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的别称
1、无锡
来源于战国黄歇 “立无锡塘,治无锡湖”。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建县,以湖名作县名称,名无锡县。
2、金匮
世传晋代郭璞曾埋黄金符匮于山下,为无锡城之巨镇,清雍正二年(1724年)分无锡县为无锡、金匮两县,民国元年(1912年)两县合并复称无锡县。
3、扬名
宋代无锡古乡名之一,以“扬名天下”成语而得名。现为扬名街道。
4、梅里
宋代无锡古乡名之一,传为泰伯定居地,原称梅里。1929年即建镇。现名梅村街道。
5、河埒口
在古城西郊。宋朝有蒋姓沿梁溪河筑埂埒地养鱼而得名。1929年始有河埒乡,后为镇,现并入荣巷街道。
6、荣巷
因明代正统年间,荣氏在此聚族而居始得名。分上荣、中荣和下荣。1929年即建镇。现为荣巷街道。
7、周新镇
原名东绛(土字旁),明朝时因这里地势较高,又在西绛之东,故称东绛。 清朝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无锡工商先驱周舜卿新建街镇,取名“周新镇”。 1929年即建镇。解放后将周新镇改名为东绛镇。现为太湖街道。
8、南方泉
现名南泉,因镇内有一方泉而得名。1929年即建镇。为与北方泉区别,又在方泉前加“南”字。
9、胡埭
宋代原名湖埭,因毗邻太湖而得名。
10、硕放
1929年即建乡。取硕望桥与放鹰桥两村各一字而名。现为硕放街道。
11、坊前
因宋代有酒坊而名,1929年即建北坊前镇。现并入江溪街道。
12、东亭
原名隆亭、隆庭,因地处无锡城东十里亭所在而得名。
13、安镇
南唐时称堠村。明代称安家坟前,后安氏益大成市,遂名。1929年即建镇。
14、荡口
因位于鹅真荡之口而名。1929年即建镇。
15、甘露
古名月溪,因月照而名。后因甘露降地而名,或说是唐代建甘露寺而名。1929年即建镇。
16、堰桥
因旧有高鲁堰桥,简称堰桥。1929年即建镇。
17、洛社
宋代即有名。1929年即建镇。
18、玉祁
曾称“王祁”,因明代丈量地籍为“玉”字号,又与芙蓉湖水乡地貌特征吻合,故改称玉祁。1929年即建镇。
19、藕塘
因原有一大塘,塘内有很多莲藕而得名。1929年即建镇。
20、陆区
原名陆墟,汉代大夫陆端组织匠人开采阳山石渐成集市(墟)而得名。1929年即建陆区镇。南宋宝庆三年(1227年)陆灿始建单孔石拱桥,因在陆墟集市之处,并跨陆墟港,故名陆墟桥,又名陆区桥,为无锡市文物保护单位。
21、中山路
建于1938年,初名国父路,为纪念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而得名。
22、新生路
原名三下塘,1934年拓宽,当时正好开展“新生活运动”,故称。
23、广勤路
1916年,杨翰西创办广勤纱厂,筑路便于运输,以厂名命名为广勤路。
24、崇宁路
原为大河上、小河上和师古河上,1934年在斜桥河底挖出石碑一块,上刻“崇宁桥”字样,故名崇宁路。
25、大窑路
建于明朝,解放前该地居民大多数以烧窑为生,建有大量的砖瓦窑,故名。
26、连元街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举人薛联元居此,称联元街,又称连元街,一说街内先后有顾、吴、王三氏分别中状元、会元、解元,故名。
27、东大街
古代因位于原无锡县衙前东面,所以称东大街。
28、西大街
古代因位于原无锡县衙前西面,所以称西大街。
29、三皇街
因有药皇庙、城隍庙、关帝庙,内有三皇(燧人、伏羲、神农)得名。
30、熙春街
因东城门原名熙春门而得名。
31、南长街
始建于清朝,原有三段,1958年连成一条因位于南门外且较长,更名为南长街。
32、学前街
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因该街前有明伦堂为学宫驻地。秀才考场,故名。
33、北大街
旧时此街是无锡北城门外至莲蓉桥的一条大街而得名,现延伸至春申路。
34、后祁街
清朝得名,传说已有200多年历史,来历和含义无从考证。
35、小娄巷
百年前以巷内有小更楼得名。
36、盛巷
明朝天顺年间为盛颙宅第备弄而得名。
37、铸冶巷
元朝年间巷内曾开设过冶坊,故名铸冶巷。
38、江阴巷
该巷旧时为江阴商人来锡经商之地,且有江阴人定居于此得名。
39、场巷
分前竹场巷和后竹场巷。1830年左右,有数家竹行以经营竹类商品为主,故取名竹场巷。因前后有两条巷,故称前竹场巷、后竹场巷。
40、棉花巷
清朝因巷内设有棉花行而得名。
41、书院弄
清朝乾隆时弄内原有严氏书院(又称严氏试馆),又为衙门书办聚居之所,故名。
42、铁匠弄
1910年后弄口开有铁匠店,因而得名铁匠弄。
43、大码头弄
明朝富豪华麟祥在此修建码头,因而命名。
44、接官亭弄
以古代迎接官员所建“接官亭”而名。
45、夹城里
五代十国时南唐为抵御吴越王侵犯在无锡城墙外加筑外郭,城郭之间称夹城里。
46、前西溪•后西溪
此处原有前后两条溪,中间有住宅,宅南为前西溪,宅北为后西溪。
47、羊腰湾
地形似羊腰,故名。
48、北仓门
明朝官厅在此设一粮仓,称东仓,有南北两个门,其北门称北仓门。
49、莫宅兜
是明朝莫姓叔侄连中进士的花园式住宅浜兜,系京剧“一捧雪”起源地。
50、北栅口
旧时城北至江阴出口处,清朝咸丰时在城北至江阴出口处,曾设征收厘税用的木栅栏巷门,故而得名。
51、江尖
为运河分叉口的一渚,四面环水。清代起,渚上百姓大多经营陶器业而名缸尖渚,后简称缸尖,谐音为江尖。
52、蓉湖庄
在吴桥东南堍,这里原为芙蓉湖一角。晋时张阖始填湖造田,明嘉靖年间顾氏新建庄园,名蓉湖庄。
53、周山浜
在无锡火车站之北,因清末这里有三条能停靠小船的河浜,故名“舟三浜”,后谐称“周山浜”。
54、梨花庄
位于北栅口之北,至迟在南宋时已有此地名。清康熙年间这里成为豪富沈万三的别圃“广五十亩,中有天绘楼最胜。万三有妾名贞香者,性爱梨花,遍植焉”。
55、尤图里
无锡东郊的尤图里,又名尤渡里,是南宋著名诗人尤袤的后人聚居地。明代以前,无锡城外有东西两条主要河道,即东廻溪,西梁溪。明宣德年间,巡抚周忱整田平地,取三墩之土填塞廻溪,变为耕田。如今,人们已不知廻溪这一名字了,现东郊锡沪路旁,尚存“三墩凹”地名。宋元之际,尤氏后人在廻溪畔兴建园林。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尤居敬又扩建园林,建造书堂。在凿池沼掘地时,挖到一方石板,遂命工匠勿动。当晚,尤独自前去发掘,待掀开石板,两罐白金赫然眼前,每罐足有百两之多。尤念及先辈嘱咐:“临财勿苟得”。便覆盖如初。洪武十三年(1380),无锡大旱,颗粒无收,农村发生饥荒,尤居敬便取出白金,以高价购进粮食,在门口施粥。他的两次赈灾,救活百姓无数,乡民感激不尽!称其所住地为“尤图”,以志不忘。
56、古竹
位于马山冠嶂峰北侧。因生长着大量的竹子,后人便将此地称为古竹。是马山岛上最大的一个集镇。
57、西仓
为自然镇,在今鸿山街道西北部。古称版村。宋时司马温公之孙迁居于此,称东庄司马,建西仓于版桥,遂将版桥改称为西仓。西仓蔡氏为无锡最早蔡氏之一。
58、野花园
原名夜花园,辛亥革命后邑人杨翰西在此建造花园,因地处郊野,以供纱厂工人夜间休闲活动,故又名野花园。
59、西林
