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道教经典和佛教经典看起来都差不多一样的呢?
所有史证都证实—— 只有道藏抄佛经,没有佛经借鉴道经
只有伪经存在混淆三教内容的情况。而《大藏经》目录不存在任何借鉴道教内容的书籍。
可以肯定,只有道藏大量抄佛经,不存在道士们造谣的“佛道两家互相借鉴”的情况。
佛经出现的“阴”“阳”“道”“法”“悟真”“真修”“真人”“真神”“真道”“自然”等词汇,只是一种汉文翻译。如果认为这也算吸收了道教内容,就太chun了。
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在其《道藏》(《道藏》是道教经籍的总集,包括周秦以下道家子书及汉魏六朝以来道教经典,是按照一定的编纂意图、收集范围和组织结构,将许多经典编排起来的大型道教丛书。)中引用的佛教名相/名词/真言用词有:唵1799个,吽1434个,摩诃45个,娑婆诃36个,泮吒7个,大千世界85个,恒河沙35个,刹那58个,业力40个,佛2038个,禅1522个,摩利支天22个,般若95个,菩萨171个,金刚1105个,劫10000个,三界7574个,六根626个,轮回946个,涅槃69个,法界562个,帝释84个,梵天312个,四大1178个,须弥山33个,如是我闻6个,由旬15个,兜率天10个,三昧378个,泥黎4个,阎罗王11个,泥洹3个,袈裟19个,哪吒19个,牛头阿傍1个,阿修罗13个。且灵宝上清一脉对佛教的欲界、色界、无色界、法界、九十六种外道全部错解,于清朝三次佛道辩论全盘辩输。
佛教成为三大宗教之一,而道家没有,这是有绝对理论支撑的,严谨的学者如果看民粹主义来维护道教则更加是笑话了
「道藏编辑,全仿佛经」摘自中国国家图书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子部《道家类》原文
《道藏》编辑,全仿佛经,有三洞十二类。洞真、洞兀、洞神,为三洞。以太元部辅于洞真,太平部辅于洞元,太清部辅于洞神,而统会于正一部,共为七部大纲,与《云笈七签》编汇相合。复以本文、神符、玉诀、灵图、谱录、戒律、威仪、方法、众术、记传、赞颂、表奏,为十二类子目。明正统中,宋披雪雕印《道藏》四百八十函,五千三百零五卷。万历三十五年,天师张国祥复编集《道经》,续加三十二函,百八十卷,粲然备陈,都成今藏。中所收罗,多有周秦诸子、晋唐佚书,于保存吾国文化,功实非细。天启间,上元道人白云霁(字明之,道号在虚子)作《道藏目录详注》四卷,考证颇具崖略,足资研究。通常流通,尚有《道藏辑要》二百册,另有《道藏精华录》一百种,皆钩元提要之作。
道家学术,有特立独行,摆脱道教方术范畴而直指丹法者,凡此著述,统名之曰“丹经”。自魏伯阳援《易》作《参同契》后,历世之所言丹道者,皆祖述其旨。自宋张紫阳《悟真篇》以次,如《入药镜》、《翠虚篇》、《指玄集》、《性命圭旨》、《规中指南》、《中和集》等著作,皆为丹道正统之言。清人著作若朱云阳之《参同契阐幽》、《悟真篇阐幽》,以禅理而溶入于丹道,别有会心,允为伟著。刘悟元著书十二种,清虚平实,力扫方士积习,俨然开佛知见。尤以其名著《修真辨难》一书,特论笃实,足为丹道式范。至若闵一得(小良)《古隐楼丛书》,则驳杂无归,离道尚远。清人黄元吉著有《乐育堂语录》,乃儒化道家之正者,言多隽永。复外如伍柳著作《天仙正理》、《仙佛合宗》、《金仙证论》、《慧命经》等,则为丹道之歧,不能视为正途。依道家而言道家之正者,除上述诸书外,若吕祖之《百字铭》、曹文逸之《灵源大道歌》、孙不二之《女丹诗》等,已简摄玄微,直指窍妙,丹道之旨尽在其中矣。依经而论,则太上十三经(《道德经》、《阴符经》、《清净经》、《玉枢经》、《日用经》、《洞古经》、《五厨经》、《金谷经》、《循途经》、《护命经》、《大道经》、《定观经》、《明镜经》、《文终经》、《老子真传》、《辨惑论》),已尽其大。若《黄庭内外景经》,当与《黄帝内经》(灵枢素问)参研,再参合于藏密之甚深内义根本颂,于养生服气修气修脉之术、中西医学生理学等,必另有汇通与新知,贡献于世界人类者,更为有功。至若陆潜虚之《方壶外史》、张三峰(三峰言阴阳双修之术,另有其人,非张三丰也)《丹诀》等作,皆当别列一类,入于双修之宗。上焉者,同于密宗无上瑜伽双身修法之欲乐大定,而潜虚之术,或有过于此矣。其次,皆不外于《素女经》、《玉房秘诀》等房中术之流亚,邪见谬术,无足言者。唐代帝室宫廷,乱于此道,亦如元代内廷,乱于密宗之双修,皆为佛道之大不幸者。
