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夷和叔齐的故事是怎样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4浏览:3收藏

伯夷和叔齐的故事是怎样的?,第1张

伯夷和弟弟叔齐,是孤竹国(约在今河北卢龙南)君的儿子。孤竹国君年老,想立叔齐为太子,以便将来继承王位。但未来得及立,孤竹国君便去世了。父亲死后,叔齐想把君位让给自己的大哥伯夷。伯夷不答应,说:“这是父亲的遗命。我怎么能违背?”遂逃走避开了。老三叔齐见伯夷逃走,自己也不肯当国君,便也逃离了孤竹国。他们二人逃走后,孤竹国的国人一同立了孤竹国君的二儿子中子为君。伯夷和叔齐逃离孤竹国后,没地方可去。后来听说西伯(即周文王)善于养育老人,国中之老人无不得到很好的照顾,兄弟二人便决定到周去。不巧的是,等他们赶到周境,周文王已去世了。周武王继位,发动了灭商的战争。周武王用车子载着西伯的牌位,号为周文王,向东进军,去攻打殷纣王。伯夷和叔齐二人不支持周武王的行动。二人在路上拦住了周武王,劝周武王说:“父亲去世了不去埋葬,却反而大动干戈,这种行为能叫孝吗?纣王是君,你是臣,你却要以臣子的身份去干弑伐君主的事情,这能叫做仁吗?”周武王身边的人见伯夷和叔齐这个样子,拔出刀来想砍他们,姜尚从旁边拦住说:“这二位是仁义之人,不得无礼!”遂命人把他们架到路边,率军继续前进。周武王消灭殷朝,平定东方之后,天下都成了周朝的势力范围。四方诸侯都到周朝来朝见。伯夷和叔齐却为周武王的行动感到羞耻,发誓永远不吃周朝土地上长的粮食。兄弟二人一起跑到首阳山(今在山西南部)中隐居起来,每天只在山里挖野菜吃。不久,他们就饿死了。临死之前,他们唱了一首歌,歌辞是:“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殂兮,命之衰矣。”于是,兄弟二人便饿死在首阳山中。

汉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了这一哀伤的故事之后,评论道:“有人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像伯夷、叔齐,可以称之为善人了,难道不是吗?积累仁德、洁身自好如此而饿死!而且,孔子门下贤人七十,孔子只以颜渊为好学。但颜渊箪瓢屡空,糟糠不厌,而又早死。上天之报施善人又怎么样呢?盗跖每日滥杀无辜,吃人肉,喝人血,暴戾无比,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即竟得以寿终。他又是靠了什么好德行而获得好结果?这只是比较著名的例子罢了。如果说起近年的事,有的人操行不轨,专犯忌讳,却一辈子富贵安乐,累世不绝。有的人行不妄动,到合适的时候才说话,不公平正直便不为,然而却遭遇灾祸的,不可胜数。我真感到疑惑。这样的天道,是对呢?还是错呢?”

简介

叔齐:姓墨胎氏,名致,字公达,是商朝末年孤竹君的第三子,死后谥“齐”,故后人称之为“叔齐”。

起初,孤竹君欲以叔齐为继承人,及孤竹君卒,叔齐让位于长兄伯夷。

事迹 家世

三千年前,秦皇岛一带正是孤竹国管辖的区域。这个古代方国建国很早,历经了商和西周两个朝代。当时它的管辖区域,据考古资料表明,大体包括现秦皇岛市的全部,唐山市的东部和辽宁省的西南部,都城在现卢龙县城附近。这个古老的方国当时的经济,文化都比较发达,有大量饲养牲畜的畜牧业和可以用剩余粮食酿酒的农产品。从这个国家取名觚竹来看,它是以两种用以书写的文具,借代作国名,这就反映了这个国家已经有比较高的文化。

