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桂枝五物汤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4浏览:3收藏

黄芪桂枝五物汤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金匮要略》卷上方之黄芪桂枝五物汤 31 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别名 32 处方 33 功能主治 34 黄芪桂枝五物汤的用法用量 35 方解 36 运用 37 现代适应证 371 末梢神经炎 372 中风后遗症 373 皮炎 38 黄芪桂枝五物汤的药理作用 381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382 对细胞代谢和各种调节机制的影响 383 对心血管系统及血液的影响 384 镇痛、镇静和解热作用及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385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386 对消化系统功能的影响 39 各家论述 310 附注 311 歌诀 312 摘录 4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黄芪桂枝五物汤 1 拼音

huáng qí guì zhī wǔ wù tāng

2 概述

黄芪桂枝五物汤记载于《金匮要略》卷上,其组成为黄芪9g、芍药9g、桂枝9g、生姜18g、大枣4枚,具有调养荣卫,益气温经,祛风散邪,补气通阳,养血除痹之功效,主治因素体营卫气血不足,复因劳而汗出、外感风邪客于血脉所致的血痹证,是治疗血痹证的代表方剂。[1]

3 《金匮要略》卷上方之黄芪桂枝五物汤

该方剂的突出特点是对免疫功能的促进和调节、对细胞代谢和各种调节机制的影响,对心血管及血液流变学的积极影响及其明显的镇静、镇痛作用,以及抗病原微生物作用。但是对于中风后遗症所致各种偏瘫、语言等功能障碍要想彻底治愈还应在发现早期积极治疗,西医溶栓、介入疗法及外科疗法不可忽视。对于有肢体麻木、疼痛等症状者可以用该方剂。对于皮肤炎症、末梢神经炎等由于本方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改善微循环及抗凝、镇痛作用,故可以应用。[2]

31 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别名

黄耆五物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三)、桂枝五物汤(《赤水玄珠》卷十二)、黄耆汤、五物汤

32 处方

黄耆9克 芍药9克 桂枝9克 生姜18克 大枣12枚(一方有人参)

黄芪9g、芍药9g、桂枝9g、生姜18g、大枣4枚[1]

33 功能主治

调养荣卫,益气温经,祛风散邪,补气通阳,养血除痹。治血痹,症见脉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肌肤麻木不仁,微恶风寒,舌淡,脉微紧[1] 。

34 黄芪桂枝五物汤的用法用量

上五味,以水12升,煮取400毫升,分三次温服。

以水6升,煮取3升,温服7合,每日3次。

35 方解

血痹证由素体“骨弱肌肤盛”,劳而汗出,腠理开,受微风,邪遂客于血脉,致肌肤麻木不仁,状如风痹,但无痛,是与风痹之区别,而脉微涩兼紧,说明邪滞血脉,凝涩不通。故以益气温经,和血通痹而立法。方中黄芪为君,甘温益气,补在表之卫气。桂枝散风寒而温经通痹,与黄芪配伍,益气温阳,和血通经。桂枝得黄芪益气而振奋卫阳;黄芪得桂枝,固表而不致留邪。芍药养血和营而通血痹,与桂枝合用,调营卫而和表里,两药为臣。生姜辛温,疏散风邪,以助桂枝之力;大枣甘温,养血益气,以资黄芪、芍药之功;与生姜为伍,又能和营卫,调诸药,以为佐使。方药5味,配伍精当,共奏益气温经、和血通痹之效。本方即桂枝汤去甘草,倍生姜,加黄芪而成,旨在温通阳气,祛风散邪,调畅营卫,而通血痹。不仅适用于血痹,亦可用于中风之后,半身不遂,或肢体不用,或半身汗出,肌肉消瘦,气短乏力,以及产后、经后身痛等。[3]

本方中桂枝、芍药之比是1:1,以桂枝散风寒而温经通痹,芍药养血和营而通血痹,二者相伍,调营卫而和表里。[1]

36 运用

1.本方是治疗血痹证的代表方剂。凡临床上出现以肌肤麻木不仁,或疼痛、四肢不温、脉无力等为主要表现者,即可使用本方加减治疗。[1]

2.加减法:若气虚甚者,重用黄芪,加党参以益气固表;产后或月经后而见肌肤麻木者,加当归、川芎、鸡血藤以养血和血通络;阳虚肢冷者,加附子、细辛以温阳散寒;风邪偏盛者,加防风、防己以祛风通络;兼血瘀者,加桃仁、红花活血通络。[1]

3痹:张,形寒,手足痛,肌肉渐肿,劳力行走,阳气受伤,客邪内侵,营卫失和。仿《局方》“痹在四肢,汗出阳虚者,与黄耆五物汤”。黄耆、桂枝、茯苓、炙草、当归、煨姜、南枣。

4真中风:诊得两手脉厚而长,惟左手略兼弦象,两寸稍紧,脉厚者,得土之敦气,厚道足以载福,为长寿之征。但弦为风脉,紧为痛脉,今紧在两寸,主上半身有痹痛之患,据称手腕及臂上痛,时愈时作,已阅五年之久,且指尖时苦麻木,昔年尤甚,近年略减,细察此症,系风在关节而作痛,至其所以痛者,乃气血与风邪相抗拒,非同偏枯者之全不觉痛,其妙在于痛处,不难扶正以屏邪,书称中指麻木,三年内防患中风,以中指属手心经故也。今幸麻木之处以食指、拇指为甚,系肺与大肠气之不调,尚无大害,然风善行而变数,必须及早治之,然斯时若肥风药以预防中风,是适招风取中,无异借寇兵而齐盗粮,宜出诸郑重,切勿孟浪以图一逞,宜用黄耆五物汤。黄耆2钱,桂枝尖2钱,生白芍2钱,生姜4钱,大枣2枚,同煎服。

5脑血管意外后遗症:一老妪,证见右半身瘫痪,口眼斜,手足麻木,肌肉不仁,右半身自汗出。血压:150/100毫米汞柱。此乃营卫气血虚亏,阳气阻闭,经脉失于营养之证。予黄耆桂枝五物汤治之。共服15剂,血压:140/90毫米汞柱,脉舌正常。诸症蠲除,一如常人。四年后追访,终未再作。

6血痹:刘某,患四肢麻木一年余,夜晚尤甚。用维生素B12与维生素B1;肌肉注射60余日,疗效不明显。后改为针灸治疗,初针有小效,继之无效。证见气虚懒言,疲乏无力,四肢麻木以上肢较甚,臀部发凉。脉双沉细,舌质淡嫩,苔薄白。取黄耆桂枝五物汤治之。服15剂,诸证俱蠲。

7自汗:患者,女,31岁。工人。痢后继见汗出,已两年余。动则大汗淋漓,乍冷乍热,时时恶风,并出现肠鸣,进食不慎即泻,头晕无力,舌淡苔薄白,脉无力寸浮大。经某医院诊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屡治罔效。遂用黄耆桂枝五物汤加白术、五味子,水煎4剂,服后自汗明显改善,将桂枝减量,白术增制,使之外助黄耆以固表,内达健脾以收功。继进6剂,肠鸣消失。再进3剂,诸症悉除。

8胸痹:患者,女,51岁,干部。病初自觉胸闷气短,继则胸前区时感隐痛,并向左肩背放射,遇寒痛甚,已2年余。心电图诊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予黄耆桂枝五物汤加薤白、炙甘草,共服30余剂,胸痛诸证得以控制,心电图近于正常。

9胃脘痛:患者,女,42岁,工人。胃脘时感隐痛,逢劳遇寒尤甚,已5年许,钡餐透视诊为“胃窦炎”。曾屡服大剂辛热理气之品,渐致腹胀纳呆,大便时溏,周身乏力,舌淡润,脉沉弦迟。方用黄耆桂枝五物汤加炙甘草、干姜,服药后,胃痛顿解。酌去干姜,加腹皮与茯苓交替使用,予以健脾,因病陈久,宜缓缓图治。继服20余剂,诸证渐愈。

