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了解并深入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历史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我想了解并深入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历史,第1张

以上回答均为搪塞。想了解中国古代文史,可以读文化史概论之类,但要说到研究,必须先从文献学入手,还有就是必须读哲学。下面我可以把两年来研究中国文化所总结的经典书目罗列出来,仅供参考

第二部分 古典文献举要

第一编 古典文学

第一章 古籍分类

一、经部:1易类;2书类;3诗类;4礼类;5春秋类;6孝经类;7五经总义类;8四书类;9乐类;10小学类。

二、史部:1正史类;2编年类;3纪事本末类;4别史类;5杂史类;6诏令奏议类;7传记类;8史钞类;9载记类;10时令类;11地理类;12职官类;13政书类;14目录类;15史评类。

三、子部:1儒家类;2兵家类;3法家类;4农家类;5医家类;6天文算法类;7术数类;8艺术类;9谱录类;10杂家类;11类书类;12小说家类;13释家类;14道家类。

四、集部:1楚辞类;2别集类一(汉至五代);3别集类二(北宋建隆至靖康);4别集类三(南宋建炎至德佑);5别集类四(金至元);6别集类五(明洪武至崇祯);7别集类六(国朝);8总集类;9诗文评类;10词曲类。

第二章 诗文总集

第一节 《诗经》与《楚辞》

一、《诗经》:1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1915年虚受堂刊;

2东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

3南宋朱熹《诗经传》,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影印;

4清姚际恒《诗经通论》,顾颉刚标点,中华书局1958年版;

5近代吴闿生《诗经会通》,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版。

二、《楚辞》:1东汉王逸《楚辞章句》;

2南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57年版;

3南宋朱熹《楚辞集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版;

4清王夫之《楚辞通释》,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版;

5清蒋骥《山带阁注楚辞》,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年版;

6清戴震《屈原赋注》、《通释》,乾隆光绪刻本。

第二节 通代诗文总集

1 南朝梁萧统《昭明文选》,附:《古诗十九首》,(先秦至梁初);

2 宋李昉等《文苑英华》,(南朝梁至晚唐五代);

3 梁徐陵《玉台新咏》,(梁以前);

4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汉魏至唐五代,兼及先秦歌谣);

5 清杜文澜《古谣谚》,(上古至明代谣谚);

6 清沈德潜《古诗源》,(先秦至隋);

7 清王士祯《古诗选》,(汉至唐,也作《古诗笺》);

8 明冯惟讷《古诗纪》,(上起古初,下迄陈朝);

9 丁福保《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汉至隋);

10 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上古至隋代);

11 清陈元龙《历代赋汇》,(上起先秦,下迄明代);

12 清李兆洛《骈体文钞》,(先秦至隋骈文);

13 清王先谦《骈文类纂》,(先秦至清末骈文);

14 清许连《六朝文絜》,(晋至隋骈文)。

第三节 断代诗文总集

1 清康熙敕编《全唐诗》;孙望《全唐诗补逸》;

2 清董诰等《全唐文》;陆心源《唐文拾遗》,《续拾》;

3 唐代《唐人选唐诗》(十种):

(1) 佚名《唐写本唐人选唐诗》;(2)元结《箧中集》;

(3)殷璠《河岳英灵集》; (4)芮挺章《国秀集》;

(5)令狐楚《御览诗》; (6)高仲武《中兴间气集》;

(7)姚合《极玄集》; (8)韦庄《又玄集》;

(9)韦縠《才调集》; (10)佚名《搜玉小集》;

4清吴之振等《宋诗钞》;曹廷栋《宋百家诗存》;管庭芬《宋诗钞补》;

5陈焯《宋元诗会》;

6南宋吕祖谦《宋文鉴》,(亦称《皇朝文鉴》);

7清庄仲方《南宋文范》;

8陈述《全辽文》;

9清郭元釪《全金诗》,(亦称《全金诗增补中州集》);

10清张金吾《金文最》,(收录金代骈散文);

11元苏天爵《元文类》,(原名《国朝文类》);

12清顾嗣立《元诗选》,席世臣补刻《元诗选癸记》;

13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元末明初至明崇祯间);

14清朱彝尊《明诗综》;

15明程敏政《明文衡》,(原名《皇明文衡》);黄宗羲《明文海》;

