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经学典籍都包括哪些
经学典籍的主体——“十三经”
经学研究的核心是被历代儒者奉为经典的“十三经”,宋明理学虽以《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等“四书”为重,但《大学》《中庸》终归是《礼记》中的篇章,《论语》《孟子》也在“十三经”之内,因而经学的主要典籍仍为“十三经”所包括。两千余年的 经学史,大致是围绕着这十三部经书的确立、考订、阐发和注解不断延深、反复纠辩、曲折发展的。十三部经书是经部典籍的主体,其他浩繁的经部书籍,都是由此 而派生的著述。因此,了解“十三经”是把握经部典籍的关键。“十三经”中各经的大致情况如下:
《周易》
全文 24000余字,原称《易》,又称《易经》,本是占筮书,后被儒家奉为讲究哲理的经典。相传古代占卜用的易书本有三种:一种是夏代的易,叫《连山》;一种 是商代的易,叫《归藏》;一种是周代的易,就是现存的《周易》。前两种已经失传,而《周易》则流传至今。《周易》中用‘—’和‘——’两个最基本的符号代 表阳和阴;把这两种符号迭列三层,如三(乾)、三(坤)等,可以形成八种组合形式,称为八卦;用八卦的卦象两两重迭,又能组合成六十四卦;六十四卦每卦又 有六爻。六十四卦每卦有卦辞,每爻有爻辞,分别阐述各卦各爻的意义,卦辞和爻辞是《周易》的经文。许多研究《周易》的学者认为卦辞、爻辞是西周初年的作 品,因为它所记的内容有殷商祖先的故事,也有周初的史实,但无后代任何色彩。
除卦辞、爻辞外,还有《彖传》上下、《文言》《系辞》上下、《说卦》《序卦》《象》上下、《杂卦》等解释经文的传,合称“十翼”。十翼的作者并非一人,而且也不是作于同一时代。十翼对《周易》经文的解释未必都能符合原意,因此不能依赖它们去理解正文。
研究《周易》的“易学”历来有两派,一派重象数,卜筮灾异,如汉代的易学;一派重义理,阐发思想,如三国时王弼的易学。
《尚书》
全文2500余字,原称为《书》,是夏、商、周时代一些历史文献和传说资料的汇编,后来成为儒家宣扬二帝、三王及周公、孔子治道的圣典。《尚书》的内容 有所谓今文、古文之分。今文《尚书》为西汉初山东伏生所传,共28篇。西汉中期以后,又多次发现用周秦六国文字书写的古文《尚书》。古文《尚书》在汉朝未 能立于学官,以致西晋以后全部散失,现今只能看到它的篇目名称。
东晋时,豫章内史梅赜根据一些散逸的《尚书》文字编撰成所谓古文《尚 书》25篇,后人称之为“伪古文《尚书》”。他又吸收了原今文《尚书》,将其离析为33篇,两者拼凑,以符合刘向、郑玄校注的古文《尚书》58篇之数,向 朝廷呈献。梅赜所献的古文《尚书》,收在如今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中,它实际上是由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合并的。因此,现传《尚书》,只有今文 才是真本,古文则是梅氏伪造的。《十三经注疏》中还有梅赜伪造的《尚书孔氏传》13卷,说是西汉孔安国解释《尚书》之作。梅氏编选的这些伪书,直到清代阎 若璩作《古文尚书疏证》时才被彻底揭穿。古代对《尚书》的研究,除了《十三经注疏》中的注疏外,宋代蔡沈的《书集传》也是《尚书》研究的重要成果。
《诗经》
全文39000余字,原称《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类,其中有庙堂之诗,卿大夫之诗,也有民歌,时代从西周到春秋中 叶。春秋战国时,诸子各家都曾习《诗》用《诗》,但各家相比,以儒家对《诗》的整理水平最高,传授最成系统,《诗》渐渐成为儒家专门的经典。《诗经》在汉 代有齐、鲁、韩、毛四家传授,前三家属于今文诗学,立于学官,但至魏晋以后逐渐衰亡。毛亨、毛苌所传的毛《诗》属于古文诗学,流传至今,共310篇,其中 六篇仅存篇名而无诗文。历代《诗经》学研究的成就,除《十三经注疏》中的毛传、郑笺、孔颖达正义外,南宋朱熹的《诗集传》,清代陈奂的《毛诗传疏》、马瑞 辰的《毛诗传笺通释》、姚际恒的《诗经通论》、王先谦的《三家义疏集》等,成就也较突出。
《仪礼》
全文 57000余字,原称《礼》,汉代又称《士礼》、《礼经》,晋代以后称《仪礼》,它是现存最早记载古代礼仪的书。《仪礼》成书于东周时期,但书中所载的各 种典礼仪式,应在此书之前就存在了。孔子办私学时,通过对古礼的整理编辑形成了《礼》的教材,礼是孔子讲学的重要课程,也是儒学的重要内容。
西汉初,由鲁高堂生传下《仪礼》17篇,在西汉中分为大戴(戴德)、小戴(戴圣)、庆普三家礼学,它们都属于今文经学,立于学官。1959年在甘肃武威 发掘出汉代抄在木简上的《士礼》多篇,属庆普传本,为研究《仪礼》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流传至今的《仪礼》是由东汉郑玄注释的刘向《别录》本,其篇目与西汉 学官的《仪礼》相同,都是17篇,包括士冠礼、昏礼、士相见礼、乡饮酒礼、乡射礼、燕礼、大射礼、聘礼、公食大夫礼、觐礼、丧服礼、士丧礼、既夕礼、士虞 礼、特牲馈食礼、少牢馈食礼、有司彻等。另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又有《礼古经》56篇,是古文《礼经》,其中有17篇与今文《礼经》基本相同,另外 39篇汉代称为《逸礼》,已经失传。《仪礼》研究,除《十三经注疏》中的郑注、贾疏外,南宋朱熹的《仪礼经传通释》、清人张尔岐的《仪礼郑注句读》、凌廷 堪的《礼经释例》、胡培晕的《仪礼正义》,都是较重要的著作。
《礼记》
全文99000余字,又名《小戴礼记》。 先秦礼学家们传习《礼》的同时,也传授一些相关的参考资料,这种资料叫作“记”,是对《礼》的内容进行解释、说明和补充。西汉时《礼经》立于学官,礼学博 士在讲《礼经》时也选用一些“记”作为辅助教材。东汉中期,注讲《礼经》的“记”只存两种:一是戴德选辑的85篇本《大戴礼记》;二是戴圣所编的49篇本 《小戴札记》。郑玄为《小戴礼记》作注,于是传习它的人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大,这就是流传至今的《礼记》。由于郑玄也给《仪礼》《周礼》作注,所以三书 并称“三礼”。
东汉以后,《礼记》的地位逐步上升,这是由于《仪礼》仅仅记载了一些礼仪制度,而《礼记》则更多地论述了这些典礼制度 的意义和作用,从理论上阐述了儒家的“礼治”思想,更利于统治者发挥和利用。于是到了唐代,《礼记》从原来经传的地位升格为正经,并代替《仪礼》进入唐代 “五经”。
《礼记》作为一部儒学杂编,内容很庞杂。有不少内容是专门说明《仪礼》的,如《冠义》《昏义》等,这些篇章探讨了制礼的深 义,是研究儒家礼治思想的重要依据;有些篇章谈到儒家对国家、社会制度的设想,如《王制》《礼运》;有的篇章讲人生哲学和道德修养,如《大学》《中庸》和 《儒行》;有的篇章借孔子之名阐述儒家理论,如《仲尼燕居》《孔子闲居》等;还有讲教育的《学记》,讲音乐的《乐记》。此外,有不少篇章是杂记各种礼制、 礼仪规则及丧服丧事的。除《十三经注疏》中对《礼记》的郑注、孔疏外,注释《礼记》较有名的著作还有宋代卫湜的《礼记集说》,清代朱彬的《礼记训纂》、孙 希旦的《礼记集解》。
《周礼》
全文45000余字,原名《周官》,西汉末年刘歆将它改名为《周礼》。这是一部记 述政治制度的书,由战国时期的儒者以周王室及春秋各国的官制为基础,并根据儒家的政治理论,设计了一套理想化的制度作为全书内容。《周礼》分天官冢宰、地 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六部分,其中“冬官司空”已亡佚,汉人用先秦古籍《考工记》补入。全书记载300多种职官,并对其职掌作 了介绍,其中有不少内容是周代政治制度的如实记录,因此《周礼》仍是研究古制的重要典籍。
据《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记载,西汉景帝时,河间献王在民间搜集到古本《周官》,因此《周礼》属于古文经书,汉末立于学官。《周礼》除《十三经注疏》中的郑注和贾疏外,清代孙诒让的《周礼正义》是研究此书的重要著作。
