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籍中寻找人性的善与恶:为什么明知道敌人屠城还不放手一搏?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4浏览:1收藏

从古籍中寻找人性的善与恶:为什么明知道敌人屠城还不放手一搏?,第1张

你听说过屠城吗?生与死是最考验人性的两件事,一件是考验人性的善,一件是考验人性的恶

而屠城就是人性中的极恶。屠城这件事听起来就让人觉得毛骨悚然的,但实际上距离我们并不遥远。

一说起这个词,就感觉发生在1937年的南京大屠杀事件历历在目。

很多人都疑问,屠城是杀光所有的人吗?如果横竖都逃离不了命运魔掌的话,为什么人们不奋起反抗呢?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单方面的碾压呢?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罪恶的根源。

什么叫屠城,单看字意的话,所谓屠城就是灭掉一个城市的人,这个解析比较贴切,但难免有些浅显。

真正的屠城往往要比我们所理解的更加残酷。如果大家尝试在搜索引擎中检索屠城这两个字的话,就会发现这件事其实算作是历史的常态。

这个就有点让人难以理解了,别的地方就算了。儒家不是讲究仁义道德吗?为什么在没有外族侵略的情况下,自秦朝开始至清朝结束,会不断的出现这种大规模的屠杀事件呢?

在古代人口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尤其是战乱年代,有人口才会有士兵才会有劳动力,才能源源不断的创造财富。

既然如此,为什么历代统治者非要针对一些手无寸铁的居民呢?

说实话,真的想象不到,其实屠城这事的产生原因不在于屠城本身,而是作为一种奖赏。

为了激励前方的将士才展开的,这个事特别矛盾,难道前方的将士愿意参加屠城吗?

人这种生物存在一种特别的意识。这种意识导致我们会十分厌恶同类相残,当然也不排除以此取乐者,不过再怎么心里扭曲,他也会感觉神经疲劳,毕竟大多数人的心肠都是肉长的。

虽然屠城并不会让人感觉快乐,但钱财却会,尤其是在战乱年代,军队中的大部分人几乎都是由穷人组成的。

他们之所以赶赴战场的目的就是为了钱和权。

尤其是在饭都吃不上的时候,会让他们对钱财有着无上的需求。这种需求会让人蒙蔽双眼,甚至忘记人性。

有人会觉得成王败寇,他们的嚣张是因为他们在战场上的努力换来的。也有人说,阶级差异,这个就是无奈之举。

是的,他们有错,但真正的错不在于他们,而是在于成王败寇这个可怕的规则。

在清朝有一本叫做《扬州十日记》的书,就很好的还原了屠城这件事。大家想象一下,如果屠城就是灭城的话,完全没有必要动刀,可以用火攻,可以用水淹。那他们为什么非要用刀呢?

“扬州十日记”是一个事件,明末清初时多铎带领的清军攻破了史可法坚守的扬州城。

破城后,十万清军整整屠了十日城。王楚秀作为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之一。含泪写下了这本《扬州十日记》,甚至到今天还被称为是“史地十大奇书”之一。

这个奇不只是在内容,而是没想到这种书竟然还能流传下来。

其实屠城本身的目的并不是屠城。

1654年4月25日,扬州城破,多铎下令屠城十日封道,所以被称为是扬州十日。

虽然说是屠城,但清兵入城的第一天并没有大开杀戒,因为他们心里清楚,此时他们面对的不是敌人,而是手无寸铁的老百姓,他们不想杀人,但是谁又能抵挡金钱的诱惑呢?

