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哪些奇特美食?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4浏览:3收藏

古代有哪些奇特美食?,第1张

《齐民要术》记载了一种叫“鱁鮧[zhú yí]”的食物。

汉武帝御驾亲征东夷的时候,到达海滨之地,闻到一股香味,却看不到是什么东西,于是派人寻找。原来是当地渔民把鱼肠子埋在了地下,上面用土覆盖,等到香味传出来,就可以取来食用了。

汉武帝吃了这种美味,感觉味道非常好,因为当时正在驱逐东夷,因此取名为“鱁鮧”,这是一种腌制食物,即后来俗称的鱼肠酱。

《南齐书》记载:宋明帝刘彧是个极品吃货,非常喜欢吃一种叫“逐夷”的美食,和汉武帝吃的鱁鮧不同,这种食物以银钵盛蜜腌制,刘彧每次都能吃掉好几钵。

有一次,刘彧问身边的大臣王景文:“这是人间奇异的美味,你不喜欢吃吗?”

王景文回答说:“好吃是好吃,可是臣吃不起啊,再说也很难搞到。”

宋明帝刘彧吃得太多,胸腹胀满,快要咽气了,左右慌忙取来一些醋,才稍稍有所缓解。

刘彧因为贪吃,生了病,吃药已经不管用了,驾崩当天还吃掉“汁滓犹至三升”,然后端坐在龙椅上,喊来道士,“合掌便绝”。

什么美味能让宋明帝临死都不忍舍弃呢?

这里面所说的“逐夷”有人认为是鱼肠酱,也有人说是鱼鳔。

世上有没有享受美味,又能放开肚皮吃的办法呢?

《岭表录异》记载一种叫“调齑”的食物,可以迅速消化食物。

岭南一带的人喜欢吃水牛肉,说烧烤之后的水牛肉脆美爽口,吃饱了就以“盐酪姜桂”等佐料加一些“圣齑”当化食的汤水饮用。

这种“圣齑”说来有些令人不适,原来是牛肠胃之中还没有完全消化的草料,说是牛粪也不为过,诡异的是,喝下用“圣齑”调制的饮料,腹遂不胀。

《朝野佥载》还记载了一种更重口味的吃法:居住在岭南的獠族人喜欢吃一种叫“蜜唧”的菜肴,就是用蜂蜜喂刚出生的小老鼠,小老鼠还没没长毛,眼睛也没睁开。把小老鼠用钉子钉在木板上,送到宴席的餐桌,人们用筷子夹着吃的时候,还在“唧唧”叫唤,因此称作“蜜蝍”。

209阅读

搜索

自贡十大硬菜菜谱

古代食谱调鼎集

100道家常菜菜谱大全

自贡30道硬菜

稀奇古怪的菜名大全

看到美食流口水的句子

  美食:

 1、小吃:煎白肠、皂儿糕、粉羹、馓子、义粥、豆子粥、重阳糕、春卷、丁香馄饨、炒鳝面、油酥饼儿、蒸饼、灌藕、炊饼、三鲜面、笋泼肉面、银丝冷陶等。

 2、点心:茶食刀切、杏仁佛手、香酥苹果、合意饼等。

 3、酱菜:宫廷小黄瓜、酱黑菜、糖蒜、腌水芥皮等。

 4、蜜饯:蜜饯银杏、蜜饯樱桃、蜜饯瓜条、蜜饯金枣等。

1鸡髓笋:鸡髓笋是红楼菜中的一道珍品。咸、鲜。脆、嫩且爽口,颜色黄白。它将鸡腿肉去掉,留下骨头,敲碎取出骨髓,点缀在鲜笋盘中。雅致,清透,营养丰富。

2胭脂鹅脯:将鹅治净,先用盐腌,然后烹制成熟,鹅肉呈红色,故曰胭脂鹅。鹅脯:鹅的胸脯,肉嫩而丰。《易牙遗意》云: “鹅一只,不碎,先以盐腌过,置汤锣内蒸熟,以鸭弹三五枚洒在内,候熟,杏腻浇供,名杏花鹅。”

3茄鲞(xiǎng):《红楼梦》中写得最为详实的一道菜。“鲞”,即是剖开晾干的鱼干,如“牛肉鲞”、“笋鲞”等,都是腌醋成干的片状物。“茄鲞”,当是切成片状腌醋的茄子干。

4藕粉桂花糖糕:《本草纲目拾遗》称:“冬日掘取老藕,捣汁澄粉,干之,以刀削片,洁白如鹤羽,入食品。先以冷水少许调匀,次以滚水冲入,即凝结如胶,色如红玉可爱,加白糖霜掺食,大能营胃生津。《随息居饮食谱》亦云:“老藕捣浸澄粉,为产后、病后、衰老需劳妙品。”藕粉不便单独蒸糕,通常要与面粉或米粉混合使用,并用白糖和糖桂花或蜜饯调味。

