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第一大河是长江,他像一个巨大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4浏览:3收藏

祖国第一大河是长江,他像一个巨大的,第1张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古名“江”,又称“大江”。

在古籍中最早见于《诗经》:“滔滔江、汉,南国之纪”①。

长江全长六千三百公里。

平均每年入海总迳流量达一万亿立米,相当于黄河的二十倍。

它拥有七百多条支流,整个流域面积达一百八十万平方公里。

其源远流长,水量丰富,支流众多及流域宽广,均居于全国各大河之首。

自古以来,长江流域就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

在整个历史时期,长江也经历了重大的变化。

一、长江的形成

我国远古传说,禹治洪水,“凿江而通九路”②。

据说禹是四川汶川县人,曾在汶川县铁豹岭一带疏导岷江③;又“决巫山,令江水得东过”④。

还传说禹到过安徽的涂山,浙江的会稽,治理过长江中下游的水系,终于使长江“东流之注五湖之处,以利荆楚、于越与南夷之民”⑤。

另据传说,大约在公元前五世纪的战国初期,“荆有一人名鳌灵,其尸亡去,??随江水上至郫,遂活。

与望帝相见,望帝以鳌灵为相,时玉山出水,若尧之洪水,望帝不能治,使鳌灵决玉山,民安定处??乃委国授之而去。

??鳌灵即位,号曰开明帝。”

⑥郦道元《水经注》记载则是:“时巫山峡(狭)而蜀水不流,帝使令(鳌灵)

凿巫峡通水,蜀得陆处。

望帝自以德不若,遂以国禅,号曰开明。

“⑦这些大禹治江、开明帝开玉垒山和巫峡的神话传说,只不过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群众在与洪水进行长期斗争中的强烈愿望。

长江三峡显然不是人工开凿或鬼神之功,而是自然演变的结果。

古老的长江,在地史上可追溯到距今二亿年以前的三迭纪,那时我国大陆中部的地形是东高西低,现在属于长江流域的巫峡和西陵峡以西的地区,是汪洋不见边际的古地中海的一部分。

还是一个与印度洋及太平洋相通的广阔的海湾。

大约在距今一亿年前中生代的侏罗纪,由于一次强烈的造山运动,形成了横断山脉,秦岭升高,古地中海退出今四川、青海、 及贵州、广西的西部,在秦岭、横断山脉、云贵高原之间形成了一个广阔的四川盆地,当时,它与巫峡、西陵峡以东的洞庭盆地,成为自成系统互不沟通的内陆水系。

巫山山脉也就成了四川盆地与洞庭盆地之间的分水岭。

约在七千万年前的中生代末期发生了一次燕山运动,四川盆地上升,洞庭盆地下降,湖北西部的古长江开始发育,积极向四川盆地溯源伸长,大约距今三、四千万年前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全流域的地面普遍地间歇上升,上游地区上升最烈,多形成高山、高原与峡谷;中、下游上升的幅度较小,出现丘陵与山地,其间还间歇伴随着下沉而形成了两湖、南襄、鄱阳、苏皖等水原。

与此同时,①《诗经?小雅?四月》。

②《淮南子?要略》。

③《史记?夏本纪?正义》。

④高诱:《淮南子?修务》注。

⑤《墨子?兼爱》。

⑥转引自〔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⑦《水经注》卷三十三《江水注》。

往昔溯源伸向四川盆地的古长江,已沟通四川盆地的水系,由于地形西高东低,于是汇成了“不尽长江滚滚来”的东流巨川,这便是人类进入历史时期以前,长江形成的过程。

二、历代对江源的探索

先秦时期,人们多把长江支流嘉陵江当作长江的上源。

《尚书?禹贡》就有“岷山导江”以及“?冢导漾”之说,据顾颉刚考订,古人所谓岷山,不是四川松潘的岷山,而是嘉陵江的发源地今甘肃天水县西南一百二十里的?冢山①。

《汉书?地理志》有“遂久绳水出徼外”②的记载。

汉遂久在今云南丽江纳西自治县境,绳水即金沙江,但当时并未明确其为长江源流。

唐代,汉、 族往来密切,对交通必经的通天河已有所了解,惟对它与长江河源的关系,还不甚明了。

明末,著名的地理学家徐霞客对金沙江实际考察后,写了《溯江纪源》(一名《江源考》),纠正了“江源于岷”的错误认识。

指出发源于犁牛石的金沙江才是长江正源。

清康熙四十七年至五十七年(1708—1718年)经实测绘制的《康熙内府舆图》,已绘出木鲁乌苏河(即通天河)。

后来,齐召南在《江道编》中指出:“金沙江即古丽水,亦曰绳水,亦曰犁牛河,番名木鲁乌苏??出 卫地之巴萨通拉木山东麓,山形高大,类乳牛,即古犁石山也”。

注:“西二十五度四分,极三十四度六分,在黄河源之西径一千五百里,??一名布顿楚河,又名巴楚河”③。

明、清时所指犁牛石、犁石山或巴萨通拉木山,即为当拉岭,又称朝午拉山,“当拉”是唐古拉的译音。

布赖楚河或巴楚河就是长江源头的布曲。

《江道编》不仅指出了长江源远在黄河源头以西的唐古拉山脉及长江源头的布曲,并提到克托乃乌兰木伦河(即沱沱河)、喀七乌兰木伦河(即尕尔曲)和阿克达木河(即当曲),对江源水系的描述已相当全面。

然而,由于当时生产水平和科学活动的限制,对这些源流中,何者是长江正源,还不可能搞清楚。

由于长江源头地区,地势险峻,空气异常稀薄,气候变幻无常,人迹罕至,路径难寻,在当时客观条件的限制下,对于长江发源地始终未能取得统一正确的认识,直至解放初期,仍然普遍盛行长江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南麓的谬说。

为了查明长江的情况,以便更好地开发利用长江水利资源,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于1976年及1978年先后两次组织江源调查,证实长江的正源在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海拔六千六百二十一米的各拉丹冬雪山的西南侧的沱沱河(或称托托河),也就是齐召南《江道编》中所提到的克托乃乌兰木伦河。

在唐古拉山脉这一连绵的雪山群中,发育着数十条现代峡谷冰川,这些雪山冰川的融水和雨雪泉涌又在各拉丹冬雪山以东汇集成尕尔曲、布曲和当曲,共同组成了长江的江源水系,它们由南而北,先后在沱沱河沿以东汇成一股,组成了通天河上游的扇形河网,廻流在海拔四千五百米的青藏高原①顾颉刚:《禹贡注释》。