士兵要的是钱,他们只想捞钱。所以在第一天时,清兵成群结队的聚集在扬州城的各个角落,挨家挨户的砸门索要钱财。

其中记载:“始知为逐户锁今也,然意颇不奢,稍有所得,即置不问,或有不应,虽操刀相向,尚不及人。”

刚开始的时候,清兵只是索要一些小钱,如果百姓不给,他们就持刀恐吓,但也仅限于恐吓,并不会伤人。

况且对清兵来说,百姓没有什么坏风气,毕竟在他们进城时,百姓已经夹道欢迎、跪接王师了。

这个时候扬州城百姓有百万余人,而入城的清兵差不多就十万余人。

既然这样,为什么百姓不反抗呢?因为他们自始至终也没有想到会有屠城这个结局。

人们对于金钱的渴望是没有上限的。十万清兵平均分下来,每人能勒索到十人,每按照四人一户来计算的话,也就大概两到三户。

在这种情况下,不到半天的时间就已经全部勒索了一遍了,但他们会就此罢手吗?不会。

仁爱这个词只出现在和平年代,现在他们只会变本加厉。这个时候的清兵心里很清楚,狼多肉少。

扬州城虽大,但入城的清兵太多了,慢慢薅羊毛的话,自己可能连汤都喝不到,不如直接把羊宰了吃肉。

所以很快第二遍勒索就开始了,你不抢,别人也抢,你不杀就要让别人杀。

比金钱更重要的就是生命。所以用生命要险,才能最大程度上拿到老百姓藏匿起来的财物。

我不管你把钱藏在哪里了,你埋在土里也好,你藏在墙里也好,你不给我,你就没命。

而这种想法发展到极致的时候,这一户的人家可能就全部殒命了。

如果一整户的人家灭亡,都没人能给出更多的钱,那就证明这一户确实是没钱了。

屠杀可能并不是一个好的做法,也不是一个聪明的做法,但却是最快的做法。

钱没了就珠宝,珠宝没了,就饰品饰品没了,连夫人身上好看的衣服也要夺走,要搜刮的一滴不剩予妇衣饰置两瓮中,倒置阶下,尽发以供其取,凡金珠之类莫不取,而衣物择好者取焉。

既毕,视儿项下有银锁,将刀割去,去时顾予曰:“吾不杀你,自有人杀尔已。”

连孩子身上的银锁也不放过。士兵一般都是男人,对他们来说,女人也算是一种财产。

仅仅三天的时间,男人与样貌普通的女人已经被屠杀一空了,有姿色的女人让人玷污之后又被聚集了起来。

毕竟在那个年代,把这些女子运到后方,也能换一些财物,这些女人的结局就好吗?

实际上结局都一样的,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数名女子轮流被玷污。万般逢迎只为留下一命。“二妾皆散发露肉,足深入泥中没胫,一妾犹抱一女,卒鞭而掷之泥中,旋即驱走。

诸妇女长索系颈,累累如贯珠,一步一蹶,遍身泥土;满地皆婴儿,或衬马蹄,或籍人足,肝脑涂地,泣声盈野。行过一沟一池,堆尸贮积,手足相枕,血入水碧赭,化为五色,塘为之平。”

事后统计,扬州城百万余人,最后还剩下二十多万。最让人绝望的是,这种屠城并不是瞬息之间的事,而是不断的给你活下去的希望。

然后再一次次的掠夺你的希望,十天的时间让你每日都只能在恍惚和绝望下度日。最后可能身虽在,但灵魂已灭,精神崩溃了。

看到这里,我忽然就明白了鲁迅说过的一句话,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中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为什么会出现屠城?

是因为战争。

有人说,只要人类存在,就会出现战争,这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其实这话也不要说的这么绝对。

应该说是利益,在准确点来说是个人利益,只要存在个人利益,就会出现战争,这是自然发展规律,资源是有限的,人心万般恶念都是出现在这个“争”字上。

我们有办法杜绝战争吗?大家可以翻阅一下历史。

据瑞典印度学者统计,从公元前3200年到公元1964年,这5164年中,世界上共发生了14513次战争,只有329年是和平年代。

而对我们来说,和平持续最长的时代就是宋朝。

人至善就会无恶吗?还是人至恶就会无善呢。显然都不会,因为决定争斗的本身不是在善恶,而是在于利益。

更让人绝望的是,这是一个无法调和的矛盾。

生在物质世界相互比较,资源多少都是不可避免的。

人身上是如此,动物身上也是如此。

面对利益,我们是无法脱离的,就算没有国家之分,也会有区域之分。

就算是没有区域之分,也有家庭之分,个人之分只要存在分别,不管资源存在多少,都会变得有限。

有人拿得多就有人拿得少,有人拿得少,就有人拿得多。

既然利益和资源无法调和,那么我们能够做的就只有不争。

这也是道德经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观念。

在第三章提到“不尚贤,使民不争。”第八章提到“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第六十六章提到“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之争。”第七十三章提到“天之道,不争而善胜。”