原在胶山南麓,安镇之西北。明嘉靖年间富豪安国始建西林苑而得名。
60、黄土塘
是东湖塘镇北部的一个自然镇。现已命名为无锡十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黄土塘西瓜很有名,“两弹一星”功臣姚桐斌故居就在此老街上。
61、寺头
在无锡北乡西漳之东。古代居民定居在原保宁寺之南头,后发展成集镇,此地因而称之为寺头。
62、五牧驿
古代无锡地区驿站之一,驿道沿着大运河塘岸,宽阔平坦,可容五马并驰,因而得名。五牧地处无锡市洛社镇西约9里处。南宋末年,文天祥的两位部将尹玉、麻士龙曾拒元兵战死于此,留下了“英雄战攻驻守之迹”。明清之季在这里设有驿站,由于五牧东至无锡、西至常州均为45里,因而有“五牧两头长”之称。
63、匡村
在杨市镇(今属洛社镇),是一自然集镇。著名实业家匡仲谋和锡剧名艺人匡耀良都是匡村人。1906年由匡仲谋创办的匡村中学老校舍还较完整地保存在省锡中之内。为市级文保单位。
64、礼舍
在玉祁街道南部,是一自然集镇。具有1100年的历史,肇始于南宋,自古就为锡邑北乡重镇。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薛暮桥都是礼舍人。现已列为无锡十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
65、大墙门
在原硕放乡。明代邹姓富豪所建豪宅外墙,故名。
66、寨门
古镇名。位于张泾桥镇之北与江阴河塘桥接界处之南。元末张士诚部将莫天佑在此安营扎寨,因而得名。汉代高士严子陵后裔在此居住繁衍,故此地严姓居多。革命家严朴出生成长于此。
67、 锡山
相传古时山中产锡,故名。陆羽《惠山寺记》:“有锡兵,天下争;无锡宁,天下清”。谚云:“无锡锡山山无锡”,为无锡主山,无锡别称锡山、梁溪。
68、 惠山
古称历山、古华山、西神山。因晋代开山禅师慧照而名慧山,慧通惠,故名惠山。全山九峰,宛若游龙,故又称九龙山。
69、舜柯山
金匮县志记载“因舜、柯两山相连,故名舜柯山”。传说舜在山下垦过荒而得名舜山;又传吴公子仲雍六世孙柯相所治之处为柯山。元《金匮县志》载:“而谓之历山者当自南朝始,曰舜山、舜柯者,后人因历山之名,故附会其说”。
70、马迹山
因西北狭窄,东北宽广,状如骏马,因而得名。传说当年秦始皇东巡会稽,乘骑踏浪途经太湖留下马蹄印,遂现一座湖中仙岛,故名。马迹山及周围部分湖面,面积约116平方公里。自然景观以龙头渚、仙鹤嘴、冠嶂峰等为主,近年来依托小灵山和祥符寺所建“灵山胜境”而闻名遐迩。
71、犊山
又称独山、中犊山。位居太湖与五里湖交汇处。
72、军(山字旁)嶂山•成性寺
曾为南唐屯兵之处,故又名军(山字旁)将山。金匮县志载“军(山字旁)将山一名军帐,在县西南四十里,滨太湖南”,后名军(山字旁)嶂山。成性寺(龙寺),在军(山字旁)嶂山麓龙湫旁,始建于南宋淳熙十一年(1184),开禧二年(1206)获赐“孚泽”额。
73、雪浪山
宋代山顶建有雪浪庵而得名。为军(山字旁)嶂山东延横脉,故又名横山,山东麓建有横山寺。
74、鸿山
相传东汉文学家梁鸿居于此而得名。
75、胶山
因山上原有胶山寺得名。
76、阳山
安阳山的简称,安阳山地区原是周武王时安阳侯周赟的采邑地。安阳山北坡的朝阳洞和翠微寺,曾是宋代大觉禅师修炼处。大觉东渡日本后,创立了建长寺派,为开山祖师。日本有建长寺派寺院49处,是与鉴真和尚齐名的中国高僧。日本僧众近年常去安阳山朝拜寻踪。
77、太湖
古称震泽。《史记正义》载:纵广三百八十三里,周回三万六千顷。或谓之震泽。《禹贡》谓之具区。《山海经》谓之笠泽。《史记正义》曰:五湖,菱湖、游湖、莫湖、贡湖、胥湖也,皆大湖东岸五湾。《左传》《职方》《越语》:谓之五湖。其中相传吴王种菱处名菱湖。
78、五里湖
又名蠡湖。旧时又称漆湖,亦称小五湖,系太湖(梅梁湖)伸入无锡城区的内湖。相传2500多年前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助越灭吴,功成身退,偕西施泛舟于此,故又名蠡湖。
79、鹅湖
又名濠湖、鹅真荡。因状如鹅肫,俗称鹅肫荡,“真”与“肫”音近而转。
80、芙蓉湖
已消失的古代湖泊,在无锡北部,湖之一部分现演变为大运河的河道。因湖中长有很多荷花,因而得名。
81、京杭运河
大运河的前身,最早开凿于2500年前春秋末期,为吴王夫差开掘连通江淮的吴国邗沟。秦统一中国后,始皇开凿京口至丹阳的曲阿河(江南运河今镇江段)。京杭大运河无锡段,全长408公里,始凿于鲁哀公九年(公元前486年),为最早开凿的人工运河。
82、梁溪河
原称西溪,又名梁清溪。源自惠山,流入太湖。梁溪河是历史悠久的一条河流,誉为无锡的母亲河,无锡因此而别名梁溪。南北朝梁大同年间重浚,故名。旧县志称,汉建无锡子城,西距梁溪,东接运河(城中直河)。“梁溪源出惠山,其袤三十里。”北自西水墩(太保墩)与西运河分流,南至蠡桥,经小渲、大渲入太湖,全长75公里。
83、伯渎港
泰伯在梅里建立勾吴国后,为灌溉排洪开凿的运河,故名。
84、长广溪•吴塘门
全长约15公里,水面最宽处约300米。取“溪阔水长”之意。吴塘门在长广溪南入太湖之口。因位于吴塘山附近而得名吴塘门。
85、檀溪
古时此处有一条沟溪,溪边有檀树林,此溪横穿,故名檀溪。
86、金城湾
位于蠡湖东端,蠡湖两个重要源头——马蠡港、梁塘河在此汇合形成湖湾。
87、东大池
惠山南麓的大水塘,蓄水灌溉农田,分东西两池,东面的称东大池。
88、鸭子滩
原名圣塘里,乾隆帝南巡至此见河内肥鸭成群,传旨命名为“鸭子滩”。
89、鼋头渚
前身为1916年购地、1918年始建于鼋头渚沿湖山地上的横云山庄,1944年易名横云公园。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更名为鼋头渚公园。1958年,原“太湖别墅”7栋建筑并入公园,后陈家花园(若圃)、三山岛、郑园部分旧址、原郊区河埒公社鼋头渚大队相继并入公园,遂于1993年1月命名为“太湖鼋头渚风景区”,但鼋头渚公园名称并未废除。其范围包括面积3平方公里的鼋头渚半岛和面积012平方公里的三山岛。该景区于2002年列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6年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而“鼋头渚”因南犊山(充山)伸入太湖的余脉状如鼋头而得名。明末,王永积《锡山景物略》称:“更有一巨石,直瞰湖中,为鼋头状,因呼为鼋头渚。”
90、泰伯庙
作为太湖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独立景点的泰伯庙在新区梅村镇至德路西侧,泰伯庙在新区鸿山镇的鸿山西坡。传为东汉永兴二年(154)吴郡太守糜豹奉敕以泰伯故居即宅为庙,并建泰伯墓。但现存建筑均为明、清时所重建。2006年国务院公布“泰伯庙和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1、蠡园
