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唐代宫殿和寺庙建筑和布局?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4浏览:5收藏

求唐代宫殿和寺庙建筑和布局?,第1张

安,古代成为镐京、长安,是我国著名的古都。历代统治者之所以坎中西安,这与它的特殊地理环境分不开。西安地处关中平原,南阻秦岭,北滨渭河,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咸阳紧邻西安,秦朝建都于此。隋朝立国后,放弃了原来的长安城,选择了位于东南“山川秀丽、卉物滋阜、卜食相土”的龙首高原另建新城。长安新城南对终南山及子午谷,北临渭水,东有浐、灞二水,城西一片平原。宫殿坐北朝南,当时称为“大兴城”。

唐都长安,是在隋都大兴城的基础上,经扩建、修缮而形成的。城郭呈长方形,东西较长,约九千七百米;南北较短,约八千六百米。周长近三十七公里,面积达八十四平方公里,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宏大的帝王都城。“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深受这一思想的影响,地上的城市往往是天上的写照,从而使城市称为宇宙的象征。“天子”居住的都城更是如此,唐都长安城这一人间杰作亦不例外。

一、街坊布局即是对天空的模仿,亦是对人体自身的模拟

“千百家似围棋书”,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用来描绘这种独特的布局格式的诗句,它形象地概括了唐都长安城内的街坊布局。长安城建筑上的最大特色,是城内街道均为东西或南北向,排列正气、方向端正,宽畅阔达,宛如一块规则明朗的棋盘。仔细想来,那星罗密布的宫殿和街坊群,象天上星星那样罗列,又象棋子似的分布,简直就是一盘下不完的围棋。

长安城有十三座城门,其中东西南三面各有三门,北墙则开四门。阴历闰年有十三个月,故十三座城门象征着一年有闰;北端乃宫城所在,是皇帝起居和办公的处所,将这多出来的一个“闰”门放在北墙,象征着皇家“闰气”。

人体阴阳之划分有许多种方式,其中一种即为:阴为静、代表人体的皮肤,阳为动、代表流动的血液。城墙为表面,相当人的皮肤;街道为内部,相当人之血液,这种阴阳之理在唐都长安城的建筑布局中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不但城墙、宫墙为方形四周开门,被街道隔列开来的坊,周围也皆用夯土筑成围墙,四面开门,四面临街。

城内南北大街十一条,东西大街十四条。其中,贯穿南面三座城门和东西两面六座城门的六条大街为主干道路,号称“六街”。南北向的三条大街分别为启夏门街、朱雀大街和安化门街,宽度都在百米以上。其中间的朱雀大街宽达一百五十米,是城内最宽的街道。朱雀大街之名有皇城朱雀门而来,它被连朱雀门,南达明德门,贯穿唐长安城的南北,是全城的主轴。其中,北段自朱雀门到宫城正门承天门一段,位于皇城内又叫“天街”。皇城南面,连接着春明门和金光门的大街是东西向的主干街,它与朱雀大街十字交叉,把全程连为一体,使整个皇城和宫城显得其实更加雄伟,形象更为高大。

长安城中东西、南北交错的二十五条大街,将全城分为两市一百零八坊。其中以朱雀大街为界将城区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隶属万年县,本应有五十五坊,因城东南角曲江风景区占去两坊之地,故实领五十三坊;西部属于长安县,有一市五十五坊。

一百零八坊排列的象征寓意:108坊恰好对应寓意108位神灵的108颗星曜(如《水浒》中的108将);南北排列十三坊,象征着一年有闰;皇城以南东西各四坊,象征着一年四季;皇城以南,南北九坊,象征着《周礼》一书中所记载的所谓“五城九逵”。

从各坊的大小来看,皇城和宫城东西侧各坊面积较大,皇城以南各坊面积较小。各坊的兴衰也随着唐王朝争智的变化而有兴衰。如唐初以太极宫为皇宫时,皇城东西两侧各坊比较繁荣;而高宗至睿宗时,以大明宫为中枢,其南各坊又成为繁华区;到玄宗执政时移居兴庆宫,兴庆宫附近各坊再随着兴盛起来。长安城各坊尽管大小不宜,繁荣程度有别,但其结构却基本一致。皇城以南的三十六坊,因近靠宫阙,仅有东西街道,故只开东西门,不开南北门。据说这样安排是为了防止泄掉“王气”,破坏了风水,坊的内部,又以宽十五米的小街将坊分成四个部分,层层分割,形成十六块小区,不惧十分严整。

唐长安城的街道坊巷不惧可谓匠心独运,它那整齐划一的结构,使整个皇城都显得落落大方,秩序井然。遥想千百年前威震世界的大唐帝国,其郁郁乎都城风貌尽情显露出一派大国风范。无怪乎时至今日,世界各国有华人聚居的地方还被称之为“唐人街”。