10低热:朱某某,女.35岁,教师。低热2年余,体温常在375℃左右,偶尔达38℃。伴有怯风怕冷,自汗津津,声低气短,纳谷不香,大便溏薄,周身乏力等证。舌苔薄白,舌质淡红而胖,脉细缓无力。证属气虚身热。拟取甘温除热法,黄耆桂枝五物汤加焦白术、炙甘草。服上方12剂后,症状基本消失。改用补中益气丸调服半月以善后,随访至今未发。

37 现代适应证

[3]

适应证:用于皮炎、末梢神经炎、中风后遗症等见有肢体麻木疼痛、属气虚血滞,微感风邪者。

371 末梢神经炎

末梢神经炎即多发性神经病,是四肢远端对称性感觉障碍,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该病的常见病因是长期服用呋喃类和异烟肼等药物,重金属或化学品中毒,如砷中毒;糖尿病;尿毒症;营养性疾病如酒精中毒、慢性胃肠道疾病等;恶性肿瘤压迫或浸润;感染、疫苗接种、遗传。主要病理改变是轴索变性和阶段性脱髓鞘,周围神经远端明显。

372 中风后遗症

中风后遗症一般是指脑栓塞及脑出血留下的后遗症,主要指偏身瘫痪。脑栓塞是各种栓子随血流进入颅内动脉使血管管腔急性闭塞,引起相应供血区脑组织缺血坏死及脑功能障碍,其中心源性栓塞占60%~75%,其他还见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等引起的栓塞,来源不明的脑栓塞约占30%。栓塞多见于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相应少见。后遗症多因发病急性期抗凝治疗不及时导致相应脑组织坏死、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及感觉障碍或语言障碍等。脑出血是指原发性脑实质出血,常见于高血压性脑出血,其他病因可见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液病、脑动脉炎、夹层动脉瘤等。脑出血后48小时并发脑水肿,如果出血及脑水肿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妥当,相应脑组织出现坏死即可留下后遗症,其临床表现依出血部位不同而不同,存活者以偏瘫或失语多见。

373 皮炎

皮炎病因太多,可以是局部感染,化学损伤、物理损伤或免疫损伤等,局部皮肤可以出现炎症,局部神经可出现麻木、疼痛。

38 黄芪桂枝五物汤的药理作用

[4]

381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君药黄芪及其所含黄芪多糖、黄芪皂苷甲和其他成分对免疫系统具有广泛的影响,以免疫增强、免疫调节为主。分述如下:①黄芪煎剂可促进正常人及肿瘤病人的淋转率,能促进T细胞分化、成熟,并且显著提高其活性,进一步研究证明其有效成分为黄芪多糖,黄芪多糖可抑制抑制性T细胞,而其他T细胞亚群如辅助性T细胞的功能得以增强,并可完全拮抗泼尼松龙或环磷酰胺的抑制作用。②黄芪能明显促进正常机体特异性抗体形成,黄芪煎剂可显著提高抗原结合细胞数、抗体细胞数、溶血空斑数及抗体生成量。黄芪对抗体形成细胞发挥双相调节效应,反应低者黄芪能促进之,反应强者则抑制之。③黄芪有干扰素诱生作用,黄芪煎剂可诱生γ干扰素,上清液还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对多种干扰素诱生剂所致人干扰素的生成黄芪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黄芪这一作用可显示其一定的抗病毒作用及对NK活性的促进,黄芪与干扰素还有协同的促进NK活性作用。④黄芪煎剂可显著增强NK细胞毒活性以及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的NK细胞毒活性,但浓度过高则反而呈现抑制效果。⑤黄芪可促进巨噬细胞酶蛋白合成系统功能,促进溶酶体生成,其有效成分是黄芪皂苷甲,可使巨噬细胞体积增大,吞噬体、溶酶体、核糖体、粗面内质网等大部分细胞器数量增多而呈激活状态;黄芪多糖则可直接 巨噬细胞,使之数量增加,增强其吞噬活性,并能明显拮抗环磷酰胺、泼尼松龙或荷瘤所致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功能的抑制。⑥黄芪多糖及注射液可使脾脏增重,拮抗泼尼松龙、氢化可的松等所致小鼠脾脏、胸腺、淋巴结萎缩,显著降低人外周血白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含量,黄芪注射液可明显促进外周中性粒细胞的随机运动和趋化运动以及吞噬和杀菌功能。臣药白芍所含白芍总苷可显著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指数和吞噬百分数,而且对巨噬细胞发挥双相调节作用;对T细胞功能呈机能和浓度依赖性双相调节作用,可促进特异性和非特异性调节细胞的诱导,对体液免疫的双相调节作用与白芍总苷与T调节性细胞的影响有关,即白芍总苷对抗体生成的正、负调节与其对TH及TS的调节有关,对B细胞的负调节作用还与其促进巨噬细胞释放PGE2有关。桂枝具有较强的抗过敏作用,能抑制IgE所致肥大细胞脱颗粒,减少组胺等过敏介质的生成及释放。生姜具有拮抗5HT作用。大枣有提高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的吞噬功能,促进溶血素及溶血空斑,促进淋巴细胞转化,提高外周血淋巴细胞分解,促进巨噬细胞TNFα、IL1、NO的分泌。临床证明,在大部分含有黄芪的复方制剂中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大多以黄芪的作用为主。

382 对细胞代谢和各种调节机制的影响

君药黄芪能增强细胞生命力和抵抗力,除与其富含硒有关外,还与其能抗自由基损伤及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黄芪及总黄酮、黄芪皂苷均能抑制氧自由基生成并显著清除之,显著提高SOD活性,降低LPO含量。黄芪能对抗多种非特异性损伤,在防治心、脑、肾疾病方面有意义,这与其含黄芪苷有关;黄芪能使体外培养的人胎肾细胞生长旺盛的生存时间增长,延长人胎肺二倍体细胞的自然衰老,使其衰老寿命由原来的61代延长至88~98代;心肌细胞经黄芪处理可见细胞内糖元颗粒增加;人胎肾细胞则可见髓样膜结构明显增加,糖元颗粒增加,线粒体呈光滞型,酸性磷酸酶、琥珀酸脱氢酶及糖元反应明显增强,因而黄芪有抗衰老作用;黄芪所含黄芪皂苷甲能显著促进机体的核酸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代谢;黄芪多糖则能增强RNase抑制因子并抑制RNase活力,使RNA分解代谢降低,从而引起RNA积累和合成速率降低;黄芪煎剂可显著促进3H亮氨酸掺入血清、肝脏蛋白,促进骨髓造血细胞DNA的合成;黄芪注射液可促进3H尿嘧啶核苷掺入体外培养的肝细胞,使肝脏细胞RNA合成增加;黄芪可通过对环核苷酸系统的调节而影响机体的广泛机能;黄芪还能增强机体非特异性抵抗力;黄芪能显著增强机体对冷冻、饥饿、缺氧、减压缺氧、氰化钾中毒、噪声 等多种劣性 的耐受能力;黄芪煎剂可使肾上腺重量显著增加,肾上腺束状带细胞脂质空泡含量显著增多,并能明显抑制衰竭时血浆皮质醇含量的降低,表明黄芪可显著增强机体应激的良性反应,明显延缓应激衰竭期的出现。臣药白芍能调节血清脂质、MDA及TC/LDL,高剂量白芍总苷可升高HDL;白芍水提取物具有明显地耐缺氧作用,可显著延长减压缺氧时小鼠的存活时间,降低整体耗氧量,并使体温降低;白芍所含丹皮总苷和白芍总苷对H2O2所致人RBC的损伤性溶血均有抑制作用,二者对超氧阴离子及羟自由基均有清除作用。大枣含大量蛋白质、糖类、维生素C、维生素P、多种氨基酸及多种微量元素,能增加体重和增强肌力。生姜可显著降低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清及肝脏中胆固醇的含量,加强其从粪便排出,能清除自由基,抗脂质氧化反应。

