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献上所记载的我国民歌的历史发展脉络是怎样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4浏览:3收藏

古代文献上所记载的我国民歌的历史发展脉络是怎样的,第1张

1)春秋战国时朗

孔子编的《诗经》应是我国第一部乐歌总集。其中的我国风》记录了周初至春秋中期(公元前11世纪一 前6世纪)近500年间15国的民歌,地域范围大致相当于今天黄河流域的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四省,以及长江流域的湖北北部和四川东部。

2)汉代(公元前206一公元220年)

“相和歌”是个综合性的名称,其中既包括北方各地流传的原始民歌,也包括根据民歌加工改编的艺术歌曲,还包括在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大型舞曲《大曲》。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589)

随着政治、文化中心的迁移与扩散,南方的民歌受到重视和喜爱,并传到北方。这时特别受到关注的是湖北一带的 “西曲”和江苏一带的“吴歌”。二者皆为民间徒歌(即无伴奏)形式,内容多表现男女之间的感情。所不同的是,“西曲”多反映水边、船上的离情,“吴歌”多 表现家庭儿女的意趣。

4)唐代(618—907)

随着民歌的广泛流传和应用,人们开始从中选择出特别受到喜爱的曲调,进行更多的加工和改编,填入多种唱词,并在演唱上精心处理,这就是唐代的“曲子”。唐代“曲子”虽然源出于民歌,但已脱离了民歌最初的形式。

5) 宋代(960一1279)

民间曲子更加深入人心,成为多种民间音乐形式如说唱、戏曲等的构成基础旷文人们竞相模仿民间曲子的形式写作歌词,成为词牌。

6)明代中期开始

我国城市日渐繁荣,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带来了许多农村中产生的新民歌。城市艺人对其进行加工,将其作为自己卖唱谋生的手段,促成了这些民 歌的广泛传播。这时,开始有著录民歌小曲的刊本出现。至清代,见于著录的小曲计有208首,如[倒扳桨]、[叠断桥]、[一剪梅]、[刮地风]、[剪靛 花]、[绣荷包]、[满江红]、[太平年]等等。许多曲调至今仍在民间流传

具体的翻译内容如下:

1、“夏商西周继,春秋战国承”:

夏商周为中国奴隶社会的三个朝代,其中周分成两个阶段,西周和东周;东周又分成两个阶段,分别是春秋和战国;

2、“秦后西东汉,三国西东晋”:

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战国统一于秦朝,秦朝后是汉朝,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三国即魏蜀吴三国鼎立,最后统一于西晋,五胡乱后,晋王室南迁,建立东晋。

3、“对峙南北朝,隋唐大统一”:

南北朝时分南北两方,以长江一线为大致界限,南朝为四代:宋齐梁陈;北朝为:北齐、北周;随后杨坚建立隋朝,隋为中国的又一次统一,随后唐朝推翻隋朝统治建立。

4、“五代和十国,宋辽与夏金”:

唐之后为五代十国时期,五代分别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宋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在宋元时期还有几个与中原王朝并立的王朝,包括契丹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女真人建立的金和蒙古人建立的元。

5、“元明清三朝,中国疆土定”:

元明清三朝过后,封建王朝彻底结束统治。

扩展资料:

一、中国历史朝代歌,就是一首将中国历史上各朝代都串起来所形成的歌曲。这是现代人为了巧妙地记忆中国历史各朝代顺序而创造出来的,种类多,而且凸显历史特色。

二、目前应用较多的朝代歌:

1、(香港中学生常用简易版本)

黄虞夏商周,春秋战国秦,

两汉三国晋,晋后南北分,

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及民。

2、学校通用背诵版本(一)

夏商西周继,春秋战国承。

秦后西东汉,三国西东晋。

对峙南北朝,隋唐大一统。

五代和十国,宋辽与夏金。

元明清三朝,中国疆土定。

3、学校通用背诵版本(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参考资料:

——中国历史朝代歌

〔汉乐府民歌〕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代童谣〕京都谣

直如弦,死道边①;

