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的张三丰好象叫张邋遢 此人下半生情况有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4浏览:2收藏

道家的张三丰好象叫张邋遢 此人下半生情况有什么,第1张

分类: 社会民生 >> 宗教

解析:

张三丰

张三丰,名全一,字玄玄,号三丰,辽东懿州人。丰姿魁伟,龟形鹤骨,大耳圆目,须髯如戟。寒暑惟一衲一蓑,或处穷山,或游闹市,嬉嬉自如。旁若无人。书经目不忘.凡吐词发语。专以道德、仁义、忠孝为本。并无虚诞祸福欺逛于人。“所以心与神通、神与道一,事事皆有先见之理也”。或三五日—餐,或两三月一食;高兴时穿山走石,疲倦时铺云卧雪.行住无常,“人皆异之.咸以为神仙中人”。明洪武初年入武当山.拜玄帝于天柱峰.并遍游诸山,搜奇览胜。他曾经对山中耆旧说:“吾山异日与今日大有不同矣。我且将五龙、南岩、紫霄去荆榛,拾瓦砾。但粗创焉”。命丘玄清住五龙,卢秋云住南岩。刘古泉、杨善澄住紫霄。又在展旗峰北陲卜地结草庐。供奉玄帝香火.名曰“遇真宫”(永乐十年改建为玉虚宫);另在黄土城卜地结草庵,名曰“会仙馆”(永乐间改建为遇真宫)。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90年)。他拂袖长往。不知去向。同年湘王朱柏(公元1371—1399年)朝谒武当山天柱峰。寻张三丰不得。写有《赞张真仙诗》一首。诗云:“张玄玄。爱神仙。朝饮九渡之清流,暮宿南岩之紫烟。好山劫来知几载。不与景物同推迁。我向空山寻不见。徒凄然!孤庐空寂大松里.独有老弥松下眠…”这些材料足以证明,明洪武年间张三丰曾在武当山修道传教。洪武二十四年。明太祖遣三山高道使于四方,清理道教。因闻其名,故特意叮嘱使者:“有张玄玄。可请来”。但始终未找到张三丰。

明太宗朱棣以藩王入继大统,祟尚神异之说,奉祀武当玄帝。张三丰是明初武当山最有名的道士,也祟尚玄帝,因此,朱棣非常想把民间影响很大的“真仙”张三丰,“延请诣朝”,一则可以点缀升平。收揽民心,二则可求道法仙药,以养生延寿。朱棣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遣淮安王宗道遍访张三丰于天下名山,此后又多次派人寻访,如永乐五年(公元1408年)邀请真仙张三丰;次年.再命张宇清寻访;十年命道录司右正一孙碧云到武当山建遇真宫,并有致张三丰《御制书》云:皇帝敬奉书真仙张三丰先生足下:朕久仰真仙,渴思亲承仪范。尝遣使致香奉书。遍诣名山虔请。真仙道德崇高,超乎万有,神妙莫测。肤才质疏庸,然而至诚愿见之心夙夜不忘。敬再遣使致香奉书虔请。拱俟云车凤驾.惠然降临.以副朕拳拳之怀,敬奉书。永乐十年二月初十日同时还有《敕右正一虚玄子孙碧云》:“朕敬慕真仙张三丰老师”。据明代笔记和方志记载,永乐十五年.朱棣又命龙虎山上清宫提点吴伯理“钦奉太宗皇帝玉音赉香暨御书。入蜀之鹤鸣山天谷洞。结坛诵经,祈告山灵。迎请真仙张三丰先生”。同年.再遣宝鸡医官苏钦等斋香书遍访张三丰于天下名山。虽然成祖并未访到张三丰.但由以上记载可明显看出他渴见及仰慕张三丰的心情。

明英宗天顺三年(公元1459年)封赠张三丰为“通微显化真人”。武当山保存有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河南南阳府邓州信士募资铸造的《贻赐仙像》铜碑,碑首为篆额、中为英宗之制,下为张三丰像。制云:朕惟仙风道骨,得天地之真元;秘典灵文,集阴阳正气。顾长生久视之术。成超凡入世之功。旷世一逢。奇踪罕见。尔真仙张三丰,芳姿颖异,雅思孤高,存想专精,炼修坚完。得仙家之玉诀,饵金鼎之灵膏,是以名隶丹台,神游玄圃。去来倏忽,岂但烟霞之栖;隐显渺茫,实同造化之妙。兹特赠尔为通微显化真人,锡之诰命。以示褒崇。于戏!蜕形不老,永惟物外之逍遥;抱道绝伦,益动寰中之景慕。尚期指要,式惠来英。天顺三丰四月十三日。或称天顺间张三丰曾晋谒英宗。恐不足信。《颖州志》载:“至英庙封为‘通微显化真人’。益追祟之。原未召见,传召见者讹也”。封赠一事是可信的。

