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方:丹参、白芍、山茱萸、茯苓、菟丝子、砂仁、党参、赤芍、山药、牡丹皮、续断、木香、白术、龟甲
问题分析:
下午好!从你介绍来咨询的上述十四味中药来分析,多是由滋阴清热、活血理气、行气止痛的药物组成的处方。
意见建议:
本方在临床上可用于脾肾两虚、气滞血瘀所致的胸胁疼痛、脘腹痞闷、腰膝酸软、食欲不振、月经不调、或跌打损伤等症的治疗。在应用时要根据自己的症状,配伍好各药的用量为宜。祝好!
中药美白配方一:白术
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这里指的是白术的根茎,味苦,性温。它对皮肤致病真菌如雾状表皮癣菌等有抑制作用。古籍《药性论》称:“主面光悦,驻颜祛斑。”用白术蘸酒(或醋)如研墨之状,均匀涂抹脸上,可治雀斑和黑斑。圣医李时珍曾说此方治雀斑“极致”。
美肤方剂:
组成:生白术150克,土槿皮75克
功能:清热燥湿,杀虫、治疗皮肤癣症
用法:上药为末,用醋调,涂患处
中药美白配方二:白芷
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头安白芷或川白芷及杭白芷的根。其味香、辛,性温。历代被视为美容佳品。可改善人体微循环,促进皮肤新陈代谢,延缓皮肤衰老,去除面部色斑瘢痕,治疗皮肤疱痍疥癣等。《本经》说它“长肌肤,润泽,可作面脂。”无论是《千金面脂方》,或是《玉容散》,白芷是制作面脂的主药。可以美白,又可美体。
美肤方剂:
组成:白芷(单味)不拘多少
功能:祛风润肤,治疗面部色斑,增白
用法:去表面粗皮,研为细末用猪油调匀,洗脸后涂于面部
中药美白配方三:白芨
为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芨的地下地茎。含有淀粉、葡萄糖、挥发油、粘液质等成分,味苦、甘,性平且涩而粘滑。外用可润滑肌肤,除面上疮。《药性论》曰:“治面上疮,令人肌滑。”《本草纲目》曰:“洗面黑、祛斑。”它主要是润肤白面、去灭瘢,而且能医手足皲裂等,是古代美容的常用药。
美肤方剂:
组成:雄黄、白芨各10克,醋适量
功能:止痛消疮,治疗发生在胡须部位的疖肿
用法:将上两味药研为细末,用醋调后敷于患处
说明:本方止痛消疮作用显著,用于久治不愈,或毒盛红肿热痛者
吃美白食品也逐渐成为美白的新尝试,比如珍珠粉、牛奶、杏仁等,段位高一点的,只吃白色、浅色的东西,不吃深色的食物。同时美白面膜也是美白产品中必不可少的一员,它的作用相当于是给脸上的肌肤泡一个牛奶浴,可以舒缓肌肤,并让肌肤在放松的状态下更好地吸收美白成分。还有关键的一点先排毒、后美白也是一种非常流行的美白概念,排毒美白主要建议人们多吃水果、蔬菜等排毒食物,从内而外排出毒素,让肌肤重现光泽美白。相信自己,肯定能象以前一样白
如果觉得这些效果不太理想,建议去注射美白针,大S也有推荐呢 非常火 非常安全
治月经不调妙方
1毓麟珠
来源明·张介宾《景岳全书》
歌诀毓麟珠中参术苓,川芎芍甘熟地黄,
当归杜仲菟丝子,川椒再配鹿角霜。
组成人参60克,白术(土炒)60克,茯苓60克,芍药(酒炒)60克,川芎30克,炙甘草30克,当归120克,熟地(蒸捣)120克,菟丝子(制)120克,杜仲(酒炒)60克,鹿角霜60克,川椒60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服6~9克,日服2~3次,温开水送服。
功效益气补血,温肾养肝,调补冲任。
方解方用八珍丸补益气血,配以菟丝子、杜仲、鹿角霜、川椒温养肝肾。综观全方,既补先天以益肾精,又补后天以生气血,使精充血足,冲任调摄。
