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关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4浏览:4收藏

小关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阴交穴的别名 4 出处 5 穴名解 6 特异性 7 所属部位 8 小关穴的定位 9 小关穴的取法 10 小关穴穴位解剖 101 层次解剖 102 穴区神经、血管 11 小关穴的功效与作用 12 小关穴主治病证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132 灸法 14 小关穴的配伍 15 文献摘要 1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小关 1 拼音

xiǎo guān

2 概述

小关为经穴别名,即阴交穴[1]。出《针灸学》(南京)。《针灸甲乙经》作少关[1]。

穴位 阴交 汉语拼音 Yinjiao 罗马拼音 Yinchiao 美国英译名 Cross of Yin 各

号 中国 CV7 日本 7 法

国 莫兰特氏 VC7 富耶氏 VC7 德国 KG7 英国 Cv7 美国 Co7

阴交为经穴名(Yīnjiāo CV7,RN7)[2]。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少关(《针灸甲乙经》),小关(《针灸学》(南京)),横户(《针灸甲乙经》)。属任脉[3][2]。阴交是任脉、冲脉、足少阴肾经的交会穴[3][2]。阴为阳之对,交即交会,此穴在脐下1寸,为任脉、冲脉和足少阴脉交会处,故名阴交[2]。阴交穴主治腹部、肝肾等疾患:如腹满水肿,绕脐冷痛,疝气,肠麻痹,泄泻,阴痒,妇人血崩,月事不绝,带下,产后恶露不止,不孕,小儿囟陷,腰膝拘挛,腹痛,水肿,月经不调,肠鸣,血崩,小便不利,少腹胀满,奔豚,鼻衄,产后血晕,下引阴中,不得小便,阴汗湿痒,现代又用阴交穴治疗菌痢,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炎,子宫脱垂,精神病,脐周疼痛,痛经,肠梗阻,肠炎,睾丸神经痛等。

3 阴交穴的别名

少关(《针灸甲乙经》)

小关(《针灸学》(南京))

横户(《针灸甲乙经》)

4 出处

《针灸甲乙经》:阴交,一名少关,一名横户,在脐下一寸,任脉气冲之会。

5 穴名解

阴为阳之对,交即交会,此穴在脐下1寸,为任脉、冲脉和足少阴脉交会处,故名阴交[2]。

阴,指阴阳与阴经。交,指交会与交接。道家丹田、命门之处不一:《黄庭中景经》谓“脐下一寸名丹田”,李注:“下丹田名利机,一名精露,一名交阴,一名命门,三焦右府之命也。”阴交似为从交阴转变而来。此穴为冲任肾三经之交会也。冲脉循足少阴上行,至本穴相平处,由任脉交叉互过,仍循肾脉上行,以至膈下,其上行冲贯之力尚不只膈下而止。女子至乳而 发,男子至口而髭癓须生。因冲任肾三脉俱属阴经,腹亦属阴,至此阴阳之气已相交接矣,故名阴交。又交者,聚也。三脉聚而交会也。其所治症,统此三脉之在腹部为病者,均可取之,但刺勿过深。[4]

6 特异性

阴交是任脉、冲脉、足少阴肾经的交会穴[3][2]。

阴交是任脉、督脉的交会穴[5]

7 所属部位

下腹[6]

8 小关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阴交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寸[7]。

阴交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寸处[2]。仰卧取穴[2]。

阴交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下1寸[3]。

阴交穴在任脉的位置

阴交穴在下腹部的位置

阴交穴在下腹部的位置

阴交穴在下腹部的位置(肌肉)

阴交穴在下腹部的位置(内脏)

9 小关穴的取法

在脐下1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

阴交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寸处[2]。仰卧取穴[2]。

仰卧位,于脐中与石门穴的连线之中点处取穴;或于脐与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连线的上1/5与下4/5的交点处,腹白线上取穴[8]。

10 小关穴穴位解剖

阴交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浅层主要有十一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脐周静脉网。深层有第十一胸神经前支的分支。

10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2]。

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9]。

10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肋间神经前皮支和腹壁浅动脉分布;深层有肋间神经和腹壁下动脉分布;再深层可及腹腔[9]。

