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该如何治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4浏览:2收藏

手足口病该如何治疗,第1张

治疗手足口病采用中药效果最好,一般用内服药和口腔涂药相结合,无并发症者一周左右即可治愈预后良好。也可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要定时让患儿用温水冲漱口腔;禁食冰冷或辛辣有刺激的食物,不要给予咸食,以免引起疼痛而拒食;饮食要易消化,吃一些清淡、质软、温性的饭菜,多喝温开水;要让患儿有足够的休息;要保证患儿衣服清洁,避免皮疹感染。本人辨证治疗本病多例,效果不错。 治疗方法 急性发作期 手、足、口腔粘膜满布疱疹或溃疡,疼痛、发热烦燥,舌红、苔白或黄,指纹青紫或脉数。证因外感时邪病毒,脾胃蕴热泪盈眶郁蒸所致,治宜清热泻脾,解毒凉血,方用自拟清热泻脾饮。药物组成:金银花、蒲公英、黄芩各10克,连翘9克,野菊花、赤芍大青叶各12克,石膏15~30克。兼高热有动风之亦者加羚羊角、蝉蜕;兼心米之炽盛者,合导赤散;若大便秘结者加大黄、生地黄苡仁;兼阴虚者加麦冬、知母;兼风热犯肺者加桑叶、苦杏仁。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恢复期 热退或微热。疱疹逐渐消退,胃纳欠佳等,此乃余邪未尽,治宜理脾助运,兼以清化。外方:谷芽、生意苡仁各15克,蝉蜕6克,钩藤、淡竹叶各9克,甘草5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本病中药古籍未有专门记载,但根据本病症状和特征,似属于中医“温病”、“湿温”、“时疫”等范畴,系实证、热证,治疗方法有疏风清热、清心泻火、清暑化湿、滋阴降火等。本人在临床观察本病除了手、足、口皮疹外,多兼发热、口臭、流涎、拒食、烦躁、大便秘结或不畅,舌红、苔黄、脉滑数或指纹紫滞等症状和体征。多为外感时邪病毒、内有脾胃蕴热所致治宜清热泻脾,解毒凉血。在急性期间用自拟方清热泻脾饮。本方有清热解毒、凉血透疹、燥湿除烦之功。使用本方应注意病中即止,以防过用苦寒易伤脾胃,即在热渐退、皮疹缩小、其他兼症缓解时改用理脾助运兼以清化之药物,务使祛邪不伤正,邪去正安。 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主要是隔离病儿,加强婴幼儿卫生保健,以减少感染机会。同时要注意居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造宜。

你好,手足口病我们常用的: 1 阿昔洛韦 治疗剂量为20 mg/kg,加入10 %葡萄糖液100 mL静滴,1次/d;或者口服阿昔洛韦5~10 mg/(kg·d),3次/d。 2更昔洛韦 治疗剂量为5~10 mg/kg,加入10 %葡萄糖液100 mL静滴,1次/d,疗程3~5 d。用药期间酌情使用抗生素及退热药。 3干扰素:治疗剂量为100万IU肌肉注射, 1次/d。可联合中药制剂如小儿清热宁治疗手足口病具有明显疗效。 4利巴韦林:治疗剂量为10 mg/kg,加入10 %葡萄糖液100 mL静滴,1~3次/d,疗程3 d;或者口利巴韦林含片1/4~1/2片,4次/d。用药期间酌情使用抗生素及退热药。 配合治疗药物: 1思密达 思密达的有效成分是八面体蒙脱石微粒,具有层纹状分子结构,对消化道的病毒、细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有较强的固定、吸附和清除作用,对消化道黏膜有很强的覆盖能力,能与黏液蛋白相结合,提高黏膜屏障对攻击因子的防御功能,能促进上皮组织恢复和再生。对于手足口病的患儿特别是口腔溃疡严重的患儿以适量思密达用温开水搅成糊状,4次/d,分别于早、午、晚饭后及睡前涂于口腔溃疡局部,可明显缩短小儿口腔溃疡的愈合时间,未出现明显毒副作用。且思密达口味香甜,患儿易于接受,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2 中药方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 本病属中医“湿温”、“时疫”等范畴。病因为湿热疫毒,多因内蕴湿热,外受时邪,留于肺、脾、心三经而成。外邪自口鼻而入,侵袭肺、脾二经,肺主皮毛,故初期多见肺卫症状,如发热、流涕、咳嗽;脾主四肢,开窍于口,手足口受邪而为水疱,口舌生疱疹、溃疡。目前中医药治疗本病,主要采用辨证分型、辨病分期、专方加减三种基本方法。可达标本兼顾,减轻症状、缩短病程之功效。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的传染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多发于学龄前儿童。手足口病患儿会出现手部、脚部和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严重的话可能会引起心肌炎、脑膜炎等症。

