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的几大分类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4浏览:3收藏

文物的几大分类,第1张

物的分类方法较多,主要有时代分类法、区域分类法、存在形态分类法、质地分类法、功用分类法、属性(性质)分类法、来源、价值分类法等等。我们将在以后分类进行阐述。可移动文物共分为以下26大类:青铜器 玉器 陶瓷 金银器 钱币 雕塑 书画 漆器 家俱 科技文物 铜镜 古籍善本 玺印 竹木骨角雕刻 织绣 甲骨 文房四宝 紫砂器 古董钟表 景泰蓝 鼻烟壶 宣德炉 砖瓦 宝石 扇子 杂项 文物史迹共分为以下12大项: 人文初始 历史古都 名城揽胜 沙场秋风 科技杰作 万里长城 建筑精华 园林艺术 宫观寺堂 帝陵名冢 直面真品 名人遗踪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最多的省份是山西

  山西(119)河南(97)陕西(89)河北(86) 浙江(74) 四川(62) 北京(60)江苏(53)湖北(52) 山东(51) 广东(48)福建(45) 甘肃(42) 新疆(41)内蒙古(36) 安徽(36)辽宁(35) 湖南(34) 云南(32) 西藏(27) 江西(24) 广西(22) 贵州(19) 吉林(18)上海(16)黑龙江(14) 重庆(13) 青海(11) 宁夏(10) 天津(8) 海南(7) 另: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较多的地级市:西安(33) 保定(24) 运城(22) 晋城(15)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最多的县(县级市): 登封市(13)</B>

还有一种传说,

传说在山东省五连县华山口,有一个女人产下一个带尾巴的东西,当场吓死,其父回来后,本想砍死他,却砍在了他的尾巴上,他变成一团火光逃至黑龙江,人称“秃尾巴老李”。

在山东五连县华山口至今还供奉这条龙和其母亲的牌位。

"祖"字的来历:

"祖"字本义为“给力的先人”。形声字,从示,从且,且亦声。“示”指“先人”;“且”本形为“男根”,本义为“生育”,引申义为“增加人口”“增加帮手”“增加力量”,一般用为“加力”“给力”。“示”与“且”联合起来表示“给我们子孙力量的先人”。

祖(且)本形为“男根”,这是受郭沫若1929年所发表的《释祖妣》影响,但是,现在又有相当多的反对意见,认为“祖”字本为陶罐之形,仰韶文化有不少祖先陶罐,并有将陶罐上部塑成人头状,大概是装尸骸用的,故后人以陶罐状之“且”为祖先之且。

“祖”给子孙力量的主要表现就是:给子孙以众多的堂兄弟或族人。一旦有事,这些亲戚就会看在同祖同宗的份上伸出援手。

扩展资料:

“祖”的意思:

1、祖庙。

出自:《尚书 舜典》:“受终于文~。”(受终:指舜继承了尧的帝位。文祖:尧始祖的庙。)

2、祖先、祖宗。

出自:《盐铁论 结和》:“故先~基之,子孙成之。”(基之:给他打下基础。成:完成。)

3、祖父。

柳宗元《捕蛇者说》:“吾~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意思是我是祖父是这样死的,我的父亲也是这样死的。

4、开始,初。

《庄子 山木》:“浮游乎万物之~。”意思是浮游是万物的开始。

5、事业或派别的首创者。

如:鼻祖、祖师。

6、姓氏。祖姓,中华姓氏之一。

该姓的名人有:祖逖、祖冲之。

-祖

中国说到领土,往往喜欢用“自古以来”,大家耳熟能详的“xx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就是这么来的。既然敢说“自古以来”,自然就有我们说话的底气和证据。例如,中国东北地区,包括被如今俄罗斯占据的外东北地区,我们就可理直气壮的说,这些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为什么敢这么说呢?

