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谷先茔碑考及相关刍议
位于东台市东台镇双新村(古丁溪场北头灶)的明代高谷先茔碑,除见南北两块残碑外,另有龟趺碑座与碑首散落在保护圈栏内的草丛间。各构件外表形状均受损坏,特别是碑身部分。
碑石材质花岗岩,南残碑宽102cm,厚32cm,上端呈山字形断口,有卯槽遭破坏,仅留右侧残孔12×9×12cm,但可以断定原上缘有左右相同两卯。碑面中高80cm,左侧50cm,右侧70cm。下端有方榫,即榫舌,尺寸约50×13×8cm。北残碑埋入于地,宽102cm,厚32cm,地面高120cm,近地部位左右侧均较大裂口,上端有榫舌,尺寸约为33×12×10cm。两碑阳均有文字,无界格,字为阴刻正楷,工整舒展且瘦劲有力。边侧隐约云龙纹,棱边皆作倒角处理。对比碑文,行列间距对应,字迹相同,南段相对可辨,北段漫漶磨泐,借以材质尺寸推定两碑段为同一碑身,后又曾经历仰俯不同且荒于野的断裂状态。据村民杨继美回忆,“此碑身早在抗战时期即遭受敌伪以挖宝为由的人为破坏,分裂成两段。文革期间南碑被挪动到大队加工厂埋入地面作为碾米机基础,前年才应文保要求,重新挖出运回原处。”有趣的是这样的无心之举到也成了保全此段文字的缘由,这块约占全文四分之一的碑文为整合资料,从而为完整解读高氏先茔碑铭提供了联结依据。
另外龟趺断首,可视尺寸为170×136×25cm(边缘地表高),座底陷于地,深度未能测量。而甲纹清晰,上有左右向空槽60×30×13cm,漕内有积水和硬币。碑首残留尺寸80×32×108cm,为双螭争珠造型,盘结相交,恢弘大气,内刻篆额天宫“高氏先茔之碑”。测量中,我注意到围栏上挂着的“高阁老墓”中国文化遗产铝牌标识,时间为2013年12月。
根据碑文辨识与碑石尺寸以及各榫卯构件,可以确定原碑是通榫卯的形式将碑首、碑身及龟趺连接于一体,南残碑为碑身下半部。推测碑通高约35米~4米,其中碑身高>2米,宽102米。作为赠封官同一品的高氏先茔碑,其营式基本合乎《明史》、《明会典》中关于碑碣的规定:“一品螭首,二品麟凤盖,三品天禄辟邪盖,四品至七品方趺。”“一品石碑、螭首高三尺(098m)。碑身高八尺五寸(278m)、阔三尺四寸(111m)。龟趺高三尺六寸(118m)”。注:明1尺约等于327cm。
在重构碑体外形感知之外,对于波磔之间缺文失字的补全以及揭示其蕴藏的历史内容才是文物考释自不待言的行为初衷。而作为诞生于公元1454年的高氏先茔碑,是目前我市境内发现最为悠久的碑石,如果从这一年代意义上考量,或许已经超出碑文本身所要表达的价值预期。
《高氏先茔之碑》断碑整理录文
高氏先茔之碑
通议大夫南京兵……翰林侍讲兼国史
经筵,天台……文
官中顺大夫太仆少……并篆
荣禄大夫少保兼太子太傅工部尚书东阁大学士高公,帷幄之臣元老。
赐诰命推恩其先,于是公之曾祖暨祖君考欲追封荣禄大夫,如其官。曾祖妣刘祖…。
天子念南京。
祖宗创业根本重地也。特
命公祗奉祝币修事于孝陵,
兼察民隐赈灾恤患。既竣事,选得便道,快迈□□其乡。诚旷世之盛隆,人伦……采哉。顾吾祖考之墓在兴化者,其昭德垂后。神道之碑欲归
以树之,惟泰州丁溪高曾之墓尚未有表悯,后湮没无闻。以状授宁,曰子……丁溪为始祖地。宁辞不获,按状高氏世为河南怀庆人,宋
建炎南渡侨居江淮间,既而中原沦于金,乃卜居泰州之丁溪场,始为泰……裂。泰为被边之地,民习武事鲜知文学,独高氏能业儒弗
变。公高祖讳彬、曾祖考讳明,俱怀材抱道,晦迹不仕,以仁厚长者称于乡。……君,元季避地姑苏,时张士诚据有吴郡,擅爵禄人士,之趋
利者奔走恐后。士诚遣使以币聘隐君,隐君度士诚无成,力辞不就,惟闭门……叹隐君明识远虑,不可及也。天下甫定,隐君自苏徙居兴
化遂占籍焉。四子,长曰元吉,洪武五年乡荐,进士,为乐昌县簿。次曰元晖,举……清远,累辞征辟。尝授业里中,后进子弟多所造就,实公
之考也。次曰元昕,得其家学,为乡善士。公窃惟高氏自丁溪以来,以清白……天理之自然也,故公以清材硕德际遇。
列圣辅导。
青官劝讲。
经杂逐掌。
帝制经纶密勿,寅畏贞亮简在。
上心礼遇之隆,倚毗之重,杰然为时名臣岂偶然所致?朝播暮获者所以哉。宁表…。
丁溪之原 有蔚者阡 积善委祉 发于曾玄
保傅帝前 诏嘉所自 追崇厥先 天童昭回
下贲九泉 木茂有本 水深在源 刻碑墓道
景泰五年(1454)七月初九日立石。
以上行文顺序,最大化的按照原碑文排列,其中“……”等符号皆表示北碑身下端埋入泥土暂不可见或者因破损已彻底丧失的文字部分,为了便于阅读理解,对比古代行文格式,在考录原碑文的同时,对某些上下文词汇与句首作了一定移动缩进,例如“保傅帝前”一词,原文上下分行,帝前居于行首。
整理碑文的过程,是在尽可能对碑像降噪清晰化的同时,也是引经据典考察碑中人物的过程。此碑撰者,笔者考为景泰五年南京兵部右侍郎杜宁,篆额为彼时南京太仆寺少卿翟敬所书。而按碑云“顾吾祖考之墓在兴化者”中的人称变化,推知此文先是由高谷讲述先祖家族行状,后由杜宁援笔而就,借以通达文中“以状授宁”,“宁辞不获”等语句之诘诎。