二、宫殿布局即是效仿自然,亦是风水理念的体现

传统风水在建筑上提倡子午向,即坐北朝南,这一提倡被历代帝王所推崇,唐都长安最初的宫殿建筑均为坐北朝南的子午向。我国古代帝王的座位,身在北方,面向南方。因为帝王是一朝之长,宛如之上,所以帝王坐在北边,北就是“上”,而坐在南边的群臣则为卑下,南就成“下”了。 此外,将宫城南面之门命名为“朱雀门”,而将宫城内太极宫的北门命名为玄武门,此皆来源传统风水中的“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之说。有其名必有其实,太极宫的北门既然被命名为玄武门,它就必然带有与之对应的“坎”卦之象征寓意(八卦中坎象征陷)。唐初围绕继承皇位而发生的宫廷之战——玄武门事变在这里发生,恰好与不谋而合。由此看来,城市街道、建筑的命名大有讲究。 还有,在太极宫中太极殿以北建有两仪殿,“两仪”之称谓也是出自《周易》,“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系辞·上》)可见,《周易》对传统建筑的影响面之广。

唐都长安城在内部结构上,由外城郭、皇城、宫城以及大明宫和兴庆宫等部分组成。中轴线朱雀大街的北端,是国家权力的中心——皇城,皇城的最北边,隔横街又有一座小城,这就是宫城。宫城呈长方形,面积为零点七平方公里。其东、西两面城墙,系皇城墙往北的延伸,北墙则直接与郭城北墙相重合。

宫城共有三部分组成,即掖庭宫和东宫左右对峙,中间拥簇着太极宫。 东宫和掖庭宫规模都较小,各自只占宫城的一小部分。东宫是皇太子居住和办公之地;掖庭宫的作用则比较特殊,它主要用来收容犯罪官僚的子女,以在宫中进行劳动和学习技艺,其实质,就是现在的“少年劳动教养所”。

宫城的主体建筑为太极宫,太极宫是由原隋代大兴宫改建而成的,位居长安城中轴线的最北端,用以象征皇帝的“至高无上,南面称王”。太极宫是唐初政治中心,唐高祖李渊和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主要在这里活动。

太极宫设南北两门,南门为正门,又叫承天门。它正对长安城的中轴线天街和朱雀大街。门外与皇城之间,是一个宽达四百四十米的广场,唐王朝的许多重大朝外活动,多数都在这里进行,如改元、大赦、元旦、冬至大朝会,以及阅兵和受俘等。每当这时,皇帝都是登上承天门,文武百官群集广场,场面非常雄伟壮观。 太极宫内共有十六座大殿,其中,太极殿、两仪殿、甘露殿和延嘉殿称之为四大殿。此外还有中书省、门下省、舍人院、宏文馆,以及凝阴阁和望云亭等重要建筑。太极殿是太极宫的前殿,为太极宫的主体建筑。据说,太极宫的名字也即因太极殿而来。太极殿是宫内举行“中朝”的地方。每月的朔望两日,皇帝在这里接见群臣,处理政务,届时文臣武将分班列座,皇帝端坐于前,共商国事。 太极殿以北建有两仪殿,这里是举行所谓"内朝"的地方。内朝是一种皇帝与小范围臣僚共商国事的仪式,通常只有少数决策大臣,即皇帝的亲信才有资格参加。所以朝仪比较简单,也非常随便。但内朝在影响王朝决策方面却起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有国政大事,往往要现在此殿商讨、决定,然后再剃刀大殿,于“中朝”时跟众大臣议论。

在唐长安城中,有三处宫殿群体,除了太极宫外,城北墙外禁苑里有大明宫,城东部的隆庆坊有兴庆宫。三座宫城,彼衰此兴,在唐朝历史的不通阶段上,各自占据了一席重要之地。 大明宫,原称永安宫,是贞观八年,李世民为其父太上皇李渊所修的一座避暑之宫。李渊死后,永安宫改名大明宫,一直无人居住,成为一座离宫。到唐高宗李治时,忧郁身患风湿病,厌恶太极宫内潮湿,便搬来地处龙首塬上地势高地面干燥的大明宫里。改建后的大明宫公设一十一座宫门,其中最重要的是南面的丹凤门(取“丹凤朝阳”之寓意)和北面的玄武门(取“北方玄武”风水之说)。

