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花的主要价值
归经:肝;胃经
功效:疏肝理气;和胃快隔
佛手花
考证:出自《随息居饮食谱》。 科属分类:芸香科
主治:肝胃气痛;食欲不振
生态环境:生于热带、亚热带。
各家论述:《药材资料汇编》:平肝胃气痛。
采收和储藏:4-5月早晨日出前疏花时采摘,或拾取落花,晒干或炕干。
资源分布:我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有栽培。
功效分类:疏肝药
性味:微苦;微温
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佛手CitrusmedicaLvarsarcodactylis(Noot)Swingle的花朵和花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 性状鉴别本品长约15cm,呈淡棕**,基部带有短花梗;花萼杯状,略有皱纹;药瓣四枚,呈线状矩圆形,外表可见众多的凹窝,质厚,二边向内卷曲;雄蕊多数,着生于花盘的周围;子房上部较尖。气微、味微苦。
药物性状
本品长15~2cm。表面淡黄棕色或淡棕褐色。花梗长2~7mm,具纵皱纹。花萼杯状。常有小凹点。花瓣3片,披针形或长卵形,常弯曲卷缩,长1~2cm,宽约05cm,外表面淡**,具众多棕褐色细小凹点,质厚,易脱落。
雄蕊多数,黄白色,着生于花盘周围。子房上部狭尖。有的花瓣脱落后,可见渐发育成微呈指状的小果实。花蕾色较深。气香,味微苦。
饮片性状
为干燥花朵,花萼杯状,或略呈五角形,略有皱纹,长披针形,两边向内卷曲,外表淡棕**,有棕褐色麻点,雄蕊多数,黄白色,体轻,质脆。气香,味微苦。 炮制方法:拣去杂质,去柄,筛去土即得。
炮制作用:本品常用于平肝胃气痛。
鉴别
本品粉末淡黄棕色。花柱薄壁细胞含橙皮甙结晶,呈扇形、针簇状或无定形团块,有的可见放射状条纹。花粉粒圆球形,淡**或红棕色,直径25~40μm,外壁呈颗粒状突起,萌发孔2~5个。气孔为不定形;腺毛的腺头细胞为单个或多个细胞,非腺毛多为单细胞。可见草酸钙方晶及簇晶。油滴较多。 佛手花,圆锥花序或为腋生的花束,雄花较多。其果实顶端分裂如拳,张开时如指,其状如佛手,故名“佛手柑”。佛手花香气浓郁,十分宜人,古人多用作寿礼、贡礼。佛手花为芸香科植物佛手的花朵和花蕾。花期在夏季,于早晨日出前疏花时采摘,亦可拾取落花,晒干或炕干均可。
中医认为佛手花性平,归肝经,用于胃气痛。佛手果实富含维生素C,芳香辛散。将果实切成薄片,用沸水冲饮,有健脾,解酒之功效,并长于舒肝和胃、行气止痛。对肝郁气滞、脾胃不和所致的肋胁胀痛、脘腹痞闷及呕吐食少等症有一定疗效。将150克佛手洗净,切成细丝,装入瓶内,加入白酒200毫升,封紧瓶口,每日摇动一次,半月后即成疏肝理脾,消食化痰的“佛手酒”。佛手柑10~15克,粳米50克,加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渣后放人粳米。再加水400毫升左右,煮成稀粥,加入适量冰糖即成。每日温服2次。用于治疗胸闷气滞,年老胃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暖气呕吐等症。
佛手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瓜果,一般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这种瓜果,但是佛手其实是一种中药,不仅仅有很好的食用价值,也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所以一般被用于各种中药方剂当中。那么,一般佛手都有哪些具体的功效作用以及禁忌呢?