383 对心血管系统及血液的影响

黄芪对心肌有正性肌力作用,其强心机制与洋地黄类同。实验证明黄芪强心作用机制可能在于对心肌磷二酯酶活性的抑制,从而升高cAMP量,激活了依赖cAMP的蛋白激酶,使钙通道蛋白磷酸化,导致钙内流增加;同时细胞内cAMP的增高也促进了肌浆网释放Ca2+,导致心肌细胞兴奋-收缩偶联过程增强,从而使心肌收缩力增强;黄芪能扩张冠状动脉,对心肌缺血、坏死有保护作用,可改变心律失常的严重程度,并能对抗垂体后叶素所致心肌缺血;黄芪还可通过多种途径增强心肌细胞对损伤性 的耐受能力;黄芪对血压有双相调节作用,当血压降至休克水平时黄芪能使之上升而保持稳定,对高血压则通过扩张血管而降低外周阻力,使血压下降;黄芪可抑制血小板聚集,使其黏附率降低,血栓干湿度减轻,从而抑制血栓形成,对于慢性心力衰竭者黄芪可使患者全血比黏度降低,红细胞电泳时间缩短,血液流变性改善;同时黄芪还有促进血细胞生成的作用。臣药白芍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拮抗垂体后叶素所致心肌缺血,抑制ADP及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减轻血小板湿重,抑制血栓形成。桂枝能使血管扩张,改善外周循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抑制心肌LDH、CPK释放,提高SOD活性,减少LPO生成,拮抗缺血再灌注所致室颤的发生,改善心功能;抗凝血酶,抑制血小板聚集。生姜对心脏及血管运动中枢有兴奋作用,生姜所含6姜辣醇、8姜辣醇、10姜辣醇均为强心药,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对血压产生一过性降低、明显升高和持续性下降三相性作用。大多数脑栓塞的形成与心源性因素密切相关,该方剂的如上作用可有力地预防脑栓塞。

384 镇痛、镇静和解热作用及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君药黄芪有镇痛、镇静作用,黄芪能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提高其抗应激能力。臣药白芍有明显的镇静、镇痛、抗惊厥作用,白芍能明显改善大脑脑电活动,降低脑钙、钠、水含量,能抑制脑啡肽受体及α肾上腺素受体;白芍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具有双相调节作用。桂枝所含桂皮醛则有显著的镇静、镇痛、解热、抗惊厥作用。生姜能促进肾上

腺髓质释放儿茶酚胺,并具有显著的镇静、镇痛、抗惊厥及解热作用。大枣则具有镇静、催眠作用。5.抗炎、抗氧化作用

黄芪所含黄芪皂苷甲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可显著降低炎性渗出液中PGE2含量,减少渗出液中IL8含量,降低渗出液及中性粒细胞PLA2活性,减少NO及盐自由基的生成,能抑制组胺、5羟色胺所致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和水肿。芍药有显著的抗炎作用,能抑制炎性因子IL1、TNF、PGE2的过度分泌;降低MDA、NO、TNF水平,增强SOD及GSHPx活力,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其有效成分为芍药总苷,对实验性非特异性炎症及免疫性炎症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对炎症的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渗出、水肿、增生等不同环节有不同的抑制作用。桂枝对炎症的多个环节也有抑制作用,能抑制组胺生成及释放,抑制PGE2的生成与释放,增强SOD活力,清除自由基,降低LPO水平,因而对炎症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渗出、水肿及肉芽肿等不同过程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生姜有抗炎、消肿作用,对炎症早期及晚期反应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生姜提取物能清除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抑制H2O2所致溶血,抑制MDA产生,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大枣能清除氧自由基,提高SOD、CAT活力,降低脑、肝、血浆中的LPO含量,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

385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黄芪煎剂对Sindbis病毒、新城疫病毒、滤泡性口腔炎病毒及流感病毒均有抑制作用;体外试验对志贺痢疾杆菌、炭疽杆菌、α溶血性链球菌、β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金**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及枯草杆菌均有抗菌作用。白芍具有广谱抗菌作用,白芍水煎剂对多种致病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除上述部分细菌外,对伤寒及副伤寒杆菌、变形杆菌、百日咳杆菌、霍乱弧菌、草绿色链球菌、痢疾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及大肠杆菌,特别是对多种真菌有抑制作用,并且有直接抗病毒作用。桂枝除对上述部分细菌有抑制作用外,还对伤寒杆菌、炭疽杆菌、结核杆菌及常见的皮肤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孤儿病毒也有抑制作用。生姜对伤寒杆菌、金**及白色葡萄球菌、沙门菌、链球菌、痢疾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霍乱弧菌、堇色毛癣菌、 滴虫均有不同程度的抑杀作用;生姜提取物对常见的皮肤真菌如红色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等均有明显的抑杀作用,这对皮肤感染所致皮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还能拮抗HbsAg。

386 对消化系统功能的影响

君药黄芪所含黄芪苷及黄芪多糖具有显著的保肝作用,黄芪苷ASI、SK对CCL4及D半乳糖胺、醋胺酚等所致肝损伤可明显降低SGPT,并使肝细胞重度颗粒变性及空泡变性发生频率降低;其保肝作用与黄芪苷抗生物氧化、代谢调节、稳定细胞膜有关;黄芪多糖对内毒素所致肝细胞线粒体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黄芪多糖能促进ATP的恢复及抗生物氧化有关。臣药白芍对多种实验性肝损伤均有保护作用,能使SGPT降低,细胞病变及坏死恢复;芍药所含芍药苷、牡丹酚均有明显抗溃疡作用,能抑制胃酸分泌;芍药及芍药苷均能直接作用于肠管而发挥显著的解痉效果。桂枝所含桂皮醛能促进胃肠蠕动,使肠中腐败之气体得以排除,而不致引起下痢;桂皮酸则有利胆、促进胆汁分泌的作用。生姜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增进食欲,有镇吐作用,生姜煎剂能促进胃黏膜合成具有黏膜保护作用的内源性PG而具有抗溃疡作用;生姜能弱化胃蛋白酶作用,对胰酶有抑制作用,明显降低其对淀粉及脂肪的消化功能;6姜辣酚、6姜辣烯酮对肠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大枣含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糖类、维生素C、维生素P等,因而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该方剂5味药均对消化系统功能有积极影响。

39 各家论述

《金鉴》:以黄耆固卫;芍药养阴;桂枝调和营卫,托实表里,驱邪外出;佐以生姜宣胃;大枣益脾,为至当不易之治也。

310 附注

黄耆汤(《圣济总录》卷十九)、黄耆五物汤(《三因》卷三)、桂枝五物汤(《赤水玄珠》卷十二)、五物汤(《东医宝鉴·杂病篇》卷二)。

311 歌诀

桂枝汤中去甘草,加入黄芪名五物;益气温经和营卫,善治血痹肌麻木。[1]

