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有什么历史典故?
第一套 胜战计
第一计 瞒天过海 第二计 围魏救赵 第三计 借刀杀人
第四计 以逸待劳 第五计 趁火打劫 第六计 声东击西
第二套 敌战计
第七计 无中生有 第八计 暗渡陈仓 第九计 隔岸观火
第十计 笑里藏刀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第三套 攻战计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
第四套 混战计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第二十计 混水摸鱼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 第二十四计 假途伐虢
第五套 并战计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 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颠
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 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 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
第六套 败战计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 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 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
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要真正了解这段历史,最好的途径还是通过史书,而且还得是正史,虽然很多时候史官因为当权者的原因会抹除或者改变一些历史,但总体而言正史比起其他的野史杂记、道听途说等来着更准确一些,也往往是最接近历史真相的一个跳板(不绝对,但绝大部分如此)。
有记载三国历史的史书很多,《三国志》、《资治通鉴》、《英雄记》、《魏略》、《九州春秋》等等,如果要从中选一本最适合了解三国真相的史书的话,陈寿编著的《三国志》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相比《三国志》,其他史书或多或少有所不足。有的年代太过久远,难免失真,比如《资治通鉴》是北宋时期编著,隔了将近千年,虽然司马光能力一流,但这么久远的事情记载起来也不可能处处详尽;有的虽然是三国时期的史官所著,但政治性太强,片面不可靠,比如《魏略》就是魏国人自己编撰的,其中多有对曹操的褒奖而少了一些客观;有的虽然是三国时期的文人所著,政治性不强,却已失传,比如王粲的《英雄记》记载的都是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按理杜撰胡编的可能性不大,可惜原文已佚。
另一个主要的原因则是陈寿这个人和《三国志》本身成书的年代。
陈寿(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人。三国时蜀汉及西晋时著名史学家。少时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蜀降晋后,历任著作郎、长广太守、治书待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职。晚年多次被贬,屡次受人非议。元康七年(297年)病逝,享年六十五岁。
太康元年(280年),晋灭吴结束了分裂局面后,陈寿历经10年艰辛完成了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全书共65卷,367万字,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
