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节的文言文有哪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4浏览:2收藏

关于春节的文言文有哪些,第1张

关于春节的文言文有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翦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以头鬓。亦造华胜以相遗。登高赋诗按董勋问礼俗曰。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羊。四日为猪。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

以阴晴占丰耗。正旦画鸡于门。七日帖人于帐。今一日不杀鸡。二日不杀狗。三日不杀羊。四日不杀猪。五日不杀牛。六日不杀马。七日不行刑。亦此义也。古乃磔鸡令畏鬼。

文言文学法

当人们使用“古代汉语”这个术语时,在不同的语境中赋予了它三个不同的含义:古代的汉语、上古汉语和文言。古代汉语首先是指“古代的汉语”。这就是说,鸦片战争以前汉族人所使用的语言都可以泛称为古代汉语。古代汉语大约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跟任何事物无不发展变化一样,语言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三千多年来,汉语有了很大的变化。根据汉语语法、词汇和语音变化的情形,学者将古代汉语分为三个发展时期:上古期、中古期和近代期。

上古期是指公元3世纪以前,即历史上商、周、秦和两汉时期;中古期是指公元4世纪到公元12世纪,即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两宋时期;近代期是指公元13世纪到19世纪,即历史上的元、明、清时期。

史上最早的春节是1966年1月21日,自1901至2050的150年间,最早的春节出现在1月21日(1966年)。自1901至2050的150年间,最晚的春节出现在2月20日(1920年,1985年)。

春节是我国传统四大节日之首,又称过年。古代和现代的春节时间节点不同:古代从腊祭(腊八节)或腊月二十三祭灶开始(北方多为二十三,南方多为二十四),到正月十九结束;现代从农历正月初一开始,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才结束。

春节起源于何时已无从查考,传说在舜帝登位后,有一天他带领群臣祭祀天地神灵,为百姓祈福纳新,从此人们将这一天作为岁首,这就是过年的起源。

过年(除夕)的区间在1月21日至2月19日,不会超出这个范围,最早的比如:2004年1月21日过年,最晚的是1985年2月19日过年。光以日期来说,两个春节的时间跨度期长达30天。

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亦为传统意义上的“年节”。俗称新春、新岁、新年、新禧、年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年祭祀、敬天法祖,报本反始也。

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热闹喜庆的气氛洋溢;这些活动以除旧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精华。

扩展资料:

如果中国农历历法在300年间没有调整的话,打破这一纪录的日期会出现在300年后的今天(2319年2月21日)。

出现这样差别,其实,如果农历不是有“闰月”调整的话,春节(正月初一)早就出现在夏天了。

在阳历(公历)中,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1个回归年,平年365天,4年一闰,闰年有366天。而我国传统的夏历(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它是以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为依据,一个月约29.5天,12个月为354天或355天。

如此,若是任由农历和阳历间的天数如此相差下去,那就必然会出现春节在夏天过的现象。因此,每隔几年,农历中就会设置一个闰月。比如2006年夏历丙戌年(俗称狗年)有个闰七月,全年比公历年多出了20天。

因此,2007年夏历丁亥年(俗称猪年)的春节要比去年推迟20天,这样,不但阴历与阳历出现了误差,而且每年过春节的公历日期都出现了不固定的情况,如果当年农历闰月,就会加大这个日子的差距,出现“最早春节”比“最晚春节”整整晚一个月的情况。

参考资料:

-春节

由来:

关于春节的历史,缺少上古时期的文献,古时候没有办法直接证实春节的来历,导致春节的起源传说有诸多说法,其中有几种较具代表性的说法,

春节源于“腊祭(天腊)说”、

源于“天皇氏定岁说”、

源于“巫术仪式说”、

源于“鬼节说”、

源于“古代丰收祭祀说”、

源于“舜继部落联盟首领位说”,

(有说舜继天子位,但“天子”之称谓最早始于春秋战国,于汉代才流行)等等。

传说:

熬年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万年历传说

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

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

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

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

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 

桃符传说

宋代王安石在《元日》这首诗中写道:“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形容初日的光亮。诗中的“桃”和“符”是互文,意即总把新桃符换下旧桃符—除旧布新。

关于桃符有个美丽的传说---很久以前,东海度朔山风景秀丽,山上有一片桃林,其中有一株桃树巨大无比,枝繁叶茂,曲蟠三千里,结的桃子又大又甜,人吃了这树上的桃子能变成神仙。

一个漆黑的夜晚,有青面獠牙、红发绿眼的鬼怪想偷吃仙桃。桃林主人神荼、郁垒(最早的门神)二兄弟用桃枝打败鬼怪,并用草绳捆着喂了看山的老虎。从此,两兄弟的大名令鬼怪为之惧怕,他们死后变为专门惩治恶鬼的神仙。

后世人们用一寸宽、七八寸长的桃木板画上神荼、郁垒两神仙像挂在自家门两侧,以驱鬼祛邪,这种桃木板被称作“桃符”。随着时代的变化,桃符本身也在变化,以后人们又将两个神仙的名字写在桃符上,代替画像,再后来,又发展到“题桃符”,即将字数相等、结构对称、意思相应的短诗题写在桃符上,这就是春联的前身。

天皇氏定岁

宋罗泌《路史·前纪二·天皇纪》载:“粤有天皇,是曰天灵, 望获 强尊”。天皇氏以木德王天下。据《盘古王表》与《三命通会》载:“天皇氏,继盘古氏以治,是曰‘天灵’,淡泊无为而俗自化,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上古时代天皇氏制定干支历,定出“岁首”。这就是“岁”的由来,即后来的春节。

舜继部落首领

传说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上古部落联盟首领)继部落联盟首领,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 [16] 

贴春联与门神

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门神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

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

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

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由于中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

扩展资料:

春节,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是传统上的农历新年。春节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天腊、新岁,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 中国人过春节至少已有4000年以上的历史。在民间,旧时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日。

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农历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算结束。

参考资料:

春节_

关于春节的文言文有哪些

关于春节的文言文有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翦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以头鬓。亦造华胜以相遗。登高赋诗按董勋问...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