太极宫和大明宫在布局方式上基本相似,唯有南内兴庆宫与前二者大不一样。后者的整体布局特征是不墨守成规,因地制宜,风格多样,如正宫门向西开,可谓别出心裁。与前二者相比,更显得活泼、奔放而又雄伟、豪华,这无形中引出了长安帝王宫殿的一大谜团,那就是兴庆宫何以要反叛前规、标新立异?要想揭开这个谜底,“应用易学”(所有应用《周易》作实践指导的学问,风水只是其中之一)这把钥匙必须具备。(庞钰龙编撰)

唐代宫苑和游乐地

唐朝国力强盛,长安城宫苑壮丽。大明宫北有太液池,池中蓬莱山独踞,池周建回廊四百多间。兴庆宫以龙池为中心,围有多组院落。大内三苑以西苑为最优美。苑中有假山,有湖池,渠流连环。长安城东南隅有芙蓉园、曲江池,一定时间内向公众开放,实为古代一种公共游乐地。

唐代的离宫别苑,比较著名的有麟游县天台山的九成宫,是避暑的夏宫;临潼县骊山之麓的华清宫,是避寒的冬宫。

大明宫

遗址在陕西省西安市东北龙首原上。唐代贞观八年(634),太宗李世民为供其父李渊避暑,于长安宫城东北角禁苑内修建永安宫,次年改名大明宫。龙朔二年(662)高宗李治加以扩建,一度改名蓬莱宫,后成为唐代帝王在长安居住和听政的主要场所。唐末毁于战乱。1961年其遗址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明宫高踞龙首原上,遥对终南山,俯瞰长安城,规模宏大,气势壮阔。宫城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宽北窄。北墙长1135米,南墙(即长安城北垣的一段)长1674米,西墙与南北墙垂直,长2256米,东墙倾斜有曲折。宫城内有三道平行的东西向宫墙。所有宫墙均为夯土墙,仅在同城门相接处和城墙转角处内外表面砌砖。城基宽13米余,深1米余,城墙底宽10米余。宫城北部的东、北、西三面城墙之外平行筑有夹城。西、东两面的夹城距宫城均为55米,北夹城距宫城160米。宫城南墙正中的丹凤门为正门,东有延政、望仙二门,西有建福、兴安二门;西墙中部有右银台门,其北有九仙门;东墙有左银台门;北墙正中为玄武门,其东有银汉门,西有青霄门,玄武门正北夹墙有重玄门。北门一带是当时北衙禁军的驻地,关系到宫廷的安危,所以在不到200米距离内设了三道门(包括玄武门内的重门),门的基址尚存。

据记载:大明宫分为外朝、内廷两部分。外朝沿袭唐太极宫的三朝制度,沿着南北向轴线纵列了大朝含元殿、日朝宣政殿、常朝紫宸殿。三殿东西两侧建有若干殿阁楼台。外朝部分还附有若干官署,如中书省、门下省、弘文馆、史馆等。内廷部分以太液池为中心。池中建蓬莱山,池周布置曲廊。周围殿宇厅堂、楼台亭阁罗布,寝殿在池南。这是帝王后妃起居游憩的场所。各殿具体位置有待于进一步的考古发掘确定。

含元殿,大明宫中轴线上的第一座宫殿。是举行重要典礼仪式的场所。含元殿利用龙首原高地为殿基。现残存遗址高出南面地坪10余米。殿东、北、西三面为夯筑土墙,白灰抹面。殿宽11间,每间面阔5米余,进深4间,北墙距北内槽柱中心5米,内槽柱南北跨距98米,殿四周为副阶围廊。殿址上现存方形柱础一座,下面方形部分长宽各14米,高052米,上凸覆盆高10厘米,上径84厘米。仅从这一构件的尺寸,可见含元殿的尺度规模。殿前龙尾道长75米,道面平段铺素面方砖,坡面铺莲花方砖,两边为有石柱和螭首的青石勾阑。含元殿东西两侧前方有翔鸾、栖凤两阁,以曲尺形廊庑与含元殿相连。这组庞大的宫殿建筑群,体现了唐代建筑的雄浑风格,成为后世宫殿的范例。

麟德殿,是皇帝举行宴会、观看杂技舞乐和作佛事的场所,位于太液池正西高地上,距宫城西墙90米。宫殿遗迹的台基夯土筑成,周围砌有砖壁,呈长方形,南北长130余米,东西宽约77米,上下二层,殿堂、廊庑建在上层台基之上,麟德殿由前殿、中殿、后殿组成,中殿为主殿,东西宽9间(两山墙各占一间除外),南北进深5间,殿内有两道隔墙,将殿分成东、中、西三部分,中部5间,两侧各2间,地面铺02米厚石板。前殿东西宽亦为9间,两山与中殿齐,前后无墙,两端两间进深4间,当中7间进深3间,地面也铺石板。后殿与中殿仅一墙之隔,两山与中殿两山对齐,进深3间,地面铺方砖,殿周环以回廊。殿后侧东面为郁仪楼,西面为结邻楼,两楼前为东亭、西亭。楼、亭均建于夯土高台上,楼亭廊庑衬托着三殿,构成一组具有唐代特色的大型建筑组合。