历史上对陈寿的评价也多褒意。
司马衷:寿才宜真,不足久兼也。
谯周:卿必以才学成名,当被损折,亦非不幸也,宜深慎之。
时人:善叙事,有良史之才。
裴松之:寿书铨叙可观,事多审正。诚游览之苑囿,近世之嘉史。
从这里透露出两个重要的信息,一个是陈寿这个人编著史书的才能很高,有良史之才,另一个则是陈寿这个人为人正派,严谨,所以他在编著的史书,基本上都是真实可靠的(当然肯定会有一些误处,这个是难免的,而且也很少)。再加上陈寿原本就是蜀国人,在三国归晋后才编著的史书,时代隔阂很小不说,他本身编著的时候也不存在什么魏蜀吴的政治立场,只有一个史学家的客观立场,所以也就显然《三国志》更加可信。
如果确定要看《三国志》,这里建议要看有裴松之注的版本,自古以来看三国就有“陈志裴注”的说话,陈志是陈寿的《三国志》,裴注则是裴松之为《三国志》作的注。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陈寿虽然严谨,导致《三国志》基本可信无误,但也正因为他的严谨,导致很多模棱两可不排除真实性可能的史料被他给摒弃了,而裴松之搜罗广博,引书首尾完整,不加剪裁割裂。为了注释《三国志》,他收集了三国时期的原始材料达一百五十多种,博引各家著作的原文,注文字数约超过原文的三倍,基本上每一个可能的真相裴注都会罗列出来,供后人自己判断。所以看《三国志》加裴注,不仅能更接近历史真相,还能拓展我们的思维能力,对于历史真相有一个自己的思考和判断。
1 100分悬赏:三国演义全篇古文
三国演义》——故事梗概●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汉末十常侍为奸,朝政日非,人心思乱张角兄弟起事百姓拥护,官军望风而靡,刘备不甚读书,性宽和,寡言事,喜怒不形于色;其父早丧,玄德幼孤,事母至孝;家贫,贩屦织席为业,为汉室宗亲桃园三结义,刘关张一败黄巾于郡,二败黄巾于青州曹操幼时,用计谋使父不听叔父责已之言何曰:"安天下者必此人也",汝南许劭说操为"治世之奸雄"操除洛阳北部尉时,不辟豪贵,威名颇震,因黄巾起拜骑都尉,引兵征剿玄德兄弟三人救出被张角打败的董卓卓见玄德为白身,不为礼,张飞欲斩之●第二回张翼德怒鞭督邮何国舅谋诛宦竖刘关张与朱[]孙坚打败黄巾,朱[]诏封车骑将军,河南尹;孙坚除别郡司马上任,唯刘备听候日久,不得除授,后被封为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署县事一月,与民无犯,民皆感化;与关张情同手足督邮至县索贿,张飞鞭督邮后三兄弟离去玄德助刘虞平黄巾,刘虞,公孙瓒奏备功,荐为别郡司马,守平原县令宫中何进与十常侍周旋●第三回议温明董卓叱丁原馈金珠李肃说吕布何进不听曹操之劝,从袁绍计,欲召四方之士除宦官西凉刺史董卓得诏进发,何进中十常侍之计入宫被斩,袁绍,曹操入宫杀宦官,宦官劫少帝和陈留王,去北邙山,闵贡找回,半路遇董卓卓引兵横行就都,欲废少帝立陈留王,遭荆州刺史丁原等反对,丁原领义儿吕布讨卓,李肃为卓说吕布投卓为子●第四回废汉帝陈留践位谋董卓孟德献刀董卓废少帝立陈留王为献帝(九岁),强迫蔡邕为侍中少帝作怨诗,李儒奉卓命以鸩酒毒害之董卓摄君害民曹操持王允之宝刀刺卓,不成,骑卓所赐之马而逃被中牟县令陈宫抓住,弃官同逃八路诸侯战吕布而败,刘关张战吕布,吕布逃至虎牢关上操因多疑而杀吕后奢全家并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视操卓为一路人●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操到陈留招天下士,立袁绍为盟主,讨卓公孙瓒荐玄德,关,张吕布部将华雄连斩数将,关公出斩华雄,曹操抚慰,袁术歧视八路诸侯战吕布而败,刘关张战吕布,吕布逃至虎牢关上●第六回焚金阙董卓行凶匿玉玺孙坚背约董卓听李儒计要从洛阳迁都长安,董卓说:"吾为天下计,岂惜小民哉! "李[],郭汜驱洛阳之民数百万口往长安,死者不可胜数又纵军士* 