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哪些装订技术?
开卷惊蝶舞,舒页展龙鳞。
书籍和阅读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
可以记录的文字,是一种文明能够得以延续的种子,而书籍就是这枚种子得以生长的土壤。
浩繁卷帙,“甲金篆隶草楷行”。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可以绵延而不绝,包罗万象的文字记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作为实用艺术的书籍装帧也与书籍内容同生共长,并被赋予了神圣的意义。
现代社会,工业化机械批量生产的现代书籍,让一本书少了“书墨味”,那是一种笔墨混合植物纤维的味道,这便是所谓的“书卷气”。
所以说一本书是有灵魂的。其实跟人一样,不一样的书也有着不一样的性格,不一样的装帧样式有着不一样的风格韵味。
蝴蝶装
起舞蹁跹,一页一两金,流芳百世。
书页有字的一面相向对折,集齐后的书叶背面相对,折口处每边涂上2至3毫米的浆糊,依次粘好作为书背。切齐其余三面,再用一张比书叶稍长点儿的厚纸作为书皮,书皮正中间和整个书背粘紧,把所有书叶包裹起来。
1900年敦煌藏经洞出土大量宋前古籍,保留了丰富的古籍装帧形态。“一页一两金”的宋版书多属此装,从外表看很像现在的平装书或简精装书。当我们打开书的时候,书页就向两边张开,宛若蹁跹起舞的美丽蝴蝶。
龙鳞装
逐叶翻飞,形似旋风,鳞次相积。
在熟悉的卷轴装的底线下,把写好的书页按顺序自右向左先后错落叠粘,从右向左卷收,展开时宛如旋风,所以也叫“旋风装”,而整卷都展开后页纸错落相积形似鱼鳞,又叫“鱼鳞装”。虽然保留了卷轴装书的躯壳和外观,但书页容量却大了很多。
这是宋代宣和年间的装裱工匠,为修复书叶两面都有字的书籍而创造的装订形式。在书史上虽是昙花一现,但却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书页子的概念就是从旋风装开始的,对册页书的出现具有重要的意义。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刊谬补缺切韵》是如今唯一一件龙鳞装书籍。
粘叶装
这种装帧形式会根据书叶纸张薄厚产生不同做法。书叶纸薄的就单面书写,有字的一面相向对折,无字的一面依次粘连,把全部书叶连接起来成为一册。纸张较厚的则在没写字之前先对折一下,折口向右,分成四面,依次按纸背、纸面、纸面、纸背顺序书写,然后排好粘接起来。这是当时的人们为了便于翻阅而特意设计的,因为要经常随身携带、翻阅,书的四个角也大多被剪切成圆弧形,在唐末、五代时期非常流行。
缝缋装
“缝”就是用针线连缀,“缋”原是指成匹布或帛的头和尾代指书背,它和线装书最大的差别是在缝线的方法上,线装书订线的方法主要是缠绕书背,而缝缋则是在书页折缝处连缀。
数页为一叠对折成长方形,确定叶码顺序,再按顺序抄写,然后几叠放在一起用线串连,以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现在书籍印刷前的排版,它从制作的过程、装订的成品和现在流行的精装书非常相似,是现代精装书籍的前身。
梵夹装
古代印度,人们习惯把佛教刻、写在贝多罗树的叶子上,并把这种写有佛经的贝叶称为“贝叶经”。梵夹装是贝叶经特有的装订形式,因其上多书写梵文而得名,隋唐时期传入我国。
把书页码放整齐,前后各用一块与贝叶规格相同的薄木板夹住,,木板中心两侧各钻一个直贯穿木板和全部贝叶的小孔,再拿一根长绳分别从两个洞中穿出,把木板和贝叶串连在一块并捆扎起来。
除了以上几种特殊的装帧,卷轴装、线状、经折装这三种形态也非常经典,而这些别出心裁的装帧虽然看起来简单,但一页一线的变动都经过深思熟虑的精心设计而非随意为之,从色彩调赋到材料应用都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韵。
“不把装帧当成一种美化,一种外加的装饰,一种锦上添花,而是将自己的感受、情感、思考投入其中,再一并升华出来。”