曲如钩,反封侯②。

————————————

①弦:原指射箭的弓弦。这句的意思是:正直的人被杀死在路旁。

②曲:弯曲,不直。这句的意思是:不正直的人反而升官封侯。

〔北朝民歌〕敕勒歌

敕勒歌,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北朝民歌〕折杨柳歌辞

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

躄跋①黄尘下,然后别雌雄②。

————————————

①蹩跋(bié bá):马快跑时马蹄击地的声音。

②别雌雄:分胜负。

〔巴东民歌〕三峡歌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南朝民歌〕子夜歌

侬作北辰星①,千年无转移。

欢行白日心②,朝东暮还西③。

————————————

①侬:吴地方言,自称我为“侬”。北辰星:即北极星。从地面上看,北极星是永远不会移动的,借以比喻自己对爱情永无变化。

②欢:男女用来称呼自己所爱的人。行:施行,做法。白日:太阳。

③还(读xuán):转、旋。这两句是说:所爱的人的心象白日一样,朝东暮西,极易转移。

〔南朝民歌〕大子夜歌①(其一)

歌谣数百种,子夜最可怜②。

慷慨③吐清音,明转④出天然。

——————————————

①大子夜歌:属于“吴声歌曲”,是子夜歌的变曲。据传晋代有女子名子夜,造此声。

②可怜:可爱。古今语汇不同,今可怜谓惋惜、怜悯。古谓可爱。

③慷慨:这里指意气激昂,感情浓烈。清音:清新的声音。④明转:指曲调明快婉转。

〔南宋民歌〕月子弯弯照九州

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零在外头?

〔明代民歌〕京师人为严嵩①语

可笑严介溪②,金银如山积,刀锯信手施③。

尝将冷眼观螃蟹④,看你横行得几时?

————————————

①严嵩:明朝大奸臣。

②介溪:严嵩。号介溪。

③信手:随手。施:用。这句说:严嵩随便杀人。

④将:用。冷眼:冷静而蔑视的眼光。

〔元代民谣〕台、温、处州树旗①谣

天高皇帝远②,民少相公③多。

一日三遍④打,不反待如何?

————————————

①树旗:树旗造反大旗。

②天高:天距离人间很高。皇帝远:皇帝离百姓很远。

③相公:指地方官员。

④反:造反,起义。待如何:待什么。意思是非反不可。

《朝代歌》

作词:张玉华;

作曲:袁熠;

演唱者:王恒屹;

其歌词为: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历史朝代歌,文明五千年。

文明五千年,三皇五帝始。

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

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

皇朝至此完,历史朝代歌。

文明五千年,文明五千年。

扩展资料:

王恒屹演唱的《朝代歌》,整体曲调简单欢快,歌词也朗朗上口,很适合儿童传唱,对历史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朝代歌主要是方便记忆我国历史上各个朝代(建立国号的帝王世代相传的整个统治时代。民国和共和国无帝王,不列入狭义的朝代 )的名称的歌谣。其形式多为简单易记、朗朗上口的儿歌,或顺口溜。 历史朝代歌多是配合着“历史朝代年表”一同使用。

  这首歌把盛唐的那些著名女子都提及了。分为三段,一段2到3位女子。我试着一一讲一讲吧,有的在百度上搜的。毕竟太多了。

  一、杨贵妃

  涉及歌词及对白:

  1

  盛世浮生,笔端百转红颜谶;

  霓裳羽衣曾动京华,执手诉情深;

  渔阳鼓鼙,马嵬坡前恨平生;

  还记当年七夕月,

  缘许三生,此夜闻铃却作断肠声。

  3

  扬眉入宠,顾盼倾国亦倾城

  2

  杨玉环:陛下曾许臣妾三个愿望,如今,这第三个愿望……就请陛下赐臣妾一死吧。

  相关典故:

  1、三千宠爱、霓裳羽衣:杨玉环容貌出众,更令玄宗神魂颠倒的还有她高超的音乐舞蹈艺术修养。史载她“善歌舞,通音律”,而玄宗也有同好,唐玄宗引《霓裳羽衣曲》为得意的作品,开始仅在宫廷表演,开元二十八年,杨玉环在华清池初次觐见时,玄宗曾演奏《霓裳羽衣曲》以导引。当时,大臣张说《华清宫》云:“天阙沉沉夜未央,碧云仙曲舞霓裳。一声玉笛向空尽,月满骊山宫漏长。” 《霓裳羽衣曲》在开元、天宝年间曾盛行一时,天宝乱后,宫廷就没有再演出了。

