沙落雁”、“渔村夕照”、 “江天暮雪”等,都是现在东洞庭湖的写照。
历代文人墨客都对美丽的洞庭湖作过热情的吟咏。北宋著名政治
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从岳阳楼的视角(居高临下)对洞庭湖变化多端的风光,描绘得淋漓尽至,脍炙人口。洞庭湖的气势雄伟磅礴,洞庭湖的月色柔和瑰丽。即使是在阴晦沉霞的天气,也给人别致、谲秘的感觉,激起人们的游兴。碧波万顷的洞庭湖不愧为“天下第一水”。泛舟湖间,心旷神怡,其乐无穷。
滨湖的风光极为秀丽,许多景点都是国家级的风景区,如:岳阳楼、君山、杜甫墓、杨么寨、铁经幢、屈子祠、跃龙塔、文庙、龙州书院等名胜古迹。在西洞庭湖与长江的接界处——城陵矶,有一块名为三江口的地方。从此处远眺洞庭,但见湘江滔滔北去,长江滚滚东逝,水鸟翱翔,百舸争流,水天一色,景色甚是雄伟壮观。刘海戏金蟾、东方朔盗饮仙酒、舜帝二妃万里寻夫的民间传说正是源于此地……湖中最著名的是君山,君山风景秀丽。它是洞庭湖上的一个孤岛,岛上有72个大小山峰,这里每天有渡轮来往航程大约一小时。游览群山需要用一天时间,早上去,下午返。既去了君山,又可畅游洞庭湖,真是一举两得。君山原名洞庭山,是神仙洞府的意思。相传4000年前,舜帝南巡,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追之不及,攀竹痛哭,眼泪滴在竹上,变成斑竹。后来两妃死于山上,后人建成有二妃墓。二人也叫湘妃、湘君,为了纪念湘君,就把洞庭山改为君山了。现有古迹二妃墓、湘妃庙、柳毅井、飞来钟等。君山的竹子很有名,有斑竹、罗汉 竹、方竹、实心竹、紫竹、毛竹等。这里每年都举办盛大的龙舟节、荷花节和水上运动。
洞庭湖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其物产极为丰富。湖中的特产有河蚌、黄鳝、洞庭蟹、财鱼等珍贵的河鲜,还有君山名茶、罗汉竹、方竹、实竹、紫竹、斑竹、毛竹等竹类产品,种类亦很繁多。
---------------------
洞庭湖
洞庭湖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湖中心有座葱翠常绿的小山,名叫洞庭山,洞庭湖便因此而得名。湖区总面积约18000平方千米。湖的南边是湖南省,北边是湖北省。洪水期间的湖泊,汪洋似海,面积有3900平方千米,容积达一二百亿立方米。其南有湘江、资水、沅水、澧水四水汇入,北有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与长江相通,湖水最后在岳阳城陵矶注入长江。它犹如一个天然的大水库,容纳四水,吞吐长江,调节洪水,控楚带吴。
洞庭湖的名称的历来,有许多的说法。在《史记》、《周礼》、《尔雅》等古书上都有"云梦"的记载。梦,是当时楚国方言"湖泽"的意思,与"漭"字相通。" 春秋昭元年,楚子与郑伯田于江南之梦"。又云:"定四年楚子涉濉济江,入于云中。"《汉阳志》说:"云在江之北,梦在江之南。"合起来统称云梦。当时的云梦泽面积曾达4万平方公里,《地理今释》载:"东抵蕲州,西抵枝江,京山以南,青草以北,皆古之云梦。"司马相如的《子虚赋》说:"云梦者方八、九百里。 "到了战国后期,由于泥沙的沉积,云梦泽分为南北两部,长江以北成为沼泽地带,长江以南还保持一片浩瀚的大湖。自此不再叫云梦,而将这片大湖称之为洞庭湖,因为湖中有一著名的君山,原名洞庭山。《湘妃庙记略》称:"洞庭盖神仙洞府之一也,以其为洞庭之庭,故曰洞庭。后世以其汪洋一片,洪水滔天,无得而称,遂指洞庭之山以名湖曰洞庭湖。"这就是洞庭湖名称的由来。
洞庭湖碧水共天,沧溟空阔,古往今来,历朝历代,对它的记载和描绘无尽其数。战国时代,伟大的诗人屈原在他的诗歌中,反复吟咏过美丽的洞庭湖,如《哀郢》中"上洞庭而下江";《湘君》中"邅吾道兮洞庭";《湘夫人》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在《湘君》、《湘夫人》诗篇中,屈原根据民间传说,把洞庭湖描绘成神仙出没之所一:一对美貌的恋爱之神,乘着轻快如飞的桂舟,吹着娓娓动听的排箫,游弋在秋风袅袅的洞庭碧波上。湘君以洞庭一带特产的荷花、香芷、杜衡、紫贝、桂树、木兰、辛夷、薜荔,构造一幢芳香四溢的水中宫室,以迎接湘夫人的到来。
