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告诉我赵氏起源、郡望堂号、迁徙和名人?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4浏览:4收藏

谁能告诉我赵氏起源、郡望堂号、迁徙和名人?,第1张

赵 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七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二点三。

寻根溯源

其起源有三:

1、以金天氏少昊为源起。司马贞的《史记 索隐》指出:“《左传》郯国,少昊之后,而嬴姓盖起族也,则秦、赵亦祖少昊氏。”西周时,少昊之裔造父因功被赐于赵城,其后在战国时建立赵国,赵国亡后,子孙以国为氏。

2、为少数民族改赵姓而来。如汉代有赵安稽(匈奴人),赵曳夫(“南蛮”人),五代有赵国珍(牂牁酋长的后裔)。

3、赵宋王朝赐姓。先后有李姓、穆姓、隆姓、宇文复姓的历史人物,被赐姓赵。

得姓始祖

造父。少昊之裔,西周著名驭马能手。受幸于周穆王,传说他曾取良马八匹,献予王而御之,西行至昆仑,见西王母,乐而忘返。后闻徐州徐偃王反,遂亲御车驾,载着穆王日行千里,适时而返,得以平定乱事,因功被赐于赵城(今山西洪洞县赵城镇)。下传至赵襄子时,与韩、魏三分晋地,建立赵国,公元前二二二年赵为秦所灭。其后子孙以国名为氏,称赵姓,并尊造父为其始祖。

繁衍播迁

西周时,造父的第七代子孙叔带率部分宗族由周投晋,并 且昌盛壮大,在三国分晋时建立赵国,史称“去周如晋,赵姓始昌”。到赵国灭亡时,赵姓已分布于山西、河北、河南、山东等地。秦始皇灭赵后,把代王嘉之后迁往甘肃天水,赵王迁被流放到今湖北房县。秦朝末年,真定(今河北正定)人赵佗建立南赵国,又把赵姓活动范围推广至今两广和越南北部。西汉末年,赵飞燕姐妹被害,其族人被迫迁徙至辽西郡,也是赵姓人在东北活动的开始。东汉末年为避董卓之乱,洛阳人赵达避难迁居江东,真定人赵云赵子龙入蜀为将。北魏时,天水赵姓一支迁居洛阳,其后裔孙赵贵镇守并迁至武川(今内蒙古)。唐初,有赵姓将士在平“蛮獠啸乱”中开赴福建并定居。五代时,有赵姓随刘龚南汉政权在广州定居。据《宋史宗室世系表》载:宋朝宗室分为三个支派,即太祖(赵匡胤)支派、太宗(赵光义)支派、魏王(赵廷美)支派。太祖支派分为燕王(赵德昭)支派和秦王(赵德芳)支派,燕王支派在北宋末年因外放做官而迁居如下地区:安徽颍州、四川蜀州(今崇庆)、江苏泰州、镇江、福建福州、泉州、江西吉安、湖北江陵、广东南雄等地,秦王支派则迁居如下地 区:浙江绍兴、湖州、台州、明州、婺州,福建福州、泉州,江苏真州、太平州;而魏王则降调至房州(今湖北房县),其子孙为官而迁徙地区有河南开封、洛阳,山东沂州、济州,福建汀州,江苏昆山、溧城,浙江秀水等。靖康之耻之后,徽钦二宗被掳往五国城(今黑龙江松花江口),太宗支派因此而在东北广大地区播迁繁衍。南宋初,康王赵构南迁杭州定都 ,则有赵姓移居江南,有的移居江苏常熟、有的移居江西上饶,南宋被灭,南宋宗室散逃至澎湖、潮阳等地,后在闽粤一带繁衍。自宋代以后,赵姓遍布全国各地。值得指出的是海外赵姓的播迁。明末,有赵姓不惜冒险远渡重洋到海外,其民族构成多种多样,聚居地为东南亚和美国。如瑶族中的赵姓在缅甸、老挝、越南和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国都有分布;壮族中的赵姓散布于越南、老挝、泰国等地。