手足口病的原因

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常常在集体内如幼儿园、小学等大规模暴发。为有效治疗手足口病,家长首先需要了解手足口病的病因。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很多,主要为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和新肠道病毒。CoxA组的16、4、5、7、9、10 型,CoxB组的2、5、13 型,以及EV 71型均为手足口病较常见的病原体,最常见为Cox Al6及EV 71型,有的报导埃可病毒及CoxB组某些型也可引起,但仍没获得到进一步证实。

引起手足口病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16型。柯萨奇病毒是肠道病毒的一种。肠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其感染部位是包括口腔在内的整个消化道,通过污染的食物、饮料、水果等经口进入体内,并在肠道增殖。

不仅学龄前儿童容易感染手足口病,成人也有可能得病。手足口病易复发,这是因为手足口病感染痊愈后只获得该型别病毒的免疫力,对其它型别病毒再感染无交叉免疫,即患手足口病后还可能因感染其它型别病毒而再次患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多是由于环境卫生差、个人卫生习惯不良引起,大部分患儿病情较轻,易治愈。发病时患儿手、足、口部位会有疱疹,有些患儿会出现病毒性咽峡炎,重症患儿可出现肺水肿、脑炎等。少数患者会出现心肌炎、无菌性脑膜炎和肺水肿等并发症,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由于手足口病多发于春季,传染性强危害大,因此家长在明确病因后,应积极做好预防工作,避免孩子感染病毒。

手足口病有哪些临床表现

手足口病由病毒感染引起,潜伏期一般3天至一周左右。患儿感染手足口病后,在发病初期会出现发热、咳嗽、流涕等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随着病情发展,患儿的手、足及口腔会出现疱疹,疱疹发痒发疼;由于口腔患处疼痛,患儿食欲下降,精神不振。

发病初期:患儿有发热、咳嗽、流涕和流口水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有的孩子可能有恶心、呕吐等症状。此后,患儿的手、足的指及趾背部出现椭圆形或梭形的水泡,疱的周围有红晕,水疱的液体清亮,水疱的长轴与皮纹是一致的。随着病情发展,水疱的中心凹陷、变黄、干燥、脱屑、脱落。另外,患儿的指、趾端有散在的比较坚硬的淡红色丘疹或者疱疹。同时,在口腔里,如嘴唇、舌、口腔粘膜、齿龈上也有散在的水疱,但口腔里的水疱很快破溃而形成灰白色的小点或灰白色的一层膜,其周围有红晕,在灰白色的膜下可以见到点状或片状的糜烂面。

手足口病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患儿属突然起病。本病主要侵犯患儿手、足、口、臀四个部位,临床上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手足口病疱疹患处若破裂,细菌容易从伤处入侵,造成感染,很有可能会损坏神经从而影响到患病部位的灵活运用。

手足口病病情严重的话,患儿会出现高烧现象,甚至出现肺水肿、脑炎、心肌炎等。

怎样治疗手足口病?