《春秋》及三传
“春秋”曾作为东周各国国史的通称,现存《春秋经》是东周时鲁国国史的专称。它记载了鲁隐公元年(前722)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共244年的鲁 国历史。孔子曾对《春秋》进行修订和整理,列为“六经”之一,作为在私学传授历史知识的教材。《春秋》经文对史事的介绍十分简短,全书不过16000余 字,所以分别出现了一些解释《春秋》的“传”。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西汉解释《春秋》的有五家,即左氏、公羊、觳梁、邹氏、夹 氏。但邹氏无师,夹氏无书,实际上产生重大影响的是《左传》《公羊传》和《姅梁传》。《左传》是一部独立的史著,在司马迁《史记》中称为《左氏春秋》,东 汉班固作《汉书》才使用《春秋左氏传》的名称。在汉代尊经的情况下,它和《公羊传》《觳梁传》一起被视为解释《春秋》的传。事实上,《左传》是参考《春 秋》经而作的史著,并不单为解释《春秋》。西汉时,《左传》作为古文经,一直在民间流传,未立于学官,刘歆“治《左氏》,引传文以解经”(《汉书·刘歆 传》),并力争将《左传》立于学官,遭到今文经博士的反对,理由之一就是它不传《春秋》。西晋杜预作《春秋经传集解》后,才将《左传》拆开附于《春秋》各 条经文之下,合为一书。两书合并后,可看出《左传》编年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终于鲁悼公四年(前464),比《春秋》经多出17年。合并后的《春 秋左氏传》中还有不少“无经之传”,则原《春秋》不载而《左传》有文。以隐公元年为例,经有七条,都有“传”;“传”有14条,其中7条是“无经之传”。
在《春秋》三传中,《左传》以叙事为主,而《公羊传》、《姅梁传》则以释经为主,叙事极少,因此后两传不能作为史书,而只能作为纯粹的经书来读。汉代 《公羊传》和《觳梁传》都立于学官,属今文经,汉代以后儒者常利用此两传发挥自己的政治观点,因此这两部经传,特别是《公羊传》,在经学史、思想史上也具 有很大影响。
《论语》
这是一部记载孔子和他少数学生的言论行事的书。“论语”一词,最早见于《礼记·坊记》,说 明《论语》在西汉以前就已流行。按照《汉书·艺文志》的记载,《论语》是在孔子身后由他的弟子或再传弟子将平时的记录汇纂成书的。它在西汉时还被看作是 传、记一类著作,只作为经书的辅翼。东汉以后才作为正式经书列入“七经”。《论语》全书12000余字,分20篇,书中保存了孔子大部分丰富的思想内容, 是研究孔子及孔门弟子的必读书。西汉流行的《论语》有古《论》、齐《论》、鲁《论》三家,前者属于古文经学,后两者属今文经学。自汉代开始,《论语》就受 到高度的重视,历代研究著述层出不穷,较重要的研究著作有《十三经注疏》中的何晏集解和邢禺疏,还有南宋朱熹的《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刘恭冕的《论语 正义》。
《孟子》
这是一部孟轲言论行事、包括他和门人弟子相互问答的记录。《孟子》一书主要由孟子的门人万章、 公孙丑两人所记,孟子本人亲自润色过,成书于战国晚期。全书34000余字,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七篇,每篇又分上下。班固 《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凡十一篇”。东汉应劭《风俗通义·穷通篇》说:“孟子著书十一篇,七篇为中,四篇为外。”与应劭同时的赵岐认为外书四篇 文义肤浅,怀疑是后世伪作,因此他作《孟子章句》只作内书七篇。后来,赵岐作注的七篇流传下来,而外书四篇则逐渐亡佚了。在汉代,《孟子》同《论语》一 样,仅被看作是传、记类著作,直到宋代,才被作为经书列入“十三经”之中,《孟子》一书是最后进入“十三经”的。它反映了孟子系统的哲学思想和社会历史 观,其中“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的重民思想非常可贵,而明太祖朱元璋则对此极为不满,他下令删节《孟子》中有关重民内容的章节85条,书称《孟子节 文》,并不准士人学习这些删掉的内容。
对《孟子》的研究从汉代就已开始,《十三经注疏》中赵岐的章句和孙爽的正义是重要成果。此外,清代焦循的《孟子正义》则被推为清代注《孟》书中最高水平的著作。
《孝经》
今传《孝经》1700余字,分18章,是“十三经”中最短的一部。基本内容是讲上自天子、下至庶人等各类人如何行孝,由讲孝进而劝忠。《孝经》在东汉时被列入“七经”之一,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
经学者考证,发现《孝经》的内容有些是抄袭《左传》《孟子》《荀子》的。又根据《吕氏春秋·察微篇》中引《孝经》之文,可知《孝经》成书于战国末期。汉代曾有古文《孝经》,但在南北朝时亡佚。
《尔雅》
《尔雅》是“十三经”中较特殊的典籍,实际上它本身不是“经”,其内容并无经义可言,只是一部古代训诂资料的汇编。唐文宗开成年间石刻“十二经”,才把 它上升为“经”的地位。后世经学家只是利用它的训诂知识来解释经书。《尔雅》共19篇,全文10900余字,从它所涉及的文献和利用的制度、史实来看,它 不是一人一时之作,而是杂采几代诸家的训诂材料汇编起来的。此书在战国时期初具规模,汉代经典传注发达起来后,经过增补才成为现在的状况。除《十三经注 疏》中的郭注、邢疏外,清代又有两部研究《尔雅》的重要著作,郝懿行的《尔雅义疏》重在对郭注的证实和补充,邵晋涵的《尔雅正义》则从经学的角度对《尔 雅》进行发挥。
经学的解经典籍
经学中的正经仅13部,总计字数不过65万,一部《十三经注疏》才416卷,而历 代解经典籍的数量则要超出数百倍。仅据《四库全书总目》与《贩书偶记》正续编收载的经部典籍就有3900余部,近5万卷,这是大致流存且经著录的经部书 籍,未见著录者当不止此数,历代散失的经学典籍更无法统计。因此,绝大多数的经学著述都是解经典籍。
古代解经典籍的体例最为多样,居 各种典籍之冠。一部儒家“正经”,经过历代学者以各种体例和形式的注解、发挥,产生几百部乃至近干部著作,是不足为奇的。我国注经典籍繁富的体例,在唐以 前就基本齐备了,据《隋书·经籍志》记载,传、故、笺、注、说、微、通、章句、条例、集注、集解、集释、集义、音、解、解说、解谊、通解、疏、讲疏、义 疏、训、释、撰等著作体例在当时都已出现,唐以后基本沿习,少有改变。
传“传”有传述之意。据说《周易》中十篇解释经文的文字,就是 孔子写的传,因此又称《易大传》,这是注释正经最早的传。后世采用“传”这一体例注解经书的著述极多,就一部经书来说,由于注解的角度不同,各种传的内容 差别也很大。如《春秋左传》主要在于论证本事;而《春秋公羊传》、《春秋毂梁传》则主要在于阐述经义。传的形式也有多样,有的是照经文一字一句解释的,如 《毛诗诂训传》;有的是杂引他说,借经义以证事理的,如《韩诗外传》。
注“注”的本义是用水灌注,使之畅通。引申为对古书中难解字句加以解释、疏通。东汉郑玄曾遍注群经,今存尚有《仪礼注》、《周礼注》、《礼记注》。这种体例经郑玄推扬光大,成为后来最常见的一种解释、疏通文义的形式,经部中以“注”而称的典籍也较多。
说“说”是释讲的意思,大致以阐说大义为主。“说”的体例起源也很早,据《汉书·艺文志》著录,《易》有《五鹿充宗略说》,《书》有《欧阳说义》, 《诗》有《鲁说》《韩说》,《论语》有《齐说》《鲁夏侯说》《燕传说》,《孝经》有《长孙氏说》《江氏说》。清人惠世奇撰《礼说》,不载经文,但按经文顺 序编列,对古音古义疏通说明。
笺“笺”是表识的意思,这种体例由郑玄首创。郑玄治《诗》尊崇《毛传》,如《毛传》有隐晦不清之处,便 记下自己的见解,标识其旁,成为“笺”。在郑玄《毛诗笺》之后,以“笺”解经的著述历代不绝,仅清代就有胡永珙的《毛诗后笺》,会钊的《周官注疏小笺》, 万斯大的《礼记偶笺》,俞樾的《礼记异文笺》,刘逢禄的《公羊何氏解诂笺》,赵坦的《春秋异文笺》,潘维城的《论语古注集笺》等。