其他或托乩笔,或借伪名,或假古仙遗著,或演寓言隐秘;若创作,若注释,玉石并陈,真伪莫辨,皆不足观矣。此之一类。无以名之,姑称之谓“道瘤部”。
要之,道家学术,再变而为道教,复演而成丹道,历代罗致,驳杂已极。纪昀尝论之云:
后世神怪之迹,多附于道家,道家亦自矜其异,如《神仙传》、《道教灵验记》是也。要其本始,则主于清静自持,而济以坚忍之力,以柔制刚,以退为进,故申子韩子,流为刑名之学。而《阴符经》可通于兵。其后长生之说,与神仙家合一,而服饵导引入之。房中一家,近于神仙者,亦入之。鸿宝有书,烧炼入之。张鲁立教,符箓入之。北魏寇谦之等,又以斋醮章咒入之。世所传述,大抵多后附之文,非其本旨。彼教自不能别,今亦无事于区分。然观其遗书,源流变迁之故,尚一一可稽也。
道教典籍,名辞闪烁,寓言法象,如阴阳、炉火、坎离、龙虎、男女、黄白之类,各师其说,定义不一。且文辞理则,大抵诡诞浅陋,以至学者茫无所归,愈入愈迷。至若琼寰玉宇,芝阁琳宫,缥缈清虚,读之令人有翩翩霞举之概!此为文辞之另一境界。
「宋明之间,道教仿佛经之例,亦汇编为《道藏》」摘自中国国家图书馆《四部丛刊》原文
道教之经籍
古代儒道不分,南宋陆九渊(象山)、清初崔述,早曾有见及此。如战国末年《吕氏春秋》、西汉初年《淮南子》、《韩诗外传》、《春秋繁露》,他如《论语》、《礼记》,皆掺入道家议论。驺衍援《尚书》洪范九畴之篇,创五行学说,使吾国二千余年学术思想,均未离于阴阳五行之藩篱。西汉末年所出《纬书》,启两汉乃至后代图谶学说之门,阴阳术数之学,掺变于儒道中心思想者,其由来已久且固矣。宋明之间,道教经典,仿佛教藏经之例,亦汇编为《道藏》,经历代增添,全藏共有五千四百八十五卷。其他丹经旁说,散佚流通者,亦复不少。《道藏》收集至广且杂,举凡儒家、阴阳家、兵家、医家诸书,统为罗致。例如成都青羊宫兼收《诸葛武侯全集》而入《道藏》,学者有谓其“综罗百代,极尽精微广大”者,亦非过誉之言。
宋真宗时,张君房奉敕校正秘阁道书,撮其精要而成《云笈七签》(注:签,签的繁体字),为道教经籍丛编之宗典,道家之言,于以大备。其书以天宝君说洞真、灵宝君说洞元、神宝君说洞神,为上中下三乘。以太元太平太清三部为辅经,又以正一法文遍陈三乘别为一部。统称三洞真文,总为七部,凡一百二十二卷。凡经教宗旨及仙真位籍之事,服食、炼气、内丹、外丹、方药、符图、守庚申、尸解诸术,以及前人诗歌、文字、传记之属,涉及于仙道者,均悉编入。
《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道藏源流载:
道家无所谓藏也,惟有道德五千言为真耳。尝考元都目录,皆后人妄取艺文志书名,矫注八百八十四卷,名之为道藏也。至于历朝伪撰者,又不一而足。略言之,如前汉王褎,造洞元经。后汉张陵,造灵宝经及章醮(jiao)等书四十卷。吴时葛孝先,造上清经。晋道士王浮,造三皇经。齐道士陈显明,造六十四真步虚品经。梁陶宏景,造太清经。后周武时,有华州道士张宾,诏授本州刺史,长安道士张子顺,选得开府,扶风进士马翼,雍州别驾李通等四人,于天和五年,在故城内守真寺,抄览佛经,造道家伪经一千余卷(装溃者,乃万年县人索皎)。隋大业末年,有五通观道士辅惠祥,私改涅槃经为长安经,为尚书卫文升所奏,敕令戮于金光门外。麟德元年,西京道士郭行真,东明观道士李荣,会圣观道士田仁惠等,又将从前伪撰经,重加修改,私取佛经添换在内,故有三界,六道,五阴,十二人,十八界,三十七助道品,大小法门,及优婆塞,优婆夷等语。此正孔子所谓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者也。不然,道家极其分量,不过为天为仙而止,安得有菩萨修行之法耶。
《集部·全唐文·第10部·卷九百十二》载:
道教从立教伊始,便大肆造经,或剽窃佛教典籍,或拼凑诸子百家学说,充为道藏。其经典不载成书时间、作译者,假托天仙传授、蛊惑世人。前汉王褒造《洞元经》,後汉张陵造《灵宝经》及章醮等二十四卷,吴葛孝先造《上清经》,晋世王浮造《化胡经》。又鲍靖造《三皇经》,齐朝陈显明造《六十四真步虚经》,梁陶宏景造《太清经》及《众醮仪》十卷,(北)周武(帝时期),张宾之、焦子顺、马翼、李运挑揽佛经一千馀卷,隋辅惠祥改《涅槃经》为书《长安经》。
《笑道论》:
道家妄注诸子三百五十卷为道经。又按汉明帝时,褚善信等总将道经诸子书等三十七部七百四十四卷。据此前数目有无不同,虚妄明矣!增加卷目,添足篇章,依傍佛经,改头换尾,或言名山唱出,或云仙洞飞来。何乃黄领独知,英贤不睹?书史无闻,典籍不记?请问道士後世之经,为是老子别陈?为是天尊更说?纵其说也,应有时方。师资说处,代年邦月,复是如何?