当家长发现孩子出现手足口病症状,如手、足和口腔起疱疹等,就要马上带孩子就医治疗。临床上根据不同患儿的不同病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普通病例:患儿手、足、口、臀部出现皮疹,偶有发热。

对症治疗:发热等症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注意隔离患儿,避免交叉感染。让患儿适当休息,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

重症病例:患儿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精神差、嗜睡、易惊;肢体抖动、肌肉痉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迟缓性麻痹;惊厥等。患儿呼吸系统出现障碍。

对症治疗:

1、神经系统受累治疗

控制颅内高压:限制入量,积极给予甘露醇降颅压治疗,05-10g/kg次,每4-8小时一次,20-30分钟快速静脉注射。根据病情调整给药间隔时间及剂量,必要时加用呋塞米。

酌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参考剂量为甲基泼尼松龙1mg-2mg/kgd;氢化可的松3mg-5mg/kgd;地塞米松02mg-05mg /kgd,病情稳定后,尽早减量或停用。

酌情应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总量2g/kg,分2-5天给予。

注意为患儿降温、镇静、止惊。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密切监护。

2、呼吸、循环衰竭治疗

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可给患儿吸氧。确保两条静脉通道通畅,监测呼吸、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

患儿出现呼吸功能障碍时,及时气管插管使用正压机械通气,建议呼吸机初调参数:吸入氧浓度80%-100%,PIP 20-30cmH2O,f 20-40次/分,潮气量 6-8ml/kg左右。适当给予镇静、镇痛。如有肺水肿、肺出血表现,应增加PEEP,不宜进行频繁吸痰等降低呼吸道压力的护理操作。

在维持血压稳定的情况下,限制液体入量(有条件者根据中心静脉压、心功能、有创动脉压监测调整液量)。患儿头肩抬高15-30度,保持中立位;留置胃管、导尿管。

药物应用:根据血压、循环的变化可选用米力农、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药物;酌情应用利尿药物治疗。

此外,在治疗时还需要保护患儿重要脏器功能,维持内环境的稳定。监测血糖变化,严重高血压时可应用胰岛素。抑制胃酸分泌,可应用胃粘膜保护剂及抑酸剂等。在患儿继发感染时需要给予抗生素治疗。

在中医治疗方面,中医认为手足口病是由于外感湿热引起。中医治疗手足口病,在患儿发病初期一般多采用清热解毒、化湿凉血疗法,病中期一般以清热解毒为主,常用的药物有银花、连翘、黄芩、栀子、生苡仁、牛蒡子、蝉衣、紫草、芦根、竹叶、生石膏、黄连、灯芯草、六一散等;在发病的后期,若见手足心热、食少、烦躁不安等症,可以再加入生地、麦冬、白薇、玉竹等养阴清热之品。

提醒家长注意,尽量在手足口病发病初期予以治疗,才能让患儿康复得快且好。若病情拖延则会加大治疗难度,给患儿的身体也会造成严重伤害。

手足口病吃什么好

手足口病患儿起病后,由于口腔疱疹,一般难以进食。随着病情发展,患儿会表现出咳嗽、发烧等症状。为了让患儿更快康复,家长需根据孩子病情发展,合理安排饮食。

第一阶段:病初。患儿口腔起疱疹,疼痛不愿进食。

饮食要点:此阶段应以牛奶、豆浆、米汤、蛋花汤等流质食物为主,减少食物对口腔的刺激,让患儿少食多餐,维持基本的营养需要。为了进食时减少嘴疼,食物要不烫、不凉,味道要不咸、不酸。家长可以准备好流食后,用大一点的吸管让患儿吸食,能减少食物与口腔的接触,减轻患儿痛感。

第二阶段:发烧。患儿嘴疼减轻,但出现发烧症状,慢慢退烧。

饮食要点:此阶段饮食应以泥糊状食物为主。可以给患儿进食牛奶香蕉糊。牛奶能提供优质蛋白质,香蕉易制成糊状,富含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和果胶,能提供热能、维生素,且润肠通便。此外,还可以给孩子吃米糊、稀饭等。

第三阶段:恢复期。此时患儿烧退,疱疹干燥并开始脱落。

饮食要点:少食多餐,营养要高。此时不用给患儿吃流食了,可在鸡蛋羹中加入少量菜末、碎豆腐、碎蘑菇等让患儿进食。大约十天左右恢复正常饮食。不能让患儿只吃素而不摄入富含蛋白质的营养品,这样不利于患儿产生抗体,对康复无益。