中药名佛手foshou
别名广佛手、佛手果、五指柑、佛手柑、密罗柑。
英文名CitriSarcodactμlisFructus。
来源芸香科植物佛手CitrusmedicaLvarsarcodactylisSwingle的果实。
植物形态常绿小乔木或灌木。老枝灰绿色,幼枝略带紫红色,有短而硬的刺。单叶互生,革质,具透明油点;叶柄短,无翅,无关节;叶片长椭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先端钝,有时微凹,基部近圆形或楔形,边缘有浅波状钝锯齿。花单生、簇生或为总状花序;花萼杯状,裂片三角形;花瓣内面白色,外面紫色;雄蕊多数;子房椭圆形,上部窄尖。柑果卵形或长圆形,顶端分裂如拳状,或张开似指状,其裂数代表心皮数,表面橙**,粗糙,果肉淡**。种子数粒,卵形,先端尖,有时不完全发育。花期4~5月,果期10~12月。
产地分布生长于热带、亚热带,喜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分布于广东等地。
采收加工秋季果实由绿开始变黄将成熟时采摘。晾数天,待大部分水分蒸发后,纵切成薄片,晒干或低温干燥。
药材性状类椭圆形或卵圆形薄片,常皱缩或卷曲。顶端稍宽,基部略窄,有的可见果梗痕。外皮黄绿色或橙**,有皱纹及油点。果肉浅黄白色,散有凹凸不平的线状或点状维管束。质硬而脆,受潮后柔韧。气香,味微甜后苦。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苦、酸。归肺经、脾经、肝经。
功效与作用舒肝理气、和胃止痛。属理气药。
临床应用用量3~9克,煎服。用治肝胃气滞、胸胁胀痛、胃脘痞满、食少呕吐。陈佛手2~3钱,水煎饮,治痰气咳嗽(《闽南民间草药》)。
药理研究平喘;解痉;中枢抑制;增加心脏的冠脉流量和提高耐缺氧能力,增强毛细血管的抵抗力和减少肾上腺抗坏血酸耗竭;抗炎。醇提取物有解胃肠平滑肌痉挛作用以及增加冠脉血流量和降压作用。醇提取物对离体大鼠肠管有明显抑制作用;且给猫静脉注射有短时间抑制心脏和降压作用;其柠檬油素具对豚鼠离体气管有抗过敏作用。
化学成分含挥发油、黄酮、香豆精、多糖、橙皮苷、柠檬油素、6,7-二甲氧基香豆素、香叶木素、香叶木苷、白当归素、5-甲氧基糠醛等成分。
使用禁忌阴虚有火,无气滞症状者慎服。
相关药方①治面寒痛,胃气痛:佛手柑,新瓦焙,为末(**)。烧酒送下,每服9克。(《滇南本草》)
②治食欲不振:佛手、枳壳、生姜各3克,黄连l克。水煎服,每日1剂。(《全国中草药汇编》)
③治肝胃气痛:鲜佛手12~15克,开水冲泡,代茶饮。或佛手、延胡索各6克,水煎服。(《全国中草药汇编》)
④治臌胀发肿:佛手120克,人中白90克。共为末。空腹白汤下。(《岭南采药录》)
⑤治湿痰咳嗽:佛手、姜半夏各6克,砂糖等分。水煎服。(《全国中草药汇编》)
泡酒佛手酒偏温性,可疏肝理气,和脾,健胃。
做法:佛手30克,低度优质白酒500毫升。将佛手洗净,清水润透,切片成丁,待风吹略收水汽后,放入坛或瓶内,封口侵泡。10天后即可取食。
注意:长期服用佛手酒需医师指导。
你好,现给你介绍一下具体用法用量:川楝子、佛手柑、白术各50克,八月柞、木蝴蝶、龟板、白芍、沉香、高丽参各30克,泽泻、黄芩、乌术粉各20克,茯苓、柴胡、金精粉各10克,白砂糖700克,蜂蜜500克,猪苦胆汁3
目录 1 拼音 2 《中藏经》卷八:佛手膏 21 处方 22 制法 23 功能主治 24 佛手膏的用法用量 25 摘录 3 《圣济总录》卷一三○:佛手膏 31 处方 32 制法 33 功能主治 34 佛手膏的用法用量 35 摘录 4 《普济方》卷八十二:佛手膏 41 处方 42 功能主治 43 佛手膏的用法用量 44 摘录 5 《三因》卷十五 51 组成 52 功效 53 主治 54 佛手膏的用法用量 55 制备方法 6 《中藏经》卷六 61 佛手膏的别名 62 组成 63 主治 64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佛手膏 1 拼音