战争是资源分配不均的最大化,而最小化的还有很多。

比如说我们现在常说的内卷,躺平。这些都是,既然资源和分配无法调和,我们能够做的就只能是不争。

有人就说了不争不就吃亏吗?

这一点我们要分清楚了,不争不等于不自强。

不争的最高境界是无为,不主动去争抢,不主动去干扰的同时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

这个世界是存在一定发展规律的。这个我们要相信,当我们的野心触犯的规律底线的时候,就会出现一种反噬,就像是黄帝四经中轩辕氏和大臣的对话一样,我们应该怎么去打败蚩尤呢?

我们不用主动去打败他。治善则恶,至强则弱。世界物极必反,天道自然就会倾覆他。

大家想一下,无为的本质是架空了暴君与暴民,他们尽量不推崇珍贵的货物,不建立一个高的标准,不激发人们心中的欲望,让每个人可以遵从自己的个性发展。

他们以这样的方式避免了争斗和比较的地方,延迟了战争的到来。

人性是什么呢?在屠城这件事上表现的淋漓尽致。其实我们仔细想一下,人性是本善的,每一个小孩都是天真无邪的。

但是他越贴近现实的规则,越早长大就会越邪恶。

所以有人说,成功的资本家属都沾满了心血。慢慢的我们开始麻木,开始以恶为乐,只要有钱,再大的恶都是善,直到善恶不再分明,我们开始变得越来越“有为”了。

以上解析只代表我个人观点,请大家仔细斟酌。那我们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我们下期再见。

(内容未经证实,请理性观看或当故事欣赏)

是真实存在的,但是由于时间久远、地理变化,再加上当时的人对于很多不了解的事物写得非常具有神话色彩,所以山海经的世界看起来特别奇幻。我们知道山海经是在战国时期至汉代初中期所编著的,距离现代实在是太遥远。最开始它被当做了志怪古籍,而随着山海经里面一些奇异动物被发现之后,一些人才发现山海经并不是一本完全虚构的资料。

 

山海经里面记载到了河豚、娃娃鱼、鹦鹉等动物。这些动物的形容有些比较拟人化,有些则综合了许多其他常见动物的特点。在一些人看来这是不可能存在的动物。就是因为人们主观的想法,山海经就被当做志怪资料,也没有人真的去研究过其中存在的动物。而随着近代以来,科学技术逐渐发展起来,有一些学者才发现山海经里面记载的某些动物是真实存在的。

 

当然因为年代久远,我们也不知道山海经那个时期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也许那些描写得非常玄幻的生物是真实存在的,只是在较长的年代里,进化成了其他更高级的生物,或者是适应不了环境灭绝了。无法考量的情况下,我们不能否认这些生物存在的可能性。不能因为现在不存在这种生物而推断出当时那些生物是不存在的。

 

从研究的角度来说,山海经是一本具有较高历史价值的古籍,不仅是因为上面记载了古生物和地理情况等,更多的是它记载的情况与现在存在很大的差异,可以作为气候、地理、生物上改变的一个参照系。或许能从中研究到气候的变化、地理的变迁、生物的进化等情况。希望以后的科技进步能对山海经存在的世界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发现最原始的世界形态。

本月认真读完的第一本书是梁启超先生的《读书指南》。这本书是真正每行每句的读完,而不是看小说那般一目十行的读。有些地方还需要翻到前面对比着读,边思考边读,因此颇是花了一些时间和功夫。精彩的言论和表述太多,以至于超过kindle允许导出的笔记数量,分成几次才算是把笔记完整导出。

