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教历史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4浏览:4收藏

印度佛教历史,第1张

1在印度佛教历史上,对传播佛教事业有大贡献的国王是谁

著名的有下列4位: 1 频婆娑罗王,他是摩竭陀国的国王,为了协助佛弘扬佛法,他在他的京城王舍城建筑竹林精舍,以供佛讲经说法。

2•波斯匿王,他是中印度侨萨罗国的国王,他皈依佛之后,即成为一位忠诚的大护法。 3阿育王,为古印度摩竭陀国的国王,意译为无忧王,于公元前270年间,统一全印度,初奉婆罗门教,肆其暴行、杀戮兄弟、大臣,及无数人民,后来改信佛教,成为大护法,兴慈悲,施仁政,于国内兴建无数的大寺和宝塔,而且还派遣宣教师,到四方去传教,使佛教发扬于国外。

4•迦腻色迦王,原为大月氏人,征服印度北部,自立 为王。他初不信佛教,到晚年才皈依三宝,且发心召集举行第4次经典之结集,造寺建塔,保护三藏经典,把佛经镌刻于赤铜片中,珍藏起来,以免散失, 故其功绩与阿育王并称。

2印度佛教产生的历史背景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由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 悉达多所创,因为他属于释迦 (Sākya)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

相传释迦牟尼14岁那年曾驾车出游,在东南西三门的路上先后遇着老人、病人和死尸,亲眼看到那些衰老、清瘦和凄惨的现象,非常感伤和苦恼便萌发了出家修道的想法。29岁(一说19岁)时,他不顾父王的多次劝阻,毅然离开妻儿,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道。

后来他渡过尼连禅河,来到伽耶城外的荜钵罗树(后称菩提树)下,沉思默想,终于恍然大悟,确信已经洞达了人生痛苦的本源,他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苦的根源在于人有欲望,因此只有消灭欲望,忍耐顺从,刻苦修行,才能达到“极乐世界”。这标志着他觉悟成道,成了佛。

释迦牟尼成佛后,开始他的传教活动。所到之处,专心讲道。奠定了原始佛教基本教义,并组成了传教的僧团。常随弟子据说有1250人,著名的有大迦叶、舍利弗、目犍连、阿难陀、优婆离等十大弟子。佛、法、僧这佛教的三宝已具备,佛教正式形成。

3古印度佛教发展历程

教衰落的原因在于印度教的崛起和 教对印度的入侵,

要知道,在古印度的正统教派是印度教,而佛教只是异端教派。所以印度佛教自戒日王死了以后便开始走下坡路,并始终被印度教所打压排斥。

而 在622年创立 教直到750年,佛教信仰范围被逐渐蚕食,中亚的佛教徒完全改信了 教。并在公元9-13世纪, 人和突厥人不断地入侵印度的情况下,佛教在印度彻底的消亡了。

好像是知道20世纪50年代,才又开始恢复,但是可以看出信奉佛教人的阶级:首陀罗!!不可接近的人群。所以,佛教在印度重新发展比较艰难。

转载

4印度佛教的起源

佛教的起源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天竺),相传于公元前六世纪由北天竺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长子悉达多·乔答摩所创立,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悉达多传说生于公元前565年,死于公元485年,活了大约八十岁,大致与我国的孔子同时。因他是释迦族人,所以后来他的弟子又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的圣人。

佛教是在古印度奴隶制度下,社会极为动荡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当时的印度社会生产力已发展到普遍使用铁器,农业生产的水平有了提高,手工业和商业也随之发达起来,一批城镇小邦兴起(迦毗罗卫国就是当时的一个小邦),经常互相侵并,发生冲突。

在政治上,雅利安人自中亚细亚进入印度河流域,征服了土著民族后,创立了野蛮的种姓制度。种姓制度把人分为四等,掌握祭祀文教的僧侣(称为婆罗门)为最高的社会阶层,奴隶(称为首陀罗)是最 的阶层。

首陀罗是非雅利安人,受着极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被婆婆罗门随意驱逐甚至残害。这种不平等的种姓制度,不仅被订在法律中,还神圣不可动摇地规定在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婆罗门教义中。

当时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集中反映在种姓制度问题上,形成了尖锐复杂的斗争,导致社会动荡,生产下降,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得不到温饱和安定。痛苦、失意、无望、颓废是当时一般的社会情绪。