由王禹卿始建于1927年,1936年其子王亢元作扩建。因园主为“三槐堂”王氏后裔,据说原拟名“槐园”,后正式命名为“蠡园”并沿用至今。园名出典据园主身前见诸传媒的文字资料及口述资料而有两个版本:一是慨慕范蠡为人,园以湖名;另一是“以蠡测海”(用瓢测量海水)、“管窥蠡测”表示谦虚。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向西续建长廊与陈梅芳始建于1930年的“渔庄”相联,渔庄并入蠡园,后老蠡园大部份划入宾馆(今湖滨饭店),上世纪80年代初和2004年蠡园分别作东扩西延。2002年“蠡园及渔庄”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蠡园列为AAAA级旅游景区。
92、高子水居
明东林党人高攀龙始建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的五里湖水上别墅,故名。原址在东蠡湖东北角“鱼池头”(今湖滨区东降(土字旁)镇境内)遗址现已淹没水中,2005-2006年在遗址附近建“水居苑”以志纪念。
93、梅园
1912年荣德生在无锡西郊的东山购地植梅为梅园起点,数年间购山粮地150亩,植梅三千株,于1922年后园址扩大至浒山,成为江南三大赏梅胜地之一。1955年,荣毅仁根据父亲荣德生遗愿将梅园除“乐农别墅”留作纪念先父外赠献政府,当时梅园游览面积为81亩,此即“荣氏梅园”范围,或称“老梅园”。鉴于该由名人用名花构筑的名园,在历史转型期引领生态园林建设的风气之先,又开私园为社会公益之先河,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艺术价值,2006年国务院公布“荣氏梅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梅园在1959年征地50公顷,向东拓展至横山,2009年列为AAAA级旅游景区。
94、锡惠公园(锡惠园林文物名胜区)
新中国成立之初,无锡就开展了群众性荒山造林运动。1952年在此基础上环锡山建“锡山公园”。1958年在锡山、惠山之间原“秦皇坞”古址开挖“映山湖”,至1959年相应将惠山头茅峰东坡、东麓划入公园,原沿山布局的大量名胜古迹纳入园中,该年国庆节锡山公园更名为“锡惠公园”。为加强园内文物保护工作,经市政府批准,1995年2月28日该园启用“锡惠园林文物名胜区”名称,与锡惠公园为“一套班子,两块牌子”。该公园(名胜区)在2004年列为AAAA级旅游景区。
95、寄畅园
在惠山东麓,毗邻惠山寺,面积15亩,明太子太保秦金始建于16世纪初叶,初名“凤谷行窝”;园转属秦梁后,更名“凤谷山庄”。再转属秦燿,经大规模改筑,在万历二十七年(1599)更名为寄畅园,沿用至今。该园自创始至1952年献赠国家,四百多年间由北宋著名词人秦观的迁锡后裔世代相守,故又名秦园。1988年,寄畅园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6、天下第二泉
在惠山头茅峰东坡白石坞。此泉由无锡县令敬澄(字源深)开凿于唐大历十二年(777)或前数年间,初名惠山泉或惠山石泉水。因“茶神”陆羽品评天下宜茶之水二十等,此泉列第二,故名天下第二泉,简称第二泉、二泉,又称陆羽泉、陆子泉。因泉而建的庭院建筑,始于唐,历代均有增益,至清乾隆年间形成今存完美格局。2006年,“天下第二泉庭院及石刻”,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7、惠山古镇
分布于惠山东麓及惠山寺甬道两侧、惠山老街两旁和惠山浜(寺塘泾)两岸之面积为04平方公里范围内,其数量达120座左右(含遗址) 。南齐建元三年(481),高帝萧道成旌表孝子华宝门闾,即宅为祠,此为惠山祠堂之滥觞(华宝故居原在今二泉亭之上;元时华孝子祠迁至二泉东偏今址)。唐代邑人在春申涧畔建春申君祠(后搬迁至庙巷,称大王庙)。至清乾隆十四年(1744年)列入官祭的惠山祠堂共54座。清中期以迄民国时期,形成今存惠山镇祠堂群。2006年“惠山镇祠堂”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核心祠堂十座。其中位于锡惠公园的有五座:华孝子祠、至德祠、尤文简公祠、钱武肃王祠、淮湘昭忠祠;属惠山古镇的有五座:陆宣公祠、王武愍公祠、顾洞阳祠、杨延俊祠(留耕草堂)、杨藕芳祠。“惠山老街”在2011年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98、龙光塔
耸立在锡山之巅的佛塔兼风水塔,无锡古城的标志建筑。根据无锡图书馆藏龙光塔古碑拓片,始建于明万历四年(1576年),当年无锡人孙继皋状元及第,他是无锡所出第二位状元,此后在清早中期无锡又出三位状元。古老相传,该塔能振兴文风。其塔名,可能与惠山似龙,锡山如龙头,塔是龙角的传说有关。该塔历代多次重修。1983年列为无锡市文物保护单位。
99、公花园
在无锡古城中心,今中山路与新生路之间,毗邻崇安寺商业街区和县前东街,现面积60亩左右。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是中国人所建最早城市公园之一。初名锡金公花园,简称公花园、公园。1912年后更名无锡公园、城中公园等。2006年以“锡金公园旧址”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100、崇安寺
位于无锡古城中心,传东晋兴宁二年(364)王羲之舍宅为寺,故名“兴宁寺”,北宋太平兴国初年赐额“崇安教寺”。
中国古代书院是指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和学术研究机构,一般为著名学者私人创建或主持的高等学府。[1][2]
书院是民间教育组织,最早出现在唐朝,盛行于宋初,著名的书院有应天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石鼓书院等。
中文名
中国古代书院
始于
唐代
盛于
宋初
地区
中国河南、湖南、江西
快速
导航
著名书院
起源
始于时代
书院的名称始于唐代,最初是官方修书校书和藏书的场所,如丽正修书院(后改名为集贤殿书院)建于唐玄宗开元十一年 (723),书院主管人员的职责是“掌刊辑古今之经籍,以辨明邦国之大典,而备顾问应对”,兼作皇帝的侍读,“以质史籍疑义”。此外,唐代有些私人读书讲学之所,也称为书院,如:皇书院,在江西吉水县,唐通判刘庆霖建以讲学;松州书院,在福建漳州府,唐陈与士民讲学处;义门书院,在江西德安县,唐义门陈衮即居左建立,聚书千卷,以资学者,子弟弱冠,皆令就学;梧桐书院,在江西奉新县, 唐罗静、罗简讲学之处。
共15张
中国古代书院
盛于时代
书院盛于宋初。唐末五代时期,由于连年战乱,官学废弛,教育事业多赖私人讲学维持,宋初的统治者仍在忙于军事征讨,无暇顾及兴学设教,于是私人讲学的书院遂得以进一步发展,形成影响极大、特点突出的教育组织。宋吕祖谦在《白鹿洞书院记》中说:“国初斯民,新脱五季锋镝之厄,学者尚寡。海内向平,文风日起,儒生往往依山林,即闲旷以讲授,大率多至数十百人。应天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及嵩阳书院为尤著,天下所谓四书院者也”宋初最著名的书院,除公认的睢阳(应天府)、岳麓、嵩阳、白鹿洞之外,还有茅山、石鼓等。这些书院一般是由私人隐居读书发展为置田建屋,聚书收徒,从事讲学活动;设置地点多在山林僻静处,后世认为这是受了佛教禅林精舍的影响。
著名书院
中国古代四大书院
应天书院[3] [4]
宋代四大书院之首