  2、渔阳鼙鼓,马嵬兵变:语出自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鼙鼓指公元年安禄山于渔阳举兵叛唐事。鼙鼓,骑兵用的小鼓。说的是唐明皇与杨贵妃歌舞升平,不料安史之乱,惊破了黄粱美梦。于是,唐玄宗带杨贵妃西逃,在马嵬坡兵谏时,杨贵妃被逼赐死,“请陛下赐臣妾一死”也是这是说的。这一年她年方38岁。

  3、七夕盟誓、夜雨闻铃:同样出自《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雨闻铃肠断声”,洪升的《长生殿》也有《密誓》《闻铃》几折。说的是杨贵妃生前与唐明皇发誓“在天愿作比翼鸟”,约誓相守,互赠钗钿。赐死马嵬坡后。唐明皇思念死去的杨玉环,在雨夜里听见铃声,就像杨玉环显灵了。可见用情之深。

  二、梅妃

  涉及歌词及对白:

  1

  幽幽梅魂,一缕随水一成尘,

  惊鸿过影花骨瘦尽,谁听玉笛声;

  2

  梅妃:长门镇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明珠千斛又算得什么?江采苹所求的,从来不是这些。

  相关典故:

  1、梅妃其人:梅妃姓江名采萍,莆田(今福建莆田县黄石镇江东村)人、父江仲逊,世代为医。江采萍聪明过人,9岁时就能诵读《诗经》中《周南》、《召南》等诗篇,15岁时即已写得一手好文章,所写的八篇赋文,更在地方上传诵一时,是当时有名的才女,被誉为福建第一个女诗人。性爱梅花,她的气质也是冰霜般高洁,后宫中也中了许多梅花。所以说是“幽幽梅魂”。

  2、后宫争宠、随水成尘:当时江采萍虽是淡妆轻扫,仍难掩如花容颜,她温柔文雅的言语,优美大方的举止,是一杯清香醇郁的茶,霎时就掳获了玄宗皇帝的心,玄宗对她疼爱有加,将当时众多的后宫佳丽视为尘土,专宠江采萍一人。 后来,杨妃入宫,杨玉环如一株牡丹,丰腴娇艳。这俩人一瘦一肥,一雅一媚,一静一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时已过花甲之年的唐玄宗,心目中已经分出杨玉环和梅妃的高低。梅妃被贬到上阳宫。

  3、明珠千斛、仍自美丽:这是我最喜欢梅妃的一点,她独居冷宫,唐玄宗有时旧情难忘,常怀着一种怜悯和补偿的心理对待梅妃。有次唐玄宗尝荔枝时,又忆起梅妃,就派人送去一串珍珠,梅妃见珍珠,触景生情,无限伤感,即写了一首诗,夹在珍珠里退还给玄宗。诗云:柳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此诗人称《一斛珠》,在有些书上标题为《谢赐珍珠》或《谢一斛珠》。也就是说,女为知己者而容,唐明皇不懂得她,但她仍自美丽,也可以拒绝他,虽然他是皇上!推荐你读一读张晓风的《梅妃》,真的很美!

  三、高阳公主

  涉及歌词及对白:

  1

  佛骨檀香,多情解语慰虔诚,

  洛阳春暖酒自斟,

  流光一瞬,刹那离愁又添泪一痕。

  2

  高阳:据说,释迦牟尼了悟的那棵菩提树,前生是一个爱他的女子……辩机,希望来世,你可以成佛。

  相关典故:

  1、高阳其人:高阳公主约贞观三年前后出生,《新唐书》根据资料认为高阳公主是唐太宗第十七女。约贞观中期下嫁房玄龄次子房遗爱。高阳(沈傲君)房遗爱拜驸马都尉,官至太府卿、散骑常侍。唐高宗永徽初年晋封高阳长公主,永徽四年因谋反罪赐自尽不得陪葬昭陵,诸子配流岭表。唐显庆年间追封合浦公主。