中国东北地区

黑龙江是我国东北地区最大的河流,它发源于肯特山,最终注入了太平洋。不过,在古代,黑龙江的名字并不是这个,而是黑水。因为,当时居住于此的中国先民们看到这条河水发绿黑色,故取此名。在《山海经》中,就有“北海之内有山名,幽都之山,黑水出焉”的说法。在《国语》中,也有满族的祖先肃慎人向周武王进贡弓箭的记载。

到春秋战国时期,燕昭王发兵北伐、东击朝鲜,占领了东北辽河一带大片土地,拓土3000余里,设置了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等郡,将燕国的势力扩展至东北地区。燕国所修筑的长城,也一直修到了东北地区。

黑龙江流域

秦一统天下之后,延续了燕国对东北地区的统治。两汉建立后,汉朝除了继承秦朝对于东北地区的统治之外,同时攻灭了卫氏朝鲜,直接在朝鲜半岛设立了由中央统辖的汉四郡。

东汉末年,中原大乱,东北地区先是由公孙氏割据,后又被高句丽政权占据。高句丽政权早在公元前37年就已经成立,直到公元668年才被唐朝所灭,经历了21代、28个王,存世长达705年,成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长寿政权。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高句丽王朝是由东北地区少数民族建立的,高句丽族属于秽貊族系,是中华民族的分支之一。与朝鲜半岛的高丽王朝,除了名字相似,并无丝毫关系。高丽王朝的后裔们,只是出于内心的自卑,为了证明自己“祖上也阔过”,硬攀高句丽为他们的祖宗罢了。

隋朝东北局势

当然,高句丽王朝虽然强盛一时,但并没有占据整个东北,同样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的东胡族系,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尤其是东胡族系所出的乌桓、鲜卑两个民族,先后南下中原,对中原地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鲜卑族更在中原地区建立了多个王朝。

到隋朝时期,黑龙江的名字依然是黑水。当然,黑水这个名字只是叫的最广而已,在中国的古籍和少数民族的口吻中,它有着不同的名字,例如完水、室建河。对于居住于此的民族而言,满族曾将其称之为萨哈林、乌拉,达斡尔族和鄂温克族,则称黑龙江为卡拉穆尔。

黑龙江这个名字,最早出现的时间应该是唐朝时期。到宋辽时期时,有过多个名字的黑龙江终于开始有了最普遍的称呼——黑龙江。也正是从唐朝开始,中原王朝加强了对东北地区的统治,并将势力范围进一步向北拓展,在东北地区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也建立了完善的行政机构。

唐朝疆域

唐朝时期,东北实力最强大的少数民族为靺鞨族,靺鞨族又分为7部,其中的黑水靺鞨,就是居住于黑龙江流域的靺鞨族七部之一。唐太宗贞观5年,黑水靺鞨开始向大唐王朝进贡,到了唐玄宗开元10年,黑水靺鞨酋长入朝,被唐玄宗任命为勃利州刺史。当时的勃利州,就是今天的黑龙江北岸俄罗斯境内的伯力。同时,唐朝还在黑水漠河地区设立了黑水府。当地的靺鞨酋长被任命为都督或刺史,唐朝则派遣内地官员担任长史,以作监督。

唐武德年间,靺鞨族的另一部栗末靺鞨归附唐王朝。唐朝则在栗末靺鞨居住的区域,也就是松花江上游地区,设立了忽汗州都督府。栗末靺鞨的首领被任命为都督,同时册封其为渤海郡王。因此,忽汗州都督府也被成为渤海郡都督。唐朝衰落之后,渤海郡更是直接发展为了地方割据政权——渤海国,汉化颇深的渤海国曾兴盛一时,被誉为“海东盛国”。

唐朝时黑水靺鞨建立的渤海国

唐朝末年,东北地区崛起了另一个少数民族,那就是建立辽国的契丹族。辽天显元年,辽国灭亡了栗末靺鞨建立的渤海国,辽国也因此一跃成为中国北方地区最具实力的王朝。有趣的是,在征服东北的过程中,辽国将黑水靺鞨改名为女真。

