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伤阳者多从寒化,伤津液者多从燥化”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4浏览:6收藏

如何理解“伤阳者多从寒化,伤津液者多从燥化”,第1张

外邪侵袭人体先伤阳,阳可以理解为热气,寒胜热,所以热被伤则阳不足。

饮食不节制会造成阴气被伤,津液由食物而化生,阴不足则阳亢,阳亢水分过度消耗则燥,燥又伤肺,肺气一伤,百病蜂起。

目录 1 拼音 2 《内科摘要》卷下:竹叶黄耆汤 21 处方 22 功能主治 23 竹叶黄耆汤的用法用量 24 摘录 3 《千金翼》卷二十二 31 组成 32 主治 33 竹叶黄耆汤的用法用量 4 《卫生宝鉴》卷十三 41 组成 42 主治 43 竹叶黄耆汤的用法用量 44 制备方法 5 《外台》卷三十七引《古今录验》 51 组成 52 主治 53 竹叶黄耆汤的用法用量 54 制备方法 6 《外科正宗》卷一 61 组成 62 功效 63 主治 64 竹叶黄耆汤的用法用量 7 《女科指掌》卷五 71 组成 72 主治 73 竹叶黄耆汤的用法用量 8 《回春》卷八 81 组成 82 主治 83 竹叶黄耆汤的用法用量 84 制备方法 9 《痈疽神秘验方》 91 组成 92 主治 93 竹叶黄耆汤的用法用量 94 制备方法 95 附注 10 《圣济总录》卷一三一 101 组成 102 主治 103 竹叶黄耆汤的用法用量 104 各家论述 11 《叶氏女科》卷二 111 组成 112 主治 113 竹叶黄耆汤的用法用量 附: 1 古籍中的竹叶黄耆汤 1 拼音

zhú yè huáng qí tāng

2 《内科摘要》卷下:竹叶黄耆汤

21 处方

淡竹叶6克 黄耆 生地黄 麦门冬 当归 川芎 甘草 黄芩 石膏(煨)芍药 人参各3克

22 功能主治

治气血两虚,胃火盛而作渴,以及痈疽、发背、诸疮之大渴。

23 竹叶黄耆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24 摘录

《内科摘要》卷下

3 《千金翼》卷二十二 31 组成

竹叶(切)4升,黄耆3两,芍药3两,当归1两,大黄1两半,升麻2两,黄芩2两,前胡2两,知母2两,麦门冬2两(去心),甘草(炙)2两。

32 主治

痈发背及在诸处。

33 竹叶黄耆汤的用法用量

以水1斗7升,煮竹叶取9升,去滓,下诸药,煮取2升8合,分3服。利23行佳。

4 《卫生宝鉴》卷十三 41 组成

淡竹叶2两,生地黄8两,黄耆3两,麦门冬3两(去心),当归3两,川芎3两,人参3两,甘草3两,黄芩3两,芍药3两,石膏3两。

42 主治

发背发渴,诸疮大渴;胃虚火盛而作渴。

43 竹叶黄耆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5钱,水1盏半,加竹叶57片,煎至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44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5 《外台》卷三十七引《古今录验》 51 组成

竹叶(切)3升,黄耆4两,小麦1升,芍药3两,甘草2两(炙),石膏2两(研),人参3两,升麻1两,茯苓2两(1法7分),桂心6分(1法2分),当归3两,干枣14枚,五味子3两,生姜3两,干地黄1两,麦门冬3两(去心),知母1两。

52 主治

动散背肿,已自利,虚热不除。

53 竹叶黄耆汤的用法用量

以水1斗2升,煮竹叶、小麦,取9升,去滓,纳药,煮取3升,分4次温服。

54 制备方法

上切。

6 《外科正宗》卷一 61 组成

黄耆8分,甘草8分,黄芩8分,川芎8分,当归8分,白芍8分,人参8分,半夏8分,石膏8分,麦冬8分,生地1钱,淡竹叶10片。

62 功效

清热生津止渴。

63 主治

痈疽发背,诸般疔肿,表里热甚,口干大渴者。

64 竹叶黄耆汤的用法用量

水2钟,加生姜3片,灯心20根,煎8分,食远温服。

7 《女科指掌》卷五 71 组成

竹叶、黄耆、当归、麦冬、人参、甘草。

72 主治

产后烦渴。

73 竹叶黄耆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8 《回春》卷八 81 组成

淡竹叶1钱,芍药2钱,麦门冬2钱,半夏2钱,川芎2钱,黄耆2钱(炒),人参2钱,当归2钱,甘草2钱,石膏2钱,生地黄2钱。

82 主治

痈疽气血虚、胃火盛而作渴。

83 竹叶黄耆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84 制备方法

上锉作2剂。

9 《痈疽神秘验方》 91 组成

生地黄2钱,黄耆2钱,当归1钱(酒拌),淡竹叶1钱,川芎1钱,甘草1钱(炙),黄芩1钱(炒),白芍药(炒)1钱,人参1钱,半夏1钱,石膏(煅)1钱。

92 主治

痈疽大渴发热,或泻,或小便如淋;伤(跌扑闪挫)家作渴,或因胃热伤津液。

93 竹叶黄耆汤的用法用量

水2钟,加生姜3片,煎8分,食远服。

94 制备方法

上作1剂。

95 附注

《准绳·疡医》引《痈疽神秘验方》有栝楼根一钱、麦门冬(去心)二钱。

10 《圣济总录》卷一三一 101 组成

淡竹叶1握,黄耆3两(锉,炒),甘草3两(炙,锉),黄芩3两(去黑心),麦门冬3两(去心,焙),芍药3两,当归(切,焙)2两,人参2两,石膏2两(椎碎),芎2两,半夏2两(汤洗7遍去滑,焙)2两,生地黄(切,焙)8两。

