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这里酸、那里痛?50岁之后的“痹病”,中医中药治疗有妙方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4浏览:3收藏

总是这里酸、那里痛?50岁之后的“痹病”,中医中药治疗有妙方,第1张

当一个人 50 岁之后,女性进入更年期,男性逐渐衰老。 此时,肾气虚弱,精血不足,肝脏的引流功能可能受损。 其次,会出现肝郁,患者会出现潮热、焦虑、关节痛、背痛等症状。

总是这里酸、那里痛?50岁之后的“痹病”,中医中药治疗有妙方;过敏、筋骨痠痛与“气”有关!中医:消耗要回补

天气有变化,身体总是容易出状况。无论鼻子及皮肤过敏,或四肢痠痛、关节风湿痛,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传统中医如何看待「气」的影响。

“气就是你体内产生的热量、营养的燃烧,运动产生的体能,这个都是体气的变化。”成人从事性事会消耗“肾气”,而肾气的消耗也会让内气慢慢地衰退。而肾气并非永远消耗不完,必须常常回补才能稳定气的平衡。

当体气不足时,肺功能也会较弱,首当其冲的是鼻咽,轻者打喷嚏、重者就以鼻塞、流鼻涕、呼吸困难为表现;筋骨的气受到外在寒气、风寒入侵,就会造成筋骨衰退、关节压力不足,日常活动也更容易有关节磨损。当内脏的气不足,身体就无法分清浊,进而堆积很多会引起病痛的代谢废物。要减缓关节、筋骨的衰退,必须有生理方面的消耗节制,补「气」也很重要,六十岁以后需要常常补筋骨之气。

“痹病”中医:补血气、益肝肾、祛风湿

活到中壮年,气血循环能力减弱,经络、筋骨、肌肉痠涨疼痛、关节卡卡,一旦「风寒湿热邪」入侵就会加剧,中医统称为“痹病”。除了吃止痛药、贴药布,其实也有纯中药成药能治疗,协助补气血、益肝肾、祛风湿,改善痹病让筋骨灵活。

多数人认为中药疗效不如西药能快速缓解症状,“中药不会比西药慢。”这里要强调的是,中药对症治疗也能有很快的疗效,但肾虚、关节退化较严重的病人,也不可能在用药后立即缓解,因为关节与身体退化也并非一日之事,仍有一定的治疗时程。

然而中药治疗重点在于“调节”,曾有关节组织磨损的病人,服药后有短暂疼痛加剧的情形,那是因为中药正在帮助打通肌肉、组织与神经沾黏。

曾有患者分享,服药后感觉筋骨好像真的有在动,晚上痛得厉害,天亮后就感到舒服许多,中药没有止痛在里面,可是一定帮助受压迫部位、粘黏得到舒缓,让组织不再持续受损。

调理体质治痹病 天然药材助改善

痹病的中药治疗以调理体质、改善气血循环为主,像是以天然药材如独活、天麻祛风散寒湿;川芎、桂心补阳补血、行气;杜仲、牛膝来补筋骨等。提醒民众,成药对个别体质的效果不尽相同,若服用后有不适症状,一定要寻求医疗协助。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风寒湿邪入侵于筋所致的痹证·筋痹 41 病因病机 42 症状 43 治疗 5 肝痹·筋痹 51 病因病机 52 症状 53 治疗 6 风痹·筋痹 61 病因病机 62 症状及治疗 7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筋痹的穴位 2 治疗筋痹的方剂 3 治疗筋痹的中成药 4 筋痹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筋痹 1 拼音

jīn bì

2 英文参考

muscular rheumati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tendon bi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概述

筋痹:1风寒湿邪入侵于筋所致的痹证;2肝痹;3风痹。

4 风寒湿邪入侵于筋所致的痹证·筋痹

筋痹(muscular rheumati [1]、tendon bi[2])为病证名[3]。是指以四肢筋脉肿胀、疼痛,渐至肌肉、关节肿胀,皮色暗红,屈伸不利为主要表现的痹病[2][1]。

41 病因病机

风寒湿邪入侵于筋所致的痹证[3]。

《黄帝内经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少阳有余,病筋痹,胁满。”

《圣济总录》卷二十:“《内经》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又曰:以春遇此者为筋痹。其状拘急,屈而不伸是也。”

42 症状

《黄帝内经素问·长刺节论》:“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

43 治疗

治宜舒筋养血,参以祛邪,用羚羊角散、天麻丸等方[3]。

5 肝痹·筋痹

筋痹为病证名[3]。指肝痹[3]。见秦景明《症因脉治》卷三。由筋痹发展而成。亦有称为筋痹者[4]。

51 病因病机

《圣济总录·诸痹》:“肝痹。……肝之合,筋也。故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则舍于肝也。”