洞庭湖不仅风光佳绝,而且素称鱼米之乡,滨湖盛产稻谷,湖中盛产鱼虾,自古为我国淡水鱼著名产地。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有《洞庭鱼》一诗:"洞庭鱼可拾,不假更垂罾。闹若雨前蚊,多如秋后蝇。"可见鱼之多。如今湖里盛产鲤、鲫、鳙、鲢、鳊、鳜、银鱼、凤尾鱼和虾、蟹、龟、鳖、鳝、鳗、鳅、蚌等百余种水产,还生长着珍稀的白鳍豚。洞庭鱼中最大的是鲟鱼,重达二三百公斤;最小而又最名贵的是银鱼。洞庭银鱼,历史上即颇负盛名。据清代《巴陵县志》载:"银鱼出艑山、君山湖中,小才盈寸,眼见黑点者佳,以火焙之,胜日干者。他处出面条鱼,长二、三寸至四、五寸则贱物矣。一年冬夏产之,夏水热不如冬美。"据传清雍正、乾隆二帝先后游江南时,均曾品尝过银鱼,评价甚高。银鱼嬉游于清水草滩的缓流之处,它银白透明,呈圆条状,无鳞无刺,肉质细嫩,蛋白质含量丰富,味极鲜美,向为席上珍品。
洞庭湖的"湖中湖"莲湖,盛产驰名中外的湘莲,颗粒饱满,肉质鲜嫩,历代被视为莲中之珍。每当荷花盛开季节,满湖荷叶衬托着婷婷玉立的花朵,素雅高洁,"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泛舟采莲,成为一大旅游项目。
洞庭湖中的君山不仅风景佳丽,而且有许多名产奇珍,其中尤以君山茶闻名,自唐代即被列为贡茶。君山银针茶在茶树刚冒出一个芽头时采摘,经十几道工序制成。它内呈橙**,外裹一层白毫,故得一雅号--金镶玉。冲泡后,开始茶叶全部冲向上面,继而徐徐下沉,最后全部坚立杯底,堆绿叠翠,宛如刀枪林立,酷似嫩笋出土,确为"茶中奇观"。入口清香沁人,齿颊留芳。
对于洞庭湖的美景,古人早有总结,清代《洞庭湖志》所载"潇湘八景"中的"洞庭秋月"、"远浦归帆"、"平沙落雁"、"渔村夕照"、"江天幕雪"以及"日景"、"月影"、"云影"、"雪影"、"山影"、"塔影"、"帆影"、"渔影"、"鸥影"、"雁影"等洞庭湖"十影",如今仍能观赏到。
君山传说
从岳阳楼向外望去,那露出在湖面上的小岛,就是洞庭湖上有名的君山。君山又名湘山或洞庭山,与岳阳楼仅一水之隔。唐代诗人刘禹锡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的洞庭湖,比喻作一个白色的银盘,而把俊秀的君山比喻为银盘中的一枚青螺。“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望洞庭》)从岳阳楼上看去,这个比喻十分传神。
君山是一座长形的小岛,由72座大小山峰组成。君山虽小,名胜古迹、神话故事却美不胜收。
相传在远古时代,洞庭湖中并没有岛。每当狂风大作、白浪滔天时,来往船只无处停靠,常被恶浪吞没,当地人民苦不堪言。这事引起了水下72位螺姑娘的同情。她们忍痛脱下身上的螺壳,结成一个个小岛,后来连在一起,就成了今天的君山。君山上的72峰,就是72位螺姑娘变成的。
又相传4000多年前,禹帝南巡,他的两个爱妃娥皇、女英随后赶来,船被风浪阻于洞庭山。忽闻禹帝已死于苍梧(今广西梧州市),二妃悲痛欲绝,扶竹南望,涕泪纵横,点点泪珠洒于竹上,呈现斑斑点点,因此便成了现在君山北边生长的“湘妃竹”,也叫“斑竹”。二妃也因悲恸过度身亡,葬于此地,故在君山东麓有二妃墓。民间有诗曰:“禹帝南巡去不还,二妃幽怨云水间。当时垂泪知多少,直到如今竹尚班。”而在二妃墓前,立有“禹帝二妃之墓”石碑,旁坚石柱,上刻麒、麟、狮、象浮雕。墓前一对石柱,上刻楹联一幅:“君妃二魄芳千古,山竹诸斑泪一人”。二妃称为君妃、湘妃,为了纪念她们,就把洞庭山改为君山,也叫湘山。据说这就是君山和湘山名称的由来。
有趣的是,君山在历史上还有过负罪的传说。据传,秦始皇当年巡狩天下,船过君山时,忽然风浪大作,始皇大怒,说:“我真命天子行舟,本应风平浪静,是谁如此大胆,竟敢兴风作浪?”接着,他便问左右:“此乃何地?”侍臣回答说是君山。始皇一听愈加恼怒,说:“普天之下,唯我为‘君’,怎么山也称起‘君’来了?”他遂命刑徒三千砍光了全山的树木,并下令于石壁上刻封山令。今临湖石壁上仍可见一石印,长1米,宽08米,字迹依稀可辨,似是“永封”二字,俗称为“封山印”。