应天书院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南湖畔,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史载“州郡置学始于此”。
应天府书院前身为睢阳书院,是五代后晋时的商丘人杨悫所创办。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宋真宗改升应天书院为府学,称为“应天府书院”,并正式赐额“应天府书院”。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升格为南京,成为宋朝的陪都,应天书院又称为“南京书院”。庆历三年(1043年),应天府书院改升为“南京国子监”,成为中国古代书院中唯一一个升级为国子监的书院,成为北宋最高学府之一。
北宋书院多设于山林胜地,唯应天府书院设立于繁华闹市之中,人才辈出。随着晏殊、范仲淹等人的加入,应天府书院逐渐发展为北宋最具影响力的书院。
书院内主要景点有:崇圣殿、大成殿、前讲堂、书院大门、御书楼、状元桥、教官宅、明伦堂、廊房等。
《南京书院题名记》:“天下庠序,视此而兴”。《九朝编年备要》:“宋兴,天下州府有学始此”。元代赵孟瞓更是在《义学记》中道:“宋初时天下有四大书院,应天书院为首。”1998年4月29日,国家邮政局在商丘举办了“四大书院”邮票首发仪式。
岳麓书院[5]
宋代四大书院之一
北宋时期书院曾一度衰落,这是由于统治者为了更直接地控制教育,一方面大力兴办官学,一方面推重科举。读书士子就学门路增多,而且非经科举,难得入仕之途,因而不愿长守山林,对书院失去了兴趣,以至“书院至崇宁末乃尽废”。然而北宋的官学很快变成科举的附庸,日渐腐败,因此,南宋时期兴办书院之风再起南宋书院发达同理学的盛行有密切关系。书院成为研究和传播理学的重要基地。朱熹对南宋书院的复兴起了重要的作用,并对后世书院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他在淳熙六年(1179)守南康军时,在庐山发现白鹿洞书院故址,申请兴复,于次年告成。朱熹为书院确定了条规,对书院的宗旨,为学之序以及修身、处事、接物之要作了系统而详细的规定,名曰《白鹿洞书院学规》,后世书院大都仿此办理,对中国封建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白鹿洞书院[6]
宋代四大书院之一
元朝的书院,据称“几遍天下”,但受官方控制甚严,缺乏论辩争鸣的气氛。书院虽多,却无书院讲学的特点,几乎与官学无大区别,这是书院官学化的开端。延至明初,依然如此。直到正德(1506~1521) 嘉靖(1522~1566)之际,书院讲学论辩之风才又兴盛起来。王守仁、湛若水和他们的弟子对明朝书院发展有重要的影响。王守仁讲学,“流风所被,倾动朝野,于是绅之士,遗佚之老,联讲会,立书院,相望于远近”。湛若水是著名学者陈献章(白沙)的学生,他所到之处必建书院讲学授徒40多年。这时的书院把学术研究和讲学活动更紧密地结合起来,而且不同学派各标其宗旨,各讲其主张,往往超出书院讲坛的范围,发展成为规模相当大的地区性的学术活动,形成独具特色的书院“讲会”制度。
东林书院是明末影响最大特点最为突出的书院据《无锡金匮县志》载:“东林书院亦名龟山书院,在城东南隅,宋杨文靖(时)讲学于此,后即其地为书院”“万历三十二年,顾宪成及弟允成始构成之。宪成殁,高攀龙、叶茂才相继主其事,榜其门曰东林书院”,“当宪成、攀龙讲学时,……远近名贤,同声相应,天下学者,咸以东林为归”。可知东林书院名声之大。东林书院的重要特点是积极参与当时的政治活动,致力于讽议朝政,裁量人物。为此,它的名声大振;但它也由此而遭到统治者的禁毁《明史·顾宪成传》说: “其讲习之余,往往讽议朝政,裁量人物。朝士慕其风者,多遥相应和,由是东林名大著,而忌者亦多”。明末曾四毁书院:第一次是嘉靖十六年(1537)御史游居敬上疏,指斥湛若水“倡其邪学,广收无赖,私创书院”。第二次是嘉靖十七年(1538)吏部尚书许赞以“官学不修,别起书院,耗财扰民”为借口,“申毁天下书院”第三次是万历七年(1579)张居正为了整顿吏治、整顿教育,遂以书院多无实学,且“科敛民财”为理由,封闭全国书院。第四次就是天启五年(1625)魏忠贤“拆毁天下书院,首及东林”。四毁书院的根本原因都是封建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的一项政治措施。
嵩阳书院[7]
宋代四大书院之一
嵩阳书院是中国四大书院之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嵩山南麓。嵩阳书院建制古朴雅致,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有五进,廊庑俱全。嵩阳书院因其独特的儒学教育建筑性质,被称为研究中国古代书院建筑、教育制度以及儒家文化的“标本”。
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而又独特的地位,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嵩阳书院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是书院中的佼佼者,对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培养造就人才发挥了重要的教育作用。
历史上嵩阳书院以理学著称于世,以文化赡富,文物奇特名扬古今。嵩山地区自古就是儒家学派活动的重要地区,这里有嵩阳书院、颍谷书院、少室书院、南城书院、存古书院,其中最显赫的为嵩阳书院。“书院嵩高景最清,石幢犹记故宫名。山色溪声留宿雨,菊香竹韵喜新晴。初来岂得无言别,汉柏阴中句偶成。”
2010年3月9日,嵩山历史建筑群是2010年国务院确定的中国唯一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2010年8月1日,嵩阳书院作为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子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简介:犬(亦称狗),为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畜,听觉灵敏、犬齿锐利、嗅觉敏锐、性机警、易受训练,寿命15—20年。现在按用途分牧羊犬、猎犬、警犬、玩赏犬以及挽曳、皮肉犬等。
现记述我国古代《狗的故事》如下:
1 、华隆:晋,太兴二年(319),吴(今苏州)人华隆,喜欢射箭、打猎。他养了一条狗,每次打猎都把它带着以帮助人在旷野里寻找野兽。华隆有一天去江边打猎,突然被一条大蛇紧紧地缠着了他的身子。狗便费劲地咬死了大蛇,但华隆却受伤失去了知觉。狗便徘徊往来心神不定地发出了阵阵嚎叫声,不断地来回于路途之间。家里人感到很奇怪,便跟着狗找到了华隆出事的地点。由于华隆闷绝于地,便把他用车子运回家中治疗、休养。他两天后才苏醒了过来。在未苏醒之前,狗始终不吃东西。这说明此狗很关爱主人的身体健康。华隆病好了之后,对此狗非常地爱护,就如同像对待自己的要好的亲戚一样的看待它。①