这种社会情绪也使作为一个小邦王子的悉达多受到感染,他思想日益苦闷,产生了消极厌世的念头,不愿继承五位,便外出寻道。开初他也想从婆罗门教中皖出解除苦难的方法,但终于不合心意,便舍弃了婆罗门教,闭居山林 。

经过几年的冥思苦想,一天他坐在一棵毕钵罗树(后被称为菩提树。菩提就是“觉悟”的意思。)

下终于悟出了解脱苦难之道,便宣布自己成了佛了。后来他便到中天竺各地进行传教活动,组成僧侣集团,逐渐形成了佛教。

到他死的时候,佛教在社会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 佛教的教义是一个相当庞大、精细的唯心主义体系,后来由于不断的传播,发展成为许许多多不同的流派,教义就显得更为杂乱了。

“四谛”是佛教的基本教义之一。据称是释迦牟尼最初说教的内容。

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谛”是真理的意思,四谛就是佛教的“四大真理”。

所谓“苦谛”,就是说人世间一切都是苦的,人生一世会遇到生、老、病、死……十六苦(或说八苦),没有丝毫乐处,引导人们去厌恶人世。所谓“集谛”,指造成世间人生及其苦痛的原因(“集”是“原因”的意思)找来找去佛教徒找到了两条原因:一条叫“业”(干事情),这是致苦的正因;一条是“惑(烦恼)”,这是致苦的助因。

业和惑产生出无数苦果,如果断绝业和惑,苦果自然随之断绝,就可以达到“寂灭为乐”的境界,这就叫“灭谛”。要达到这种理想的境界,就必须修道,这就是“道谛”。

佛教所说的“道”就是涅盘之道。所谓“涅盘”译义为灭、灭度、寂灭、圆寂、不生、无为、安乐、解脱等等,实际就是死的化名(这种化名多至六七十个)。

佛教修行,以涅盘为极目的,其实就是引导人们去求死。四谛之中,苦、灭二谛尤为重要。

人生最苦,涅盘最乐,这就是佛教的基本思想。是最脆弱、最怯懦的思想。

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一点也不敢触动,仅以消极厌世和追求死亡的说教来麻痹人民的斗争意志。苦谛以生老病死等作为人生中最大的苦难,认为任何人都不可能逃脱这些苦难,穷人是这样,富人也是这样,这就很巧妙地掩盖了阶级矛盾,抹煞了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是造成被压迫人民痛苦的根源。

这种说教当然是对剥削阶级有利的。诚然,剥削阶级也会遇到生老病死等问题,但他们是从剥削阶级的贪欲本性来考虑这类问题的,即如何才能长寿,如何在来生来世也能保住荣华富贵的地位等等。

而这种说教,不仅迎合了剥削阶级的贪欲心理,还为他们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只要剥削阶级在纵情享受的同时,分出一部分财物施给寺庙,就可以得到极大的福报。

“施佛塔庙,得千倍报;布施沙门,得百倍报。”佛教正是这样向剥削阶级廉价地出售进入天国的门票。

佛教在进一步分析苦难和造成苦难的原因时,提出了“十二因缘”说。认为世界上各种现象的存在都是依赖于某种条件的,离开了条件,也就无所谓存在。

人生命的起源和过程也是依赖于条件的,这就是十二因缘。即无知(“无明”)引起意志(“行”),由意志引起了精神统一体的“识”,由识引起身体的精神和肉体(“名色”),有了名和色,就形成了眼、耳、鼻、舌、身、意(心)等感觉器官的“六处”,六处引起和外界接触(“触”),由触引起感受(“受”),由受引起贪爱(“爱”),由爱引起对外界事物的追求索取(“取”),由取引起生存的环境(“有”),由有引起“生”,再由生引起了“老死”。

所以说到底,人生的痛苦是由无明引起的,只有消除了无明,才能获得解脱。佛教经典又把十二因缘说解释为“三世因果报应”说。

即:无明、行是过去因,感现在果;识、名色、六处、触、受是现在果;爱、取、有是现在因,感未来果;生、老死是未来果。宣扬人们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各。

5请说明中国佛教与印度佛教的历史联系

印度的佛教 和 中国的佛教都属于改良佛教

和以前的原始佛教是不一样的

如果说他们之间的联系的话,就是两个不同的改良分支

真正的佛教在印度已经失传了,现在在他们那边的是结合了婆罗门教和其他一些宗教的新教

叫做印度教,和历史上的原始佛教没有什么关系了!