手足口病患儿最好不要进食冰冷、辛辣、酸咸和刺激性的食物,鱼腥发物也不要多吃,以免加重疱疹。家长在烹饪食物时要少放调味料,清淡为好。手足口病患儿可进食水果,但由于患儿进食不便,家长最好将水果制作成果汁让患儿喝,让患儿开胃的同时还能补充营养。

手足口病检查

患儿出现手足口病症状后,家长需要马上带孩子到医院治疗。在治疗前,需要通过给孩子做一些检查,根据检查结果明确病情。

1、实验室检查

病原学检查:特异性EV71核酸阳性或分离到EV71病毒。

末梢血白细胞:一般病例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大多正常。重症病例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升高。

血清学检查:特异性EV71抗体检测阳性。以补体试验结合最为敏感,起病后10~20天可获得阳性结果。

血生化检查:部分病例可有轻度ALT、AST、CK-MB升高,重症病例血糖可升高。

脑脊液检查:外观清亮,压力增高,白细胞增多(危重病例多核细胞可多于单核细胞),蛋白正常或轻度增多,糖和氯化物正常。有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时,脑脊液细胞数可增多,蛋白升高。

在临床诊断基础上,EV71核酸检测阳性、分离出EV71病毒或EV71IgM抗体检测阳性,EV71IgG抗体4倍以上增高或由阴性转为阳性,可确诊。

2、物理学检查

胸片:可表现为双肺纹理增多,网格状、点片状、大片状阴影,部分病例以单侧为著,快速进展为双侧大片阴影。

心电图:无特异性改变。可见窦性心动过速或过缓,ST-T改变。

脑电图:部分病例可表现为弥漫性慢波,少数可出现棘(尖)慢波。

磁共振:以脑干、脊髓灰质损害为主。

建议家长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进行手足口病的检查。明确病情后,需要将患儿隔离,并咨询医生意见,采取有效的药物治疗和护理方法。

六种方法帮助儿童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食物、飞沫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传播,发病急危害大,因此做好预防工作十分重要。为了预防本病,可采取以下措施:

1、家长应督促孩子注意饮食卫生,养成勤洗手勤清洁的好习惯,不吃不洁净的食物,避免病从口入;

2、督促孩子积极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抵抗力。可以多带孩子到室外跑动、打球、游泳等,不要让孩子整天窝在室内。

3、积极调理孩子脾胃,若孩子出现食积、便秘等症状,家长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治疗。

4、要安排好孩子的饮食,加强营养,让孩子注意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孩子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

5、避免孩子和手足口病患儿接触,在本病高发季节要避免带孩子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孩子出门后回家应马上清洁身体,消除病菌。

6、若家中已有患儿,为了避免其它孩子受感染,家长需要将患儿接触过的日用品及食具等应消毒,患儿粪便及排泄物用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衣物置阳光下暴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

此外,由于手足口病常在托幼机构、小学等儿童聚集的地方大规模暴发,因此这些机构应采取措施预防疾病发生:

1、加强监测,提高监测敏感性是控制本病流行的关键。及时采集合格标本,明确病原学诊断。

2、做好疫情报告,及时发现患儿,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疾病蔓延扩散。

3、托幼机构做好晨间体检,发现有孩子疑似患病,应及时通报并隔离治疗。

4、医院加强预诊,设立专门诊室,严防交叉感染。

在疾病大规模暴发的季节,家长应配合学校和医院等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避免孩子感染疾病。

手足口病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饮食等)和药物治疗(退热药物、抗病毒药物、糖皮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等)。

手足口病常见于5岁以下儿童,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发热、儿童的口腔、手、脚部位出现很多的疱疹,部分儿童进入神经系统受累期和心肺功能衰竭期后会表现精神差、头痛、呕吐等神经受累症状,或心率加快,呼吸加快,呼吸急促,口唇紫绀(口唇部位颜色发紫发黑)等症状。