312 摘录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阳泽的别名 5 出处 6 特异性 7 穴名解 8 所属部位 9 定位 10 取法 11 穴位解剖 111 层次解剖 112 穴区神经、血管 12 功效与作用 13 主治病症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142 灸法 15 配伍 16 文献摘要 17 研究进展 18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阳泽 1 拼音

yáng zé

2 英文参考

Qūchí LI11 [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

阳泽为经穴别名[1][2]。出《千金翼方》。即曲池[1][2]。

穴位 曲池 汉语拼音 Quchi 罗马拼音 Chuchih 美国英译名 Bent Pond 各

号 中国 LI11 日本 11 法

国 莫兰特氏 GI11 富耶氏 GI11 德国 DI11 英国 Li11 美国 LI11

曲池为经穴名(Qūchí LI11)[3][4]。代号LI11[3]。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别名阳泽、鬼臣、鬼腿[3]。属手阳明大肠经[3][4]。曲池是手阳明大肠经五输穴的合穴,五行属土[3][4]。曲即弯曲,池即池塘,指体表凹陷,屈肘取穴,在肘横纹桡侧端陷中,故名曲池[4]。主治热病,半身不遂,风疹,手臂肿痛无力,臂肘疼痛,肩背疼痛,上肢不遂,瘰疬,伤寒,发热,流感,头痛,眩晕,耳鸣,耳聋,咽喉肿痛,胸中烦闷,咳嗽,气喘,肺炎,扁桃体,颈肿,胸膜炎,肋间神经痛,齿痛,目不明,目赤痛,腹痛,吐泻,泄泻,痢疾,便秘,肠痈,高血压,消渴,水肿,月经不调,丹毒,疮疡,疔疮,疥疮,湿疹,瘾疹,荨麻疹,麻疹,皮肤干燥,癫狂,瘛疭,善惊,中暑,高血压,神经衰弱等。

4 阳泽的别名

鬼臣(《备急千金要方》),阳泽(《千金翼方》),鬼腿[3]。

5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大肠上合手阳明,出于商阳……入于曲池,在肘外辅骨陷者中,屈臂而得之,为合。

6 特异性

手阳明大肠经五输穴之合穴,五行属土。

7 穴名解

曲即弯曲,池即池塘,指体表凹陷,屈肘取穴,在肘横纹桡侧端陷中,故名曲池[4]。

《书·洪范》“木曰曲直。”曲有屈曲不直之义;《广韵》:“停水曰池。”穴在肘外侧,屈肘时当肱骨外侧与肘横纹桡侧端之中点陷凹中,屈肘穴处凹陷,其形如池,故名曲池[5]。

8 所属部位

肘[6]

9 定位

标准定位:位于肘横纹桡侧端凹陷处,屈肘取穴[3][7]。

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8]。

曲池在肘区,尺泽( LU5)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4]。

曲池位于肘横纹桡侧端凹陷处,屈肘取穴[3]。

曲池在手阳明大肠经中的位置

曲池穴的位置

曲池穴的位置(手阳明大肠经)

曲池穴的位置(肌肉)

曲池穴的位置(骨骼)

10 取法

屈肘成直角,当肘弯横纹尽头处。

在肘区,尺泽( LU5)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4]。

屈肘成直角,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取穴[9]。

11 穴位解剖

曲池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前臂筋膜、桡侧腕长、短伸肌、肱桡肌、肱肌。有桡侧返动、静脉的分支。分布著前臂背侧皮神经,内侧深层为桡神经。皮肤由臂后神经分布。皮下筋膜内还有前臂外侧皮神经经过。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经前臂筋膜,深进桡侧腕长、短伸肌,由肱桡肌的后而进入该肌肉,穿过桡神经干可抵肱肌。以上诸肌除肱肌由肌皮神经支配外,其他肌肉则由桡神经深支支配。

11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桡侧腕长伸肌和桡侧腕短伸肌→肱桡肌[4]。

皮肤→皮下组织→桡侧腕长、短伸肌→肱桡肌→肘肌[7]。

11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前臂后皮神经分布;深层有桡神经千经过,并有桡神经肌支、肌皮神经肌支、桡侧副动脉(肱深动脉分支)和桡侧返动脉分布[7]。

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内侧深层为桡神经;并有桡侧返动、静脉的分支通过[3]。

12 功效与作用

曲池有清热和营,降逆活络的作用。

曲池有清邪热、调气血、祛风湿、利关节的作用[4]。

阳明经多气多血,阳气隆盛,曲池穴为手阳明经合穴,行气活血、通调经络的作用较强,又本穴配五行属土,土乃火之子,泻之具有清热作用,所以本穴既可清本经之热,治疗头面五官病,清大肠腑热,治泄泻、痢疾、肠痈等,又可清全身之热而用于热病[9]。

阳明经多气多血,又与手太阴肺经相表里,故曲池可调和气血、疏风解表,治疗风邪蕴于肌肤所引起的瘾疹等皮肤病[9]。

曲池有疏风解表、调和气血之功,治偏风、喉咽、肩臂肘腕等处之症,以经络之所过也[5]。

癫狂多由于心肝火盛,挟痰上攻所致,阳明经属燥金,金克木,曲池穴配五行属土,乃火之子,故调之可化痰浊之邪,泻之可去心肝之火,故有清心、抑肝、化痰的作用,可用于癫狂的治疗[9]。

曲池还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以治疗手臂肿痛、半身不遂等[9]。

13 主治病症

曲池穴主治热病,半身不遂,风疹,手臂肿痛无力,臂肘疼痛,肩背疼痛,上肢不遂,瘰疬,伤寒,发热,流感,头痛,眩晕,耳鸣,耳聋,咽喉肿痛,胸中烦闷,咳嗽,气喘,肺炎,扁桃体,颈肿,胸膜炎,肋间神经痛,齿痛,目不明,目赤痛,腹痛,吐泻,泄泻,痢疾,便秘,肠痈,高血压,消渴,水肿,月经不调,丹毒,疮疡,疔疮,疥疮,湿疹,瘾疹,荨麻疹,麻疹,皮肤干燥,癫狂,瘛疭,善惊,中暑,高血压,神经衰弱等。

曲池穴主治热病、半身不遂、风疹、手臂肿痛无力、咽喉肿痛、齿痛、目赤痛、腹痛吐泻、痢疾、高血压、瘰疬、癫狂[7]。

主治发热,咽喉肿痛,目赤,齿痛,臂肘疼痛,上肢不遂,腹痛,吐泻,痢疾,瘰疬,丹毒,疮疡,湿疹,荨麻疹;以及中暑,高血压,神经衰弱等[3]。

曲池主要用于外感、头面五官、胸腹及运动系疾患等:如伤寒、发热、头痛、眩晕、耳聋、目赤、咽喉肿痛、齿痛、胸中烦闷、咳嗽、气喘、腹痛吐泻、痢疾、便秘、肠痈、消渴、水肿、手臂肿痛及月经不调、丹毒、麻疹、瘰疬、癫狂等[4]。

现代又多用曲池治疗流感、肺炎、扁桃体、胸膜炎、肋间神经痛、高血压、贫血等[4]。

曲池主治发热,咽喉肿痛,目赤,齿痛,臂肘疼痛,上肢不遂,腹痛,吐泻,痢疾,瘰疬,丹毒,疮疡,湿疹,荨麻疹;以及中暑,高血压,神经衰弱等[3]。

曲池穴调和气血、通经活络的作用较强,以治疗经脉病、皮肤病效果最好[9]。主治头痛,眩晕,咽喉肿痛,齿痛,目不明,目赤痛,耳鸣,耳聋;腹痛,泄泻,痢疾,便秘,肠痈;瘾疹,荨麻疹,丹毒,疔疮,疥疮,皮肤干燥;癫狂,瘛疭,善惊;上肢不遂,手臂肿痛,肩背疼痛,瘰疬;发热,月经不调,感冒,消渴,水肿,疟疾,颈肿[9]。

曲池为强壮穴之一,每日如按压曲池1~2 min,使酸胀感向下扩散,有预防高血压的作用[9]。

运动系统疾病:急性脑血管病后遗症,肩周炎,肘关节炎;

呼吸系统疾病:流行性感冒,肺炎,扁桃体炎;