扩展阅读:
宝派、上清、正一道经全部错解佛经欲界、色界、无色界、法界概念,抄都不会抄,后世全真道同错 (佛经道经原文对照讲解)
https://zhuanlanzhihucom/p/397572784
《悟真篇》仿《华严经》大觉金仙造无上仙,混淆真经,使学者愈增惑误:摘自中国国家图书馆《四部丛刊》原文
https://zhuanlanzhihucom/p/390862410
道教典籍还包含许多艺术方面的内容,明《道藏》中便保存有两部道教乐谱,一是南宋谱《五音法事》三卷,另一部是《大明御制玄教乐章》一卷。除《道藏》外,散见的道教乐谱还有不少。在绘画方面,许多道经都附有插图或辑有绘画作品,如《太平经》中就有卷八四的《大人存思六甲图》,卷九九的《乘云登龙图》,卷一○○的《东壁图》,卷一○一的《西壁图》。道经中的符篆书也有字、有画。在书法方面,画符书篆与书法就有很多联系,如《洞玄灵玄门大义》说三元八会六书之法和八体六文等,述苍颉造字、蒙恬制笔及汉字字体演变等,论述了一些书法理论。此外,有些道经还记载了道教对于修建宫观、雕塑神像和缝制冠服的种种规定,如《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等书,都涉及古代建筑、雕塑和服饰方面的艺术内容。道教文学典籍也极为可观,历代高道都为后世留下他们富有道教色彩的作品集,如陶弘景的《陶隐居集》、吴筠的《宗玄先生文集》、杜光庭的《广成集》、王吉吉的《重阳全真集》、张宇初的《岘泉集》等等,不胜枚举。
道教十三经:——
《道德真经》(《老子》)、
《南华真经》(《庄子》)
《冲虚真经》(《列子》)
《通玄真经》(《文子》)
《洞灵真经》(《亢仓子》)
《太平经》
《太平经圣君秘旨》
《抱朴子内篇》
《阴符经》
《常清静经》
《度人经》
《心印经》
《玉皇经》
以经史子集为类分目现存者最全不过《四库》,《四库辑要》虽然能买到纸质,却劳民伤财,如有条件可以购买《四库》的电子本光盘;
道教经典古籍有《正统道藏》,佛教经典有《大藏经》,此皆综前人百家之言而汇的总集。电子版虽则难觅,亦有迹可循。
如必纸质,则《正统道藏》台湾有出,《大藏经》内陆应有。
《道德真经》 《 南华真经 》
《文始真经 》《冲虚真经》
《通玄真经》 《度人妙经 》
《阴符经》 《清静经 》
《西升经》 《心印经 》
《黄庭外景经 》《黄庭内景经 》
《玉皇经》 《玉枢经 》
《三官经》 《北斗经 》
《《周易参同契 》《悟真篇 》
《太上老君内观经 》《洞玄灵宝定观经 》
《太上感应篇》 《文昌帝君阴骘文 》
《坐忘论 》《化书 》
《重阳立教十五论》 《龙门心法 》
玄门日诵早坛功课经
经前诸韵赞
八大神咒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太上洞玄灵宝升玄消灾护命妙经
太上灵宝天尊说禳灾度厄真经
高上玉皇心印妙经
诸真宝诰
中堂赞及邱祖忏文等
小赞及结经谒等
玄门日诵晚坛功课经
经前诸韵赞
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救苦拔罪妙经
元始天尊说生天得道真经
太上道君说解冤拔罪妙经
诸真宝诰
中堂赞及报恩宝诰等
小赞及结经偈等
道书之正式结集成“藏”,始于唐开元(713—741)时。此后宋、金、元、明诸朝皆曾编修《道藏》。清代编有《道藏辑要》。当代编有《藏外道书》、《敦煌道藏》、《中华道藏》。
识典古籍。北京大学字节跳动数字人文开放实验室研发的古籍数字化平台“识典古籍”平台涵盖390部经典古籍,主要来自《四部丛刊》,共计3000多万字,据介绍,未来三年,“识典古籍”将陆续完成一万种古籍的智能化整理工作,基本覆盖儒家、道家和佛学的核心典籍目录,并将全部免费开放。
本文2023-08-04 18:11:3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3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