这本书是梁启超先生写给清华大学的学生关于国学学习和读书的指导。我国古代著作浩如烟海,全部都读是不可能的,哪些一定需要读甚至背诵?哪些最好读一读?哪些不必读?这些著作的内容有深有浅,如何由浅入深的循序渐进的学习?对于经典著作,有哪些读书和学习的好方法?这些在书中均有答案。

在这本书中,针对没有或者很少国学基础、而想得一点系统的国学知识的人,给出了“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一共二十四种。作者认为,这些书无论对于学什么专业的人来说,“皆须一读,否则不能认为是中国学人。”

此外,按照不同的分类,作者分别给出不同的建议书目,比如修养和思想史类,建议的是《论语》《孟子》《老子》《墨子》《荀子》《吕氏春秋》《近思录》《传习录》等以儒家为主的经典著作;对于政治及文献类,作者建议的是《尚书》《战国策》《资治通鉴》《二十四史》等;对于韵文书类,建议《诗经》《楚辞》《乐府诗集》《唐百家诗选》《宋诗钞》等……还有小学书及文法书类,以及随意涉览书类等。

这无疑是给了广大国学爱好者一个读书的方向。虽说我国的古代著作是一个巨大的宝库,但其中依然有一些品质不高、良莠不齐的作品。跟着作者的书目去阅读,读到的均为经典之作,并且作者也考虑到逐步深入的学习顺序,先给出难度相对小一些的书目。

本书的附录中有一篇《评胡适之的“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的文章。胡适给青年人提供了一份国学书目,但梁启超非常不赞同,于是有了这篇文章和现在的这本书。

梁启超提出:“我的主张,很是平淡无奇。 我认定史部书为国学最主要部分,除先秦几部经书几部子书之外,最要紧的便是读正史、《通鉴》、宋元明《纪事本末》和九通中之一部分,以及关系史学之笔记文集等,算是国学常识,凡属中国读书人都要读的。 有了这种常识之人不自满足,想进一步做专门学者时,你若想做哲学史家、文学史家,你就请教胡君这张书目;你若想做别一项专门家,还有许多门,我也可以勉强照胡君样子,替你另开一张书目哩。”

梁启超这篇文章写得颇为不客气,也颇为有趣,一扫现代文人之间相互吹捧之风。

说到读书方法,不得不提《怎样阅读一本书》。这本书提供了不少阅读指导,比如说读正文前先看目录,了解全书的框架结构;学习一个领域时,可以进行主题阅读等。这本是比较经典的阅读指导书,上面提供的这些阅读方法到现在也是一样通用的。《读书指导》这本书的不同之处在于:

1)针对的主要是国学著作

国学著作有它的特殊性,文言文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依然是晦涩难懂。没法抱怨我们的基础教育,毕竟对于国家来说,培养实用的数理化人才对于现代化的建设更有用;文言文,只要有个了解也就可以了。

在普遍古文基础不佳的情况下,梁启超由浅入深的给出了读书的顺序和指导意见:有些简单的可以直接读,有些难度大一些的可以读完相关的其他著作再读。

2)不同的读书方法

对于不同的国学著作,作者建议有不同的阅读方法;而读者的读书目的不同,阅读方法也相应不同。比方说对于《论语》,如果是为了知识研究,那么可以采取以下的读法:

“第一,先注意将后人窜乱之部分剔出,以别种眼光视之,免使朦混真相。 第二,略依前条所分类,将全书纂钞一过,为部分的研究。 第三,或作别种分类,以教义要点——如论“仁”、论“学”、论“君子”等为标准,逐条钞出,比较研究。 第四,读此书时,即立意自作一篇孔子传或孔子学案,一面读便一面思量组织法且整理资料,到读毕时自然能极彻底极正确的了解孔子。 第五,读此书时,先要略知孔子之时代背景。《左传》《国语》,实主要之参考书。 第六,此书文义并不艰深,专读白文自行绎其义最妙。遇有不解时,乃翻阅次条所举各注。”

