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的籍贯是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4浏览:3收藏

安徽省的籍贯是什么,第1张

安徽籍贯的意思是某人的祖籍地为安徽,或者说某人的祖居地或者原籍是安徽,指的是该人的曾祖父或以上父系祖先出生的地方或祖辈们长久居住的地方。尽管有些人已经离开了他们祖辈们出生的地方或长期的居住地方而去到其他地方,他们以及他们的后代都仍会追溯他们祖辈们出生或生活的的地方,以此作为他们的“籍贯”,也称作祖籍、原籍。

扩展资料:

籍贯有以下作用

1、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祖籍;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重视籍贯了,但是这与我们中国人常说的“根文化”有莫大的关系。“一个人不能忘了他的根”,其实就是说我们要知道自己的祖先生活在哪里,有些什么独特的传统和文化。有些人可能觉得传统和文化没什么用,但是这是错误的,就从大的来说,我们中国人为什么总说五千多年的历史和文化,因为这是值得每个中国人自豪的,也是一脉相承的最好体现。这其中的深意,需要我们用心了解。

2、在我们户口本上,户口所在地可以发生变化,但是籍贯却不会变,说明籍贯是一个证明,证明我们是哪里哪里人。我们常被问说你是哪里人?其实不管你在哪里工作生活,你永远都是籍贯写的所在地方的人。

虽然现在的生活中籍贯好像没什么“实际”作用,但是在古代,十分重视籍贯,即使是父、祖做大官,其子弟依然要回原籍参加科考。

籍贯,是指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长久居住地或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出生地。又名祖居地或原籍,籍贯原则上一般从父,个别特殊情况从母系的,原籍地是原来的籍贯。

籍贯的标准写法是:重庆市荣昌县,标准写法是全称不漏。籍贯又名祖居地或原籍,籍贯一般从父,个别从母系的,是指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长久居住地或出生地。原籍地是原来的籍贯。

一般以某人的太祖父(或高祖父或曾祖父)的长久居住地或出生地作为某人的籍贯,或太祖母(或高祖母或曾祖母)。

中国古代很重视籍贯:

古代中国十分重视籍贯,即使是父、祖做大官,其子弟依然要回原籍参加科考。

乾隆四十二年7月的一天,号称“十全老人”的乾隆帝已经67岁了,但一点也不糊涂,依然有精力在宫内接见浙江解饷官绍兴府通判张廷泰。通判,只是一个正六品官,能得见天颜,可谓皇恩浩荡了。

抗日英雄人物

赵登禹(1898——1937),字舜臣,山东菏泽人。

1914年加入冯玉祥的部队,后任冯的随身护兵。

1926年参加北伐。

1933年,任第29军第37师第109旅旅长,后任第132师师长。

1933年初,日本侵略军越过山海关,开始侵袭热河省(今并入河北、辽宁、内蒙古等地),在3月4日攻占了承德后,开始向长城各口发动大举进攻。

10日,日军逼近喜峰口。

赵登禹率部星夜跑步急行军40华里,在日军之前抵达喜峰口孩儿岭,并将敌先头部队击退,在孩儿岭及口门一线稳定了前沿。

为了有效消灭进攻阵地的敌军,赵登禹要求部队待敌进至百米之内,再突然出击,以手榴弹炸,用大刀砍由于两军混杂,使敌飞机、大炮、坦克无法发挥作用。

入夜,赵登禹 又利用敌军警戒疏忽,率部从两翼迂回敌人侧后,进行包抄袭击,打得敌人措手不及,死伤甚众。

战斗中,赵登禹腿部被炸弹击伤,但仍裹伤出击率部众与敌肉搏相拼。

激战数日,敌人多次攻击不果,锐气尽挫,中国军队取得喜峰口战役胜利。

喜峰口战役,共歼灭日军五六千人,狠狠地打击了敌军的嚣张气焰。

全面抗战爆发后,7月下旬,日寇调集数以万计的日军在飞机和坦克的掩护下,分别向北平、天津以及邻近各战略要地大举进攻。

担任132师师长的赵登禹,率部抗击日军入侵,守卫北京城外的南苑。

日军出动40余架飞机轮番轰炸阵地,并有3000人的机械化部队从地面 发动猛烈攻击。

132师将士在赵登禹的率领下,不畏强敌,奋勇抵抗。

日军将中国军队切成数段,分割包围。

部队孤军作战,在敌人炮火和 飞机的狂轰滥炸下,损失惨重。

赵登禹率部誓死坚守阵地,拼死抗击。

7月28日,在奉命向北平撤退途中,遭致日军伏击,壮烈殉国,牺牲 时年仅39岁。

同志曾高度评价赵登禹等 抗日将领,称赞他们在执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神圣任务中光荣地壮烈地牺牲了”,他们“给了全中国人民以崇高伟大的模范”。