fó shǒu gāo
2 《中藏经》卷八:佛手膏21 处方
乳香(真者,研)半字,硇砂半字(研),麝香1字(研),当归半钱(锉细),黄连1钱(去须称,锉细),白矾半字(飞过,研细),白砂蜜4两(须白砂者佳),青盐1字(光明者,研)。
22 制法上除蜜,先将上7味于乳钵内研烂,同蜜一处拌匀,入新竹筒内,用油纸23重,以线系扎定口,勿致水入,放净锅内,添水煮竹筒,自早至午时,破竹筒,倾药;以新绵或重绢滤过,入药于瓷瓶内牢封,埋地坑内,经宿取出。
23 功能主治眼生翳膜并胬肉,赤脉攀睛,翳晕,冷热泪下,及眼眶赤烂。
24 佛手膏的用法用量
用铜柱点,每点了,合眼少顷,复以温净水洗之。翳膜嫩者,是近年生者,当57次随药退下;翳老者,频点旬日,退下即效;胬肉瘀肉,不过23日,随药以铜柱刮落,胬肉自然绽断。
25 摘录《中藏经》卷八
3 《圣济总录》卷一三○:佛手膏31 处方
清麻油半斤,铅丹3两,柳白皮2两(锉),皂荚刺49个,当归半两(末),白及1分(末),黄蜡半两,朱红1分,生绯帛5寸(烧灰,细研)。
32 制法上9味,先熬油令沸,下柳皮、皂荚刺,煎候赤黑色,以绵滤过,下丹煎,以柳篦搅,候变黑色,即下诸药末,搅令匀,滴水中成珠膏成,以瓷盒盛。
33 功能主治一切疮肿疖毒。
34 佛手膏的用法用量用故帛涂贴,1日2次。以愈为度。
35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
4 《普济方》卷八十二:佛手膏41 处方
硼砂。
42 功能主治眼内瘀肉,浮膜侵睛。
43 佛手膏的用法用量用硼砂放在盒子内1日,纸封定,至午刻取出硼砂,以冷水浮洗过,研为粉,以筋头点入眼中。浮膜立退。凡点时,先将温水洗眼,然后点,又洗再点,不过34次立验。
44 摘录《普济方》卷八十二
5 《三因》卷十五 51 组成
斑蝥7个(去翅足),巴豆7粒(去皮),杏仁27粒(去皮尖),红娘子27个(去翅足),砒霜1钱(别研),盆消1钱,黄腊半两,韶粉半两,沥青(研)半两,硫黄3钱,黄丹3钱,腻粉(炒)10钱,绿豆1合,槐角3条,麻油4两,乱发鸡子大1两。
52 功效去黑紫疮核。
53 主治麻风。
54 佛手膏的用法用量用时先将针轻手刺疮核,用药1粟米大,放针处。次日挤疮,有黑臭脓血出。23日,血渐少,次服去毒丹。
55 制备方法上用油煎令发化,次下红娘子,次下巴豆、槐角等,逐味下,焦者涌出,方下硫黄、盆消及丹粉等。以篦子不住手搅令匀。滴水成珠为度。
6 《中藏经》卷六 61 佛手膏的别名紫霜膏
62 组成大戟1两,细辛1两,蛇床子1两,雄黄半两,白胶香半两,青州蝎半两,黄柏半两,黄丹半两,白矾1钱。
63 主治脓窠疮。
64 制备方法上为末。以清油8两熬,烟出;次下去皮巴豆47粒,槐枝27截,候焦,取去不用;次下黄蜡1两,松脂2两;次下前9味末,以槐枝不住搅,成膏,瓷盒内贮。
古籍中的佛手膏 《奇效良方》:[卷之五十三脱 (附论)]疠风通治方朴硝半两,研令匀,每服一钱,食后淡茶清调下,次用佛手膏。《奇效良方》明·成化六年董宿公元1470年
《普济方》:[卷一百十诸风门]大风癞病熟地黄悬豆(酥炙焦黄各三两)上为末。入朴硝半两佛手膏去黑紫疮核。斑蝥(七个去翅足)巴豆(七粒去皮)
