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池记》翻译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4浏览:3收藏

《墨池记》翻译,第1张

临川郡城的东面,有块突起的高地,下临溪水,名叫新城。新城上面,有一口低洼的长方形水池,称为王羲之墨池。这是南朝宋人荀伯子在《临川记》里所记述的。王羲之曾经仰慕东汉书法家张芝,在此池边练习书法,池水都因而变黑了,这就是他的故迹。难道真的是这回事吗?

当王羲之决心不再做官的时候,他曾遍游越东各地,泛舟东海之上,以快心于山光水色之中。难道当他逍遥遨游尽情游览的时候,又曾经在此地休息过吗?王羲之的书法到了晚年才渐入佳境,看来他所以能有这么深的造诣,是因为他刻苦用功所达到的结果,而不是天才所致。但后世没有能及得上王羲之的,恐怕是他们所下的学习功夫不如王羲之吧?看来学习的功夫怎么可以少化吗!更何况对于想要在道德方面取得很高的成就的人呢?

墨池旁边现在是抚州州学的校舍。教授王君深怕关于墨池的事迹被湮没无闻,就写了“晋王右军墨池”这六个大字悬挂在门前两柱之间标明它,又对我说:“希望有篇叙记文章。”我推测王君的心意,莫非是因为爱好别人的长处,即使是一技之长也不肯让它埋没,因此就连他的遗迹一并重视起来吗?或者是想推广王羲之临池苦学的事迹来勉励这里的学生吗?人有一技之长,尚且使后代人尊崇到这般地步,更不用说仁人君子们留下来的风尚和美德会怎样地影响到后世人呢!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作记。

《墨池记》的作者是北宋文学家曾巩。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江西抚州南丰人,生于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后居临川,北宋官员、文学家、史学家。曾巩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

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宁五年(1072)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知州。

元丰四年(1081),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元丰六年(1083),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追谥为“文定”。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

《墨池记》原文及译文:

原文: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

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

译文:

临川郡城的东面,有一块地微微高起,并洼靠近溪流,叫做新城。新城上面,有个池子低洼呈长方形,说是王羲之的墨池,这是荀伯子《临川记》里说的。羲之曾经仰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精神,(现在说)这是羲之的(墨池)毅址,难道是真的吗?

当羲之不愿勉强做官时,曾经游遍东方,出游东海,在山水之间使他的心情快乐。莫非他在尽情游览时,曾在这里停留过?羲之的书法,到晚年才特别好。那么他能达到这步,大概也是靠他自己的精神和毅力取得的,并不是天生的。但是后代没有能够赶上他的人,是不是后人学习下的功夫不如他呢?那么学习的功夫难道可以少下吗?何况想在道德修养上深造的人呢?

墨池的旁边,现在是抚州州学的校舍,教授王盛先生想心墨池不能出名,写了晋王右军墨池六个字挂在屋前两柱之间,又请求我说:希望有一篇(墨池)记。推测王先生的用心,是不是喜爱别人的优点,即使是一技之长也不让它埋没,因而推广到王羲之的毅迹呢?

莫非也想推广王羲之的事迹来勉励那些学员吧?一个人有一技之长,就能使后人像这样尊重他;何况那些品德高尚、行为端庄的人,毅留下来令人思慕的美好风范,对于后世的影响那就更不用说了!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世记。

以上内容参考-曾巩

分类: 教育/科学 >> 学习帮助

问题描述:

最好是句段分析以及课文中心思想之类的

解析:

)《墨池记》

1、曾巩于嘉佑二年(1057)考中进士之前,曾在家乡临川(现在江西抚州)讲学。这篇文章是他在庆历八年(1048)应抚州州学教授王盛君之请而写成的。

2、全文共两大段。第一段可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介绍墨池的所在及形态。临川城东,临着溪水有一个缓缓隆起的高坡,称作新城。新城之上有一个很深的长方形水池,就是荀伯子《临川记》中所说的王羲之的墨池。第二层介绍墨池之称的由来。王羲之一向仰慕张芝,张芝在水池旁练习书法,到池中洗砚把池水都染黑了。这就是王羲之学张芝洗砚的遗迹,难道是真的吗作者在这里特地用了一个设问句,那是因为称作王羲之墨池的还有浙江会稽等多处,所以作者对此传说持有怀疑态度。第三层不去追究墨池的真假,转而去写王羲之。王羲之不肯勉强自己去做官,曾经遍游东方,直至乘船出海,自己在山水之间感到心情愉悦,但他岂能恣情任性只满足并停滞在山水之间呢这是用设问句以加重语气,肯定王羲之并不沉醉于游山玩水;随之笔锋一转而进入第四层,评价王羲之的书法。王羲之的书法到了晚年特别好,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实际上乃是由于他的勤学苦练,而不是自然天成的。后世没有人能赶上他的,难道不是因为学习的勤奋不及他吗作者又利用设问句肯定了王羲之的书法成就不是来自天成,而是勤学苦练的结果。第五层,作者总结自己的观点:学习确实是不可缺少的,更何况你想要在道德方面得到深造呢在这一段里,作者从介绍墨池到论述王羲之的勤奋学书,一步步加以引申推论,最后落到文章的主旨——道德的修养上来,突出了勉学劝善的目的,前后环扣,文章延伸得极为自然合理。

文章的第二段,说明写作此文的原因和目的。可分三层:第一层说墨池之上现在建有学舍,州学教授王盛君怕墨池不够明显,就写了“晋王右军墨池”六个字悬挂在楹柱间,又向作者说:“希望你写一篇《墨池记》。”就是说明王盛君对墨池的重视和自己写作此文是应王盛君之请。第二层写王盛君这样做的用心,可能是尊重他人的优点,虽是一技之长也不能使之埋没,乃至连他的遗迹也很珍视,也可能是推许王羲之勤学苦练之事以劝勉学生。作者肯定了王盛君悬挂墨池六字,又请作者写记的用心。这里用设问句来说明自己的推测,是一种谦逊的语气。第三层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想。他慨叹道:人有一技之能就使得后人这样尊崇,更何况是仁义正直的人所传下来的品德作风,它对后世的影响将会多么巨大啊!