16清初陈济生《天启崇祯两朝遗诗》,附:陈乃乾《启祯两朝遗诗考》;

17清卓尔堪《明遗民诗》,附其《近青堂诗集》;

18《五朝诗别裁集》:

(1)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 (2)清张景星等《宋诗别裁集》;

(3)清张景星等《元诗别裁集》;(4)清沈德潜等《明诗别裁集》;

(5)清沈德潜等《清诗别裁集》;

19清张应昌《清诗铎》。

第三章 诗文评

第一节 《文心雕龙》

1 清黄叔琳注、纪昀评《文心雕龙辑注》;

2 黄侃著《文心雕龙札记》。

第二节 诗话

1 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收书二十八种;

2 近代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收书二十八种,(唐至明);

3 近代丁福保辑《清诗话》,收书四十二种;

4 北宋阮阅《诗话总龟》;

5 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6 南宋魏庆之《诗人玉屑》;

7 明胡应麟《诗薮》;

8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

9 清吴景旭《历代诗话》;

10 清袁枚《随园诗话》;

11 清赵翼《瓯北诗话》;

12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

第三节 历代诗纪事及其他

1 南宋计有功《唐诗纪事》;

2 清厉鹗《宋诗纪事》;陆心源《宋诗纪事补遗》,附《小传补正》;

3 近代陈垣《辽诗纪事》,《金诗纪事》,《元诗纪事》;

4 清陈田《明诗纪事》;

5 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

6 周钟游《文学津梁》,收书十二种;

7 刘大櫆《论文偶记》。

第四章 词总集与词话

第一节 词总集

1 五代后蜀赵崇祚《花间集》;李冰若《花间集评注》;华连圃《花间集注》;

2 近人林大椿《唐五代词》;

3 明毛晋《宋六十名家词》;

4 近人朱孝臧《强村丛书》;

5 清沈辰垣《历代诗余》,又名《御定历代诗余》;

6 近人吴昌绶、陶湘《影刊宋金元明本词》;

7 叶恭绰《全清词钞》

8 陈乃乾《清名家词》;

9 近人徐乃昌《小檀栾室汇刻闺秀词》;

10 清朱彝尊《词综》,清王昶《补遗》。

第二节 词话

1 清徐釚撰、唐圭璋校注《词苑丛谈》;

2 清张宗橚《词林纪事》;

3 清况周颐《蕙风词话》。

第五章 戏曲与小说

第一节 散曲总集与戏曲丛刊

1 明臧懋循《元曲选》,又名《元人百种曲》;

2 明人辑《元明杂剧》;

3 明沈泰《盛明杂剧》;

4 清邹式金《杂剧三集,又名《杂剧新编》;

5 明毛晋《六十种曲》;

6 明冯梦龙《墨憨斋定本传奇》;

7 清玩花主人、钱德苍《缀白裘》;

8 金董解元撰、凌景埏校注《董解元西厢记》;

9 元高明注、钱箕校注《琵琶记》;

10 清洪升著、徐朔方校注《长生殿》;

11 清杨潮观著、胡士莹校注《吟风阁杂剧》。

第二节 戏曲论著丛书

1 近人陈乃乾《曲苑》,收书十四种,1921年;

2 陈乃乾《重订曲苑》(石印本),收书二十种,1925年。

第三节 小说集

1 北宋李昉等《太平广记》,(汉至宋初);邓嗣禹《太平广记篇目及引书引得》;

2 明嘉靖间洪梗编《清平山堂话本》,谭正璧《话本与古剧》;

3 明末抱瓮老人《今古奇观》。

第二编 历史要籍

第六章 纪传体史书

第一节 二十四史

1西汉司马迁《史记》,130卷; 2东汉班固《汉书》,120卷;

3南朝宋范晔等《后汉书》,120卷; 4晋陈寿《三国志》,65卷;

5唐房玄龄等《晋书》,130卷; 6南朝梁沈约《宋书》,100卷;

7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59卷; 8唐姚思廉《梁书》,56卷;

9唐姚思廉《陈书》,36卷; 10北齐魏收《魏书》,130卷;

11唐李百药《北齐书》,50卷; 12唐令狐德盏等《周书》,50卷

13唐魏征等《隋书》,85卷; 14唐李延寿《南史》,80卷;