《清异录》里抄了份唐代韦巨源的《烧尾食单》,是当时韦巨源升官之后请皇帝吃的一顿饭,其中包括了用羊骨脂拌的小牛肉香肠,叫做“通花软牛肠”;用蟹黄蟹膏蟹肉制成的切开呈现黄白相间的煎糕,叫做“金银夹花平截”;用鱼白和各种河鲜蒸的鸡蛋羹,叫做“凤凰胎”;用烤熟的羊舌和鹿舌堆砌的烤味拼盘,叫做“升平炙”,用羊脂炖的甲鱼,叫做“遍地锦装鳖”;用上好糟驴肉和其他肉食一起蒸的一个锅,叫做“暖寒花酿驴蒸”。元代倪瓒的《云林堂饮食制度集》,写了很多精致而朴实的太湖菜,烧鹅、蜜酿蝤蛑、煮麸干、雪菜、青虾卷之类。

美食,顾名思义就是美味的食物,贵的有山珍海味,便宜的有街边小吃。其实美食是不分贵贱的,只要是自己喜欢的,都可以称之为美食。中国素有”烹饪王国“这个美誉。在中国这个大家庭里,我们有五十六个小家庭,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美食吃前有期待、吃后有回味,已不仅仅是简单的味觉感受,更是一种精神享受。享受美食也要看场合,场合好美食吃起来才有味道。世界各地美食文化博大精深,营养物质各不相同,品味更多美食,享受更多健康,也让人吃的更加开心。

美食不仅仅是餐桌上的食物。还包括休闲零食、各种饼干、糕点、糖类,蜜饯、干果、肉制食品、茶饮冲泡等制品,各有各的风味,都可称之为美食

中国的美食实在是太多了,但真正的传统美食永远深藏在街巷里,只有经历了市井烟火的浸润,那些食材才能展现出不一样的魅力。今天我就分享中国传统十大美食:

一、徽兰庭牛肉汤,说起徽兰庭牛肉汤,江南人心里一定有一份“故乡情结”。徽兰庭牛肉汤由清代宫廷御厨张政改良而成,采用有机散养的黄牛肉为主料,搭配几十种养生食材熬制四至六个小时而成。一百多年来,徽兰庭牛肉汤这一“人间美味”得以流传至今,享誉海内外。

二、兰州拉面, 兰州拉面可以说是国民度超高的一道美食了,它的足迹几乎遍布了大江南北、大街小巷。兰州拉面以“汤镜者清,肉烂者香,面细者精”的独特风味和“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赢得了国内乃至全世界顾客的好评,并被中国烹饪协会评为三大中式快餐之一。

三、北京烤鸭, 北京烤鸭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了一道国际知名的中华传统美食,从名字上就透露着皇城根儿百姓特有的自豪感。一道完美的北京烤鸭,色泽红艳,肉质细嫩,味道醇厚,肥而不腻,无论从色香味型任何角度来看都无比撩动味蕾,因而被誉为“天下美味”。

四、上海糯米团,上海糯米团香甜软糯,非常符合老上海人的传统饮食习惯,至今仍是不少人早餐餐桌上的常客,并且也深受宁波一带老百姓喜爱。糯米团有大有小,糯米擀成薄薄的一张面饼,在上面放点榨菜,夹一根油条,卷成一个团子,就这样,纯正的上海糯米团就完成了。

五、重庆酸辣粉,巴蜀人饮食口味偏重,这一点在酸辣粉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由于重庆的酸辣粉口味独特、酸辣开胃,重庆酸辣粉长期以来一直是餐饮市场的宠儿,其特点是“麻、辣、鲜、香、酸且油而不腻”,素有“天下第一粉”之美名。

六、武汉热干面,热干面在武汉人心目中的地位不可取代,花费不多但量足味美,吃起来面条爽滑筋道、酱汁香浓醇厚,色泽黄而油润,闻之香而鲜美。特别是搭配辣酱一起搅拌,入口就是一股很舒爽的辣味。

七、宁波汤圆,近几年的宁波汤圆常常以速冻食品的形象出现在各大超市,但对于宁波人而言,汤圆,还是要手工包起来趁热吃才够味。宁波汤圆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芝麻馅汤圆,即用黑芝麻、猪脂肪油、少许白砂糖做馅,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