《普济方》:[卷三百十四]膏药门火熬之成膏。用绵滤过。入瓷盒收之。入黄蜡半两。佛手膏治脓窠热疮神效。大戟细辛蛇床子(各一两)雄黄白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十五大风治法]疏风散入朴硝半两令匀。每服一钱,食后淡茶清调下。次以佛手膏去疮。《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陈言公元1174年
《解围元薮》:卷四佛手花为芸香科植物佛手的花朵和花蕾,于早晨日出前疏花时采收,或拾取落花,晒干或炕干。那么佛手花的功效作用呢下面我马上就告诉大家 吧。
1、观赏
佛手的观赏价值不同于一般的盆景花卉。洁白、香气扑鼻,并且一簇一簇开放,十分惹人喜爱。到了果实成熟期,它的形状犹如伸指形、握拳形、拳指形、手中套手形,状如人手,惟妙惟肖。
成熟的金佛手颜色金黄,并能时时溢位芳香,消除异味,净化室内空气,抑制细菌。挂果时间长,有3-4个月之久,甚至更长,可供长期观赏佛手花朵。
2、药用
根、茎、叶、花、果均可入药,辛、苦、甘、温、无毒;入肝、脾、胃三经,有理气化痰、止呕消胀、舒肝健脾、和胃更多种药用功能。对老年人的气管炎、哮喘病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对一般人的消化不良、胸腹胀闷,有更为显著的疗效。佛手可制成多种中药材,久服有保健益寿的作用。
3、食用
佛手的果实即佛手瓜,是一种葫芦科蔬菜品种。佛手瓜清脆多汁,味美可口,营养价值较高,既可做菜,又能当水果生吃。佛手瓜肉质细嫩,每100克佛手瓜的果实中含有水分90-92克,蛋自质09-12克,碳水化合物26-77克,维生素C12-22毫克,胡萝卜素20微克。钾的含量较高,可达190毫克,核黄素01毫克,钙500毫克、磷320毫克、铁40毫克、钠10毫克、铜003毫克、镁7毫克、锌835微克、硒23微克。此外还含有叶酸、泛酸、烟酸等。佛手瓜的苗也是营养丰富的蔬菜,是多种蔬菜不能比拟的。
手花的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1~2钱。
佛手花的副作用
暂无副作用。
佛手花的药用价值
佛手不仅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而且具有珍贵的药用价值、经济价值。佛手全身都是宝,其根、茎、叶、花、果均可入药,辛、苦、甘、温、无毒,入肝、脾、胃三经,有理气化痰,止咳消胀、舒肝健脾和胃等多种药用功能。
据史料记载,佛手的根可治男人下消、四肢酸软;花、果可泡茶,有消气作用;果可治胃病、呕吐、噎嗝、高血压、气管炎、哮喘等病症。据《归经》等载,佛手并具治鼓胀发肿病,妇女白带病及醒酒作用,是配制佛手中成药的主要原料。
佛手果实富含维生素C,芳香辛散。将果实切成薄片,用沸水冲饮,有健脾,解酒之功效,并长于舒肝和胃、行气止痛。对肝郁气滞、脾胃不和所致的肋胁胀痛、脘腹痞闷及呕吐食少等症有一定疗效。将150克佛手洗净,切成细丝,装入瓶内,加入白酒200毫升,封紧瓶口,每日摇动一次,半月后即成疏肝理脾,消食化痰的“佛手酒”。
佛手柑10~15克,粳米50克,加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渣后放人粳米。再加水400毫升左右,煮成稀粥,加入适量冰糖即成。每日温服2次。用于治疗胸闷气滞,年老胃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暖气呕吐等症。
佛手花的主要价值
本文2023-10-14 08:43:3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30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