解 “解”是剖析解释的意思。“解”这种体例起源很早,春秋战国时诸子著作中就有解,如《韩非子》中的《解老》,便是解释《老子》的名篇。后人沿用这一体例来 解经,或称“解谊”,或称“解诂”,如东汉服虔的《春秋左传解谊》,贾逵的《周官解诂》《左氏传解诂》,保存至今的是何休的《春秋公羊解诂》。
疏“疏”即疏通之意。这种体例最早起于南北朝时的“义疏”,梁朝皇侃在《论语义疏》的序中分析其特点是“引取众说,以示广闻”。到唐代,对于汉人的经 解,唐人看起来已不甚明了,于是出现“疏”这种新的注解形式,疏不仅给正文作注释,而且还给前人的注解作注释,形成了经、注、疏三个层次。一般来说,疏不 违反注的意思,所谓“疏不破注”。唐代官修的义疏称为“正义”,如孔颖达的《五经正义》及后来的《七经正义》。私人的注释之作仍称“疏”,如贾公彦的《周 礼疏》、《仪礼疏》。
章句“章句”主要是分析经文的章节,盛行于西汉,为经师讲经所习用。先秦古籍,整篇直述,既不分章,也不断句, 后来儒生进行分章断句,在分章断句中也表述了对内容的理解,汉人的“章句”保存至今的有赵岐的《孟子章句》,可以从中看出章句的特点。这种著作体例后代也 有所沿用,如南宋朱熹的《大学章句》《中庸章句》都很著名;清代则有焦循的《易章句》,任启礼的《礼记章句》等。
集解“集解”这种体 例是汇集诸家之说来进行注释。《十三经注疏》中的何晏《论语集解》、范宁《春秋姅梁传集解》是这种体例的代表作,而杜预的《春秋左传集解》则不属这种体 例,其注释仍是杜氏一家之言。集众家之说荟萃一处的方法,不仅有集解,还有集说、集注、集讲、集要、集意、集传等等,被广泛运用于各种注释领域之中,数量 甚多。以“集传”而言,宋代较有名的著述就有朱熹的《诗集传》、蔡沈的《书集传》、苏辙的《春秋集传》等。
丰富的解经典籍是随着经学 的发展逐步积累起来的。春秋时只有“六经”。战国以后,儒家著述中解释“六经”大义的传、记开始兴起,《周易》的彖辞、象辞等“十翼”就是《易传》; 《礼》所附的“记”以及《春秋》各传,都是早期的解经著作,只是到了汉代才升格为“正经”。西汉时经学家所写的传、注等,以阐述经义为主,如《尚书大 传》、《韩诗外传》、《春秋繁露》等。但这时有些解经著作则开始出现了繁琐的弊病,东汉桓谭在《新论》中就记载说,《书经》大师秦延君竟然用十多万字来解 释“尧典”两字的含义,这种流弊在以后的解经著述中时有出现。东汉以后,注经典籍逐渐转向通训诂、究名物的方向,主要是解释字义和考证名物制度,发展了章 句训诂之学,出现了像许慎、马融、郑玄等有名的注经学者。流传至今的有《毛诗传》《三礼注》《公羊传解诂》《孟子注》等,后世称为古注。
魏晋以后,随着音韵学的发展,解经典籍中的音注著作大量增加,晋代的徐邈对“五经”都作了音训,成为当时诸经音注的典范。为经书作音注声训的传统,到唐 代有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一批为经文注音的解经典籍,其中陆德明的《经典释文》成就最大,他的音训做到音与义结合,注一不同的音,即表达一种不同的解释。 全书36卷,搜采汉魏以来凡230余家而遍注群经,“十三经”中仅缺《孟子》,是因为唐时《孟子》还未进入“正经”。后来宋儒刊刻《十三经注疏》时,将 《经典释文》内容散于各经注释中,称为“陆德明音义”。
宋代注经典籍的数量迅增。在南宋时,经学学者将汉以来注解“十三经”的一批重 要解经典籍确定下来,刊成封建时代通行的《十三经注疏》。这套注疏典籍中,古注除《孝经》为唐明皇所注外,汉人与魏晋人各居其半,义疏部分是由唐宋人完成 的。大体而言,其内容注多宗汉,疏多宗唐,倾向于训诂名物的汉学,与当时理学诸儒注经的方式迥异。宋儒的解经典籍虽然进入《十三经注疏》者很少,但有不少 著述的成就是为历代学者公认的。例如,《易》注方面,程颐的《易传》、朱熹的《周易本义》皆有新意,尤以程颐的《易传》为清代朴学大师顾炎武所推崇。《尚 书》注方面,蔡沈的《书集传》、宋末元初金履祥的《尚书表注》不亚于《伪孔传》和孔颖达的“正义”,后来学者多所利用。《诗》注,则有欧阳修的《毛诗本 义》,往往能探本诗人之旨。《三礼》方面,朱熹晚年所作的《仪礼经传通解》,就《仪礼》分章分节,眉目清楚,并引《礼记》内容进行注解,溯本追源。朱熹的 《论语集解》和《孟子集解》,虽然重在义理的阐发,但词句简明,便于初学,可与何晏的《论语集解》、赵岐的《孟子章句》配合起来阅读。明代的解经典籍虽然 数量不少,但多承宋学,未能有突破性的进展。
清代解经典籍成就辉煌,不仅数量多,而且在许多经学领域的研究超越了汉唐。择要而言,首 先是在对经书的辨伪上意义重大。清代学者万斯同的《周礼辨非》、《仪礼商》,阎若璩的《尚书古文疏证》,惠栋的《古文尚书考》,胡渭的《易图明辨》,都是 当时疑经辨伪的力作。特别是《古文尚书疏证》一书,引经据典,共列128条,一一陈述《古文尚书》的矛盾,彻底揭穿东晋梅颐对《古文尚书》和《尚书孔传》 的伪造,使遗留千年的问题成为定案。其次,清儒的解经典籍几乎遍注群经,“十三经”中除《礼记》和《毂梁传》外,每部经书皆有数种新注新疏,这些著述对经 文经义的考证和注释,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全新水平。清末学者章炳麟曾对清人解经典籍加以研究,从中选出一批著作定为“群经新疏”,颇有代表性 意义。其所列举:《易经》有惠栋《周易述》,江藩、李松林《周易补述》,张惠言《周易侯氏义》;《尚书》有江声《尚书集注音疏》,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 疏》;《诗经》有陈奂《毛诗传疏》;《周礼》有孙诒让《周礼正义》;《仪礼》有胡培晕《仪礼正义》;《左传》有刘文淇《左传正义》;《公羊》有陈立《公羊 义疏》;《论语》有刘宝楠《论语正义》;《孟子》有焦循《孟子正义》;《孝经》有皮锡瑞《孝经注疏》;《尔雅》有邵晋涵《尔雅正义》、郝懿行《尔雅义 疏》。这些著述可以大致反映清代经学研究的水平。此外,清人还对经书注释典籍作了大量的整理工作,康熙年间由纳兰性德刊刻的《通志堂经解》1860卷,由 徐乾学、何烽主编,编者收集了唐、宋、元、明人关于《易》《书》《诗》《春秋》《三礼》《孝经》《论语》《孟子》等解经典籍146种,其中尤以宋元诸儒著 述居多,收罗宏富,颇多罕见之本。此外,清儒还对当代的解经著作进行总结,如阮元所编《皇清经解》和王先谦所编《皇清经解续编》。
普通高等学校历史学专业大学本科生阅读书目
说 明
开列本书目的目的是为普通高等学校历史学专业的大学生提供一个读书的门径,以便通过阅读巩固其基础知识,扩大其视野,培养其创新能力。因此,在开列时力求具有系统性、基础性、前沿性和可操作性。对入选书目,首先考虑历史本身的完整性,在此基础上尽可能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著作。对教材和工具书,除极个别情况外,原则上不予推荐。对一些权威性的大部头著作,如范文澜、蔡美彪主编的《中国通史》、郭沫若、林甘泉主编的《中国史稿》、侯外庐主编的《中国思想通史》、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李新等主编的《中华民国史》,及费正清主编的“剑桥中国史”、 “剑桥世界史”系列,因卷帙过大,暂不推荐。对中外文史料,因卷帙繁多,数量极大,本书目除推荐翦伯赞、郑天挺主编的《中国通史参考资料》外,其他不再推荐,各校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或在教师指导下有选择地阅读。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本书目对普通高等学校历史学专业的学生只具有指导意义,各校教师完全可根据本地区、本学校的特点予以增删。此外,本书目是在复旦大学和武汉大学开列的《普通高等学校历史学专业大学本科学生基本阅读书目》的基础上,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部分教师共同完成的。
1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八册),中华书局1960年代至1980年代出版或多次重印。