1一般治疗,在感染了手足口病后,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患儿使用过的衣物要充分消毒,家里要经常通风。不要吃生冷的食物和生水,饮食上建议吃容易消化没有刺激的食物。

2药物治疗,手足口病的病因是柯萨奇病毒的感染,但目前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可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广谱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对于出现高热,如体温高于385℃的,可服用退烧药物;出现惊厥的病例需及时止惊,常用药物有咪达唑仑,地西泮,需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做好呼吸支持准备。

部分重症病例可出现脑水肿,心肺水肿,休克,颅压高等症状,需要住院治疗,给予相应的脱水药物、降颅压药物或血管活性药物。出现脑脊髓炎和持续高热的,可选用糖皮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

以上药物均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用药。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有很多,预防是关键,在日常生活中就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饮食习惯。患手足口病的患儿需及时就诊,在医师指导下进行诊治。

1 手足口病的治疗

手足口病的治疗 手足口病的治疗和症状

如果是手足口病的话,应留在医院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如果没有合并症,手足口病患儿多数一周即可痊愈治疗原则主要是对症处理,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维生素B,C及抗病毒药物此外,手足口病可合并心肌炎,脑炎,脑膜炎等病症,应及时复查 中医治疗 金银花,板蓝根,连翘各6克,黄连3克,煎水漱口 如果疼得厉害,或者牙龈有红肿,可用板蓝根10克,黄芩,白藓皮各6克,双花3克,竹叶,薄荷各2克,煎水含漱 手足红肿明显,可用黄芩,黄连,丹皮各10克,红花6克,煎水浸泡 如果感觉瘙痒,可用生地,丹皮,板蓝根,白藓皮,地肤子各10克,忍冬藤20克,红花6克,煎水清洗患处,每日3次,连用1周 食疗方 荷叶粥:鲜荷叶2张,白米50克,将荷叶切碎,煮粥给宝宝吃 竹叶20片,灯芯10根,扁豆15克,滑石6克,加少许糖,煎水给宝宝喝 上方法你可以试试,愿你的宝宝早日恢复健康。

手足口病的症状和治疗

低热 口唇疱疹 口痛 流鼻涕 流涎 疱疹 侵蚀性水疱 舌齿龈疼痛性粟粒至水疱 手足口病主要是由肠道病毒引起,4岁以下易得。

夏秋之交都有发病,9月是高峰期,典型的起病过程是中等热度发热(体温在39℃以下),进而出现咽痛,幼儿表现为流口水、拒食,嗓子里还有一些小水泡,没有并发症的患儿,一周左右即可痊愈。少数患儿有神经系统症状,并发无菌性脑膜炎和皮肤继发感染,极少有后遗症。

手足口病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1个人预防措施 (1)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2)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3)在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4)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5)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幼儿园及小学等机构的预防措施 (1)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2)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3)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戴手套。

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4)消毒的必备品:碘酊、消毒棉球等。 3中药预防方剂 (1)金银花6g,大青叶6g,绵茵陈15g,生苡仁10g,生甘草3g。

水煎服,一日分两次服用,连续5-7天。本方剂具有清热解毒,健脾化湿之功能,适用于易感人群预防。

以上为3~6岁剂量,3岁以内婴幼儿可减量服用,6岁以上者可加量服用。但体虚、容易拉肚子的孩子不要喝。

(2)对于口里长疱疹、有溃疡、口气臭的孩子,除了上述方子之外,还可用灯心花、藿香、生石膏、防风、淡竹叶煎水饮用,可清心火。对于食欲不振的孩子还可在灯心花方子里增加麦芽,以开胃。

(3)如果孩子手足出现疱疹,则可采用外洗法,用野菊花、紫草、地肤子、苦参等煮沸,冷却至适中温度时浸泡手足,以起到清热、化湿、凉血的作用。 保健品查询 Breakline 手足口病中医治疗方法 1中药方剂: (1)双花防毒饮 方剂:金银花10g,野菊花10g,蚤休15g,茯苓10g,甘草3g。

制法:上药加水300ml,浸泡30分钟,以武火(大火)煎煮沸腾,改用文火(小火)煎煮15分钟,煎成药液150ml。每日1剂,药液分2~3次服,连续服用7~10天。