女,夺人粮食;啼哭之声,震动天地卓临行,教人放火烧居民房屋孙坚飞奔洛阳救火,于井中得玉玺,离袁绍而去江东曹操领兵讨董卓,被吕布打败后埋怨袁绍"迟疑不进,大失天下之望",投扬州去,公孙瓒与刘,关,张,亦离袁而去,袁自投关东荆州刺史刘表截孙坚讨玉玺●第七回袁绍磐河战公孙孙坚跨江击刘表袁绍与公孙瓒战于磐河,公孙瓒败,被赵云所救,赵云因绍无忠君救民之心,弃之而投奔公孙奔公孙瓒公孙瓒不重用赵云刘,关,张前来助公孙瓒,与赵云相见,甚敬重,不忍相离袁术向袁绍要马不得,向刘表借粮不能,使书叫孙坚伐刘表,已伐乃兄袁绍孙坚伐刘表;刘表先败,后听蒯良计,在砚山用矢石打死孙坚孙策用黄祖换父尸后回江东●第八回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董卓在长安任意杀戳王允与歌妓貂蝉暗设连环之计,要借吕布杀董卓王允分别把貂蝉许与董卓和吕布,使二人猜疑吕布趁卓与帝共谈,与貂婵私会相府后园凤仪亭,卓赶来,大怒●第九回除暴凶吕布助司徒犯长安李[]听贾诩李儒让董卓把貂婵赐与吕布,收买其心卓告貂婵,婵哭诉不去李儒叹曰:"我等皆死于女人之手矣"董卓领貂婵去眉坞,王允与吕布计议杀卓,派李肃假传天子诏要禅位于卓,卓欣然以往被杀蔡邕哭董卓,王允将他下狱缢死李 郭求汜王允赦罪不得,从谋士贾诩计聚陕人反之,败吕布,围长安,杀王允,欲杀献帝谋大事●第十回勤王室马腾举义报父仇曹操兴师李[]郭汜等向献帝求得官职,三次改葬卓尸西凉刺史马腾,并州刺史韩遂引兵伐李,郭,各有胜负曹操破黄巾军,将所获精锐俘虏兵编为"青州兵""其余尽令归农",自此威名日重操在兖州,招贤纳士操接父嵩由陈留郎琊往兖州,途中嵩被黄巾降将所杀,操为报父仇,亲讨降将新主陶谦●第十一回刘皇叔北海救孔融吕温侯濮阳破曹操北海孔融准备救陶谦,自己却被黄巾管亥打败包围太史慈与刘关张杀败黄巾玄德又借得公孙瓒兵二千并赵子龙一行往救陶谦,陶谦要让徐州与刘备,刘备不受操因吕布助张邈夺取兖州而退兵陶谦二让徐州与刘备,刘力求不肯,从陶谦而屯小沛曹操被吕布战败,典韦救出●第十二回陶恭祖三让徐州曹孟德大战吕布曹操又被夏侯[忄+享]所救吕布用陈宫计,诱曹入濮阳城而大败之操诈言被烧死,诱吕布入寨,大败之两家因粮不济而退兵陶谦病危,三让徐州于刘备,备不受,陶谦指心而死,刘备于是暂领徐州操东略陈地,次及汝,颖打败黄巾何仪,黄邵操使埋伏计俘计褚,褚降曹操复兖州,败吕布,取定陶,尽得山东之地●第十三回李[]郭汜大交兵扬奉董承双救驾吕布投刘备,驻小沛太尉杨彪使反间计,李[],郭汜互相残杀张济与催,汜讲和,两人从之郭汜劫驾,董承等救驾催,汜又商量杀帝分天下,李乐护驾守。
2 三国的文言文谁知道诸葛亮的是三国时期最典型的代表作了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依、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穆,优劣得所也。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译文:
臣诸葛亮上言:先帝创立帝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已分成魏、蜀、吴三国,我们蜀国人力疲惫,物力又很缺乏,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然而,侍卫大臣们在宫廷内毫不懈怠,忠诚有志的将士在疆场上舍身作战,这都是因为追念先帝在世时对他们的特殊待遇,想报效给陛下啊。陛下确实应该广泛地听取群臣的意见,发扬光大先帝留下的美德,弘扬志士们的气概;不应该随随便便地看轻自己,言谈中称引譬喻不合大义(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忠臣进谏劝告的道路。