主治气血俱虚、肝肾不足,症见月经不调(后期)、量少色淡、腰腿酸软、少腹冷感、性欲减退、食少体瘦、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细。可用于月经不调、不孕等病症。
加减原书加减法:“如男子服用,宜加枸杞、胡桃肉、鹿角胶、山药、山茱萸、巴戟肉各60克;如女人经迟腹痛,宜加酒炒破故纸、肉桂各30克,甚者,再加吴茱萸15克(汤泡一宿,炒用);如带多腹痛,加破故纸30克,北五味15克,或加龙骨30克(醋煅用);如子宫寒甚,或泄或痛,加制附子、炮干姜随宜;如多郁怒、气有不顺而为胀为滞者,宜加酒炒香附60克,或甚者再加沉香15克;如血热多火、经早内热者,加川续断、地骨皮各60克,或另以汤剂暂清其火,而后服此,或以汤引酌量送下亦可”。
2益母丸
来源清·程国彭《集验良方》
歌诀益母丸中益母草,当归芍药与木香,
活血调经兼止痛,月经病时用时多。
组成益母草40克,当归5克,赤芍药10克,木香10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制成丸剂,每粒45克,每服1丸,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
功效活血调经,祛瘀止痛。
方解方用益母草活血散瘀,配以当归、赤芍活血调经;木香理气止痛,助归芍以调经。合而用之,共奏活血调经,祛瘀止痛之功。
主治月经不调、经行腹痛或产后瘀滞腹痛、经色黯红夹有血块、舌暗红有瘀点,脉细。可用于月经不调、痛经、功能性子宫出现、不孕症、子宫肌瘤、产后腹痛等病症。
3四物益母丸
来源现代·《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
歌诀四物益母熟地黄,白芍川芎益母膏,
补血调经祛瘀血,药少力专效称佳。
组成熟地20克,白芍药5克,川芎5克,益母草膏40克。
用法上药制成丸剂。每服6克,日服2次。膏剂,每服15克,日服2次。
功效补血调经,祛瘀生新。
方解方用熟地、白芍、川芎滋阴活血,补血调经;配以益母草活血调经。合而用之,共奏补血调经,祛瘀生新之功。药仅4味,其效不凡。
主治月经不调或经闭不行、或经行腹痛、经量少而色淡、产后恶露淋漓、小腹疼痛、舌淡苔溥、脉细。可用于月经不调、闭经、痛经、产后恶露淋漓、腹痛等病症。
加减改作汤剂,临床如见心悸、头晕、眠差等血虚明显者,加鸡血藤、大枣、酸枣仁;肾虚腰腿酸软,加菟丝子、川续断、桑寄生;经行胁痛乳胀、小腹胀痛者,加川楝子、柴胡、小茴香、乌药。
4益母胜金丹
来源清·吴谦《医学心悟》
歌诀益母胜金用当归,熟地川芎与白芍,
丹参术附茺蔚子,活血调经用时多。
组成益母草12克,茺蔚子9克,当归9克,熟地12克,白芍9克,川芎6克,丹参9克,白术9克,香附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活血调经。
方解方用四物汤(当归、熟地、白芍、川芎)养血活血;益母草、茺蔚子、丹参活血调经;配以香附疏肝理气,调经止痛;白术健脾益气。诸药合用,共奏活血调经之功。
主治月经不调或前或后、经行不畅、闭经、小腹隐痛、胸胁胀痛。可用于月经不调、闭经等病症。
加减若见血热者,加丹皮、生地;血寒者,加厚朴、肉桂;潮热盗汗心烦者,加女贞子、旱莲草、何首乌、地骨皮;脾运不健、食少便溏者,加白术、扁豆、砂仁;心悸不寐者,加远志、五味子等。
5荆芩四物汤
来源清·《医宗金鉴》
歌诀荆芩四物用生地,当归川芎白芍随,
再加荆芥与黄芩,养血清热止血良。
组成生地15克,当归9克,川芎6克,白芍9克,荆芥9克,黄芩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清热止血,养血调经。