3岁以下婴幼儿可减量服用。 (2)对急性期出现低热或无发热,流涕咳嗽,咽红疼痛,或纳差恶心,可用“银翘散”方剂; (3)高热持续,口腔、手足、臀部、四肢疱疹分布稠密,可用“清瘟败毒饮”方剂;对出现高热不退,频咳气急等并发症,可用“己椒苈黄丸合参附汤”方剂。

(4)治疗口疼牙龈肿:可用板蓝根10克,黄芩、白藓皮各6克,双花3克,竹叶、薄荷各2克,煎水含漱。 (5)在疾病康复期,对于口干咽痛的孩子可在沙参麦冬汤方剂里,加生地黄、芦根养阴生津,清热润咽。

2中成药 (1)玉屏风口服液合板蓝根冲剂,连续服用7~10天。 (2)治疗口咽部疱疹,可用西瓜霜、冰硼散、锡类散,任选1种,涂搽口腔患处,1日3次;吹敷口腔患处,或口腔炎喷剂喷患处,每日2次。

口腔炎喷雾剂对扁桃体炎效果最为明显;对小儿口腔炎有特效;具有一定的祛痰止咳效果;雾化剂型易吸收。 (3)手足疱疹严重者,可用如意金黄散、青黛散,任选1种,麻油调,敷于疱疹患处,1日3次。

中药材查询 Breakline 手足口病西医治疗方法 1治疗原则主要是对症处理: (1)口服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 (2)呕吐难以进食者给予输液。当口腔因有糜烂吃东西困难时,可以给予易消化的流食,饭后漱口。

(3)口腔溃疡给予青梅散、金霉素鱼肝油或锡类散外涂,疼痛剧烈涂以利多卡因或苯佐卡因加硼砂甘油,促使糜烂面早日愈合。 并保持局部清洁,避免细菌的继发感染。

(4)皮肤疱疹有继发感染者涂以1%甲紫; (5)服用抗病毒的药物,如病毒唑、病毒灵等。若伴有发热时,可以用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

2手足口病可能结合心肌炎、脑炎、脑膜炎等病症,应及时进行治疗。 (1)并发脑膜炎者按照脑膜炎治疗 (2)并发心肌炎者按照心肌炎治疗。

药疗是根本,而食疗能辅助药物的治疗。

  段医生医师

 对于手口足病这个问题你一定要认真对待,关于你请问的手口足病这个问题我很乐意为你解答:手口足病(Hand-mouth-foot disease)是一种发疹性传染病,主要是由柯萨奇病毒引起,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病,但以夏秋季节患病最多,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尤其是3岁以下的孩子。病毒寄生在患儿的咽部、唾液、疱疹和粪便中,不仅可通过唾液、喷嚏、咳嗽,说话时的飞沫传染给别的孩子,还可通过手、生活用品及餐具等间接传染。一旦流行,就会使很多孩子被传染,被传染上的孩子会在手、足皮肤或口腔粘膜上出现类似水痘样的小疱疹,因而被称为手口足病1、大多数患儿是突然发病,首先表现为发高烧,体温多在38度以上,同时伴有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体温持续不退,体温越高,病程越长,病情也就越重,同时还伴有没精神想睡觉之症状。 2、患儿发热的同时或发热1-2天后,可在他们的口腔粘膜、唇内见到疱疹,疱疹破溃后会形成溃疡,疼痛感较重,患儿常表现出烦躁、哭闹、流口水,不吃饭等不适。 3、口腔疱疹后1-2天可在患儿的手心、足心及小屁屁上看到皮肤斑丘疹,以脚心部最多,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小至米粒,大至豌豆大,较硬并内有混浊液体疹子周围

  齐医生医师

 小儿手足口病是一种小儿出疹性疾病,近两年曾在新加坡等东南亚地区有局部性小流行的爆发,在国内这种疾病也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尤其在幼儿园这种小儿相对集中的地方,由于小儿间的相互接触而造成交叉感染的情况并不少见,因而有必要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