②《汉书》卷二八上《地理志》上。

③齐召南:《江道编》,《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四帙。

上,通天河在东流至曲麻莱以西处,又接纳了发源于可可西里山东麓的楚玛尔河,继续东南流,过玉树巴塘河口,就是金沙江。

在江源地区五条较大的水流楚玛尔河、沱沱河、尕尔曲、布曲和当曲中,以沱沱河为最长,达三百五十八公里,按照“河源唯远”的原则,沱沱河是长江的正流,但当曲较沱沱河仅短一公里,而其流域面积达三万零二百一十九平方公里,楚玛尔河为二万零九百零九平方公里,都比沱沱河大得多;当曲河水流量每秒为二百二十点五八立方米,也比沱沱河大五、六倍。

综合河源远近,流量大小,流域广狭诸因素,长江上源似应包括正源沱沱河、南源当曲和北源楚玛尔河三源,较为允当。

三、历史时期长江中下游河床的演变

湖北宜昌迤西的长江上游河段,流经山陵谷地之间,历史时期河床比较稳定,无显著变化。

宜昌以下长江出山地而进入中下游广阔平坦的平原地区,历史时期河床变化较大。

在历史早期,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森林植被茂密,长江中下游河床宽浅,分流河道较多。

在古云梦泽所在的江汉平原地区,以江陵为顶点的入湖三角洲平原上,春秋战国时期即有夏水、涌水等分流河道的发育;古彭蠡泽所在的以武穴(今湖北广济)为起点的入湖三角洲平原上,《尚书?禹贡》所谓“九江孔殷”,也是对战国时期这一江段呈现若干河道分流的描述。

后来司马迁“登庐山观禹疏九江”,说明西汉时分流河道依然存在,至今以武穴为“ ”的长江分流遗迹,在卫星和航空照片上仍依稀可辨。

长江北面的分流河道,随着长江的发育逐渐趋于消亡。

此后,长江中、下游的河床,由于所处地貌形态的差异,其演变表现为以下两个河段的两种不同模式:

1荆江蜿蜒型河道的变迁

宜昌以下,上起枝江,下迄城陵矶,全长约四百公里的荆江,是历史时期长江河床演变最为典型的河段。

其中自枝江至藕池口长约一百八十公里的上荆江,由于河床构造运动与流向一致,增强了河流的纵向流速,河岸沉积物胶结程度也较紧密,因而比较稳定;但自藕池口以下至湖南洞庭湖出口处城陵矶之间长约二百四十公里被称做“下荆江”的河段,流向呈垂直相交,横向环流的冲刷作用显著,河岸沉积物也比较松散,易被流水掏空,因而在历史时期逐渐发育成为典型的“自由河曲”,即蜿蜒型河道。

其曲折系数达到201—357,素有“九曲回肠”之称①。

古代荆江河槽,淹没于江汉平原古云梦泽所在的湖沼之中,河床形态还不甚显著,荆江仍处漫流阶段。

秦汉时期,云梦泽由于长江泥沙的长期沉积,以江陵为顶点的荆江三角洲向东向南发展,处于高度湖沼阶段的下荆江,开始出现一些分流水道。

魏晋南北朝时期,据《水经?江水注》记载,在石首境内的下荆江河床已开始形成,江中多沙洲而呈汊流发育,至唐宋时,随着监利县境云梦泽的消失,荆江统一河床最后塑造完成,当时两岸有二十多个 ,加上江北有扬水、夏水、鹤水分流,对下荆江流量起着调节作用。

史称:“宋以前,诸穴畅通,故江患差少。

”可见当时河床还是比较稳定的。

①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荆江河床实验站:《荆口护岸河段河床演变与分析》,1975年。

南宋时,金人占据了北方,汉族人民大规模南迁,沿江筑堤围垸,扩大垦殖,两岸 汊流,几完全堵塞。

堤垸制止了河流在汛期时向河漫滩漫溢,把水流限制在河床里,由于泥沙的大量沉积,抬高了河床,洪水过程显著,堤防溃决殆无虚岁。

元大德七年(1303年),重开小岳、宋、调弦、赤剥(尺八)四穴②。

暂时减轻了洪水的威胁。

到了明代这些 又复被湮。

隆庆年间(1567—1572年),疏浚了其中的调弦口穴,但整个下荆江仅靠这一口分泄洪流,不足以减小流量变幅。

水流经过弯道时,由于离心的作用,凹岸在主流的冲刷下,逐渐崩坍后退,泥沙则在水流较缓的凸岸淤积,河湾逐渐延长。

下荆江就这样以增长河曲的长度来适应日益增长的流量。

再加上人们在河曲凸岸新近沉积的沙滩上筑堤围垸,进行垦殖,又进一步巩固了凸岸的河床。

原来单一顺直型迅速向蜿蜒河型方向转化。

清齐召南《水道提纲》江水篇云:明末清初时,下荆江“自监利至巴陵(岳阳)凡八曲折始合洞庭而东北”,可见自由河曲已高度发育。

到了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下荆江只有一个虎渡口未被淤塞,而大江两岸人工围垸又大规模地发展,连江中的沙洲也并岸围入垸内。

河曲带长度剧增,随着河弯的增长,弯曲半径越来越小,终于形成了葫芦形的河环。

在比降较大的汛期,漫滩水流长期作用下,狭颈滩面逐渐形成串钩,遇上大洪水,串钩便被冲开成为新河,造成自然裁弯。

据不完全统计,一百多年来自然裁弯曾发生过十余次,其中较著的有月亮湖(1886年)、古长堤(1887年)、黄泥■(1906年)、尺八口(1909年)及碾子湾(1949年)等,后两次裁弯还保存完好的牛轭湖形态①。

自然裁弯的结果,大大减少了下荆江河曲的长度。

然而,裁弯以后的新河床在水流作用下,又开始新的朝着弯曲方向发展的过程。

解放后,1967年及1969年对下荆江中州子与上车弯两弯曲段,进行了人工裁弯取直工程①。

加上1972年位于监利县境的沙滩子又发生自然切滩和裁弯,河道弯曲系数由1949年的319降至202②。

总计缩短河长八十公里,增加泄洪量约五千秒立米,对防洪和航运都发挥了一定的效益。

由于历史早期北岸的分流河道多,下荆江北面的冲积平原地势已经淤高,再加上新构造运动北岸上升率大于南岸,在北高南低的地势下,下荆江的裁弯通道大都发生在弯曲河道的南端曲颈,因而,迫使主河槽向右岸摆动,其迁徙幅度最大处达十至二十公里。