2 、崔仲文:晋·义熙年间(406—418)谯县(今安徽亳县)人,崔仲文和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石和同为刘府君的抚吏(即小官)。仲文养有一狗帮助猎捉麇鹿,效果非常好。石和也很喜欢这条狗,想用钱财同仲文交换,仲文不肯。于是,有次石和同仲文去山中打猎时,石和竟杀死了仲文,然后他想拴着这条狗带回家去。可是狗却咬石和,不肯跟他走,而且守着主人的尸体、趴在地上、覆在主人的尸体上。不久,很多军人出猎,见狗守尸,人识其主。于是回去报告了抚军。石和假装上班到了府门口,这狗便牵着石和的衣服号叫。人们说:“此人必杀犬主!”于是记录在案。抚军便询问石和。果然、查出了实情,于是石和被判处了死刑。②
3 、杨生:晋·太和(366—370)中广陵(今扬州市西北蜀冈上)人,杨生养了一条狗,非常喜爱它,常跟着一道上路。有一天杨生喝醉了酒,躺在荒草之中。当时正是冬天草枯季节,农村正在举行烧枯草和乘机驱赶害人野兽的“燎原之火”。风又很大,此狗乃在杨生周围大声地嚎叫,可是杨生却不能醒觉。于是,此狗便赶到了水边把自己的身子沾湿了,然后再睡在草上,如此数次靠近杨生的身了,把草都沾湿了于是杨生便避免被火烧死。 ③
4 、章华:乐平(今浙江临安市西南)人,元和(806)初年,养有一狗,常跟着上山打柴。三年(808)冬,章华和邻居王华一道上山打柴,狗也跟着去了。忽然有一虎,出搏王华、章华,盘踞于地,但虎仍踞地而坐。当时狗潜伏在深草中,见二华被虎捉到了,于是突然跳上虎头咬虎的鼻子,虎感到很惊恐,便逃走了。于是二华得救。④
5 、郭剑:唐·太和(827—835)年间担任大官“司空”。他驻扎在西凉府(今甘肃武威市)。当时有一个看门人平时办事很勤快、谨慎,于是郭剑对他很信任。有一天郭剑要他上街买百段丝绸,但价格却比市价贵了一倍。郭剑认为是他欺诈了自己,于是把他关在牢中还判了刑。命令狱卒要打他几十大板(叫“笞刑”)。忽然有十几头狗争着覆在他的身上,护着他的背,使狱卒无法动手打他。郭剑对此事感到非常奇怪,就讯问他。看门人说:“我从童年时期起,就经常用饭喂养群狗,不知其它。”郭剑叹气地说:“这群狗还知道对你报恩,我怎么能不施恩于你呢!于是就把看门人无罪释放了。⑤
6 、卢言:上党(今山西长治市北)人,时常旅行飘泊它乡。有一天在路上忽然见到一条饿瘦得几乎是块要死的狗,卢言很可怜它,于是收养了它,经过十多天的喂养,此狗便长肥了起来,而且很讨人喜欢。从此卢言上路皆带着它。后来,将要到达亳县(今属安徽)城,忽然,遇着一个老朋友相邀酒饭,大醉而归,乃回房就寝,突然邻店发生火灾。此狗便赶忙跳上床,在卢言耳边大声嚎叫,并且衔着衣服拖他。终于将卢言惊起。火已经进屋上了房,于是他们穿过暂时还没有烧着火的地方跑了出来,因而卢言终于免除了这一场十分危险的灾难。⑥
7 、赵叟:扶风县(今属陕西宝鸡市)天和寺在山岗上,下面有供奉佛像的石室,它宽大得像个客厅,里面住有一个穷老汉赵叟,这老汉病脚,且背部伛偻(驼背)常扶着拐杖讨饭。周围邻居可怜他,“老而病,而且穷无所归,”于是纷纷送给他食物。老汉得到食物后,便常常先聚喂群犬。一年后下大雪,老汉病且冷,没有衣服穿,赤身裸体的伏在地上一边颤抖,一边呻呤。这时群犬皆聚集在老汉的面前,摇尾嚎叫,接着围在他席子周围,纷纷用脚抱着他的身体。于是老汉的身体稍为暖和了一点。十多天后,赵老汉终于冻死在石室中。群犬皆哀鸣,昼夜不歇,几天之后方才散去。⑦
8 、晋·陆机(261—303)年轻时很喜欢打猎。家在吴(今苏州)时,有客人送给他一头犬,名叫“黄耳”。后来陆机在洛阳做官,这狗常跟随在身边,此犬狡猾而又聪明,能听懂人的话。又常被人借到三百里外,但黄耳认识路能自己找回来。陆机常时期留在京师洛阳,久无家信,很是想家。于是有一天开玩笑地对狗说:“我家绝无音信,你能远地送信,去取得消息吗?”黄耳喜欢地摇尾,做“答应送信”的表示。于是陆机写了封家信,放在一个小竹筒里面,然后系在犬的颈了上。于是犬从驿站(古代邮政路线并设有吃、住、车、马的地方)走向吴,饿了就到草中找小动物吃,每次过渡坐船,它就依靠摆渡船的人,向摆渡人擦抚颈毛,摆动尾把以表示友好和求助,因而得能摆渡过河。到了吴地的陆机家中,它口中衔着竹筒,并用声音表示,“机家开筒,取信看毕”,“犬又向人作声,如有所求”,于是他家人写了回信,放在竹筒中,仍系在黄耳的颈子上;它再赶回洛阳交差、复命。别人走路来回一趟要50天,而它只要走一半时间的路程便可以了。后来,可惜黄耳生病死了,陆机很难受,便把它葬在陆机家村南二百步的地方,村里人都喊它叫“黄耳坟”。⑧
9 ,石玄度:刘宋元徽(473—476)中,石玄度养了一只黄犬,生了一只小白犬,犬母非常喜爱小白犬,经常衔食喂它,后来长大了,玄度每次外出打猎,未归,犬母便在门外张望,等侯。后来,玄度患了气喘病,已经到了病危的程度了,医生处方说:“需要白狗的肺烧汤吃”!但街上买不到,只得杀了白狗做药,取肺烧汤,于是狗母跳跃,天天不歇,他家人煮白狗肉,同客人一道吃,把狗骨头抛在地上,犬母却衔放屋中,食毕,把白狗骨头全都移到后园中的一棵桑树下扒土埋上,每天傍晚向树嚎叫,叫了一个多月才停止。而玄度的病并没有治好,直到死去。临死前,他对家中人说:“白狗肺煨汤吃并不能治好我的病,可见,杀白狗是冤杀了!”,从此,他弟法度再也不吃狗肉了。⑨
10 、齐琼:唐·禁军大校齐琼,由于马术好(即骑马技术好,跑得快)得到皇帝的宠爱,所以做了大官,他家养了四只好狗,常带出去打猎,经常喂肉。其中有一只狗却独自把食物填在咽喉和牙齿之问,不呑下咽喉就衔出去了,如像是送到个隐蔽的树丛再吃,吃完了就又回来了再衔食,齐琼感到很奇怪,就叫士兵观察它的行动。原来是北面的枯树洞中有它的狗母还存在:“老病”,于是常用口中所含的食物,去喂狗母。齐琼得知了这回事后,对这只儿犬很赞赏,“奇叹很久”。于是命令把这只母犬用箩筐抬回来,用褥子,毯了垫着,每天给它饭吃,儿狗便摇头俯首,若怀感激之情,此后,捉坏人、追狡兔,其行若飞,若护驾打猎,必得到丰硕的收获和赏赐,一年后,狗母死去了,儿狗更加勤奋。但不久,齐琼也病死了,儿犬连续嚎叫了一个多月,当齐琼出棺材埋葬时,儿犬便独脚扒土成坳(洼下的地方),头嗑碰棺材流血,埋土未完,儿犬就死去了。⑩
11 、石丛义:担任泰州(今属苏北)都押衙(官名)时,有狗生了几只小狗,其中有一只小狗是送给了戎帅琅玡公,自小到大,同母犬相隔。及至一些大官、将校在郊区打猎时,才使得狗的母子相遇于田中,它们高兴得不可名状(即高兴得无法表达)。猎完,各随主人归去。但从此以后儿犬便每天在戎帅琅玡公的厨房里偷肉送给母狗吃。而且肉的数量既多,质量也好,两家人都很少知道这事——“儿狗经常偷肉给母狗的事情”。 11
12 、裴度:(765—839)在四朝皇帝手下做到几任宰相,他身系唐朝国家安危二十年,同郭子仪齐名。他性好养狗,凡设宴会时,剩余的食物,便放碗中和狗同碗吃掉,他的女婿李甲看见了便劝他不要这样做。但是裴度却不以为然。 12
13 、李叔坚:汝南(今属河南省)人,少为从事(官名)。有一天他家的狗忽然像人一样地站立起来走路,家中人皆请求他把狗杀掉!叔坚说:“有人把犬马比喻是正人、君子!犬看见人的行为便仿效人,这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呢!”后来叔坚把帽子放在榻上,狗见了便戴上帽子走路,家中的人又感惊异。而叔坚却并不感到奇怪。没有多久,狗又于灶前扑灭了一次火灾,家中人格外惊奇!叔坚却说:“当时,家中人皆在田中劳动,狗帮助扑灭了火灾,没有烦劳邻居,这又有什么不好呢!”十多天后,狗自己死了,也未见发生丝毫的灾难,而叔坚本人在事业上也很顺利,并没有什么不吉利的事情发生。 13