冯骥才老先生的这句话是对中国古籍装帧艺术最适当的诠释,而古籍装帧之所以可以呈现如此丰富多彩的姿态,就是因为那种手工时代特有的人情味和匠人心。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十大功劳叶的异名/别名 5 十大功劳叶药材基原 6 十大功劳叶的原植形态及生境分布 61 阔叶十大功劳 62 细叶十大功劳 63 华南十大功劳 7 十大功劳叶的采收加工 8 药材十大功劳叶的产地 9 十大功劳叶的性状与鉴别 91 性状 92 鉴别 10 十大功劳叶的主要化学成分 11 十大功劳叶的性味归经 12 十大功劳叶的功效及主治 13 十大功劳叶的用法用量 14 选方 141 十大功劳叶治肺结核咳嗽咯血方 142 十大功劳叶治赤白带下方 143 十大功劳叶治感冒发热口渴方 144 十大功劳叶治眼结膜炎方 145 十大功劳叶治风火牙痛方 15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十大功劳叶的方剂 2 古籍中的十大功劳叶 1 拼音
shí dà gōng láo yè
2 英文参考ilecis,folium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leatherleaf mahonia leaf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chinese mahonia leaf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十大功劳叶为中药名。出清·叶小峰《本草再新》。又名功劳叶。为小檗科植物阔叶十大功劳Mahonia bealei( Fort) Carr或狭叶十大功劳M.fortunei( Lindl.)Fedde的叶。苦,凉。入肺经。滋阴清热,止咳化痰。治肺结核咯血,骨蒸潮热,头晕,耳鸣,心烦,腰酸腿软,失眠。煎服:9~15g。果实名功劳子,功能主治与叶同。阔叶十大功劳叶主含小檗堿。狭叶十大功劳叶含小檗堿、掌叶防己堿、药根堿和木兰花堿等。煎剂在试管内对金**葡萄球菌、大肠及绿脓杆菌有轻度抑制作用。[1]
4 十大功劳叶的异名/别名功劳叶(《饮片新参》)。
5 十大功劳叶药材基原十大功劳叶为小檗科十大功劳属植物阔叶十大功劳(拉丁名:Mahonia bealei (Fort) Carr)的叶[2]。同属植物细叶十大功劳Mfortrnei (Lindl)Fedde、华南十大功劳M japonica (Thunb)DC的叶亦供药用[2]。
6 十大功劳叶的原植形态及生境分布 61 阔叶十大功劳阔叶十大功劳,又名:刺黄檗、大叶黄柏、黄柏树、皮氏黄莲竹、老鼠刺。为常绿灌木。高达4米。羽状复叶互生,长30~45厘米,小叶9~16枚,宽卵形或长卵形,长6~12厘米,先端渐尖,边缘各具2~8个大齿,基部近心形而不相等;上面绿色,下面带灰白色。总状花序丛生茎顶;花序柄粗壮,压扁,花密聚,**;苞片1,卵圆披针形;萼片9;花瓣6;雄蕊6,雌蕊1。浆果卵形,暗蓝色,被蜡粉。花期5~7月。果熟期11月至翌年1月。
十大功劳(叶)外形(图出《中药大辞典》)
阔叶十大功劳生于山坡及灌丛中;也有栽培。分布我国南部、中部及华东等地。
62 细叶十大功劳细叶十大功劳,又名:猫儿头、刀瓜山树、黄天竹、狭叶十大功劳。
常绿灌木。高1~2米。茎直立,多分枝,无刺。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7~13,革质,狭披针形,长8~12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各有刺锯齿6~13个,下面灰黄绿色,但无蜡状白粉。总状花序生自枝顶芽鳞腋间,长3~5厘米;两性花**,多数密生,有短柄;萼片9;花瓣6;花药2瓣裂;子房上位,1室。浆果卵圆形,蓝黑色,被蜡粉。
细叶十大功劳生于山坡灌丛中;也有栽培。分布四川、湖北以及浙江等地。
63 华南十大功劳华南十大功劳为常绿灌木,高约2米。茎直立,少分枝。羽状复叶,小叶9~17枚,卵状椭圆形成长椭圆状披针形,长6~12匣米,先端呈尖刺状,基部歪斜,广楔形或截齐,边缘各具2~6个大齿。总状花序丛生枝顶;花疏松,下垂,淡**;花轴瘦长,小花梗基部有卵圆形的宿存苞片;萼片9,3列;花瓣6,先端2裂,基部有2蜜腺;雄蕊6,药瓣裂;雌蕊1,子房1室。浆果近球形,蓝黑色,被蜡粉。花期1~2月。果熟期5~6月。
华南十大功劳生于山地灌丛中;也有栽培。分布于我国南部及西南各地。