1937年7月31日南京国民 发布命令,追赠赵登禹为陆军上将。

1945年后,北平市 将北沟沿改名为赵登禹路,以示纪念。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人民 对卢沟桥西道口的赵登禹烈士墓进行了多次修缮。

支凤瑞  支凤瑞,绥中县南平坡村人。1889年生,农民。  1932年初,日军侵占本县,南平坡成立民会,支凤瑞被推举为民会练长。日本侵略军经常利用民会刺探抗日义勇军的情况。支凤瑞表面上应付,内心里十分愤恨,寻找机会对付日本侵略军。1932年5月的一天,郑桂林率领第四十八路抗日义勇军驻扎在新庄子屯。日本陆军翻译官土居本善次郎闻讯带两名便衣特务骑马来到南平坡警察七分局,命令民会站岗放哨,监视义勇军的动向。支凤瑞看到消灭日本兵的时机已到,便带领民会的支凤荣、刘桂林等3人,携枪来到督察分局大门口等候土居本。天黑以后,土居本喝得醉醺醺的,带着1名警察由七分局里出来,支凤瑞迎上前说:“我们几个人在这等着哪,有事吗”土居本带着支凤瑞几人到村东头查看岗哨。支凤瑞一边走一边暗示伙伴准备。刚到屯边,支凤瑞从后面将土居本死死抱住,刘桂林对准土居本就是一枪,这个日军的翻译官当场毙命。支凤瑞带着缴获的“自来德”手枪,连夜赶到新庄子,投奔了郑桂林。郑桂林委任支凤瑞为第四十八路义勇军独立团团长。  1933年春,第四十八路抗日义勇军退进关内,支凤瑞回到家乡南平坡村。1936年秋季,南平坡村汉奸李星樵将支凤瑞出卖。日本兵抓走支凤瑞,严刑拷打,追问共同行动的伙伴。支凤瑞矢口不招。不久,他被由绥中押往锦州监狱,最后在瓦房店被日本特务杀害。  郑桂林    郑桂林,原名郑国兴,字香庭,报号“天狗”。祖籍辽宁省建昌县药王庙郑家沟村。清末全家逃荒到吉林省双阳县。1889年,郑桂林降生在双阳县二道湾子村。民国初年,郑家一迁密山县,再迁牡丹江。祖父郑德喜,父亲郑连芳都没读过书,两辈人勤劳耕作,节衣缩食,全力支持郑桂林求学。  郑桂林读完小学,以优异成绩考入吉林省立师范学校,课余常读《国事悲》、《英雄泪》等进步书刊,立志教育救国。1919年考入北京私立朝阳大学。1921年回乡,应聘到牡丹江设治局任秘书。其间,郑与张骏坊等人一起创了牡丹江第一所小学,他任校董,经常对师生演讲,传播爱国主义思想。  1923年,郑桂林认为教育救国,对外侮频仍、瓜分在即的时局远水不解近渴。于是投笔从戎,入吉林军李振堂部任军法处少尉副官。1928年考入东北讲武堂步兵科。1930年6月毕业,分配到东北军第六旅第八团任上尉副官。翌年,参加了平定石友三叛乱之役,被提升为第十三旅第六三七团作战参谋、少校副官等职。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官兵执行蒋介石的命令退进关内。郑桂林联合同志,去北平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请战,郑被任命为东北抗日义勇军第四十八路军司令。1932年1月,郑桂林率100多名骨干力量出关,首先来到绥中北部山区,宣传抗日,组建义勇军。从此,郑桂林自号“郑天狗”,取“天狗吃日”之意,以表示抗日到底的决心。l月底,郑桂林在大王庙二道沟召集群众开会,动员群众参加义勇军。他在会上说:“日本鬼子占领了东北,向灭亡我们中国,让我们当亡国奴。国破家亡,子子孙孙都得当奴隶。我们中国人多,不要怕他,我们都起来抗日,东北是可以得救的。咱们十个人顶他一个人还不行吗?就看咱们心齐不齐。当今之计,只有靠我们自己。我们拿起枪来,团结一心,一定能打走鬼子。”他的激情演说,感动得在场群众都流出了热泪。  郑桂林为集聚抗日力量,奔走于绥中、青龙、兴城、建昌、锦西之间,先后多次召集当地有影响的人士开会,号召有血性的中国人组织起来抗日。同时教育争取帮会成员和土匪也参加抗日行列。在他的号召下,成百上千的人赶来参加,连退到关内的一些原东北军警也携械投奔郑桂林领导的义勇军。  他领导的义勇军曾多次对敌战斗。  1932年3月19日晚,郑桂林率部2000余人,分四路进攻绥中县城。从午夜激战到拂晓,击毙日军20余人,缴枪20支。首战告捷,士气大振。  同年5月11日,郑桂林率部再次进攻绥中县城和火车站的日军。行进至城西马家河子时,郑司令命部下隐蔽前进,接近敌人后,把手榴弹投入日军营内。睡梦中的日军遭此一击,立刻大乱。此役共歼敌30多名,俘17人,炸毁坦克一一辆,摧毁了杜屯铁路桥,破坏了六股河大桥。  4月中旬和5月9日,郑桂林率领的第四十八路义勇军于鲍庄子、条石沟两次与“进剿”的日伪军激战,迫使敌人由四方台撤回绥中。  1932年7月8日,郑桂林派人包围大王庙伪警察所,枪毙了伪警察所长蔡恩堂(化南),俘伪警20余人(逃走4名),缴枪23支。  郑桂林和他领导的四十八路义勇军威振辽西,《京报》、《申报》、《大公报》等10多家报刊竞相发表第四十八路义勇军抗日战绩。  