14 、周砺:复州(今属湖北)签判厅(是政府机构)主管各司的钱物,所以养狗防盗,有一条黄狗在该处已养了有十多年了,吴兴(本旧湖山府的附属县)人周砺在任职期间很喜欢这条狗。后来,周任职期满准备先坐轿去河岸,再乘船回家。可是路途中这条黄狗很驯服地迎接周砺,摇着尾把,恋恋不舍;于是周砺便把它放在船中,准备带回家去,可是,船到巴河(今湖北浠水县西南,临长江)狗上岸未回,而船夫解开缆绳东下,狗见船后便在沿途岸上跳跃嚎叫,跑着跟随船行了三四十里路也不肯停止。周在船上看到这件事后,便喊小船载狗上了大船,既上船,狗非常高兴,终于最后到了湖州(今浙江湖州市)家中。 14
15 、童镛:据《建宁志》(今湖南株州市)记载:童镛家养了两条狗,一白一花,是一条母狗所生,两狗“性情狡猾,善知人意”。后来,白狗双目失明,不能进食。于是主人特此替它做了一个草窝,给它睡在屋檐下面,花狗每天衔饭喂白狗,夜里便睡在白狗的身旁,后来白狗病死了,主人可怜它,就把它埋在前山的脚下。花狗每天早晚都去埋白狗的地方绕上几圈,像是拜哭的样子,并且在埋白狗的地方躺上一会儿,以示怀念。 15
16 、张绪和张充:张绪的儿了张允青少年时期很好逸恶劳。张绪常回去(今苏州)家中看望,有一次,张充出城打猎,父子二人在西门相遇。只见张充:“右臂上架着猎鹰,左手上牵着猎犬”。于是张充“放绁脱鞴”(放下栓犬和老鹰的绳子,又脱下双手驾鹰的皮袖套。鞲音够)。向父亲跪拜。张绪便讽刺儿子道:“一身两役(右臂架鹰,左手牵狗)”,岂不是太辛苦了吗?,张亮跪着说:“听古人说:三十而立(三十岁才成人),我今年才二十九岁呢!请您等到明年再看我的长进吧!”张绪高兴地说:“有错能改是好事嘛!”到了明年,张充果然勤奋好学,不再打猎、玩鹰犬了,有了很大的进步。 16
17 、张筹:明洪武二年(1369)无锡人张筹因六月十五日左右接连下了十天雨,他的脚上和鞋子上都沾满泥巴,于是在河边的一块圆石旁洗脚,忽然被一条毒蛇缠着了他的左脚,当时只有一条家养的黄犬跟随他,他便对着狗叹气。狗却了解到他的心意,竟把蛇咬成了几段。但狗却中毒死去了。张筹很伤心,于是用四条竹席把狗的遗体包了起来埋葬在坑中(地洞),并且用那块毒蛇曾在上面缠着他左脚的几乎是有致命危险的圆石上写了红漆的文字——即《义犬志》再放在墓穴中,以作为永不忘的纪念,这天是洪武二年六月二十四日,张筹在《志》中叙述了事情发生的经过,并深深感谢此犬的救命之恩,并表示自己对此犬辜负很多。 17
18 、高恒:北齐、幼主高恒(570—577)养狗喂以好肉和米饭,把狗放在马上用毯子包着它再抱着,可是当他喂猎鹰时竟割狗身上的肉喂它,狗要几天后才惨酷地死去。 18
19 、李信纯:吴王孙权(182—252)时有一人叫李信纯,他是湖北襄阳纪南人。养了一条黑狗叫黑龙。他非常喜欢它,行坐相随,每吃好菜都分一半给黑龙吃,有一天,他去城外饮酒大醉回家时,竞倒在路旁的深草中睡了起来。这时正逢太守(官名)邓某外出打猎见山中草深,又不知道有人醉睡在草中,于是派人点火烧草,以便打猎。信纯睡处正当顺风。犬见火来,便用嘴拖他的衣服,但李仍没有恢复知觉,于是狗连忙赶到三五十步外的溪中,湿了身子,,赶来卧处用身潮湿,终于火至湿处就灭了,,使主人免除了大难。但狗运水困乏,却死在附近。一会儿,信纯醒来,见犬已死,遍身毛湿,于是惊讶地看到附近火场的纵迹,因而痛哭。这事给太守知道了,说:“狗报恩甚于人!人不知恩,那不是人不如狗吗!”于是买了棺材,布匹把狗安葬了,所以,现在纪南(令湖北荆州市荆市区纪南城)有“义狗坟”高十几丈! 19
20 、宋·德佑元年(1275)五月,杨州地方官下令禁止军民养狗,城中杀狗数万,狗皮缴公。 20
2l 、朱詹:义阳(今湖北枣阳市南)人,家贫好学,无钱买米做饭,有时竟吃纸填肚子,冬天缺少衣被,只得抱着狗睡觉,但狗也饿得嗷嗷叫,悲哀声惊动了邻居,但他仍好学上进,终于成了“学士”——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21
22 、张敬达:后唐清泰二年(936).将军张敬达,被契丹兵(古族名,古国名)大败于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晋源镇)城外,五万人马,被围于晋安寨(今山西太原市晋祠镇南)。契丹兵的帐幕连接像山岗,四面围以毛绳,挂着很多铜龄,并且放了很多狗,在包围圈中,夜间军中如有“狗的铃响”就是说明有张敬达手下的士兵在突围,以致往往被契丹兵所俘虏。后来张敬达兵败,保存了气节。至死不降。 22
23 、符彦卿:北宋大将符彦卿(898-975)酷好鹰犬。他手下的士兵将吏如是犯了过错就得设法向他奉送著名的鹰犬。当时,即使他正在大发脾气,那也能得到赦免。 23
24 、徐勉:梁朝人徐勉(446-535)曾担任中书令的官职,为官清廉,因为一度前线在打仗,他工作很忙,吃、住皆在衙署,有时要每隔几十天才能有空回家一次,这时家中的群犬便以为是来了生人,而惊叫不已,于是,徐勉叹气地说:“我忧国忘家,以致家中的群犬都认不得我了!” 24
25 、高孝珩:北齐广宁王高孝珩,养了一条狗,看门时,外人不能接近他的家室,高孝珩每次射箭时,都由此狗把箭衔了回来。如孝珩要它喊家中某人,它就牵着此人的衣服,表示他是主人所要喊叫的人。 25
26 、萧卞:在皇佑(1049)时担任寿州(今属安徽)地方官,有一天,在他的马前出现了一条黄犬,掉尾训扰,走走又回头,像是要引导人们行走似的。于是萧卞派了两个士兵跟着它,到了西岸。狗向一井中垂头下视。两士兵由井口向下看,看到井边有点鲜血,井下有一死尸,当即向萧卞报告,派人守护。接着,狗又引导人进城,到了一座客店前,犬又大叫不已,如有所诉。于是萧卞把店主叫到面前。主人认识此犬说:“此犬是朱姓客人所养,几天前朱客乘船去西河,当时此犬也一同去了,如今此犬独来,不知是什么缘故”。于是萧卞派公人拘捕了船户,末加拷问,船主随即承认了杀害朱客的罪恶事实。 26
27 、狗站:元·至顺元年(1330)九月辽阳行省(包括今乌苏里江以东和黑龙江以北的大片土地)的水达达路(在今松花江和黑龙江下游),夏季大雨,黑龙、宋瓦(古水名,即今吉林、黑龙江两省的松花江)两江流域发生水灾,“民无鱼粮为食”。于是其中有15个狗驿站(驿站:旧日传递政府文书的人中途休息的地方)的狗多饿死,于是官府发了两个月的救济粮,凡是饿死狗的驿站发钱买狗补充狗数。 27
28 、高丽(中国古族名,古国名)(辖地约有今鸭绿江及其支流浑江流域一带)以北,地名巴实伯里,其地极寒,海水皆冰,自八月结冰,直到来年四五月才解冻,人、物行其上如履平地。驿站的每辆车子皆用四条狗挽(拉)车,其行如飞。 28
29 、鄞县(今浙江宁波)有一个居民家养了狗,一天半夜里,狗声大叫长嚎,主人家很感奇怪,并且狗用身子抵触户主,要他起来看视,原来是厨房里发生了火灾,已经烧到了屋梁了。另外正统(1436-1449)年间,魏某家也发生了火灾,已经烧着墙壁了,“犬捶门若哭”,于是主人惊起,与家中人迅速地扑灭了大火。于是,他家主人写了《义犬行》一文,以表彰犬灭火的义行(高尚行为):“我家有良犬,毛色成虎文。糠糜拔饿(饥饿)经几春,戮戮警夜超凡群。主翁朝出当门守,主翁暮归迎巷口。一夕厨头惊火红,触户长号报主翁。於戏!(啊呀!)尔(你)犬犹知豢养恩,鄙夫 29 (自称的谦词)悖德(违反道德)何可言!(说什么好呢!)”