郡望堂号

赵姓在漫长的繁衍过程中形成了许多郡望,主要有以下几 个。1、天水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通渭西北);2、涿郡,治所在涿县(今河北涿州);3、南阳郡,治所在今河南南阳市;4、下邳郡,治所在下邳(今江苏睢宁);5、颖川郡,治所在今河南禹县;6、平原郡,治所在山东平原县;7、汉阳郡,治所在冀县(今甘肃甘谷)。

堂号:

“半部”、“琴鹤”、“天水”、“孝思”、“谷治”、“萃涣”、“敬彝”、“创基”等。

宗族特征

1、赵姓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几百年。赵姓有君王、宰相 能臣、枭雄武将,均在各自领域广有建树。

2、家乘谱牒繁杂明了。

3、家规家训教诲后人。如楼张村赵姓有《家规纪略》,文载:“男自八岁入塾,以三十为率,……农时散而归田,农隙即复入塾。越三十,已成名者或入庠或中式,各营相当之务;各就其才之所近使任一职,或领农工或治圃事,或料厨事或守客厅。暇时习书史、业歧黄,家长俱不之问,惟不得玩好无益事业。……事无闲人,人无暇时。有不遵家规者,由家长召集族人共同斥责。若卑幼或有过失,则告于各主,令其约束。”

名人精粹

赵武灵王:名雍,战国时赵国的第六位国君,改革赵军传统装束,实行“胡服骑射”,提高了赵军战斗力,使赵国成为战国后期一度能与秦国抗衡的军事强国。平原君赵胜:战国四大公子之一,以“食客数千人”而著称。赵奢、赵括父子:赵奢善用兵,因功被封马服君。赵括善于纸上谈兵,短于实践,被秦名将白起击败于长平,四十万赵军被活埋。赵高:秦二世时宰相,指鹿为马,独断专横。赵云:常山(今河北正定)人,三国时蜀名将,勇武果敢,刘备曾赞誉他一身是胆。赵匡胤:河北涿州人,陈桥兵变,建立宋朝,杯酒释兵权,加强中央集权。赵普:蓟(今北京市西南)人,北宋初期的贤相,为北宋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美誉。宋徽宗赵佶:政治上昏庸,丧权辱国,被俘后禁于金国,艺术上却卓尔不群,曾创立宫厅院体画派,其书法被称为“瘦金体”。赵孟兆页: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元代杰出书画家,其笔法圆转遒丽,人称“赵体”。对后世影响甚深,人称一代宗师。赵之谦:浙江会稽(今绍兴)人,清末三大画家之一,其书、画、篆刻对后世都影响甚深。赵戴文:山西五台人,同盟会会员,国民党元老,民国时任国民党山西省主席。赵登禹:山东荷泽人,国民党二十九军师长,长城抗战血战赤峰口,芦沟桥事变后,在保卫北平的战斗中壮烈捐躯,是抗战中最早牺牲的中国军队高级将领之一。赵树理:山西沁水人,当代著名作家,著有《三里湾》、《李有才板话》、《小二黑结婚》等,其语言朴实生动,多反映当时新农村生活。赵元任:天津人,当代语言学家,通晓中、英、德、法等多种语言,诸多领域,颇有建树,在学术界享有盛誉,著述颇丰,有《中国语入门》、《现代吴语的研究》、《语言问题》、《赵元任歌曲选》等。

本姓族人在历史上迁移到一个新的居住地,并成为当地的名门望族后,就会起一个“堂号”。

成为代表这个家族分支的标记和骄傲。

堂号往往是某位祖先的业绩或名言,“河南堂”直接表示了迁徙地。

西河郡:古代该郡所指不一。 春秋时期卫国西境沿黄河一带称西河,即今浚县、滑县等地。战国时期黄河在今安阳东,故安阳可称西河,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夏居西河教授”是也。魏国时期曾取秦国今陕西黄河沿岸地,置西河郡,则以晋陕间黄河为准,西岸为西河。西汉朝元朔四年(丙辰,公元前125年)置郡,治所在平定(今内蒙古东胜),其时辖地在今陕西、山西两省之间黄河沿岸一带地区,并拥有今内蒙古伊克昭盟东部及晋西等地。东汉朝时期移治到离石(今山西离石)。南北朝时期北魏的西河郡,其北部为羌胡所得,仅保有晋西一带地区,治所在兹氏,即离石(今山西汾阳)。唐朝时期亦曾以汾州为西河郡。