很多人读《论语》,并非是为了做研究,而是为了修养人格。如果是为了这样的目的,那么“决非徒恃记诵或考证,最要是身体力行,使古人所教变成我所自得。既已如此,则不必贪多务广,果能切实受持一两语,便可以终身受用。至某一两语最合我受用,则全在各人之自行领会,非别人所能参预。别人参预,则已非自得矣。要之,学者苟能将《论语》反复熟读若干次,则必能睾然有见于孔子之全人格,以作自己祈向之准鹄;而其间亦必有若干语句,恰与自己个性相针对,读之别有会心,可以作终身受持之用也。《论语》文并不繁,熟读并不费力,吾深望青年勿蔑弃此家宝也。”

梁启超对于重点书籍,如《四书》,《史记》,《荀子》,《韩非子》,《左传/国语》,《诗经》,《楚辞》和《礼记》,不但详细分析了编撰及篇目,介绍了作者及其经历,相应的注释书及其读法,还严谨的考证了其中篇目的真伪、编撰者、删定者、原料以及时代等,分析了其价值。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针对上述重点书籍,每一本梁启超给出的读书方法都不同,非常有针对性。比方说《左传》:

“吾侪今日治《左传》,最好以社会学者的眼光治之,不斤斤于一国一事件之兴亡得失,而多注意于当时全社会共同现象。例如,当时贵族阶级如何受教育法;所受者为何种教育;当时贵族政治之合议组织如何;其政权授受程序如何;当时地方行政状况如何;当时国际交涉之法例如何;当时财产所有权及其承袭与后来之异同奚若;当时婚姻制度与后来之异同奚若;当时人对于自然界灾变作何等观念;当时可称为宗教者有多少种类,其性质何如……如此之类,随时特拈出所欲研究之问题,通全书以搜索资料;资料略集,乃比次而论断之。所研究积数十题,则一时代之社会遗影,略可睹矣。

吾侪研究史料,往往有须于无文字中求之者。例如:(一)春秋时代是否已行用金属货币?(二)春秋时代是否有井田?(三)春秋时代是否用铁器?(四)春秋时代曾否有不行贵族政治之国家?……诸如此类,留心研索,亦可以拈出若干题。若其可作反证之资料甚缺乏乃至绝无,则否定之断案或遂可成立。此亦治古史之一妙用也。 “

按照梁启超的上述建议去读《左传》,相信对书中内容、春秋时代状况等的认识及收获会大为不同。

指导如何读书的书不少,提供书单的更多。《读书指南》这本书,有它的特殊之处。

1)考古辨伪

梁启超用了大量篇幅辨别这些重要书籍的真伪,比如说,《史记》一书,他认为当中有几篇明显不是司马迁写的,而是后人加入的,如《孝景本纪》、《孝武本季》、《三王世家》等;而司马迁的原著中,有十篇已经轶失了。之所以会出现假冒的文章掺杂其中,有各种原因:古人用竹简,书写不便,没有笔记本,因此往往直接把自己的注解和体会写在原著的竹简的空白处。后人无法分辨,有些就被加入到原著中,成为原著的一部分。

也有故意篡改的,比如王莽篡位时,就修改了大量书籍的记录;也有个人行为,比如有一些文人把自己写的文章夹杂在名人名篇之中,鱼目混珠;还有一些学者,因为原文缺失,就自己写了续,补上。以上各种情况造成了这些古籍中鱼龙混杂,故梁启超的头一条建议便是“先注意将后人窜乱之部分剔出,以别种眼光视之,免使朦混真相”。

既往拿到一本古籍,便以为它生来如此,从未想过手上的这个版本往往经历了上千年、不知多少人的修改。现在才理解我们国家这些古籍能流传至今,有多么的不易。

2)“异文”现象

本书中梁启超并未重点写这个问题,不过既然谈到古籍,就不得不说异文现象。一个例子是崔颢的《黄鹤楼》。我们熟悉的版本是“昔人已乘黄鹤去”,但唐人诗选中,这一句均为“昔人已乘白云去”,只是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从元朝开始,变成了“黄鹤”,并为大家所接受,毕竟这首诗是写黄鹤楼的。此外,“芳草萋萋鹦鹉洲”,敦煌本中是“春草青青鹦鹉洲”;“烟波江上使人愁”,敦煌本中为“烟花江上使人愁”。