兴庆宫

遗址在陕西省西安市东郊,为唐长安三座皇宫之一,其他两座为大明宫、太极宫。开元二年(714)就唐玄宗旧居五王子宅所在的兴庆坊建成。宫殿为非对称布局,南部有较大的园林区,具有离宫性质。唐天佑元年(904)毁。

据记载,兴庆宫以一道东西横墙隔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宫殿区,正门兴庆门在西墙;南部为园林区。东面通过夹城与大明宫连通。正殿为兴庆殿,主要建筑还有大同殿、南薰殿、新射殿等。龙首渠横贯宫殿区,在瀛洲门东侧穿越东西横墙注入园林区的龙池。园林区以龙池为中心,东北角有沉香亭。宫的西南方有勤政务本楼和花萼相辉楼,是唐玄宗宣布大赦、改元、受降、受贺、接见、宴饮的地方。整座宫殿没有一条全局的中轴线,这在古代宫殿建筑中是罕见的。遗址南北1250米,东西1080米。1958年在遗址范围内进行过发掘,其中有一座门址,面阔五间,长265米,进深三间,宽19米,进深的中间一间除明间处开门道外,西侧为夯土台,土台外侧接南面宫墙。这遗址曾被认为是勤政务本楼遗址。但也有人认为,与文献所载的位置、规模都不相合。

曲江池

中国唐代著名的风景区,在唐长安城东南隅,因水流曲折得名。这里在秦代称恺洲,并修建有离宫称“宜春苑”,汉代在这里开渠,修“宜春后苑”和“乐游苑”。隋营京城(大兴城)时,宇文恺凿其地为池。隋文帝称池为“芙蓉池”,称苑为“芙蓉园”。唐玄宗时恢复“曲江池”的名称,而苑仍名“芙蓉园”。据记载,唐玄宗时引产水,经黄渠自城外南来注入曲江,且为芙蓉园增建楼阁。芙蓉园占据城东南角一坊的地段,并突出城外,周围有围墙,园内总面积约24平方公里。曲江池位于园的西部,水面约07平方公里。全园以水景为主体,一片自然风光,岸线曲折,可以荡舟。池中种植荷花、菖蒲等水生植物。亭楼殿阁隐现于花木之间。唐代曲江池作为长安名胜,定期开放,都人均可游玩,以中和(农历二月初一)、上巳(三月初三)最盛;中元(七月十五日)、重阳(九月九日)和每月晦日(月末一天)也很热闹。现在池址仍在,园林设施均已湮没。

  唐代建筑的风格特点是气魄宏伟,严整开朗。 唐代建筑规模宏大,规划严整,中国建筑群的整体规划在这一时期日趋成熟。唐都长安和东都洛阳都修建了规模巨大的宫殿、苑囿、官署,且建筑布局也更加规范合理。

 唐代的木建筑实现了艺术加工与结构造型的统一,包括斗拱、柱子、房梁等在内的建筑构件均体现了力与美的完美结合。唐代建筑舒展朴实,庄重大方,色调简洁明快。唐代的砖石建筑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佛塔大多采用砖石建造。唐代建筑风格的特征是气魄宏伟,严整而又开朗。其基本特征是:屋顶坡度平缓,出檐深远,斗拱尺度和比例大,柱子粗壮,多用板门和直棂窗。没有纯粹为了装饰而加上去的部件,也没有歪曲建筑材料性能,使之屈于装饰要求的现象。现存的五台山南禅寺和佛光寺的部分建筑,是典型的木结构建筑实物。此外,唐代建筑物上的琉璃瓦也较之前代增多,其中以绿色居多,黄、蓝色次之。

嗨,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段我曾经深入探寻的旅程,一个让我对中国古代建筑产生浓厚兴趣的经历。

初次听闻“中国最古老的唐代建筑”,我内心的好奇之情被点燃。毕

竟,唐代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其建筑也必然有着不可思议的历史底蕴。

于是,我决定展开一场探索之旅,去亲身感受那份承载了千年历史的情感。

洛阳门石窟:(距今约1400余年。

门石窟开凿始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公元493年),经过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十多个朝代的断续营造,长达400多年,直到清末才告结束。

当我第一次走进那些雕刻着千百年前艺术的石窟,心里涌上了一股深深的敬意。

我仿佛能感受到古人的心思,他们是如何在艰苦的环境下创造出这些精美的艺术品的呢?