清人汪锡龄(1664一1724)的《隐镜编年》谓成化二十二年(公元1486年)诏封张三封为“韬光尚志真仙”,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封为“清虚元妙真君”,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封为“飞龙显化宏仁济世真君”,皆不知所本,可能是汪锡龄编造出来的。

《道藏辑要》收有汪锡龄初编,李西月(约1844年前后生存)重编的《张三丰先生全集》八卷,但其中有不少内容为他人所作或“扶乩降笔”。明代及清初有关文献提到一些张三丰的著作。如嘉靖间成书的《天水冰山录》,录有《张三丰金丹节》—部.手抄本;万历四年(公无1576年)朱睦楔著《万 卷堂书目》,录有张三丰著作三部:《金丹小成》一卷,《金丹直指》一卷、《修养保身秘法》一卷;宝鸡金台观有万历九年所立《赠张三丰书制》碑.提到张三丰撰有《金丹玄要》三篇;《千顷堂书目》著录张三丰《金液还丹捷径口诀》一卷,《金丹直指》一卷、《金丹秘旨》一卷;《明史稿》有张三丰《金丹直指》一卷;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修《贵州通志》谓:张三丰“尝有《了道歌》、《无根树词》二十四首”;《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约成书于公元1700年)载:“尚书胡广言,张三丰实有道法,广具神通。录其《捷要篇》、《无根树》二十四旨(可能为“首”字之误)、《金液还丹歌》、《大道歌》、《炼铅歌》、《青羊宫留题》、《地元真仙了道歌》、《题丽春院》二阙、《琼花诗》诸作,上呈帝览之”。《仙鉴》所载的三丰著作,《张三丰全集》多已收录。这些丹经、诗文虽难以肯定都是张三丰所著.但在没有足够证据否定之前,我们可以视之谓明代张三丰一派的文献。据上述文献和地方志所载,张三丰一派的主要思想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强调三教合一,把三教同源一致之点归结于道。张三丰精通三教经书,以道为三教共同之源,《大道论》上篇中说:“予也不方,窃尝学览百家,理综三教,并知三教之同,此一教也”。

其弟子孙碧云说:“教虽三分,道乃一也”;二是强调忠孝伦理实践、调和入世与出世。《山志》称张三丰“凡吐词发语。专以道德仁义忠孝为本”。其思想中有和会理学的倾向。 三丰一系虽以尚高隐;远荣利为宗风.如张三丰本人即不应明帝之召。但不重形式上的出家离俗,主张“大隐市廛,积铅尘俗”;三是重视修炼内丹,且首重性功。明任自垣《山志》称:“我祖张真仙道著太微。功参玄造”。且志载三丰弟子皆修炼内丹。《大道歌》说:“未炼还丹先炼性。未修大药且修心,心定自然丹信至,性情然后药材生”。至心空性观。“一阳初动”.即须及时采药封固.炼化精气.称“金液还丹”。其四。张三丰—系的内丹学仍从宇宙生成探索人生命之源,《大道论》以无极—一太极一一阴阳五行的宇宙生存论比附于人之生育.称“浑浑沦沦。孩子之体。正所谓天性也。人能率此天性以复其天命,此即可谓之道”