高谷(1391-1460),字世用,号育斋、桧轩老翁。明直隶扬州府兴化县人。永乐十三年(1415)进士,选为翰林庶吉士,十九年(1421)擢为中书舍人,二十二年(1424)升左春坊左司直郎。洪熙改元(1425)敕阶承务郎,以学行升翰林侍讲。宣德十年(1435)主持顺天府乡试。正统元年(1436),荐侍讲读。三年(1438)《宣庙实录》成,由侍读承德郎进侍讲学士。九年(1444)主持应天乡试,十年(1445)升工部右侍郎兼侍讲学士,入内阁为宰辅参预机务。十四年(1449)升工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景泰二年(1451)升少保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居次辅。三年(1452)为少保兼太子太傅工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景泰七年(1456)《寰宇通志》纂修成,进兼谨身殿大学士。天顺元年(1457)二月致仕,天顺四年(1460)春正月卒。成化二年(1466)冬十月谥文义,三年(1467)五月初七特赠太保。其为官淳谨廉静,清慎端亮;恪持公论,孜孜为国。正统敕谕称其简静端方,廉平直亮,明于古今;景泰赞其文学器识弘远,夙有誉望,蔚为名臣事;成化思其忠厚温明,安详恪顺,莹然良玉。主要事迹有“乘舆未还虏情叵测择奉使者中书舍人赵荣奋欲往谷即解金带与之”、“乘舆还京谷议奉迎礼宜从厚有千户龚遂荣者意与谷合投书于谷谷怀之以示群公卿有希旨者以遂荣言”、“给事中林聪因言事忤执政御史劾其私将置聪重辟谷持正论开谕遂得末减”、“贵胄与寒畯争进已不可况又以不得选遂欲杀考官乎因极言于朝俨得免”等事略,《明实录》、《国榷》、《明史》以及历代扬州兴化府县志等皆咸有可述。譬如碑文中“命公祗奉祝币修事于孝陵”有关史实,《明实录》对其来龙去脉,和高谷此次回乡立石的起缘均留有较浓笔墨。如征引关联文藉辞句,有助解读碑文“赐诰命推恩其先,于是公之曾祖高祖君考欲追封荣禄大夫”、“惟泰州丁溪高曾之墓尚未有表悯”等内容,并对明代封赠、恤典、展墓、京卿等制度以及碑文人物提供相关参考与榷议。
封赠为封建社会政府推恩方式,即按照职官的品秩、给符考成与功绩,以诰敕加赠本人或将本人职级给授于其曾祖父妻室,生者称封,死者称赠。主要有诰封、敕授、貤赠等例与。《明会典》卷六云:“凡推封,洪武二十六年定一品赠三代,二品三品赠二代,四品至七品赠父母妻室,凡文官一品至七品,止封赠散官职事,其合封一代二代三代者,俱照见授职事。”“凡封赠职级,正一品至从七品,曾祖父、祖父、父,各照见授职事,依例封赠。正从一品曾祖母、祖母、母,各封赠夫人,正从二品祖母母妻各封夫人,正从三品祖母母妻各封淑人。”正从四品至七品母妻则各封恭人、宜人,安人、孺人不等。作为用人激励体制,在竭忠尽智,劬劳王事的前提下,这种由国家主导,与文官之间的荣誉调配,封赠制度也达成了封建个体对忠孝双全的价值实现,有如王直(1379-1462)《抑庵文后集》中言“夫为士君子缨冠束衽而立于朝凡上之所施如此非苟为荣也所以劝忠与孝也劝孝云者使既有以显其亲而益思不辱焉也劝忠云者使推所以事亲者事君而求无愧焉”。即所谓“但存忠孝答神明报国荣乡两俱足”(高谷《送黄振宗主事归祭》)。另外无论是考满常例封赠,“国初在京品官逾年实授给本身诰敕三年考称始得封赠”,还是基于旌忠、旌劳和庆典的覃恩特例封赠,贯穿社会的王化教育皆会使恩荣与显达流芳百世,“岂徒有以见其家之福而朝廷之盛恩泽之隆亦于此而见将必有低徊叹羡于无穷者。”(《抑庵文后集》)
高谷作为五朝元老,生前有案可稽的三次封赠,一是洪熙改元敕阶承务郎推恩及亲(父母、妻);二是进内阁未久,英宗念其辅导有劳,正统十二年(1447)十一月辛卯赐工部右侍郎高谷吏部左侍郎曹鼐等人诰命并封赠其祖父母父母妻;三是景泰四年(1453)七月戊寅明代宗赐少保兼太子太傅工部尚书东阁大学士高谷与少傅兼太子太师礼部尚书胡濙等人诰命并封赠其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妻。后两次累赠为覃恩特例,参见《明实录》。对比碑文“荣禄大夫少保兼太子太傅工部尚书东阁大学士高公惟幄之臣元老。赐诰命推恩其先于是公之曾祖暨祖君考欲追封荣禄大夫如其”,高谷自景泰三年任“少保兼太子太傅工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官秩从一品,散官按例“初授荣禄大夫升授光禄大夫”,“俱于三年之后,照例升授”。很显然双新立碑是基于景泰四年封赠,即推恩及其曾祖父母。而文中“顾吾祖考之墓在兴化者,其昭德垂后。神道之碑欲归,以树之,惟泰州丁溪高曾之墓尚未有表悯,后湮没无闻”之句表现出的晦涩歧义,诚若文首“赐浩命推恩其先于是公之曾祖暨祖君考”,笔者以为此处“高曾之墓”系“高祖之墓”书丹临摹脱误。只是揣摩碑文,在明确高谷祖考坟墓与其高曾祖等先茔分处兴化丁溪两地之后,这样不经心的“错误”或许旨在慎终追远,并能最大化地表达出撰碑者内心的荣亲情怀。