那些石壁上的佛像、神兽、壁画,简直就是历史的活化石,把我带到了那个悠久的年代。

漫步其中,我不禁驻足凝视,细细品味每一个细节。

我能感受到雕刻匠师们倾注了多少心血,他们的手艺如此娴熟,仿佛在述说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站在石窟前,我不由自主地想象起那些年代里的人们,他们是如何在虔诚和艺术的驱使下,一点一滴地创造出这些不朽之作的。

推荐理由:

我强烈推荐大家来到洛阳龙门石窟,因为这不仅仅是一次欣赏艺术的机会,更是一次与历史亲密接触的旅程。

这些石窟不仅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珍宝,更是我们珍贵的文化遗产。

你一定会被这些雕刻的生动与细腻所震撼,仿佛能听见古人的心跳在耳边回响。

不管你是艺术爱好者还是历史迷,这里都会给你带来一场心灵之旅,让你对古代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

我敢打赌,你一定会被这个充满魔力的地方所折服,就像我一样。所以,赶快收拾行囊,去感受一下洛阳龙门石窟的魅力吧!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龙门中街13号

敦煌莫高窟:(至今历1600余年

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

来到莫高窟,我仿佛穿越了千年时光,走进了那些神秘的石窟,感受到了历史的呼唤。

一走进莫高窟,我被那壁画的绚丽色彩深深吸引住了。

那些栩栩如生的佛像、精美的画面,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我静静地站在那里,仿佛与那些古人进行着一场心灵的对话。

在这些石窟中,每一个细节都传递着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信仰。

我看到了商人、僧侣、士人的生活场景,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繁荣和兴盛。

每一幅壁画背后都蕴含着深刻的情感,让我不禁陷入了对古人智慧的思考。

推荐理由:

莫高窟不仅仅是一处艺术宝库,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它见证了丝路的繁荣,记录了人们的生活,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智慧。

这里不仅仅是一次旅行,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更加珍惜历史,感受到了文化的力量。

如果你问我为什么要推荐莫高窟,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这是一次与历史亲密接触的机会,是一次穿越时光的旅程。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情感,体验到千年文化的底蕴。不管你是艺术爱好者,还是历史迷,莫高窟都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震撼和感动。

总之,莫高窟是一个让人难以忘怀的地方,它让我感受到了时间的沧桑,也让我更加热爱这片土地上的文化传承。

希望你们也有机会亲自去体验一下,相信你们也会被这份历史情感所打动。

地址: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217省道

陕西大雁塔:(距今1300多年的历史)

始于唐代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玄奘为藏经而修建,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

我当时站在那儿,简直被这个古老的塔楼给镇住了,真是不敢相信它已经屹立了几百年。

首先,光是塔的外貌就让人惊叹不已。那些古老的砖瓦,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每一块都记载着历史的痕迹。

我轻轻触摸着那些石头,仿佛能感受到它们承载的沧桑。

更让我难以忘怀的是,当我踏上了塔楼的楼梯,登上了塔顶,俯瞰着周围的风景。哇,眼前的美景真是美不胜收!

城市的繁华和历史的沉淀在这里交相辉映,让人感叹古老与现代的交融。

推荐理由:

哪儿是得有的。首先,这可是玄奘法师亲手修建的,你知道吗?他可是那个去印度取经的和尚,这座塔还是为了存放他从印度带回来的经书。

不仅如此,大雁塔还见证了唐朝文化的繁荣,里面珍藏了无数历史文物,让我们有机会近距离感受那个辉煌的时代。

总之,陕西大雁塔不仅仅是一座古老的建筑,更是一段历史的传承。

我去过那儿,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也让我更加珍惜我们的历史遗产。

如果你去陕西,可别错过这个让人心生敬畏的地方哦!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大雁塔街道广场东路3号

在这次寻访之旅中,我不仅仅是在寻找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唐代建筑,更是在与历史情感交融。

每一处古迹都让我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魅力,仿佛与古人有了一次心灵的对话。

站在这些古建筑前,我不禁陷入了对历史的深深思索,思考着千年时光对于一座建筑、一段文化的洗礼。

贝贝有话说:

在这段探索之旅中,我找到了答案——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唐代建筑分布于不同地方,每座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魅力,同时也串联起了那段辉煌的历史。

这次经历让我不仅更加了解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美与历史,更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时间的流转和情感的传承。

唐代的辉煌虽已过去,但它的文化和建筑在当今依然散发着独特的光芒,引导着我们去探寻、去思考。

所以,不论是那雕刻在山窟间的佛像,还是高耸在城市中的塔楼,它们都是历史的见证,是情感的寄托。

让我们保护好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它们继续为我们传递着情感和智慧,让我们的心灵在历史的长河中追寻,与古人的情感相通。