以上3种植物的根(阔叶十大功劳、华南十大功劳的根名茨黄连,细叶十大功劳的根名刺黄柏)、茎(功劳木)、果实(功劳子)亦供药用。
7 十大功劳叶的采收加工十大功劳叶于9~10月采摘,晒干[2]。
8 药材十大功劳叶的产地十大功劳叶(FoliumMahoniae)主产于四川、广西、湖南等地[2]。
9 十大功劳叶的性状与鉴别 91 性状阔叶十大功劳叶叶片阔卵形,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不对称,先端渐尖,边缘略反卷,两侧各有2~8个刺状锯齿,上表面绿色,具光泽,下表面色浅,黄绿色;厚革质。叶柄短或无。气弱,味苦[2]。
细叶十大功劳叶,呈狭披针形,边缘两侧各具6~13个刺状齿,其他与上种相同。
以上药材产浙江、安徽、江西等地。
华南十大功劳叶,药材性状同阔叶十大功劳叶。使用于福建、云南。
据《植物名实图考》所载十大功劳,即为上述小檗科植物。但目前仅浙江、江西等少数地区有药材,福建、广东、广西等地民间亦使用之。西藏地区所用的十大功劳叶,为西藏十大功劳的叶。至于市场上广泛使用的功劳叶,则为冬青种植物枸骨的叶。参见"枸骨叶"条。
92 鉴别叶横切面:上表皮细胞1列,有的内含红棕色物质,外被角质层,下表皮细胞1列,有较多气孔。上、下表皮内侧各有1~2列纤维,多角形,壁微木化。栅栏组织细胞1~3列,通过主脉。海绵组织细胞内含草酸钙方晶。主脉维管束3,外韧型,外有众多纤维环列,下方的纤维常与下表皮内侧的纤维相连[2]。
理化鉴别:取本品乙醇提取液,滴于滤纸上,置荧光灯下观察,可见金**荧光[2]。
显微鉴别:取本品粉末或薄切片,置载玻片上,加95%乙醇1~2滴及30%硝酸1滴,盖上盖玻片,放置片刻,镜检,可见**针簇状硝酸小檗堿结晶(检查小檗堿)[2]。
10 十大功劳叶的主要化学成分阔叶十大功劳叶含生物堿:小檗堿(berberine)[3],小檗堿盐酸盐[4],小檗胺(berbamine),尖刺堿(oxyacanthine)等[5]。
华南十大功劳叶含异汉防己堿1566%,小檗堿0035%,掌叶防己堿0035%,药根堿0087%。
细叶十大功劳含小檗堿。
11 十大功劳叶的性味归经苦,寒。归肺、肝、肾经[2]。
1.《本草再新》:“味辛、苦,性温。入肺经。”
2.《江西草药》;“性寒,味苦。”
3.《青岛中草药手册》:“入肝、肺、肾经。”
4 《饮片新参》:"苦,凉。入肺经。"
12 十大功劳叶的功效及主治十大功劳叶具有清虚热,燥湿,止咳化痰,解毒的功效。主治肺痨咳血,骨蒸潮热,腰膝酸痛,湿热黄疸,带下,痢疾,风热感冒,心烦,目赤肿痛。
1.《本草再新》:“治虚劳咳嗽。”
2.《植物名实图考》:“治吐血。”
3.《饮片新参>:“治肺劳,止咳化痰,退虚热,杀虫。”
4.《现代实用中药》:“清凉性滋养强壮药。功效与女贞予相似。适用于潮热、骨蒸、腰酸、膝软、头晕、耳鸣等证。”
5.《中国民族药志》:“主治产后身骨痛、脚痛、手痛,泡酒服,兼擦患处;皮肤湿疹,水煎洗患处。”(瑶族)
6 《陆川本草》:"泻火退热。治温病发热,心烦,下利,赤眼。"
7 《西藏常用中草药》:"治湿热痢疾,目赤肿痛,痈肿疮毒。"
13 十大功劳叶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 g。外用:研末调敷[2]。
14 选方 141 十大功劳叶治肺结核咳嗽咯血方阔叶十大功劳叶、女贞子、旱莲草、枸杞子各9g。水煎服。(《安徽中草药》)
142 十大功劳叶治赤白带下方十大功劳叶、白英、仙鹤草各30 g,水煎服。(《浙南本草新编》)
143 十大功劳叶治感冒发热口渴方鲜十大功劳叶30 g,黄荆叶15 g,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144 十大功劳叶治眼结膜炎方十大功劳叶200 g,加蒸馏水1000 ml,煮沸,过滤,高压消毒,滴眼。每日数次。(《全国中草药汇编》)
145 十大功劳叶治风火牙痛方目录 1 拼音 2 《辞典》:楮叶 21 出处 22 拼音名 23 楮叶的别名 24 来源 25 化学成份 26 性味 27 功能主治 28 楮叶的用法用量 29 附方 210 楮叶的临床应用 211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楮叶的方剂 2 古籍中的楮叶 1 拼音
chǔ yè
2 《辞典》:楮叶21 出处
《别录》
22 拼音名Chǔ Yè