  2、爱上高僧辩机:高阳公主和高僧辨机的疑案成为高阳公主遭受世人诟病的最大罪名。但是在较早成书的《旧唐书》根本没有提及此事,而是由百年之后宋朝编纂的国史《新唐书》欧阳修等史学家权威提出,于是从宋朝仁宗以后高阳公主和辨机的不伦之恋成为铁板钉钉的正史,也是高阳公主化为*荡史料形象的开始。关于史料和学者的盖棺定论,我们不需太认真,他们为什么不可能真心相爱呢?关于辩机和尚,也是历史上很有名的人物。年少即以能文著称,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玄奘于长安开始译经,参预其事。著名的《大唐西域记》,即由玄奘撰述,辩机缀辑。但他的下场很惨,私情被发现后“太宗怒,腰斩辩机,杀奴婢十馀人”。

  四、薛涛

  涉及歌词及对白:

  1

  题诗笺,毁誉又何惜;

  盛名虚名冷笑置之而已;

  校书笔,空老尘埃里;

  桃花谢去,竟随流水无迹。

  2

  薛涛:落花离枝,雏燕离巢,原来……才名艳名皆是幻影,世间知我者,几人?

  相关典故:

  1、薛涛笺、女校书:薛涛(约768~808年) 唐代女诗人,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父薛郧,仕宦入蜀,死后,妻女流寓蜀中。薛涛姿容美艳,性敏慧,8岁能诗,洞晓音律,多才艺,声名倾动一时。德宗贞元(785~804)中,韦皋任剑南西川节度使,召令赋诗侑酒,遂入乐籍。韦皋曾拟奏请朝廷授以秘书省校书郎的官衔,格于旧例,未能实现,但人们往往称之为“女校书”。居浣花溪上,自造桃红色的小彩笺,用以写诗。后人仿制,称为“薛涛笺”。很有名,今天好像还有卖的,都是艺术纪念品了。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诗称道:“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2、几人知己:薛涛和当时著名诗人元稹、白居易、张籍、王建、刘禹锡、杜牧、张祜等人都有唱酬交往。最流传的是元稹追了她又甩了她(这话说的,呵呵)。所以有“世间知我者,几人?”这么一叹。不过也是野史,不知真假。不过两人的确都很有才华,估计才会有绯闻吧。

  五、鱼玄机

  涉及歌词及对白:

  1

  扫眉凌众卿,笑看云起;

  一场翻覆成败摇笔戏;

  2

  鱼玄机: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情之一字,或许只有不懂,才不会痛吧……

  相关典故:

  1、难得有情郎:讲到古代才女,必然说到鱼玄机。这位唐代的女道士,不仅诗作得不错,且多情而率真,一句“易求有价宝,难得有情郎”,不加掩饰地道出了旧时代女性的呼声。她是晚唐女冠诗人中的代表作家。她才华横溢,美貌多情,与著名女诗人李冶、薛涛齐名。这句诗出自鱼玄机的《赠邻女》(寄李亿员外)一诗,这是她在得知李亿已携妻离开长安,于绝望中写下而传诵千古的名篇:

  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

  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

  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

  全诗以“邻女”自况,首联写邻女被“薄情郎”抛弃,以“罗袖”遮面,羞见阳光。满腹“春愁”,懒于梳妆打扮;次联是邻女的内心独白,写得极为沉痛。也是诗人自伤身世,对“知己难求”的慨叹。

  2

  扫眉笑看:门前红叶地,不扫待知音 ——————唐 - 鱼玄机 - 感怀寄人

  鱼玄机的一生可以说是颇为不幸的,如此才女却被爱人抛弃,深受打击于是尽情放纵起来,所以她短短的26年的一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看这首诗,我觉得很可能是后半阶段作的

  我们大家都知道,古诗中多用意象来表达情感,红叶也有象征,就是自己的一片心、一种无处寄放的情感。以来期待相知之人。顺便说一下,EDIQ的《霹雳 盛唐夜唱》中也提到了鱼玄机。挺有趣也有才的一首歌。

  五、上官婉儿

  涉及歌词及对白:

  1

  瑶台宴罢,红袖掷诏题;

  太平文章落如雨。

  2

  长安月下,章台歌舞新;

  谁惜流年脉脉与殷殷。

  3

  上官婉儿:这大明宫的月色,真让人又爱又怕……不过,纵然只是枚棋子,婉儿的心,从头到尾,只忠于女皇一人。

  相关典故:

  1、侍奉武娘、红袖掷诏:上官婉儿又称上官昭容(公元664-公元710年),唐代女官、女诗人、唐中宗昭容。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上官仪孙女。仪被杀,随母郑氏配入内庭。年十四,即为武则天掌文诰。唐中宗时,封为昭容。曾建议扩大书馆,增设学士。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一时词臣多集其门。临淄王(即唐玄宗)起兵,与韦后同时被杀。值得一提的是,仪凤二年上官婉儿曾被武则天召见宫中,当场命题,让其依题著文。上官婉儿文不加点,须臾而成,珠圆玉润,调叶声和,尤其她的书法秀媚,格仿簪花。武则天看后大悦,当即下令免其奴婢身份,让其掌管宫中诏命。此后,武则天所下制诰,多出上官婉儿的手笔。

  2、皇宫争斗、伤心月色:上官婉儿是历史上颇有才气的女子,她的一生可谓是坎坷传奇。虽然没有丞相之名,但有丞相之实。开元年间,唐玄宗追念上官婉儿的才华,下令收集其诗文,辑成二十卷。尽管上官婉儿也曾一度享尽荣华与权力,但她仍要仰皇上、皇后、公主的鼻息,仍要曲意逢迎,这个中甘苦恐怕只有她自己知道。后来,她仍未逃脱厄运,做了皇权争斗的牺牲品。

  六、武则天

  1

  咫尺朝堂飞扬凤翼,

  何曾负 盛世名 河山意。

  无字空碑向晚长立,

  待青史 书功过 斟浮名。

  2

  武则天[青年]:陛下,这烈马,我能制服!然需三物,一是铁鞭,二是铁檛,三是匕首。我先用铁鞭抽它,如果不服,再用铁檛击它的头,再不服,就用匕首割断它的喉咙。

  武则天[中年]:我是大唐的皇后,我想要的,没有人能阻止!来人!让这两个泼妇的骨头醉死酒中!

  武则天[老年]: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好一篇《讨武氏檄》!如此人才,未曾委以重用,宰相之过也……

  相关典故:

  1、初入争宠、制服烈马:贞观十一年(637年),14岁的武则天入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正五品),唐太宗最初非常宠爱她,赐名“武媚娘”,在唐太宗病重期间,武则天和唐太宗的儿子后来的高宗李治建立了感情。武则天侍奉唐太宗的时候,唐太宗的一匹烈马,名叫狮子聪,没有人能制服它。武则天对唐太宗说:“我能制服它,但要有三件东西:一是铁鞭;二是铁锤;三是匕首。我先用铁鞭打它,不服,用铁锤打它的头,还不服,就用匕首割它的喉咙。”后来,她就是用制服烈马的这种办法控制她的群臣。所以,她能在唐高宗去世以后局势十分动荡的岁月,稳定自己的统治,客观上起到了巩固国家统一、保持社会安定的作用。

  2、第一女皇、俯瞰天下:武则天(624年2月17日-705年12月16日),汉族。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手段凶狠,专政朝野,册天封后。但也平定了边患,政通人和。关于萧淑妃在下一条写吧。

  3、骆宾王讨武氏:骆宾王写了《为徐敬业讨武瞾叫檄》,这篇檄文立论严正,先声夺人,将武则天置于被告席上,列数其罪。借此宣告天下,共同起兵,起到了很大的宣传鼓动作用。据《新唐书》所载,武则天初观此文时,还嬉笑自若,当读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句时,惊问是谁写的,叹道:“有如此才,而使之沦落不偶,宰相之过也!”可见这篇檄文煽动力之强了。

  4、无字丰碑:武则天死后,立了一块“无字碑”。一个迷信文字的女皇石碑却没有刻一个字。常见的说法认为,武则天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立“无字碑”是聪明之举,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论,这是最好的办法。

  七、萧淑妃

  涉及歌词及对白

  萧淑妃:阿武妖精!若有来生,我愿转世为猫阿武为鼠,我要活活将她喉咙咬断!

  武则天[中年]:我是大唐的皇后,我想要的,没有人能阻止!来人!让这两个泼妇的骨头醉死酒中!

