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胡人是哪个民族的(唐朝的胡人是什么人)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4浏览:1收藏

唐朝胡人是哪个民族的(唐朝的胡人是什么人),第1张

从广义上来讲,华夏(汉族)以外的民族,全部称“胡人”,但是很多情况下,唐代人所说的“胡人”又专指粟特人。粟特人是居于中国新疆和中亚的少数民族,在中国古籍中被称为“昭武九姓”和“九姓胡”,或者直接简称为“胡人”,他们是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使者。

“胡”原本是秦汉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的自称。后来成为汉人对戈壁以北和西方(主要为蒙古高原和新疆中亚等地)外族或外国人的泛称。先秦时期中国将北方游牧部族称为北狄,后来狄人逐渐被华夏和蒙古高原崛起的胡人所同化。

胡人原指秦汉时期的北方游牧民族匈奴,匈奴西迁后蒙古高原又相继崛起了鲜卑、突厥、蒙古、契丹等游牧民族。过去的历史教科书上总是说胡人进入中原就被汉化了,其实不然,整个中原也是在不断地接纳胡人文化,逐渐改变、丰富汉人的文化性质。

单以衣食住行及日常生活而言,“五胡乱华”带来的影响是很深远的。汉代的席地而坐逐渐演变成坐在椅上、睡在床上,进门脱鞋也变成穿鞋入门;房间的高度增加了,窗户的位置也提高了;以穿衣服而论,宽袍大袖改变成窄袖长衫。这些改变都是两个文化混合后的结果。

在政治上,胡人统治者对其他的非汉人,即使不是自己的族群,也觉得亲切一点。因此,胡人帝国与中原四邻的心理界限相当模糊,这甚至于影响了他们对信仰的选择——胡人觉得印度传进来的佛教也是一种胡教,是他们感觉比较亲切的宗教,所以他们对佛教的庇护,往往比汉人政权更为积极。

唐朝的强盛,不仅仅在军事、政治、经济上的。在文化、人种上的交流也是历朝历代所不能比拟的。

在当时,大唐的都城长安吸引了突厥人、回鹘人、吐蕃人、高丽人、于阗人和龟兹人、粟特人、迦湿弥罗人、波斯人、大食人、印度人、僧伽罗人等前来生活、经商。在这些人种当中,以来自东南亚的昆仑儿最为神秘。

所谓的"昆仑儿"在现在看来最有可能是来自东南亚一带。根据中唐时期张籍的《昆仑儿》一诗的描绘:"昆仑家住海中州,蛮客将来汉地游。言语解教秦吉了,波涛初过郁林州。金环欲落曾穿耳,螺髻长卷不裹头。自爱肌肤黑如漆,行时半脱木绵裘"。

从这首诗可以看出,昆仑儿是来自"海中州"。这里的"海中州"指的是海岛,在唐代,昆仑是对南海诸国人的泛称。根据《一切经音义》卷八十一记载:"昆仑儿是"南海洲岛中夷人。"由此可以得知,昆仑儿是来自南海东南亚一带的居民。

关于他们为何来大唐,张籍在诗中同样提到了"蛮客将来汉地游"。这里的蛮客指的是"南方客商","将"指的是"带领","汉地"则是中原大地。合起来的意思是南方的商人带着这些昆仑儿来到了中原大地游玩。

诗句的第二句则是交代了昆仑儿的语言文化。"言语解教秦吉了"这里面的"解"是"能够"的意思,"教"通"效",意为仿效。"秦吉了"指的是鸟名,也称了哥、吉了,与八哥相似,体形似鹦鹉,嘴脚皆红,脑后有肉冠,因产于秦中,所以被叫做"秦吉了"。根据《旧唐书·音乐志二》:"今案,岭南有鸟,似鸜鹆而稍大,乍视之,不相分辨,笼养久,则能言,无不通,南人谓之吉了,亦云料"。由此可见,这种"秦吉了"是非常善于学习人类的语言。张籍将昆仑儿比作"秦吉了",是对昆仑儿语言天赋的一种认可。