2城陵矶以下分汊型河道的变迁

长江在下荆江以下河段,即城陵矶至江阴河口段长约一千一百六十余公里的河道,流动于间有山丘阶地的广阔的堆积平原上,汊道纵横,河湾发育,是属于低度分汊河道。

这一河段,两岸常见基岩矗立江边,悬崖峭壁,如列屏障,人们称之为“矶”。

从湖南岳阳附近的城陵矶算起,到湖北的黄陵矶、谌家矶,江西彭泽的彭郎矶、马当矶,安徽纵阳的太子矶,马鞍山的采石矶,②《读史方舆纪要》卷七八,湖广四,荆州府石首县。

①孙仲明:《历史时期长江中下游河道变迁模式》,《科学通报》28卷12期,1983年。

①潘庆燊等:《长江中游河段人工裁弯河道演变的研究》,《中国科学》1978年2期。

②据1978年10月美国陆地卫星CCT磁带,101计算机图象处理照片量算。

南京北郊的燕子矶等,大大小小有一百二十多个矶。

再加上蒲圻的赤壁,嘉鱼的鱼岳山,武昌的蛇山,鄂城的观音石,湖口的石钟山,南京的狮子山等山丘。

这些山丘、石矶在地质上是一种断层破裂带,长江河床正是沿着这些破裂带发育,这就束缚了它完全自由摆动的可能性。

因此,它不能象黄河那样在一望无垠的冲积平原上自由游荡、迁徙。

在矶头突出处往往河床较窄,过了矶头,河床变宽,形成宽窄相间的藕节状。

根据历史记载,这些山丘、石矶很早就滨临大江,江岸一直比较稳定,这就决定了长江在历史时期的总流势。

荆江以下河段低度分汊型河道的形成,是由它的地质地貌条件和水文特性所决定的。

从前者看,正是因为长江两岸节点众多,江床时宽时窄,水流也就时急时缓;从后者看,江水夹带泥沙较多。

据1953—1972年统计,汉口多年平均含沙量为0616公斤/米3①。

在矶的附近,河床狭窄,水流湍急,有束水攻沙的作用;出矶处,河床开阔,水速骤减,常导致江心洲的淤积,引起河道分汊。

目前,长江自下荆江以下至河口段的江中,计分布有大小江心洲一百二十多个,汊道一百余处,汊道总长达六百五十公里,占全长的百分之五十六。

古代,当我们的祖先主要活动于黄河流域一带的时候,长江江面开阔,江深水急,秦汉以前的史料有关长江江心洲的记载还很少。

以后长江流域逐渐得到开发,由于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泥沙日益增多,对长江沙洲的记载也就多了起来。

长江江心洲的形成除与河道分汊密切相关外。

当水流上涨时,河水漫滩以致水流动力轴线方向改变而造成的水流切滩,也是形成江心洲的原因。

它们相互制约而又相互转化,江心洲与汊道的消长在历史时期还是比较频繁的。

在不同的条件下,它大体上表现为以下几个过程:(1)在疏松的粉砂质江岸,由于江流的冲刷,河床展宽,江心洲淤涨,引起汊道的发展。

如湖北洪湖新堤河段的南门洲,嘉鱼河段的白沙洲,江西彭泽的上、下三号洲,原来都是单汊河道。

自十九世纪以来,在河流旁向侵蚀下,河道拓宽,江心洲淤积,引起河道分汊。

江心洲的淤涨,促进横向环流的加强,从而加速了江岸的崩坍和河道的展宽。

(2)在弯道阶段,由于洪水切割边滩而形成江心洲。

如湖北武汉东阳罗镇下的叶家洲,就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所提到的“北对峥嵘洲”①。

黄石市对江的散花洲,据《长江图说》记载是三国时“吴主散花于此”而得名。

江西彭泽的小孤山,据《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在“县北十里,高三十丈,周围一里,孤峰耸峭,旧时半入大江,今屹立江中。

”②安庆附近的长风沙,《读史方舆纪要》也有在安庆“府东五十里,亦曰长风夹,滨大江”③的记载。

以上这些因切滩而形成的古汊道和古江心洲,以后因河道水动力的改变,被不断侵蚀和并岸而消失。

但近年来,从航空像片或卫星像片上,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切滩的残迹。

(3)因江流主泓道的摆动,汊道逐渐淤塞,造成江心洲并岸。

如《水经①水电部水利司:《全国主要河流水文特性统计》,1975年。

①④《水经注》卷三十五《江水注》。

②《读史方舆纪要》卷八五,《江西》三,九江府?彭泽县。

③《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六,《江南》八,安庆府?怀宁县。

注》记载,江夏(今武昌)附近“江之右岸,当鹦鹉洲南”④,唐宋时期鹦鹉洲距今武昌西南江岸尚有二里之遥⑤,以后《长江图说》记载,到“明洪武年间(1368—1399年),潮沙壅积与北岸相连,不复在江中矣”。

清乾隆年间,又在汉阳附近淤积成一新的鹦鹉洲,以后也并岸不存了。

又如鄱阳湖湖口外的桑落洲,汉代以后即已形成,宋时仍有“桑落洲在德化县(今九江)

东北十五里“⑥的记载。

至明末时已坍塌并岸,《长江图说》云:”归林滩古桑落洲也“⑦,再如三国时南京清凉山下有白鹭洲,元、明时也并岸不存了。

(4)原来较小的几个江心洲聚合而成为一个大的江心洲,从而使汊道减少,稳定性加强。

如南京现长江大桥一带,三国至南北朝时,江中有马昂洲、新洲。

隋唐时,除马昂洲外,又有芦洲,新洲也分淤为上、下两新洲①。

元明时则为草鞋洲、道士洲、护国洲。

明末清初时为草鞋洲、八卦洲、七里洲、大河沙②。

清末时这些江心洲逐渐连接起来,聚合为一个鹅头状的八卦洲。

汊道也减少了,从此八卦洲就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5)由于江流主泓道的不稳定,汊道与江心洲的消长还具有交替演变的特点,表现为旧的江心洲消失以后,又会淤长出另一个新的江心洲。

