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急救中成药有哪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4浏览:3收藏

常用的急救中成药有哪些?,第1张

说起急救,很少有人会想到中药。其实,中药也可以用于急救,其中成药如: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等。与安宫牛黄丸相比,紫雪丹和至宝丹却鲜为人知。

中医专家指出,目前安宫牛黄丸用得最多,紫雪丹相对少些,至宝丹基本不用了。

安宫牛黄丸出自清代吴瑭着的《温病条辨》,由牛黄、犀角、麝香、黄连、黄芩、生栀子、朱砂、珍珠、冰片、明雄黄、郁金组成。中医认为,心在人体内犹如君主,心包则是心的宫殿。“安宫”形容服药后能使心“安居其宫”。

紫雪丹在三宝中历史最悠久,因为外观如“霜雪紫色”,且药性大寒、冷若霜雪,故得名紫雪丹。该药包含石膏、寒水石、滑石、犀角、羚羊角、木香、沉香、元参、升麻、甘草、丁香、朴硝、硝石、麝香及朱砂等。如今市面上较多的是该药的另一种剂型紫雪散。

至宝丹集众多名贵药材于一身,疗效卓着,得到它的人如获至宝,故此得名。该方初见于《灵苑方》一书,至宝丹的古方原先不仅有麝香、犀角、琥珀等昂贵药材,还需要用金银箔各50片,这是为了加强药方中琥珀、朱砂的镇惊安神之效。如今,至宝丹中的犀角也已改成了水牛角浓缩粉,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是“局方至宝散”。

我国每年从处暑后自北而南,陆续进入秋季,秋季天气降雨减少,地上干燥凉爽,植物叶落枯萎、

人受自然影响,皮肤干裂,身痒发枯,鼻干口苦,便秘肠燥等等。差别是2020年是庚子年,金运太过,阳明在泉,燥气流行,秋分后进入庚子年五之气,主气与往年一样是阳明燥,但客气是少阳相火,风火就燥,故秋分后两个月气候特点是燥多风热。如人素体阴血不足,更易发上述之病症。书不尽言,今只针对因秋季燥热,身干瘙痒、手足脱皮干裂两病,给大家分享两个,本人用之多年,临床效果很好的中医古方!

皮肤瘙痒,多见于妇女,年老体弱,阴血不足之人,多见全身头痒发脱,皮肤干燥瘙痒,抓之脱屑,严重者有抓痕、血痂、色素沉着,多伴有口干喜饮,便秘如羊矢,而无原发性皮损。已排除恶性肿瘤等内脏器质性疾病者。明代医家陈实功《外科正宗》有消风清燥汤,药用川芎,当归,赤芍,生地,防风,黄芩,黄连,天花粉,蝉蜕,苦参,灵仙,甘草:方中用四物汤加天花粉养阴活血润燥,甘草、黄连,黄芩清君相之火,防风,灵仙,蝉蜕,苦参祛风止痒,血热加丹皮、血虚加阿胶,阴虚加沙参,玄参,便秘加麻仁、杏仁,烦躁加栀子,薄荷……。

秋季皮炎,常见手掌、足跖部位皮肤干燥瘙痒、粗糙脱皮,皲裂出血,局部疼痛,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明朝。虞抟《医学正传》制生血润肤饮生津、养血、润肤。治燥证。皮肤拆裂,手足枯燥,搔之血出。药用当归(酒洗)、生地黄、熟地黄(酒洗)、黄耆(蜜炙),天门冬,麦门冬(去心),五味子,黄芩(酒洗),栝楼仁,桃仁泥,酒红花,升麻、天花粉,诸药生津、养血、润肤。大便结燥,加麻仁、郁李仁。

《东医宝鉴》记载“生血润肤饮,治燥证,皮肤拆裂,于足爪甲枯燥,搔之屑起,血出痛楚。子仲兄怀德处土,年四十五,平生体瘦弱血少,值庚子年岁金太过,至秋深燥金用事,久晴不雨,得燥证:皮肤折裂,手足枯燥,搔之屑起,血出痛楚,十指甲厚,服此方数十贴,其病如脱。后治十数人皆验。

今年9月22日是什么节?节后怎么 养生 ?节后病选用什么中成药?