方解方用四物汤养血调经,配以荆芥祛风,黄芩清热,合生地清热凉血止血。合而用之,共奏清热止血,养血调经之功。
主治月经先期、色鲜红、量多、舌红苔黄、脉滑数。可用于月经不调、月经过多、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肌瘤、子宫肌炎以及痤疮、荨麻疹、皮肤瘙痒症等病症。
加减若见血热,加黄连、犀角、紫草、丹皮;风热,加桑叶、钩藤、白蒺藜;虚热,加麦冬、玄参、阿胶;出血量多,加旱莲草、地榆、茜草、三七、血余炭;血瘀,加大黄、蒲黄、赤芍、桃仁、红花。
附记凡虚寒证者慎用本方。
6清经散
来源清·傅山《傅青主女科》
歌诀清经散中牡丹皮,青蒿白芍与地骨,
茯苓黄柏熟地黄,清热凉血疗效殊。
组成牡丹皮9克,地骨皮15克,白芍药9克,熟地黄6克,青蒿6克,茯苓3克,黄柏(盐水炒)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清热凉血。
方解热伏冲任,月经先期。故方用丹皮清经凉血;配以地骨皮、青蒿、黄柏泻虚火;白芍、熟地养血敛营;茯苓淡渗宁心。综观全方,使火平则血静,不致妄行,共奏清热凉血之功。
主治月经先期、月经过多、色红或有块、舌质红、脉细数。可用于月经先期、倒经、月经过多、行经期浮肿、下利等病症。
加减若经末腹痛,加制香附、合乌药;经来量多,加生熟蒲黄、茜草根;热甚,加知母。
附记若属气血虚弱不能摄血所致的月经先期等,不宜应用。
7先期汤
来源明·王肯堂《证治准绳》
歌诀先期汤中生地归,白芍黄柏知母随,
黄芩黄连川芎配,艾叶甘附阿胶烊。
组成生地黄、当归、白芍药各6克,黄柏、知母、黄芩、黄连、川芎、阿胶(烊冲)各3克,艾叶、香附、炙甘草各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凉血固经。
方解阴虚血热,月经先期。方用胶艾四物汤养血止血;配以知母、黄柏、黄芩、黄连清热泻火;香附理气解郁;炙甘草益气和中,既可防苦寒伤阴之弊,又可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凉血固经之功。
主治月经先期、色鲜量多、或经行血多如崩、经水色紫而稠。可用于月经先期、月经过多、痛经等病症。
加减若见经量多,加仙鹤草、生侧柏、生地榆;阴血不足,加女贞子、旱莲草。
附记凡阳虚寒盛、舌淡、苔白者,忌用。
8正气天香散
来源《绀珠经》
歌诀绀珠正气天香散,香附干姜苏叶陈,
乌药舒郁兼除痛,气行血活自经匀。
组成香附240克,乌药60克,陈皮、紫苏叶各30克,干姜15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每次15~18克,水煎服,日服2次。也可改用饮片作汤剂水煎服,各药用量按常规剂量酌定。
功效顺气调经。
方解妇女多忧郁,忧郁则气滞,气滞则血涩不行,故胸胁胀痛、或胁肋刺痛、月经不调。方中乌药、陈皮专入气分以行气舒郁;香附、紫苏兼能入血而行气和血;干姜温中散寒,以增通经活血之力。五药相合,使气畅血和,月经自调,余症亦除。
主治女子气郁不舒、胸胁胀痛、或胁肋刺痛、月经不调。
9坤顺丹
来源清·《集验良方》
歌诀坤顺丹益木紫阿,琥砂甘附术苓乌,
归芎二地川牛膝,芩橘人参与沉香。
组成益母草(带子)90克,木香75克,紫苏(茎、子)75克,阿胶珠75克,琥珀75克,砂仁45克,甘草45克,香附15克,茯苓15克,乌药15克,炒白术15克,白芍药15克,当归15克,川芎15克,生地黄15克,熟地黄15克,黄芩15克,橘红15克,人参6克,川牛膝6克,沉香