  相关典故:

  永徽六年(655年)十月二十三日,唐高宗下诏将王皇后和萧淑妃废为庶人。七天后,立武氏为皇后。十一月初一,司空李绩奉诏临轩册封,文武百官都前往肃义门朝贺,三呼皇后千岁。内外命妇入谒。历史上百官、命妇朝见皇后。次年正月,太子李忠被废,封梁王。武则天的长子李弘被册立为太子。 王皇后和萧淑妃被废以后,囚禁在后宫的一所密室之中。密室四面高墙,没有门窗,只在一扇小门上开了一个很小的孔,以通食器。门外有武则天派去的人看守。二人困在里面,昼夜不见日月,终日只能以泪洗面,互诉悲苦。 一天,唐高宗想起了被废的王皇后和曾经忘情恩爱的萧淑妃,便想去看看。内监引导着唐高宗来到密室。只见门禁严锢,只有一个小孔进入饮食,唐高宗不禁恻然心动,为之神伤。他走上前去,大声说:“皇后、淑妃,无恙乎?今安在?”。 王皇后、萧淑妃听见是皇上的声音,而且就在门外,两人喜出望外,泣不成声地说:“陛下幸念畴日,使妾死更生,复见日月,乞署此为回心院。”唐高宗伤感之下,泪眼朦胧,满口答应:“朕即有处置!” 武则天立即得到了心腹的奏报,待唐高宗离去,马上派人杖王皇后、萧淑妃各一百,直打得两人血肉模糊。然后,吩咐将两人的手脚剁去,将她们装在酒瓮中。武则天狠狠地说:“令二妪骨醉!”临死,王皇后哽咽受诏说:“陛下万年,昭仪(既武则天)承恩,死吾分也!”轮到萧淑妃,她受诏后便破口大骂:“阿武妖滑,乃至至此!愿我来世投胎成猫,而让阿武变成老鼠,要生生扼其喉!”为表示自己对二人的憎恶,武则天下令改王氏为蟒氏,萧氏为枭氏。唐中宗即位之后才令蟒、枭二姓恢复其本姓。

  说句话,萧淑妃是最普通的女人,也是最可怜的女人。

  策划:苓苒/月吟诗

  词:苓苒

  修改:雨霁天青

  曲:国色天香

  唱:HITA/孤竹翊/逝雨

  后期:HITA

  美工:小竟

  白:梅妃 —— 漫舞YO

  杨玉环 —— 万妖

  高阳 —— 砾小蔓

  薛涛 —— 月吟诗

  鱼玄机 —— 饭小R

  上官婉儿 —— 玉小七

  武则天 —— 逝雨

  萧淑妃 —— 秋木

  旁白诗 —— 梵艳

上古歌谣零散保存在先秦两汉的典籍之中,后代集中辑本有:清代沈德潜的《古诗源》,今人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最为详尽。但并不完全可信,有些如《击壤歌》、《卿云歌》、《南风歌》是出于后人的伪托。

2021最红古风的完整的歌词有很多,比如:赤伶李香君:浓情悔认真,回头皆幻景,对面是何人戏一折水袖起落唱悲欢唱离合无关我扇开合锣鼓响又默戏中情戏外人凭谁说惯将喜怒哀乐都藏入粉墨陈词唱穿又如何白骨青灰皆我乱世浮萍忍看烽火燃山河位卑未敢忘忧国哪怕无人知我台下人走过不见旧颜色台上人唱着心碎离别歌情字难落墨她唱须以血来和戏幕起戏幕落终是客你方唱罢我登场莫嘲风月戏莫笑人荒唐也曾问青黄也曾铿锵唱兴亡道无情道有情怎思量道无情道有情费思量)

答:中国十大奇书排行榜分别是:

周易:

《周易》是中国最古老的文献之一,并被儒家尊为“五经”之首。

阴符经:

《黄帝阴符经》又称《阴符经》或《轩辕黄帝阴符经》,亦称《黄帝天机经》,系道家哲学与修养之术,论涉哲学与军事,论涉养生要旨、气功、食疗、精神调养、房中等方面。

相传此书出自黄帝,即中华始祖,在位任期最久,长达一百年。

根据此说,《阴符经》被称为“古今修道

第一真经”。

老子: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作品,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