布有第十肋间神经前皮支,腹壁浅动、静脉分支和腹壁下动、静脉分支[3]。

11 小关穴的功效与作用

阴交穴具有调经固带、利水消肿的功效。

阴交穴有调经血、温下元作用[2]。

阴交穴有调经固带、利水消肿之功[4]。其所治症,统此三脉之在腹部为病者,均可取之,但刺勿过深[4]。

12 小关穴主治病证

阴交穴主治腹部、肝肾等疾患:如腹满水肿,绕脐冷痛,疝气,肠麻痹,泄泻,阴痒,妇人血崩,月事不绝,带下,产后恶露不止,不孕,小儿囟陷,腰膝拘挛,腹痛,水肿,月经不调,肠鸣,血崩,小便不利,少腹胀满,奔豚,鼻衄,产后血晕,下引阴中,不得小便,阴汗湿痒,现代又用阴交穴治疗菌痢,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炎,子宫脱垂,精神病,脐周疼痛,痛经,肠梗阻,肠炎,睾丸神经痛等。

阴交穴主治腹部、肝肾等疾患:如腹满水肿、绕脐冷痛、疝气、肠麻痹、泄泻、阴痒、妇人血崩、月事不绝、带下、产后恶露不止、不孕及小儿囟陷、腰膝拘挛等[2]。

阴交穴主治腹痛、疝气、水肿、月经不调、带下[10]。

阴交穴主治肠鸣,腹痛,泄泻;月经不调,带下,血崩,阴痒,不孕,恶露不尽;小便不利;水肿,少腹胀满,奔豚,鼻衄,腰膝拘挛,疝气[8]。

现代又多用阴交穴治疗菌痢、功能性子宫出血、疝气、子宫内膜炎、子宫脱垂、精神病等[2]。

阴交穴主治脐周疼痛,泄泻,月经不调,痛经,带下,产后血晕,疝气,水肿;以及肠梗阻,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脱垂等[3]。

治腹痛,下引阴中,不得小便,泄泻,奔豚,绕脐冷痛,疝气,阴汗湿痒,血崩,恶露不止,鼻出血,肠炎,睾丸神经痛,子宫内膜炎。

13 刺灸法

阴交宜灸不宜针[4]。

131 刺法

直刺05~1寸[2][8][2],局部有酸胀感,可扩散至脐部[8]。

向下斜刺1~15寸,针感可放射到外生殖器[8]。

直刺1~15寸[3]。

直刺1~2寸[10]。

注意:孕妇慎用[2][8]。

132 灸法

可灸[2][10][8]。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3]。

强身保健可用温和灸至皮肤温热舒适[8]。

14 小关穴的配伍

阴交穴配曲泉、照海治疝气小腹痛[2]。

阴交穴配肾俞、三阴交、三焦俞治泌尿生殖系统疾患[2]。

阴交穴配蠡沟治阴痒[2]。

阴交配涌泉,有行水通淋的作用,主治小肠气撮痛连脐,小便淋沥不尽。

阴交配石门,有通经活血的作用,主治崩中漏下,小腹硬痛。

阴交配行间,有养阴清热,行气化湿的作用,主治痞气,肠鸣腹痛。

阴交配子宫、三阴交、气海,治崩漏[8]。

阴交配石门、委阳,治小腹坚痛、小便难[8]。

阴交配百虫窝,治绕脐痛[8]。

阴交配天枢,治腹胀[8]。

阴交配阳池、三阴交,治血晕[8]。

15 文献摘要

《难经·三十一难》:下焦者,当膀胱上口,主分别清浊,主出而不内,以传导也。其治在脐下一寸。

《针灸甲乙经》:奔豚上腹膜坚,痛引阴中,不得小便,两丸骞,阴交主之。水胀,水气行皮中,阴交主之。阴疝引睾,阴交主之。舌纵涎下,烦闷,阴谷主之。女子手脚拘挛,腹满,疝,月水不通,乳余疾,绝子,阴痒,阴交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脐下疗痛,寒疝引少腹痛,腰膝拘挛,腹满,女子月事不绝,带下,产后恶露不止,绕脐冷痛,针入八分,得气即泻,可灸一百壮止。