张三丰不仅内丹造诣甚深,而且武功高强。兼擅拳剑,对此,明代及清初文献多有记载,《大邑县志》载有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蒋夔撰《张神仙祠堂记》云:“仙(指张三丰)自少臂力过人。善骑射”。《大岳太和山记略》载有明湖广监察御史贾大亨(1538年进士)〈题太和山》,诗曰:“山峪凌虚濒,神尊据化权……希夷丹气满.邋遢剑光妍……”。清初田雯(1635一1704)撰《古欢堂集〉有《三丰道人壁影歌》,其中“熊经乌伸诀自秘”,“长生思假六禽戏”,与导引动功有关。王夫之(1619一1692)云“拳勇之枝,少林为外家,武当张三丰为内家”。虽然黄宗羲(1610一1695)撰《王征南墓志铭》称内家拳创始人为北宋末武当道士张三丰,但此说来自于武术家口传,无法确考。宋代张三丰之说有可能是武林人士为自高声价,而把丹拳兼炼的张三丰远推到宋微宗时代.并以他为内家拳之祖师。我们认为元明间武当著名道士张三丰,既精于内丹仙学,又兼擅拳剑武艺,是道教武术的集大成者。洪武间张三丰在武当山授徒多人.永乐以后钦选的各地各派道士四百人皆以他为祖师,故其丹法拳技流传甚广。明清以后武林多称张三丰为武当内家拳、太极拳创始人,而重内功、尚以柔克刚,以静制动的武当道教武术逐渐在民间传播,影响深远。

  一、十大洞天

  《天地宫府图》云:“十大洞天者,处大地名山之间,是上天遣群仙统治之所。”东晋道经《道迹经》列十大山洞及与此相应的十大洞天,后为唐司马承祯《上清天地宫府图经》和杜光庭《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等道书记载:

  1、王屋山洞,号“小有清虚天”。在王屋县(今山西垣曲、阳城和河南济源等县之间);

  2、委羽山洞,号“大有空明天”(“空”,作“虚”)。在黄岩县(今属浙江);

  3、西城山洞,号“太玄总真天”。未详所在;

  4、西玄山洞,号“三玄极真天”。亦莫知其所在;

  5、青城山洞,号“宝仙九室天”。在青城县(今四川都江堰市);

  6、赤城山洞,号“上玉清平山”在唐兴县(今浙江天台);

  7、罗浮山洞天,号“朱明耀真天”(“耀”,作“辉”)。在博罗县(今属广东);

  8、句曲山洞,号“金坛华阳天”。在句容县(今属江苏);系上清道坛,茅山宗本山;

  9、林屋山洞,号“左神幽虚天”。在洞庭湖口,而杜光庭则称在苏州吴县(今属江苏);

  10、括苍山洞,号“成德隐玄天”。在乐安县(今浙江仙居。主峰在临海县境内)。

  二、三十六小洞天

  三十六小洞天是相对于十大洞天而言。《天地宫府图》云:“三十六小洞天在诸名山之中,亦上仙所统治之处也。”三十六洞天一词,始见于《真诰·稽神枢》云:“大天之内,有地中之洞天三十六所。”据道书所载:

  1、霍桐山洞,名“霍林洞天”。在福州长溪县(今福建霞浦县南);

  2、东岳太山洞,名“蓬玄洞天”。在兖州乾封县(今山东泰安),自汉以来认为系考校死魂鬼神处;

  3、南岳衡山洞,名“朱陵洞天”。在衡州衡山县(今属湖南);

  4、西岳华山洞,名“总仙洞天”,亦号“极真洞天”。在华州华阴县(今属陕西);

  5、北岳常山洞,名“总玄洞天”。在恒州曲阳县(今属河北),明清以后改祀于山西浑源;

  6、中岳嵩山洞,名“司马洞天”。在登封县(今属河南);

  7、峨眉山洞,名“虚陵洞天”。在嘉州峨眉县(今四川峨眉山市);

  8、庐山洞,名“洞灵真天”。在江州德安县(今江西九江);

  9、四明山洞,名“丹山赤水天”。在越州上虞县(今属浙江。山实在宁波市西南);

  10、会稽山洞,名“极玄大元天”。在越州山阴县(今浙江绍兴)镜湖中;

  11、太白山洞,名“玄德洞天”。在京兆府长安县(实在今陕西周至、眉县、太白等县间);

  12、西山洞,名“天柱宝极玄天”。在洪州南昌县(今江西南昌);

  13、小沩山洞,名“好生玄上天”。在潭州醴陵县(今属湖南);

  14、潜山洞,名“天柱司玄天”。在舒州怀宁县(今安徽潜山);

  15、鬼谷山洞,名“贵玄司真天”。在信州贵溪县(今属江西),传为张陵炼丹处;

  16、武夷山洞,名“真升化玄天”。在建州建阳县(今福建崇安);

  17、玉笥山洞,名“太玄法乐天”。在吉州永新县(今属江西);