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德经》在前是谓先修自身心意,后《道经》是谓以身心精进,在体悟道之所传。

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考工记:

《考工记》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记述官营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文献。

在当时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全书共7100余字,记述了木工、金工等六大类30个工种的内容,反映出当时中国所达到的科技及工艺水平。

此外《考工记》还有数学、力学、声学、建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总结。

山海经

鬼谷子

素书

心书

搜神记

坛经

《周易》

《周易》是中国最古老的文献之一,并被儒家尊为“五经”之首。

《周易》是中国最古老的文献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作为占卜之用。

易》事实上是包括了古代的《连山》、《归藏》和《周易》,但《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

《易经》以一套符号系统来描述状态的变易,表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哲学和宇宙观。

广义的《易》包括《易经》和《易传》。

《易经》分为《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

由于《易经》成书在西周时期,文字含义演变,内容在春秋战国时便已不易读懂,因此春秋战国时代的人撰写了《十翼》,又称为《易传》,以解读《易经》。

普遍认为《易经》最初是占卜用的书,但它的影响遍及中国的哲学、宗教、医学、天文、算术、文学、音乐、艺术、军事和武术。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周易》与传世各家《易》本均有不同,是现存最早的别本。

《阴符经》

《黄帝阴符经》又称《阴符经》或《轩辕黄帝阴符经》,亦称《黄帝天机经》,系道家哲学与修养之术,论涉哲学与军事,论涉养生要旨、气功、食疗、精神调养、房中等方面。

相传此书出自黄帝,即中华始祖,在位任期最久,长达一百年。

根据此说,《阴符经》被称为“古今修道

第一真经”。

书中多隐喻,论述养生、政道、兵略思想时,以老融合易、阴阳、法、兵等诸家思想,是一部独步古今的经典之作。

因此诸葛亮、李筌、朱熹等人曾先后为《阴符经》作注。

朱熹更赞其“非深于道者不能作”。

《道德经》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作品,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德经》在前是谓先修自身心意,后《道经》是谓以身心精进,在体悟道之所传。

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函谷关的守关关令尹喜对《道德经》的成书也起了巨大作用。

司马迁在《史记老子传》中记载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

至关,关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终”。

尹喜感动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

《考工记》

《考工记》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记述官营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文献。

在当时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全书共7100余字,记述了木工、金工等六大类30个工种的内容,反映出当时中国所达到的科技及工艺水平。

此外《考工记》还有数学、力学、声学、建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总结。

《考工记》据传西汉时《周官》缺《冬官》篇而以此补入,得以流传至今。

全文约7000多字,篇幅并不长,但科技信息含量却相当大,内容涉及先秦时代的制车、兵器、礼器、钟磬、练染、建筑、水利等手工业技术,还涉及天文、生物、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

书中保留有先秦大量的手工业生产技术、工艺美术资料,记载了一系列的生产管理和营建制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思想观念。

该书在中国科技史、工艺美术史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全书十八卷,其中“山经”五卷,“海经”八卷,“大荒经”四卷,“海内经”一卷,共约31000字。

记载了100多邦国,550山,300水道以及邦国山水的地理、风土物产等讯息。

《山海经》传世版本共计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各卷著作年代无从定论,其中14卷为战国时作品,4卷为西汉初年作品。

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

《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司马迁直言其内容余不敢言也。

现大多数学者认为,《山海经》是一部早期有价值的地理著作。

《鬼谷子》

《鬼谷子》,又名《捭阖策》。

据传是由鬼谷子的弟子据先生言论整理而成。

该书侧重于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技巧。

《鬼谷子》共有十四篇,其中

第十三、十四篇失传。

鬼谷子,姓王名诩,又名王禅,号玄微子,春秋末战国初时人。

祖籍河南鹤壁市淇县云梦山山下王庄村。

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孙膑与庞涓为其弟子。

他通天彻地,兼顾数家学问,人不能及。

《素书》

《素书》另名《钤经》,又名《玉钤经》,相传为秦末黄石公作。

民间视为奇书、天书。

《素书》以道家思想为宗旨,集儒、法、兵的汉族传统思想发挥道的作用及功能,同时以道、德、仁、义、礼为立身治国的根本、揆度宇宙万物自然运化的理数,以此认识事物,对应事物、处理事物的智能之作。