《针灸大成》:主气痛如刀绞,腹膜坚痛,下引阴中,不得小便,两丸骞,疝痛,阴汗湿痒,腰膝拘挛,脐下热,鬼击,鼻出血,妇人血崩,月事不绝,带下,产后恶露不止,绕脐冷痛,绝子,阴痒,奔豚上腹,小儿陷囟。

《席弘赋》:小肠气撮痛连脐,速泻阴交莫再迟。

《外台秘要》:任脉、冲脉、足少阴之会。

就是给字注音。以“小”为例 大字部分“物之微也”是“小”的字义。小字切私兆。是给小字注音,取第N一个字的声母,都二个字的韵母,切,就是相拼。私声母X(与现代音有差别)兆的韵母是AO,切就是XAO你用此法试试其他的字,是不是这样。

这个是古时的注音方法。一般写成“楚交反”,反,即反切的意思。

在新式拼音没有发明之前,都是用反切的方法来注音。“钞”字,念CHAO第一声,反切注音时,第一个字是声母,即楚的声母“CH”,第二个字是韵母,即交的韵母AO,声调也是随第二个字的声调。

一个特别简单的方法是,连读这两字,特别快地读,读出来的那个音即是要注的这个字的音。你把“楚交”这两字迅速地读,读出来就会是“钞”的音。

这些小字,就是注的人给标的读音。

目录 1 拼音 2 注解 3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小眦赤的方剂 2 治疗小眦赤的穴位 3 治疗小眦赤的中成药 4 古籍中的小眦赤 1 拼音

xiǎo zì chì

2 注解

小眦赤为病证名[1]。小眦红赤有虚有实[1],《世医得效方》卷十六:“小眦中生赤脉,渐渐冲眼,急宜早治,此三焦积热。”而《秘传眼科龙木论》又谓:“小眦赤者,心之虚也。”故临症宜结合全身症状辨证论治[1]。

参见赤脉传睛:赤脉传睛为病证名。见《银海精微》。又名赤脉侵睛。多由心火上亢,三焦积热或心阴不足,肾水亏虚所致。症见赤脉呈多数细分枝状,自眦部发出,走传白睛,甚至延及黑睛。赤脉从大眦发出者,称大眦赤脉传睛;从小眦发出者,称小眦赤脉传睛。治法:一般丝脉红赤粗大,痒涩刺痛,眵干泪热属实证。宜清心泻火,可选用泻心汤加减;若丝脉淡红,微痒不痛,一般属虚,宜养阴清热,养血宁心,可选用补心汤或六味地黄丸加减。[2]

3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这一句我们实在太熟悉不过了,其实,这句话的出处正是《唐诗三百首》的编选者蘅塘退士在《唐诗三百首题辞》中所写,而且自此之后,这句“广告词”可谓被发扬光大,广为流传了。

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更是我们中华文化宝库的瑰宝,其实诗歌在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在唐朝时期达到了一个高峰,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在唐朝不到三百年的历史文明之中,流传下来的诗歌就超过了五万首之多,宛如文学史上的一条浩瀚星河。

在那个云蒸霞蔚、名家辈出的朝代,留下了浩繁的卷帙,然而这样浩如烟海的诗歌作品对于专门的研究者来说,也是难以通读的。其实早在唐代,就已经流传着各式各样的唐诗选本,到了后来的宋元明清各代,有关选本更是层出不穷。

譬如,在清代康熙年间编订的《全唐诗》,其中收录唐诗多达48900首,数量浩大,想要通读下来实属不易。

还有一版名为《千家诗》的选本,在明清两朝流传广泛,且影响深远,甚至被用来做童蒙教育读物,《千家诗》所选的诗歌中,不仅仅包括唐朝时期的诗作,还有部分宋朝的名家名篇,包含了山水田园、吊古伤今、咏物题画等多种多样的诗歌题材。

然而影响最深、流传最广的一个版本,莫过于清人蘅塘退士编选的《唐诗三百首》了。

小关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阴交穴的别名 4 出处 5 穴名解 6 特异性 7 ...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