五官科系统疾病:咽喉炎,牙痛,麦粒肿,甲状腺肿大;

其它:乳腺炎,高血压,皮肤病,过敏性疾病。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直刺1~15寸[3][7]。

一般直刺05~10寸[4],深刺可透少海,局部有酸胀感,或向上放散至肩部,或向下放散至手指[9]。

直刺08~12寸,深刺可透少海穴,局部酸胀或向上放散至肩部或向下放散至手指。

治肘部疼痛时,可用“合谷刺”、“齐刺”、三棱针点刺放血[9]。

注意:曲池穴禁用于脑血栓形成、伴有血压不稳定的患者。针刺时不可强 ,以防脑出血。[9]

142 灸法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3]。

可灸[4]。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3]。

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灸5~20分钟。

注意:禁用直接灸[9]。

15 配伍

曲池穴配风池治外感[4]。

曲池配大椎、十宣治高热[4]。

曲池配肩髑、合谷治上关节疾患[4]。

曲池配足三里、人迎治高血压[4]。

曲池配支沟、足三里、三阴交,治月经不调[9]。

曲池配肩髃、合谷、手三里、中渚、阳谷,治上肢不遂[9]。

曲池配神门、鱼际,治呕血[9]。

曲池配少泽、合谷、太冲,治瘛疭、癫疾[9]。

曲池配血海、足三里,治皮肤病[9]。

曲池配人迎、内关、风池,治高血压[9]。

曲池配合谷、外关,有疏风解表,清热止痛作用,主治感冒发热,咽喉炎,扁桃体炎,目赤。

曲池配合谷、血海、委中、膈俞,有散风清热,调和营卫作用,主治丹毒,荨麻疹。

曲池配内关、合谷、血海、阳陵泉、足三里、太冲、昆仑、太溪、阿是穴,有温阳散寒,活血止痛作用,主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曲池配合谷、血海、三阴交,有扶正解毒作用,主治冬眠灵药物反应。

16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伤寒余热不尽,曲池主之。胸中满,耳前痛,齿痛,目赤痛,颈肿,寒热,渴饮辄汗出,不饮则皮干热,曲池主之。肩、肘中痛,难屈伸,手不可举,腕重急,曲池主之。目不明,腕急,身热,惊狂,躄痿痹,瘛疭,曲池主之。癫疾吐舌,曲池主之。

《针灸大成》:主绕踝风,手臂红肿,肘中痛,偏风半身不遂,恶风邪气,泣出喜忘,风瘾疹,喉痹不能言,胸中烦满,臂膊疼痛,筋缓捉物不得,挽弓不开,屈伸难,风痹,肘细无力,伤寒余热不尽,皮肤干燥,瘛疭癫疾,举体痛痒如虫啮,皮脱作疮,皮肤痂疥,妇人经脉不通。

《针经标幽赋》:肩井、曲池,甄权刺臂痛而复射。

《备急千金要方》:耳痛。举体痛痒如虫噬,痒而搔之,皮便脱落作疮,灸曲池二穴,随年壮,发即灸之神良。

《千金翼方》:瘾疹,灸曲池二穴,随年壮神良。

《医宗金鉴》:主治中风,手挛筋急,痹风疟疾,先寒后热等症。

17 研究进展

降血压作用:针刺曲池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对脑血流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降压机制与脑内阿片受体部分介导及降心率效应有关[9]。

降血糖作用:以曲池、三阴交、阳陵泉三穴为主穴,结合分型配穴治疗糖尿病,2个月为一疗程, 75%患者血糖有不同程度降低[9]。

对血液循环系统有明显影响:针刺曲池可增强冠心病患者的心肌收缩力,使其心率减慢,对房性期前收缩、心房颤动有一定的治疗作用[9]。

对血氧饱和度有调整作用:动物实验表明,针刺组血氧饱和度比对照组(不针)提高631%。在开胸术中可以看到,手术中虽有开放性气胸存在,且肺脏萎缩,但动脉血氧分压仍升高,没有缺氧[9]。

针刺家兔“曲池”,可使人工气胸后的血氧饱和度有明显增高;对皮层活动有抑制性影响;并能提高痛阈[4]。

针刺曲池、阳陵泉,观察急性中风患者的脑血流图,可见患者脑血流量增加,脑血管阻力降低,起针后脑血流量增加仍可维持35 min,脑血管阻力降低却不显著。这说明电针曲池、足三里能减小脑梗死面积,并对梗死边缘区神经细胞提供一定的保护作用[9]。

对血液的影响:观察脾切除术后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经针刺足三里、曲池等穴后,全部患者的血小板数目随针刺治疗而渐趋下降,直至恢复正常。针刺曲池对炎症灶白细胞的游出有一定抑制作用[9]。

对胃肠蠕动的影响:针刺曲池等穴,可见空肠、回肠的蠕动有即时性的改变,蠕动弱者增强,蠕动强者减弱。另外对阑尾炎患者针刺足三里、曲池,无论在X线下观察或直接手术观察,均可见阑尾蠕动明显加强,紧张度增加,或阑尾弧度变动、移位,呈卷曲摆动,或见分节气泡移动加快,内容物排出,有的阑尾血管收缩,原来充血者变为缺血状态[9]。

针刺曲池等穴,对胃肠蠕动、胃蛋白酶、胃酸含量有良性调整作用[4]。

对神经体液调节功能的影响:针刺曲池可使多数正常人空腹血糖升高,说明肾上腺髓质分泌功能增强。对血糖的影响因手法不同而效果各异,如用烧山火手法可使血糖上升、用透天凉手法可使血糖下降[9]。

对体温的影响:电针家兔的“大椎”、“曲池”可使大部分发热家兔的体温降低,同时观察脑脊液中钙离子含量,发现电针后脑脊液中钙离子含量明显升高,血清钙离子也相应升高,这说明电针后脑脊液中钙离子含量升高是针刺降温的重要机制之一[5]。

抗过敏作用:用胎盘组织液腧穴注射,或针刺曲池、血海、足三里等穴,可治疗荨麻疹。

曲池穴注射胎盘组织液,或加服扑尔敏治疗荨麻疹有较好效果。

目录 1 拼音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22 标准编号 23 制法 24 性状 25 鉴别 26 检查 27 功能与主治 28 用法与用量 29 注意 210 规格 211 贮藏 附: 1 古籍中的消渴降糖胶囊 1 拼音

xiāo kě jiàng táng jiāo náng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Xiaoke Jiangtang Jiaonang

22 标准编号

WS3B298398

本品为番石榴叶经加工制成的胶囊。

23 制法

取番石榴叶,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80℃),放冷,加4倍量乙醇,搅匀,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稠膏状,烘干,粉碎,过筛,装入胶囊,即得。

24 性状

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棕褐色的粉末;味甘、涩。

25 鉴别

(1)取本品内容物约 1g,加甲醇10ml,温浸10分钟,并时时振摇,滤过,取滤液1ml,加少量镁粉与5~6滴盐酸,即显红色。

(2)取(1)项下剩余的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槲皮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H薄层板上,以甲苯 氯仿丙酮甲酸(8:5:7: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三氯化铝试液,在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黄绿色荧光斑点。

26 检查

应符合胶囊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 L)。

27 功能与主治

生津止渴,甘平养胃,涩敛固阴。用于多饮,多尿,多食,消瘦, 体倦无力,尿糖及血糖升高之消渴症;轻充及中度成年型糖尿病。

28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3~5粒,一日3次。

29 注意

忌饮酒;肝肾功能不全者、糖尿病并发酸中毒症和急性感染者禁用。

210 规格

每粒装0 3g(相当于原药材 3g)