 小儿手足口病多发生于4岁以下小儿,多数是由于一种叫柯萨基A16的病毒所引起的,也可以是柯萨基A5或柯萨基A10病毒所导致。家长会发现自己的小孩突然发热、拒食或突然喜食液体样食物、手上和脚上出现红色小皮疹或小水泡,到医院检查发现小儿口腔内出现小疱疹和溃疡、多位于舌、颊粘膜及硬腭,血常规检查是以淋巴细胞增多为主的血象,从而被医师确诊为小儿手足口病。

 临床上这种疾病一般体温在2~3日内可以降至正常;手足的皮疹往往在2~3日后吸收,不留痂;口腔内的疱疹和溃疡可以持续1周左右的时间。通常给予一些抗病毒的药物治疗即可显效,如中成药:大青叶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和双黄连口服液;西药:利巴韦林片或口服液,均可有较好的疗效。对于少部分因口腔溃疡疼痛剧烈而拒食并伴有高热的小儿,可以给予三氮唑核苷、阿昔洛韦、莪术油等药物静滴;口腔溃疡可以使用碘

  雷医生医师

  家庭护理:

 1、对于患病宝贝,一定要从发病开始隔离7-10天,以免传染其他孩子。

 2、饮食宜清淡无刺激性,忌食辛辣、鱼、虾、肉类等易使病情加重的食物。

 3、饮食温度不宜过高,食用过热的食物可以刺激破溃处引起疼痛,不利于病变愈合。

 4、虽然手足口症类似水痘,一般能很快痊愈,但也不可掉以轻心,要细心呵护,注意预防隔离,以防扩散流行。当妈咪不能识别这种病时,要去看医生,对可疑孩子都要早诊早治早隔离。

  平时应注意:

 1、避免让孩子与患儿或有可疑症状者接触,吃东西前一定要洗干净手,不要随意使用别人的餐具或其他生活用品,尽量少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

 2、如果孩子被感染,一定要很好地卧床休息,发热时多给喝温开水,宜吃清淡稀软的饮食,患儿嘴痛时注意给吃低温食物,疼痛厉害不能进食时要及时去医院输液,补充身体所需的热能。

 3、注意让患儿注意卫生,对于粪便应马上进行处理,便盆、衣裤要及时注意消毒,保护手、脚部的皮肤及衣着、被单的清洁,避免污染破溃的疹子,勤给患儿洗手,并且将指甲剪短,以防抓疹子而造成皮肤感染。

 以上是对“小儿手口足病的治疗方法”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胡医生药师

 手足口病起病一般较急,患儿常有发热,体温38℃~40℃,热程多为4~7天,7天以上者少见。病初部分患儿多伴有流涕、咽痛、厌食、呕吐、腹泻等症状。手足远端部位如手指、手掌、足趾以及口腔出现红色小丘疹,并迅速转为小疱疹,直径2-4mm,如米粒大小,呈圆形、椭圆形,周围有红晕,疼痛明显。此种皮疹有时在患儿臀部及肛周也可见到。在临床上本病以手、足、口腔疱疹为主要特征,故通称为手足口病。口腔疱疹多分布在舌、颊黏膜、口唇、硬腭、咽、扁桃体等处,并很快变成小溃疡,患儿流涎(流口水)吃东西时痛,甚至影响进食。

  手足口病重症病例:

 1有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的患者,同时伴有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

 2手足口病流行地区的婴幼儿虽无手足口病典型表现,但有发热伴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措施: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染的关键。

  杜医生医师

 病情分析: 手口足病是一种发疹性传染病,主要是由柯萨奇病毒引起,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病,但以夏秋季节患病最多,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尤其是3岁以下的孩子。病毒寄生在患儿的咽部、唾液、疱疹和粪便中,不仅可通过唾液、喷嚏、咳嗽,说话时的飞沫传染给别的孩子,还可通过手、生活用品及餐具等间接传染。一旦流行,就会使很多孩子被传染,被传染上的孩子会在手、足皮肤或口腔粘膜上出现类似水痘样的小疱疹,因而被称为手口足病

 意见建议:注意口腔皮肤清洁,每天用生理盐水清洁口腔,同时注意看护病人,防止其对皮肤疱疹进抓挠,以防破溃感染。注意让患儿注意卫生,对于粪便应马上进行处理,便盆、衣裤要及时注意消毒,保护手、脚部的皮肤及衣着、被单的清洁,避免污染破溃的疹子,勤给患儿洗手,并且将指甲剪短,以防抓疹子而造成皮肤感染。祝你健康!