15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服75克,日服2次。
功效补气养血,活血行气。
方解方用人参、白术、白芍、生熟地、阿胶益气补血;配以益母草、当归、川芎、琥珀活血调经;紫苏、砂仁、橘红、木香、香附、乌药、沉香调理气机;黄芩清热;甘草、茯苓渗湿健脾。诸药合用,共奏补气养血,活血行气之功。
主治妇女胎前产后诸疾,兼见疲乏无力、头目眩晕、面色萎黄、脉细弱。可用于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白带、先兆流产、产后腹痛等病症。
加减原书注称:“喘嗽,杏仁、桑白皮煎汤送下;呕吐,淡姜汤送下;气喘,苏子煎汤送下;咳嗽,款冬花、贝母煎汤送下;泄泻,米汤送下;不思饮食、身体羸瘦、手足厥冷、骨节酸软,开水送下;遍身虚肿、赤小豆煎汤送下;气血虚衰、月经不调,当归、地黄煎汤送下;赤白痢疾,连翘煎汤送下;大便秘结,陈皮煎汤送下;小便不利,木通、灯心煎汤送下;赤白带下,阿胶、艾叶煎汤送下;月经闭止,桃仁、红花、当归尾煎汤送下;行经时身疼腰痛,防风、羌活煎汤送下;胎动下血,阿胶汤送下;胎前脐腹刺痛、胎动不安、下血不止,糯米煎汤送下;横逆难产,葵子煎汤送下;胞衣不下及产后恶血不尽,脐腹刺痛,童便送下;产后不能饮食,山楂、麦芽煎汤送下;产后便秘、郁李仁煎汤送下;产后恶血上冲、心胸疼闷、结瘀血块、脐腹刺痛、发寒热,紫苏煎汤合童便、陈酒送下;产后中风、牙关紧闭、半身不遂、失音不语,童便、酒送下;产后血崩漏下,糯米煎汤或荆芥、蒲黄煎汤送下;产后血晕、不省人事,当归煎汤合童便送下”。
不太懂中医的药方理论,所以如下作答。
将各味药的功能主治分析一下:
柴胡:柴胡是常用解表药。别名地熏、山菜、菇草、柴草,性味苦、微寒,归肝、胆经。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之功效。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垂、月经不调。
炒土鳖虫:具有破血逐瘀,续筋接骨之功效。用于跌打损伤,筋伤骨折,血瘀经闭,产后瘀阻腹痛,瘾瘕痞块。
败酱草:为草本植物,味辛、苦,用于中药熬煮时有浓烈的脚臭味,有清热解毒,祛瘀排脓等功效。
*羊藿:主治阳萎早泄,腰酸腿痛,四肢麻木,半身不遂,神经衰弱,健忘,耳鸣,目眩等症。
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合欢皮:有解郁、和血、宁心、消痈肿之功。有治心神不安、忧郁、失眠、肺痈、痈肿、瘰疠、筋骨折伤之效。
炒王不留行:王不留行具有活血通经、下乳消肿的作用。
姜半夏:半夏是带有毒性的一味中药材,性味辛温,因其味辛辣、麻舌而刺喉,具有“戟人咽”的刺激性,经炮制后得到的炮制品之一姜半夏毒性降低。姜半夏的β-谷甾醇和琥珀酸的薄层层析结果呈阳性,鸟苷的含量不得少于0004mg/g。功能为降逆止呕。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生用外治痈肿痰核。注意: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六神曲:用于健脾和胃,消食调中,主治脾胃虚弱,饮食停滞,胸痞腹胀,小儿食积。
醋香附:功效为疏肝理气,调经止痛。
白芍:补血敛阴,平肝止痛。
蜈蚣:有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之功能。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破伤风症、风湿顽痹、疮疡、瘰疬、毒蛇咬伤。