皇宫的侍臣和丞相府的宫吏都是一个整体,对他们的提升、处分、表扬、批评,不应该因人而有什么差别。如果有营私舞弊、违犯法律和尽忠行害的人,陛下应交给主管的官吏,由他们评定应得的处罚或奖赏,用来表明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方针。不应偏袒徇私,使得宫内和宫外有不同的法则。侍中郭攸之、费祎、侍郎董允等人,他们都是忠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因此先帝把他们选 留给陛下。我认为宫中的事情,无论大小,陛下都应征询他们,然后再去实施,这样一定能补求欠缺疏漏的地方,获得更好的效果。将军向宠,性格和善,品德公正,精通军事,从前经过试用,先帝称赞他有才能,因此大家商议推举他做中部督。我认为军营中的事务,都应与他商量,这样一定能使军队团结协作,将士才干高的差的、队伍强的,都能够得到合理的安排。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兴隆昌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所以倾覆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时,每次与我谈论这些事,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感到叹息、惋惜痛心的。侍中郭攸之、费祎,尚书陈震,长史张裔,参军蒋琬,这些都是忠贞贤良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室的兴隆就指日可待了。
3 三国演义古文简介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纷争,魏、蜀、吴三国相继倔起,成鼎足之势,演出了一幕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长剧。
本书就是以此为历史背景演绎出的一部历史小说。 汉末爆发黄巾起义,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涌现出一批割据一方、拥兵自重的豪强,他们彼此为了各自利益又重新混战。
汉灵帝死后,少帝刘辨继位,为外戚何进所制,宦官杀死何进。袁绍起兵诛杀宦官,又被董卓打败,董卓废刘辨而立献帝刘协。
司徒王允巧施连环计,以貂蝉离间董卓、吕布父子,然后联合各路豪强,杀死董卓,而王允又被董卓部将所杀。随后,袁绍等17镇诸侯割据混战,最后,形成了三股强大的势力:北方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歼灭袁绍、袁术等势力,统一了黄河流域,占据了中原地带;刘备最初转徙不定,直至他三顾茅庐。
得诸 葛亮出山辅佐,才制定了正确有效的战略方针,即以“帝室之胄”、“光复汉室”为旗号,以“联吴抗曹”为基本方针。最后,经过“赤壁之战”,迫使曹操北还,得以占据四川全境。
逐步发展壮大;江东孙氏自孙坚开始,就以江东六郡81州为根据地站稳了脚跟,直至孙权,实力日益增强。 此后,三国争战层层展开。
先是孙权乘关羽和曹兵交战之际,派兵偷袭荆州,关羽败走麦城,死于孙权之手。不久,曹操病死,其子曹歪废汉自立,定国号“魏”。
刘备亦继汉统,建立蜀汉。为报关羽被害之仇,刘备亲征江东,结果孤军深入,为陆逊所败,刘备病死白帝城,托孤于诸葛亮。
其后,孙权建立吴国。 刘备死后,诸葛亮辅佐少主刘禅,独撑危局。
其间,诸葛亮坚持联吴抗曹的基本方略,七擒孟获之后,稳定了后方。又先后六出祁山伐魏,但均以失败告终,诸葛亮也积劳成疾,病死军中。
他死后,姜维继其职,先后九伐中原,同样无功而返。后主刘禅昏职聩,朝 败,蜀汉国力日渐衰弱。
曹魏政权在曹丕死后,大权落入司马氏之手,最终司马炎篡魏,建立西晋。先灭蜀汉。
后亡东吴,三分天下至此重归统一。
4 关于三国徐庶的文言文庶《三国志》无传,裴松之引注《魏略》中记载有:“庶先名福,本单家子,少好任侠击剑。
中平末,尝为人报仇,白垩突面,被发而走,为使所得,问其姓字,闭口不言。吏乃于车上立柱维磔之,击鼓以令于市廛,莫敢识者,而其党伍共篡解之,得脱。
于是感激,弃其刀戟,更疏巾单衣,折节学问。始诣精舍,诸生闻其前作贼,不肯与共止。
福乃卑躬早起,常独扫除,动静先意,听习经业,义理精熟。“读了这段记载我们可以知道《三国演义》对徐庶生平的介绍取自《魏略》,而单福这一名字的来历无疑起源于“庶先名福,本单家子”。