这种交替演变有时还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

例如安庆西南黄石矶附近的官洲,当清咸丰八年(1858年)江流主泓道在北汊时,向东、南淤长,洲长达七千八百米,1934年以前主泓道转向南汊,官洲东南岸不断侵蚀后退,仅剩下原面积的八分之一,在它的北面却淤涨出新的培文洲③。

以后对官洲采取了保坍护岸措施,江岸才稳定下来,并逐渐与培文洲相连,形成鹅头状的江心洲。

在它南面也新淤出学文洲,并逐渐发展并入广阔的清节洲,从而形成复式鹅颈式分汊河段。

历史时期长江荆江以下河段所发生的江心洲并岸,大都是并向左岸,很少并向右岸的。

它与下荆江自然裁弯通道总是在右岸切开,共同迫使长江主河槽南移。

这一由左岸向右岸迁徙的总趋势,形成了左岸多宽阔的滩地,右岸矶头林立的格局。

长江中下游除去江心洲与汊道的消长以外,由于它的大部分河段是流动在广阔的泛滥平原上,在疏松的江岸,随着主泓道的改变,在江流的冲刷下,历史上还不乏崩岸的记载,这种崩岸大多发生于九江以下的江岸,如安徽铜陵的胥坝在明正德(1506—1521年)以后坍入江中,扬州的江都古城在三国时期坍入江中,瓜洲城在光绪十年(1884年)全部坍入江中等,大规模的坍岸,吞没了大量的农田和城镇。

江岸边滩的淤积,使原有的码头废弃,渡口迁移;沙洲的消长,则影响着航道的通行。

关于长江河道历史变迁及其规律的研究,对今后全面整治长江的规划也就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1 谁有刘白羽的《长江三峡》原文

长江三日 刘白羽 十一月十七日。

雾笼罩着江面,气象森严。

十二时,"江津"号启碇顺流而下了。在长江与嘉陵江汇合后,江面突然开阔,天穹顿觉低垂。

浓浓的黄雾,渐渐把重庆隐去。一刻钟后,船又在两面碧森森的悬崖陡壁之间的狭窄的江面上行驶了。

你看那急速漂流的波涛一起一伏,真是"众水会万涪,瞿塘争一门"。而两三木船,却齐整的摇动着两排木桨,象鸟儿扇动着翅膀,正在逆流而上。

我想到李白、杜甫在那遥远的年代,以一叶扁舟,搏浪急进,该是多少雄伟的搏斗,会激发诗人多少瑰丽的诗思啊!……不久,江面更开朗辽阔了。两条大江,骤然相见,欢腾拥抱,激起云雾迷蒙,波涛沸荡,至此似乎稍为平定,水天极目之处,灰蒙蒙的远山展开一卷清淡的水墨画。

从长江上顺流而下,这一心愿真不知从何时就在心中扎下根。子,年幼时读"大江东去……"读"两岸猿声……"辄心向往之。

后来,听说长江发源于一片冰川,春天的冰川上布满奇异艳丽的雪莲,而长江在那儿不过是一泓清溪;可是当你看到它那奔腾叫啸,如万瀑悬空,砰然万里,就不免在神秘气氛的"童话世界"上又涂了一层英雄光彩。后来,我两次到重庆,两次登枇杷山看江上夜景,从万家灯光、灿烂星海之中,辨认航船上缓缓浮动而去的灯火,多想随那惊涛骇浪,直赴瞿塘,直下荆门呀。

但亲身领略一下长江风景,直到这次才实现。因此,这一回在"江津"号上,正如我在第二天写的一封信中所说:"这两大,整天我都在休息室里,透过玻璃窗,观望着三峡。

昨天整日都在朦胧的雾罩之中。今天却阳光一片。

这庄严秀丽气象万千的长江真是美极了。" 下午三时,天转开朗。

长江两岸,层层叠叠,无穷无尽的都是雄伟的山峰,苍松翠竹绿茸茸的遮了一层绣幕。近岸陡壁上,背纤的纤夫历历可见。

你向前看,前面群山在江流浩荡之中,则依然为雾笼罩,不过雾不象早晨那样浓,那样黄,而呈乳白色了。现在是"枯水季节",江中突然露出一块黑色礁石,一片**浅滩,船常常在很狭窄的两面航标之间迂回前进,顺流驶下。

山愈聚愈多,渐渐暮霭低垂了,渐渐进入黄昏了,红绿标灯渐次闪光,而苍翠的山峦模糊为一片灰色。当我正为夜色降临而惋借的时候,黑夜里的长江却向我展开另外一种魅力。

开始是,这里一星灯火,那儿一簇灯火,好象长江在对你眨着眼睛。而一会儿又是漆黑一片,你从船身微微的荡漾中感到波涛正在翻滚沸腾。

一派特别雄伟的景象,出现在深宵。我一个人走到甲板上,这时江风猎猎,上下前后,一片黑森森的,而无数道强烈的探照灯光,从船顶上射向江面,天空江上一片云雾迷蒙,电光闪闪,风声水声,不但使人深深体会到"高江急峡雷霆斗"的赫赫声势,而且你觉得你自己和大自然是那样贴近,就象整个宇宙,都罗列在你的胸前。

水天,风雾,浑然融为一体,好象不是一只船,而是你自己正在和江流搏斗而前。"曙光就在前面,我们应当努力。

"这时一种庄严而又美好的情感充溢我的心灵,我觉得这是我所经历的大时代突然一下集中地体现在这奔腾的长江之上。是的,我们的全部生活不就是这样战斗、航进、穿过黑夜走向黎明的吗?现在,船上的人都已酣睡,整个世界也都在安眠,而驾驶室上露出一片宁静的灯光。

想一想,掌握住舵轮,透过闪闪电炬,从惊涛骇浪之中寻到一条破浪前进的途径,这是多么豪迈的生活啊!我们的哲学是革命的哲学,我们的诗歌是战斗的诗歌,正因为这样我们的生活是最美的生活。列宁有一句话说得好极了:"前进吧!这是多么好啊!这才是生活啊!"……"江津"号昂奋而深沉的鸣响着汽笛向前方航进。

十一月十八日 在信中,我这样叙说:"这一天,我象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我在海洋上远航过,我在天空上飞行过,但在我们的母亲河流长江上,第一次,为这样一种大自然的威力所吸摄了。