2020年秋分后,庚子五之气易发什么病?辨证施治要点是什么?

#大家 健康 超能团#@大家 健康

屠呦呦从罗浮山古医书里发现青蒿素。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凭借发现青蒿素获诺贝尔奖,其重要灵感来源于曾在广东惠州罗浮山修道的东晋著名医药学家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在罗浮山景区内有一个专门为纪念葛洪突出贡献的青蒿园,并筑有青蒿治虐之源的一块纪念石碑。

东晋著名医药学家、炼丹术家葛洪曾在被誉为岭南第一山的罗浮山修道炼丹,期间他编著了中国古代最早的医疗急救手册肘后备急方,也是在民间普及中医中药知识的最早教科书。

屠呦呦简介

屠呦呦诺贝尔奖事件是指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和一名日本科学家及一名爱尔兰科学家分享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奖和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疟疾治疗研究中取得的成就。屠呦呦由此成为迄今为止第一位。

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本土中国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由此实现了中国人在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零的突破。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古方上篇十六方汇总

学习完古方上篇做一个总结,可以更好地记忆以及理解十六方其中的关系,有助于临床实践。

首先是内伤六方,分别代表五行木火土金水,加上相火。

五行木的代表方为当归生姜羊肉汤,治疗厥阴风木,肝阳不升,寒疝腹痛。

五行火的代表方为泻心汤,治疗少阴君火,心火不降,吐血䶊血。

五行相火代表方小建中汤,治疗相火不降,虚劳里急。

五行金代表方是麦门冬汤,治疗金气不降,火逆干咳。

五行水代表方肾气丸此肾气丸现代中成药为桂附地黄丸,不是金匮肾气丸,治疗水气不足,消渴。

五行土代表方为理中丸,治疗脾土湿寒,寒霍乱上吐下泻。

外感十方分为荣卫病三方,内伤六经五方,半表半里两方。

荣卫病三方:

风伤了卫,荣气为病,用桂枝汤收敛荣气。

寒伤了荣,卫气为病,用麻黄汤疏泄卫气。

荣卫两伤,寒热往来,用麻黄桂枝各半汤双解荣卫。

内伤六经五方:

三阴经为寒症,对应治疗分别为:

足太阴脾,代表方为四逆汤。

足少阴肾,代表方为附子汤。

足厥阴肝,代表方乌梅丸。

三阳经为热证,对应治疗分别为:

足阳明胃,代表方大承气汤,治疗胃家实。

足太阳膀胱,代表方桃核承气汤,治疗蓄血,其人如狂。

少阳为半表半里,单独分析,只有经证,没有腑证。

少阳经,寒热往来,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用小柴胡汤。

少阳经合并阳明腑证,和解通腑共用,方用大柴胡汤。

下面是本人手绘图一张。

古代名中医非常的多,所以保留和流传下来的名医资料也是非常非常多的,像张仲景、扁鹊、李时珍等非常知名中医资料,还有些非常经典但不太有名的中医古籍那也是非常多的

这些古中医资料多出自图中右下角处,可以说各古名医书籍都有,且不下于十多万本的中医古籍资料

古名医书籍目录:

《中医治验经验合辑(42册)》

《中《医经典白话精解丛书(7册)》

《中医金方系列(共6卷)》(高清版)》

《中药成方制剂(全20册)》

《中国医著系列丛书(全6册)》

《中国医学大成-曹炳章(50册)》

《中国医术名家精华丛书(全4卷)》(扫描版)》

《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丛书(6册)》

《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33册)》

《中国名医验方汇编(9册)》

《中国《古今医案类编(15册)》

《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全112册)》

《张氏医通(1-4卷)》

《增广《医方口诀集(上中下卷)》

《增补万病回春(8卷)》

《增补古方药品考(1-5卷)》

《远西医方名物考(45卷)》

《医余(上中下卷)》

《医学至要抄(上下卷)》

《医书六种(12卷)》

《医林蒙求(上中下三卷)》

《医经溯洄集和语钞(1-10卷)》

《医经六书(全3册)》

《医经解惑论(上中下卷)》

《医家医案汇总(99册)》

《医籍考(1-80卷)》

《医方启蒙(一二卷)》

《医方类聚(全11册)》

《医方考绳愆(1-7卷)》

《医方精要系列丛书(全10册)》(高清版)》

《医方纪原(上中下卷)》

《医方集解(1-6卷)》

《医方大成论和语抄(8卷)》

《医方大成论钞(1-5卷)》

《医范提纲(3卷)》

《医断(2卷本)》

《医道二千年眼目编(1-13卷)》

《医便(3卷)》

《一本堂行余医言(1-22卷)》

《疡科秘录(10卷)》

《眼科锦囊(6卷)》

《颜德馨临床医学丛书(全8册)》

《薛氏四十二种(1-29卷)》

《续易简方论后集(1-5卷)》

《续易简方论(1-4卷)》

《续眼科锦囊(上下卷)》

《小青囊(10卷)》

《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70册)》

《现代临床医学进展丛书

《西医方选(2卷)》

《五方医话合集(5册)》

《瘟疫方论(上下卷)》

《温病学专著(6册)》

《外科新书(2卷)》

《外科精义(2卷)》

《唐王焘先生外台秘要方(40卷)》

《唐宋金元名医全书大成(20册)》

《泰西《外科全功(3卷)》

《泰西热病论(6卷)》

《上池秘录(5卷)》

《删补众方规矩(1-4卷)》

《删补药方(4卷)》

《痧胀玉衡书(1-5卷)》

《三部六病医学流派丛书(全5册)》

《日用食鉴(上中下卷)》

《青囊琐探(上下卷)》

《七新药(上中下卷)》

《普救类方(10卷 )

《朋百氏药论(一二卷)》

《女科筌蹄(2卷)》

《内科秘录(14卷)》

《内科视频59个859G

《明清名医全书大成(全30册)》

《名中医医案医论(15册)》

《名医遗珍系列丛书(4册)》

《名老《中《医方药心得丛书(5册)》

《名家方选(一二三卷)》

《民国名医著作精华丛书(21册)》

《秘传大人小儿卫生论(2卷)》

《霉疠新书(2卷)》

《霉疮约言(一二卷)》

《麻疹辑要方(2卷)》

《疗治茶谈(10卷)》

《经验医疗手引草(1-7卷)》

《经方名师 经方临床运用(2册)》

《近代《中医珍本集(12册)》

《解体发蒙(5卷)》

《脚气钩要(一二卷)》

《蕉窗方意解(2卷)》

《家方秘笈仙鼎方(上中下卷)》

《济生三方(上中下卷)》

《集验良方(1-6卷)》

《急救选方(2卷)》

《活幼心法附说(上下卷)》

《活人心法(2卷)》

《黄钟录(上下卷)》

《华氏日用新方(上中下卷)》

《护痘锦囊(上下卷)》

《湖湘名医典籍精华(8册)》

《胡希恕电子书全集(39册)》

《红杏秘录(上下卷)