契丹人所建立的辽国,也没有躲过王朝灭亡的厄运。号称满万不可敌的女真,趁辽国的衰落,再次在白山黑水之间崛起,女真人不但最终灭亡了契丹人所建立的辽国,甚至还将北宋打得崩溃,建立了囊括蒙古高原、东北地区及中原地区的金国。为了便于统治,金朝在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设立的蒲与路、胡里改路和恤品路,以便加强对当地的管辖。“路”是金朝行政区域的名称,与当今的“省”差不多。

金朝鼎盛时期疆域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自唐朝灭亡之后,始终处于分裂割据局面的中国,终于迎来了一个新的大一统王朝,这就是崛起于蒙古高原,并最重消灭了金、南宋、西夏等诸多政权的元朝。

忽必烈建立元朝之后,将全国分为了11个行中书省。东北地区则被纳入了辽阳行中书省管辖范围内。辽阳行中书省下设了辽阳、沈阳、广宁、大宁、东宁、开元、水达达等7路。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开始属于开元路管辖后,后被划入了增设的水达达路。

如同绝大多数的游牧民族所建立的王朝一样,元朝虽然辉煌却极为短暂,不足百年时间,元朝就被彻底推翻。朱元璋所建立的明王朝取代元朝,成为中华大地的统治者。继承了元朝对于黑龙江流域的管辖,明朝在如今辽宁地区建立了辽东都司。有了辽东都司为根基,明朝在“累加招谕”,女真各部“悉境归附”之后,辽东都司以北的地区,建立了另一个都司——著名的奴儿干都司。

奴儿干都司

明朝永历年间,黑龙江及附近地区的各部族归附明朝的数量急剧增多,只用了6年的时间,明朝就在嫩江、松花江、黑龙江、精奇里江等广大地区,设置了130多个卫所。这130多个卫所的上级机构,即使著名的奴儿干都司。奴儿干都司的治所,设在黑龙江下游的东岸亨滚河口附近的特林地方。也就是今天,俄罗斯境内的蒂尔。

不过,明朝在初期短暂的扩张之后,迅速开始战略收缩,东北地区自然也不例外。随着兀良哈、鞑靼的蒙古部落的南侵,以及女真三部的不断南迁,明朝对东北地区的羁縻政策趋于破产。虽然辽东边墙以北的广大东北地区名义上仍属于明朝统治范围,但是明朝对于当地的影响力却愈发薄弱。

后金崛起

尤其是当女真三部,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东海女真相继发展壮大之后,连辽东和辽西的传统汉地都不断被女真人侵扰。到明末时期,建州女真出身的努尔哈赤崛起,并建立后金政权后,东北地区更彻底不复为明朝所有。最终,女真人以东北为根基,抓住机会入关占领了天下,建立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大一统王朝——清朝。

1、《论语》:《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2、《中庸》:儒家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把“诚”看成是世界的本体,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宋代从《礼记》中抽出,与《大学》《论语》《孟子》合为“四书”。

3、《孟子》:《四书 》之一。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为孟子、孟子弟子所作。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

4、《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5、《三字经》: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1、《论语》

《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 “语录体” 。中国现传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 主要由仲弓、子游、子夏首先商量起草,和少数留在鲁国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完成,纪念老师,忧虑师道失传。

并由子夏开创了章句的读法。故汉儒曰:章句发明始于子夏。 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2、《中庸》

《中庸》是儒家经典的《四书》之一。原是《小戴礼记》第三十一篇,作者现学术界普遍认为是子思及其弟子多人所作。也有学者认为可能是由儒家学者在战国写成。

宋朝学者对《中庸》非常推崇,而将其从《礼记》中抽出独立成书,朱熹则将其与《论语》、《孟子》、《大学》合编为《四书》。

《中庸》在字面上的解释即是“中道及常理”之意。而执中又当求“中和”,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时的平静情绪为“中”,表现出情绪之后经过调整而符合常理为“和”。

其主旨在于修养人性。其中关联及学习的方式(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做人的规范如“五达道”(君臣、父子、夫妇、昆弟(兄弟)、朋友之交)和“三达德”(智、仁、勇)等。