到了商朝后期,在这个国家出现了夷齐让国的美谈。那时的孤竹国君是孤竹国第七任君主,名叫亚微。子姓,墨胎氏,是殷商的同宗。他有三个儿子,长子名允字公信,即后来谥号为伯夷。二子亚凭成为第八任孤竹国国君。幼子名智字公达,即后来谥号为叔齐。孤竹君生前有意立叔齐为嗣子,继承他的事业。后来孤竹国君死了,按照当时的常礼,长子应该即位。但清廉自守的伯夷却说:“应该尊重父亲生前的遗愿,国君的位置应由叔齐来作。”大家又推举叔齐作国君,叔齐说:“我如当了国君,于兄弟不义,于礼制不合。”后来伯夷和叔齐双双流亡,离开了孤竹国,禅让君位予亚凭。

修养

纵观伯夷叔齐二人的一生,确实没有轰轰烈烈、引人注目的功业,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充分体现出他们做所有事情的发心都是为了大群人生,为了长治久安,而没有一私一毫的私欲存于其中。所以中国后世永远怀念他们。仁义道德,是每一个人、每一个民族的安身立命所在,是每一个人、每一个民族真正的生命所在。所以中国人评论人物,首看德性修养。有此德性修养,即使一生无大的业绩,仍受人感念,如伯夷叔齐,如泰伯仲雍,如管宁,如陶渊明,如林逋,如李清照,甚至小说戏剧中人物如花木兰、刘兰芝等,皆得列为中国人物上乘之选。德性很差,所作所为皆为一己之私,即使此人有盖天的功业,此人也永为中国人所不齿。如秦始皇、曹操、司马懿诸人。今人屡欲为曹操翻案,不知如果真以曹操为楷模,不知有多少人都想篡权,天下不知又增加几多痛苦混乱。今人只看到曹操功业的一面,谓其能促进国家统一,不知其所有功业的目的都是为了一己一家之私利,为了使曹家子孙最终能登上皇位。学曹操,必使后人都如曹操般以功业掩其个人野心,不惜以天下满足其私欲。纵收一时一地之效,而大群利益长远人生必深受其害矣。中国古人深鉴于此,故取人以德。而有德者必有学,有学必有才。

西方人于此理不深知,只看到个人有才可以兴事业,遂推崇才能,强调个人能力。虽然个人有才能可以兴事业,自己可以名利双收,但没有道德基础的才能就是一把双刃剑,最后很有可能害人又害己。今我国人,一味西化,于人才取舍的标准上也崇才抑德,认为德性是无关紧要之事,有能力才能兴事业,有事业才能于社会有贡献。以为事业是人生之本,尤其对于男性更是如此要求。放眼天下,不知有多少男性英雄为了所谓的事业而无事生非,无中生有,给本该平静安宁的生活增添了几多波澜。道德为天下最大的事业。此理谁又知之。

让位

先看“推位让国”。伯夷叔齐互相推辞,因为他们都认为对方“既贤且能”,是当国君的最佳人选。他们的二人的发心都是为了国家,为了民众,而不是为了一己之表现,此是道地的中国传统文化观点。现代人往往以个人功利主义为行动准则,看到有君位空悬,遂认为是一好机会,自己应好好把握,以实现自己的理想。人生是该把握机遇。但当机会来临,是否一定要冲上去抓住它,中西文化传统有不同的看法。

中国人认为天下万事万物都有“义利之辨”。一事当前,该不该做,首先要看此事对其他人、对大群有何影响。有利于大群人生、能使千秋万代的人们都能蒙受恩惠,则此事可做;否则,不可做。用现代话来说,着重社会效益,着重长远影响。大群普受其益,个人利益自在其中了。伯夷叔齐此举,正是此意。所以中国人好“让”。让而不争,才能使贤德之人脱颖而出,才能真正使大群人生长治久安。

西方文化较重个人。个人意志得以舒展,自会感到畅快。但人是社会的,任何人都不可能离群而独生。没有大群,没有国家,没有社会,任何人都不能生存。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强调个人,自然会认为竞争是必需的手段,是天经地义之事。人人有争无让,事事有争无让,则社会生活必定多矛盾,多吵闹,多分歧,少和谐,少宁静,少包容。如此,个人的幸福又从何谈起?