15唐李延寿《北史》,100卷; 16后晋刘昫等《旧唐书》,100卷;

17宋欧阳修等《新唐书》,225卷; 18宋薛居正等《旧五代史》150卷;

19宋欧阳修等《新五代史》,74卷; 20元脱脱等《宋史》,496卷;

21元脱脱等《辽史》,116卷; 22元脱脱等《金史》,135卷;

23明宋濂等《元史》,210卷; 24清张廷玉等《明史》,332卷。

第二节 二十五史

1《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或“前四史”;

2唐人将前四史和《晋书》、《宋书》、《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总称为“十三史”;

3宋人加《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称“十七史”;

4明人加《宋史》、《辽史》、《金史》、《元史》为“二十一史”;

5清乾隆初年修《明史》成,予以合刻,名“二十二史”;

6乾隆四十年(1775)武英殿汇印各种正史,在“二十二史”之外加上《旧唐书》、《旧五代史》,称为“二十四史”;

71921年,柯劭忞修成《新元史》,遂有“二十五史”;

8民国初年,赵尔巽等编成《清史稿》,但不在“二十五史”之列。

第七章 编年体史书

1 东周孔丘《春秋》;

2 东周左丘明《左传》;

3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战国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至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

4 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1977年更名为《春秋左传集解》;

5 清刘文淇《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

6 南宋胡三省《通鉴注》;

7 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北宋);

8 南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南宋高宗朝);

9 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宋辽金元);

10 明末清初谈迁《国榷》,(明代);

11 清陈鹤《明纪》,(明代);

12 清夏燮《明通鉴》,(明代)。

13 宋刘恕《通鉴外纪》,(上起伏羲,下迄周威烈王二十二年);

14 清蒋良骐、王先谦等《十一朝东华录》,(清太祖天命元年至清穆宗同治十三年)。

第八章 纪事本末体史书

1 南宋袁枢《通鉴纪事本末》,(取材于《资治通鉴》);

2 清高士奇《左传纪事本末》,(取材于《左传》,扩充南宋章冲《春秋左传事类始末》);

3 清李铭汉《续通鉴纪事本末》,(两宋);

4 明陈邦瞻等《宋史纪事本末》;

5 清李有棠《辽史纪事本末》;

6 清李有棠《金史纪事本末》;

7 清张鉴《西夏纪事本末》;

8 明陈邦瞻等《元史纪事本末》;

9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

10 近代黄鸿寿《清史纪事本末》;

11 清马骕《绎史》,(上古至秦末);

12 清同治年间江西书局本《纪事本末五种》。

第三编 目录学

第九章 常用综合性目录

第一节 史志书目

清道光五年(1825),日本人汇刻《八史经籍志》。

第二节 私人藏书目

1 南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全称《昭德先生郡斋读书志》;

2 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题解》。

第三节 四库总目及其相关书目

1 清永瑢、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 清阮元等《四库未收书提要》;

3 清姚觐元《清代禁毁书目》(附补遗);近人孙殿起《清代禁书知见录》;

4 清邵懿辰撰、邵章续录《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

5 清周中孚《郑堂读书记》;

6 张之洞、缪荃孙《书目答问》,范希曾《书目答问补正》;

7 近人孙殿起《贩书偶记》。

第十章 专科目录

第一节 诗文别集目录

1 明张溥著,今人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

2 万曼《唐集续录》;

3 近人陈乃乾《清代文集经眼目录》;

4 张舜徽《清人文集别录》。

第二节 戏曲曲艺目录

1 元钟嗣成《录鬼簿》,(外四种);

2 近人董康等《曲海总目提要》,北婴《曲海总目提要补编》。

第四编 古代汉语

第十一章 语文辞书

第一节 《尔雅》、《说文》、《广韵》及有关辞书

1 汉初学者《尔雅》,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

2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我国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和考究字源的书;

3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4 近人丁福保《说文解字诂林》;

5 北宋陈彭年等《广韵》,全称《大宋重修广韵》;

6 北宋丁度等《集韵》。

第二节 常用字典

1 清张玉书等《康熙字典》;

2 清阮元《经籍籑诂》。

第三节 文言虚词词典

1 清刘淇《助字辨略》;

2 清王引之著、孙世经补《经传释词》(附补及再补),吴昌莹《经词衍释》;