肝痹亦可由肺痹传变而来[4]。

52 症状

《黄帝内经素问·痹论》:“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

《症因脉治·肝痹》:“肝痹之证,即筋痹也。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腹大如怀物,左胁凝结作痛。”

53 治疗

可用薏仁汤,人参散,萆薢丸,补肝汤,泻青丸,柴胡疏肝散,逍遥散等方[4]。

《黄帝内经素问·玉机真藏论》:“今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是之时,可汗而发也;或痹不仁肿痛,当是之时,可汤熨及火灸刺而去之;弗治,病人舍于肺,名曰肺痹,发咳上气;弗治,肺即传而行之肝,病名曰肝痹,一名曰厥,胁痛出食,当是之时,可按若刺耳。”

6 风痹·筋痹

筋痹为病证名[3]。指风痹[3]。见《黄帝内经灵枢·寿天刚柔》。又名行痹[5]。

61 病因病机

《证治汇补》:“筋痹即风痹也。游行不定,上下左右,随其虚邪,与血气相搏,聚于关节,或赤或肿,筋脉弛纵。”

《黄帝内经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

《证治准绳·杂病》:“风痹者,游行上下,随其虚邪与血气相搏,聚于关节,筋脉弛纵而不收。”

62 症状及治疗

《症因脉治》卷三:“风痹之症,走注疼痛,上下左右,行而不定,故名行痹。……风痹之治:风寒攻痛,防风汤;表里有邪者,防风通圣散、和血散痛汤、大秦艽汤;风热痛者,四物二妙丸;风湿之邪,苍防二妙汤。”亦可用虎骨散加减[5]。