" 朦胧中听见广播到奉节。停泊时天已微明。

起来看了一下,峰峦刚刚从黑夜中显露出一片灰蒙蒙的轮廓。启碇续行,我到休息室里来,只见前边两面悬崖绝壁,中间一条狭狭的江面,已进入瞿塘峡了。

江随壁转,前面天空上露出一片金色阳光,象横着一条金带,其余天空各处还是云海茫茫。瞿塘峡口上,为三峡最险处,杜甫《夔州歌》云:"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

"古时歌谣说:"滟滪大如马,瞿塘不可下;滟滪大如猴,瞿塘不可游;滟滪大如龟,瞿塘不可回;滟滪大如象,瞿塘不可上。"这滟滪堆指的是一堆黑色巨礁。

它对准峡口。万水奔腾一冲进峡口,便直奔巨礁而来。

你可想象得到那真是雷霆万钧,船如离弦之箭,稍差分厘,便撞得个粉碎。现在,这巨礁,早已炸掉。

不过,瞿塘峡中,激流澎湃,涛如雷鸣,江面形成无数游涡,船从漩涡中冲过,只听得一片哗啦啦的水声。过了八公里的瞿塘峡,乌沉沉的云雾,突然隐去,峡顶上一道蓝天,浮着几小片金色浮云,一注阳光象闪电样落在左边峭壁上。

右面峰顶上一片白云象白银片样发亮了,但阳光还没有降临。这时,远远前方,无数层峦叠嶂之上,迷蒙云雾之中,忽然出现一团红雾,你看,绎紫色的山峰,衬托着这一团雾,真美极了。

就象那深。

2 刘白羽长江三峡

刘白羽 长江三峡 江面,船已进入瞿塘峡了。

江随壁转,前面天空上露出一片金色阳光,像横着一条金带,其余各处还是云海茫茫。瞿塘峡口为三峡最险处。

杜甫《夔州歌》云:“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古时歌谣说:“滟预大如马,瞿塘不可下;滟颅大如猴,瞿塘不可游;滟预大如龟,瞿塘不可回;滟预大如象,瞿塘不可上。”

这滟预堆原是对准峡口的一堆黑色巨礁。万水奔腾,冲进峡口,便直奔巨礁而来,你可想象得到那真是雷霆万钧。

船如离弦之箭,稍差分厘,便会撞得粉碎。现在,这巨礁早已炸掉。

不过,瞿塘峡中依然激流澎湃,涛如雷鸣,江面形成无数漩涡。船从漩涡中冲过;只听得一片哗啦啦的水声。

过了八公里长的瞿塘峡,乌沉沉的云雾突然隐去,峡顶上一道蓝天,浮着几小片金色浮云,—注阳光像闪电样落在左边峭壁上。右面峰顶上一片白云像银片样发亮了,但阳光还没有降临。

这时,远远前方,层峦叠嶂之上,迷蒙云雾之中,忽然出现一团红雾。你看,绛紫 色的山峰衬托着这一团雾,真美极了,就像那深谷之中反射出红色宝石的闪光,令人仿佛进入了神话境界。

这时,你朝江流上望去,也是色彩缤纷:两面巨崖,倒影如墨;中间曲曲折折,却像有一条闪光的道路,上面荡着细碎的波光;近处山峦,则碧绿如翡翠。时间一分钟一分钟过去,前面那团红雾更红更亮了。

船越驶越近,渐渐看清有一高峰亭亭笔立于红雾之中,渐渐看清那红雾原来是千万道强烈的阳光。八点二十分,我们来到这一片明朗的金**朝晖之中。

抬头望处,已是巫山。上面阳光垂照下来,下面浓雾滚涌上去,云蒸霞蔚,颇为壮观。

刚从远处看到的那个笔直的山峰,就站在巫峡口上,山如斧削,隽秀婀娜。人们告诉我,这就是巫山十二峰的第一峰。

它仿佛在招呼上游来的客人说:你看,这就是巫山巫峡了。“江津号”紧贴山脚进入峡口。

红通通的阳光恰在此时射进玻璃厅中,照在我的脸上。峡中,强烈的阳光与乳白色云雾交织在一起,数步之隔,这边是阳光,那边是云雾,真是神妙莫测。

几只木船从下游上来,帆给阳光照得像透明的白色羽翼。山峡越来越狭,前面两山对峙,看去连一扇大门那么宽也没有,而门外完全是白雾。

八点五十分,满船人都在仰头观望。我也跑到甲板上,看到万仞高峰之巅,有一细石耸立,如一人对江而望,那就是充满神奇色彩的传说的美女峰了。

据说二个渔人在江中打鱼,突遇狂风暴雨,船覆灭顶。他的妻子抱着小孩从峰顶眺望,盼他回来,一天一天,一月一月,他终未回来,而她却依然不顾晨昏,不顾风雨,站在那儿等侯着也——至今还在那儿等着他呢。

如果说瞿塘峡像一道闸门,那么巫峡何直像江上—条迂回曲折的画廊。船随山势左一弯,右一转,每—曲,每一折,都向你展开一幅绝好的风景画。

两岸山峰连绵不断,山势奇绝,巫山十二峰各有各的姿态,人们给它们以很高的评价和美的命名,使我们的江山增加了诗意。而诗意又是变化无穷的:突然是深灰色石岩从高空直垂而下,浸入江心,令人想到一个巨大的惊叹号;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