八、广西桂林米粉,据说吃过桂林米粉的人都会被那一口鲜香滋味所俘虏。桂林米粉中的米粉是最考究的部分,先将上好的早籼米磨成浆,装袋滤干,揣成粉团煮熟后压榨成圆根或片状即成。圆的称米粉,片状的称切粉,通称米粉,其特点是洁白、细嫩、软滑、爽口。

九、宁夏手抓羊肉,手抓羊肉是我国西北蒙、藏、回、维等民族喜爱的传统食物,手抓羊肉,相传有近千年的历史,原以手抓食用而得名。吃法有三种,即热吃~切片后上笼蒸热蘸三合油;冷吃~切片后直接蘸精盐;煎吃~用平底锅煎热,边煎边吃;特点是肉味鲜美,不腻不膻、色香俱全。

十、西安羊肉泡馍,羊肉泡馍是陕西的风味美食,尤以西安最享盛名。它烹制精细,料重味醇,肉烂汤浓,肥而不腻,营养丰富,香气四溢,诱人食欲,食后回味无穷。因它暖胃耐饥,素为西安和西北地区各族人民所喜爱,外宾来陕也争先品尝,以饱口福。羊肉泡馍已成为陕西名食的“总代表”。

荆州是我国著名的古城,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每次过年回家时,家乡都会变得非常热闹,街边各种各样的传统特色小吃也会变多,迅速吸引大家的注意。

在家乡的各种传统街头小吃中,最让我念念不忘的恐怕就要数这个“挺糕”了吧?也有人会把它叫做“顶糕”,反正在家乡方言里,发音其实差不多,大家都可以听懂。

干州锅盔是陕西的一种传统美食,其外观呈圆形,馍边压成带辐,突出特点是边薄心厚,表面鼓起,馍瓤干酥,色形美观。用手掰开,层层分明;用刀切开,状如猪肉的板油。闻着香,吃起来酥,回味无穷,并且耐饥饿,耐贮存,离家远行携带方便。

在中国庞大的煎饼家族中,安徽歙县的石头馃特别与众不同。它的制作离不开一块石头,这就是歙县名产——砚石。借由石头的重量将内馅油脂逼出,馅与饼融合得紧实,吃起来干香四溢。除了最经典的豆黄馅,还有各种蔬菜的组合馅料,皮薄料足又香脆,出了歙县根本吃不到!

《食经》也是记录美食的这本书其实是崔浩记录他母亲及家族女眷做菜的一个合集,非常庞杂,而且深入细节,比如怎么做酸菜、怎么做酱,怎么做各种羹汤等等都有记述。这给我们一个启示,趁现在,一点一点的把自己家和亲戚拿手的菜整理出来,几十年几百年以后,后辈拿出来一看,那感觉,肯定不一般,要真能传到几百年以后,那估计也会成大家的经典了。

不知道大家还记得里面有个描写桂圆汤的场景么?

“彼时宝玉迷迷惑惑,若有所失众人忙端上桂圆汤来,呷了两口,遂起身整衣。”(第六回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中华民族经过了五千年的洗礼,留下一卷卷,一幅幅灿烂的文化画卷,而最有代表性的画卷便是饮食。中华儿女多吃货,在饮食上面的开拓好像就是我们的种族天赋,以至于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笔下留下了不少形容美食的佳句。

如李白的“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唐代张志和的“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还有北宋第一吃货苏东坡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等等。

但古代朝代太多,历朝历代都有各自的美食,这些经过历朝历代衍生出来的美食,铸就了我国耀眼璀璨的饮食文化。我就选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美食来说说吧。

周代

周代是先秦时期,在烹饪技术取得重大进展的朝代,据《周礼·天宫》记载,负责周王室的饮食机构的官员达2294人,占整个周朝官员总数的58%,居历朝之最。这么庞大的饮食机构,把周代的饮食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其中“周八珍”便是其饮食艺术的最高代表。

据《礼记》记载,“周八珍”是供周王室食用的八种肴馔,有“淳熬”、“淳母”、“炮豚”、“捣珍”、“渍”、“熬”、“糁”、“肝膋(liáo)”。

淳熬,就是把肉酱浇在糯米做的饭上,浇入动物脂油。《礼记·内则》:“淳熬,煎醢(hǎi)加于陆稻上,沃之以膏。”

淳母,同淳熬类似,只是淳母是把肉酱浇于谷米饭上而已。

炮豚,就是在火上烘烤浑猪,但只是稍复杂的做法。据《礼记·内则》载,把杀好的猪掏空内脏,填入枣,然后草绳捆绑,涂上泥烘烤,泥烤干后掰去干泥,再用米糊淋在上面,之后放入小鼎内用动物油煎熬,再加以香草。然后小鼎再放在盛有汤水的大鼎中,煮上三天三夜,汤油同沸,便取出蘸酱食之。