7

再版自序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一、“易”为大道之源

二、“神”的内涵

三、医源于易

四、中医与西医

第二章 天人合一思维

第三章 太极思维

一、相反相成的两极转化运动结构

二、太极阴阳一分为二法则

三、时空运动结构的太极之理

第四章 天体运动节律与人的关系

一、终则有始的环周运动

二、年周期节律

三、日周期节律

四、月周期节律

五、超年周期节律

六、天体对人体的不良影响

(一)月亮的影响

(二)太阳的影响

(三)九大行星的影响

七、五藏四时节律

八、五藏传变节律

(一)相克传变

(二)标本传变

第五章 八卦与中医

一、先天八卦

二、后天八卦

三、后天八卦与二十四向图

四、二十四向与二十四节气

五、人身藏器八卦图

六、中医面诊

(一)面部八卦图

(二)手掌八卦图

(三)眼诊八卦图

第六章 九宫八风全息公度模式

第七章 十二辰次与经气

一、十二辰次

二、十二经气

第八章 阴阳五行之道

一、阴阳之道

(一)概述

(二)干支阴阳

(三)中医学中的阴阳观念

二、五行之道

(一)五行相生

(二)五行相克

(三)五行乘侮

(四)五行承治

(五)五行制化

(六)干支五行的分类

(七)中医学中的五行观念

三、阴阳与五行的关系

第九章 五运六气之道

一、大运

(一)主运

(二)客运

二、六气

(一)主气

(二)客气

(三)南政北政

(四)客主加临

三、运气结合

四、运气之道的基本原理

(一)运气气化原理

(二)五运阴阳是运气之本

(三)五运阴阳的自衡原理

(四)运气周期原理

(五)每日气数百刻解析

(六)运气学说本于河洛、易卦干支数理

第十章 周天公度全息模式

第十一章 五藏应五星说

一、五行网络结构

二、五藏应五星、五方说

第十二章 人体脏府结构模式

一、五藏六府

(一)心

(二)肝

(三)肺

(四)脾

(五)肾

二、三焦

三、奇恒之府

四、气、血与津液

(一)气

(二)血

(三)津液

五、经络

(一)经络概念

(二)十二正经

(三)奇经八脉

(四)经络研究的是非观

六、中医之大五官思维

第十三章 阴阳二十五种人释

第十四章 五味与百病及其自身调理

一、五味

二、病因中的内外、阴阳、寒热论

三、病症规律的认识

四、地域五方的同病异治

五、治疗宜忌

(一)五藏病

(二)咳嗽

(三)热病

(四)风病

(五)痹病

六、天人相应与人体的自身调理功能

(一)音乐调理身心

(二)练功有益身心

第十五章 中医史上的世界成就

一、博大精深的中医学体系

二、灿烂的民族医药学

三、最早的医学分科

四、最早的国家医学院

五、最早的国家药店

六、校正医书局

七、最早的医院

八、医学道德法典

九、古代的人工免疫

十、最早的彩色《导引图》

十一、五禽戏

十二、最早记载疥虫

十三、最早认识结核病

十四、最早描述天花的人

十五、最早认识羌虫病

十六、黄疸病、糖尿病的实验诊断

十七、最早认识和治疗龋齿病

十八、酒的药用

十九、水疗法和日光疗法

二十、最早的人体解剖学成就

二十一、最早的人体病理解剖

二十二、最完整的古代女尸

二十三、古老的宫廷饮食制度

二十四、性激素的制取

二十五、《五十二病方》中两项成就

二十六、藏器疗法

二十七、养生学

二十八、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想

二十九、发热的类型

三十、经络学说

三十一、针灸学

三十二、“子午流注”与生物钟

三十三、古代对梦的科学探索

三十四、最早的调剂学

三十五、中药学的杰出成就

三十六、古代外科学的突出成就

三十七、肠吻合术

三十八、悬吊复位术

三十九、用全麻施行手术

四十、颜面整形术

四十一、连体婴分离术

四十二、穿刺放腹水术

四十三、针刺放血急救法

四十四、古代妇产科学的突出成就

四十五、用催产素催生

四十六、胎教

四十七、中世纪最先进的儿科学

四十八、古代的脉诊成就

四十九、首创切脉法

五十、血液循环说

五十一、《黄帝内经》

五十二、《神农本草经》

五十三、《脉经》

五十四、《针灸甲乙经》

五十五、《伤寒杂病论》

五十六、《诸病源候论》

五十七、《本草纲目》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肝痹的症状 5 肝痹的治疗 6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肝痹的穴位 2 治疗肝痹的方剂 3 治疗肝痹的中成药 4 肝痹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肝痹 1 拼音

gān bì

2 英文参考

liver bi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hepatic arthralgia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hepatic obstruction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肝痹(liver bi[1])为病证名[2]。是指筋痹加重影响到肝而成的痹病[1]。由筋痹发展而成,亦有称为筋痹者[2]。

4 肝痹的症状

《黄帝内经素问·痹论》:“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

《圣济总录·诸痹》:“肝痹。……肝之合,筋也。故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则舍于肝也。”

《症因脉治·肝痹》:“肝痹之证,即筋痹也。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腹大如怀物,左胁凝结作痛。”

5 肝痹的治疗

可用薏仁汤,人参散,萆薢丸,补肝汤,泻青丸,柴胡疏肝散,逍遥散等方[2]。肝痹亦可由肺痹传变而来[2]。

《黄帝内经素问·玉机真藏论》:“今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是之时,可汗而发也;或痹不仁肿痛,当是之时,可汤熨及火灸刺而去之;弗治,病人舍于肺,名曰肺痹,发咳上气;弗治,肺即传而行之肝,病名曰肝痹,一名曰厥,胁痛出食,当是之时,可按若刺耳。”

6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以关节和关节周围非感染性炎症为主,能引起关节严重畸形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中医痹证范畴,近代医贤名曰尫痹、顽痹等病名。其因证机治与一般“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的痹证不同,在研究探讨古今医贤治疗痹症论述的基础上,结含临床实践,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及辨治要点提出如下见解。

 1肝脾肾气血亏虚为病本风寒湿热痰瘀为病标

 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情缠绵反复,其病程长,其病理因素初起主要为禀赋素虚,肝肾亏虚,阳气不足,腠理不密,卫外不固,以致风、寒、湿邪乘虚而入,流注经络、关节,阻碍气血运行而发病。《素问·痹论》所述,“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肾主骨,肝主筋,筋骨关节皆赖肝肾精血濡养。邪客筋骨,筋损伤肝,骨损伤肾,肝肾损伤则筋骨失养,肌肉不充,而致关节拘急掣痛,屈伸不利,甚则导致肌萎、筋缩、骨损、关节畸形僵硬、行动艰难等功能严重障碍。脾主肌肉,运化水湿,脾虚则痰湿内生,湿痰互结,肆虐作祟,流肌肉经脉可见体重节肿、关节积液等,所以肝肾脾气血亏虚是本病的主要内在因素。又因为病情缠绵,反复发作,必有外邪为之引动,风寒湿热之邪的反复侵袭,深入经隧、骨骱,经脉不利而成瘀血,湿浊粘滞而成痰饮,痰瘀交阻则留著关节,瘀阻经络,形成骨节僵硬肿胀、畸形,日久难复。故曰本病以肝脾肾亏虚为其本,风寒湿热痰瘀为其标,经脉痹阻不利、气血瘀阻不通为其病理机制,病变机制可归纳为“虚、邪、瘀”三者。