如果说中国佛教和印度原始佛教的关系的话

那么就是在释迦牟尼涅槃以后,有过两次比较大的佛教改良

其实那个时候就已经面目皆非了

以前的佛教是以释迦牟尼为主尊来供奉的

现在的却是多佛的信仰

从基本的戒律到整个的修持方法参悟状态都有很大的区别

如果说历史联系的话,就是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但在印度却消失了

到了中国以后的佛教也不是原始的印度佛教,而是经过改良的佛教

和现在的东南亚佛教也都是不一样的

6古印度佛教发展历程

教衰落的原因在于印度教的崛起和 教对印度的入侵,要知道,在古印度的正统教派是印度教,而佛教只是异端教派。

所以印度佛教自戒日王死了以后便开始走下坡路,并始终被印度教所打压排斥。而 在622年创立 教直到750年,佛教信仰范围被逐渐蚕食,中亚的佛教徒完全改信了 教。

并在公元9-13世纪, 人和突厥人不断地入侵印度的情况下,佛教在印度彻底的消亡了。好像是知道20世纪50年代,才又开始恢复,但是可以看出信奉佛教人的阶级:首陀罗!!不可接近的人群。

所以,佛教在印度重新发展比较艰难。 转载。

7有谁能说说印度佛教的历史

印度教《奥义书》关于永恒真理的偏见,部分反映了帝国兴起前的那个时代世界所遇到的麻烦。

一个混合型的印度正在浮现,它包括建立更大的国家,以及随它们而来的战争规模的扩大。英雄骑士和贵族特权时代屈从于强权政治,很多人通过探索来世,包括从日常生活痛苦解脱出来的手段,来寻求安慰或逃避严苛现实。

佛教和耆那教的创立者,大概是公元前6世纪的人物,开始探讨这样的途径,并起来反对印度教日益增强的程式化及婆罗门教士种姓的支配地位。这两种宗教都极力主张通过不求助祭司或仪式的默想和克己,达到独立接近真 理。

两者都认为人人平等,拒绝种姓差别及其代表的等级制度。但佛教和耆那教乃由印度教演变而来,仍相信印度教的法、业、轮回(转世)、解脱(涅盘,或与神的结合)、献身和非暴力或尊重生灵。

两者都拒绝印度教神只的民间形象,但重新肯定印度教基本的一神论,和它对造物主和伟大生命链条的非人格化崇拜。 耆那教 一个名叫大雄(约公元前546~前468)的人创立了笃信苦修的耆那教,大雄自己就裸体出行,最后绝食至死。

耆那教重申印度教尊重一切生灵的学说,甚至今天,虔诚的耆那教徒为避免吸入昆虫而带面罩,因担心伤害土壤中的生命而拒绝从事耕种。所以他们投身商贸而变得富有,他们在商人的传统故乡古吉拉特邦占多数。

乔答摩佛陀 佛教的创始人于公元前563年前后诞生在尼泊尔的喜马拉雅山麓小丘地区,其父为释迦氏族小王(邦主)。他姓乔答摩,名悉达多,但后来又被人称为释迦牟尼(“释迦族的圣人”)和悉达多王子。

29岁前,他过着一个王子的常规生活,尽享世俗欢乐。19岁时与一位美丽的公主结婚,有了一个儿子。

人们在他死后关于他及其他宗教人物编织的十分详尽的传说大致就是这样说的。我们还知道他成年后成为一个苦修者,多年云游讲学,招收了一批追随者,创立了一个宗教体系,于公元前485到公元前480年间年届80岁时死去。

这就是关于他的较可靠生平情况的全部。后来经过渲染的有关他传奇一生的故事也很重要,因为它影响了印度以东大片地区一代又一代数百万亚洲人的生活。

根据这个故事(最简略的形式),悉达多王子心中充满了难以言表的不满,一天离宫外出漫步,相继遇到一位衰弱老者、一个满身脓疮高烧发抖的病人、一具正被运往火葬场的尸体(印度教徒总是焚化死者)和一个手捧讨饭钵身着简朴黄袍而又面带宁静及内心喜悦神情的云游萨图(圣人)。有感于凡人的痛苦和人间欢乐的空虚,带着苦修的希望,他毅然离开宫室,抛妻弃子,到处云游乞讨,探求真理。