传说黄石公三试张良,而后把此书授予张良。

张良凭借此书,助刘邦定江山。

《心书》

心书》又称《孔明心书》,《新书》,《将苑》,是一部重要的汉族军事著作,为诸葛亮所著。

原文共50篇。

诸葛亮在书中博采《孙子》、《吴子》、《六韬》、《左传》之言,从各个角度论述为将之道,是反映古代汉族军事思想的代表作,也是诸葛亮本人的战略战术思想以及治军带兵方略的集中体现,对于今天的现实生活仍然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原著言简意赅,妙语连珠,警句迭出,在文学上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

该书也非常系统的论证了将领在军队中的地位、作用、品格和领兵作战时应该注意的问题,颇受后人重视。

《搜神记》

《搜神记》是一部记录古代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故事的小说集,作者是东晋的史学家干宝。

主角有鬼,也有妖怪和神仙,杂糅佛道。

大多篇幅短小,情节简单,设想奇幻,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并且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

《搜神记》所叙多为神灵怪异之事,也有不少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主角有鬼,也有妖怪和神仙。

文章设想奇幻,极富浪漫主义色彩。

“鬼神信仰”在中国有悠久的传统,它与山川祭祀、祖先祭祀并列。

自商周以来,历代帝王无不亲登祭坛祭祀,而记载神鬼传说的典籍。

除《山海经》、《淮南子》外,《搜神记》称得上其中的集大成者。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本书为我们保留了不少珍贵的材料,是后人研究中国古代民间传说及神话不可多得的收藏珍本。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一本综合性的医书,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

相传为黄帝所作,因以为名。

但后世较为公认此书最终成型于西汉,作者亦非一人,而是由中国历代黄老医家传承增补发展创作而来。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

《黄帝内经》非自一人一手,其笔之于书,应在战国,其个别篇章成于两汉。

它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

它的问世,开创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标志着祖国医学由单纯积累经验的阶段发展到了系统的理论总结阶段。

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

它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

隋唐时期,在国家统一的局面下,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在这基础上,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音乐文化,繁盛的燕乐便是它的主要标志。

隋唐燕乐,是为满足统治阶级享乐的需要而汇集在宫廷里的俗乐的总称,它包括汉族的和少数民族的,中国的和外国的音乐。从隋初的七部乐到唐贞观时的十部乐, 包括燕乐、 清商乐、西凉乐(隋初沿用北周“国伎”名称)、高昌乐、龟兹乐、疏勒乐、康国乐、安国乐、天竺乐和高丽乐。

不入十部者尚有扶南、百济、突厥、新罗、倭国、南诏、骠国和属于鼓吹乐系统的鲜卑、吐谷浑、部落嵇等多种伎乐,异常丰富多彩。

如前所述,十部乐中大部分自 4世纪中以来已陆续传入内地。然而,只是在国家实现统一之后,国内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国际交往都极大加强的情况下,它们才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和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充分条件。

扩展资料:

古代五声音阶

一、内涵

五声音阶是“宫”、“商”、“角”、“徵〔zhǐ止〕”、“羽”。先秦时代,五声音阶是各类音乐的基本音阶,五声音级是各种音阶的基本音级。有时,为表达特殊感情,歌手或乐手也在五声音级基础上加入某些变化音级,从而形成六声或七声音阶。五声音阶是对应古代五行。

而中医五行对应五脏,所以古代音乐在医家认为也是药。通过有效的发声,能够通过经络锻炼相应的内脏功能。所以音乐与健康的关系在古代是很重视的。

二、出现时间

五声音阶出现在战国以前,1978年出土的曾侯乙编钟证明早在战国时期, 中国古代已经成熟运用五声音。曾侯乙编钟为战国早期文物,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成功发掘。

出土后的编钟是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

—中国古代音乐

古代文献上所记载的我国民歌的历史发展脉络是怎样的

1)春秋战国时朗孔子编的《诗经》应是我国第一部乐歌总集。其中的我国风》记录了周初至春秋中期(公元前11世纪一 前6世纪)近500年间15国的...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