第四节 古代方言俗语词典

1 西汉杨雄《方言》,吴晓铃《方言校笺及通检》;

2 清翟灏《通俗编》;

3 清钱大昕等《恒言录》、《恒言广证》;

4 清钱大昕等《迩言等五种》。

第十二章 与古汉语有关的书目和论文索引

1 清谢启昆《小学考》,近人罗福颐《小学考补目》;

2 清末黎经诰《许学考》。

第五编 文字资料与实物资料

第十三章

1 清冯云鹏等《金石索》;

2 清王昶《金石萃编》;

3 清孙星衍等《寰宇访碑录》;

4 明王圻、王思义《三才图会》。

第六编 科技史料与古文教学

第十四章

1 清戴震《考工记图》;

2 北宋李诫《营造法式》;

3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

4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

5 明徐光启《农政全书》;

6 乾隆年间官修《授时通考》;

7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

8 明王象晋《群芳谱》,清康熙年间《广群芳谱》;

9 清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

10 清阮元《畴人传》,黄钟骏《畴人传四编》。

第七编 诸子集成

第十五章

1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

2 清焦循《孟子正义》;

3 民国王先谦《荀子集解》;

4 周李耳撰、晋王弼注、唐陆德明音义《道德经》;

5 清魏源《老子本义》;

6 民国王先谦《庄子集解》;

7 清郭庆藩《庄子集释》;

8 周列御寇撰、晋张湛注《列子》;

9 清孙诒让《墨子间诂》;

10 清戴望《晏子春秋校注》;

11 秦商鞅《管子校正》;

12 清严可均校《商君书》;

13 周慎到撰、清钱熙祚校并辑逸文《慎子》;

14 清王先慎撰《韩非子集解》;

15 周孙武撰《孙子十家注》;

16 周吴起撰、清孙星衍校《吴子》;

17 周尹文撰、清钱熙祚校《尹文子》;

18 秦吕不韦撰、汉高诱注《吕氏春秋》;

19 汉陆贾撰《新语》;

20 汉刘安撰、高诱注、清庄逵吉校《淮南子》;

21 汉桓宽撰《盐铁论》;

22 汉扬雄撰、晋李轨注《扬子法言》;

23 汉王充撰《论衡》;

24 汉王符撰、清汪继培笺《潜夫论》;

25 汉荀悦《申鉴》;

26 晋葛洪《抱朴子》;

27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28 北宋颜之推撰《颜氏家训》。

第八编 常用类书

第十六章

1 隋唐间虞世南《北堂书钞》;

2 唐欧阳询等《艺文类聚》;

3 唐徐坚等《初学记》;

4 唐白居易《唐宋白孔六帖》,宋孔传续;

5 宋李昉等《太平御览》;

6 宋王钦若、杨亿等《册府元龟》;

7 宋王应麟《玉海》;

8 明解缙等《永乐大典》;

9 明俞安期《唐娄函》;

10 清张英等《渊鉴类函》,扩充《唐娄函》;

11 清张廷玉《子史英华》;

12 清陈梦雷等《古今图书集成》。

第三部分 现代文献举要

第九编 现当代“经史子集”研究

第十七章 集部研究

第一节 《楚辞》

1《离骚全图》,1935年商务印书馆;

2姜亮夫《楚辞书目五种》,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1年版;

3姜亮夫校注《屈原赋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4沈祖锦《屈原赋正辨》,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0年版;

5刘永济《屈赋通笺》,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6朱秀海《楚辞解故》,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3年版;

7谭介甫《屈赋新编》,中华书局1978年版;

8游国恩《离骚纂义》,中华书局1981年版;

9王泗原《离骚语文疏解》,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4年版;

10林庚《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11游国恩《楚辞论文集》,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12蒋天枢《楚辞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3王力《楚辞韵读》,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14陆侃如等《楚辞选》,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15马茂元《楚辞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16郭沫若《屈原赋今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版;

17文怀沙《屈原离骚(九歌•九章)今译》,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18《楚辞研究论文集》,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

第二节 诗文集

1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

2 傅璇琮、孙钦善等《全宋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1999年版;

3 薛瑞兆、郭明志《全金诗》,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4 近代陈衍《近代诗钞》,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5 四川大学古籍研究所《全宋文》,巴蜀书社1988年版;