河东郡:古代河东郡有四:①指今整个山西省。②秦朝初期(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县),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夏县、临汾市、万荣县、永济市、闻喜县一带地区。东晋时期移治到蒲坂(今山西永济蒲州镇)。隋、唐两朝为蒲州河东郡。隋朝时期又分蒲坂,置河东县为治所。在明朝被并河东县,划入蒲州。③唐朝时期有河东道,又设河东节度使,道治在蒲州,节度使治所在太原(今山西太原)。④宋朝时期有河东路,治所在并州(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北以内长城为限,而兼有今陕西东北角。大金国时期分为河东南路、河东北路,南路的治所在平阳(今山西临汾),北路的治所在太原府,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黄河以东夏县一带地区。明朝时期并河东县入蒲州。

朱提郡:夏、商时期属梁州地。周王朝时期时称窦地甸、大雄甸。春秋时期称靡莫部。秦超时期为蜀郡地。西汉建元六年(丙午,公元前135年),汉武帝在今四川省南部和云南省东北部置犍为郡,领十二县,其中今云南昭通地区境内有朱提、南广、堂琅三县。当时的朱提县辖今昭通、鲁甸、大关、盐津、绥江、水城范围;南广县境域包括今彝、镇、威及四川高县、珙县、筠连、兴文等县;堂琅县辖今巧家及会泽、东川。汉元封二年(壬申,公元前109年),在犍为郡南部设都尉,称犍为南部都尉,辖五县:朱提、南广、堂琅、汉阳(今贵州威宁、水城、云南宣威一带)。东汉安帝永初元年(甲戌,公元前107年),分犍为南部设犍为属国都尉,领朱提、汉阳两县。原堂琅县并入朱提县,县并入汉阳县。南广县仍属犍为郡。犍为属国境域为今昭通、鲁甸、巧家、永善、彝良、大关以及东川市、曲靖市会泽、宣威,贵州省威宁、赫章及水城北部一带。汉献帝建安二十年(乙未,公元215年),改犍为属国为朱提郡。辖朱提、汉阳、南广(今盐津)、堂琅、南昌县(今云南镇雄、威信、赫章一带)。三国蜀汉延熙元年(戊午,公元238年),从朱提郡中划出部分境域,即今镇雄、盐津、威信、四川省珙县、兴文、贵州省赫章、水城一带设立南广郡。西晋建武元年(甲子,公元304年),改南广郡为县。晋永嘉五年(辛未,公元311年)农历5月复置南广郡。辖南广、南昌县。晋太宁二年(甲申,公元324年)撤销了南广郡。西晋时期,朱提郡辖朱提(今昭通、鲁甸、永善)、堂琅(今巧家、会泽、东川区)、临利(彝良)、汉阳(贵州威宁、赫章)、南秦(今云南镇雄、威信、贵州省毕节)。东晋咸和八年(癸巳,公元333年),复置南广郡,辖南广(盐津、镇雄、威信)、常迁、晋昌、新兴(后三县在今大关、盐津、绥江、四川、筠连一带)。南北朝南齐时期,分置南、北、东朱提三郡。南朱提辖朱提、汉阳、堂琅、南秦;北朱提辖河阳(今永善、绥江)、义城;东朱提辖今贵州省水城、毕节、赫章、威宁。北周武帝保定二年(丙午,公元526年),在南宁州东北部分置恭州,辖今昭通市东川区和曲靖市会泽县。隋朝文帝开皇四年(甲辰,公元584年),设恭州、协州。恭州辖今永善、昭通、鲁甸、巧家、会泽、东川;协州辖今云南镇雄、彝良及贵州威宁。隋开皇六年(丙午,公元586年),在戎州(今四川宜宾)置开边县、治地包括今水城、绥江、盐津。隋炀帝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废恭州、协州,复置朱提郡。唐朝武德元年(戊寅,公元618年)复设恭州、协州,设靖州,其时辖地包括今云南的大关、彝良、贵州省的威宁、毕节。唐武德八年(乙酉,公元625年)改恭州为曲州,辖朱提、唐兴二县。朱提县辖今昭通、鲁甸;唐兴县辖今巧家、会泽、东川区。元朝至元十三年(丙子,公元1276年)立乌撒路、乌蒙路。元至元十五年(戊寅,公元1278年)改称军民总管府。元至元二十五年(戊子,公元1288年)升为乌撒乌蒙宣慰司兼军万户,领乌撒路、乌蒙路。东川路、芒部部,隶四川行省。明朝洪武十四年(辛酉,公元1381年)改隶云南、明洪武十六年(癸亥,公元1383年)乌蒙、东川、芒部府升力军民府,明嘉靖五年(丙戌,公元1526年)改芒部军民府为镇雄军民府。清雍正五年(丁未,公元1727年)改土归流,降镇雄州为镇雄直隶州,乌蒙府、东川府仍旧;从四川划隶云南。清雍正九年(辛亥,公元1731年),改乌蒙府为昭通府,置恩安县附郭。民国初年(壬子,公元1912年)废府存县。民国三十二年(癸未,公元1943年),设昭通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昭通、巧家、鲁甸、永善、绥江、盐律、大夫、彝良、威信十县。民国三十四~三十五年(公元1945~1946年),曾在鲁甸县龙头山地段设立朱提乡、乐马乡、龙溪镇。民国三十六年(丁亥,公元1947年)会泽县划入。民国三十七年农历8月6日(戊子,公元1948年9月11日),当地政府曾立碑一块,铭曰:“朱提乡购买中心小学校舍碑记。”1950年昭通解放,设专员公署,后改昭通地区行政公署。1958年会泽县划出。1981年新设水富县。