23 楮叶的别名构叶(《子母秘录》),谷树叶(《简便单方》),酱黄叶(《生草药性备要》)。
24 来源
为桑科植物构树的叶。
25 化学成份含黄酮甙、酚类、有机酸、鞣质。
26 性味甘,凉。
①《别录》:"味甘,无毒。"
②《日华子本草》:"凉,无毒。"
③《生草药性备要》:"味劫,性温。"
27 功能主治凉血,利水。治吐血,衄血,血崩,外伤出血,水肿,疝气,痢疾,癣疮。
①《别录》:"主小儿身热,食不生肌,习作浴汤,又主恶疮生肉。"
②《药性论》:"炒末搜面作饦食之,主水痢。"
③《日华子本草》:"治刺风身痒。"
④《本草用经》:"叶主鼻洪。嫩芽以当菜茹,主四肢风痹,赤白下痢。"
⑤《纲目》:"利小便,去风湿肿胀,白浊,疝气,癣疮。"
⑥《本草汇言》:"凉血,祛风,利水。"
⑦《本草求原》:"叶及根皮,和营卫,治水湿,止崩下。"
⑧《岭南采药录》:"出癍痧。"
⑨《现代实用中药》:"打汁涂虫毒及皮肤病。"
28 楮叶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捣汁或入丸、散。外用:捣敷。
29 附方①治吐血,衄血,积日不止:楮叶捣绞取汁,不计时候,服一小盏。(《圣惠方》)
②治鼻衄数升不断者:楮叶捣取汁坎三升,不止再三饮。久衄亦瘥。(《小品方》)
③治通身水肿:楮枝叶煎汁如饧,空腹服一匕,日三服。(《圣惠方》)
④治疝气入囊:五月采谷树叶,阴干为末。每服一、二匙,空心温洒下。(《简便单方》)
⑤治小儿赤白痢,渴,及得水吃又呕逆:炙构叶令香黄,以饮浆半升漫构叶,使水绿色,然后去叶,以木瓜一个,切,纳叶汁中,煮三、二沸,去木瓜,使暖,细细服,渴停。(《子母秘录》)
⑥治癣湿痒不可忍:楮叶半斤,细切捣令极烂,敷于癣上。(《圣惠方》)
⑦治小便白浊:构叶为末,蒸饼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白汤下。(《经验良方》)
⑧治一切眼翳:三月收谷木软叶,晒干为末,入麝香少许,每以黍米大注眦内。(《圣惠方》)
⑨治鱼骨哽咽:楮叶捣汁嚷之。(《十便良方》)
⑩治痔瘘肿痛:楮叶半斤,捣烂封之。(《濒湖集简方》)
⑾治蝮蛇毒:生麻、楮叶合捣,以水绞去滓渍之。(《千金方》)
⑿治坐骨神经痛:谷树叶四两,艾叶二两。煎汤熏洗。(《上海常用中草药》)
⒀治痈疖初起:鲜谷树叶和红糟捣烂外敷;成脓者和冷饭捣烂外敷。(《福建中草药》)
⒁治外伤出血:鲜构叶捣烂敷患处。(《广西中草药》)
210 楮叶的临床应用治疗痈疖:取构树叶研粉,加米汤、白糖调敷。治疗初起的痈、蜂窝织炎22例,均获消肿效果。
211 摘录《辞典》
用到中药楮叶的方剂 半星丸
4两。制法上为末,烂姜半斤研捣,锉半、星为丸,以楮叶裹缚却,于草中罨之,曲法候干,入去皮香附子4两为
楮叶丸拼音:chǔyèwán处方:干楮叶(炒)1两,桑根白皮(锉,炒)1两,人参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
楮叶汤拼音:chǔyètāng《圣惠》卷九十三:楮叶汤:处方:楮树叶20片(微炙),木瓜半两(切),人参1
透红丹者,干姜汤送下;赤白痢,甘草干姜汤送下;五色痢,楮叶、艾叶、丁香煎汤送下。制备方法:上为末,黄蜡溶为
四魔粉:麻风。用法用量:凡风症高肿,紫黑成块坚顽者,将楮叶擦损苦皮,以药擦上,贴膏即烂去。制备方法:上为细
更多用到中药楮叶的方剂古籍中的楮叶 《本草纲目》:[木部第三十六卷木之三]楮
下痢∶见果部橡实下。老少瘴痢,日夜百余度者∶取干楮叶三两(熬),捣为末。每服方寸匕,乌梅汤下,日再服
《本草述钩元》:[卷二十四灌木部]楮实楮枝叶煎如饧。空腹服一匕。日三。鼻衄。小劳辄出。楮叶取汁。饮三升良。一切目翳。三月收谷木软叶。晒干为
《证类本草》:[卷第十二]楮实劳,助腰膝,益颜色,皮斑者是楮,皮白者是谷。又云楮叶,凉,无毒。治刺风身痒,此是斑谷树。又云谷树汁,
《圣济总录》:[卷第五十八消渴门]消渴,陈粟米饮调下,不计时候。治消渴减食,饮水不休。楮叶丸方干楮叶(炒)桑根白皮(锉炒)人参白茯苓(去黑
《本草纲目》:[谷部第二十五卷谷之四]曲中国古代有哪些装订技术?
本文2023-10-14 15:03:2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31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