  18、华盖山洞,名“容成大玉天”。在温州永嘉县(今温州市),与江西华盖山同名异地;

  19、盖竹山洞,名“长耀宝光天”。在台州黄岩县(今属浙江);

  20、都峤山洞,名“宝玄洞天”。在容州普宁县(今广西容县);

  21、白石山洞,名“秀乐长真天”。在郁林州(今广西郁林)南海之南,或云和州含山县(今属安徽);

  22、句漏山洞,名“玉阙宝圭天”。在容州北流县(今属广西),传为葛洪炼丹处;

  23、九疑山洞,名“朝真太虚天”。在道州延唐县(今湖南宁远);

  24、洞阳山洞,名“洞阳隐观天”。在潭州长沙县(今湖南浏阳县西北);

  25、幕阜山洞,名“玄真太元天”。在鄂州唐年县(今湖南、湖北、江西三省边境处);

  26、大酉山洞,名“大酉华妙天”。在辰州(今湖南沅陵)西北;

  27、金庭山洞,名“金庭崇妙天”。在越州剡县(今浙江嵊县);

  28、麻姑山洞,名“丹霞天”。在抚州南城县(今属江西);

  29、仙都山洞,名“仙都祈仙天”。在处州缙云县(今属浙江);

  30、青田山洞,名“青田大鹤天”。在处州青田县(今属浙江);

  31、钟山洞,名“朱日太生天”。在润州上元县(今江苏南京);

  32、良常山洞,名“良常放命洞天”在润州句容县(今属江苏),近小茅山;

  33、紫盖山洞,名“紫玄洞照天”。在荆州当阳县(今属湖北);

  34、天目山洞,名“天盖涤玄天”。在杭州余杭县(今属浙江);

  35、桃源山洞,名“白马玄光天”。在玄洲武陵县(今湖南桃源);

  36、金华山洞,名“金华洞元天”。在婺州金华县(今属浙江)。

  三、七十二福地

  《天地宫府图》云:“七十二福地,在大地名山之间,上帝命真人治之,其间多得道之所。”“福地”一词,其出现甚早,编集东晋上清派仙人本业的《道迹经》引有《福地志》和《孔丘福地》。“七十二福地”一词亦见于南北朝道书,《敷斋威仪经》有“二十四治、三十六靖庐、七十二福地、三百六十五名山……”云云,具体名目则载于唐道士司马承祯所编《天地宫府图》等书中:

  1、地肺山(即茅山),在江宁府句容县(今属江苏);

  2、盖竹山,在衢州仙都县(按唐代衢州未置仙都县),或谓与第十九洞天同址;

  3、仙磕山,在温州梁城县十五里近白溪草市(按唐代温州未置梁城县,疑是唐之“乐成县”,即今乐清,其境内名胜北雁荡山有白溪镇,是否,未详);

  4、东仙源,在台州黄岩县(今属浙江);

  5、西仙源,在台州黄岩县峤岭;

  6、南田山,在东海东。传说舟船可至,据《舆地纪胜》称,在浙江青田县南田,为古称七十二福地之一;

  7、玉溜山,在东海近蓬莱岛上;

  8、清屿山,在东海之西,与扶桑仙境相接;

  9、郁木洞(“洞”或作“坑”),在玉笥山(今江西永新境内)南;

  10、丹霞洞,在麻姑山(今江西南城境内)西;

  11、君山,在洞庭青草湖(今湖南洞庭湖)中;

  12、大若岩,在温州永嘉县(今属浙江)。传为陶弘景修《真诰》处;

  13、焦源,在建州建阳县(今属福建)北;

  14、灵墟,在台州唐兴县(今浙江天台)北。曾是唐道士司马承祯隐处;

  15、沃州,在越州剡县(今浙江嵊县)南;

  16、天姥岑,在剡县(今浙江嵊县)。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越人语天姥”,“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指此;

  17、若耶溪,在越州会稽县(今浙江绍兴)南;

  18、金庭山,在浙江嵊县东,上有金庭洞。唐裴通记云:剡中山水,金庭洞天为最。或曰别名紫微山,在庐州巢县(今属安徽);

  19、清远山,在广州清远县(今属广东);

  20、安山,在交州(今广东、广西)北;

  21、马岭山,在郴州郭内(今湖南郴县)水东;

  22、鹅羊山,在潭州长沙县(今属湖南);