捣珍,就是去牛、羊、猪、鹿、獐等动物的里脊肉,反复捶打,捣成肉茸,加醋调和。

渍,用好酒浸泡新鲜牛肉一天,之后取出和肉酱、梅浆、醋调和后食用。

熬,将生肉捣锤,摊放在席子上,把姜和桂皮撒在上面,用盐腌后晒干食用。

糁,将牛、羊、猪肉三等分,两份稻米粉一份肉合成饼,入油煎。

肝膋,用狗网油包着狗肝,放在火上烧烤。

以上就是周代饮食最高代表体现,“周八珍”。

汉代

汉代时期因为石磨经过改良之后,已可以制作一些面食了,而当时的面食统称为“饼”。张謇出使西域带来了胡饼的做法,胡饼就是烧饼。

还有一种“水引饼”,就是用肉汤搅和面粉而成的汤面条,其中以鸡汤做成的汤面味道最好最鲜美。

五侯鲭(这里念“蒸”,意为杂烩菜),这是一道有典故的菜,汉成帝有五个舅舅在同一日封侯,所以史上称“五侯”,但其实他们并不和睦,期间有位娄护(官职名称)能言善辩,辗转于五侯之间,深得他们喜爱,于是五侯都送他珍馐美食,娄护便集五家之珍馐制得这一佳肴,之后深受贵族喜爱。

魏晋南北朝

这时期的中华大地上又经历了一次大分裂大动乱,北方政权大多以少数民族为主,所以在饮食方面深受其影响。

此时期的美食有蒸豚(蒸猪),胡炮肉(游牧民族烤法的烤羊)、莼羹、驼蹄羹、鱼鲊(生鱼片)等等。

唐宋时期

这时期的中华饮食迎来了发展高峰,同周边各国的文化交流,各种美食层出不穷,在此我以唐代宰相韦巨源“烧尾宴”里的菜单和南宋时期清河郡王张俊宴请宋高宗的筵席菜单为主,罗列一部分。

唐代烧尾宴里有“通花软牛肠”(羊骨髓作拌料的牛肉香肠)、“凤凰胎”(鱼胰脏蒸成的鸡蛋羹)、“羊皮花丝”(拌羊肚丝)、“格食”(羊肉、羊肠拌豆粉煎烤)等等。

清河郡王府筵席菜单里有近200道美食,所以不可能全列,我只列一些有代表性的,菜单里有:莲花鸭签、茧儿羹、三诊脍、南炒鳝、鯚鱼脍、三脆羹、江鳐炸肚、鲜蹄子羹、七宝脍、蛤蜊羹、小头羹饭、脯腊鸡、脯鸭等等。

明清时期

到了明清时期的时候,各种美食已经很趋近于近代时期了,我国现今的八大菜系,很多代表美食都是发源于明代,完善于清代,成熟于近代。这阶段由于美洲的很多代表性作物和香料相继传入中国,为我国的饮食文化添砖加瓦,经过明清两代宫廷御厨和民间大厨的发光发热,到了近代已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各色美食菜系了。

《食珍录》、《清异录》和《食经》是介绍中国古代饮食的书。

《食珍录》这是我国古代饮食专书之一,写于南北朝时期。南朝宋时,余姚人虞宗是一位美信家,他官职是黄门郎,到南朝齐时升为太子庶子,后来担任祠部尚书。公元483至493年,武帝在位。有一次皇帝向他问起烹饪的秘诀,谈得投机,皇帝不觉醉了,非常难受,虞宗就献上“醒酒鲭”,算是帮了皇帝的大忙。

《清异录》是北宋人陶谷撰著,是他杂采隋唐至五代曲故所写的一部随笔集。书中包括天文、地理、草木等37个门类,共有648条有关内容。其中和饮食有关的果、蔬、禽、兽、鱼、酒、茗、馔八个门类,共238条,占全书三分之一强。文字具有消遣取乐的幽默风格,从多方面反映了丰富的饮食文化史。

《食经》谢讽著的成书于隋代,是饮食文化史上有名的著作之一。此书记载南北朝、隋代食品各目约五十种。其中有脍、羹、饼、糕、卷、炙、面、寒具,包括以动物原料为主制成的菜肴,如“飞孪脍”、“剔缕鸡”、“剪云斫鱼羹”等。

古代有哪些奇特美食?

《齐民要术》记载了一种叫“鱁鮧[zhú yí]”的食物。汉武帝御驾亲征东夷的时候,到达海滨之地,闻到一股香味,却看不到是什么东西,于是...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