211 贮藏

密封。

广西壮族自治区药品检验所  起草

古籍中的消渴降糖胶囊 《本草易读》:[本草易读卷二]渴部七十三

消渴(饮水数年不愈者。白芍五十一,验方三。)消渴积年(香附六十八,验方四。)消渴不止久者(牛膝一百零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五十二消渴门]药方

桑椹∶治渴疾最效,桑椹熟时尽意食之。牛乳∶治消渴,细细呷之,效。萝卜汁∶时饮少许。澡丝汤∶治渴神效,

《普济方·针灸》:[卷十三针灸门]消渴

治烦中渴(资生经)。穴商丘治消渴。身热面目黄。穴意舍治消渴嗜饮。穴然谷治饮渴。穴隐白治苦渴食不下。穴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八十八食治门]食治消渴

治消渴。羊骨汤方羊脊骨(一具连喉者)豉白粟米(各一升)薤白(切一把)上四味。各分作两度煮,每度用水六

《普济方》:[卷一百七十九消渴门]消渴饮水过度

书 名: 糖尿病实战方略与细节

作 者:王建华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糖尿病的基础知识、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病情监测、急慢性并发症防治与日常生活保健等相关内容,并对当今糖尿病防治的热点和最新进展做了深入解读与展望。本书每章都有“本章导读”,“要点聚焦”“细节提醒”及“专家点评”,并附有测试题,以方便读者自我测评学习效果。本书语言生动,通俗易懂,选题精当,科学实用,特别注重临床细节和关键问题,凝聚了作者多年从事糖尿病一线临床及患者教育的经验和体会,不仅适合基层医务人员及全科医师在糖尿病防治中参考使用,也可供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阅读学习。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严氏济生方》卷五方之疏凿饮子 41 方名 42 疏凿饮子的别名 43 组成 44 功效与主治 45 疏凿饮子的用法用量 46 方解 461 临床运用 462 使用禁忌 47 现代适应证 471 急性肾小球肾炎 472 其他 48 疏凿饮子的药理作用 481 对肾脏及泌尿系统功能的影响 482 对胃肠道功能的影响 483 对心脏及血压的影响 484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485 抗炎及增强免疫作用 49 各家论述 410 歌诀 411 出处 5 《朱氏集验方》卷五方之疏凿饮子 51 方名 52 组成 53 功效主治 54 疏凿饮子的用法用量 55 出处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疏凿饮子 1 拼音

shū záo yǐn zǐ

2 英文参考

shuzuo drink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疏凿饮子同名方剂约有两首,其中《严氏济生方》卷五所记载者为常用方,其组成为泽泻12g、赤小豆15g、商陆6g、羌活9g、大腹皮15g、椒目9g、木通12g、秦艽9g、槟榔9g、茯苓皮30g,具有泻下逐水,疏风发表之功效。主治因水湿壅盛,泛溢上下、内外而导致的阳水实证。本方是治疗水湿泛溢表里而导致的阳水实证的代表方剂。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性肾炎水肿、颅内压增高等属水湿壅盛,表里俱实者。

4 《严氏济生方》卷五方之疏凿饮子

急性肾小球肾炎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后引起,该方剂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可预防继续感染;其发病机制与免疫反应有关,该方剂有增强和调节免疫功能作用,同时能强心、降血压、改善血液流变学,又有抗炎、抗氧化作用。更重要的是君药商陆对肾小球免疫损伤有直接保护作用,又有强大的利尿、促进肠蠕动、促腹泻作用,因此对急性肾小球肾炎不仅能从病因、发病机理上进行彻底治疗,而且对高血压、蛋白尿、水肿、循环充血等还能对症治疗。[1]

41 方名

疏凿饮子

42 疏凿饮子的别名

疏凿散(《杏苑》卷六)。

43 组成

泽泻、小豆(炒)、商陆、羌活(去节)、大腹皮、椒目、木通、秦艽(去芦)、槟榔、茯苓皮各等分[2]。

泽泻、炒赤小豆、商陆、羌活(去芦)、大腹皮、椒目、木通、秦艽(去芦)、槟榔、茯苓皮各等分[3]。

泽泻12g、赤小豆15g、商陆6g、羌活(去芦)9g、大腹皮12g、椒目6g、木通6g、秦艽(去芦)9g、槟榔9g、茯苓皮15g[4]

泽泻12g、赤小豆15g、商陆6g、羌活9g、大腹皮15g、椒目9g、木通12g、秦艽9g、槟榔9g、茯苓皮30g[5]

44 功效与主治

《严氏济生方》卷五方之疏凿饮子具有泻下逐水,疏风发表之功效。主治因水湿壅盛,泛溢上下、内外而导致的阳水实证。水气,通身洪肿,喘呼气急,烦躁多渴,大小便不利,服热药不得者。[5]

疏凿饮子功能疏风透表,通利二便[3]。治水气,通身洪肿,喘呼气急,烦躁多渴,大小便不利,服热药不得者[3]

45 疏凿饮子的用法用量

上㕮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加生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2]

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时温服[3]。

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加生姜5片,水煎服。[5]

每日1剂,加生姜5片水煎,分次口服。[4]

46 方解

疏凿饮子所主症候,乃水湿壅盛的阳水实证。水湿壅盛,外感风邪,表里俱病,故肿遍全身;水迫于肺,肺气上逆,呼吸气急;水壅于里,三焦气机闭阻,肺气不降,腑气不通,则二便不利;水壅气结,津液不布,故口渴。治宜表里分消之法。[6]

方中商陆苦寒有毒,泻下逐水,通利二便,为君药。槟榔、大腹皮行气导水;茯苓皮、泽泻、木通、椒目、赤小豆利水祛湿,共为臣药,配合君药,使在里之水自二便而去。羌活、秦艽、生姜疏风发表,使在表之水从肌肤而泄,为佐药。诸药合用,逐水发表,内攻外散,犹如夏禹之疏江凿河,使壅盛于表里之水湿迅速分消,故有“疏凿”之名。[6]

方中商陆泻饮逐水,通利二便,为方中君药。茯苓皮、泽泻、木通、赤小豆、椒目利水祛湿,通利小便,共为臣药。以上诸药相伍,导在里之水湿从二便而出。羌活、秦艽、生姜疏风发表,开泄腠理,使在表之水从腠理而泄;湿为阴邪,易阻气机,故配以大腹皮、槟榔行气利水,使气行则水行,共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泻下逐水,疏风发表之功。[5]

461 临床运用

[5]

疏凿饮子是治疗水湿泛溢表里而导致的阳水实证的代表方剂。凡临床上出现以遍身水肿、气喘、口渴、二便不利等为主要表现者,即可使用本方加减治疗。

462 使用禁忌

阴水证及孕妇忌用。

47 现代适应证

疏凿饮子适用于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属水湿壅盛、表里俱实者[7]。

471 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大多见于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和非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前者多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急性感染后引起,后者则由多种细菌如肺炎球菌、金**葡萄球菌等引起;病毒以柯萨奇病毒B4、ECHO病毒9型、麻疹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等感染多见;另外还有疟原虫、肺炎支原体、梅毒螺旋体等多种致病微生物感染后诱发者。链球菌感染后致肾炎菌株抗原形成循环免疫复合物、原位免疫复合物或自身免疫进一步激活补体诱发肾小球炎症病变。肾小球基底膜破坏,出现蛋白尿、血尿和管型尿;系膜细胞增生、肾小球内皮细胞肿胀、毛细血管腔闭塞、球管失衡致少尿或无尿,钠水潴留、血容量增加则导致水肿、高血压等。[7]

疏凿饮子主治“遍身水肿、气喘、二便不利”乃现代医学急性肾炎引起的高血压循环充血征也。[7]

472 其他

常用于治疗颅内压增高等属水湿壅盛,表里俱实者。[5]

48 疏凿饮子的药理作用

[8]