唐朝(公元618-907年)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高潮时期,建筑技术和艺术也有巨大发展。唐朝建筑的风格特点是气魄宏伟,严整开朗。建筑发展到了一个成熟的时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建筑体系。唐代建筑的基本特点主要包括宏大的规模、科学的布局、大尺度的室内空间、坚固的主题、鲜明的设计特色等特点。

布局严密整齐,气派磅礴

体现此特点最显著的就是都城长安城,长安原是隋代规划兴建的,面积83平方公里,是今西安市区(明西安城)的8倍。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壮美繁荣的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长安城的规划是中国古代都城中最为严整的。正是他的严整也促进了建筑技艺的发展。

首都长安城,在当时的中国是政冶、经济、文化的中心。最初名“大兴城”,到了唐代才改称长安城,并作了修建和扩充。城内宫城有很多,其中有帝王后妃的官城,有政府机关所设立的专门机构。还有商业区东西二市,还有一百零八坊。全市规划整齐,作棋盘状,约是现在西安城(明清时建)的七倍半多,足见其庞大的规模,今天的我们仍然可以想象得到。

建筑坐落分明

唐代的建筑组群层次有序分明,错落有致,建筑一般成方形,最中为正殿,也称为前殿,前殿后面是后殿,一般为人们的住所,而正殿是建筑主人所居住的。前殿左右上方有厢房,一般为来客人所住,也有为堆积货物或者是杂货房的用处。各个殿之间设有通道长廊,长廊宽阔高大,上有棚顶,为人们遮阳挡雨,等等这些构成一个院落,院楼最外围是高大的围墙,围墙一般有大门和后门,还设有偏门,但是一般不开放。

建筑取材和建筑技艺的发展

唐代的建筑材料有木材,瓦石和砖块,目前我国保留下来的唐塔均为砖石塔。现在河南嵩山嵩岳寺砖塔,是唐建砖石结构建筑的代表。建筑取材用的瓦有灰瓦、黑瓦和琉璃瓦三种。灰瓦较为疏松,用于一般建筑,一般百姓住房多用灰瓦。黑瓦质地紧密,经过加工打磨,使表面光滑,可使用于宫殿和寺庙上。而琉璃瓦在长安大明宫出土的居多,其中有绿色,也有些是蓝色,其中还点缀有绿琉璃砖。瓦的样式和色彩搭配,也是唐代独特的创造。现存的大多木建筑物质反映了唐代建筑艺术设计创造加工和结构的统一,柱子的形状、梁的加工等都充分考虑构件本身受力与外观审美的联系,在现代建筑史上也是很难达到的艺术追求。这些再配上巨大有力的斗拱,厚实的瓦檐,素雅的外墙粉饰和有辅助和加固稳定作用的立柱,便形成了大唐建筑高贵灿烂辉煌的风貌。

所谓“唐朝建筑”这一概念不慎准确。从风格角度划分“唐式建筑”包括魏晋和宋代早期。建筑本身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地下建筑,也就是陵墓,好断代,保存的也很好,地面建筑分为砖石建筑,比如塔寺等,而貌似LZ所关心的是另一类地面建筑也就是木构建筑。对这类建筑的断代很困难的,大致需要三个证据(文献-图

风格

C14测定年代),下边给LZ介绍下现存的一些现存的唐式建筑(疑似唐朝哈)

山西

南禅寺大殿(现存最早厅堂式)

佛光寺大殿(现存最早殿堂式)

以上两个都只有风格和C14的证据,但由于中国古代木构建筑可以老料新作,所以无法下最终结论。

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印象中是唐末宋初的,三个证据全了,而且是叉柱造!蛮经典,很值得看。

其他唐辽建筑比如密檐塔那些可以去辽宁看,义县的奉国寺什么的,清代修补过,属于唐式。另外扬州的鉴真纪念堂是现代仿古建筑中唐式建筑的经典,梁思成做的。

唐式建筑(唐风)的特点是大屋檐,出檐深远,木构建筑(殿堂)就是斗拱部分是结构体系的一部分,现在把唐风运用的比较好的就是王澍了,东西基本在西安。

个人认为现在叫景点的都少有真东西了,汉长安和唐长安遗址也没剩下什么。艺术价值方面可以看雕塑和佛教摩崖造像那些,也可以看看窗棂和天花,彩绘方面就只有佛教壁画了。

楚塞金陵列,巴山玉垒空

万方无一事,端拱大明宫

这是唐代诗人写长安城皇宫的一首诗,楚地要塞,重镇金陵,都已被征服,一片平静。巴山玉垒也不再拥兵自重,割据称雄。全国各地,四面八方的少数民族也都安宁无事,都向着长安城的皇宫朝拜。它歌颂了统一的强大的唐帝国,歌颂了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首都长安城