102 主治

一切恶疮发大渴者。

103 竹叶黄耆汤的用法用量

上为粗未。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加生姜1分(拍碎)、大枣5个(擘破)、竹叶7片,煎取8分,去滓温服,日3夜1。

104 各家论述

1《古今名医方论》:柯韵伯曰,气血皆虚,胃火独盛,善治者补泻兼施,寒之而不致亡阳,温之而不至于助火,扶正而邪却矣。四君子气药也,加黄耆而去苓、术,恐火就燥也。四物汤血药也,地黄止用生者,正取其寒也。人参、黄耆、甘草治烦热之圣药,是补中有泻矣。且地黄之甘寒,泻心肾之火,竹叶助芍药清肝胆之火,石膏佐芍药清脾胃之火,麦冬同黄芩清肺肠之火,则胃火不得独盛,而气血之得补可知。惟半夏一味,温中辛散,用之大寒剂中,欲其能阴阳之路也。岐伯治阴虚而目不瞑者,饮以半夏汤,覆杯则卧。今人以为燥而渴者禁用,是不明阴阳之理耳!

2《古方选注》:四方互复,独以竹叶、黄耆标而出之者,明其方专治肺经热消,非概治二阳结之消渴者也。竹叶石膏汤为轻清之剂,复以生地、黄芩浊阴之品,清肺与大肠之火;四物汤为浊阴之剂,复以竹叶、石膏清燥之品,清肝胆之火;补中益气汤人参、黄耆、甘草除烦热之圣药,复以石膏、白芍清脾胃之火;黄芩汤治后天太阴之剂,复以生地、麦冬壮水之品,清肾中之火。竹叶石膏汤不去半夏,藉以通气分之窍;四物汤不去川芎,藉以通血分之窍。统论全方,补泻兼施,寒之不致亡阳,补之不致助火,养正却邪,诚为良剂。

11 《叶氏女科》卷二 111 组成

淡竹叶2钱,人参1钱,黄耆1钱,生地黄1钱,当归1钱,麦冬1钱(去心),白芍1钱,甘草1钱,石膏1钱(煅),黄芩(炒)1钱。

112 主治

妊娠胃经虚热燥渴;诸疮溃后,烦热作渴,饮食如常。

113 竹叶黄耆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古籍中的竹叶黄耆汤 《医宗金鉴》:[外科卷下内治杂证法]作渴

或用八珍汤。   [2]若因胃热伤津液者,用竹叶黄耆汤。   [3]如胃虚津液不足,用补中益气汤。

《医宗金鉴》:[卷四杂病心法要诀]消渴治法

竹叶黄耆汤3便硬能食脉大强,调胃金花斟酌当,不食渴泻白术散,竹叶黄耆不泻方,黄耆黄芩合四物,竹叶

《医宗金鉴》:[外科卷上编辑外科心法要诀]肿疡主治类方

茯耆,枸杞红花与紫草,独活苍朴木山萸。又方:竹叶黄耆汤主治:此方治痈疽发背,诸般疔毒,表里不实,热

《医宗金鉴》:[卷四杂证门]杂证门汇方

痛散……六五九琥珀散……五六三黄连煎……六二三黄耆汤……六二二黄耆建中汤……五六二黄耆当归散……六

《医宗金鉴》:[卷四产后门]产后门汇方

如果你是学中医的那不难理解。这里的伤寒是指伤寒论中的寒证,也就是表寒证和里寒症,伤了表阳了克于表则表寒,伤了里阳了入里则为三阴病。有津液则润无津液则燥,后半部分更好理解了。

这个说的是伤寒跟温病的区别,因为太阳是主司阳气的,所以寒邪入体从太阳;而肺是主输布津液的,所以“温邪上受,首先犯肺”。

这样解释可以吗

李时珍评价最伤津液的酒是蒸馏酒。意思是水还没开的时候,酒就先变成蒸汽跑出去了,因为酒精的沸点比水要低。在黄酒下面放一个酒精灯,然后旁边接一个冷凝管,接出来的第一锅就是浓缩的白酒,也就是蒸馏酒,第二锅就是我们所说的二锅头,剩下的就是水了。

蒸馏酒介绍

蒸馏酒是乙醇浓度高于原发酵产物的各种酒精饮料。白兰地,威士忌,朗姆酒和中国的白酒都属于蒸馏酒,大多是度数较高的烈性酒。制作过程为先经过酿造,后进行蒸馏后冷却,最终得到高度数的酒精溶液饮品一般是富含天然糖分或容易转化为糖的淀粉等物质。

如蜂蜜,甘蔗,甜菜,水果和玉米,高粱,稻米,麦类马铃薯等。糖和淀粉经酵母发酵后产生酒精,利用酒精的沸点785度和水的沸点100度不同,将原发酵液加热至两者沸点之间,就可从中蒸出和收集到酒精成分和香味物质。

如何理解“伤阳者多从寒化,伤津液者多从燥化”

外邪侵袭人体先伤阳,阳可以理解为热气,寒胜热,所以热被伤则阳不足。饮食不节制会造成阴气被伤,津液由食物而化生,阴不足则阳亢,阳亢水...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