6 李修生主编《全元文》,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2004年版;

7 沈粹芬、黄人、王文濡等《清文汇》,上海国学扶轮社1909年石印;

8 张璋《全唐五代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9 唐圭璋《全宋词》,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

10 唐圭璋《全金元词》,中华书局1979年版;

11 饶宗颐初纂、张璋总纂《全明词》,中华书局2004年版;

12 程千帆、严迪昌等《全清词》,中华书局1994年版。

第三节 戏曲小说集

1 隋树森《全元散曲》,陈加《全元散曲补遗》;

2 卢前《饮虹簃所刻曲》;

3 任讷《散曲丛刊》;

4 徐沁君《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

5 隋树森《元曲选外编》,赵景深《元人杂剧钩沈》;

6 函芬楼《孤本元明杂剧》,亦称《也是园藏古今杂剧》,郑振铎《跋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孙楷第《也是园古今杂剧考》;

7 郑振铎《清人杂剧》;

8 古本戏曲丛刊编辑委员会编《古本戏曲丛刊》;

9 傅惜华、杜颖陶《水浒戏曲集》;

10 阿英《红楼梦戏曲集》;

11 顾肇仓《元人杂剧选》;

12 周贻白《明人杂剧选》;

13 赵景深、胡忌《明清传奇选》;

14 吴晓铃《关汉卿戏曲集》;

15 吴晓铃《大戏剧家关汉卿杰作集》;

16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编《关汉卿戏曲选》;

17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汤显祖集》;

18 徐朔方、杨笑梅校注《牡丹亭》;

19 王季思等校注《桃花扇》;

20 吴曾祺《旧小说》,(汉代至清代);

21 鲁迅《古小说钩沉》,(先秦至隋);

22 汪辟疆《唐人小说》;

23 鲁迅校录《唐宋传奇集》;

24 缪荃孙《京本通俗小说》;

25 傅惜华《宋元话本集》;

26 吴晓铃等《话本选》;

27 胡士莹《古代白话短篇小说选》;

28 上海古籍出版社《古代白话小说集》。

第四节 文学评论集

1 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

2 简夷之等《中国近代文论选》;

3 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

4 梁启超《饮冰室诗话》;

5 林纾《春觉斋论文》;

6 罗根泽《两宋诗话年代存佚残辑表》;

7 罗根泽《两宋诗话辑校叙录》;

8 郭绍虞《宋诗话辑佚》;

9 郭绍虞《宋诗话考》;

10 刘师培《论文杂记》;

11 山东大学中文系古代文艺理论史编写组《中国古代文艺理论资料目录汇编》;

12 唐圭璋《词话丛编》;

13 唐圭璋《宋词纪事》;

14 上海六艺书局《增补曲苑》;

15 中华书局《新曲苑》;

16 中国戏曲研究院编校《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

第十八章 史部研究

1 王伯祥《史记选》;

2 王利器等《史记选注》;

3 顾廷龙、王煦华《汉书选》,冉昭德、陈直等《汉书选》;

4 束世澄《后汉书选》;

5 缪钺《三国志选》;

6 韩席等《左传分国集注》;

7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附《春秋左传注附图》,沈玉成《左传译文》;

8 王伯祥《春秋左传读本》;

9 朱东润《左传选》;徐中舒《左传选》;

10 陈垣《通鉴胡注表微》;

11 瞿蜕园《通鉴选》;

12 王仲荦《资治通鉴选》;

13 广雅书局《纪事本末汇刻;

14 上海文盛书局《历朝纪事本末》。

第十九章 子部研究

1 马叙伦《老子校诂》;

2 高亨《老子正诂》;

3 朱谦之《老子校释》;

4 高明《帛书老子校注》;

5 刘武《庄子集释内篇补正》;

6 杨伯峻《列子集释》;

7 高亨《墨子校诠》;

8 谭介甫《墨辩发微》;

9 岑仲勉《墨子诚守各篇简注》;

10 马非伯《管子轻重篇新诠》;

11 黎翔凤《管子校注》;

12 蒋礼鸿《商君书锥指》;

13 谭介甫《公孙龙子形名发微》;

14 杨宽、沈廷国《吕氏春秋集释》;

15 王利器《新语校注》;