注释:①②③④⑥⑨⑩ 11 12 《太平广记》九。⑤⑦《四库全书》1042,《宣室志》页713。⑧《晋书》卷54《陆机传》。 13 《四库全书》862,《风俗通义》页406。 14 15 19 21 25 26 29 《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禽虫典第117卷。 16 《南史》卷31《张裕传》。 17 张筹:《义犬志》,《光绪无锡金匮县志》卷40,页669。 18 《北齐书》卷8《幼主》。 20 《宋史》卷66《五行志》四,页1453。 22 《新五代史》卷33《张敬达传》。 23 《宋史》卷251《符彦卿传》。 24 《梁书》卷25《徐勉传》。 27 《元史》卷34 《 文宗本纪》页767。 28 《四库全书》1040,《癸辛杂识》续集,卷上,页70。
请批评、指正。请遵守《著作权法》,违者必究。2011年1月底、农历辛卯年(兔年)春节前,写于南京金陵图书馆特藏阅览室。
清_阁的网络解释是:清_阁清_阁是元代著名画家倪瓒收藏图书文玩和吟诗作画之所。
清_阁的网络解释是:清_阁清_阁是元代著名画家倪瓒收藏图书文玩和吟诗作画之所。结构是:清(左右结构)_(半包围结构)阁(半包围结构)。拼音是:qīngbìgé。注音是:ㄑ一ㄥㄅ一_ㄍㄜ_。
清_阁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元著名画家倪瓒收藏图书文玩和吟诗作画之所。在今江苏省·无锡县。后为_陀寺。
二、引证解释
⒈元著名画家倪瓒收藏图书文玩和吟诗作画之所。在今江苏省无锡县。后为_陀寺。引《明史·隐逸传·倪瓒》:“倪_字元镇,无锡人也。家雄於_,工书,善书画。四方名士日至其门。所居有阁曰清_,幽迥_尘。”《无锡金匮县志·古迹》:“清_阁在梅里乡,元倪_故居,旁列碧梧奇石,设古尊_彝鼎法书名画,其中非杨维_、张雨诸人不得至。”清赵翼《灵岩山馆吊毕秋帆制府》诗:“过客尚寻清_阁,籍官幸免奉诚园。”
关于清_阁的诗词
《清_阁》《清_阁·虚堂幽幽竹森森》
关于清_阁的诗句
君家清_阁清_阁
关于清_阁的成语
闭阁自责束置高阁束在高阁殿堂楼阁闭阁思过龙楼凤阁入阁登坛冷冷清清云窗雾阁仙山楼阁
关于清_阁的词语
云窗雾阁绣阁香闺琼台玉阁玉楼金阁束置高阁闭阁自责麒麟阁仙山楼阁闭阁思过入阁登坛
点此查看
书院制·书院兴衰及其原因的研究·明代书院由衰而兴及四遭禁毁
明代书院是古代书院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高峰期,为历代书院研究者所重视。学者们普遍认为:明代书院于明初近百年间不被重视,长期处于衰微之势,明中叶起渐渐兴起,至嘉靖年间达到极盛,不仅数量剧增,社会影响也空前显著。但至明末又连遭官府禁毁。
据考察,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寒微贱,不甚知书,但对文化教育极为重视。他一方面自己勤于学问,另一方面很注意罗致人才。《明史·选举志》载:“太祖下金陵,辟儒士范祖干、叶仪。克婺州,召儒士许元、胡翰等日讲经史治道。克处州,征耆儒宋濂、刘基、章溢、叶琛至建康,创礼贤馆处之。以濂为江南等处儒学提举,溢、琛为营田佥事,基留帷幄预谋议。甲辰三月敕中书省曰:‘今土宇日广,文武并用,卓荦奇伟之才,世岂无之。或隐于山林,或藏于士武,非在上者开导引拔之,无以自见。自今有能上书陈言,敷宣治道,武略出众者,参军及都督府具以名闻。或不能文章而识见可取,许诣阙面陈其事。……如此则人才不乏,而官使得人。’于是州县岁举贤才及武勇谋略,通晓天文之士,间及兼通书律者。”并通令有司“劝谕民间秀士及智勇之人,及时勉学,俟开科取士之岁,充贡京师”。可见其求才若渴的心情。洪武元年(1368),开国伊始即“征天下贤才至京,授以守令。其年冬,又遣文原吉、詹同、魏观、吴辅、赵寿等分行天下,访求贤才,各赐白金而遣之。三年谕廷臣曰: ‘六部总领天下之务,非学问博洽、才德兼美之士,不足以居之。虑有隐居山林,或屈在下僚者,其令有司悉心推访。’六年复下诏曰: ‘贤才,国之宝也。古圣王劳于求贤,若高宗之于傅说,文王之于吕尚。彼二君者岂其智不足哉,顾皇皇于版筑鼓刀之徒者,盖贤才不备,不足以为治。鸿鹄之能远举者,为其有羽翼也;蛟龙之能腾跃者,为其有麟鬣也。人君之能致治者,为其有贤人而为之辅也。山林之士,德行文艺可称者,有司采举,备礼遣送至京,朕将任用之,以图至治。’”据说当时形成举荐人才的热潮,“中外大小臣工皆得推举,下至仓、库、司、局诸杂流,亦令举文学才干之士。其被荐而至者,又令转荐。以故山林岩穴,草茅穷居,无不获自达于上,由布衣而登大僚者不胜数”。
不过明初几代帝王都把教育的重点放在鼓励荐举、兴办官学和提倡科举等方面,对于书院未加重视。所以自洪武至成化年间近百年,书院一直处于沉寂无闻的状态。虽于洪武元年(1368)曾因元之旧,立洙泗、尼山二书院,不过是虚应故事,仅做为尊孔崇儒的一种表示。许多名师巨儒多被吸收到官学任教,读书士子有多种途径获得仕进之路,对寂守山林的书院也乏兴趣,这正是书院长期沉寂的重要原因。
但在明中叶,科举日渐腐败,教育日趋空疏,一批士大夫深感科举与学校败坏人才,必须革弊除害,以救时弊,纷纷复兴或创建书院讲学。于是书院由衰而渐兴。
不少有识之士,尖锐揭露和批判了明代科举和官学的弊病。明代科举前程荣崇,士子多凭侥幸,不肯读书问学,科场作弊,相演成风。尤其到成化之后,科举独重八股,士子只读程墨坊稿,如顾炎武所言:“天下之人,惟知此物可以取科名,享富贵。此之谓学问,此之谓士人,而他书一切不观。……士子有登名前列,不知史册名目,朝代先后,字书偏旁者,举天下而为十八房之读”,“率天下而为欲速成之童子,学问由此而衰,心术由此而坏”,“八股之害,等于焚书”。官学变成科举的附庸,学生 “但取食廪年深者”,“只有资格,不讲学力”,国子监生“年老体惫衰迟不振者十之八九”,有不少是纳赀捐得的,姚夔曾说:“太学乃育才之地,近者直省起送四十岁贡生,及纳草纳马者动以万计,不胜其滥。且使天下以货为贤,士风日陋。”为了扭转士习人心骛于奔趋而不务实学的颓风,多创书院讲学。