特别好看的是悬崖上那一堆堆给秋霜染得红艳艳的野草,简直像是满山杜鹃了。峡陡江急,江面布满大大小小的漩涡,船只能缓缓行进,像一个在崇山峻岭之间慢步前行的旅人。

但这正好使远方来的人有充裕时间欣赏这莽莽苍苍、浩浩荡荡长江上大自然的壮美。苍鹰在高峡上盘旋,江涛追随着山峦激荡,山影云影,日光水光,交织成一片。

十点,江面渐趋广阔,“江津号”急流稳渡,穿过了巫峡。十点十五分到巴东,进入湖北境内,十点半到牛口,江浪汹涌,船在浪头上摇摆着前进。

江流刚奔出巫峡,还没来得及喘息,却又冲入第三峡——西陵峡了。西陵峡比较宽阔,但是江流至此变得特别凶恶,处处是急流,处处是险滩。

船一下像沥星随着怒涛冲去,一下又绕着险滩迂回浮进。最著名的三个险滩是:泄滩、青滩和崆岭滩。

初下泄滩,看着那万马奔腾的江水,到这里突然变成千万个漩涡,你会感到江水简直是在旋转不前。“江津号”剧烈地震动起来。

这—节江流虽险,却流传着无数优美的传说。十—点十五分到秭归。

秭归是楚先王熊绎始封之地,也是屈原的故乡。后来屈原被流放到汨罗江,死在那里。

民间流传着:屈大夫死日,有人在汨罗江畔看见他峨冠博带,骑一匹白马飘然而去。又传说:屈原死后,被一条大鱼驮回秭归,终于从流放之地回到故乡。

这一切初听起来过于神奇怪诞,却正反映了人民对屈原的无限怀念之情。 秭归正面有一大片铁青色礁石,森然耸立江面。

经过很长一段急流才绕过泄滩。在最急峻的地方,子江津号”用尽全副精力,战抖着、震颤着前进。

急流刚刚滚过,前面有一奇峰突起,汪水沿着这山峰右面流”去。山峰左面却又出现一道河流,原来这里就是王昭君诞生地香溪。

它一下就令人记起杜甫的诗:“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我们遥望了一下香溪,船便沿着山峰进入一道无比险峻的长峡——兵书宝剑峡。

这儿完全是一条窄巷。我到船头上,抬头仰望,只见黄石碧岩,高与天齐。

再驶行一段,就到了青滩。江面陡然下降。

3 刘白羽《长江三日》全文

全文:

雾笼罩着江面,气象森严。十二时,"江津"号启碇顺流而下了。在长江与嘉陵江汇合后,江面突然开阔,天穹顿觉低垂。浓浓的黄雾,渐渐把重庆隐去。一刻钟后,船又在两面碧森森的悬崖陡壁之间的狭窄的江面上行驶了。

你看那急速漂流的波涛一起一伏,真是"众水会万涪,瞿塘争一门"。而两三木船,却齐整的摇动着两排木桨,象鸟儿扇动着翅膀,正在逆流而上。我想到李白、杜甫在那遥远的年代,以一叶扁舟,搏浪急进,该是多少雄伟的搏斗,会激发诗人多少瑰丽的诗思啊!……不久,江面更开朗辽阔了。

两条大江,骤然相见,欢腾拥抱,激起云雾迷蒙,波涛沸荡,至此似乎稍为平定,水天极目之处,灰蒙蒙的远山展开一卷清淡的水墨画。

从长江上顺流而下,这一心愿真不知从何时就在心中扎下根。子,年幼时读"大江东去……"读"两岸猿声……"辄心向往之。后来,听说长江发源于一片冰川,春天的冰川上布满奇异艳丽的雪莲,而长江在那儿不过是一泓清溪

可是当你看到它那奔腾叫啸,如万瀑悬空,砰然万里,就不免在神秘气氛的"童话世界"上又涂了一层英雄光彩。后来,我两次到重庆,两次登枇杷山看江上夜景,从万家灯光、灿烂星海之中,辨认航船上缓缓浮动而去的灯火,多想随那惊涛骇浪,直赴瞿塘,直下荆门呀。

出处:出自刘白羽的《长江三日》。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作者刘白羽1938年12月加入中国 ,作家。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他写出了大量具有鲜明时代色彩、深刻思想内涵和独特艺术风格的优秀作品。《长江三日》便是刘白羽在与友人游玩长江,看到了长江两岸的风景极其的绚丽多姿有感而发从而写出了这篇散文。

刘白羽的散文诗意更多表现为壮美、明快,充满哲理。《长江三日》中,作者以游踪为引线,淋漓尽致地描绘了波涛汹涌的长江,奇伟壮丽的三峡。

作者笔下的长江一会儿激流澎湃,涛如雷鸣;一会儿安静温柔,像微微拂动的丝绸;一会儿万瀑悬空,砰然万里;一会儿旋转不前,一千个,一万个旋涡。仿佛长江在高唱、在低吟、在咆哮、在深思。那云雾变幻、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431353939朝晖夕照、电闪雷鸣,更给这显示大自然生命力的河流增添了无限的诗意。

作者把我们带到了那变化莫侧的水上世界。阅读这篇游记,就像是欣赏一幅壮丽的三峡风光图,给人以昂扬向上的力量和一种奇伟、刚健的美的享受。但是,作者不是为了写景而写景,而是与我们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了。

在古代比较早的时候,古人一般是鲨鱼和鲸鱼不区分的,而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体型大,所以就统称为“大鱼”。而且还发明了很多字来称呼它们,如鲛、鲛鲨、沙鱼等。

在我国,美人鱼的形象最早见于是先秦重要古籍《山海经》,其中有“鲛人”的记载,至少说明,在这本古书出现之前,就已经有鲛这个词了。

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中记载:“海大鱼也。从鱼,畺声。”译文:海洋中最大的鱼。字形采用“鱼”作边旁,用“畺”作声旁。

在明清时期的文献里面,一般称鲨鱼为“鱼昔”了,也写作沙鱼、磋鱼等,另外还有吞山、吞船之称。关于鲨鱼形态记录比较完整的我国古代典籍莫过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了,这不仅是古代医药书,也可以算得上是关于古代动植物矿物形态的著作。

扩展资料

鲨鱼身体呈纺锤状,头两侧有腮裂,但类似普通鱼。除个别例外,典型的鲨鱼皮肤坚硬,呈暗灰色,牙齿状鳞片使皮肤显得粗糙。尾部强壮有力,鳍呈尖状。鲨鱼无鳔,需不停地游泳以免沉到水底。

80%种类的鲨鱼体全长在16m以下,绝大多数鲨鱼都是小型鱼类。

鲨鱼中最大为鲸鲨又叫鲸纹,长达20m,重7000-8000kg,可谓鱼中之王,最小的为宽尾小角鲨(又叫小抹香鲛),成熟的雄鱼15cm,雌鱼20cm,大小鲨鱼其体大小差距在100多倍。

现发现第三纪地层化石种巨噬人鲨,齿长1524cm,估计体长可达90m,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展出此种两颌模型,可容纳6个人站在口中。

鲨鱼为一种古老的鱼类,从出土的许多鲨鱼牙齿和棘的碎片看,它的化石出现在比恐龙还早的35-41亿年。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鲨鱼经过自然选择,有的种消失绝迹,而现在生存的300多种中仍存在物种的一些脆弱性,如生长慢、性成熟迟,繁殖也是每两年1次,而且繁殖率也极低。