占城国:印度支那古国,即占婆补罗(补罗,梵语意为城),汉译为占婆、占波。古占城国位于印度支那半岛东南沿海地带,北起今越南河静省的横山关,南至平顺省潘郎、潘里地区,王都为因陀罗补罗(今越南茶荞)。中国古籍称其为象林邑,简称林邑,从公元八世纪下半叶至唐朝末期,改称为环王国。五代时期又称占城。据当地发现的国碑铭,其始终自号占婆。占城国为占国人所建。占城国人的语言属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占城深受印度文化影响,使用南天竺文字,从印度传入婆罗门教和佛教(后改信奉伊斯兰教),崇拜湿婆和毗湿奴等神,采用种姓制度。后从中国传入筑城、制造武器和生产技术,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占国出产象牙、犀角、乌木等珍奇异物,其地在当时为中国连接东南亚、西亚等地的海路要冲,主要从事中国与东南亚、印度、西亚的海上中转贸易,获利甚大。占国人多为剽悍的航海者。占国故地原是中国汉朝时期所置日南郡的象林县。东汉初平三年(壬申,公元192年),象林县功曹区连之子区逵(一作区达,自称释利摩罗)杀了县令,自号为王,始建占城国。占城国王自己独揽大权,区逵及其后历代君主一直力图向北扩张,因此经常与当时统治越南北部的中国封建王朝发生频繁的战争,但也向中国朝廷朝贡,以进行贸易。公元十~十三世纪,占城国成为越南封建统治者扩张的主要对象。明洪武三十五年(明建文四年,壬午,公元1402年)安南国(越南)夺取了占城国的占洞、古垒两州,把越南领土推进到今广南、广义地区。明成化七年(辛卯,公元1471年),安南国后黎一朝的黎圣宗黎思诚亲率大军征伐占城国,攻陷首都,生擒占城国国王区茶全,并设置交南州(广南道),使越南领土扩张到今归仁一带。清康熙三十二年(癸酉,公元1693年),南阮政权的元帅阮有镜领兵大举入侵黎朝,擒占国国王及皇亲大臣,清康熙三十六年(丁丑,公元1697年),占城国灭亡。 西河堂:以望立堂。