“按状高氏世为河南怀庆人,宋建炎南渡侨居江淮间,既而中原沦于金,乃卜居泰州之丁溪场,始为泰(州人)”,动荡更迭之间记忆所能溯及的最远且含糊的高氏家族南迁行状,即关于其高祖高彬等人印象——“公高祖讳彬曾祖考讳明,俱怀材抱道晦迹不仕,以仁厚长者称于乡”的碑文描述。但无论是历代扬州府志、兴化县志、中十场志还是同时期高谷神道碑等所提及的最远人物俱系其曾祖高明,例如撰于天顺四年的李贤(1409-1467)《工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兼东阁大学士致仕——高公谷神道碑铭》曰:“公讳谷字世用,姓高氏。其先世居河南之怀庆,有仕宋者从高宗南渡徙维扬,今为高邮兴化人。曾祖讳明、祖讳椿、父讳焯俱以公贵,累赠少保兼太子太傅工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曾祖妣刘氏祖妣王氏妣黄氏俱累赠一品夫人。”(《古穰集》卷十二)管窥所及,这也契合封赠定制与诰敕之下各类题材本身所必须懔遵的修撰规则和封建教化要求。比如《宣庙实录》修纂凡例“中外文武官有特恩赐予皆书”。
对于人物行状,像家乘、碑铭这类褒奖性体裁对世系爵秩记事越久远越好,通常牵强附会。在同为吏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李贤所撰,天顺六年《礼部尚书忠安胡公神道碑铭》一文中,胡濙先祖溯至南北朝刘宋太子左卫将军胡藩,藩《宋书》有传。当然对于家世描述,主要取决于材料提供者,有趣的是收录于弘治四年《育斋先生诗集》序中的《高公谷神道碑铭》原文,指出文中高谷行述是由当时翰林院侍读学士钱溥所叙,碑刻为礼部右侍郎李绍手书,碑额为吏部尚书王翱篆。该篇墓铭虽被《国朝献徵录》、《国朝列卿记》、《明名臣琬琰录》等等明代文集广泛收录,但上述碑文成员并未显示,问题应出自《古穰集》,在后期成集时作者基于实际的有所取舍。嘉靖《兴化县志》(1559)丘墓云:高谷墓“平望铺东北学士李贤巡抚郑晓撰墓志”。郑晓(1499-1566),字窒甫,谥端简,著有《吾学编》、《徵吾录》、《策学》等作品,《吾学篇》皇明名臣记卷八撰有“太保高文义”传,万历《兴化县志》(1591)卷六“人文之纪”补遗曾援引该文。检索郑任职巡抚时间为“嘉靖三十二年十二月庚辰(1554),改刑部右侍郎郑晓为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督漕运、巡抚凤阳等处”。参见《江苏省通志稿大事志》第三十三卷嘉靖二。相对卒于成化二年(1467)的李贤,嘉靖志中两者并列处置,讹脱显而易见。虽然这样的错误三十年后在万历志中得以纠正:“文义公高谷墓在县治北平旺铺河东,学士李贤撰志,巡抚郑公晓撰行略碑”。然而分列后的歧义仍未消弭,两志在纂録上分别采用了“墓志”与承接墓地的“志”的说法,语焉不详,以侧面概念回避陈述核心,后者在肯定所谓“行略碑”的同时,却极易引发对神道碑存在的质疑。
明代万历之前在京外致仕官员丧礼恤典,按例取自上裁。比照洪武二十六年定“公侯及在京一品二品父母妻丧、三品四品父母丧、曾授封赠及致仕者,各照品级造坟安葬,在外止祭祀”;永乐续定“凡在京在外文武官员,不拘品级,其以死勤事者,恤典取自上裁”(《明会典》一百一卷)等规定。参考《明实录》诸多赐祭葬记载,如《明英宗睿皇帝实录》景泰四年八月“少保兼太子太傅工部尚书东阁大学士高谷夫人郭氏卒,遣官致祭命有司营葬”(二百三十二卷);十一月致仕礼部尚书杨翥“至是卒讣闻令有司葬祭”(二百三十五卷);天顺四年二月致仕兵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苗衷卒,“讣闻,遣官谕祭命有司治葬,赠荣禄大夫少保谥文康”(三一十二卷);五年四月致仕礼部右侍郎钱习礼卒,“年八十九敕有司营葬祭谥曰文肃”(三二十七卷)等等记事。同比天顺四年正月高谷卒,“讣闻,遣官谕祭”(三百一十一卷),并未给予“营葬有司”(造坟安葬)、赠谥等致仕官员如例恤典,对应理解神道碑文“上闻讣嗟悼,遣官谕祭于其家”与原文“上闻讣嗟悼,遣官谕祭于其家令与夫人合葬焉”之间差异,犹见明英宗复辟多年对景泰辅臣仍持有介意,在赐碑、营葬事项上表现出的前后动摇不定。结合历代府县志均未采录神道碑文实情,无论列传与艺文,大体可以得出否定结论。例如嘉靖《兴化县志》卷三人物传征引廖道南(1494-1548)《殿阁词记》(志注国史传)卷一“谨身殿大学士高谷”;除上文万历《兴化县志》卷六人文之纪外,《扬州府志》(1605)卷十七名臣列传、康熙《兴化县志》(1684)卷八人物乡贤解说、雍正《扬州府志》(1733)卷二十九人物等众多旧志征引文献基本取自郑晓“太保高文义”传,各有删改。比较李贤行文,郑晓“太保高文义”增加了成化赠谥,尽管其行略部分疏于前者,但以此传立碑,不仅反映出天顺五年(1461)曹石之变后朝廷对景泰辅臣的态度转化;同时也是对明代文官们,特别是夺门以来所推崇的纲常大义的极力彰显,诚如文尾赞言——“方毅端靖,洁廉无私”、“孜孜为国,恪守公论”、“进退有道,始终不渝”、“官至台鼎而家业萧然,敝庐瘠田仅足衣食”等等从政思想与人格特征,以及寄托自身被严嵩所逆的精神取向。