16 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

17 何宁《淮南子集释》;

18 王利器《盐铁论校注》;

19 汪荣宝《法言义疏》;

20 黄晖《论衡校释》;

21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释》;

22 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

第二十章 经学研究

第一节 《诗经》

1 郑振铎《关于诗经研究的重要书籍介绍》;

2 闻一多《诗选与校笺》;

3 余冠英《诗经选》;

4 余冠英译《诗经选译》;

5 李长之选译《诗经试译》;

6 陈子展选译《国风选译》,《雅颂选译》;

7 金启华译《国风今译》;

8 高亨注《诗经今注》;

9 张西堂注《诗经六论》;

10 孙作云注《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

11 朱东润著《诗三百篇探故》;

12 王力著《诗经韵读》;

13 人民文学出版社《诗经研究论文集》。

第二节 其他经书索引

1 燕大引得特刊《周易引得》;

2 顾颉刚《尚书通检》;

3 燕大引得《礼记引得》;

4 燕大引得特刊《春秋经传引得》;

5 燕大引得特刊《论语引得》;

6 陈立夫《四书章句速检》;

7 叶圣陶《十三经索引》。

第十编 常用丛书

第二十一章

1 张元济编辑《四部丛刊初编》、《续编》、《三编》,商务印书馆1919—1936年影印;

2 《四部备要》,中华书局1920—1936年陆续编辑排印;

3 《丛书集成初编》,商务印书馆1935—1937年陆续印出;

4 《中国丛书综录》,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1962年版;

5 《中国近代现代丛书目录》,上海图书馆1979—1982年编辑出版;

6 《万有文库》,商务印书馆1929—1937年版。

第十一编 期刊

第二十二章 中文旧期刊

1 全国第一中心图书馆委员会全国图书联合目录编辑组《全国中文期刊联合目录》,1833—1949;

2 上海图书馆《中国近代期刊篇目汇录》、《辛亥革命时期期刊总目》;

3 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研究室《五四时期期刊介绍》;

4 三联书店《东方杂志总目》、《国闻周报总目》、《新中华总目》。

第二十三章 外文新书通报

1 北京图书馆《北京图书馆外文新书通报》;

2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外文新书通报》;

3 上海图书馆《上海市外文新书联合目录》;

4 南京中心图书馆委员会《南京地区外文新书联合目录》;

5 北京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国外研究中国问题数目索引》;

据网上搜索知:语言学是以人类语言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探索范围包括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运用和历史发展,以及其他与语言有关的问题。

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语言事实,包括现代的语言和古代的语言。例如对《诗经》的研究中,不但可了解古人如何运用文字,运用语言叙事抒情,还可了解到许多现在已经消失或者不常接触的植物名、动物名、生产生活方式、重要的祭祀活动等等;面对一个词语或者成语,除了现今的意思和用法,还可以知道其来源、典故等。事实证明语言学的研究是引领人们了解历史,思考未来语言发展的明灯。

学科交叉研究法是把多种学科引进语言学,把语言学引进别的学科的指导方法。即立足语言学,与其他学科多向交流,吸取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和分析方法。科际交流,尤其表现在方法的借鉴与习得上。这个方法的特点是多种方法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如融会语言学上的共时描写法、历时分析法、社会学上的社会调查法、阶层分析法,以及其他学科的统计法、历史研究法等等。这一研究方法的领域十分广阔。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首任所长是著名古文字学家姚孝遂教授。其后,著名学者林沄教授、吴振武教授、陈恩林教授先后担任古籍研究所所长。现任所长为张鹤泉教授。著名古文字学家于省吾教授、著名历史学家金景芳教授、著名文献学家罗继祖教授都曾经担任古籍研究所的学术顾问。

古籍研究所建立后,设置了古文字学研究室、先秦文献研究室、历史文献研究室。这三个研究室分别以于省吾、金景芳、罗继祖教授为学术带头人。以后,根据形势的发展的需要,于1998年又设置了中国书法文献研究室,先秦文献研究室更名为先秦两汉文献研究室。现在古文字研究室主任为冯胜君博士,先秦两汉文献研究室主任为朱红林博士,历史文献研究室主任为张固也博士,中国书法文献研究室主任为丛文俊教授。