河东堂:以望立堂。

占城堂:以望立堂。

蒙姓起源:

蒙(Méng)姓源出有三:

1、出自以山名、官名为氏。周朝的时期,有官职名为东蒙主,职责是管理、主持祭祀蒙山。这位官吏的后代也世世代代居住在蒙山,并且以山名为姓,形成蒙姓。

2、来源于高阳氏,以地名为姓。夏朝建立以后,颛顼的后代被封在蒙双(有说法为双蒙),他的后代于是将封地的名作为姓氏,成为蒙姓和双姓。

3、为他姓所改:

① 有一支蒙姓改自东蒙氏。

② 元朝时有复姓蒙古氏,后来其子孙逐渐以单姓“蒙”为氏。

③ 南诏国姓蒙,居于蒙舍州,其后进入中原,定居于安定(安定堂来源)(今甘肃省定西一带)。

蒙姓始祖:蒙双。蒙姓中国人是黄帝的直系后裔,许多姓氏古籍都有详尽的记载。根据《路氏疏传记》是所说,蒙姓是高阳帝的后代,高阳氏距今大约有4500年的历史,他是黄帝轩辕氏的嫡孙,秦时有将军蒙骜。而《姓氏考略》上说,高阳氏的后代被封蒙双,有蒙氏,双氏。蒙氏是先秦时期赫赫有名的家族。望族居于安定郡,即现在的甘肃省固原县。蒙氏后人奉蒙双为蒙姓的始祖。

二、迁徙分布

(缺)蒙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上古时候的黄帝是著名的氏族首领,他有一个孙子叫作颛顼也是著名的部落首领。后来到了夏朝时候,夏朝的君主敬重古代的伟人,就把颛顼的后代封到蒙双城,其后代中有的以地名中的蒙和双字作为姓氏,分别称为蒙氏和双氏,这是今天蒙姓的最早起源。还有一支蒙姓起源于于周朝,那时朝廷在蒙山(在今山东省中部)设了祭坛,并设有专门主持蒙山祭祀的官员,称为东蒙主。东蒙主的后代有的定居在蒙山,他们以地名作为姓氏,是历史上蒙姓的一个发展。

三、历史名人

蒙 觳:春秋时期楚国大夫。春秋时期,楚国复国以后,楚昭王决定重新治理国家,壮大楚国的势力。但发现楚国以前的一切典章制度都没有了,这时楚国大夫蒙谷又为楚王制定了一整套新的典章制度献给楚王,使楚国的治理有了新的标准。

蒙 恬:秦朝著名将领。他的祖先为齐国人,自从他的祖父开始,他的家庭就世代为秦朝的名将。他的主要功绩是抗击匈奴。秦国统一六国以后,他率兵30万人击退了匈奴,收复了河南地区,并且奉命修筑长城,长达万余里。在他守卫边疆的数余年,匈奴都不敢进犯。 蒙恬将家属带到长城、驰道附近的安定定居,并在安定发族,后来大约由于社会原因,蒙恬子孙离开安定,不管走向何地,都念念不忘安定这个地方,书写案堂都要写“安定堂”三字。据考证,目前供台上写着“本音安定堂上”的蒙氏族人,都是蒙恬、蒙毅的后代,因为蒙恬、蒙毅兄弟两人在发家后定居于“安定郡”,后人不管到哪里,都记得自己的祖先发于“安定”,一直延续至今

史学家介绍蒙姓称之为“得姓于山东,旺族出安定”自有其道理。他同时还是毛笔的发明者,他用枯木作为笔管,鹿毛为柱,羊毛作为被。这种笔又叫做“苍毫”。

蒙 毅:秦朝上卿,在朝廷中势力很大,经常作为皇帝的参谋,其他将臣都不能和他相比。典故“上国掌谋,无愧名卿显职;中山得颖,永为文士宝珍”中的“上国掌谋,无愧名卿显职”指的是蒙毅。