第三句的"金环欲落曾穿耳,螺髻长卷不裹头"是对昆仑儿装束及发型的描述。所谓的金环,指的是金制的耳环。落,掉下来,往下坠。穿耳,为戴耳环而在耳垂上穿孔,这是许多少数民族的习俗。螺髻,发髻的形状像海螺壳一样。不裹头,不以巾包头。这两句说,昆仑儿耳朵上戴着分量重得要下坠的金耳环,蜷曲的头发像螺髻一样散露在外,不像中原地区的人要以巾包头。

最后一句的"自爱肌肤黑如漆,行时半脱木绵裘",写昆仑儿的肤色与穿衣特点。"黑如漆",是昆仑儿引人注目的特点之一。

《隋书·南蛮列传·林邑》:"其人深目高鼻,发拳色黑。俗皆徒跣,以幅布缠身。冬月衣袍";《旧唐书·南蛮西南蛮列传》:"自林邑以南,皆卷发黑身,通号为'昆仑'"。唐人苏颋《咏昆仑奴子》:"指如十挺墨,耳似两张匙"。元代方回说:"此所谓'昆仑儿',即今黑厮也"。

因为"肌肤黑如漆",有学者认为,昆仑儿可能是来自非洲的奴隶。但是依照诗中"海中州"推断,昆仑儿应来自今天的南海诸岛,属于今天的马来人种,住在爪哇、苏门答腊、马来西亚等岛屿上,其肤色介于黄种人与非洲黑人之间。半脱,半穿半脱。木绵裘,用木棉制成的衣服。这两句说,昆仑儿欣赏自己如黑漆一样的肌肤,行走时半脱半穿着木棉制成的外衣。

实际上,关于昆仑儿的外貌,在一些出土的陶俑身上可见端倪。

在今天西安、洛阳等地出土的昆仑人陶俑,为我们提供了昆仑人的直观形象,印证了文献中关于昆仑儿记载的真实性。在国家博物馆"大唐风华"展出 1985年陕西长武县唐墓出土的"昆仑儿",名之为"彩绘黑人立俑",并说明"昆仑这个名称早在三国时已有记载,指色黑之人,并非指人类学上的黑种人";咸阳市底张湾唐墓出土的"昆仑儿",名之为"彩绘黑人俑";从这些展品身上,无不体现出了这些"昆仑儿"的共同特点:圆脸,发卷如螺髻,露肩,上衣半穿半脱,腰间有衣带下垂,跣足,脚趾粗大。

可惜的是,随着民族的融合,这些皮肤黝黑的昆仑儿就此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当中。给后世留下了一个关于这一种族神秘的猜想。

深眼窝高鼻梁。粟特人属于欧罗巴人种,来到中国定居的粟特人,后来融入到了汉族,到了北宋中叶,在中国定居的粟特人就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已经失落了的白种人少数民族,深眼窝高鼻梁是粟特人后裔的主要外貌特征。粟特人因善于经商,而散居到世界各地。

指现在的内蒙,新疆,甘肃,宁夏,蒙古及中亚各国。

唐朝时期的胡人泛指北方游牧民族和西域各民族,又专指粟特人。粟特人是居于中国新疆和中亚的少数民族,在中国古籍中被称为“昭武九姓”和“九姓胡”,或者直接简称为“胡人”,他们是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使者。

粟特人的故乡在中亚地区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的粟特地区,在粟特地区以“撒马尔干”(位于今乌兹别克斯坦)为中心,分布着九个绿洲王国,著名的如康国、安国、石国和米国。

粟特人使用的语言是粟特语,是东伊朗语系的一支,所以粟特人是被历史学家看作是伊朗文化系统的一部分。

扩展资料:

胡人的主要民族血统

1、鲜卑:主体被汉族同化,剩余的演化为柔然,柔然后被突厥击败,分化为室韦(蒙古)和契丹。

2、突厥:匈奴的一支,后灭亡了柔然,其自身的主体被回鹘人和汉族人所灭,剩余的向西逃窜,形成了今天的土耳其人。

3、契丹:主体被女真族和汉族同化,剩余的西逃到中亚,与当地人融合,成为中亚人的一部分。

4、回鹘:主体由丁零人构成,融入了铁勒和高车人的一部分,在唐朝时期,突厥主体灭亡。回鹘生存到现在,即今天的维吾尔族。

5、室韦:为先秦时东胡的一部分,是由鲜卑族演化而来,一直生存到现在,也就是今天的蒙古族。

-胡人

我们现代人,已经习惯了快速便捷的通讯方式所带来的便利,很难想象古代人是如何通讯的,经常看电视剧的人可能知道所谓的“八百里加急”,电视画面中一个骑手骑着马不停地奔跑,中途经过驿站时换马换人,信件则一刻不停地赶往目的地。这样不计成本地送信毕竟是少数,古代的驿站系统往往是给官府使用的,一般平民老百姓用不了这个系统,他们是否会写信呢,写的信又如何寄到目的地呢?英国人斯坦因发现的粟特文古信札或许能够给我们一点提示。

一、斯坦因在敦煌的收获

稍微了解敦煌学的人都应该听过斯坦因的大名,他有着一系列荣誉头衔,英国著名的考古学家、艺术史家、语言学家、地理学家和探险家,他的名字还和中国的西域地区有着深厚的关系。1907年斯坦因第二次来到了中国西北地区,这一次他的目的地是敦煌,王道士发现藏经洞的消息并没有激起清政府的官员们的丝毫兴趣,反倒是国外的探险家和考古学者对此表现了极大地兴趣,斯坦因这次就是冲着敦煌新发现的文书而来的。

斯坦因与他的寻宝团队

敦煌位于中国甘肃省的西端,从省会兰州出发,翻过乌鞘岭,就到河西走廊了,河西走廊自东南向西北延伸,是群山之间一条长长的通道,走廊西北端的南面便是敦煌。第一次来中国时,斯坦因在新疆发现了尼雅遗址,这一次他的运气不是很好,王道士外出化缘未归,斯坦因临时决定去敦煌西北边的汉代烽燧调查,在这些烽燧中斯坦因意外的发现了八封古信札,所有的古信札全都放在一个邮包里。

敦煌藏经洞

二、凝结古信札中的历史信息

这些古信札写于西晋末年,大约在公元312年左右,那时候中原地区战乱纷起,匈奴人在刘渊的带领下攻陷了西晋的首都洛阳,俘虏了晋朝的皇帝和大臣,很多名门望族纷纷避祸江左。不仅是汉族想要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很多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经商的胡人也想要离开这里,回到自己的故乡中亚地区。他们纷纷写信给家乡的亲朋,或说明中国这边的局势,或向家乡求助,信并不是通过驿站系统传递的,而是通过商人的经商路线所传递的,因此很难保证信能否以及何时到达收信人手中。

西域烽燧

很明显,这八封信没能送到收信人手中,斯坦因发现的八封信分别从金城、姑臧和敦煌等边境地区寄出,随着商队的西行,这些信的目的地是楼兰甚至更西的撒马尔罕。或许是中原紧张的局势让边境的岗哨警惕性很高,守卫烽燧的士兵把商人携带的信札扣留在了烽燧里面,这些信札在滚滚黄沙下沉睡了千年。

三、丝绸之路上的粟特人

壁画上粟特人

这八封古信札是用粟特文写的,粟特文是一种失传已久的中亚语言,属于东伊朗语系。使用这些语言的人被称为粟特人,他们生活在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的地区,古籍中一般称这里为“河中地”,也就是今天的中亚地区,重要的城市有布哈拉、撒马尔罕。撒马尔罕在粟特语中有“石城”的意思,中古时期的撒马尔罕因丝绸之路的通畅而兴起,商人们和传教士去波斯和欧洲必须从撒马尔罕经过,玄奘去印度取经求学时也经过了这里。

今天的撒马尔罕

粟特人以善于经商而闻名,传说粟特会给刚生下来没多久的小孩吃蜜,希望他们长大后能够巧言善辩,从事经商事业。汉文史籍中称粟特人为“九姓胡”,他们在中亚建立了很多城邦小国,比如史国、安国、康国等,这些人进入中原汉地后往往以国为姓,比如史姓、安姓等。

四、米薇写给母亲和丈夫的信

我们重点来看一个叫做米薇的女子写给她母亲和丈夫的信,也就是粟特古信札的1号文书和3号文书。粟特人经商往往是团队行动,他们一群人先到一个地方居住下来,这个地方一般是重要的交通点,其中一些人继续向远方前进,居住点与居住点之间有固定的联系,点与点之间通过交通贸易路线形成了贸易网络,最东一直到达今天中国的辽西地区。