3、这篇《墨池记》属于杂记体文章,作者把介绍古迹、人物和记事、议论结合在一起,从墨池引出书法家王羲之的勤学苦练,又扩展到道德修养问题,用小题目写出了严肃郑重的大主旨,却又写得生动、灵活、简洁、明快。文 用了六个“邪”字设问句,或用以表示怀疑,或起到提示、启发的作用,或加重谦逊的语气,这是本文在语言上的一大特点。

)《墨池记》

1、谋篇立意

文章以记为线索,以论为重点。由记叙墨池遗迹入笔,进而阐明王羲之书法的卓异成就“非天成也”,而“以精力自致者”,强调了坚持不懈刻苦学习的重要。

2、篇章结构

第一段:概叙墨池所在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以及墨池的形状特征,叙述了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的故事并由此引出议论:王羲之书法达到精妙的境界,是“以精力自致”,并非出于“天成”,因而推论出,要深造道德,尤其不可废学。

第二段:先叙王君之心意,后侧重议论,进一步阐述推崇王羲之勤学苦练精神的重要性,以点明本文写作主旨。

、《墨池记》一文中“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有徜徉恣肆,而又尝自休于此邪?”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它突出了王羲之傲岸正直、脱尘超俗的思想,这是王羲之学书法的思想基础和良好的精神气质,不能不提。从结构上讲,“又尝自休于此邪”一语,用设问句式肯了王羲之曾在临川学书,既与上文墨池挂起钩来,又为下文的议论提供了依据。

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请发消息给我,并附上问题的连接,谢谢

《墨池记》是北宋文学家曾巩创作的一篇散文。

本文从王羲之墨水池的传说仍入笔,巧妙机智地玩铭文,离开“墨水池”不是一句真理,但专注于王羲之,表明王羲之的成功取决于后第二天的不懈努力,在逻辑上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全文通过叙述和讨论,表现了起伏的波澜,突出了主题。它实际上是一部文学情感丰富、讨论生动、结构严谨、文风生动的优秀作品。

扩展资料:

墨池位于江西省临川县。相传这里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洗砚台的地方。据传说,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在一个池边练习书法。

池子里的水是黑色的。曾巩很钦佩王羲之的名声。庆历八年(1048)9月,专程到临川参观麻糬遗址。周学教授王胜(官名)请他写一篇关于“晋王右军麻糬”的笔记,于是曾巩就根据王羲之的轶事写了这篇文章。

临川郡城的东面,有块隐约突起的高地,下临溪水,名叫新城。新 城上面,有一处低洼的长方形水池,称为王羲之墨池。这是南朝宋人苟 伯子在《临川记》里所记述的。王羲之曾经仰慕东汉书法家张芝,也在 池边练习书法,池水都因洗笔洗砚变黑了,这就是他的故迹。难道真的 是这回事吗? 当王羲之不愿受人勉强而做官的时候,他曾遍游越东各地,泛舟东 海之上,以快心于山光水色之中。难道当他逍遥邀游尽情游览的时候, 又曾经在此地休息过吗?王羲之的书法到了晚年才渐入佳境,看来 他 所以能有这么深的造诣,是因为他刻苦用功所达到的结果,而不是天赋 所致。但后世没有能比得上王羲之的,恐怕是他们所下的学习功夭不 如王羲之吧?看来,学习的功夫怎么可以少用呢!更何况对于想要在 道德方面取得很高的成就的人呢? 墨池旁边现在是抚州州学的校舍。教授王君深怕关于墨池的事迹 被湮没无闻,就写下“晋王右军墨池”这六个大字悬挂在门前两柱之间 标明它,又对我说:“希望有篇叙记文章/’我推测王君的心意,莫非是因 为爱好别人的长处,即使是一技之长也不肯让它埋没,因此就连他的遗 迹一并重视起来吗?或者是想推广王羲之临池苦学的事迹来勉励这里 的学生吗?人有一技之长,尚且使后代人尊崇到这般地步,更不用说仁 人君子们留下来的风尚和美德会怎样地影响到后世人呢!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作记。

1、墨池记的北宋著名文学家是曾巩。

2、曾巩,1019年9月30日即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九出生,1083年4月30日即元丰六年四月十一逝世,字子固,江西抚州南丰人出生于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3、曾巩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_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宁五年(1072)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知州。元丰四年(1081),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元丰六年(1083),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追谥为“文定”。

《墨池记》的思想感情是:文章从传说中王羲之写字墨池遗迹入手,讲述当时的风尚,即书法名家倍出,从而引发作者的感慨,歌颂了墨池遗迹代表的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成就,以及王羲之的刻苦精神,并对当时不切实际的“耳食之论”进行了批判,对后世论证前人成就的虚妄态度进行了嘲讽。

《墨池记》的创作背景是:由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升任为洪州知州,而写的一篇杂记。洪州,即今江西省南昌市,是王羲之的书法圣地,因王羲之于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曾与谢安等41人在此修禊,写下了著名的《兰亭集序》。

希望以上信息能帮助您解决问题。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告诉我。

《墨池记》翻译

临川郡城的东面,有块突起的高地,下临溪水,名叫新城。新城上面,有一口低洼的长方形水池,称为王羲之墨池。这是南朝宋人荀伯子在《临川记...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