《吾学编》中“皇明名臣记”成集于嘉靖丙寅(四十五年,1566)八月,“太保高文义传”原稿,则可能撰于嘉靖三十二年郑晓巡抚凤阳期间,即嘉靖三十八年的《兴化县志》中所提“墓志”。另外从地方志编修者角度,除了对严嵩当朝,专权擅势有所顾忌外;考虑神道碑铭有引用致仕敕诰:“卿之归也,与亲戚故旧徜徉丘圆,展契阔之深,怀道朝廷之盛事,清风高致,足以厉廉。夙德雅望,足以敷化而导俗,则卿亦永有终誉焉”威迫性言辞,比较修于成化三年《英庙实录》二百七十五卷中对该部分的删减,和序录:“皇考英宗睿皇帝以不世之资嗣承正统,践祚始自冲年而德政彰闻天下,盖有不言而信不动而化者矣,惟夫深仁厚泽浃于人心也”等赞语,李贤所撰碑文显然不太适合国朝封建史记,故嘉靖县志人物传部分纂修舍弃李郑文选用廖道南文。由此推论郑晓“太保高文义传”或为县志所云“墓志”与“行略碑”文,也符合神道碑有文无碑的笔者逻辑,事实有待平旺铺“碑文”残留物考证。联结现实资讯,值得辨别的是,高谷在《送兄世勤》一诗里也点明其先茔在丁溪,祖墓在兴化阳山西。“南归谁似吾兄足,白酒黄鸡聚邻曲。梦回红日已三竿,始信无荣亦无辱。盘盘先陇临丁溪,祖茔更在阳山西。年年几度洒麦饭,饥乌日落空闻啼。”诗中阳山为战国楚令尹昭阳墓,万历县志云在县治之西四里三百步。而高氏先茔碑为高彬其人唯一记载,此碑文信息应该也为宋元以来本地区人口组成、丁溪场附藉所属以及厘清旧兴东两县划界丁草争议提供了某些翔实证据。本文不作缀叙。(上篇完)
刘晓东 202112
1 俞士吉传翻译
俞士吉,字用贞,浙江宁波府象山县人。
永乐三年,浙西发大水,士吉与户部尚书夏原吉、通政赵居 任、大理少卿袁复奉皇帝命令前往治理,并监督农业事务。当时湖州受灾最严重,顺势粮食五六十万。
一同去处理这项工作的官员 都认为所亏数量太多了,远远超过朝廷准备赈灾的救济物资,就想要不再去赈济这一部分的灾民了。士吉竭力反对,说到:“欺瞒 皇上,让百姓受苦,我不忍心这么做。
既然灾情严重到这地步,那就让我亲自去那里赈灾吧。”以实禀告朝廷。
皇帝批准了他的申请,并按灾情增加了赈灾物资,百姓因此度过了难关。永乐四年,他由坐事一职调任为办事官,后来复原职,皇帝任命他去两浙赈 饥荒灾。
永乐六年,(他)离开京城后驻守襄阳,他在那里政治清明,襄阳郡得到很大改善。永乐十六年,任期届满,升迁为山东 左参政。
永乐十八年(1420)2月,山东东部发生唐赛儿起义,从者数万。山东布政使、按察使都因失职下狱。
俞士吉以督浚后至 ,同僚认为可以说明情况,避免罪责。但他却说:“违背命令而免除罪责,不是臣子应有的节操。”
主动投案入狱,勇于承担责任。结果是布政使、按察使均遭诛戮,俞士吉被开释出狱。
后来又任命为刑部侍郎,政绩非常出色。
2 文言文侍郎俞士吉俞士吉,字用贞,浙江宁波府象山县人。他的父亲仲殷曾经在晚上做梦的时候想到了“老桂古香分月窟,移将天下压群芳”的诗句,
睡醒之后士吉出生。俞士吉从小非常聪明,长大之后,地方官几次以“贤良方正”向州郡“辟荐”,但他没有接受,决意参加科举,要
以真才实学取得功名。洪武丙子年间,他接受了乡荐。第二年参加会试,考中了乙榜,任职授兖州府训导。在朝廷改革的过程中,
他上奏则论述了时政得失的十余项相关条目,被封为南院监察御史。出巡凤阳、徽州等地,审查是否有冤狱冤案,口碑很好。到文
庙御极年间,改任广西道,升迁为右佥都御史,奉皇帝命令出使朝鲜。回来之后,又出使日本,翌年正月,朝鲜遣使随同俞士吉诣
京献贡朝贺,此后恪守贡职。外交上的成功使俞士吉颇得永乐帝赏识。永乐三年,浙西发大水,士吉与户部尚书夏原吉、通政赵居
任、大理少卿袁复奉皇帝命令前往治理,并监督农业事务。当时湖州受灾最严重,顺势粮食五六十万。一同去处理这项工作的官员
都认为所亏数量太多了,远远超过朝廷准备赈灾的救济物资,就想要不再去赈济这一部分的灾民了。士吉竭力反对,说到:“欺瞒
皇上,让百姓受苦,我不忍心这么做。既然灾情严重到这地步,那就让我亲自去那里赈灾吧。”以实禀告朝廷。皇帝批准了他的申
请,并按灾情增加了赈灾物资,百姓因此度过了难关。永乐四年,他由坐事一职调任为办事官,后来复原职,皇帝任命他去两浙赈
饥荒灾。永乐六年,(他)离开京城后驻守襄阳,他在那里政治清明,襄阳郡得到很大改善。永乐十六年,任期届满,升迁为山东
左参政。永乐十八年(1420)2月,山东东部发生唐赛儿起义,从者数万。山东布政使、按察使都因失职下狱。俞士吉以督浚后至
同僚认为可以说明情况,避免罪责。但他却说:“背死逆命,非臣节也。”主动投案入狱,勇于承担责任。结果是布政使、按察使均遭诛戮,俞士吉被开释出狱。
洪熙元年正月,俞士吉入京觐见。朝廷想要任命他作较为轻松的职位,天官卿计划任命他为太仆寺卿,皇帝沉默思考了很久,说到
:“他是很有能力的人,让他做詹事吧。”后来又任命为刑部侍郎,奉命监察直隶郡县军事,后来又管理郡内事务,政绩非常出色。
3 侍郎俞士吉 翻译俞士吉,字用贞,浙江宁波府象山县人。
他的父亲仲殷曾经在晚上做梦的时候想到了“老桂古香分月窟,移将天下压群芳”的诗句,睡醒之后士吉出生。俞士吉从小非常聪明,长大之后,地方官几次以“贤良方正”向州郡“辟荐”,但他没有接受,决意参加科举,要以真才实学取得功名。