古籍研究所建立后,便承担中国古代史和考古学两个博士点的建设。后由于学科调整考古学博士点移至吉林大学考古学系。1998年古籍研究所依靠自身的力量又获得了历史文献学博士点。2002年,历史文献学被批准为吉林省重点学科。

古籍研究所建立后,所属各研究室的教师先后出版一大批有影响的学术专著,并发表了大量学术论文。其中古文字研究室有影响的代表性成果有:于省吾教授《甲骨文字释林》、《甲骨文字诂林》,姚孝遂教授《殷墟甲骨刻辞类纂》、《殷墟甲骨刻辞摹释总集》、《小屯南地甲骨考释》,吴振武教授《珍秦斋藏印(战国篇)》、汤余惠教授《战国铭文选》、《战国文字编》,何琳仪教授《战国文字通论》等,先秦两汉文献研究室有影响的代表著作有:金景芳教授《中国奴隶社会史》(获教育部首届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学易四种》、金景芳、吕绍纲教授《周易全解》、《〈尚书·虞夏书〉新解》(获教育部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陈恩林教授《先秦军事制度研究》、张鹤泉教授《周代祭祀研究》、《光武帝刘秀传》、吕文郁教授《周代采邑制度研究》等;历史文献研究室有影响的代表作品有:罗继祖教授《枫窗脞语》、《墐户录》、《庭闻忆略》、王同策教授《〈菜根谭〉注释》、丛文俊教授《中国书法史(先秦、秦卷)》、张固也博士《〈新唐书·艺文志〉补》等。

古籍所建所后,承担和完成了一批国家、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教育部重要项目,其中绝大多数都取得了重大学术成果。

古籍所建所后,培养了一大批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现已毕业的博士研究生有52名、硕士研究生有203名。他们在全国高校科研、教学和其他岗位上都发挥着中坚骨干作用。

古籍研究所教师目前有教职工21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4人、讲师3人、助教1人、工作人员4人。

古籍研究所目前承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项;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项目1项;国家科技部夏商周断代工程子项目1项;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工程项目1项;教育部国家“十五”规划教材项目1项;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古籍整理项目10项。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目前承担中国古代史、历史文献学、汉语言文字学三个博士点建设,在古文字学、历史文献学、书法文献、历史语言文献、先秦史、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七个研究方向招收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现有在读博士研究生74人、硕士研究生113人。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目前是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所属重点研究所,在学科建设和科研实力上与全国同类研究所相比,都处于领先地位,应该说它是在全国具有重大学术影响的古籍研究所之一。

  忆古思今

  中国历史悠久,史籍浩如烟海,历史内容丰富多彩,历史人物风姿万千。我们中华民族有一部令子子孙孙为之骄傲、为之神往的历史。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面对悠久而丰富的历史,究竟怎样去了解它、认识它并从中获得教益,受到启迪与鼓舞?这就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了。看来,怎样读史,确是值得认真思考、认真研究的。依我的肤浅看法,首先是了解和认识最基本的历史事实和历史过程,其次是着眼于从历史中获得思想上的启示。这种启示,一是可以通过对历史事实和历史过程的认识而获得,一是可以从历代史学家对历史和史学的评论中去发掘。这两个方面都很重要,而对于后一个方面我们似乎还有许多事情可做,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去深入思考。

  中国历史上每一个有责任感的、有成就的史学家,都会以他们的心血凝聚起来的思想,留给后人许多有益的启示。对此,我首先想到的自然是太史公司马迁。司马迁写的《太史公书》--后人称作《史记》,一方面展示了他那时的一部辉煌的中国通史,一方面凝聚了他对史学和历史的深刻的理解与认识。2000多年来,赞叹它、研究它的人不绝于时,证明它有巨大的魅力和不朽的地位。对于这样一部宏伟的历史著作所展示的历史长卷来说,在历史运动中的个人,都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这些角色和他们所活动的历史舞台及其背景,对今天的人们有些什么样的重要启示呢?对于这样的问题,不同时代的人都会有他那个时代的思想范围内的一些认识,而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人也会有属于他那个领域或视角范围内的一些认识,这是一部说不尽的"史家之绝唱"。尽管如此,在太史公的深邃的思想领域中,必有一些最根本的、对不同时代的不同的人们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思想观念。