2钱穆:《国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
3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上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4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1卷),中华书局1992年。
5徐旭生:《中国古代的传说时代》,科学出版社1961年。
6刘起釪:《古史续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7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
8谢维扬:《中国早期国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
9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中华书局1993年。
10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
11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三联书店2001年。
12荣新江:《敦煌学十八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13邓广铭:《邓广铭治史丛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14韩儒林:《元朝史》(上下),人民出版社1986年。
15孟森:《明清史讲义》(上下),中华书局1981年。
16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变迁论》,人民出版社1989年。
17戴逸主编:《简明清史》(上下),人民出版社1980、1984年。
18[美]余英时:《戴震与章学诚》,三联书店2000年。
19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修订本、上下),中华书局1980年。
20胡绳:《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人民出版社1978年。
21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22茅海建:《天朝的崩溃》,三联书店1995年。
23罗尔纲:《太平天国史》(四卷),中华书局1991年。
24李时岳、胡滨:《从闭关到开放》,人民出版社1988年。
25戚其章:《国际法视角下的甲午战争》,人民出版社2001年。
26汤志钧:《戊戌变法史》,人民出版社1984年。
27章开沅、林增平主编:《辛亥革命史》(三卷)人民出版社1980--1981年。
28来新夏:《北洋军阀史》(上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
29彭明:《五四运动史》(修订本),人民出版社1998年。
30黄修荣:《国民革命史》,重庆出版社1992年。
31军事科学院:《抗日战争史》(三卷),解放军出版社1981--1984年。
32钱实甫:《北洋军阀时期的政治制度》(上下),中华书局1984年。
33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三卷),人民出版社1985、1933年。
34龚书铎主编:《中国近代文化概论》,中华书局1997年。
35乔志强主编:《中国近代社会史》,人民出版社1992年。
36 [美]费正清著,张理京译:《美国与中国》,商务印书馆1988年。
37[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陶骅等译:《中国的现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38[美]柯文著,林同奇译:《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华书局1989年。
39 [古希腊]希罗多德著,王以铸译:《历史》,商务印书馆1985年。
40[古希腊]修昔底德著,谢德凤译:《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商务印书馆1960年。
41[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梁赤民译:《全球通史》(上下),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
42[英]吉本著,黄宜思、黄雨石译:《罗马帝国衰亡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
43[法]布罗代尔著,唐家龙、曾培耿译:《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上下),商务印书馆1996年。
44[美]汤普逊著,徐家玲等译:《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商务印书馆1996年。
45刘家和:《古代中国与世界》,武汉出版社1995年。
46马克垚:《西欧封建社会经济形态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年。
47[比]皮雷纳著,陈国毝译:《中世纪的城市》,商务印书馆1985年。
48[美]萨义德著,王宇根译:《东方学》,三联书店1998年。
49[美]萨拜因著,刘山译:《政治学说史》,商务印书馆1986年。
50[瑞士]布克哈特著,何新译:《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商务印书馆1979年。
51 [德]韦伯著,于晓、陈维纲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书店1987年。
52[美]帕尔默、科尔顿著,孙福生等译:《近现代世界史》(三卷),商务印书馆1988年。
53[美]沃勒斯坦著,尤来寅等译:《现代世界体系》(三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000年。
54[美]菲利普•李•拉尔夫等,赵丰等译:《世界文明史》(上下),商务印书馆1999年。
55 [法]米歇尔•博德,吴艾美等译:《资本主义史1500-1980》,东方出版社1986年。
56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57[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8年。
58李植枬主编:《宏观世界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
59 [美]莫里森、康马杰、洛伊希滕堡等著,南开大学历史系美国史研究室译:《美利坚共和国的成长》(上下),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
60 [日]远山茂树等著,邹有恒译:《日本近现代史》(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83年。
61[东德]维纳•洛赫著,北京大学世界近现代史教研室译:《德国史》(三卷),三联书店1976年。
62王觉非主编:《近代英国史》,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63[英]温斯顿•丘吉尔著,薛力敏、林林译:《英语国家史略》,新华出版社1985年。