洪武丙子年间,他接受了乡荐。第二年参加会试,考中了乙榜,任职授兖州府训导。
在朝廷改革的过程中,他上奏则论述了时政得失的十余项相关条目,被封为南院监察御史。出巡凤阳、徽州等地,审查是否有冤狱冤案,口碑很好。
到文庙御极年间,改任广西道,升迁为右佥都御史,奉皇帝命令出使朝鲜。回来之后,又出使日本,翌年正月,朝鲜遣使随同俞士吉诣京献贡朝贺,此后恪守贡职。
外交上的成功使俞士吉颇得永乐帝赏识。永乐三年,浙西发大水,士吉与户部尚书夏原吉、通政赵居任、大理少卿袁复奉皇帝命令前往治理,并监督农业事务。
当时湖州受灾最严重,顺势粮食五六十万。一同去处理这项工作的官员都认为所亏数量太多了,远远超过朝廷准备赈灾的救济物资,就想要不再去赈济这一部分的灾民了。
士吉竭力反对,说到:“欺瞒皇上,让百姓受苦,我不忍心这么做。既然灾情严重到这地步,那就让我亲自去那里赈灾吧。”
以实禀告朝廷。皇帝批准了他的申请,并按灾情增加了赈灾物资,百姓因此度过了难关。
永乐四年,他由坐事一职调任为办事官,后来复原职,皇帝任命他去两浙赈饥荒灾。永乐六年,(他)离开京城后驻守襄阳,他在那里政治清明,襄阳郡得到很大改善。
永乐十六年,任期届满,升迁为山东左参政。永乐十八年(1420)2月,山东东部发生唐赛儿起义,从者数万。
山东布政使、按察使都因失职下狱。俞士吉以督浚后至,同僚认为可以说明情况,避免罪责。
但他却说:“背死逆命,非臣节也。”主动投案入狱,勇于承担责任。
结果是布政使、按察使均遭诛戮,俞士吉被开释出狱。洪熙元年正月,俞士吉入京觐见。
朝廷想要任命他作较为轻松的职位,天官卿计划任命他为太仆寺卿,皇帝沉默思考了很久,说到:“他是很有能力的人,让他做詹事吧。”后来又任命为刑部侍郎,奉命监察直隶郡县军事,后来又管理郡内事务,政绩非常出色。
4 英语翻译俞士吉,字用贞,浙江宁波府象山县人永乐三年,浙西大水,俞士吉,字用贞,浙江宁波府象山县人他的父亲仲殷曾经在晚上做梦的时候想到了“老桂古香分月窟,移将天下压群芳”的诗句,睡醒之后士吉出生俞士吉从小非常聪明,长大之后,地方官几次以“贤良方正”向州郡“辟荐”,但他没有接受,决意参加科举,要 以真才实学取得功名洪武丙子年间,他接受了乡荐第二年参加会试,考中了乙榜,任职授兖州府训导在朝廷改革的过程中,他上奏则论述了时政得失的十余项相关条目,被封为南院监察御史出巡凤阳、徽州等地,审查是否有冤狱冤案,口碑很好到文 庙御极年间,改任广西道,升迁为右佥都御史,奉皇帝命令出使朝鲜回来之后,又出使日本,翌年正月,朝鲜遣使随同俞士吉诣 京献贡朝贺,此后恪守贡职外交上的成功使俞士吉颇得永乐帝赏识永乐三年,浙西发大水,士吉与户部尚书夏原吉、通政赵居 任、大理少卿袁复奉皇帝命令前往治理,并监督农业事务当时湖州受灾最严重,顺势粮食五六十万一同去处理这项工作的官员 都认为所亏数量太多了,远远超过朝廷准备赈灾的救济物资,就想要不再去赈济这一部分的灾民了士吉竭力反对,说到:“欺瞒 皇上,让百姓受苦,我不忍心这么做既然灾情严重到这地步,那就让我亲自去那里赈灾吧”以实禀告朝廷皇帝批准了他的申请,并按灾情增加了赈灾物资,百姓因此度过了难关永乐四年,他由坐事一职调任为办事官,后来复原职,皇帝任命他去两浙赈 饥荒灾永乐六年,(他)离开京城后驻守襄阳,他在那里政治清明,襄阳郡得到很大改善永乐十六年,任期届满,升迁为山东 左参政永乐十八年(1420)2月,山东东部发生唐赛儿起义,从者数万山东布政使、按察使都因失职下狱俞士吉以督浚后至 ,同僚认为可以说明情况,避免罪责但他却说:“违背命令而免除罪责,不是臣子应有的节操”主动投案入狱,勇于承担责任结果是布政使、按察使均遭诛戮,俞士吉被开释出狱洪熙元年正月,俞士吉入京觐见朝廷想要任命他作较为轻松的职位,天官卿计划任命他为太仆寺卿,皇帝沉默思考了很久,说到 :“他是很有能力的人,让他做詹事吧”后来又任命为刑部侍郎,奉命监察直隶郡县军事,后来又管理郡内事务,政绩非常出色。
5 国朝列卿记 俞士吉传 翻译一下,拜托俞士吉,字用贞,浙江宁波府象山县人。
永乐三年,浙西发大水,士吉与户部尚书夏原吉奉皇帝命令前往治理,并监督农业事务。当时湖州受灾最严重,顺势粮食五六十万。
一同去处理这项工作的官员 都认为所亏数量太多了,远远超过朝廷准备赈灾的救济物资,就想要不再去赈济这一部分的灾民了。士吉竭力反对,说到:“欺瞒 皇上,让百姓受苦,我不忍心这么做。
既然灾情严重到这地步,那就让我亲自去那里赈灾吧。”以实禀告朝廷。
皇帝批准了他的申请,并按灾情增加了赈灾物资,百姓因此度过了难关。永乐四年,他由坐事一职调任为办事官,后来复原职,皇帝任命他去两浙赈 饥荒灾。
永乐六年,(他)离开京城后驻守襄阳,他在那里政治清明,襄阳郡得到很大改善。不久,山东东部发生唐赛儿起义,从者数万。
山东布政使、按察使都因失职下狱。俞士吉以督浚后至 ,同僚认为可以说明情况,避免罪责。
但他却说:“违背命令而免除罪责,不是臣子应有的节操。”主动投案入狱,勇于承担责任。
皇上想念旧的臣子,释放出狱。后来又任命为刑部侍郎,政绩非常出色。
6 首句为‘冯应京,字可大’的文言文《明史》