《和兰医事问答(2卷)》

《和兰医话(上下卷)》

《国医大师验案良方合辑(7册)》

《国医大师临床经验实录丛书(全12册)》

《广惠济急方(上中下卷)》

《观聚方要补(2卷)》

《古书医言(1-4卷)》

《古今名医临证金鉴(30册)》

《古今名医类案(1-12卷)》

《古方翼(1-5卷)》

《古方条理(上下卷)》

《古方便览(2卷)》

《跟《中医大师学临床系列丛书(7册)》

《葛氏方(上中下卷)》

《格致余论谚解(1-7卷)》

《格致余论疏钞(8卷)》

《妇人良方(8卷)》

《方舆輗(17卷)》

《方技杂志(3卷)》

《多疾汇笺(上中下卷)》

《顿医抄(1-21卷)》

《断毒论(上下卷)》

《痘学真传(4卷)》

《痘科键私衡(6卷)》

《痘科键删正补注(1-6卷)》

《东垣十书(1-20卷)》

《订正东医宝鉴(25卷)》

《第五版《中医院校教材(26册)》

《当代中医世家经验辑要(10册)》

《当代中医皮肤科临床家丛书(13册)》

《当代名医临证精华(8册)》

《当代名医典型医案集(8册)》

《达生图说(3卷)》

《达生录(1-2卷)》

《丛桂亭医事小言(1—7卷)》

《疮症备考方(1-3卷)》

《赤水玄珠(1-51卷)》

《巢氏诸病源候论(1-10卷)》

《常见病中西医最新诊疗丛书(25册)》

《产育全书(5卷)》

《产论翼(一二卷)》

《产科指南(一二卷)》

《产科新论(3卷)》

《产科探颔图诀(2卷)》

《产科发蒙(4卷)》

《产宝(上下卷)》

《病因精义(8卷)》

《病因精义(10卷)》

《病名汇解(1-7卷)》

《病家须知(又名病家意得草)》(1-8卷)》

《病家须知(4卷)》

《辨证录(1-14卷)》

《辨医断(上下卷)》

《辨惑论(一二卷)》

《碥石集(十五位名《中《医经验传薪)》(8册)》

《本草《医方合编(1-6卷)》

《备急八药新论(1-3卷)》

《贝原先生《养生论》(1-5卷)》

《保婴须知(上下卷)》

《保婴全书(1-20卷)》

《保赤全书(上下卷)》

‍‍

想到急救,大部分想到的是西医急救,对于中医急救了解的很少,但是中医也有急救方法,如人中穴就是常用的急救穴位,安宫牛黄丸就是常用的急救药物,学习中医急救法,关键时刻也能救命哦。

“人中穴”的急救妙用

人中穴位于面部,位于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交点处,是一个重要的急救穴位。平掐或针刺该穴位,可用于救治中风、中暑、中毒、过敏以及手术麻醉过程中出现的昏迷、呼吸停止、血压下降、休克等。

刺激人中穴为何有急救作用呢这是因为节律性、连续弱性或强性刺激人中,能使动脉血压升高,而在危急情况下,升高血压可以保证机体各个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维持生命活力。刺激人中穴位,还可影响人的呼吸活动,如连续刺激人中,可以引起呼气持续性抑制,适当地给予节律性刺激,则有利于节律性呼吸活动的运行。在实际操作中用拇指尖掐或针刺人中穴,以每分钟揿压或捻针20到40次,每次连续05到1秒为佳。

安宫牛黄丸

安宫牛黄丸是传统的中药急救药品,尤其适用于中风、偏瘫,伴有高热昏迷的病人,另外还广泛应用于颅脑损伤意识障碍、幼儿重症肺炎、高热惊厥、中毒性痢疾、大脑发育不全等伴有高热、神昏、抽搐等危象的急救,自古以来即有“救急症于即时,挽垂危于顷刻”的美称。

安宫牛黄丸是由清代名医吴鞠通在继承古方基础上创立的,记载于《温病条辨》卷一,后从清宫传入同仁堂沿用至今,拯救世人无数。“安宫”即“安心宫”,“心宫”即心包,为心之舍。安宫牛黄丸由清热凉血解毒、泻火豁痰清心、镇惊开窍醒神的药物组成,是用来治疗神昏窍闭之症的方剂。中医将其与至宝丹、紫雪丹并称“凉开三包”,并奉为三宝之首,地位最优。

另外,还有一种“独参汤”也具有急救功效,做法:人参30克,煎约30分钟,取汁服之。急用时可含服或直接咀嚼服之,具有大补元气,回阳固脱,兼有养血活血之功,对于产后失血过多,阳气虚浮欲脱所致的产后昏厥有急救之功。

‍‍

常用的急救中成药有哪些?

说起急救,很少有人会想到中药。其实,中药也可以用于急救,其中成药如: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等。与安宫牛黄丸相比,紫雪丹和至宝丹...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