中国传统文化主谦虚,主退让,正是看到了“争”之弊。伯夷叔齐二人如果如今人般竞争上了国君位,也许会施展抱负,大抒理想,国家大治,民蒙其惠,于一时一地未尝不是好事。但后世人也许会以此为榜样,有机会便竞争,甚至不择手段。长此以往,必定会两面三刀,内心虚伪,道德败坏。巧言令色鲜矣仁。竞争的结果是使不仁不义之徒易居高位,而大仁大义既贤且能的人则被排挤出去,永无为民众服务的机会。如此,则民大受其害矣。以一时一地之利,换千秋万代之弊,古人于此不取焉。能退能让,讲求德性修养,这才是大群人生千秋万代的大利所在。此所以古人力赞伯夷叔齐。

直谏

再看叩马而谏。它同样体现了伯夷叔齐二人以大群人生千秋万代之幸福为处事出发点的思想。固然,当时纣王无道,天下困之久矣。武王伐纣,确是救民于水火的正义之举。但以臣伐君,终究是特殊情况下的不得己之举。君仁臣敬,才是长治久安的人伦正道。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正是奋不顾身,向武王说明什么是长治久安的人伦正道。其为了大群人生千秋万代的幸福而着想的发心,昭然若揭。正因为如此,所以孔子才力赞二人为古之仁人。仁者,人也。仁者爱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些伦理规范,的的确确是保证社会长治久安和谐安宁的基本要求。君不尽其责,臣不尽其职,为父母者不以义方教子,为子女者不知孝道为何物,如此,社会还谈何安定和美,还有何幸福可言!今人论叩马而谏此事,只看到了武王伐纣之举的正义性,而没有看到此举的短期性和负面影响。中国古人知人论世,必首先考虑其事对大群人生长治久安的长远影响,绝不会限于一时一地而论其短长。

避难

为了躲避残暴的商纣王、伯夷叔齐居住在北海之滨和东夷人一起生活。听到西方伯主周文王兴起,国内稳定,生产发展很快。他们高兴地说:“应该从东夷回去了,我们听说西伯的国内很安定,很适合老年人居住。”于是他们相约到周国去。但是走在中途,就遇见了周武王伐纣的大军,原来这时周文王已经死去,周武王用车拉着周文王的木主奔袭商纣。他们二人大失所望就叩马而谏说:“父死不埋葬,就动起武来,这能算作孝吗?以臣子身份来讨伐君主这能算作仁吗?”武王的卫兵要杀害他俩,军师姜尚劝解说:“这是讲义气的人呀,不要杀害他们。”就把他俩扶走了。后来周武王与商纣王大战于牧野,血流飘杵,由于商纣王阵前的奴隶兵倒戈,周武王才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灭掉了商朝,建立了新的王朝周朝,这正是公元前1046年。伯夷叔齐认为这种做法太可耻了,发誓再不吃周朝的粮食。但是当时各地都属于周朝了。他们就相携着到首阳山上采薇菜吃。在采薇菜时,他们还唱着歌说:“上那个西山哪,采这里的薇菜。用那 的手段来改变 的局面,我真不理解这样作算是对呀?先帝神农啊,虞夏啊!这样的盛世,恐怕不会有了。我们上那里去呢,真可叹啊!我的生命就要结束了。”

饿死

于是就饿死在首阳山之上。他们的让国和不食周粟,以身殉道的行为,得到了儒家的大力推崇。当子贡问孔子“伯夷叔齐何人也?”孔子立即回答说:“古之贤人也。”又问:“他们对所作的事不觉得后悔吗?”孔子说:“他们求仁而得仁,没有什么后悔的。”后来又进一步的说:“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如今称之,其斯之谓与。”原来伯夷叔齐的行为正符合儒家的价值观。