另一个例子是《道德经》。在我的印象中,此书五千余字,分为《道经》和《德经》,共八十一章。事实上,《道德经》有很多个版本,字数也不一样,有不到五千字的,也有超过五千字的。只是由于王弼注解的这个版本最盛行,因此,现在流传的普遍是这个版本。

我们无需了解这些考证的具体内容,只是不能把手头拿到的版本视为理所当然,更要对不同的版本存有学习和接纳之心。

3)不同学派的不同观点

这部分梁启超提到了不同学者的不同观点,其中最惊讶的莫过于他对《毛诗序》的评价,认为“故欲治《诗经》者,非先将《毛序》拉杂摧烧之”。举一个例子,我们常说“四诗风雅颂”,然而“风雅颂”只有三者,为什么是“四诗”?一直以来的解释是,“雅”可以分为“大雅”和“小雅”,因此加起来是“四诗”。

梁启超的观点是“盖三百篇本以类从,分为四体,曰南、曰风、曰雅、曰颂。自《毛诗序》不得“南”之解,将周、召二《南》侪于《邶》《鄘》以下之诸风名为“十五国风”,于是四诗余其三,而析小、大雅为二以足之,诗体紊矣。”也就是说,“四诗”应该是“南风雅颂”,但《毛诗序》不理解“南”是什么,就把这部分归到了“风”下面,再把“雅”拆分成“大雅”和“小雅”,凑成“四诗”,于是打乱了原来的诗体。

“综合此种资料以推测,“南”似为一种合唱的音乐,于乐终时歌之,歌者不限于乐工,故曰“其乱洋洋盈耳”矣。”这是梁启超对于“南”的解释。

这段时间同时在看钱穆先生的《中国文学史》。谈到《诗经》之时,钱穆依然引用《毛诗序》的解释,也依然赞同“风雅颂”的分类。因此,对于我们来说,了解有不同的争议和观点即可;凭我们目前的学识和认知,恐怕也无力判断到底哪种观点更符合《诗经》。

4)注释之书

由于本书中提到的都是古籍,而古籍流传至今,已经有无数古人阅读并且留下注释;这些注释,往往也是珍贵的资料,帮助我们今天能更好的理解古籍的原意。这也是为什么《毛诗序》会引起这么多的争议。

有些注释是很重要的,因为写注释的人在年代上更接近古籍,更能看到全貌,也比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更能理解书的原意。比方说韩非子注释过《道德经》,成为后人研读时的重要参考;而王弼注释的《道德经》,现在几乎成为官方版本。《道德经》中有一句“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可以有多种理解;但如果看到前人有注释“勿扰民”,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

梁启超在重要的古籍的分析及阅读指导之后,均有一栏是对从古到今各个注释版本的比较和评价,并给出建议,读者最好参考哪几个版本的注释书。

这本书是梁启超先生用半文言写成的,对于读惯了白话文的人来说,可能略有不适应。不过总体来说,比真正的文言文容易阅读得多,理解上应当不存在困难。如果真的有志于阅读更多的古籍,这本书当为不错的入门及指南。最后,引用梁启超先生的两段话作为结尾:

”好文学是涵养情趣的工具,做一个民族的分子,总须对于本民族的好文学十分领略。能熟读成诵,才在我们的“下意识”里头,得着根柢,不知不觉会“发酵”。有益身心的圣哲格言,久已在我们全社会上形成共同意识,我既做这社会的分子,总要彻底了解他,才不至和共同意识生隔阂。“

”诸君勿因初读中国书,勤劳大而结果少,便生退悔, 因为我们读书,并不是想专向现时所读这一本书里讨现钱现货的得多少报酬,最要紧的是涵养成好读书的习惯,和磨炼出善读书的脑力。 “

从古籍中寻找人性的善与恶:为什么明知道敌人屠城还不放手一搏?

你听说过屠城吗?生与死是最考验人性的两件事,一件是考验人性的善,一件是考验人性的恶 而屠城就是人性中的极恶。屠城这件事听起来就让人...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