--鲨鱼

关于海神的传说,最早在巴比伦文明中出现。曾经居住在现今伊拉克东南部的巴比伦人崇敬“艾亚”,因为她是个海神,她的形状类似美人鱼。而在稍后的克里特文明时期,也流传着海神的故事。克里特是地中海的一个小岛,岛上的居民善于游泳和潜水。在公元前3000年时,据说有个卓越的潜水夫鲁劳克斯,为了寻找大海的秘密,就奋勇地投身于海洋之中。上帝为他的无畏精神所感动,就使他成了一个不死的海神。在希腊神话中,全体海神的首领是波塞冬,他动怒时,会用三叉戟拍打海面,这样就会引起狂风。希腊人为讨得海神的喜欢,就在最危险的峭壁上,建立了宏伟壮观的海神庙。

在东方,古老的中国人传说,颇有些特别。在关于海龙王和虾兵蟹将龟宰相的传说之前,则认为以泰山为中心,北到恒山燕山脚下,南达扬子江入海口,东至冀浙海滨,这片三角形的地域称为“中州”,又名“中原”。围绕中原的四面,则是海洋,每个海洋都有一个皇帝统治。《庄子》一书对此曾有记载:“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混沌。倏与忽时相遇于混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

在古代的中国人看来,海洋是一个充满黑暗和恐怖的地方。“海”这个字“从水从晦”。晦,便是晦暗。又有人记载“海之言,晦昏无所睹。”所谓“无所睹”则表明不可知,这样可以想象当时的中国人对海洋的敬畏程度了。

面对着凶险的海洋,古代的中国人并没有放弃求知的欲望,他们以丰富的想象来获得好奇心的满足。集中描写海外世界山川道里、风土人情的,是那本著名的《山海经》,它里面的人物个个奇形怪状。“灌头国”其人“人面有翼,鸟喙”;“长臂国”其人“手下垂至地,捕鱼海中,两手各操一鱼”;“一臂国”其人“一臂一目一鼻孔”;“长股国”其人“身如中人而脚过三丈,常负长臂人入海捕鱼”;“聂耳国”其人则“双手托其耳,悬居海水中”。古代的中国人也用神话来寄托他们征服海洋的雄心。最为动人的是精卫填海的故事。它说的是管太阳升落的炎帝有一个女儿,她叫女娃,在炎帝出巡的时候,失足于东海溺死。她的灵魂化为一只鸟,“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它就是精卫鸟,每天“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在中国的古代传说中,最勇敢地向海洋挑战的恐怕是秦始皇了。“始皇梦与海神战,若人状。问占梦,博士曰:‘水神不可见,以大鱼蛟龙为侯’始皇乃令入海者赉捕巨鱼具,而自以连弩候大鱼出射之。”

由此可见,人类在它的幼年期,始终抱着一种矛盾的思绪看待海洋。海洋的浩瀚博大使人类感到自身的渺小,但海洋的奇幻神秘却对人类又产生了想接近它的魅力。海洋曾是人类最难堪的困窘,为这困窘,幼年期的人类备受折磨人类对海洋的兴趣首先从海的表面开始。当秋天的落叶在水面上随风飘荡的时候,人可能从中得到启发造出了船。1973年,在一次寻找石油的钻探中,偶然在中国浙江余姚发现了河姆渡古人类遗址,从厚达2米的海生贝壳层中发现了一把小型木桨,于是证实了船的历史至少有7000年之久。

海能载舟,最初人类用它在海边巡逻,以捕捉鱼虾。在中国的夏代出现过“东狩于海,获大鱼”的文字记载。而人类驾舟远航以探求世界的秘密,则是晚得多的事情。

迄今所知的人类第一次大规模远航是在公元前609年。当时的埃及法老尼科是个求知欲十分强烈的统治者,他不满足他的船队只在地中海游弋,他想了解地中海外的世界究竟是怎么个样子,就雇用了一批善于航海的腓尼基水手,租用了3艘有50把大桨的木船去探知外面的世界。

从此,人类对海洋的梦幻与追求便一页页地书写下去了。渐渐地,一个地方的人的视角扩展到了海的那一边,发现了新的大陆、新的人群,感受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境遇,成功、失败,失败、成功,他们继续寻找,继续着也许是毕生的漂流,于是,无边无际的海洋成了他们的家园;于是,终于发现海洋本是人类的母亲。

海神娘娘的传说

庙相传在宋朝初年,福建省蒲田县海边的一个小渔村,住着一户姓林的渔民。生得一男一女。女儿在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出生后,月余不会啼哭,父母便起名“默娘”。她自幼好学,聪明过人,8岁从师读经,过目成诵,闻一知十。虽生长在渔村,却偏吃素食,从不杀生吃荤,猪羊鸡鸭,渔虾蟹贝,一概不食,只吃五谷杂粮,鲜果蔬菜,特别喜食海藻菜类,饮雨雪露水,虽体态纤弱,却水性极好,潮夕气象不学自通。为人心地善良,乐于助人。风浪天,独驾小舟,为渔家抢险排难,救死扶伤。深受渔家村人的爱戴。

一天,默娘的父兄出海打渔,她和母亲正在家做饭,天气突然变了,天空黑云翻滚,大风骤起,巨浪翻涌,雷雨交加,正在烧火的默娘却恍似沉沉睡去。母亲见她睡中咬紧牙关,蹙着双目,手扒脚蹬,一付拼命挣扎的状态,非常吃惊,“默娘、默娘”连喊数声,她也不醒,便使劲推她几下,她才猛然醒来。连叫“不好、不好!”母亲惊问:“我儿,出了何事?”女儿戚然应道:“刚才女儿梦见父、兄在海里翻船落水,女儿手拉着哥哥,口咬着爹爹,正向岸边拼命游来,母亲突然推我,不由得张口‘啊’了一声,似把爹爹丢了,只救得哥哥。爹爹怕是凶多吉少了。”说完,泪珠涟涟。母亲急道:“我儿不要胡思乱说,时候不早,快去海边看他们回来没有?”默娘刚要出门,只见哥哥浑身是水,万分悲痛地进门,扑倒在母亲面前,哭诉道:“我和爹爹正在拖网扑鱼,天气突变,海面风大浪高,爹爹砍断网绠,我们摇橹加棹,紧急收港,可风越刮越大,两三个巨浪,就把船掀翻了,我们一摔进风浪窝里,不大一会就浑身无力,游不动了。这时就觉得有人拽着我的衣服往岸上拖。开始爹爹和我还在一起,不知什么时候,爹爹不见了。天黑了,我上了岸,到处找爹爹也来找到,只得回来。”默娘妈哭得死去活来,全家家披麻戴孝,发送了爹爹。