冯应京,字可大,盱眙人。万历二十年进士。为户部主事。督蓟镇军储,以廉干闻。寻改兵部,进员外郎。二十八年,擢湖广佥事,分巡武昌、汉阳、黄州三府。绳贪墨,摧奸豪,风采大著。税监陈奉恣横,巡抚支可大以下唯诺惟谨,应京独以法裁之。奉掊克万端,至伐冢毁屋,刳孕妇,溺婴儿。其年十二月,有诸生妻被辱,诉上官。市民从者万余,哭声动地,蜂涌入奉廨,诸司驰救乃免。应京捕治其爪牙,奉怒,阳饷食而置金其中。应京复暴之,益惭恨。明年正月,置酒邀诸司,以甲士千人自卫,遂举火箭焚民居。民群拥奉门。奉遣人击之,多死,碎其尸,掷诸途。可大噤不敢出声,应京独抗疏列其十大罪。奉亦诬奏应京挠命,陵敕使。帝怒,命贬杂职,调边方。给事中田大益、御史李以唐等交章劾奉,乞宥应京。帝益怒,除应京名。是时,襄阳通判邸宅、推官何栋如、枣阳县知县王之翰亦忤奉被劾。诏宅、之翰为民,栋如遣逮。俄以都给事中杨应文论救,遂并逮应京、宅、之翰三人。顷之,奉又诬劾武昌同知卞孔时抗拒,孔时亦被逮。
缇骑抵武昌,民知应京获重谴,相率痛哭。奉乃大书应京名,列其罪,榜之通衢。士民益愤,聚数万人围奉廨,奉窘,逃匿楚王府,遂执其斥牙六人,投之江,并伤缇骑;詈可大助虐,焚其府门,可大不敢出。奉潜遣参随三百人,引兵追逐,射杀数人,伤者不可胜计。日已晡,犹纷拏。应京囚服坐槛车,晓以大义,乃稍稍解散。奉匿楚府,逾月不敢出,亟请还京。大学士沈一贯因极言奉罪,请立代还。言官亦争以为请。帝未许。俄江西税监李道亦奏奉侵匿状,乃召还,隶其事于承天守备杜茂。顷之,东厂奏缇骑有死者。帝愠甚,手诏内阁,欲究主谋。一贯言民心宜静,请亟遣重臣代可大拊循,因以侍郎赵可怀荐。帝乃褫可大官,令可怀驰往。未至,可大已遣兵护奉行。舟车相衔,数里不绝。可怀入境,亦遣使护之。奉得迄逦去。
应京之就逮也,士民拥槛车号哭,车不得行。既去,则家为位祀之。三郡父老相率诣阙诉冤,帝不省。吏科都给事中郭如星、刑科给事中陈维春更连章劾奉。帝怒,谪两人边方杂职,系应京等诏狱,拷讯久之不释。应京乃于狱中著书,昕夕无倦。三十二年九月,星变修省。廷臣多请释系囚,于是应京及宅、栋如获释。之翰先瘐死,而孔时系狱如故。
应京志操卓荦,学求有用,不事空言,为淮西士人之冠。出狱三年卒。天启初,赠太常少卿,谥恭节。
7 游仲鸿文言文翻译及习题答案译文资料供参考: 游仲鸿(1138-1215),字子正,谥为忠,南充人。
1175年(孝宗淳熙二年)进士第,官犍为主簿,被总赋李昌图看中,荐给赵汝愚作制置司干办工事。赵汝愚也器重他,称他是"直谅多闻"之士。
赵汝愚回朝作相后,游仲鸿也被交章推荐入朝,官监登闻鼓院。赵汝愚受打击出朝后,游回川作过利州路转运判、提点刑狱。
可见,游仲鸿在京的官不到部长级,在地方上也只做到路一级的部门之官?quot;大拜"和"参知政事"之说,纯属子虚乌有。 游似(亦写侣)(?-1252),字景仁,号克斋,谥清献,赠少师。
他勤奋好学,师事刘光祖。1221年(宋宁宗嘉定十四年)中进士,官大理司直。
1239年(理宗嘉熙三年)拜端明殿学士,签枢密院事,封南充县伯,同年八月拜参知政事。1245年(淳[礻右]五年)拜右丞相。
游似的官运超过乃父,从拜端明殿学士到拜右相封国公死,都一直在"宰执"的位置上。游似高官后定居今浙江德清县新市镇,那里曾有他的祠。
游氏父子的政绩。游仲鸿的官阶虽不及儿子的高,但他的胆识和办事气魄则远在儿子之上。
他在任制置司干办工事时,宜宾一带的董蛮部内侵到犍为,并俘获了一些宋人。宋准备派兵进击,游仲鸿自请单独前去处理。
他去问明衅端后,叫董部放还俘虏,宋即照付马价,一场干戈就这样化为玉帛。游仲鸿受降而归,从此名声大起,被成都帅杨辅调为幕僚。
他向杨辅提出,用将要淘汰的士兵去耕种。这样既安置了将要退役的士兵,减少人民的赋税,又利用了荒废的土地,真是"一石三鸟"。
绍熙四年入朝,正是韩 胃排斥理学、打击赵汝愚的时候。首相留正、理学家朱熹、谏官黄度都离开了朝廷。
游仲鸿愤然上疏道:"陛下宅忧之时,御批数出不由中书;前日宰相留正之去,去不以礼;谏官黄度之去,去不以正;近臣朱熹之去,复去不以道。自古未有舍宰相、谏官、讲官而能自为聪明者也。
愿极还熹,勿使小人得志,以养成祸乱"他敢于这样逆鳞犯颜,予头直指宁宗和韩 胃,确非常人所能为。 自"庆元党禁"起,他被列入党人受到打击,回川在宣抚司任职,又常忤宣抚副使吴曦。
吴曦叛时他已回到南充,宣抚司的幕官薛绂也来到南充,宣抚使程松也来南充,总赋刘崇之也到南充来。游仲鸿指着案上书有"开禧丁卯正月游某死"的册子向薛绂说:我已向家里人说好,"曦逼我死,即填其日"。
游仲鸿又向薛绂说:我已写信劝杨辅讨贼,杨辅不用我议。如程松肯用我议,我用积俸二万缗犒兵,护送他到成都。
结果,程松不顾而去。游仲鸿又遣子游似,将讨贼之义说刘崇之,崇之也不听。
这说明游仲鸿有过人的胆识,才有上述的主张与活动。如当时的游仲鸿有路以上地方大员的权位,那讨吴曦的大功,就不属于安丙和杨巨源了。
游似从中进士起,一直官运亨通,做到右相封国公,没有受过挫折。其间,除了跟理宗讲心学、论王道、劝其亲儒从谏、敬畏检身、节用致爱、选贤共理外,则没有什么特异的政绩可言。
但游似在朝期间,正是南宋中兴,理宗求治,确立理学地位时间。一些贤才及受党禁打击和影响人员多被引用到朝里来了,如范钟、真德秀、魏了翁、赵葵、余[王介]等,均是这个时期入朝和受职的。