麸炒白术:用于脾胃不和,运化失常,食少胀满倦怠乏力,表虚自汗。如治脾虚气滞,脘腹胀满的枳术丸;以及脾气不足,中气下陷的补中益气汤(《脾胃论》);治气虚自汗的玉屏风散(《世医》)。
巴戟肉:肾虚阳痿;遗精早泄;少腹冷痛;小便不禁;宫冷不孕;风寒湿痹;腰膝酸软;风湿肢气。
甘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脘腹等。
蒺藜: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用于头痛眩晕,胸胁胀痛,乳闭乳痈,目赤翳障,风疹瘙痒。
麸炒枳壳: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用于胸胁气滞,胀满疼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
佛手:有理气化痰、止呕消胀、舒肝健脾、和胃更多种药用功能。对老年人的气管炎、哮喘病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对一般人的消化不良、胸腹胀闷,有更为显著的疗效。佛手可制成多种中药材,久服有保健益寿的作用。
炒麦芽:主治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乳汗郁积,乳房胀痛,妇女断乳。
这些味药类型繁多,不懂行的人仅仅凭借这些看不出来什么。如果题主是在药房里面拿到的方子,建议直接询问所属的老中医,一般都会为您解答。
如果题主只是在网上或者其他地方看见的民间秘方,建议不要胡乱服用,拿着方子直接去各大药房,询问其中医医师这些主治什么。
医者仁心,一般都会为您作答。
熟地,补血养血。
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敛固精,既能收敛固涩,又能补益肝肾。
枸杞子,精血不足之视力减退,宜首选。
*羊藿,温肾壮阳,强筋骨祛风湿,有雄性激素样作用。
巴戟天其作用强度不似*羊藿那么大,通常是用于阳虚下肢冷痹。
鹿角它能够活血消肿,但是不能补肾阳。
白芍能够养血调经,平肝止痛。
鸡血藤,补血行血,调经止痛。
黄芪 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补骨脂暖脾阳而治疗痢疾
可知此方可以滋阴补阳,行气补血。
泡脚 可以促进人体脚部 血液 循环,达到改善脚部经络,促进人体 健康 的目的,随着人们 养生 意思的加强,很多人会放一些药材泡脚,那么一些泡脚的药方还有哪些呢今天我给大家整理了 中药 泡脚的药方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药泡脚的药方
1、风寒 感冒
配方药材:荆芥、防风、苏叶、葱白、生姜。
2、风热感冒
配方药材:白菊花、板蓝根。
3、高 血压
配方药材:冬桑叶、茺蔚子、桑枝。
4、失眠
配方药材:吴茱萸、米醋(白醋)。
5、足跟痛
配方药材:五加皮、川芎、红花、威灵仙。
6、温肾 壮阳
配方药材:阳起石、菟丝子、小茴香、肉桂、熟地、蛇床子、茨实。
7、活血祛瘀
配方药材:丹参、赤芍、泽兰、王不留行、当归、大黄、牛膝、川芎。
8、祛风除湿
配方药材:老姜、肉桂、牛膝、秦艽、泽兰、桑枝、独活、赤芍、徐长卿、防己。
9、消除疲劳
配方药材:党参、北芪、茯苓、白术、川芎、陈皮、石菖蒲。
10、袪 脚气
配方药材:苦参、黄柏、大黄、蛇床子、紫草、赤芍、地肤子、石菖蒲、蒲公英。
11、中老年腰腿痛
配方药材:防风、金毛狗脊、丹参、黄芪、当归。
12、 妇科 养血 滋阴