 2滋补肝肾、调补脾胃气血为治本大法

 由于本病顽固,病程长久,病因以肝脾肾亏虚为病本,风寒湿热痰瘀为其标,经脉痹阻不利、气血瘀阻不通为其病理,故治疗上以滋补肝肾、补气益血、调补脾胃为主,佐以清热毒、祛湿浊、祛瘀血、化痰浊、搜风剔邪、宣痹定痛的治疗大法。补肾以仙茅、仙灵脾、蚂蚁、杜仲、菟丝子、牛膝为主,同时辨阴阳之亏虚而分别选加,偏阴虚加女贞子、龟板,偏阳虚加附片、肉桂、补骨脂;养肝宜用熟地、当归、白芍、木瓜、鸡血藤、桑寄生;健脾益气选黄芪、白术、党参、山药。肝脾肾同健,则痹病自歼;祛风用威灵仙、全虫、乌梢蛇、桂枝等;清热毒祛湿浊宜用防已、薏苡仁、石膏、知母、苍术、黄柏等;祛瘀生新化痰通络用当归、川芎、丹参、鸡血藤、白芥子、僵蚕等;活络止痛用络石藤、海风藤、清风藤,甚者用麝香、马钱子、蜈蚣、全蝎、细辛等。

 经多年临证筛选,自拟扶正蠲痹汤,疗效满意。处方:黄芪30克,人参10克,白术12克,当归10克,仙茅10克,菟丝子30克,仙灵脾10克,白芍15克,鸡血藤30克,威灵仙15克,防己12克,桂枝15克,炙甘草10克,生姜10克,大枣5枚。

 方中黄芪为补气诸药之最,配合人参大补元气;白术健脾补气,脾旺则湿自去;菟丝子、二仙温补肾阳壮督;桂枝温经散寒,运行气血,开闭达郁,促进邪毒速去;白芍和营敛阴,润养筋脉;当归、鸡血藤养血活血,通络止痛;灵仙为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要药;防己除湿通络定痛;姜枣调和营卫,以利血脉;炙甘草坚筋骨,长肌肉,倍气力,还可缓和药性,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温补肝肾,健脾益气,散寒祛风除湿,祛瘀通络定痛之功。

 加减:疼痛甚者加蜈蚣二条、全蝎3克(为末冲服);偏风盛加防风、乌蛇、羌活、独活各10克;偏寒盛加熟附片10克、细辛6克,甚则加制川乌、制草乌各10克;偏湿盛加苍术12克,苡仁30克,海桐皮、木瓜各10克;偏热盛加石膏30克、知母、秦艽、地龙、络石藤各10克;肾虚症明显加破故纸30克、鹿角霜15克;顽痹日久酌加水蛭、露蜂房、穿山甲、土鳖虫、千年健各10克;屈伸不利者酌加伸筋草15克,路路通、木瓜各12克;麻木者酌加僵蚕、半夏、南星、白芥子各10克;红斑、结节者酌加丹皮10克、丹参20克、皂角刺、甲珠各10克;下肢痛加川牛膝、独活;肩臂痛酌加天仙藤、片姜黄;颈项痛酌加葛根、羌活;背脊部痛加狗脊、鹿角霜以引经。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著痹的病因 5 著痹的症状及治疗 6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著痹的方剂 2 古籍中的著痹 3 治疗著痹的穴位 4 治疗著痹的中成药 1 拼音

zhe bì

2 英文参考

fixed arthralgia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arthralgia due to dampness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著痹(fixed arthralgia arthralgia due to dampness[1])为病名[2]。因湿性黏腻滞著故出现肢体关节重著酸痛,痛处固定,下肢为甚,或有肿胀,肌肤麻木,阴雨加重为主要表现的痹病[2][1]。又称“湿痹”[1]、肌痹[3]。见《金匮要略·痉湿喝病脉证并治》。

4 著痹的病因

因湿邪引起的痹病,由于湿性黏腻滞所致[2]。

《黄帝内经素问·痹论》:“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

5 著痹的症状及治疗

《证治准绳·杂病》:“湿痹者,留而不移,汗多,四肢缓弱,皮肤不仁,精神昏塞。”

《症因脉治》卷三:“湿痹之症,或一处麻痹不仁,或四肢手足不举,或半身不能转侧,或湿变为热,热变为燥,收引拘挛作痛,蜷缩难伸,名曰著痹,此湿痹之症也。湿痹之因,或身居卑湿,湿气袭人,或冲风冒雨,湿留肌肉,内传经脉,或雨湿之年,起居不慎……湿痹之治,发汗,羌活除湿汤;胸满闷,茯苓汤;风湿,苍防二妙汤;寒湿,术附汤;湿热,苍柏二妙丸。”亦可用茯苓川芎汤、除湿蠲痹汤等方[3]。

6

总是这里酸、那里痛?50岁之后的“痹病”,中医中药治疗有妙方

当一个人 50 岁之后,女性进入更年期,男性逐渐衰老。 此时,肾气虚弱,精血不足,肝脏的引流功能可能受损。 其次,会出现肝郁,患者会...
点击下载
上一篇:急求藏文翻译下一篇:论文致谢古文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