所以游似被人称为朝中正士,被杨升庵评为南宋"蜀中四贤相"之一。 游氏父子开南充性理之端。
理学起于北宋,南宋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他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哲体学系。游仲鸿入朝,一面佐赵汝愚定策,一则"常从朱子讲学"。
游仲鸿因此接受了朱熹理学的思想观点,朱熹还称游仲鸿是蜀中奇士。当朱熹被斥出朝时,他上书反对,要求"极还"朱熹。
后来,把游仲鸿列入"伪学",受到打击。死后,刘光祖表其墓道日:"呜呼!庆元党人游公之墓。
" 游似的学术观点不但受其父和他老师刘光祖的影响,还受到理学功臣魏了翁的影响。魏在潼川(今三台)做官时,即邀游似去研究性理之学。
游似说:"嘉定十四载(1221),余方家居。公致之潼川郡斋,同诸友读易,偏考旧说,切磋究之。
"这年游似中进士,开始在朝为官。第二年魏了翁也被召入朝,他们关系更好,用游似的话说:"常过余语"。
他对魏"第在外而心服是寄不为外,在内而情意不亲不为内"的讲解是"击节称叹"(拍掌叫好)。可见,游似在理学上是以受魏了翁的影响为大。
所以游似同皇帝论理讲治时,就充分体现了以心为主的理学。游似在权兼礼部侍朗时上疏说:"欲尽事天之礼,当尽敬天之心,心存则政事必适其宜,言动必当其理,雨 循其序,夷夏必安其生。
"当游似官史部尚书入侍经幄、皇帝问治时,游似说:"人主一念之烈,足以旋乾转坤,……一念有时间断,则无以挽回天下之大势。"游似的论述是紧紧抓着心、念不放,把它当成万能的东西,这既反映了他的理学思想,也反映了魏了翁的主观唯心的理学思想。
我们知道,魏了翁的理学思想来于李燔,李燔是朱熹的学生。朱熹-李燔-魏了翁-游似,这条线是非常清楚的。
所以嘉庆版《南充县志·外纪》说:"南充游忠公,常从朱文公(熹)讲学,深明性理,迄今县中颇得其传,盖自游氏父子云。"《杂识志》又说:"宋高宗南渡后,中原文献。
8 汪克宽文言文翻译明史汪克宽传原文 汪克宽,字德一,祁门人。
祖华,受业双峰饶鲁,得勉斋黄氏之传。克宽十岁时,父授以双峰问答之书,辄有悟。
乃取《四书》,自定句读,昼夜诵习,专勤异凡儿。后从父之浮梁,问业于吴仲迂,志益笃。
元泰定中,举应乡试,中选。会试以答策伉直见黜,慨然弃科举业,尽力于经学。
《春秋》则以胡安国为主,而博考众说,会萃成书,名之曰《春秋经传附录纂疏》。《易》则有《程朱传义音考》。
《诗》有《集传音义会通》。《礼》有《礼经补逸》。
《纲目》有《凡例考异》。四方学士,执经门下者甚众。
至正间,蕲、黄兵至,室庐赀财尽遭焚掠。箪瓢屡空,怡然自得。
洪武初,聘至京师,同修《元史》。书成将授官,固辞老疾。
赐银币,给驿还。五年冬卒,年六十有九。
(《明史·卷二百八十二·列传第一百七十·儒林传一》) 译文 汪克宽,字德一,是祁门县人。(他的)祖父汪华,受业于双峰人饶鲁,得到理学大师勉斋先生黄氏(黄干)的真传。
汪克宽十岁时,父亲教给他双峰问答之书,(他)总是有领悟。于是取出《四书》来,自即确定句读,昼夜诵读研习,专心勤奋与一般的小儿不同。
后来随从父亲到浮梁,向吴仲迂求学,志气越发深笃。元末泰定年间,被举荐参加乡试,考中。
参加会试时因回答(皇帝)策问刚直被黜免,情绪激昂地放弃了科举事业,专心在经学上努力。《春秋》则以胡安国(所传的)为主,又广泛地考证众家学说,汇通精选成书,命名为《春秋经传附录纂疏》。
《易经》则撰有《程朱传义音考》。《诗经》则撰有《集传音义会通》。
《礼经》则撰有《礼经补逸》。《纲目》则撰有《凡例考异》。
全国各地的读书人,到他门下从师受业的很多。至正年间,蕲县、黄县的乱兵到达,居室资财全部遭到焚烧抢掠。
饮食多次断绝,(但是他却)怡然自得。明代洪武初年,受聘到京城,(与人)一同修撰《元史》。
书成后(朝廷)将要授官(给他),以年老生病坚决推辞。(朝廷)赏赐他白银及其他礼物,给予驿站车马回乡。
洪武五年冬去世,享年69岁。注释1、受业:从师学习。
《孟子·告子下》:“交(曹交)得见于邹君,可以假馆,愿留而受业于门。”《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不仕,退而脩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
宋苏轼《秘阁试论·礼义信足以成德论》:“夫樊迟亲受业于圣人,而犹惑于是说。”清薛福成《庸盦笔记·徐庶成真》:“余六七岁时,从之受业。”
2、饶鲁(1193-1264):饶州余干(今江西万年)人。南宋著名理学家。
字伯舆,一字仲元,号双峰,门人私谥文元。饶鲁先后从柴元裕、柴中行、黄干、李燔学。
游学豫章书院、东湖书院,归里,建朋来馆,广聚学者,互相切磋。复筑石洞书院,聚徒讲学。
其学以持守涵养为主,学问思辨为先,而笃行终之。远近从学者众。
受诸道部使之聘,历主白鹿洞、濂溪、建安、东湖、西涧、临汝诸书院。景定元年(1260)荐授迪功郎差饶州州学教授。
著有《五经讲义》《语孟纪闻》《西铭图》等。3、勉斋黄氏:黄干(1152-1221),字直卿,号勉斋,黄瑀第四子。
