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笔下的饥饿
莫言笔下的饥饿--阅读莫言系列小说感悟之八
莫言小说把饥饿描写的出神入化。
阅读《蛙》时,“我”和小伙伴们吃煤的场景让我惊诧。孩子们都饿得有气无力,当一个孩子拿起亮晶晶的煤块,放到鼻子边深嗅,说煤块有松香的气息,而后情不自禁地将煤块放入嘴中大嚼起来,所有的小伙伴都将煤块放入嘴中吃了起来,而后教室里的孩子也都吃起了煤块,有的女孩子被煤块磕破了嘴,满嘴是血……读到这里我很心酸,因为莫言就有饿得吃煤的经历。
在瞎折腾的饥饿年月,莫言写道“女人没了例假,男人都成了太监。”以至于整个公社两三年的生育率为零,饥饿比结扎更有助于控制人口,哈,笑谈了。
我又想起了莫言的《丰乳肥臀》,这部小说歌颂了伟大的母爱,歌颂了上官家的母亲和女儿诸多女性形象,但穷过渡时代的饥饿以及由饥饿引发的人间悲剧触目惊心。
母亲到磨房劳动,她把绿豆生吞到胃里,回到家又把混合着胃液和血的绿豆吐入盆中,清洗后给孩子熬粥。八姐上官玉女是个盲人,她被母亲呕吐绿豆的声音折磨,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她投河而死!后来干部为了防止干活的妇女偷吃,竟创造性地给妇女们安装了牛笼嘴,真的是一项大的发明了!
名牌大学毕业的七姐被仓库保管员用馒头诱奸的场景也让人惊诧,当保管员进入这个女大学生的身体时,七姐却只顾着吞吃保管员塞给她的馒头。而她的弟弟上官金童在不远处捋着柳树叶,边吞吃着柳树叶边冷眼旁观让他心碎的人间丑剧。
有些读者不客气地说莫言的笔下除了穷过渡的饥饿外,还有批斗的丑恶。在莫言笔下,不少干部都是人面兽心,读罢让人沉重,文章少了些亮色。
1 论语中有关于孔子吃东西的文言文段落
出自《论语·乡党》。
原文如下: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
色恶,不食。臭恶,不食。
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
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
不撤姜食,不多食。译文:粮食不嫌舂得精,鱼和肉不嫌切得细。
粮食陈旧和变味了,鱼和肉腐烂了,都不吃。食物的颜色变了,不吃。
气味变了,不吃。烹调不当,不吃。
不时新的东西,不吃。肉切得不方正,不吃。
佐料放得不适当,不吃。席上的肉虽多,但吃的量不超过米面的量。
只有酒没有限制,但不喝醉。从市上买来的肉干和酒,不吃。
每餐必须有姜,但也不多吃。
2 描写东西好吃的诗句古文1、苏东坡既是著名的文人学者,也是著名的美食家。
所以相传与他有直接关系的名馔不少,用他名字命名的菜肴更多,如“东坡肘子”、“东坡豆腐”、“东坡玉糁”、“东坡腿”、“东坡芽脍”、“东坡墨鲤”、“东坡饼”、“东坡酥”、“东坡豆花”、“东坡肉”等等。《东坡集》载:“蜀人贵芹芽脍,杂鸠肉为之”。
春鸠脍,就是芹菜炒斑鸠胸脯丝。后称东坡春鸠脍。
苏轼是喜欢羊汤的,为此他写道:“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他还专门写了《猪肉颂》:“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苏东坡用其情有独钟的竹笋和猪肉一起煮,在一次美食派对上,苏东坡信手写下了一首打油诗:“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味美却有毒的河豚也成为了他的常吃常新的美味,“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首逍遥自在的七言绝句,更是写了春天的竹笋、肥鸭、野菜、河豚,真可谓是一句一美食。“秋来霜露满园东,芦菔生儿芥生孙。
我与何憎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在他看来,这些蔬菜比那鸡鸭鱼肉还要味美。
丰湖是苏东坡最喜欢野炊的地方,他把这里湖边长生的藤菜比作杭州西湖的莼菜:“丰湖有藤菜,似可敌莼羹”。苏东坡吃到了一位老妇人做的环饼,不由得题诗道:“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