墓地

伯夷叔齐墓,墓地坟堆高达7尺左右,直径丈余,周围古松参天,绿草如茵。墓前设一高大石碑,上有左文襄公篆刻的“百世之师”和“有商逸民伯夷叔齐之墓”的碑文。两边有陇西著名书法家王霖书刻的对联:“满山白薇味压珍鱼肉;两堆黄土光高日月星辰”,横额:“高山仰止”。墓地后面,为奉伯夷、叔齐的“清圣祠”。据碑文记载,此祠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历经坍塌复修,最后一次复修于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祠内墙壁左侧镶嵌清光绪时湖南范秉诚所撰《首阳山怀古并序》碑文,右侧有近代汪陵所撰《重修清圣享堂碑记》。前殿拆除,正殿厢房尚存,廊檐下原有清陕甘总都左宗棠“首阳山宜清圣祠辩”碑,现存有左部督军范绍儒将军“首阳怀古”诗碑。

记载

初,孤竹君欲以第三子叔齐为继承人,及父卒,叔齐让位于伯夷。伯夷以为逆父命,遂逃之,而叔齐亦不肯立,亦逃之。后来二人听说西伯昌善养老人,尽往归焉。及至,正值西伯卒,武王兴兵伐纣,二人叩马而谏,说:“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武王手下欲动武,被姜太公制止,说:“此义人也”,扶而去之。后来武王克商后,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逃隐于首阳山,采集野菜而食之,及饿将死,作《采薇歌》。遂饿死于首阳山。

评价

西汉太史令司马迁曾说:“末世逐利,彼乃奔义;让国饿死,天下称之。”

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求仁得仁,又何怨乎?”孔子在《论语》里品评古今人物,除了尧舜禹汤这些上古圣王之外,最推崇的第一是吴太伯,第二就是伯夷、叔齐。要知道孔老夫子对“仁”字一贯用的慎重,很少说自己的朋友或弟子是仁人,却毫不吝惜地评论:“古之贤人也,求仁而得仁”。可见这两人在夫子心中的地位。

伯夷、叔齐饿死前所唱的那首《采薇歌》,十分感人,千载之下,犹如亲闻:“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太史公接着评道:“由此观之,怨邪非邪?”这是接着孔子的“求仁得仁,又何怨乎”说的,可见太史公并不完全赞成孔子的说法,伯夷、叔齐大概仍是有怨在心的;不过这怨并非为了自己的利益得失,而是为了理想的破灭,正符合“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诗教。这样的怨,就算再多一点又何妨呢?

伯夷、叔齐兄弟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不为王位相争而相让,是可贵的。因此有关伯夷、叔齐的美德,自古以来就广为传颂,对谦恭揖让的民族传统的形成产生过积极影响,他们身上所折射出的高尚民族气节,永远值得我们去继承和弘扬。

周王姬昌死后,他的第二个儿子姬发在丰京继位,称为武王,并将自己的父亲西伯昌追称为文王 周武王拜姜尚为军师,用对待父辈的礼仪尊重他武王还团结自己的兄弟周公旦、召公奭(shì)等,使全国上下一条心,厉兵秣马,积蓄力量,准备起兵灭商

数年后,武王率军东进但他没有公开打出灭商的旗号,相反却仍以商朝属国的名义,让军队在前面抬着自己父亲的木牌位,大旗上书写着西伯昌的名号,而自己也不称王,只称太子发武王的这种做法,显然是为了对当时的政治和军事形势进行一次虚实试探