君山上的“柳毅井”,是后人演绎唐人李朝威所写《柳毅传》的故事开凿的。柳毅是个落第书生,路遇一个满面泪痕的牧羊女。她自称是洞庭龙王的女儿,因受丈夫虐待而流落此地,遂祈请柳毅由枯井入海捎信给龙王,盼能早日被救回龙宫。柳毅来到君山,找到枯井,直下龙宫,完成传书之托。龙女得救后,和柳毅结为夫妻。现存“柳毅井”,在君山龙舌山之尾,建筑别致。井口直径1米,深10余米,井壁有一手持宝剑的巡海神浮雕,传为柳毅的引路者。离井5米处有一斜道伸向井中,道两侧有虾兵蟹将浮雕,传为迎柳毅下湖的兵将。
君山上还有一个群山怀抱的大坪,那便是宋绍兴元年钟相、杨么率农民起义军安营扎寨之处。当年不堪官府压迫的贫苦渔民,在此揭竿而起,设水寨,造战船,出没于八百里洞庭。现在君山上还留有军师洞、点将台、万人锅等古迹。
此外,洞庭山上还有轩辕台,传说为黄帝铸鼎之处;有射蛟台,传为小后羿在此射蛟;酒香山传说盛产酒香藤,能酿长寿酒,汉代东方朔曾在此偷饮;朗吟亭则因吕洞宾在此吟诗而得名。
岳阳天下楼
岳阳楼雄踞于岳阳古城西隅,东倚巴陵山,西临洞庭湖,北枕万里长江,南望三湘四水,气势豪壮不凡。它与武昌的黄鹤楼、南昌的藤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襟带三千里。尽在岳阳楼”的盛誉。
岳阳楼雄踞于岳阳古城西隅,东倚巴陵山,西临洞庭湖,北枕万里长江,南望三湘四水,气势豪壮不凡。它与武昌的黄鹤楼、南昌的藤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襟带三千里。尽在岳阳楼”的盛誉。
相传这里在三国时曾是吴国鲁肃训练水军的阅兵台。因为岳阳楼前的洞庭湖水面辽阔,风平浪静,湖岸上恰巧有个山丘,确为练兵、阅兵的好地方。据《三国志》载,鲁肃受孙权之命率万人屯驻巴丘(今岳阳),在进出洞庭湖的咽喉之地巴丘山下,临湖的西门城墙上建起了训练和检阅水军的阅军楼,此阅军楼即为岳阳楼的前身。
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中书令张说谪守丘州,便将西门城楼扩建为楼阁,初名“南楼”,后来改名“岳阳楼”。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完善结合,其浩荡的气势与悠久的历史内涵,使之成为唐以后诗人墨客的登临胜地,并逐渐形成一种以抒发忧国济世为主要传统的特殊的意蕴。孟浩然、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等唐代著名诗人,都曾先后登楼吟诗作赋。其中,杜甫的名篇《登岳阳楼》便是这一传统的始唱者。诗云:“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诉,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如果说先此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表现了贫士失职之悲愤,那么杜诗则以涵天盖地之力,在八百里洪波之中融入了一代诗圣与国家共命运的拳拳之心。
北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滕子京谪守巴陵(岳阳),曾重修岳阳楼,并致书当时有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请他作《岳阳楼记》。然后又请诗人、书法家苏舜钦书写,雕刻家邵竦刻字。于是,滕楼、范记、苏书、邵刻,成了岳阳楼的“四绝”。