1号文书

公元4世纪初的时候,米薇(Miwnay)和丈夫那奈德(Nanai-dhant)带着女儿莎恩(Shayn)从撒马尔罕来到敦煌做生意。后来那奈德留下米薇和女儿莎恩一个人回了撒马尔罕,这时候中国政局不稳,生活在敦煌的粟特人人心惶惶,米薇母女把钱花完后一直没有丈夫的信息,偏巧丈夫在敦煌的生意出了问题,母女二人被迫做了奴隶。米薇一再写信要求丈夫来接她们,却一直没有回信。

3号文书

1号文书中,米薇向母亲问候后说明了自己的现在的处境,非常希望母亲给予自己帮助。米薇写给母亲的信,措辞还算平和,字迹还算工整,写给丈夫的信,就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了。在3号文书中,米薇并没有向一般粟特人写信先问候对方一样,而是把自己对丈夫的怒火全部都爆发了出来。米薇心中满是对那奈德的不满和痛恨,说自己当初不听父母和兄弟的劝阻嫁给那奈德是一个错误,跟着那奈德远离家乡来到敦煌做生意更是错上加错。米薇越写越气,字体也开始潦草起来,怒气跃然纸上,最后发出了“宁愿嫁猪嫁狗也不愿嫁给你”的怒吼!信的最右边是女儿莎恩的附笔,她告诉父亲那奈德敦煌生意所产生的债务问题,她们母女为了偿还这笔债务而沦为奴隶了,莎恩在信中还指出那奈德有能力和义务偿还这笔债务

古代女性很少能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姓名和事迹,从这点上看,米薇和莎恩是幸运的,她们的名字虽然被埋葬在西域的漫天黄沙之中,终归还是被我们看到,她们是少有的能够青史留名的女性。但她们又是不幸的,这些信总归还是没能送到母亲和丈夫手中,我们很难知道米薇和莎恩最终的命运如何,只能祈祷她们好运吧,虽然这看起来很难。

著名文史专家葛研究发现,唐玄宗的妃子中,还有一位来自中亚的“外国贵妃”。

唐玄宗有29个女儿,30个儿子。有记载的妃子有20个,分别是刘华妃、赵、钱妃、刘洁玉,有些妃子已经失传,其中最可疑的是“曹野那吉”。《新唐书》的《诸帝公主传》只包含:“寿安公珠,生于曹野那吉。”

曹野姬娜的名字是汉语的音译。曹是粟特人对的俗称。‘叶那’这个词是粟特人常用的名字,在粟特语中的原意是‘最爱的人’。帅哥美女都可以用,意思是男的看起来有活力,女的看起来漂亮。

粟特人是中国古籍记载的西域古国之一,也是一个民族名称。其活动范围在中亚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的泽拉夫尚河谷,其首都“马拉昆达”位于今天的撒马尔罕。

曹野姬是如何来到开元盛世并进入后宫的?

据《册府元龟》年统计,唐九姓胡自高祖武德七年至代宗大历七年的百年间,共进贡94次,其中曹进贡8次。特别是在八世纪上半叶,阿拉伯帝国继续向东进行军事进攻,一步步向中亚各国推进,迫使他们向中国求援。唐玄宗年间,占了一半以上。天宝四年,曹国王格罗普鲁进贡,明确希望摆脱阿拉伯人的威胁,做唐朝的小国。这样,自然要向胡致敬。

石仔,开元年间,胡璇的女人是米国献的,胡璇的女人是郭康献的,胡璇的女人是石国多次献的,三个胡璇的女人是美洲一次献的。按照传统,曹向胡进贡是很自然的事。

此外,曹野很可能是唐朝被外国贩卖的女奴。因为能歌善舞,与宫中的“胡风”合拍,所以受到唐玄宗的青睐。

胡璇舞是唐代最受欢迎的舞蹈之一。

卷146云:“舞转急如风,俗称胡璇。”