南宋著名理学家。祖籍长乐县,徙居闽县(今福州市区)。
宋淳熙二年(1175)其兄任职吉州,黄干从行,结识刘清之(子澄)。清之奇其才,书荐于朱熹。
时大雪,黄干至崇安五夫里拜访,不料朱熹已外出,黄干留住客邸,“卧起一榻,不解衣者二月”。次年春,朱熹归。
黄干自见朱熹,便夜不设榻,衣不解带,少倦则微坐、一倚,或至达曙。朱熹语人曰:“直卿志坚思苦,与之处甚有益”。
淳熙九年,朱熹以仲女为其妻。绍熙五年(1194年),授迪功郎,监台州酒务。
时竹林精舍建成,朱熹致书黄干,请其“代即讲席”,并编《礼书》。庆元二年(1196)“伪学”之禁起,朱熹罢祠落职,仍讲学不辍。
黄干于建阳潭溪建潭溪精舍,为其“讲道著书之地”,亦为朱熹往来云谷、考亭憩息之所。翌年,丁母忧,黄干奔丧福州北郊长箕岭,筑墓庐讲学,从者甚众。
庆元六年(1200)三月朱熹病重,命黄干收《礼书》底本,补辑成之;并手书与他诀别道:“吾道之托在此,吾无憾矣。”朱熹病逝,黄干守丧三年毕。
调监嘉兴石门酒库,揭露库吏勾结奸商“公造私酒”,官酒不卖,反而自卖私酒之行径。嘉定元年(1208)黄干力主“壮国势而消外侮”。
先后任江西临川令、新淦令及安徽丰安军通判。嘉定八年(1215)知湖北汉阳军,面对严重旱灾,筹集赈荒米7万馀石,分甲乙丙丁四等赈粜,活者万家。
嘉定十年(1217)调知安庆府,亲自督修郡城,备战守,保障安庆境内不受金兵侵扰,当地士民称赞道:“不残于寇,不滔于水,生汝者黄父也。”次年,讲学江西白鹿洞书院。
嘉定十二年(1219)十月返回福州;次年致仕,专事讲学,弟子日盛,编礼著书,孜孜不倦。病逝后,于绍定六年(1233)诏赠朝奉郎,端平三年(1236)赐谥“文肃”,元至正十九年(1359),福州建勉斋书院纪念他,清雍正二年(1724)从祀于孔庙,又在府学里建黄勉斋祠。
著有《朱熹行状》《勉斋集》《书传》《易解》《孝经本旨》《四书通释》《仪礼通解》等。4、专。
9 刘应节,字子和的文言文翻译刘应节,字子和,潍县人(今山东潍坊)。明朝嘉靖二十六年考中进士。授于户部主事,并担任井陉县(井陉县位于河北省西陲,太行山东麓)兵备副使一职,兼管理三关(上党关、壶口关、石陉关)。三关属于井陉这个地方也是由此开始的。嘉靖四十三年的时候,升任右参政擢右佥都御史,并管理辽东(今辽宁省的东部和南部及吉林省的东南部地区)。
后来母亲去世了,回家奔丧。 在隆庆元年的时候,又起任河南巡抚,那时刚好俺答汗(蒙古土默特族首领)侵犯石州,使山西动乱,皇帝发诏让其救援,等到了的时候,贼寇已经退去,当时顺天巡抚 耿随卿 杀死平民充当杀死贼寇领功被逮捕,改为代其职责。
清朝·张廷玉《明史·刘应节传》:刘应节,字子和,潍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历井陉兵备副使,兼辖三关。三关属井陉道自此始。四十三年,以山西右参政擢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母丧归。隆庆元年,起抚河南。俺答寇石州,山西骚动,诏应节赴援。已,寇退。会顺天巡抚耿随卿坐杀平民充首功逮治,改应节代之。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清兵入关后,顺治二年(1645年)四月癸亥(十一日),御史赵继鼎奏请纂修《明史》(注:赵继鼎奏请纂修《明史》的记载,见于《清世祖实录》卷15,何冠彪《顺治朝〈明史〉编纂考》一文首揭此事。但清廷何时决议纂修,尚无确切史料证实。
康熙四年(1665年),重开明史馆,因纂修《清世祖实录》而停止。康熙十八年(1679年),以徐元文为监修,开始纂修明史。于乾隆四年(1739年)最后定稿,进呈刊刻。《明史》是我国历史上官修史书中纂修时间最长的一部。
作者:
张廷玉(1672年10月29日—1755年4月30日),字衡臣,号砚斋,安徽桐城人。清朝杰出政治家,大学士张英次子。
张廷玉先后任《亲征平定朔北方略》纂修官,《省方盛典》、《清圣祖实录》副总裁官,《明史》、《四朝国史》、《大清会典》、《世宗实录》总裁官。
这里的推测难说已得其真相:究竟如何,尚待日后详考。雷礼礼主要著作《国朝列卿记》一百六十五卷《阁臣行实》八卷,《皇明大政》三十六卷,合作,《镡墟堂稿》二十卷,《南京太仆寺志》十六卷,《真定府志》33卷,《吾学编存》。。。。。雷礼的《国朝列卿纪》,是一种用不同的方法介绍官吏的传记材料的著作,它在形式上接近于论述政府机构的著作。它包括引言性的论述各政府官员的文章、有任命日期的职官表和官员们的传记。
《明史·解缙传》
《明史稿》
《国榷》谈迁著
《国朝列卿纪》翟鹏著
《国朝献徵录》焦竑撰
《明实录》
《明通鉴》夏燮著
《明史纪事本末》谷应泰撰
《明代文人的命运》樊树志著
高谷先茔碑考及相关刍议
本文2023-10-14 06:22:3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30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