  23、洞真墟,亦在潭州长沙县,一作“洞真坛”;

  24、青玉坛,在南岳祝融峰西;

  25、光天坛,在衡山西源头;

  26、洞灵源,在南岳衡山招仙观西;

  27、洞宫山,在建州关隶镇五岭(今福建政和、周宁、屏南等县间之洞宫山);

  28、陶山,在温州安国县(当为安固县,今浙江瑞安)。陶弘景曾隐居此处;

  29、三皇井,在温州横阳县(今浙江平阳);

  30、烂柯山,在衢州信安县(今浙江衢州市);

  31、勒溪,在建州建阳(今属福建)东;

  32、龙虎山,在信州贵溪县(今属江西)。系正一道坛所在;

  33、灵山,在信州上饶县(今属江西)。一作“灵应山”,在饶州(治在今江西波阳)北;

  34、泉源,在罗浮山(今广东博罗境内);

  35、金精山,在虔州虔化县(今江西宁都);

  36、阁皂山,在吉州新淦县(今江西清江)。系灵宝派道坛;

  37、始丰山,在洪州丰城县(今属江西);

  38、逍遥山,在洪州南昌县(今江西南昌)。许逊修道处;

  39、东白源,在洪州新吴县(今江西奉新)东;

  40、钵池山,在楚州(今江苏淮安);

  41、 论山,在润州丹徒县(今属江苏);

  42、 毛公坛,在苏州长洲县(今江苏吴县)。或云在苏州洞庭湖中包山七十二坛;

  43、鸡笼山,在和州历阳县(今安徽和县);

  44、 桐柏山,在唐州桐柏县(今属河南);

  45、 平都山,在忠州酆都县(今四川丰都);

  46、绿萝山,在朗州武陵县(今湖南桃源)北;

  47、虎溪山,在江州南彭泽县(今属江西)。晋陶渊明隐居处。一说即庐山虎溪;

  48、 彰龙山,在潭州醴陵县(今属湖南)北;

  49、抱福山,在连州连山县(今属广东),或云在南海交州。一作“抱犊山”,在潞州上党(今山西长治);

  50、 大面山,在益州成都县(今属四川都江堰市);

  51、元晨山,在江州都昌县(今属江西);

  52、 马蹄山,在饶州鄱阳县(今江西波阳)。一作“马迹山”,或说在舒州(治所在今安徽怀宁),或说在润州丹徒县(今属江苏);

  53、 德山(一作“地德山”),在朗州武陵县(今湖南桃源);

  54、高溪蓝水山,在雍州蓝田县(今属陕西);

  55、 蓝水,在西都蓝田县(今属陕西);

  56、 玉峰,在西都京兆县(今陕西西安)。或作“玉峰山”,在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县蒲州镇);

  57、 天柱山,在杭州于潜县(今浙江临安境);

  58、 商谷山,在商州(治在今陕西商县)。

  59、 张公洞,在常州宜兴县(今江苏宜兴市);

  60、 司马悔山,在台洲天台(今属浙江);

  61、长在山,在齐州长山县(今属山东邹平);

  62、 中条山,在河中府虞乡县(今山西永济)。或云在河中永乐(山西芮城县永乐镇),实指一山;

  63、茭湖鱼澄洞,在西古姚州(治在今云南姚安)。一作“鱼湖洞”,在四明山(浙江宁波西南);

  64、 绵竹山,在汉州绵竹县(今属四川);

  65、 泸水,在西梁州(指《禹贡》所说梁州,今雅砻江及与金沙江汇合后一段);

  66、 甘山,在黔南(泛指今贵州),一说在黔州(今四川彭水、黔江等县邻近贵州处);

  67、王晃山(一作“瑰山”),在汉州(治在今四川广汉);

  68、金城山,在古限戍,又云石戍。一说在云中郡(在今山西大同);

  69、 云山,在邵州武刚县(今湖南武冈);

  70、北邙山,在东都洛阳县(今河南洛阳);

  71、卢山,在福州连江县(今属福建);

  72、 东海山,在海州(今江苏连云港海州镇)东二十五里,即云台山。

道家的张三丰好象叫张邋遢 此人下半生情况有什么

分类: 社会民生 >> 宗教 解析: 张三丰 张三丰,名全一,字玄玄,号三丰,辽东懿州人。丰姿魁伟,龟形鹤骨,大耳圆目,须髯...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