他除了一个粗糙的木钵(为了乞讨勉强糊口的食物)和破衣外,已经一无所有。一连几年,他云游各处,因禁食而体衰,直到他决定在一棵大菩提树下通过认真冥思默想来解答人生苦难之谜。

他受到魔的引诱,被许以财富、权力和肉体快乐,均不为所动。49天后,他顿悟玄机,达到成道的境界。

从这一刻起,他开始被称为佛陀或悟道者。之后不久,他在恒河流域中部的巴纳拉斯(今瓦腊纳西)第一次布道,并从此带领他的追随者巡回布道度过余生。

这门新宗教教义的基础是第一次布道宣布的《四谛》:(1)生命充满了悲伤、不幸、挫折、无常和不平(苦);(2)所有这些均由欲望、贪心和生存冲动所引起;(3)要终止苦,人必须断绝欲望,成为无欲者;(4)无欲境界可通过规范“正当行为”的八正道而达到。 忠实遵循首次布道所提正道的人可以达到涅盘,即通过避免再生轮回而从凡间痛苦中解脱,使灵魂进入与心灵之神的极乐的融合,就像佛陀死时那样。

然而,如此献身和对真理的如此领悟是罕见的,因此,虽然佛陀没有指示,佛教却采纳了印度教关于业的观念:不够忠实的人渐次再生为与其最后转世行为相适应的生存形式。八正道定义的“正当行为”是:善待一切生灵、纯洁内心、诚实、慈悲、不吹毛求疵、不猜忌、不仇恨、不诉诸暴力。

此外还要加上不杀生、不偷窃、不通奸、不说谎、不诽谤、不饶舌、不献媚等特别戒律,否则就是偏离正道。佛陀本人教导的记述收集在叫做《三藏》的典籍中。

关于佛陀生平德行的传说和有关事件的文学作品,以及对佛学教导的注释也为数不少,所有这些在很多方面与基督教的《新约》相近。对佛陀的遗物(舍利),如可疑的牙齿和毛发的崇拜,也成为佛教法事的一部分,这也与后来的基督教一样。

与基督教一样,佛教在它存在的最初几百年内,一直是少数人的宗教,后来,它那原始教导的艰深难懂有所减轻,以适应更多的追随者。阿育王(在位时期约公元前269~约前232)的改信佛教,推进了佛教向大众宗教的转变,开始了佛教向外的传播,先传到锡兰和东南亚,后经由西亚传到中国、朝鲜和日本。

在印度境内,佛教流行了几百年,但从公元100年左右达到极盛之后即开始缓慢衰退。对很多人来说,佛教与印度教的差别逐渐模糊,除几项寺院制度和某些非神职皈依者外,佛教实际上已慢慢并入印度教。

许多印度教徒把佛教对感觉世界的排斥看成是“生命之否定”,并回归到他们自己的宗教对生命的肯定。恒河中游宗教腹地的残余佛教中心和寺庙被摧毁,少数幸。

佛教,也就是佛所说教的法,也就是佛法,可以说它是古印度的科学,也可以说是精神慰藉,因为佛法是包容一切的。现在的佛法是由释迦摩尼佛讲的。佛者觉也,佛讲法是教人离苦得乐。所以佛法是对机的

如今佛教在很多地方都非常的盛行,虽然都称之为佛教,但是也都有其区别,当然这样的区别也都是由于自身环境所产生的差距,汉传佛教与印度佛教之间就会有着不同程度的区别。汉传佛教大多数是入主中国之后,由于自身生活环境以及生活习俗的原因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当然印度佛教与汉传佛教之间也有着大部分的相似之处。

一、逐渐改良,逐渐完善

对于汉传佛教来说,与印度佛教在最初并没有十分大的差距,但是由于我国生活环境的原因以及各个僧人生活环境的特征便发生了一些变化。在最初汉传佛教是并没有吃素这一方面的要求,但是由于一位僧人,在吃荤之时有不好的反映,所以在那时起皇帝便明令下旨佛教僧人不可以吃荤,所以也将此习俗延迟至今,让汉传佛教有了自己独特的特色,且与其他的佛教发生了不同的变化。