蒙古纲:女真进士,金代右副元帅,咸平府猛安人。本名和罗噶,原作胡里纲,金咸平(开原)路人。承安五年进士。累官东平府事、拜右副元帅、权参知政事、行尚书省。贞祜四年,益都张林侵东平,蒙古纲派遣行枢密院事王廷玉讨擒之。后改靖难军节度使,行省邳州。纲为人御下严信,赏罚必当。后来发生兵变,其为经略使禄格所杀。

蒙得恩:太平天国的将领。广西平南人。贫苦农民出身,早年参加拜上帝会,后来跟随太平天国参加了金田起义,曾任御林侍卫、殿右二指挥。咸丰三年定都天京以后又任春官又正丞相,总理女营事务。后来升职为正掌率,得到洪秀全的宠信。咸丰十一年五月病死。终年55岁。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安定郡:汉武帝时期设置,相当于今天的甘肃省平凉地区的一部分和宁夏西部。

2、堂号

献典堂:春秋时期,楚国复国以后,楚昭王决定重新治理国家,壮大楚国的势力。但发现楚国以前的一切典章制度都没有了,这时楚国大夫蒙谷又为楚王制定了一整套新的典章制度献给楚王,使楚国的治理有了新的标准。

============================================================

蒙姓宗祠通用对联

〖蒙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望出安定;

姓启蒙山。

——佚名撰蒙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蒙姓的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号》介绍)

功高秦国;

威震匈奴。

——李文郑撰蒙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战国时齐国人蒙骜,入秦国,秦昭王时为上卿。后为将领,多次攻伐韩、赵、魏各国,立有大功。下联典指蒙骜的孙子蒙恬,秦代名将。秦统一六国后,曾率兵三十万击退匈奴贵族,收复河套一带地区,并修筑长城,守卫数年,匈奴不敢进犯。传说又曾改良过毛笔。

隆基西渭;

肇祀东蒙。

——佚名撰蒙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秦·蒙毅事典。下联典指战国齐·蒙鳌事典。

〖蒙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典五官治楚;

筑长城防胡。

——佚名撰蒙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秦代·楚觳楚大夫典五官有则,楚国大治。下联典指秦·蒙恬筑长城,胡马不敢南下。

-----------------------------------------------------------------

〖蒙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金代赫赫元帅;

秦时炳炳将军。

——佚名撰蒙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金代右副元帅蒙古纲,咸平府猛安人。下联典指秦朝名将蒙恬,其祖先为齐国人。秦统一六国之后,奉令率兵三十万大败匈奴贵族,收河南地,并修筑长城。守卫数年,匈奴不敢进攻。他是毛笔的发明者。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毫为被。这种笔,又名“苍毫”。

-----------------------------------------------------------------

〖蒙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文作苍毫光万世;

武将友师震群狄。

——佚名撰蒙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秦朝名将蒙恬事典。

-----------------------------------------------------------------

〖蒙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上国掌谋,无愧名卿显职;

中山得颖,永为文士宝珍。

——佚名撰蒙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秦代上卿蒙觳事典。蒙觳,出则参乘入则御前。常为内谋,诸将相莫与之抗。下联典指秦朝名将蒙恬发明毛笔事典。

--------------------------------------------------------------------------------

中国人民解放军蒙姓当代将军生平简介

蒙进喜中将

蒙进喜(19449-——),四川省重庆市(现直辖市)人。1961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4年11月加入中国***。

1961年9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39师117团1营通信员、班长,1964年7月任边防1支队1营2连副排长,1965年1月任3连排长,1968年1月任1营参谋,1969年2月任3连连长,7月任1营副营长,11月任步兵第32师94团司令部作训股股长,1978年8月任步兵第32师94团副参谋长,11月任参谋长,1979年6月任副团长,11月任团长。1980年9月-1982年9月在解放军军事学院学习后任陆军第32师副参谋长,1983年2月任副师长,11月任陆军第11军副参谋长,1984年11月任参谋长。1985年3月任陆军第14军军长,1985年9月-1988年9月任陆军第14集团军军长。1989年7月任昆明陆军学院副院长兼训练部部长,1990年6月任副院长,1992年8月任贵州省军区副司令员,1996年6月任西藏军区司令员。2001年7月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兼西藏军区司令员。