1933年初,蒋介石下令解散北平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召第四十八路抗日义勇军进关。郑桂林被迫率部12000余人退至关内,以图再起。途中英勇地投入了闻名全国的长城保卫战,从2月初打到4月,连续作战多次。2月3日在大茅山口一带与日军丁激战;14日又向九门口外盘据永安堡、李家堡的日军进攻;15—17日阻击了向郑部进犯的日伪军;20日又参加了保卫冷口、喜峰口战役。尤其是3月30日在石门寨一带与日伪步骑炮联合兵种3000多人肉搏战,更为激烈。据4月26日《新天津报》载:“东北救国军,仍有万余人连日在边城一带〔战斗〕颇为骁勇。”之后,郑部所剩7000余人于4月16日被国民党骑兵第二军军长何柱国改编为暂编第一师,郑任师长。6月11日,何应饮令郑桂林部移驻天津马厂整编,以“裁弱留强”为名,把一个师缩编为一个旅辖三个团和一个教导队,余者一律遣散。  当时有人编造谣言,诬蔑义勇军。郑桂林极为愤怒,除在报上发表《郑桂林启事》予以驳斥外,又于7月15日在天津招待新闻记者,发表长篇演说。他说:“我对外抗战,决不畏死;对内捍卫祖国,尽我天职。”7月20日晚,郑桂林毅然组织了马厂起义。先令特务连暗中离开驻地。随后,郑借口追剿“哗军”,率全军开出马厂,去张家口参加了吉鸿昌领导的民众抗日同盟军,任第四军第一师师长。后又同吉鸿昌、方振武、汤玉麟联合组成抗日讨贼军,继续抗日。  9月,察绥抗日讨贼军在日伪军和国民党军队夹击下失败。郑桂林只带几名随员去北平、天津,多方奔走,联络旧部,准备再次出关抗日。11月9日,郑桂林在天津法租界找吉鸿昌时,被国民党宪兵第三团蒋孝先的特务秘密逮捕。11月20日,国民党当局以“反蒋”、“图谋不轨”等罪名,将郑秘密杀害于北平琉璃厂。郑桂林就义时,年仅44岁。  杨利伟  出生年月:1965年6月21日  籍贯: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  杨利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太空人,大学文化,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现任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的副主任。他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  1983年,杨利伟考进了空军第八飞行学院。4年后毕业。  1996年,杨利伟参加航天员初选体检。  1998年1月,他和其他13位空军优秀飞行员一起,成为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由于航天员大队隶属总装,在当时改为陆军。  2003年7月,杨利伟经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选评委员会评定,具备了独立执行航天飞行的能力,被授予三级航天员资格。时为中校军衔。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他和技术专家的创举使得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003年10月15日后,晋升上校军衔。  2004年春节前后,晋升大校军衔。  2004年12月9日,杨利伟获香港中文大学颁发荣誉理学博士学位。小行星21064是以杨利伟来命名的。  2005年,杨利伟出任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的副主任  2007年10月,在中共十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  王作藩  王作藩出生于辽宁省绥中县永安堡乡小山口村。  1930年2月进入东北讲武堂,毕业后历任东北军116师,119师的见习参谋,通讯排长,付营长。  1937年10月随吕正操部加入八路军,1938年加入中国***。王作藩同志参加革命后,历任冀中人民自卫军通讯营副营长、晋察冀军区军政大学区队长、第四军分区9大队参谋长、游击支队支队长、五团副团长、分区参谋长、分区付司令、辽宁保安司令部副参谋长、保安纵队司令部参谋长、东北民主联军通缉地区警备司令部司令员、辽宁军区参谋长、辽东军区副参谋长、东北野战军第一兵团副参谋长、东北军区后勤部司令部计划处处长、运输处处长、东北军区军事运输司令部副司令兼参谋长、东北军区后勤部运输部部长、辽宁军区副司令员、总后勤部检察局局长、解放军后勤学院训练部副部长、解放军兽医大学副校长、正军职顾问等职。1983年12月离职休养。  王作藩同志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  王作藩同志于2003年6月15日在长春逝世,