3、《史记》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

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

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

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8],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

《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4、《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早于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约2300年。

被誉为“兵学圣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

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孙子兵法》被奉为兵家经典。

诞生至今已有2500年历史,历代都有研究。李世民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兵法是谋略,谋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战略、大智慧。

如今,孙子兵法已经走向世界。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孙子兵法》竹简1972年出土在临沂。

5、《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国一部记述古代志怪的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

古人认为该书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杂录《庄》、《列》 、《离骚》 、《周书》、《晋乘》以成者” 。现代学者也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原共22篇约32650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

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

《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以下书籍按不同种类分,个别会有重复!内容不全,仅供参考

二十四史:《史记》(汉·司马迁)、《汉书》(汉·班固)、《后汉书》(南朝宋·范晔)、《三国志》(晋·陈寿)、《晋书》(唐·房玄龄等)、《宋书》(南朝梁·沈约)、《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梁书》(唐·姚思廉)、《陈书》(唐·姚思廉)、《魏书》(北齐·魏收)、《北齐书》(唐·李百药)、《周书》(唐·令狐德棻等)、《隋书》(唐·魏征等)、《南史》(唐·李延寿)、《北史》(唐·李延寿)、《旧唐书》(后晋·刘昫等)、《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新五代史》(宋·欧阳修)、《宋史》(元·脱脱等)、《辽史》(元·脱脱等)、《金史》(元·脱脱等)、《元史》(明·宋濂等)、《明史》(清·张廷玉等)。

四书五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书》、《礼》、《易》、《春秋》

诸子百家:《论语》、《孟子》、《荀子》、《道德经》、《庄子》、《列子》、《墨子》、《韩非子》、《公孙龙子》、《吕氏春秋》、《黄帝阴符经》、《六韬》、《三略》、《孙子兵法》、《司马法》、《孙膑兵法》、《吴子》、《尉缭子》

先秦:《穆天子传》、《公羊传》、《谷(榖)梁传》、《左传》、《山海经》、《楚辞》、《国语》、《战国策》、《考工记》

医学:《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难经》、《针灸甲乙经》、《本草纲目》、《濒湖脉》、《奇经八脉考》、《金丹》、《仙药》、《黄白》、《肘后救卒方》、《玉函煎方》、《千金方》、《神农本草经》、《四部医典》

天文历法:《夏小正》、《甘石星经》、《三统历》、《乾象历》、《皇极历》、

《大衍历》、《授时历》、《崇祯历书》、《周髀算经》、《步天歌》、《灵台秘苑》

数学:《九章算术》、《缉古算经》、《缀术》、《割圆密率解法》、《海岛算经》、《黄帝九章算法细草》、《议古根源》、《数书九章》、《测圆海镜》、《日用算法》、《杨辉算法》、《算学启蒙》、《四元玉鉴》、《图解》、《梅氏丛书辑要》

小说:《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镜花缘》、《聊斋志异》、《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醒世恒言》、《警世通言》、《老残游记》、《孽海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官场现形记》、《儒林外史》、《封神演义》、《隋唐演义》、《杨家将》、《说岳全传》、《金瓶梅》、《北宋志传》、《皇明英烈传》、《醒世姻缘传》、《雷峰塔传奇》、《女仙外史》、《七侠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残唐五代史演义》

诗词歌赋:《诗经》、《楚辞》、《汉乐府》、《文选》、《全唐诗》、《花间集》、《全宋词》

农学:《齐民要术》、《氾胜之书》、《四民月令》、《农书》、《农桑辑要》

地理学:《水经注》、《徐霞客游记》

字典:《尔雅》、《说文解字》、《康熙字典》

还有:《梦溪笔谈》《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菜根谭》《天工开物》《永乐大典》《四库全书》

文物的几大分类

物的分类方法较多,主要有时代分类法、区域分类法、存在形态分类法、质地分类法、功用分类法、属性(性质)分类法、来源、价值分类法等等。...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