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城市名称有哪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4浏览:3收藏

古代城市名称有哪些?,第1张

如下:

1、北京的古称——大都、蓟、幽州、涿郡、幽都、永安、宛平、燕山府、圣都、中都、大兴、汗八里、北平、顺天府、京师。

2、南京的古称——金陵、建业、建康、江宁、石头城。

3、杭州的古称——临安、钱塘、武林。

4、苏州的古称——姑苏、吴郡、平江。

5、扬州的古称——淮上、江都、广陵、淮扬。

6、绍兴的古称——会稽、蠡城、越州。

7、西安的古称——长安、大兴城、京兆、奉元、西京。

8、开封的古称——大梁、汴梁、汴州、东京、汴京。

9、洛阳的古称——雒阳、斟鄩、洛邑、洛州、京洛、东洛、司隶、三川。

10、沈阳的古称——盛京、奉天。

1、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2、陆游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具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词与散文成就亦高,刘克庄《后村诗话续集》谓其词“激昂慷慨者,稼轩不能过”。有手定《剑南诗稿》85卷,收诗9000余首。

又有《渭南文集》50卷、《老学庵笔记》10卷及《南唐书》等。书法遒劲奔放,存世墨迹有《苦寒帖》等。

3、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

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传世。

4、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五年(1676年)殿试中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

纳兰性德曾拜徐乾学为师。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康熙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5、曹雪芹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

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曾祖父曹玺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的保姆;

祖父曹寅做过康熙帝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极受康熙宠信。

雍正六年(1728年),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

经历了生活中的重大转折,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他蔑视权贵,远离官场,过着贫困如洗的艰难日子。

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白居易

——陆游

——苏轼

——纳兰性德

——曹雪芹

中国古代旅馆种类繁多,称谓不一。由于各历史时期的文化背景、机构建置、生活习惯的差异,以及人们对旅馆的认识与理解不同,古代旅馆在各个时期的称谓也不尽相同。从最早的“逆旅”、“马日传”、“驿传”,到清代的“商馆”、“客店”、“递铺”、“驿站”,3000多年间出了“馆”、“驿”、“舍”、“店”四大类几十种的名称或字号,形成了一部旅馆名称流变史。

商朝后期,为适应走南闯北的商贾的食宿需要,一批“客舍”、“客馆”相继出现。周时,为了便于诸侯国向朝廷纳贡朝觐,在交通要道也修筑了客舍。《周礼》中记载,在都城以外通衢道路上,每十里设“庐”,供给过路宾客饮食;每30里设“路室”,50里设“候馆”,供给食宿。周王室还设官员管理客舍。

春秋战国时期,“旅馆业”引起当时统治阶级的重视,已有严格的住宿制度。商鞅在实行变法时,规定旅客如无证件,店主擅自留宿者治罪。秦汉时期设立的“驿传”则是专供传送邮件公文和来往官员居住的旅馆名称。汉代,旅店又有了较大发展,长安城里修建有140多所“郡邸”,还建造了“蛮夷邸”专供外国使者和商人食宿。

魏晋时期,晋武帝曾亲自参与整顿旧旅店,“近畿辐凑,客舍亦稠,冬有温庐,夏有凉荫,刍秣成行,器用取给”,让人有宾至如归之感。晋代京都到各州的驿道每40里有“驿”,每20里有“亭”,不仅供过往官吏食宿,而且也对百姓开放,这就有一点商业旅店的性质了。南北朝时,出现一种新兴的旅馆——邸店,它是供客商食宿、存货和交易的场所。其时,洛阳还开设有“四夷馆”,招待四邻各国的贡使和客商。隋朝建置的“典客署”,则用于招待西域各族和日本等国的客商和使者。

据考证,“旅馆”之称最早出现于唐代,唐代诗人戴叔伦的《除夜宿石头驿》曾写道:“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近夜,万里未归人。”到了宋代,旅馆名称繁多,有四方馆、同文馆、来宾馆、都亭驿等等,并出现了专为客商存货的货栈“榻房”。

明代商业颇为发达,尤以沿海地区和大城市为甚,因而这些地区民间客店甚多,官府对其也采取统一管理,设置“店历”就是其中一项措施。《万历会典》卷三十五收税条上记载:“凡客店,每月置店历一扇,在内赴兵马司,在外赴有司,署押讫……”

随着清朝由强变弱,民间客店发展既有兴旺繁荣的状况,也有萧条不堪的情形。《京华百二竹枝词》中有“客店别名在校场,三元房屋甚排场”之句,足见客店的繁荣;而《老残游记》描述清末一家客店的“上房”只是“中间安放一张八仙桌子,桌上铺一张漆布……”。

古代城市名称有哪些?

如下:1、北京的古称——大都、蓟、幽州、涿郡、幽都、永安、宛平、燕山府、圣都、中都、大兴、汗八里、北平、顺天府、京师。2、南京的古称...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