按照《三国演义》中的描写,徐庶早先名福,是单姓人家的子弟,所以叫做单福,后改名为徐庶。但是这种理解大错特错了。
”
单家“二字在这里绝不是”单姓人家“的意思。单字有四音,作姓时读作”SHAN“,一般的情况下读作”DAN“。
古籍中常见”单家“一词。如《晋书。
苏峻传》:”峻本以单家,聚众于扰攘之际。“裴松之注《三国志》引《魏略》叙薛夏事迹:”薛夏字宣声,天水人也。
博学有才。天水旧有姜、净、任、赵四姓,常推于郡中,而夏为单家,不为降屈。
四姓欲共治之,夏乃游逸,东诣京师。“所以《魏略》所谓徐庶”本单家子“,是说徐庶出身寒微,非高门大族。
并非说徐庶本是姓单人家之子。徐庶,字元直,曹魏重要谋士。
在刘备居新野时投奔刘备。208年,曹操南下,大破新野,徐庶与诸葛亮一起行至长板坡时被曹操击溃,徐庶的母亲也被曹操抓了去。
徐庶对刘备说:“我所能发挥才能的,只有新野小县。现在新野没有了,我心已乱。
老母在曹操处,请让我去。”刘备签应后,徐庶就去投奔了曹操。
赤壁之战时,徐庶被派往镇守长安,以防西凉马腾。赤壁之战后,徐庶很好的起到了谋士的作用,深得曹操喜爱。
曹丕继位后,徐庶官至三公之列,在诸葛亮北伐时都为司马懿出了不少主意。历史上的徐庶和《三国演义》中写的是完全两个人。
所谓“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是完全没有根据的。徐庶非但不是一言不发,而是说了很多话。
否则他决不可能会官至三公。如果不说忠义的话,徐庶真是一个不错的谋士。
三国志09的徐庶按三国演义的说法,徐庶之才强于二荀,但在三国志中,对徐庶的记述却极少,只说他是诸葛亮少年时的朋友,后来跟随刘备,也没有什么建树,只是推荐了诸葛亮算是功绩。而如果结合裴注中所载魏略中的说法,则徐庶的形象就更不那么圆满了:“亮独观其大略。
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而谓三人曰:“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也。””——在诸葛亮的眼中,徐庶的才能只能做到郡守,和自己根本就不是一个等级的。
而徐庶后来由于襄阳追击战中,老母被捕获,于是就同他的朋友石韬一起跟随了曹操,最后只是做到了御史中丞,似乎也验证了诸葛亮的评论。因此有人据此就认为历史上的徐庶是一个和三国演义中的徐庶完全不同的凡夫俗子,即没有荀、郭之才,也没有鸿鹄之志,对于刘备阵营来说,实际上也是有他不多,没他不少的人物。
但如果我们读史时再仔细一些,就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在三国志中明确记载徐庶的志向是“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和诸葛亮的志向是一样远大的。
他跟随刘备后,立刻得到刘备的器重,这个器重是在徐庶推荐诸葛亮之前就得到的,因此徐庶才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而后来,诸葛亮听说徐庶在魏国只作到御史中丞时,又叹息说“魏殊多士耶!何彼二人不见用乎?”,和少年时的评价截然不同。
(但徐庶不被重用,不一定是能力问题,也许存在其它方面的原因。因为毕竟徐庶与刘备阵营的关系太密切了,所以魏国不可不防。
赤壁时曹操让徐庶去镇守长安,也是不想让他与故主在战场上相见,这从侧面也说明了徐庶处境的尴尬。至于诸葛亮说“魏殊多士耶!何彼二人不见用乎?”,则更多的是在感叹魏国人才济济和对旧友才华被浪费的惋惜,并没有想说“徐庶在魏国排不上号”的意思)。
而资治通鉴中的一段记述,更能说明徐庶在诸葛亮心目中的地位:“五月,太子禅即位,时年十七。尊皇后曰皇太后,大赦,改元建兴。
封丞相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亮乃约官职,修法制,发教与群下曰:“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
若远小嫌,难相违覆,旷阙损矣。违覆而得中,犹弃敝趫而获珠玉。
然人心苦不能尽,惟徐元直处兹不惑。又,董幼宰参署七年,事有不至,至于十反,来相启告。