叶名琛字昆臣,中国清朝中后期的政治人物,湖北汉阳人,籍贯江苏溧水。官至体仁阁大学士两广总督。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被英军所俘,卒于印度。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广东民间反抗活动时有发生,《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官员可以住在城邑,由于当时两广总督耆英不遵守条约,令英国人七年来无法进入广州城。后来1849年履新的广东巡抚兼五口通商大臣叶名琛更对民间反抗活动采取默认态度,对一切外国的申诉置诸不理。加之新上任的皇帝咸丰极度反外。发生于1856年10月的亚罗号事件,成为英、法联合出兵中国的导火线。

1856年10月8日早上八点,广东水师接获被劫商人举报,悬挂英国国旗的亚罗号停泊在广州黄埔。巡河水师千总梁国定登船搜索,当时船长正在另一条船上用早餐,未做开航之准备。发现执照已过期12天,扣留了十二名涉嫌走私的中国水手。但事后船长声称眼见英国国旗被撕毁的全部过程,清朝官方予以否认。对照英国的航海法律,任何一艘英国船驶入港口都必须卸下国旗。若当时升起国旗则表示水手准备私自潜逃(搜查那时船长不在船上),此说法的真实性已经起疑。

英国驻广州代理领事巴夏礼向两广总督叶名琛抗议,要求放还水手及道歉,并要求移办千总。事件后2天叶名琛答应放出9人巴夏礼拒收。广州一带中国居民见英军退去,纵火焚烧“洋人”居室,使广东十三行化为乌有。英公使包令照会叶名琛:如不速为弥补,自饬本国水师,将和约缺陷补足。

英国动武之意已十分明显,也别有所求。巴夏礼遣人告诉叶名琛:“越日日中不如约,即攻城。”并要求24小时内答复。叶名琛虽允诺放还全部12位水手,但以未扯下英国国旗拒绝道歉。包令于是勒令香港驻华英军驶入珠江口,进逼广州城前胁迫同意英人自由入城,未见答复便每隔五六分钟炮轰一次总督衙门,叶名琛不动声色地在城内宣告:“杀一英人,赏银三十元”。很快地英军攻入城内,但未抓获当时去上香的叶名琛,不久退出,叶名琛佯称大胜。向朝廷奏称“大捷”,又纵粤民火焚城外各国商馆及洋行,一艘自广州开往香港的英国邮船亦遭劫。

巴夏礼请遣大军英法联军抵达广东,以为英军只是虚张声势,打算拖延到英军自己走,且迷信称“过了十五日必无事”;英法联军攻陷广州,据守河南地区各炮台,要求叶名琛十天内出面谈判。十二日,联军发出最后通牒。十四日,联军占领广州,叶名琛逃到广州副都统双禧的衙署内,被擒获,解往停泊在香港的军舰“无畏号”,薛福成讥他“六不总督”:“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相臣度量,疆臣抱负,古之所无,今亦罕有。他曾声言“欲面见其王以理论”,并且自备粮食,耻食敌粟。《香港纪事报》载:“偶然有人上舰,都向叶脱帽致意,他也欠身脱帽还礼。”

48天后,“无畏号”驶离香港。英国人将其送往印度加尔各答展出两广总督叶名琛身穿朝服,被关在特制的玻璃房子里,像猴子一样任凭来往的行人猎奇观看。玻璃房子外还挂起牌子,上面写着:清国公爵,被俘至此,免费参观。后迁往托里贡的住宅,日诵《吕祖经》不辍,因在作书画时被劝不要书写真名落人话柄而落款“海上苏武”。他继续关注时事新闻,按时作息,清早即要人给他读报听。当他得知晋见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女王无望后,决定绝食,死于囚所,终年52岁,据悉是自备粮食尽空后绝食而死。英国人将他的遗体运回中国。他的一些文件今封藏于英国国家档案馆。

钟祥籍指的是籍贯是钟祥的。而不是人名。

任副省长的是孙金龙。

湖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今天上午在长沙召开,省委书记徐守盛,省委副书记、代省长杜家毫,省政协主席陈求发,省委副书记孙金龙出席。 据中国经济网党政***物库资料显示,孙金龙原任安徽省委副书记。 孙金龙简历 孙金龙,男,汉族,1962年1月生,湖北钟祥人,1986年4月,1982年8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博士,高级工程师。

安徽省的籍贯是什么

安徽籍贯的意思是某人的祖籍地为安徽,或者说某人的祖居地或者原籍是安徽,指的是该人的曾祖父或以上父系祖先出生的地方或祖辈们长久居住的...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