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寥寥28字,勾画出环饼匀细、色鲜、酥脆的特点和形似美人环钏的形象。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饮不尽器,半酣味尤长”,“偶得酒中趣,空杯亦常持”。“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苏轼爱好品茗,诗作中也常见对茗茶的赞美,“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形容了杭州城外漫山遍野的茶园景色。“从来佳茗似佳人”更是与另一首诗中的“欲把西湖比西子”被人们辑成了茶馆茶庄的名联。
苏东坡的诗词书稿,其中有很多与美食有关的佳文,《菜羹赋》、《食猪肉诗》、《豆粥》、《鲸鱼行》以及著名的《老饕赋》。2、陆游是南宋著名的诗人,他还是一位精通烹饪的专家,在他的诗词中,咏叹佳肴的足足有上百首。
“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玉脍丝莼”的句子,这“玉脍”指的就是隋炀帝誉为“东南佳味”的“金齑玉脍”。“脍”是切成薄的鱼片;“齑”就是切碎了的腌菜或酱菜,也引申为“细碎”。
“金齑玉脍”就是以霜的后白色的鲈鱼为主料,拌以切细了的色泽金黄的花叶菜。“丝莼”则是用莼花丝做成的莼羹,也是吴地名菜。
“天上苏陀供,悬知未易同”即是说自己用葱油做成的面条是天上苏陀(即酥)一样。他在《山居食每不肉戏作》的序言中记下了“甜羹”的做法:“以菘菜、山药、芋、菜菔杂为之,不施醢酱,山庖珍烹也。”
并诗日:“老住湖边一把茅,时话村酒具山肴。年来传得甜羹法,更为吴酸作解嘲。”
“东门买彘骨,醢酱点橙薤。蒸鸡最知名,美不数鱼鳖。”
“彘”即“猪”,“彘骨”是猪排。排骨用加有橙薤等香料拌和的酸酱烹制或蘸美至极。
此外在诗中称道了四川的韭黄、粽子、甲鱼羹等食品。“霜余蔬甲淡中甜,春近录苗嫩不蔹。
采掇归来便堪煮,半铢盐酪不须添。”他总结了选取用蔬菜不要调味,吃起来也很新鲜。
“初游唐安饭薏米,炊成不减雕胡美。大如苋实白如玉,滑欲流匙香满屋”把大如苋实(鸡头肉)的薏米的白、滑、香的特点都写得非常生动。
《食粥》:“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仙人名)平 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鲈肥菰脆调羹美,(麦乔)熟油新作饼香。自古达人轻富贵,倒缘乡味忆回乡。”
"色如玉版猫头笋,味抵驼峰牛尾猩"。"新津韭黄天下无,色如鹅黄三尺余,东门彘肉更奇绝,肥美不减胡羊酥" “祖国山河无限好,家乡父老不患贫。
淡云出岫删发何日,也味争如乡味醇。”"何时一饱与子同,更煎士茗浮甘菊" “山暖已无梅可折,江清独有蟹堪持。”
3、唐代诗人杜甫虽不是美食家,但他有许多关于美食的诗。《丽人行》中有"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箸餍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的诗句,即为"八珍" 。
"青青竹笋迎船出,白白红鱼入馔来"。"蜀酒浓无敌,江鱼美可求"。
"无声细下飞碎雪","放箸未觉全盘空"描写唐代厨师加工鱼生的高超刀功和食客们争食的热烈场面。"春日春盘细生菜""鲜鲫食丝脍,香芹碧涧羹"。
问答未及已 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 新炊间黄梁(《赠卫八处士》) 甲第纷纷厌梁肉 广文先生食不足(《醉酒歌》) 饔子左右挥双刀 脍飞金盘白雪高 徐州秃尾不足忆 汉阴槎头远遁逃 鲂鱼肥美知第一 既饱欢娱亦萧瑟(《观打鱼歌》)4、郑板桥不仅是有名的画家,而且 对吃也有一定的研究。
3 描写“东西好吃”的诗句古文有哪些1、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惠州一绝 / 食荔枝》宋代苏轼
释义:
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做岭南的人。
2、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上元竹枝词》清代:符曾
释义:
香甜的桂花馅料里裹着核桃仁,用井水来淘洗像珍珠一样的江米。
3、皆言美无度,谁谓死如麻!