明嘉靖后书院大盛的直接原因是王守仁、湛若水等理学大师竞相讲学。据《明史·列传一百十九》赞曰:“正嘉之际,王守仁聚徒于军旅之中,徐阶讲学于端揆之日,流风所被,倾动朝野,于是搢绅之士,遗佚之老,联讲会,立书院,相望于远近。”沈德符所著的《野获编》也称:“自武宗朝(年号正德),王新建(王守仁被封为新建伯)以良知之学,行江浙两广间,而罗念庵、唐荆川诸公继之,于是东南景附,书院顿盛。虽世宗力禁而终不能止。”王守仁认为程朱理学自南宋末被尊崇,经元至明,日益僵化、空疏,变成禁锢思想、束缚学术的教条。他认为程朱之学“言之太详,析之太精”,结果“言益详道益晦,析理益精学益支离,无本而事于外者益繁以难”,造成“记诵词章”之恶习,使人“章绘句琢以夸俗,诡心色取,相饰以伪,……而圣人之学遂废”。他认为:欲求圣人之道惟在“自得”,“致良知”,“知行合一”。王守仁深知当时的科举和官学都以程朱之学为宗,为了冲破和摆脱思想束缚,必须另辟蹊径,别创书院以讲学。事实上,王守仁的学说正是在书院讲学过程中发展成熟起来的。他在龙冈书院和贵阳书院讲学时已发明“良知”之旨,提出“知行合一”之说;他在江西濂溪书院讲学时专讲“存天理,灭人欲”的克治省察工夫;他在稽山书院和敷文书院讲学时,把自己的学说集中概括为“致良知”之说。王守仁宣传他的学说,推动了书院的兴盛,而书院的兴盛又为王守仁学说的传播提供阵地和最好的形式。
王守仁的弟子门生更是广建书院,一方面奉祀其师,一方面传扬王学。如:嘉靖九年(1530)薛侃建精舍于天真山,并在山麓建王守仁祠,“每年祭期,以春秋二仲月仲丁日,四方同志如期陈仪礼,悬钟磬,歌诗侑食。祭毕,讲会终月”。嘉靖十三年(1534)邹守益在安福建复古书院,后又“与邦采、刘文敏、刘子和、刘阳、欧阳瑜、刘肇衮、尹一仁等建复古、连山、复真诸书院,为四乡会,春秋二季合五郡出青原山为大会,凡乡大夫在郡邑者皆与会焉,于是四方同志之会,相继而起”。同年李遂建精舍于衢麓,精舍诸生又分建龙游水南会和兰西会,“与天真远近相应,往来讲会不辍”。嘉靖十六年(1537)沈谧在秀水县文湖建书院。嘉靖十九年(1540)周桐和应典在永康寿岩建书院,与同门李珙、程文德讲明师旨,从业者百有余人,岁时奉祀,定期讲会。嘉靖二十一年(1542)范引年在青田县建混元书院,讲艺中时发师旨,诸生七十余人,闻之惕然有感。嘉靖二十三年(1544)徐珊在辰州建虎溪书院。嘉靖二十七年(1548)在万安的门生在白云山麓建云兴书院,同年陈大伦在韶州建明经书院,与诸生课业,倡明师学。嘉靖三十三年(1554)刘起宗在泾县大溪之西建水西书院。嘉靖三十五年(1556)赵镗在广德修建复初书院,耿定向、罗汝芳在宣城建志学书院(均见《王文成公年谱》)。王门弟子主要生活在嘉靖年间,所以明嘉靖年间所建书院最多,王门弟子主要分布在江西、福建、浙江、湖南、广东、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把王门弟子按其籍贯分为浙中王门、江右王门、南中王门、楚中王门、北方王门和粤闽王门。明代这些地区的书院比前一代明显增多,说明明中叶书院昌盛与王守仁和王门弟子的讲学活动有密切关系。据《明儒学案》载,王守仁的著名弟子钱德洪“在野三十年,无日不讲学,江、浙、宣、歙、楚、广,名区奥地,皆有讲舍”。王守仁的另一著名弟子王畿“林下四十余年,无日不讲学,自两都及吴、楚、闽、越、江、浙,皆有讲舍”。江淮一带,纷纷组织讲会,如:泾县有水西会,宁国有同善会,江阴有君山会,贵池有光岳会,太平有九龙会,广德有复初会,等等。这些讲会逐渐把书院的讲学活动扩展成一个地区性的祭祀和学术活动中心,进一步扩大了书院讲学的影响而风及社会了。
明代另一位著名学者湛若水(甘泉),与王守仁同时讲学,对明代书院的发展也有巨大影响。湛若水是著名学者陈献章(白沙)的弟子,是一位“志笃而力勤”的教育家,五十五年间无日不讲学,无日不授德。《明儒学案》称其“平生足迹所至,必建书院以祀白沙,从游者殆遍天下”。湛若水与王守仁交情极深,都对程朱理学繁琐空疏不满,曾共商以倡明圣学为终身志愿,彼此常以讲学相倡和。但两家宗旨各异。王守仁倡“致良知”,湛若水则力主“随处体认天理”。《明史·湛若水传》称:“若水初与守仁同讲学,后各立宗旨。守仁以致良知为宗,若水以随处体认天理为宗。守仁言若水之学为求之于外,若水亦谓守仁格物之说不可信者四。又曰: ‘阳明与吾言心不同。阳明所谓心,指方寸而言,吾之所谓心者,体万物而不遗者也。故以吾之说为外。’一时学者遂分王、湛之学。”不同学派,各标其宗旨,各讲其主张,推动了书院的发展。
在王、湛及其门人竞相讲学的推动下,明代中期书院发展呈现鼎盛之势。据曹松叶在《宋元明清书院概况》中统计,明代书院达1239所。大大超过元代。按时间统计,以嘉靖年间为最多,占3713%,万历年间次之,占2271%。明代新建书院745所,建于嘉靖者为215所,占新建书院的三分之一。按地域统计,长江流域为646所,仍居第一位,珠江流域为364所,升为第二位,黄河流域为229所,降为第三位。按省份统计,明代书院遍及十九省,仍以江西、福建、浙江、湖南为最多,分别为251、138、120、102所。
明代中叶之后,书院昌盛,不仅书院数量激增,讲学内容和方式有许多创新,特别是“讲会”盛行,成为书院制度最富特色的创举。这是所有书院研究者极为注目的。
明代后期,无锡的东林书院成为闻名一时的著名书院。据说当时人们不知各地有书院,只知有东林。东林书院原为程门弟子杨时讲学之所。万历三十二年(1604)顾宪成、高攀龙先后讲学于此,声名大振。据《无锡金匮县志》载:“当宪成、攀龙讲学时,岁两大会,月一小会,各三日,悉仿白鹿洞规。远近名贤,同声相应,天下学者,咸以东林为归。”东林书院同当时其他书院相比,其最显著的特点是积极参与时政,“其讲习之余,往往讽议朝政,裁量人物,朝士慕其风者,多遥相应和,由是东林名大著,而忌者亦多”。
历代学者注意到,明代书院至嘉靖后大盛,朝廷四次禁毁书院也连续发生在嘉靖之后。嘉靖十六、十七年连续两次禁毁书院。《续文献通考》载:先是世宗嘉靖“十六年二月,御史游居敬疏斥南京吏部尚书湛若水,倡其邪学,广收无赖,私创书院,乞戒谕以正人心。帝慰留若水,而令所司毁其书院”。次年四月,吏部尚书许赞又说:“抚按司府多建书院,聚生徒,供亿科扰,亟宜撤毁,诏从其言。”《明通鉴》载:嘉
无锡的别称
本文2023-10-14 13:55:0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31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