唐玄宗李隆基非常喜欢胡宣武。他最喜欢的妃子杨玉环和他最喜欢的安禄山经常在宫廷里跳胡宣武,以取悦唐玄宗。

云:“晚年肥胖健壮,肚子垂过膝盖,重330斤。他只能在每一排把身体举过肩膀才能移动。玄宗以前,胡璇舞快如风。”朝代更替,总有人背叛自己的国家。投降,这个词很轻蔑,但是迫于形势,苟且偷生,很多人还是带着世人的谴责,走上了这条荒凉的路。李永方,明朝著名的将军,是第一个向满清投降的叛徒。

李永方,生卒年不详,明朝辽东铁岭卫人。万历年间,他成为抚顺最高军事长官,手下有六百多人。抚顺虽是个小地方,但离河图哈拉很近,是明帝国防御努尔哈赤的第一战线。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叶赫部时,与李永方有联系,有书信往来,彼此熟悉。

万历四十六年四月,努尔哈赤以所谓“七大恨”为由,秘密出发攻打明朝,他需要跨过的第一道坎就是抚顺。努尔哈赤的手下以请求入市为借口,试图开关大门,然后大军包围抚顺城,李永方成了瓮中之鳖。努哈奇给李永方发了一封投降书。一方面,他受到订婚和晋升的诱导;另一方面,他威胁要进行大屠杀。面对这种困境,李永方答应投降,但他仍然列队守城。最后

当时努尔哈赤的实力并不强,拥有这样的阿明军队对他在政治和军事上都有很大的影响。尽管李永方的阻力,努尔哈赤喜出望外,尽最大努力争取他没有失去前言。他“授予永芳一个三等中尉来统治他的人民”,并把他的孙女许配给李永方为妻。从此,李永方改头换面,成为满清的一员,尽心尽力为努尔哈赤效力。对于李永方的投降变节,史书上说“自明朝割边城始于富顺;明辨将降毛,亦始于。”

李永方投降后,鉴于他的特殊身份,努尔哈赤给他的主要任务是探听消息和收买明朝将领,这就是现在通常所说的间谍和叛乱活动。别说,李永方的守城很懈怠,但这是可以的。每天一百两银子不浪费,其奸细遍布辽东。颓废的将领一个个被感动,愿意开门投降。连远在山海关的京城情况都摸清了。辽阳之战、沈阳之战、四平堡之战,努尔哈赤接连获胜。由于他的功绩,李永方也被提升为连长。

李永方有迷人的一面,但也有害羞和懦弱的一面。1619年,金死后第四年,萨尔浒战争结束,进入被俘朝鲜元帅的帐中,用筷子在地上乱涂乱画,并写道:“不孝不贞,足下必丑”,道出了他作为汉奸的耻辱。建安八年五月,李永方担心消息不实,贸然出兵,劝努尔哈赤不要参加镇压抚州军民抵抗。结果遭到努尔哈赤的严厉斥责,儿子们被捆绑囚禁。不久,李永方因刘兴佐叛逃到明朝而受到牵连,被免去连长的职务。

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即位。天聪元年,李永方随同阿敏出使朝鲜,却听从皇太极的建议,被阿敏大骂为“畜生奴”,甚至将其杀害。事后,一向赏罚分明的皇太极听说此事,也没有给李永方任何安慰。在皇太极看来,他只是一个叛变的奴隶,因为他不用得罪自己的兄弟。

结果,自以为忠于满清的李永方受到了严重的刺激,再也没有说过一句话。一六三四年五月,从八年,皇太极赏赐功勋,曰:“众官功勋分若干次,为最久廉者,授第三子爵,世袭未果。”然而,这种头衔和荣誉并不能拯救李永方内心的道德和屈辱。不久,李永方带着无尽的不满死去了。

李永方的后代赢得了清朝皇帝的信任和尊重,他们的第四个孙子李侍尧被提拔到满洲。当时很多人提出反对意见,但乾隆皇帝反驳吏部‘满官不授汉军’的理由之一就是‘李永方孙,安克能比得上其他汉军’吗?李永方在清朝的影响力可见一斑。李永方乾隆皇帝曾说‘法有死无死之意,不可讳’,但最后被列为‘陈二’,却是在甲级

唐朝胡人是哪个民族的(唐朝的胡人是什么人)

从广义上来讲,华夏(汉族)以外的民族,全部称“胡人”,但是很多情况下,唐代人所说的“胡人”又专指粟特...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