  比方说,人们为什么要学习历史?人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或态度对待历史和现实的关系?这是有关社会公众同历史学之关系的最根本的问题,直至今天,还不断有人提出类似的问题来。其实,关于这个问题,太史公早已作了精辟的回答。他写道:"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帝王者各殊礼而异务,要以成功为统纪,岂可绲乎?"(《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这几句话是非常深刻、非常重要的。第一,他指出现实中的人们之所以要了解历史、认识历史,是把历史作为现实的一面镜子来看待,加以对照,作为借鉴,既不是把历史与现实等同起来,也不是要现实去模仿历史,二者是不应当混同的。这是明确地指出了古今的联系和区别:因有联系,故可"自镜";因有区别,故"未必尽同"。第二,他指出了以往帝王"各殊礼而异务",他们的制度、政策往往是不同的,但都是要达到治理国家的根本目的。可见"自镜"决不是混同古今。这两点,很辩证地阐明了"居今之士"何以要"志古之道"。可见,拒绝历史经验,是愚昧的;生搬硬套历史经验,也是不高明的。

  又如,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否有自身的法则(即今天我们所说的规律)?如果有的话,人们认识这种法则有什么意义?这是人们学习历史、研究历史一个带根本性质的问题,而首先是认识历史之本质属性的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应当坦率地承认,这也是千百年来人们为之争论不休的问题之一。这个问题,太史公司马迁也触及到了。他从对社会经济生活的考察中,得到了如下的认识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史记·货殖列传》序)这是把耕种、开采、加工、交换,以及交换中的贵贱变化等人们的分工及相互关系,视为符合于"道"的自然现象。太史公在讲到类似的经济现象时还说:"事变多故而亦反是。是以物盛则衰,时极而转,一质一文,终始之变也。"又说:"无异故云,事势之流,相激使然,曷足怪焉。"(《史记-平准书》后论)他认识到:事物发展到极盛就会转向衰落,有利的客观形势发展到了顶头也会转向不利的方面,这是各种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冲突而造成的,是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显然,人们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其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对过往历史有一个大致正确的看法,而且还在于对现实的历史运动和未来的历史前景,会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和比较客观的态度。

  再如,历史运动主要是由人的活动组成的;离开了人的活动也无从讨论人类社会历史运动的各种问题。那末,作为一个个体的人,究竟应当在历史活动中扮演什么角色呢?这不仅涉及到人对自身生命价值的认识,还涉及到作为个体的人在社会生活、历史运动中所具有的价值。历史上的思想家、教育家们对此有种种说法,都给人以有益的启迪。他们所论大多是理性的阐说,这无疑能够提高人们的认识,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在这方面,太史公从史学家的角度,冷静地观察那些经过历史潮流汹涌澎湃冲刷之后(如大浪淘沙之后),仍然没有逝去的历史人物,并对他们的精神世界、社会活动进行分析和综合,从而提出了撰写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这原则既是太史公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又是他告诫后人如何做人的准则。太史公在综论他为《史记》作人物列传时是这样说的:"扶义倜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于天下,作七十列传。"(《史记-太史公自序》)" 扶义倜傥",主要是讲德行、风采;"不令己失时",是讲善于把握时机、机遇;"立功名于天下",是讲以天下为己任的事功目标。显然,在太史公看来,他所要写进《史记》的历史人物,一般都是属于这种类型的人。然而,太史公却又并不是用绝对的观点来对待这个准则的;他的史笔之下,也活画出一些世侩小人,而正因为有这些人的存在,才更衬托出那些写入历史书的杰出人物的真正本色。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所谓"扶义倜傥"等等,这正是太史公所希望于后人的,后人应以为"自镜",做一个正派的、适应历史潮流的、有益于天下的人。

  太史公

  司马迁的《史记》一书,留给后人许多启示;这些启示大多同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结合在一起,这是《史记》之所以受到后人传诵、崇敬的主要原因。这里所举出的三个方面的启示,着重于人们为什么要重视历史、认识历史、记住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历史演进的法则何在,在历史演进中人应当有什么作为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在司马迁时代,在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是带有根本性质的问题;就是在当今,也仍然是带有根本性质的问题。总起来说,任何时代的人们,在认识与处理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上,在对待史学与社会及人生的关系上,都可以从《史记》中得到必要的启示。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