配方药材:丹参、炒酸枣仁、炒麦芽、炒谷芽、熟地黄、全当归、山茱蓃、远志、五味子、附子、白芍、枸杞子、菟丝子。
13、疏肝理气
配方药材:当归、陈皮、青皮、砂仁、红曲、丁香、麦芽、枳壳、栀子、厚朴、藿香、木香。
14、缓解压力
配方药材:桂皮、刺五加、甘草、人参叶、川芎、何首乌、益智仁、菟丝子。
15、慢性支 气管炎
配方药材:枇杷叶、桑白皮、浙贝母、陈皮、半夏、鱼腥草、桔梗、苏子。
16、慢性胃病
配方药材:藿香、佩兰、鸡蛋壳、当归、陈皮、红曲、砂仁、丁香。
17、 糖尿病
配方药材:桂枝,生附片,丹参,忍冬藤,生黄芪,乳香,没药。
18、 肥胖症
配方药材:黄精,干姜,肉桂,冬瓜皮,普乌,槐角。
19、 风湿 性 关节炎
配方药材:苦参,苍术,川椒,黄柏,防风,荆芥,甘草,当归,牡丹皮。
20、更年期综合症
配方药材:黄连,枣仁,麦冬,白芍,白薇,丹参,龙骨。
中药泡脚的好处
1强身 健体 ,延年益寿。
2防治 神经 衰弱和失眠。每晚中药泡脚可以加强神经系统锻炼,促进神经系统调节功能,改善睡眠效果。
3防治高血压。中药泡脚有效地促进血液循环,调节神经及 内分泌 系统,气血畅通了,血压就平稳了。
4防治风湿性关节炎。中药泡脚,能促进血液循环,通络活血,祛寒消炎,对风湿性关节炎有较好的理疗效果。
5防治腿脚麻木。通过中药泡脚,可以激活腿神经末梢,使神经系统上下贯通,消除腿脚麻木。
6防治糖尿病。中药泡脚可以调节内分泌系统,促进胰岛细胞陕复功能,达到控制 血糖 目的。
7防治感冒祛寒暖身。中药泡脚可激活足底 穴位 ,将 营养 物质及新鲜氧气送往 大脑 和全身,从而使全身感到舒适。
8 美容 减肥 。中药泡脚促进肾上腺分泌激素,增强皮肤新陈代谢和分解体内脂肪,使皮肤白皙身材苗条。
9防治 脑溢血 和 脑血栓 。天天中药泡脚,天天保持血液畅通,不再担心患脑溢血和脑血栓了。
10消除疲劳,使人感到轻松愉快。泡脚加速血液循环,舒筋活血,能很快地消除一天的疲劳,除掉脚下的异味和尘土,使人感到轻松愉快。
泡脚的禁忌
1、太饱太饿时都不宜泡脚在过饱、过饥或进食状态下泡脚,会加快全身血液循环,容易出现 头晕 不适的情况。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泡脚,会影响胃部血液的供给。
2、严重 心脏病 、低血压病人当心晕厥用热水泡脚或泡温泉后,会导致人体血管扩张,全身血液会由重要脏器流向体表,这将导致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缺血缺氧,对于有心脏病、低血压的人群来说,就会增加他们发病的危险。
3、糖尿病患者千万留意水温糖尿病患者应特别留意水温的高低,因为这类患者末梢神经不能正常感知外界温度,即使水温很高,他们也感觉不到,容易被 烫伤 ,从而引发严重的后果。
4、脚气患者要小心感染患有脚气的人,病情严重到起疱时,就不宜用热水泡脚,因为这样很容易造成伤口感染。足部有炎症、外伤或皮肤烫伤者也不宜泡脚。
5、老年人泡脚不宜过久老年人每日临睡前泡脚20分钟即可,泡得太久,容易引发出汗、心慌等症状。
猜你感 兴趣 :
1 中药养生泡脚配方大全
2 活血化瘀的外敷中药方
3 红花泡脚的功效与作用红花如何进行泡脚
4 冬季女人养生泡脚中药方
5 脚气的中医偏方和食疗方
中医药方:丹参、白芍、山茱萸、茯苓、菟丝子、砂仁、党参、赤芍、山药、牡丹皮、续断、木香、白术、龟甲
本文2023-10-14 06:47:3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30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