481 对肾脏及泌尿系统功能的影响

君药商陆煎剂及所含皂苷甲能降低血清中自身抗体和淋巴细胞转化水平,改善肾组织的炎症,其所含α菠菜甾醇能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对糖尿病肾病有治疗作用,其煎剂可减少自身免疫性肾小球肾炎的尿蛋白,抑制血清中TNF、IL1、IL6的产生;商陆能 血管运动中枢,使肾小球毛细血管扩张、循环加速而产生利尿作用;其利尿作用与剂量有关,小剂量有利尿作用,大剂量反而使尿量减少,本方剂中商陆用量偏少,取其利尿作用。臣药木通有利尿作用,关木通水煎剂20g/kg灌胃24小时排尿百分率为162%,稍弱于双氢克尿噻025g/kg的利尿作用,其水煮醇沉剂1g/kg静滴可使家兔尿量成倍增加,同时使尿中钾、钠、氯离子排出量增加。茯苓皮可增加水肿患者尿液的排出,对肾炎水肿患者茯苓皮的利尿作用显著;茯苓皮利尿的作用机理:其所含茯苓素可能是一种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对Na+K+ATP酶和细胞中ATP酶有显著的激活作用,从而影响肾小管对Na+的重吸收。臣药泽泻直接作用于肾集合管,抑制K+的分泌和Na+的重吸收,抑制肾Na+K+ATP酶活性,减少Na+的重吸收,增加心钠素的含量,从而产生巨大的利尿作用。赤小豆也有利尿作用,这不仅有利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时水肿的消除和缓解肾炎时急性循环充血现象,同时商陆的作用还能有效地对肾小球肾炎进行治疗。

482 对胃肠道功能的影响

君药商陆皂苷具有抗胃溃疡作用,而商陆只有在中毒时才有腹泻作用。木通对肠道有兴奋作用,使肠道收缩幅度增加。大腹皮也能兴奋胃肠道。槟榔有拟胆堿样作用,兴奋胆堿受体,增加肠蠕动。槟榔水提取物能加快胃排空,促进小肠吸收及推进运动,促进胃动素及血管活性肽分泌,并能兴奋膀胱逼尿肌,促进排尿。茯苓也有抗溃疡作用。佐药生姜既有止吐作用,又有保护胃黏膜、抗溃疡作用,6姜辣烯醇,6姜辣醇、8姜辣醇、10姜辣醇对胃肠道有推进运动。该方剂中上述几味中药有可能是通便和泻下功能增强,从而使体内多余的水液从肠道中排出,有利于水肿和循环充血的治疗。

483 对心脏及血压的影响

臣药茯苓皮的多种提取物能增加心肌收缩力,加快心率。木通水煎剂有强心作用,此作用与洋地黄类似。泽泻乙醇提取物有迅速持久的降血压作用,泽泻醇能抑制血管紧张素Ⅰ、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同时有降血脂、抗动脉硬化作用;泽泻水提取物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作用。槟榔有减慢心率的作用,有抑制血管紧张素转移酶的活性,扩张血管,并有降血压作用。羌活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同时羌活挥发油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营养性血流,改善心肌缺血;羌活水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心律失常、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显著降低血液黏度,并有抗休克作用,同时羌活水煎醇沉液对多种类型的血栓形成均有抑制作用。佐药生姜可兴奋心脏血管中枢,使心脏兴奋性增加,6姜辣醇、8姜辣醇、10姜辣醇均为强心药,姜辣烯酮对血压可产生一过性降压、明显升压和持续性降压三相作用。秦艽则有明显的短暂的降低血压和减慢心率的作用。上述各药强心、减慢心率、降低血压等作用对急性肾炎并发高血压和急性循环充血有一定治疗作用。

484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君药商陆含有抗病毒蛋白,对多种病毒有抑制作用;商陆煎剂对流感杆菌、肺炎杆菌、痢疾杆菌及部分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臣药槟榔水煎剂对金**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对许兰黄癣菌等多种真菌有抑制作用,并有抗流感病毒作用,同时有灭螺作用、抗绛虫及血吸虫作用,还对蛲虫、蛔虫、钩虫、姜片虫有驱杀作用。臣药泽泻对金**葡萄菌、结核杆菌等有抑制作用。茯苓煎剂对金**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并能杀死钩端螺旋体。木通对革兰氏阳性菌及阴性菌以及部分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羌活除对上述部分细菌有抑制作用外对伤寒杆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布氏杆菌、变形杆菌、枯草杆菌、蜡样芽孢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秦艽除对上述部分细菌有抑制作用外还对副伤寒杆菌、霍乱弧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炭疽杆菌及某些真菌有抑制作用。生姜除对上述部分细菌有抑制作用外,还对霍乱弧菌、沙门菌、链球菌及许多真菌有显著抑制作用,同时有抗病毒等作用。

485 抗炎及增强免疫作用

君药商陆有明显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商陆皂苷能促进白细胞吞噬功能;商陆糖蛋白具有抗原性,能 T细胞产生多种集落 因子及白细胞介素Ⅱ;商陆有丝分裂原有 T细胞转化的作用,既能激活T细胞又能激活B细胞,使非致敏淋巴细胞转化为“细胞毒性效应淋巴细胞”,能 B细胞对胸腺核苷的活力,促进DNA的代谢,从而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同时能诱导干扰素IFNγ,产生免疫球蛋白;商陆EsA注射剂能明显抑制炎症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水肿及免疫肉芽肿,减少TNF的产生。臣药泽泻通过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而具有显著抗炎作用,对炎症渗出、水肿、肉芽肿均有抑制作用。臣药茯苓皮所含茯苓多糖有增强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的作用,可使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增加,拮抗免疫抑制剂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抑制,使胸腺、脾脏、淋巴结重量明显增加;使淋巴细胞毒性增强20~28倍,并升高淋巴细胞转化率,使脾脏抗体分泌细胞数明显增多。茯苓素对免疫功能有调节作用,能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但对淋巴细胞转化及抗体产生有抑制作用,使免疫球蛋白含量上升。佐药羌活不仅有抗组胺作用,抑制迟发型超敏反应,同时通过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而有显著抗炎作用,而且羌活还具有抗脂质过氧化反应的作用。秦艽具有显著抗炎作用。生姜不仅有抗5HT作用,而且能清除自由基,有抗氧化作用,对炎症早、晚期均有显著抑制作用。

49 各家论述

1《医方集解》:此足太阳手足太阴药也。外而一身尽肿,内而口渴便秘是上下表里俱病也。羌活、秦艽解表疏风,使湿以风胜,邪由汗出,而升之于上;腹皮、苓皮、姜皮、辛散淡渗,所以行水于皮肤;商陆、槟榔,椒目、赤豆,去胀攻坚,所以行水于腹里;木通泻心肺之水,达于小肠,泽泻泻脾肾之水,通于膀胱。上下内外分清其势,亦犹神禹疏江凿河之意也。

2《医宗金鉴》:以商陆为君,专行诸水。佐羌活、秦艽、腹皮、苓皮、姜皮行在表之水,从皮肤而散,佐槟榔、赤豆、椒目、泽泻、木通,行在里之水,从二便而出,上下、内外,分消其势,亦犹神禹疏凿江河之意也。

410 歌诀

疏凿饮子泻水方,木通泽泻与槟榔;羌艽苓腹椒商陆,赤豆姜皮退肿良。[5]

411 出处

《严氏济生方》水肿门

5 《朱氏集验方》卷五方之疏凿饮子 51 方名

疏凿饮子

52 组成

人参1两,木通1两,半夏1两,附子(炮)1两,草果仁1两,木瓜1两,秦艽1两,槟榔1两,杏仁1两,赤茯苓(连皮)1两,橘红1两,厚朴1两半,木香半两,甘草半两。

53 功效主治

《朱氏集验方》卷五方之疏凿饮子具有下气定喘,导泉消肿之功效。主治喘。

54 疏凿饮子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半两,水1盏半,加生姜7片,煎至8分,去滓,不拘时候服。