武王的军队东进渡过黄河来到孟津(今河南孟津东北),果然许多商朝属国的诸侯们纷纷赶来汇合,表示支持但武王考虑到纣王在商朝还有一定的号召力,纣王的叔父比干、兄弟箕子、微子等一批商朝的贵族大臣们还在竭力维护这个摇摇欲坠的政权,觉得灭纣的时机尚未成熟,因此,只在孟津进行了一次观兵演习,与诸侯们联络了一下感情,便带兵回到了丰京 这时纣王的昏庸暴虐却更加变本加厉了有天早晨,纣王在鹿台上与妲己一起观赏风景此时正是隆冬天气,他们看见远处的淇水边有一老一少两个人正赤着脚在蹚水过河前面的老人走得很快,好像不太怕冷,而后面的年轻人却缩手缩脚,一副十分怕冷的样子为什么年轻人反倒不如老年人纣王觉得奇怪妲己说,这是因为那老人的父母生他时很年轻,因此他的骨髓饱满、精血旺盛;而这年轻人则相反,是一对老年夫妇所生,因此他的骨髓先天就不饱满纣王不信,就命武士立刻去将两人抓来,当场砍开他们的脚胫骨看个究竟还有一次,纣王为了与妲己打赌在鹿台下路过的一个孕妇肚里的孩子是男是女,又让武士马上剖开了她的肚子 大臣箕子见纣王实在闹得不像话,进宫去劝谏纣王一怒之下,下令将箕子剃了光头,关到后宫做奴隶比干去为箕子说情,纣王竟命武士将他剖胸剜心,说是要看看他这个装假正经的圣人到底长了几个心眼微子看到纣王实在无药可救了,他不愿亲眼目睹商朝的灭亡,就带着家眷逃离了朝歌,隐居起来了 周武王得知商朝王室的情况,知道纣王已经众叛亲离,商朝的气数已尽,于是便正式出动了复仇大军武王的军队有兵车三百乘、精兵五万人,由周武王和军师姜尚统帅,一路向东进发

周军正在前进,忽然被两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拦住了去路武王和姜尚上前一问,才知道两人一个叫伯夷,一个叫叔齐,是北方的孤竹国人,原是仰慕武王的德政前来投奔的,听说周军要去灭商,认为臣子不能犯上,因此要武王罢兵姜尚见是两个不识时务的迂老头,便不和他们争论,只叫士兵将他们拉开后,便命令军队继续前进了 周军于当年年底来到黄河边黄河正好封冻,大军踏冰渡河,顺利地抵达孟津四方诸侯闻讯,也都纷纷带了军队赶到孟津与周军会师 第二年初,周军的五万精兵与号称八百路诸侯的联军浩浩荡荡地继续东进,二月上旬便抵达了朝歌附近的牧野(在今河南汲县)周武王在牧野与各路诸侯誓师誓师大会上,武王历数了纣王的暴政与罪状,宣布自己是奉天命出师伐纣,同时规定了作战的纪律——不准抢劫骚扰百姓,不许杀害俘虏,勇敢杀敌者有奖,临阵逃脱或后退者处死

誓师以后,伐纣大军便以高昂的士气准备进攻朝歌这时纣王才着慌起来,连忙组织军队抵抗但朝歌的守城军队不多,他只好临时抱佛脚,将城内的大批奴隶和前几年与东夷的战争中抓来的俘虏统统武装起来,开往前线纣王亲自率领这支号称有七十万人的杂牌军,来到牧野与武王的联军对阵 两军在数量上虽然很悬殊:联军总共不超过十万人,而纣王的商军有七十万,但联军精神抖擞、士气旺盛,而纣王军队中的奴隶和俘虏则恨透了这个暴君,巴不得他失败更加可悲的是,纣王到这时还耍小聪明,他让奴隶和俘虏们冲在前面,自己的士兵只在后面压阵督战于是,两军一接触,战场上便出现了戏剧性的场面——商军中的奴隶和战俘,纷纷举着戈矛,调转身去, 杀向纣王自己的军队商军的前队倒戈,再加上周军的勇猛冲杀,纣王的军队顿时土崩瓦解,溃不成军纣王在几个亲信的保护下返身逃进朝歌,还未来得及关闭城门,周军已潮水般冲了进来 纣王见大势已去,便逃到鹿台上,点火自焚而死商朝就此灭亡 周武王灭纣以后,在离丰京二十五里外的沣水东岸,建造了一座气势宏伟的新都,定名为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宣布自己为天子,并尊他的祖宗古公父为太王,祖父季历为王季,父亲西伯昌为文王从此便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的西周时期

伯夷和叔齐的故事是怎样的?

伯夷和弟弟叔齐,是孤竹国(约在今河北卢龙南)君的儿子。孤竹国君年老,想立叔齐为太子,以便将来继承王位。但未来得及立,孤竹国君便去世...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