64张芝联主编:《法国通史》,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
65孙成木等主编:《俄国通史简编》(上下),人民出版社1986年。
66黎澍、蒋大椿主编:《马克思恩格斯论历史科学》,人民出版社1988年。
67[德]黑格尔著,王造时译:《历史哲学》,上海书店1999年版
68[德]克罗齐著,傅任敢译:《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商务印书馆1982年。
69[德]斯宾格勒著,齐世荣等译:《西方的没落》(上下),商务印书馆1962年。
70 [英]柯林武德著,何兆武、张文杰译:《历史的观念》,商务印书馆1997年。
71[英]汤因比著,曹未风译:《历史研究》(四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
72[法]勒高夫等著主编,姚蒙编译:《新史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
73[美]罗宾逊著,齐思和等译:《新史学》,商务印书馆1989年。
74〔法〕马克•布洛赫著、张和声、程郁译:《历史学家的技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
75[英]巴勒克拉夫著,杨豫译:《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76刘知几著,张振佩笺注:《史通笺注》,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年。
77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上下),中华书局1985年。
78赵翼:《廿二史札记》,中国书店1987年。
79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80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北京出版社1999年。
81何兆武、陈启能主编:《当代西方史学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82罗志田主编:《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史学卷》(上下),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
83张舜徽:《中国文献学》,中州古籍出版社1982年。
84洪湛侯:《中国文献学新编》,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
85蒋元卿:《校雠学史》,黄山书社1985年重印本。
86陈垣:《史讳举例》,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
87中国科学院:《中国历史自然地理》,科学出版社1984年。
88邹逸麟主编:《中国历史人文地理》,科学出版社2000年。
89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三联书店1999年。
90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三联书店1999年。
每一个朝代都对天文历法非常关注,所以几千年来每个朝代都有一些天文历法书籍问世,很多天文历法的古籍也有历史中流传了下来,这些年来我也研究了一些古代天文历法,所以收集了古代的非常珍贵稀少的古代天文历法书籍
下面分享一些之前在 古籍阁 中下载到的古代天文历法古籍,可以说是目前网络中最多最全的天文历法古籍大合集
《三垣七政二十八宿周天精鉴 (明)章士纯撰》
《三垣列舍入宿去极集 不著撰者》
《三统术详说 (清)陈澧撰》
《御制历象考成表 (清)允禄》
《御制历象考成后编 (清)乾隆》
《御制历象考成 (清)》
《天经或问 (清)游艺》
《天象源委 (清)张永祚辑》
《天学阐微 (清)王家弼撰》
《天元历理全书 (清)徐发撰》
《周髀算经 (汉)赵君卿》
《周髀算经周髀算经音义 赵君卿注 (宋)李籍撰》
《授时历故 (清)黄宗义撰》
《推步法解 (清)江永撰》
《御定月令辑要 (清)康熙》
《回回历法释例 (明)贝琳撰》
《地球图说 (法)蒋友仁译》
《大清时宪书笺释 (清)缪之晋辑》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
《历代长术辑要 (清)汪曰桢撰》
《清史天文志》
《全史日至源流 (清)许伯政》
《乙巳占 (唐)李淳风撰》
《三才实义天集 (清)周于漆》
《七政推步 (明)贝琳》
《唐月令注全一册李林甫》
《推春秋日食法 (清)施彦士撰 》
《新编遵依司天台经纬历书 (明)陆位校》
《春秋日食辨正(清)王韬撰》
《晋书·律历志》
《步天歌(影印版)》
《民历铺注解惑 (德)汤若望撰》
《玉烛宝典》
《甘石星经》
《神道大编历宗通仪 (明)周述学撰》
《嚣嚣子历镜 (清)胡袭参 方江自辑》
《四时气候集解明李泰》
《交食通轨日食通轨月食通轨四馀通轨五星通轨 不著撰者》
《历象本要 (清)杨文言撰》
《古今推步诸术考 (清)汪曰桢》
《古周髀算经 (汉)赵君卿注》
《周天星位经纬宿度考 不著撰者》
《大统历注 不著撰者》
《天文略 明 蔡汝楠撰》
《宣西通 (清)许桂林撰》
《恒星星座书苏菲》
《授时历议》
《月令解 (宋)张虙》
《浑盖通宪图说 (明)李之藻》
《春秋朔闰至日考 (清)王韬撰》
《春秋日食集证 (清)冯澄撰》
《新制灵台仪象志 (比)南怀仁撰》
《中国史纲要》,翦伯赞主编,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中国古代简史》,张帆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历史学》(大学文科指导书目),李玉、吴宗国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中国历史文选》(修订本)张衍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通史参考书
《国史大纲》,钱穆,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中国文化史导论》,钱穆,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吕著中国通史》,吕思勉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中国通史》,白寿彝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中华二千年史》,邓之诚,中华书局1983年版
《简明中国古代史》,张传玺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版
《中国古代史研究概述》,《中国史研究》编辑部,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中国历史研究专题述评》,胡凡等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讨论集》,《历史研究》编辑部,三联书店1957年版
《中国古代史分期讨论五十年》,林甘泉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中国大历史》,黄仁宇著,三联书店1997年
阅读杂志
《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
文献索引