雄伟巍峨的三内长安这座著名的古都,是取长治久安之意而命名。长安城北有渭水,东临灞湾二水,南部冈原起伏,经隋、唐两代建设,已是一座雄伟壮观、繁荣发达的城市。全城东西长9721米,南北宽86517米,城墙厚12米,每面3门,每门3道,正南的明德门5道,城墙上有高大的城楼

全城沿南北轴线,将宫城与皇城置于重要位置,并以纵横交错的棋盘道路分为108个里坊,分区明确,街道整齐。长安城最雄伟的建筑还是皇城与三内。即西内太极宫、南内兴庆宫、东内大明宫

皇城东西长28203米,南北宽18436米,南北各3门,东西各2门。主要建筑有太庙、太社、六省、九寺、一台、四监、十八卫等官衙

西内太极宫是皇帝听政、议政与居住之所。以宫城正门承天门为大朝之所,太极、两仪殿为日朝与常朝之所,大吉殿、百福殿分列两侧,左右对称。太极宫东部是太子所居东宫。西部是嫔妃所居掖庭宫

南内兴庆宫,是玄宗皇帝李隆基当年的藩邸,所在的兴庆坊扩建而成,筑有龙池、沉香亭等楼台殿宇,金碧辉煌,极其奢靡

三内就其富丽堂皇,气势宏伟来说,应首推大明宫。大明宫是贞观八年唐太宗李世民为父亲李渊在长安城东北苑内龙首原高地上建造的夏宫,供避暑之用。工程费时较多,李世民退位尚未建完,李治龙朔三年才建成全部殿宇

大明宫建成之后,皇帝的常朝、议政活动批改奏章之所,都由太极宫移入大明宫。太极宫改为皇室的备用宫殿,政治中枢设在了大明宫。称后有21年皇帝在大明宫主持朝政。由于大明宫是唐代的政治中枢,所以,本文开始的那首诗才说:万方无一事,端拱大明宫

宫城的平面为不规则的长方形。全宫自南端的丹凤门起,北达宫内太液池蓬莱山,为长数里的中轴线,沿轴线有南北纵列的大朝的含元殿、日朝之所的宣政殿、常朝之所的紫宸殿。除这3组宫殿外,又在其左右两侧建造对称的许多楼台殿阁。后部诸殿是皇帝后妃的居住与游宴之所。北部开凿了碧波荡漾的太液池,池中建了蓬莱山,池周是回廊与各式各样的亭台、水榭,是中国古典风格的园林建筑

含元殿是大明宫的正殿,建在龙道山上。殿宽11间,殿前有75米的龙尾道。左右两侧稍前处左有翔鹰阁,右有龙凤阁,用曲尺形廊庑与含元殿相连。含元殿开创了门阙合一的形式,现存北京故宫的午门,就是继承了这种建筑风格而产生的肃穆威严的艺术效果

大明宫中另一组华丽的宫殿是麟德殿建筑群,它是皇帝宴请群臣、观赏歌舞、杂技和作佛事的场所。位于大明宫西北部的高地上,由前、中、后3殿组成,面宽11间,进深17间,面积等于北京明清故宫太和殿的三倍,约5000平方米。殿后东西各建一楼,楼前建亭,作为麟德殿的衬托。整个建筑群金顶飞檐,雕梁画栋,其富丽堂皇为世上所罕见

大明宫内还有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衙门,如含元殿与宣政殿之间设有中书、门下两省、弘文馆、史馆位于两省之侧。麟德殿的西南设有翰林院。殿馆之间设有宫墙,有宫门、重门、内重门,防卫森严

大明宫的建筑成就,不但显示出唐代建筑是中国封建时期建筑的高峰,并可证明中国封建社会的建筑已经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

视死如生话昭陵古代的帝王,多数都认为人有灵魂,死后由阳世转到阴门。他们仍期望死后能像生前一样享受人世间的荣华富贵。所以,都十分重视陵墓的建造,认为是死后的永居之所,称为陵寝或寝宫

秦始皇的骊山墓是最有名的帝王陵墓。秦始皇即位之初,就开始动工。统一六国后全面开工,工程浩大,有70万人参加建造。地面建筑虽已全部毁坏,但尚有长宽各500米,高70余米的巨大坟丘残存

唐代以前,帝王多喜欢堆山为陵以示雄伟。从唐太宗开始,创立了依山建陵的制度,这可节省人力,减少土石工程,而且其宏伟壮观远非人工土堆可比。唐朝15个皇陵因山而建,其中,以唐太宗李世民墓最为典型