母亲知道女儿不是“凡人”。“默娘救亲”的故事也慢慢地在渔村传播开来。许多船家渔民想起往日遭风遇难,总好像有灯引路,有人推送,遂得脱险平安。便议论猜测,那必是默娘所为,纷纷前往拜谢,祈求保佑。一时门庭若市,消息传遍沿海及诸岛,惊动地方官府。天机一经泄露,默娘自知将不久于人世。便对哥哥道出实情:“我本是东海龙王之女,脱离龙宫,下凡人世,为的是济危救难。现在人皆知我,凡身便再难生活于世上。近日,我多次梦游神往北方一处宝地,意在那里留居升天,便我济难助人,普救众生,望兄助我!”

于是,兄妹驾一小舟,沿漫长海岸线,晓行夜宿,朔北而上。渡过长江口,穿越连云港,开进胶州湾,却不见宝地踪影,驶过“天尽头”,进了龙须湾,不是意中的佳处;看过养马岛,驻足芝罘山,观望烟台山,亦非仙山良居。船过老爷山,远望黄渤海交汇处的一列群岛上空,紫光笼罩,瑞气缭绕,峰峦清幽,岩涧陡峻,松柏参天,修竹茂密。默娘虽未到过此地,却好像似梦中所见,旧日所想的仙山佳处。兄妹急忙赶进群岛,环游数岛,但见居中一小岛,仿佛是一只巨大的五彩的凤凰,静卧水中。默娘轻移蓬步,登上仙境,但见岛上云遮翠岭,雾障清峦,曲水流响如韵,松竹碧绿欲滴,特别是站在那“凤凰”的脖子上,前后两山夹一川,左右海水分两色,格外清丽敞亮。抬头望,天空透清碧兰;看脚下,海水平镜墨绿。放眼四周,东有南、北长山岛,西邻大、小黑山岛,北对一线排列着的猴矶,瑭琅诸岛礁,南望远山的蓬莱大陆,群岛环抱这一辽阔的海湾碧塘,可锚泊成千上万船只,而不受风掀浪涌之扰,岛礁之间尚有五、六个海域通道,伸向四面八方,广连五湖四海。这一天然良港福湾,更是普渡众生,保佑南来北往船只免遭劫难的好地方。

福祗选定,默娘向兄长道别:“哥哥快回老家,代我在母亲面前多尽孝道。我虽不在你们身边,但魂灵永随左右。今后,你们有啥急难之事,只要喊我三声,我会即到相助。我在此宝岛良湾,坐守黄渤海要道,外通五湖四海,静心致志为船家渔民排险解难,随我终生宿愿。”说完便闭目静坐,不吃不喝,无声无息,打坐三日,化为一尊石像。远近船家渔民闻讯,齐聚小岛,焚香烧纸,顶礼膜拜。积极响应倡导者,纷纷捐金集资,建造一座庙宇,供俸着默娘的石像,尊为海神娘娘。从此,神庙名扬四海,传遍神州。小岛也因此叫做“庙岛”。

宋徽宗宣和四年(1122年),福建的商会名士不远万里,追寻而来,在庙岛重修了娘娘神庙——天后宫,精塑娘娘金身。

海神娘娘升天以后,乘风踏浪,灵游四海,普救众生。哪里有难,她便哪里显灵,哪里遭灾,她便哪里出现。娘娘显灵救难,祖祖辈辈,家喻户晓。海难中求助于娘娘,更是人们战胜劫难的一种精神力量,四海船家无不对海神娘娘虔诚恭敬。传说最多最广的当数海难中“娘娘赐灯”保佑的故事。每当狂风肆虐,恶浪排空,天海难分,黑暗无边的危难时刻。船只遇难,只要连喊三声:“娘娘保佑”!那船头的不远处,准有一盏红灯,仿佛是娘娘擎灯引路,船头前面,即刻闪开一条金光平静的海水通道,跟着红灯走,沿着金光行,总能化险为夷,安全抵达海岸,就是再大的风浪,也保准平安无事。在无数海岛渔村里,更有“娘娘歌舞镇风浪”的传说。每当海上风起浪涌,海难天灾临头,船只遇险未归之际,渔村老少便拥向海边,跪拜滩头,焚香烧纸,为出海亲人祈保平安。高声喊着:“娘娘保佑!”海神便乘风驾云,赶到海边,轻声吟唱,翩翩起舞,说来也怪,海神的歌声传开,风便悄悄地息了;海神的裙裾飘过,浪便慢慢地平了,海上的亲人便好生生地回岸归港了。类似的传说故事,数不胜数,与日俱增,在船家渔民中,祖祖辈辈,延绵不断,越说越多,越传越广,越讲越神。在长岛县的北五乡镇,至今仍有健在的老人,能活灵活现地讲述当年亲身经历过的海难中得到娘娘的救助和为亲人祈祷而受到娘娘的荫护,平安脱险的真实故事。这也正是天后宫建庙以来,历朝各代,一修再修,四海船家,八方渔民,对海神娘娘顶礼膜拜,近千年香火不断的缘故。 :《老人与海》,美国作家海明威著。《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代表作,也是一部象征性的小说。主人公桑提亚哥是一位老渔夫,他经过重重艰险,捕获了“一条不止一千五百磅重的大马林鱼”,但这条大马林鱼却被鲨鱼光了,桑提亚哥只拖回了一副鱼的骨架。

绘画:文艺复兴期间有一幅名画叫《维纳斯的诞生》,刚从海洋泡沫中诞生的维纳斯站立在一只蚌壳上,两位风神把她送到岸边,时辰女神拿着花斗篷前来迎接,天空下着玫瑰花雨,海面微微泛起波澜。这就是艺术诞生的隐喻。

祖国第一大河是长江,他像一个巨大的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古名“江”,又称“大江”。 在古籍中最早见于《诗经》:“滔滔江、汉,南国之纪”①。 长江全长六千三百...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