《中国古代史论文资料索引》,复旦大学历史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中国史研究入门》(上、下),山根幸夫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
《先秦史研究概要》,朱凤瀚、徐勇编,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战国秦汉史论文索引》,张传玺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书目论文索引》,武汉大学图书馆1982年版。
《魏晋南北朝研究论文书目引得》(1912-1969),邝利安编,台湾中华书局。
《东洋学文献类目》,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
先秦篇参考书
《中国文明起源新探》,苏秉琦,三联书店1999年版
《中国早期国家》,谢维扬,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李学勤主编,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郭沫若,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夏商史稿》,孙淼,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
《西周史》,杨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西周史》,许倬云,三联书店1994年版
《先秦史论稿》,徐中舒,巴蜀书社1992年版
《中国奴隶社会史》,金景芳,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春秋史》,童书业,山东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战国史》,杨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古史新探》,杨宽,中华书局1965年版
《先秦两汉史研究》,吴荣曾,中华书局1995年版
《十批判书》,郭沫若,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
《中国古代思想史》第1卷,侯外庐主编,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士与中国社会》,余英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中国青铜时代》,张光直三联书店1999年版
秦汉篇参考书
《秦汉史》,吕思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秦汉史》,林剑鸣,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秦汉史》,翦伯赞,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阎步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先秦两汉史论丛》,韩连琪,齐鲁书社1986年版
《先秦两汉史研究》,吴荣曾,中华书局1995年版
《秦汉问题研究》,张传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秦汉史论集》,高敏,中州书画社1982年版
《秦汉魏晋史探微》,田余庆,中华书局,1993年版
《中国政治制度通史》(10卷)秦汉卷,白刚主编,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祝总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998年版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阎步克,辽宁大学出版社1989、1996年版
《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阎步克,中华书局2002年版
魏晋南北朝篇参考书
《魏晋南北朝史》(上下册),王仲荦,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两晋南北朝史》(上下册),吕思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纲》,韩国磐,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金明馆丛稿初编》,陈寅恪,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陈寅恪,三联书店1954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周一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周一良,中华书局1985年版
《魏晋南北朝论丛》,唐长孺,三联书店1955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唐长孺,三联书店1959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唐长孺,中华书局1983年版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唐长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读史集》,何兹全,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秦汉魏晋史探微》,田余庆,中华书局1993年版
《东晋门阀政治》,田余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魏晋南北朝经济史》,高敏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秦汉官制史稿》(上下册),安作璋、熊铁基,齐鲁书社1984年版
《中国政治制度通史》(10卷本)魏晋南北朝卷,白刚主编,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中古文人生活》,王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理学·佛学·玄学》,汤用彤,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魏晋南北朝文化史》,罗宏曾,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隋唐篇参考书
《隋书》:《高祖纪》、《炀帝纪》、《百官志》、《食货志》,及相关列传。
《旧唐书》、《新唐书》:《高祖本纪》、《太宗本纪》、《则天皇后本纪》、《玄宗本纪》、《地理志》、《职官志》(《百官志》)、《食货志》、《兵志》,及有关列传。
《资治通鉴》(隋唐部分)。
《隋唐五代史纲》,韩国磐,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陈寅恪,中华书局1977年9月版。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陈寅恪,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版。
辽宗夏金篇参考书
《辽史》:《太祖本纪》、《太宗本纪》、《圣宗本纪》、《营卫志》、《兵卫志》、《百官志》、《食货志》,及相关列传。
《宋史》:《太祖本纪》、《太宗本纪》、《神宗本纪》、《徽宗本纪》、《高宗本纪》、《理宗本纪》、《地理志》、《职官志》、《食货志》、《兵志》,及相关列传。