二、传统第一,没有改变

印度佛教一直以来都传承着最传统的佛教,所以对于佛教没有任何的改变,当然在当时佛教所有的传承都有保留,所以很多时候大家也都认为印度佛教也正是最传统的佛教。对于每一个国家来说,根据自身的发展以及需求都会有不同的改变,所以很多时候也有大部分的人都非常理解印度佛教的传承,毕竟对于印度来说自己是一个非常保守的国家,所以对于自己所信仰的宗教也都会有所保留。

无论佛教是否有改变,都会由于自身的原因让大家信仰,当然这也正是因为一直以来大家对于宗教的保护,很多时候大家都非常尊重每一个人所信仰的宗教,毕竟对于很多人来说,自己的信仰便是自己生活下去的最大动力,佛教的传承在我国也是非常传统的。

《大唐西域记》。《大唐西域记》,简称《西域记》,为唐代著名高僧唐玄奘口述,门人辩机奉唐太宗之敕令笔受编集而成。《大唐西域记》共十二卷,成书于唐贞观二十年(646年),为玄奘游历印度、西域旅途19年间之游历见闻录。其中,包括玄奘游学五印,大破外道诸论的精彩片段,高潮迭起。有同名电视剧《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记载了玄奘亲身经历和传闻得知的一百三十八个国家和地区、城邦,包括今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中亚地区、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地的情况。书中各国的排列,基本上以行程先后为序:卷一所述从阿耆尼国到迦毕试国,即从中国新疆经苏联中亚抵达阿富汗;卷二为印度总述,并记载了从滥波国到健驮罗国,即从阿富汗

该书对研究古代中亚及南亚的历史,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玄奘的记述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印度的史料,如关于古代印度的地理、政治、赋役等状况;关于杰出的梵文文法学家波尼尼;关于印度历史上著名的毗卢择迦王、阿育王、迦腻色迦王等,该书都提供了很宝贵的史料。所述佛教史上几次著名的结集,大、小乘部派的分布,一些著名佛教学者的活动等,更是印度佛教史研究的难得资料。该书也是中亚和南亚考古不可或缺的参考文献,考古学家曾根据书中提供的线索,发掘和鉴定了许多有重要价值的历史遗址和文物。印度著名的那烂陀寺遗址,就是据该书提供的线索发掘和复原的。所以说《大唐西域记》是研究古代印度和中亚地区历史和佛教典籍的重要作品。

古印度宗教众多,先后兴起了婆罗门教,佛教,耆那教和其他较小宗教,因而相应出现了婆罗门教法和佛教法每一种法又有各种不同的渊源,如婆罗门教法的吠陀经,法经,法典,佛教法的三藏,这两种法的渊源又有交叉,如婆罗门教法的主要渊源《摩奴法典》又是佛教法的渊源之一

印度古代通用的语言是梵语(Sanskrit),属印欧语系印度雅利安语支,主要流行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14世纪。梵语是一种“雅语”。与它相对应的一种语言叫“俗语”(Prakrit),又称婆罗克利特语,是各地方语言的总称。它与梵语不同,具有明显的地方特征。 除上述语言外,古印度还有一种语言叫巴利语(Pali),它是从公元前6世纪由吠陀语发展而来,它属印欧语系印度雅利安语支。它是一种书面语言,见于佛教经典,后来随着佛教的传播而流传到缅甸、泰国、斯里兰卡等国。公元6至12世纪时,北印度流行一种语言叫阿婆布朗希语(Apabhrans),是一种交际和文学语言,到公元10世纪时发展成整个北印度的语言,印地语是由它发展而来的一种语言。

印度的语言发展,详情请看参考资料

都知道,佛教是全球最古老的几大宗教之一,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佛教超越了时空和文化的藩篱在世界各地辗转,散发着欣欣向荣的生命之光。而且,佛教的法则讲究缘起缘灭,预示着生命的无常,提醒我们活在当下的重要性。

此外,佛教的教主只有一人,那就是“释迦牟尼佛”。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佛教被人为分裂成了很多种,如:南传的、北传的,汉传的、藏传的;大乘、小乘;男众、女众;在家、出家等,花样繁多。

汉传佛教就是印度佛教与中国中原地区文化融合的产物,和藏传佛教一样都属于大乘佛教。虽然,在几千年的传播和发展中,它与当地文化习俗相结合,但汉传佛教却有其独特的特点,与印度佛教和日本佛教有着显著的不同。