《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宋代:梅尧臣
释义:
都说这鱼实在是味道鲜美,闭口不谈毒死的人多如麻。
4、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惠崇春江晓景二首》宋代:苏轼
释义:
河滩上长满了蒌蒿,芦苇也长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5、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
《初食笋呈座中》唐代:李商隐
释义:
幼嫩的箨,香美的苞——新笋刚出竹林。拿到於陵市中议价——贵重胜似黄金。
4 描写东西好吃的诗句古文《虞美人·寒来暑往何时了》年代: 宋 作者: 刘学箕寒来暑往何时了。
世故催人老。一人口插几张匙。
何用波波劫劫、没休时。饥来吃饭困来睡。
莫把身为累。谁能较短与量长。
落叶西风一梦、熟黄粱。《满江红·细阅浮生》年代: 宋 作者: 吴潜细阅浮生,为甚底、区区碌碌。
算只是、信缘随分,早寻归宿。造物小儿忺簸弄,翻云覆雨难擐触。
谩一堆、岁月鬓边来,跳丸速。田二顷,非无粟。
官四品,非无禄。更不知足后,待何时足。
恰好园池原自有,近来新创三椽屋。且饥时、吃饭困时眠,不为福。
《感怀》年代: 明 作者: 唐寅不炼金丹不坐禅,饥来吃饭倦来眠。生涯画笔兼诗笔,踪迹花边与柳边。
镜里形骸春共老,灯前夫妇月同圆。万场快乐千场醉,世上闲人地上仙。
《病后遇过王倚饮赠歌》年代: 唐 作者: 杜甫麟角凤觜世莫识,煎胶续弦奇自见。尚看王生抱此怀,在于甫也何由羡。
且遇王生慰畴昔,素知贱子甘贫贱。酷见冻馁不足耻,多病沈年苦无健。
王生怪我颜色恶,答云伏枕艰难遍,疟疠三秋孰可忍,寒热百日相交战。头白眼暗坐有胝,肉黄皮皱命如线。
惟生哀我未平复,为我力致美肴膳。遣人向市赊香粳,唤妇出房亲自馔。
长安冬菹酸且绿,金城土酥静如练。兼求富豪且割鲜,密沽斗酒谐终宴。
故人情义晚谁似,令我手脚轻欲漩。老马为驹信不虚,当时得意况深眷。
但使残年饱吃饭,只愿无事常相见。《玉楼春·少年才把笙歌》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少年才把笙歌盏。
夏日非长秋夜短。 因他老病不相饶,把好心情都做懒。
故人别后书来劝。乍可停杯强吃饭。
云何相遇酒边时,却道达人须饮满。
5 文言文中对于“吃饭”怎么说文言文中对于“吃饭”是”用膳“。
注音:yòng shàn释义:古语,吃饭的意思。 出处:《孽海花》第二回:“二人用膳已毕,洗脸漱口,茶房回说,马车已在门口伺候。”
释义:二人用饮食完毕,洗干净脸漱口,茶房回说,马车已在门口等候。 在中国,用膳这个词语一般是皇家贵族使用,比如皇帝常说:“刚用完膳”。
这里以清朝为例。清代管理皇帝膳食的机构有内务府下属的御膳房、御茶房、内饽饽房、酒醋房、菜库等。
其中仅御膳房就有正副尚膳、正副庖长以下370余人及太监数十人。宫中膳食有份例规定。
皇帝每日份例为:盘肉二十二斤,菜肉十五斤,猪油一斤,羊两只,鸡五只,鸭三只,时令蔬菜十九斤,各种萝卜六十个,苤蓝、干闭瓮菜各五个,葱六斤。调料玉泉酒四两、酱及清酱各三斤、醋二斤。
扩展资料:
(2) [make a living]∶维持生活。靠打猎吃饭。
亦作“吃饭”。泛指生活或生存。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 苏州 薛皆三 进士有句云:‘人生只有修行好,天下无如吃饭难。’”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三:“各人吃饭问题的背后,都有世界经济现象映着。”
《反对党八股》:“ 不靠吓人吃饭,而是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吃饭,靠实事求是吃饭,靠科学吃饭。”-用膳。
6 吃用古文怎么说古文中用“食”、“啖”、“飨”来表示吃。
食——嗟来之食:嗟表示呼呵的声音(吃饭时的声音)。
啖——日啖荔枝三百颗:每天吃三百颗荔枝。
飨——先祭而后飨:先祭祀再吃。
扩展资料:
“食”出自《礼记·檀弓下》: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
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白话释义:
齐国发生了严重的饥荒。黔敖做好饭汤等食物摆在大路边,等待把食物给饥饿的人来吃。
有一个饥肠辘辘的人用衣袖遮住脸,拖着鞋子,昏昏沉沉地走了过来,黔敖左手端着食物,右手端着汤,对他吆喝道:“喂!来吃吧!”那人瞪大他的眼睛盯着黔敖,说:“我就是因为不吃侮辱我的尊严的食物,才饿成这个样子的。”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他仍然不吃,最终饿死了。曾子听到这件事后说:“恐怕不用这样吧!黔敖无礼呼唤时,当然可以拒绝,但他道歉之后,仍然可以去吃。”
“啖”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惠州一绝》: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白话译文:
罗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枇杷和杨梅天天都有新鲜的,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做岭南的人。
“飨”出自《淮南子·说山》:先祭而后飨。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论语·乡党》: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 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意思是:粮食不嫌舂得精,鱼和肉不嫌切得细。粮食陈旧和变味了,鱼和肉腐烂了,都不吃。食物的颜色变了,不吃。气味变了,不吃。烹调不当,不吃。不时新的东西,不吃。肉切得不方正,不吃。佐料放得不适当,不吃。席上的肉虽多,但吃的量不超过米面的量。只有酒没有限制,但不喝醉。从市上买来的肉干和酒,不吃。每餐必须有姜,但也不多吃。
8 求几篇描述写美食的古文1闻子由瘦
宋·苏轼
土人顿顿食薯芋,
荐以薰鼠烧蝙蝠。
初闻蜜唧尝呕吐,
稍近蛤蟆缘习俗。
2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3惠州一绝
宋·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
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
4老饕赋
宋·苏轼
庖丁鼓刀,易牙烹熬。水欲新而釜欲洁,火恶陈江右久不改火,火色皆青。而薪恶劳。九蒸暴而日燥,百上下而汤鏖。尝项上之一脔,嚼霜前之两螯。烂樱珠之煎蜜,滃杏酪之蒸羔。蛤半熟而含酒,蟹微生而带糟。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婉彼姬姜,颜如李桃。弹湘妃之玉瑟,鼓帝子之云璈。命仙人之萼绿华,舞古曲之郁轮袍。引南海之玻黎,酌凉州之蒲萄。愿先生之耆寿,分余沥于两髦。候红潮于玉颊,惊暖响于檀槽。忽累珠之妙唱,抽独之长缲。闵手倦而少休,疑吻燥而当膏。倒一缸之雪乳,列百柂之琼艘。各眼滟于秋水,咸骨醉于春醪。美人告去已而云散,先生方兀然而禅逃。响松风于蟹眼,浮雪花于兔毫。先生一笑而起,渺海阔而天高。
5菜羹赋
宋·苏轼
东坡先生卜居南山之下,服食器用,称家之有无。水陆之味,贫不能致,煮蔓菁、芦菔、苦荠而食之。
其法不用醯酱,而有自然之味。盖易具而可常享,乃为之赋,辞曰:
嗟余生之褊迫,如脱兔其何因。殷诗肠之转雷,聊御饿而食陈。无刍豢以适口,荷邻蔬之见分。汲幽泉以揉濯,搏露叶与琼根。爨鉶錡以膏油,泫融液而流津。
汤蒙蒙如松风,投糁豆而谐匀。覆陶瓯之穹崇,谢搅触之烦勤。屏醯酱之厚味,却椒桂之芳辛。水初耗而釜泣,火增壮而力均。滃嘈杂而麋溃,信净美而甘分。登盘盂而荐之,具匕箸而晨飧。助生肥于玉池,与吾鼎其齐珍。鄙易牙之效技,超傅说而策勋。沮彭尸之爽惑,调灶鬼之嫌嗔。嗟丘嫂其自隘,陋乐羊而匪人。先生心平而气和,故虽老而体胖。计余食之几何,固无患于长贫。忘口腹之为累,以不杀而成仁。窃比予于谁欤?葛天氏之遗民。
6初到黄州
宋·苏轼
自笑平生为口忙,
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
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
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
尚费官家压酒囊。
7猪肉颂
宋·苏轼
净洗铛,少著水,
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侯足时他自美。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得到鱼的人高高兴兴的大吃大喝了几天,最后鱼都吃光了,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靠着鱼杆天天打鱼,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盖起了房子,有了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语出《淮南子·说林训》,原文说:“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汉书·董仲舒传》,书中说:“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古人有言 曰:‘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
管理亦是如此,企业给到员工的不同,则员工回报企业的也会有相应的不同,企业应当采取哪种保障、报酬、激励、提升机制,亦或兼而有之,都是因人而异的。很多时候,一个头衔、一点奖励,哪怕官职再小、奖品再薄,也不要轻易授人,最好能够激励部属们通过公平竞争的手段去获得。
1 授人以鱼:给员工养家糊口的报酬。
2 授人以渔:教会员工做事情的思路和方法。
3 授人以欲:激发员工上进的欲望,让员
莫言笔下的饥饿
本文2023-10-14 14:01:2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31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