《金史》:《太祖本纪》、《太宗本纪》、《海陵本纪》、《世宗本纪》、《食货志》、《百官志》,及相关列传。
《两宋政治经济问题》,邓广铭、漆侠,知识出版社1988年版。
《宋史》,陈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辽史简编》,杨树森,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金史简编》,张博泉,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辽夏金经济史》,漆侠、乔幼梅,河北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元朝篇参考书
《元史》:《太祖本纪》、《太宗本纪》、《世祖本纪》、《顺帝本纪》、《地理志》、《百官志》、《食货志》,及相关列传。
《邵循正历史论文集》(蒙古史、元史部分),邵循正,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9月版。
《元朝史》,韩儒林主编,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元史》,周良霄、顾菊英,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明清篇参考书
《明史》:《太祖本纪》、《成祖本纪》、《英宗本纪》、《武宗本纪》、《神宗本纪》、《庄烈帝本纪》、《职官志》、《食货志》、《兵志》、《地理志》,及相关列传。
《清史稿》:《太祖本纪》、《太宗本纪》、《世祖本纪》、《圣组本纪》、《世宗本纪》、《高宗本纪》、《职官志》、《食货志》、《兵志》、《地理志》,及相关列传。
《明清史讲义》,孟森,中华书局1981年版。
《明清史论著集刊》、《续编》,孟森,中华书局1984年版、1986年版。
《明史新编》,傅衣凌主编,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简明清史》,戴逸主编,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明清史论著合集》,商鸿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清史新考》,王锺翰,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明清史新析》,韦庆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专题参考书
《中国政治制度通史》(10卷)秦汉、魏晋南北朝卷,白刚主编,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祝总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998年版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阎步克,辽宁大学出版社1989、1996年版
《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阎步克,中华书局2002年版
《秦汉官制史稿》(上下册),安作璋、熊铁基,齐鲁书社1984年版
《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甲部、乙部,严耕望,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0年版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瞿同祖,中华书局1991年版
《秦汉法律与社会》,于振波,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魏晋南北朝经济史》,高敏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中国思想史》第一、二、三卷,侯外庐主编,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葛兆光,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十批判书》,郭沫若,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
《士与中国文化》,余英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汉代思想史》,金春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汉代政治与春秋学》,陈苏镇,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
《理学·佛学·玄学》,汤用彤,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郭象与魏晋玄学》,汤一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中古文学史论》,王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始创于1899年京师大学堂设立之史学堂,是中国最著名的历史学研究机构,也是近代中国最早的国立史学高等教育机构。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1998年即获全国首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目前设立有中国史、世界史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招收历史学、世界史两个专业本科生。有历史学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含3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1个博士后流动站,10个教学科研实体,20个挂靠的研究虚体机构,2个藏书30多万册并有珍本、善本等特藏的专业图书分馆。
师资岗位向国内外开放竞争,择优选用一流人才。目前一大批占有广阔学术前沿的中年教师已成为主力,一代史学新秀正在茁壮成长。教师中有过6位现任和曾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田余庆、何芳川、朱凤瀚、罗志田、钱乘旦、李剑鸣),4位北大文科资深教授,现有4位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马克_、阎步克、钱乘旦、李剑鸣),5位教育部“长江学者”,1位国家级教学名师,5位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1位教育部跨/新世纪人才,大多数学科方向都有国内外公认的学术带头人。
全书名为《逸周书·谥法解》,但你说的是白话文。
这并不是告诉人字的含义,而是“中国古代谥法”,类似书籍还有很多,例如《谥法解》、《某某某·谥法解》等……
这种书估计现在很少了,即使有也很贵,亦或杂版,建议你在网上看看,能有不错的效果。
现在我简单说一些常见的:
惟周公旦、太公望开嗣王业,建功于牧野,终将葬,乃制谥,遂叙谥法。谥者,行之迹;号者,功之表;古者有大功,则赐之善号以为称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名谓号谥。
民无能名曰神。不名一善。实际上,后世很多都是反用,例如明神宗
靖民则法曰皇。靖安。
德象天地曰帝。同于天地。
仁义所往曰王。民往归之。
立志及众曰公。志无私也。
执应八方曰侯。所执行八方应之。
赏庆刑威曰君。能行四者。
从之成群曰君。民从之。