苟能慕元直之十一,幼宰之勤渠,有忠于国,则亮可以少过矣。”以上不是原创,是一位匿名网友缩写,本人很喜欢,所以转载过来,不指望采纳。
5 关于三国人物的轶事(文言文+翻译)曹操斩杀颜良、文丑
原文:
《三国志·太祖本纪》:“公乃引军兼行趣白马,未至十馀里,良大惊,来逆战。使张辽、关羽前登,击破,斩良。遂解白马围,徙其民,循河而西。绍於是渡河追公军,至延津南。公勒兵驻营南阪下,使登垒望之,曰:“可五六百骑。”有顷,复白:“骑稍多,步兵不可胜数。”公曰:“勿复白。”乃令骑解鞍放马。是时,白马辎重就道。诸将以为敌骑多,不如还保营。荀攸曰:“此所以饵敌,如何去之!”绍骑将文丑与刘备将五六千骑前后至。诸将复白:“可上马。”公曰:“未也。”有顷,骑至稍多,或分趣辎重。公曰:“可矣。”乃皆上马。时骑不满六百,遂纵兵击,大破之,斩丑。良、丑皆绍名将也,再战,悉禽,绍军大震。”
译文:
曹操于是带着军队日夜兼程奔向白马,离那里只有十多里的时候被发觉,颜良大吃一惊,回过头来攻打曹操,曹操让张辽、关羽为前锋,大胜,并且斩杀了颜良。于是解了白马之围。带领白马民众沿着黄河向西迁徙。袁绍于是带着军队度过黄河追击曹操,一直追到了延津的南面。曹操停止前进并在南阪附近安营扎寨,让人登上防守用的墙壁观察,说:“有600多骑兵。”,一会儿又说:“骑兵比刚刚估计的还要多点,步兵多的数不过来。”,曹操说:“不要再报告了。”接着命令骑兵解下马鞍,放掉马的缰绳。当时的情况是从白马带出来的军用物质还堵在路上。其他将领认为敌人的骑兵太多,还不如退回营寨中去死守消耗敌军。荀攸说:“此举的目的是诱敌,退回去做撒子嘛。”袁绍的骑兵统帅文丑和刘备带领了大概五六千骑兵一起到来。其他将领又对曹操说:“现在可以上马了吧。”曹操说:“还不行。”,一会儿之后,敌方的骑兵又多了些,有些都奔向曹操堵在路上的辎重物质了。曹操说:“现在可以了。”。于是大家一起上马。当时曹操的骑兵合起来还不到600人,放马杀了过去,打破敌军,并斩杀了文丑。颜良、文丑是袁绍手下的名将,两仗就都被禽杀,袁绍的军队被大大的震惊了。
6 一些文言文包括三国的题1简述 中下列情节的大致内容 此题应为《三国演义》中 (1)刮骨疗毒 羽中曹仁毒矢,需治疗。
在不进行麻醉的情况下,关羽一边下棋,一边任由华佗为自己进行外科手术。 这样的情况很容易感染……因此不建议患者选择这样的环境进行手术。
(2)煮酒论英雄 打败吕布后,刘备随操回许都,被献帝认为皇叔。某日,青梅成熟,曹操忆前年望梅止渴之故事,邀备共煮酒。
席间谈起天下英雄,操认为只有自己与刘备。刘备借雷声打诨蒙混过关。
之后借故回到徐州。 (3)空城计 马谡失街亭。
蜀被迫撤兵。此时仲达带兵来袭。
孔明令大开城门,无有士兵现身。自坐城楼弹琴。
司马懿惊疑不定,恐有伏兵,遂去。之后属残余城内的士兵成功退却。
(4)单刀赴会 鲁肃欲夺荆州,下书请关侯赴宴。关羽由义子、周仓陪同,驾一叶独舟赴宴。
宴间佯醉,一手提青龙刀,一手揽住子敬而行。吴伏兵恐误伤都督,不敢发难。
关羽来到岸边,安然离去。 2简述关于关羽,张飞,曹操,司马懿四人中任意三个人的故事 (1)关于温酒斩华雄 华雄连杀关东军13员大将,关羽请战,袁绍蔑其身份,不予理会。
曹操求情,赐酒一杯。关羽不愿饮酒,立誓温酒斩华雄,即径出营帐。
只一合,斩华雄于马下。酒尚温。
(2)张飞大闹长坂桥 刘备败走当阳。长坂坡前,一场鏖战。
那赵云,怀揣阿斗,单枪匹马,抵挡曹军八十三万人马,大将五十一员,砍倒大纛旗两杆,夺槊三条。马落陷坑,堪堪废命。
曹孟德,在山头之上,见一穿白小将,白盔白甲白旗靠,坐骑白龙马,手使亮银枪,实乃一员勇将也。心想,我若收服此将,何愁大事不成,心中就有爱将之意。
暗中有徐庶保护赵云,徐庶进曹营,一计未发。今日一见急忙言道,丞相,莫非有爱将之意?曹操言道,正是。
徐庶言道,休放冷箭,即可收复于他。曹操闻听急忙传令,令出山摇动,三军听分明,我要活赵云,不要死子龙。
倘有一兵一将损伤损赵将军之性命,八十三万人马,五十一员战将,与他一人抵命。众兵闻听,不敢前进,种将闻听不敢靠前。
单凭赵将军杀法甚勇,只杀了个七进七出,闯出重围。曹操一见,这样勇将,焉能放走。