唐太宗的陵墓,叫昭陵,建于九峻山主峰上。山陵四周筑方形陵墙环绕,正面辟门。门外设有石狮、四周墙角有角楼。陵前神道顺坡势而下,两侧有对称的门阙、石碑及石人、石兽

昭陵始建于贞观十年,建成于贞观二十三年,坐落在陕西省礼泉县东北45千米的九峻山上。九峻山山势突兀,渭水萦绕,主峰高耸,两侧层峦起伏,将昭陵衬托得更加雄伟肃穆

昭陵正南为朱雀门,因山凿石为元宫,深75步营造尺,五尺为一步。前后共有石门五道。山上建拜祀之殿,分布于陵山的四周。沿山傍岩架设有栈道,绕山230步,才能进到元宫的正门。现遗址仍在。山北为玄武门和祭坛,墙基屋阶尚可辨认。玄武门内列贞观年间14个少数民族首领的石雕像,基座犹存

朱雀门内东西两侧的廊庑上,陈列着李世民心爱的驰骋沙场的6匹战马。它们的名字是什伐赤、青骓、特勒骠、白蹄乌、拳毛和飒露紫。这6匹战马,又称昭陵六骏,是唐代建筑石雕的典型和珍品。6匹骏马的飒爽英姿,雄劲有力,被表现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其中拳毛和飒露紫1914年被文物窃贼盗往美国,现存费城大学博物馆。另外4块石雕骏马被移入陕西省博物馆珍藏

昭陵的四周,30千米范围内,布列了167位功臣贵戚的陪葬墓,说明了君臣都认为死后还可相伴而居,去统治另一个世界。园陵四周,遍植青松翠柏,高杨巨槐。当时有柏城之称。诗人描述陵园的幽静肃穆,写诗说:原分山势入宫塞,地匝松阴出晚寒

无字碑前说乾陵有一位女中英杰,在自己的墓前,立了一块无字碑。因为对她的评价截然相反,辱骂她的人,说她人神所同嫉,天地所不容。歌颂她的人说她是巾帼英雄,流芳千古。其实她是告诉人们,她的功过自己不做鉴定了,留待后人去做评说

无字碑高63米,左侧另立一碑,上刻武则天亲撰的述圣论碑,概述了唐高宗等的文治武功。两碑后是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位于陕西省乾县北六千米的梁山上。梁山海拔1000多米,乾隆三峰耸立,北峰高大雄伟,依山为陵,是陵墓的主体。南端二峰对峙,形同乳房,称乳头山。山顶筑阙,构成宏伟壮丽的陵园大门

据唐会要记载:从乳头山入口,至陵墓主入口朱雀门,是约长1千米的御道。御道两侧,从南到北排列着石雕的华表一对、飞马一对、朱雀一对、石人5对、石马5对、持剑值阁将军像10对。所有石雕都比真人真物还大,形象生动,线条古朴

朱雀门两侧又立有60尊王宾石雕像。他们是前来参加唐高宗葬礼的外国使节和少数民族领袖,这些石雕是唐代强盛繁荣,友好往来频繁的历史见证,石像的背部还刻有国名与人名

朱雀门内是祭祀用的主要建筑献殿遗址。献殿以北是地宫,第一道门到地宫墓门,约长4千米。乾陵没有发掘地宫内的情况不明。但从武则天在世时就开始营建,费时甚长,她与唐高宗又处于唐代经济繁荣时期,其建筑规模宏大,陪葬珍宝丰厚是可以想见的

乾陵的墓区在北峰,入口朝南,有方形陵墙环绕。四面设门,分别为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史书记载:陵墓入口在梁山南坡,甬道长60多米,高约4米。墓道由石条填砌堵死,并有铁栓连接,铁水浇灌,连为一体,坚如铁石。至今尚无被盗痕迹

乾隆东南方,有17座陪葬的文臣武将与太子、公主的坟墓。已经发掘的有永泰公主、章怀太子、懿德太子等墓,出土文物4000余件,珍宝甚多,异常丰富

永泰公主墓深藏地下,墓道自南向北,成18斜坡,总长875米,经过6个过厅及天井,才抵达放置石木的后室。纵深约16米,墓室顶部与四壁皆绘壁画,题材丰富,构图完整,用笔简练古朴,衣着服饰华丽,表现了盛唐的艺术风格。从永泰公主墓的发掘,可知乾陵一定规模宏伟,工程浩大,墓葬丰富多彩。一旦发掘,可能像秦始皇兵马俑那样震惊世界。

求唐代宫殿和寺庙建筑和布局?

安,古代成为镐京、长安,是我国著名的古都。历代统治者之所以坎中西安,这与它的特殊地理环境分不开。西安地处关中平原,南阻秦岭,北滨渭...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