扬善赋简曰圣。所称得人,所善得实,所赋得简。
敬宾厚礼曰圣。厚于礼。
照临四方曰明。以明照之。
谮诉不行曰明。逆知之,故不行。 谮:zèn
经纬天地曰文。成其道。
道德博闻曰文。无不知。
学勤好问曰文。不耻下问。
慈惠爱民曰文。惠以成政。
愍民惠礼曰文。惠而有礼。 愍:mǐn
赐民爵位曰文。与同升。
绥柔士民曰德。安民以居,安士以事。
谏争不威曰德。不以威拒谏。
刚强直理曰武。刚无欲,强不屈。怀忠恕,正曲直。
威强敌德曰武。与有德者敌。
克定祸乱曰武。以兵征,故能定。
刑民克服曰武。法以正民,能使服。
夸志多穷曰武。大志行兵,多所穷极。
安民立政曰成。政以安定。
渊源流通曰康。性无忌。
温柔好乐曰康。好丰年,勤民事。
安乐抚民曰康。无四方之虞。
合民安乐曰康。富而教之。
布德执义曰穆。故穆穆。
中情见貌曰穆。性公露。
容仪恭美曰昭。有仪可象,行恭可美。
昭德有劳曰昭。能劳谦。
圣闻周达曰昭。圣圣通合。
治而无眚曰平。无灾罪也。 眚:shěnɡ,眚,目病生翳也。――《说文》
执事有制曰平。不任意。
布纲治纪曰平。施之政事。
由义而济曰景。用义而成。
耆意大虑曰景。耆,强也。 耆:qí
布义行刚曰景。以刚行义。
清白守节曰贞。行清白执志固。
大虑克就曰贞。能大虑非正而何。
不隐无屈曰贞。坦然无私。
辟土服远曰桓。以武正定。
克敬动民曰桓。敬以使之。
辟土兼国曰桓。兼人故启土。
能思辩众曰元。别之,使各有次。
行义说民曰元。民说其义。
始建国都曰元。非善之长,何以始之。
主义行德曰元。以义为主,行德政。
圣善周闻曰宣。闻,谓所闻善事也。
兵甲亟作曰庄。以数征为严。
睿圉克服曰庄。通边圉,使能服。
胜敌志强曰庄。不挠,故胜。
死于原野曰庄。非严何以死难。
屡征杀伐曰庄。以严厘之。
武而不遂曰庄。武功不成。
柔质慈民曰惠。知其性。
爱民好与曰惠。与谓施。
夙夜警戒曰敬。敬身思戒。
合善典法曰敬。非敬何以善之。
刚德克就曰肃。成其敬使为终。
执心决断曰肃。言严果。
不生其国曰声。生于外家。
爱民好治曰戴。好民治。
典礼不愆曰戴。无过。 愆:qiān,愆,过也。――《说文》
未家短折曰伤。未家,未娶。
短折不成曰殇。有知而夭殇。
隐拂不成曰隐。不以隐括改其性。
不显尸国曰隐。以闲主国。
见美坚长曰隐。美过其令。
官人应实曰知。能官人。
肆行劳祀曰悼。放心劳于*祀,言不修德。
年中早夭曰悼。年不称志。
恐惧从处曰悼。从处,言险圮。
凶年无谷曰荒。不务耕稼。
外内从乱曰荒。家不治,官不治。
好乐怠政曰荒。*于声乐,怠于政事。
在国遭忧曰愍。仍多大丧。
在国逢□曰愍。兵寇之事。
祸乱方作曰愍。国无政,动长乱。
使民悲伤曰愍。苛政贼害。
贞心大度曰匡。心正而用察少。
德正应和曰莫。正其德,应其和。
施勤无私曰类。无私,唯义所在。
果虑果远曰明。自任多,近于专。
啬于赐与曰爱。言贪□。
危身奉上曰忠。险不辞难。
克威捷行曰魏。有威而敏行。
克威惠礼曰魏。虽威不逆礼。
教诲不倦曰长。以道教之。
肇敏行成曰直。始疾行成,言不深。
疏远继位曰绍。非其弟过得之。
好廉自克曰节。自胜其情欲。
好更改旧曰易。变故改常。
爱民在刑曰克。道之以政,齐之以法。
除残去虐曰汤。
一德不懈曰简。一不委曲。
平易不訾曰简。不信訾毁。
尊贤贵义曰恭。尊事贤人,宠贵义士。
敬事供上曰恭。供奉也。
尊贤敬让曰恭。敬有德,让有功。
既过能改曰恭。言自知。
执事坚固曰恭。守正不移。
爱民长弟曰恭。顺长接弟。
执礼御宾曰恭。迎待宾也。
芘亲之阙曰恭。修德以盖之。
尊贤让善曰恭。不专己善,推于人。
威仪悉备曰钦。威则可畏,仪则可象。
大虑静民曰定。思树惠。
纯行不爽曰定。行一不伤。
安民大虑曰定。以虑安民。
安民法古曰定。不失旧意。
辟地有德曰襄。取之以义。
甲胄有劳曰襄。亟征伐。
小心畏忌曰僖。思所当忌。
质渊受谏曰厘。深故能受。
有罚而还曰厘。知难而退。
温柔贤善曰懿。性纯淑。
心能制义曰度。制事得宜。
聪明睿哲曰献。有通知之聪。
知质有圣曰献。有所通而无蔽。
五宗安之曰孝。五世之宗。
慈惠爱亲曰孝。周爱族亲。
秉德不回曰孝。顺于德而不违。
协时肇享曰孝。协合肇始。
执心克庄曰齐。能自严。
资辅共就曰齐。资辅佐而共成。
甄心动惧曰顷。甄精。
敏以敬慎曰顷。疾于所慎敬。
柔德安众曰靖。成众使安。
恭己鲜言曰靖。恭己正身,少言而中。
宽乐令终曰靖。性宽乐义,以善自终。
威德刚武曰圉。御乱患。
弥年寿考曰胡。久也。
保民耆艾曰胡。六十曰耆,七十曰艾。
追补前过曰刚。勤善以补过。
猛以刚果曰威。猛则少宽。果,敢行。
猛以强果曰威。强甚于刚。
强义执正曰威。问正言无邪。
治典不杀曰祁。秉常不衰。
大虑行节曰考。言成其节。
治民克尽曰使。克尽无恩惠。
好和不争曰安。生而少断。
道德纯一曰思。道大而德一。
大省兆民曰思。大亲民而不杀。
外内思索曰思。言求善。
追悔前过曰思。思而能改。
行见中外曰悫。表里如一。
状古述今曰誉。立言之称。
昭功宁民曰商。明有功者。
克杀秉政曰夷。秉政不任贤。
安心好静曰夷。不爽政。
执义扬善曰怀。称人之善。
慈仁短折曰怀。短未六十,折未三十。
述义不克曰丁。不能成义。
有功安民曰烈。以武立功。
秉德尊业曰烈。
刚克为伐曰翼。伐功也。
思虑深远曰翼。小心翼翼。
外内贞复曰白。正而复,终始一。
不勤成名曰灵。任本性,不见贤思齐。
死而志成曰灵。志事不□命。
死见神能曰灵。有鬼不为厉。
乱而不损曰灵。不能以治损乱。
好祭鬼怪曰灵。渎鬼神不致远。
极知鬼神曰灵。其智能聪彻。
杀戮无辜曰厉。
愎很遂过曰刺。去谏曰愎,反是曰很。
不思忘爱曰刺。忘其爱己者。
蚤孤短折曰哀。早未知人事。
恭仁短折曰哀。体恭质仁,功未施。
好变动民曰躁。数移徙。
不悔前过曰戾。知而不改。
怙威肆行曰丑。肆意行威。
壅遏不通曰幽。弱损不凌。 壅(形声。从土,雍声。本义:塞。阻塞;阻挡)壅,障也。――《广雅》yōnɡ
蚤孤铺位曰幽。铺位即位而卒。
动祭乱常曰幽。易神之班。
柔质受谏曰慧。以虚受人。
名实不爽曰质。不爽言相应。
温良好乐曰良。言其人可好可乐。
慈和遍服曰顺。能使人皆服其慈和。
博闻多能曰宪。虽多能,不至于大道。
满志多穷曰惑。自足者必不惑。
思虑不爽曰厚。不差所思而得。
好内远礼曰炀。朋*于家,不奉礼。
去礼远众曰炀。不率礼,不亲长。
内外宾服曰正。言以正服之。
彰义掩过曰坚。明义以盖前过。
华言无实曰夸。恢诞。
逆天虐民曰抗。背尊大而逆之。
名与实爽曰缪。言名美而实伤。
择善而从曰比。比方善而从之。
隐,哀也。景,武也。
施德为文。除恶为武。辟地为襄。服远为桓。刚克为僖。
施而不成为宣。惠无内德为平。乱而不损为灵。由义而济为景。余皆象也。以其所为谥象其事行。
和,会也。勤,劳也。遵,循也。爽,伤也。肇,始也。怙,恃也。享,祀也。胡,大也。秉,顺也。就,会也。锡,与也。典,常也。肆,放也。康,虚也。睿,圣也。惠,爱也。绥,安也。坚,长也。耆,强也。考,成也。周,至也。怀,思也。式,法也。布,施也。敏,疾也,速也。载,事也。弥,久也。
看完咯撒```那就给我分吧`~!
1、《美的历程》,李泽厚著:这书最大的优点就是通俗易懂,而且李泽厚先生的文笔极好,文章写得极美,也正是这种优美有些地方反而显得不太严谨,但绝不影响该书成为学习美术史的入门书。
2、《中国工艺美术史》,田自秉著:作者是前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老教授,现在的工艺美术史多如牛毛,当然了,历史就那么多东西,任何人都能列举一下,写本书,但是田自秉先生的这本书写得非常全面,条理清楚,尤其是在工艺制作方面论述的很清楚,可以做为教材使用。
3、《外国工艺美术史》,张夫也著。
4、《金枝》,詹 弗雷泽著:读大学的时候,老师推荐的,光看这名字,本以为这书是一本土的掉渣的中国人写的,名字够土,但翻开后,却发现这本书的精彩。这是关于原始宗教和巫术研究的书,内容异常丰富,读过后,我最大的疑问就是弗雷泽是怎样得到这些原始宗教和巫术的第一手材料的?他列举了太多不 为人知的稀奇古怪原始小部落的风俗习惯,这本书也是我的最爱。
5、贡布
本文2023-08-04 18:31:4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3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