在后面紧紧追赶。追至到当阳桥前,张飞赶到,高叫四弟不必惊慌,某家在此,料也无妨!让过赵云人马,曹操赶到,不见赵云,只见一黑脸大汉,立于桥头。
急忙问到:这黑脸大汉,他是何人?夏侯憞言道,他乃张飞莽撞人。曹操闻听,大吃一惊。
想当初关公在白马坡曾我言道,他有一结拜三弟,姓张名飞字翼德,若在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级如探囊取物,反掌观纹一般。今日一见,果然英勇,撤去某家青罗伞盖,观一观莽撞人的武艺如何?只见张飞豹头环眼,面如润铁,黑中透亮,亮中透黑。
压耳黑豪抓笔相似,海下一部黑钢髯,犹如钢针,恰似铁线。头戴镔铁盔,二龙斗宝,朱缨飘洒,上嵌八宝轮罗伞盖,花罐鱼肠。
身披锁子大叶连环甲,内衬皂罗袍,一条红宽裤足蹬虎头战靴,跨下马万里烟云兽,手使丈八蛇矛。咬牙错齿,捶胸愤恨。
大骂,曹贼听真,现有你家张三爷在此,尔或攻或战或进或退或争或斗不攻不战不进不退不争不斗,尔乃匹夫之辈。大喊一声,曹兵后退。
大喊二声,顺水横流。大喊三声,把当阳桥喝断。
后人有诗赞美日,长坂桥前救赵云,喝退曹操百万兵,姓张名飞字翼德,万古留芳莽撞人。 (3)曹操割须弃袍 马超为父报仇,兵临潼关。
曹操领兵阻挡,不敌马超之勇武。逃跑中,西凉军中叫道“长须者为操”,遂割断长须。
于是又闻“红袍者为操”,乃弃袍。终于在乱军之中逃得性命。
(4)司马懿忍辱受衣 五丈原,魏蜀对峙。孔明自知命不将久,急欲战。
仲达不战。由是,以妇人衣冠予仲达,以激其出战。
司马懿欣然接受,不予理睬。 3请写出源于 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 (1)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赤壁之战,宜用火攻。
但当时为冬景天,都是西北风。这样的话,孙军处于下风处,即使起火,也只会烧到自己。
孔明观天象,知东南风将起,于是假托借东风,去祭坛祈祷。由此从东吴脱身。
(2)草船借箭 公谨欲借故杀孔明,使造箭。孔明借大雾,与鲁肃率众船行至操营切近。
船上遍布稻草人。操营内疑敌军来袭,放箭御敌。
于是箭被赚走。诸葛亮按时完成任务。
闭月羞花 貂禅出生前3年,村里花木即不再开花。出生时正值夜间,月朗星稀。
但她出生之时,瞬间起厚云将月遮住。 桃花源记 1、请补充“文章第二段的内容”,否则无法作答 2、无非是地理隔离因此不受外部战火骚扰而已。
只是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人们梦想中的一种生活状态而已。 3、相比于虚幻而不可能实现的桃源,我个人更倾向弱肉强食的现实社会。
只有竞争,生物才能进步。但是竞争则不可避免的最终成为斗争,最终演变成战争。
而挑起战争之后胜利和征服的 是任何一个人类都无法拒绝的。毕竟男人的浪漫是星辰大海…… 其它: 1、自行解决 2、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
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田园诗人的鼻祖。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
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
三国时期的药书《吴普本草》。
《吴普本草》是一本药学著作,原书已佚,现在看到的内容是后人从其他医书中记载的内容整理出来,如清代焦理堂有辑本,系从《证类本草》、《太平御览》等书中辑出。
据说,该书是由华陀的弟子吴普所写,故名《吴普本草》。该书集录神农、黄帝、岐伯、雷公、桐君、扁鹊、季氏、《一经》、医和等9家之论,是魏(三国之一)以前药性研究之汇总。所记药效,注重临床实际,很少有神仙方士之类的记录,是比较重药学实践的一本书。
三国时期有什么历史典故?
本文2023-10-14 10:07:1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30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