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2002年晋升为中将军衔。

姓氏堂号的意思是某一姓氏家族的称号。历史上的名门望族大多有本家族的堂号。高大宽敞的厅堂上,悬挂著书写堂号的匾额,每逢年节喜庆之日,还在门前挂起书写着堂号的大红灯笼。当地的老百姓谈论某一家族时,喜欢以“某某堂”来称呼。

峻青《水落石出》:“庄里有一家地主,堂号积善堂。”

例句:本书记载了位于福建泉州的各姓氏堂号的来源及文化。

堂号是家族门户的代称,是家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因古代同姓族人多聚族而居,往往数世同堂,或同一姓氏的支派、分房集中居住于某一处或相近数处庭堂、宅院之中,堂号就成为某一同族人的共同徽号。同姓族人为祭祀供奉共同的祖先,在其宗祠、家庙的匾额上题写堂名,因而堂号也含有祠堂名号之含义,是表明一个家族源流世系,区分族属、支派的标记;是家族文化中用以弘扬祖德、敦宗睦族的符号标志;是寻根意识与祖先崇拜的体现。所以,堂号和郡望一样,都是中国姓氏文化中特有的范畴。

堂号,不仅仅是用在祠堂,还多用在族谱、店铺、书斋及厅堂、礼簿等处;也有用在生活器具上的,如在斗、口袋、钱袋、灯笼等上面大书堂号,以标明姓氏及族别。凡看重自己的姓氏和族属的人,都不会忘记本族世代相传的堂号。不仅汉族,许多迁居内地的其它少数民族,如匈奴的呼延氏“太原堂”、回纥族的爱氏“西河堂”、蠕蠕族的苕氏“河内堂”等少数民族,内迁后接受了汉文化,也有以其繁衍地的郡名或祖上业绩之典故作堂号的。这就是堂号,它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实际意义。

历来每个姓氏、每个宗族、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堂号。堂号的历史悠久,应用广泛,在中国宗法社会中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和作用。

正式的堂号牌匾都悬挂在家族祠堂正门的正中央,除此之外,家族聚居处的府邸正门也会悬挂堂号牌匾。堂号牌匾的悬挂有很多讲究,比如除宗祠以外的地方悬挂堂号可以不写“堂”字,在分支祠堂中需要同样悬挂总祠堂的堂号等。

堂号如同姓氏一样,是中国人追根溯源时的重要标志。古代由于生产力低下,自然灾害与政治战争频繁,百姓们需要结合在一起,依靠宗族的力量互相依傍,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因此宗族是古代中国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话题。堂号就是源于宗族的概念,堂号寄托了祖辈对后辈们的殷切教诲和嘱托期望,一般都出自一些意向比较好的词语或诗句,比如善庆堂,就出自“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说明先辈们希望后人行善积德,和睦美满。历史上最早的堂号出自《晋书》,称为玉树堂。

堂号的产生一般以本地郡望为名,或是该姓氏中出色祖先的事迹,以及居住地的地名为主。郡望是指一个大宗族所在的区域,一般都会从居住地中取字,郡望可以当做堂号来使用,代表该郡中最为出色,有代表性的一支,但堂号由于其本身的局限性,不能作为郡望的名称。每当本宗族的人分支出去,就会另立分祠,另取堂号,但总堂号也会供奉在宗祠中。

历史上很多名人事迹都经过总结后作为堂号流传下来。比如孟氏的“三迁堂”,就体现了孟母三迁的故事,代表了先祖们对后辈子孙殷切的期望与关怀。孙氏“映雪堂”也出自“囊萤映雪”的典故,鞭策后代子孙进学努力,有十分深厚的寓意。还有一些堂号名称是出自先辈的名句,比如周姓“爱莲堂”,就出自理学名家周敦颐的《爱莲说》。总而言之,中国的堂号文化源远流长,是值得传承下去的经典文化。

谁能告诉我赵氏起源、郡望堂号、迁徙和名人?

赵 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七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二点三。 寻根溯源 其起源有三: 1、以金天氏少昊为源起。...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