55 出处

古代医家在长期与糖尿病做斗争的实践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临床经验,提出药物、饮食、运动、精神、针灸等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至今仍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1 饮食疗法:

  中国最早提出饮食疗法。公元650年唐代医家逊思邈明确指出糖尿病人要忌面、米及水果等。比过去误认为最先知道用饮食控制治疗糖尿病的John Rollo约早千余年。唐代孙思邈是世界糖尿病饮食疗法的鼻祖,《千金要方》指出:“安身之本,必须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全生”;“食既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气血……安疾之本,必资于食;救疾之速,必凭于药”。并认为医者应当懂得怎样使患者去调养饮食:“夫医者,当需先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强调指出糖尿病有三禁,消渴“疗之愈否,属在病者,若能如方节慎,旬月而瘳,不自爱惜,死不旋踵。方书医药,实多有效,其如不慎者何?其所慎有三:一饮酒;二房室;三咸食及面。能慎此者,虽不服药而自可无它,不知此者,纵有金丹,也不可救,深思慎之。  

2 ”运动疗法:

中国最早提出运动疗法治疗糖尿病

。公元610年隋朝太医博士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一书中提出糖尿病人应参加适当的体育运动。指出消渴病人应该进行导引,导引后应“先行一百二十步,多者千步,然后食之”,这比过去误认为在世界上最先提出糖尿病体育疗法的John Brown要早千余年。如《外台秘要》云:“解衣赕卧,伸腰直少腹,五息止,引肾,去消渴

,利阴阳。解衣者,使无坚碍;赕卧者无外想,使气易行;伸腰者,使肾无逼蹙;……使气满少腹者,摄腹牵气,使无息即止之;引肾者引水来咽喉。润上部,去消渴枯搞病;利阴阳者,饶气力也”。王焘也指出糖尿病患者应运动锻炼:“养性之道,不欲饱食便卧,终日久坐,……人欲小劳,但莫久劳疲极也,也不可强所不能堪耳”;又说糖尿病患者“不得每夜食,食必即需行步,食稍畅而坐卧”。这些为我国古代运动疗法的理论  

3精神疗法:七情六欲过度是导致疾病的重要因素,调养情志在治疗中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故《景岳全书》说糖尿病患者:“初觉燥渴,便当清心寡欲,薄滋味,减思虑,不治可瘳;若一毫不谨,纵有名医良剂,则必不能有生矣”。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也记载:“不减滋味,不戒嗜欲,不节喜怒,则病愈而可复作;能从此三者,

消渴也不足忧矣”。

消渴病的教育概念及有关康复问题,在我国一千年前即被认识和提出。最早告诉人们消渴病人应注意体育运动的是隋代的巢元方,他在《诸病源候论》中说:消渴病人应“先行一百二十步,多者千步,然后食。”唐王焘亦云:消渴“人欲小劳,但莫久劳疲极”。

4教育疗法:孙思邈强调了糖尿病患者的教育问题,其曰:“消渴病人,治之愈否,属在患,倘能如方节慎,旬日可瘳,不自爱惜,死不旋踵。”又云:“凡医治病……须使有病者知之为要”。 而且要让患者“家家自学,人人自晓”。这些思想和措施即使今天看来也是相当科学先进的。《景岳全书》也曰:凡消渴病人“初觉烦躁渴,便当清心寡欲,薄滋味,减思虑,则治可瘳,若有一毫不慎,纵有名医良剂,则必不能有生矣。”

中医讲糖尿病是消渴,《本草纲目》上说有上消、中消、下消,上消的人表现的症状为少食多饮;中消的人表现为多食;下消的人表现为多尿,小便如膏油。

有关糖尿病的饮食、药方和并发症(以下是我的经验和体会,希望能给你带来一点帮助,也供参考)

我是一个2型糖尿病患者,我觉得糖尿病人的最主要的要注意饮食,如果刻意控制血糖而不吃东西是不行的,否则血糖也没控制住人身体先垮了。我比较注意饮食全面我觉得饮食上要特别注意不要吃糖(巧克力等),太甜的水果也不要吃,其他饮食上鱼、虾、肉都可以吃,糖尿病患者也可以快乐享受美食,压力不要太大。主食米饭、馒头、粥、玉米我都经常吃,但每样都不要一次吃太多,一天总量要控制。一天别集中吃太多甜的。今天吃这种明天吃另外一种,错开。这样想吃的东西就可以吃点了。饮食要有花样,以保证有各种足够的营养。只有你的营养好了,身体的各项机能运行正常,才能保证身体能够正常的将糖转化为身体所需的能量。适量运动,我认为最好的运动是散步,尤其是年龄稍大一些的一定不要做运动量太大的运动,膝盖承重,会受伤的。另外精神压力不要太大。特别注意,不要用称称着数量去吃,因为每人的体重不同,男同志和女同志所需也不同,老人和年轻一点的所需也不同,所以饮食上以不吃撑为好,因为身体好还是需要各种营养的。

我血糖高也有几年了,厉害的时候血糖一高身上就伴随着发炎,用单纯治消炎的药也不管用,但我把血糖降下来后,身上的炎症也随之就好了。所以我对糖尿病并发症的看法是,一定要治本,首先把血糖降下来,再配合治并发症。要降血糖也要治本,调养身体最重要,让身体各项机能运转正常才行。尤其要注意饮食的营养,当然不能吃糖就是不能吃,得控制。

我有一个方子,也是一个中医大夫告诉我们的。你拿这个方子去问一下你们那里的中医大夫,看你的体质适不适合吃。最近我的空腹血糖在73,吃了下面的这个方子,血糖在半个多月的时间里降到了65,身体感觉有劲,皮肤特别滑,舒服。

方子如下:

中药天门冬2斤,熟地黄1斤为末,炼蜜丸如弹子大,一次吃3丸(如每丸9克就吃2丸),每天三次。坚持吃吃很有好处,身子会感觉有力气的,另外皮肤会感到很光滑,很舒服。注意事项:虚寒泄泻及外感风寒至咳者忌服。这些中药做好丸子后大概能吃40天。

另外天门冬2斤,熟地黄1斤,我们这的中药店给加工的,你给你们当地的药店说加工成蜜丸,药店的专业人员就知道怎样加工了。自己不太好加工,因为两味中药发粘,药店是有设备先烘干,再加工成蜜丸的。

这个方子我在《本草纲目》中查询了,我感觉好的地方,都给出了合理解释。比如,我吃药丸后皮肤感到特别滑,是因为此方主肺气,而肺主皮毛,所以我的皮肤好;还有我吃后感到特别有力气(因为糖尿病患者容易没力气),而此方能轻身益气;

这个方子中医大夫给我后,我查阅了《本草纲目》,本草纲目中也有此方,本草纲目中说:天门冬的根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各种由风、寒、湿引起的肢体疼痛或麻木,强骨髓,驱虫,去伏尸。长期服用轻身益气,延年不饥。保定肺气,去寒热,养肌肤,利小便,冷而能补。主肺气咳逆,喘息促急,肺瘘生痈吐浓。清热,通肾气。止消渴,去热中风,治湿疥。镇心,润五脏,补五劳七伤。治吐血咳嗽,化痰润燥,滋阴,清热降火。阳事不起者,宜经常服用。

对应着我吃药后的感觉,皮肤特别滑,有力气,血糖在降低。

如还有问题,可给我发私信。

黄芪桂枝五物汤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金匮要略》卷上方之黄芪桂枝五物汤 31 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别名 32 ...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