自宋迄今,已过去900多年,现在的岳阳楼是清代同治年间重修。而苏书邵刻《岳阳楼记》也已代之以清代乾隆年间书法家张照的手笔,但这篇名文却依然光华烛天。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不仅将岳阳楼四周景色、早晚晴雨各种感触描写得淋淳尽致,展现了洞庭湖的壮美与岳阳楼的宏伟,而且进一步将杜甫精神发扬到新的高度。文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抒发了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已任的崇高情怀,成为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精神世界的集中写照。岳阳楼之名由是益彰,正是景以文传,文以景扬。
今天的岳阳楼为四柱、三层、飞檐、盔顶的砖木结构建筑,别具一格。进入大大楼,只见四周挂满了历代名人的题咏。二楼楹柱镌刻着孟浩然、杜甫的名句,而正中十二块紫檀木拼成的雕屏上,张照书的《岳阳楼记》赫然醒目,启迪着游人的沉思。主楼两侧还有两座辅亭:一是以神话人物吕洞宾三醉岳阳楼而得名的三醉亭;一是仙梅亭,相传因在明末维修岳阳楼时,于地下掘得一块有梅纹的石板而得名。楼的附近还有鲁肃墓、小乔墓、岳阳文庙及慈氏塔等胜迹。
据《博兴县志》载:“麻大湖曰麻大泊以非麻大全湖也;俗称官湖以其跨在三县之间也;又曰锦秋浦以其风景如锦秋湖也;又曰鱼龙湾以其在金刚堰之北系麻大湖之一半也。”据清咸丰《青州府志》新城县中有“麻大湖一名“马踏湖”的记载。但在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山东通志》新城县中早有“麻大泊在县东北三十里……俗讹马踏湖”的记载。据清雍正七年(1729年)《山东通志》载:锦秋亭,元中统间建于博兴县东南城上,取坡诗《横湖绝名》“贪看翠盖拥红装,不觉湖边一夜霜,卷却天机云锦段,从教匹练写秋光”中“锦秋”二字名亭;据民国四年(1915年)《山东通志》博兴县中载:“锦秋湖在城东南有锦秋亭、郑公祠,水由支脉沟东流,俗名麻大湖为锦秋湖者非是”;清咸丰《青州府志》中亦载:“麻大湖……在博兴、新城、高苑之间俗误为锦秋湖。”的记载。
西北巴尔喀什湖一带,在西汉时广义上来说,统称西域地区中的一部分。汉武帝时代打败了匈奴,张骞两次通西域后,西汉和西域各国政治经济来往频繁。公元前60年,汉宣帝任命郑吉为西域都护,治所在乌垒城(今轮台县境),当时称之为都护府。都护是西汉王朝驻西域的最高长官,都护府是西汉在西域设置的最高的军事和行政的机构。都护以下,设有属官,从此西汉在西域的统治地位完全确立。这就说明早在二千年前左右,包括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新疆地区已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领土。
西汉末年,国势日衰,王莽篡权,匈奴乘机又控制西域地区。东汉建立后,公元73年派窦固等打败匈奴,派班超出使西域,班超再设西域都护于龟兹它乾城、管辖西域地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西域各地仍同内地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唐朝时,巴尔喀什湖一带居住着突厥人。唐政府于604年在高昌设安西都护府,702年在庭州设北庭都护府,管辖天山南北,阿姆河流域,阿尔泰山和巴尔喀什湖以西广大地区。并设龟兹、于阗、疏勒、碎叶四镇,驻守重兵,以巩固边防和维护中西陆路交通。唐朝的疆域,西达咸海,整个巴尔喀什湖都在唐朝的版图内。
元、明时有战有和,但西域和内地联系仍然密切。清时,康熙帝平定了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反动贵族噶尔丹的叛乱。乾隆皇帝平定了反动贵族阿睦尔撒纳的叛乱。乾隆皇帝又平定了回族反动贵族大和卓和小和卓兄弟的叛乱,在新疆设置伊犁将军、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理,挫败了沙俄侵略我国西北领土的阴谋。
白马湖的史料记载
本文2023-10-14 06:20:3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30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