其实,汉传佛教的特点,可以从外在形式上加以区分,中国的僧人都姓“释”,比如: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这是因为佛教刚传入中国时,晋朝高僧道安大师觉得保留俗名不符合僧人“四江入海,无复河之名;四姓出户,同姓释”的初衷,所以,后世僧侣都改姓“释”了。

此外,中国佛教的特点是僧侣不吃素,这与日本的佛教不同。日本佛教没有素食戒律,印度佛教和东南亚佛教也没有素食戒律,所以,素食戒律是中国佛教的本土化特征。因为,早期佛教在印度兴起之时,佛教教徒的乞讨是不分荤素的,只要是施舍的都会吃。所以,在后来的发展中,荤素没有区别。

只有在佛教传入中国后,统治者在信仰佛教时,才增加了自己的信仰偏好。

据说,梁武帝很尊重佛教,当他为母亲做法事的时候,他看到皇宫里的僧侣因吃肉有伤哀悼,于是,下令不许任何出家人吃肉。因此,中国佛教即汉传佛教和其它佛教,传承下来了不吃荤的特点。而且,在西藏流行的藏传佛教中,也没有素食戒律。由此可见,佛教的发展对当地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

在西汉末东汉初之时,印度佛教传入到了中原地区,之后,经过长期的传播与发展,已经发展成为了一种本土化的中国佛教。虽然,中国佛教在教义上是从印度佛教中衍生出来的,但是,在宗教形式、分支、学科等方面,却不同于印度的第一批佛教。

此外,汉传佛教在中国已经传播了上千年,是许多流派和分支的发展,这一点也不同于印度佛经。

但中国佛教的四菩萨,却是本土化的产物。取自《印度经》中的“菩提萨埵”,意思是求道者、求声者、求命者,称为“三佛”。

而且,中国佛教的四大菩萨是: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和地藏菩萨。这四位菩萨在中原地区很有名,只要人们信仰中国佛教,就会崇拜这四位菩萨。

因为,这四位菩萨代表着不同的含义,有的人信仰文殊菩萨,代表聪明智慧,多供奉于书香之家。观音菩萨代表慈悲,通过《西游记》的普及,观音菩萨可以说是中国最著名的菩萨之一,又称观自在菩萨。普贤菩萨代表的是愿望,意思是拥有无限的愿望,这在所有的佛寺中都会有。地藏菩萨又称地藏王菩萨,是“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原型,化道在安徽的九华山。

其实,从汉传佛教与其它大乘佛教的关系可以看出汉传佛教的四菩萨亲疏,而藏传佛教属于三大地理佛教,既属于大乘佛教,也属于汉传佛教,但却不信奉四菩萨。根据当地文化的变化,它与汉传佛教有着不同的信仰对象。

还有就是,汉传佛教把佛教各大宗派的祖先,即先祖居住地、传播佛教的寺院视为祠堂,这也是因为从古代印度传到中原的佛教,在长期的传播和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而且,根据不同的佛经和取材,汉传佛教发展到现在,被分成了几个主要派别:法相宗、密宗、三论宗、华严宗、律宗、净土宗、禅宗等。此外,由于印度佛教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些流派与藏传佛教、南传佛教有着相同的宗派。

由于,佛教在唐代的兴盛,许多寺庙都建在唐朝的都城长安。以至于,当时的社会环境非常信奉佛教,于是,出现了很多高僧,之后,他们在不同的寺庙里宣扬佛教,也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教派。所以,汉传六大宗祠现在都在西安,例如:大慈恩寺、大兴善寺、草堂寺、华严寺、净业寺、香积寺,它们分别是法相宗、密宗、三伦宗、华严宗、律宗、净土宗的祠堂。

虽然,有些寺庙经历了千年的历史变迁不再正宗,但在后来的修缮中,却也能找到当年的影子。

此外,“汉传六祖祠”是专门纪念汉传各宗派开山鼻祖的寺庙。几乎每座寺庙都有关于开山鼻祖的故事,是佛教宣传的最佳场所。当然,现在这里已经成为了成千上万佛教信徒心目中的朝圣之地。而且,作为中国珍贵的文化遗产,汉传六大祠堂也带动了当地的文化旅游经济,成为了当地的旅游名片。

印度佛教历史

1在印度佛教历史上,对传播佛教事业有大贡献的国王是谁 著名的有下列4位: 1 频婆娑罗王,他是摩竭陀国的国王,为了协助佛弘扬佛...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