 以上是对“小儿手口足病的治疗方法”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林医生医师

 本病如无并发症,预后一般良好,多在一周内痊愈。主要为对症治疗。

 (1)首先隔离患儿,接触者应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2)对症治疗,做好口腔护理。口腔内疱疹及溃疡严重者,用康复新液含漱或涂患处,也可将思密达调成糊状于饭后用棉签敷在溃疡面上。

 (3)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要舒适、柔软,经常更换。

 (4)剪短宝宝的指甲,必要时包裹宝宝双手,防止抓破皮疹

 (5)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待有疱疹形成或疱疹破溃时可涂05%碘伏。

 (6)臀部有皮疹的宝宝,应随时清理其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7)可服用抗病毒药物及清热解毒中草药,补充维生素B、C等。

  钱医生医师

 病情分析: 你好,手足口病是婴儿和儿童的一种常见疾病。1、急性起病,发热; 2、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 3、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或膝盖偶可受累;4、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 5、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治疗建议1、一要到医院诊治,并按医生的嘱咐服药,并卧床休息。2、必要时可服用中成药,如小儿咽扁冲剂,清开灵口服液,板兰根冲剂等口服药物。3、取西瓜霜或思密达涂搽口腔患处。 4、注意口腔皮肤清洁,每天用生理盐水清洁口腔,同时注意看护病人,防止其对皮肤疱疹进抓挠,以防破溃感染。

 以上是对“小儿手口足病的治疗方法”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熊医生医师

 您好,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手足口病对婴幼儿普遍易感大多数病例症状轻微,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等特征,多数患者可以自愈如果没有合并症,手足口病患儿多数一周即可痊愈本病如无并发症,预后一般良好。

 预防需要在高发,流行期间,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手足口病孩子,注意勤洗手,注意卫生,家中多开窗通风,注意营养均衡,适当多运动,增强体质。即使感染手足口病,只要积极,及时治疗,大多数恢复比较好。

  何医生医师

 ,手足口病是婴儿和儿童的一种常见疾病。1、急性起病,发热; 2、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 3、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或膝盖偶可受累;4、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 5、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治疗建议1、一要到医院诊治,并按医生的嘱咐服药,并卧床休息。2、必要时可服用中成药,如小儿咽扁冲剂,清开灵口服液,板兰根冲剂等口服药物。3、取西瓜霜或思密达涂搽口腔患处。 4、注意口腔皮肤清洁,每天用生理盐水清洁口腔,同时注意看护病人,防止其对皮肤疱疹进抓挠,以防破溃感染。

  杨医生医师

 问题分析: 手口足病(Hand-mouth-foot disease)是一种发疹性传染病,主要是由柯萨奇病毒引起,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病,但以夏秋季节患病最多,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尤其是3岁以下的孩子。病毒寄生在患儿的咽部、唾液、疱疹和粪便中,不仅可通过唾液、喷嚏、咳嗽,说话时的飞沫传染给别的孩子,还可通过手、生活用品及餐具等间接传染。

 意见建议:避免让孩子与患儿或有可疑症状者接触,吃东西前一定要洗干净手,不要随意使用别人的餐具或其他生活用品,尽量少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

  桂医生医师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好发于小儿的传染病,治疗手足口病采用中药效果最好,一般用内服药和口腔涂药相结合,无并发症者一周左右即可治愈预后良好。也可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要定时让患儿用温水冲漱口腔;禁食冰冷或辛辣有刺激的食物,不要给予咸食,以免引起疼痛而拒食;饮食要易消化,吃一些清淡、质软、温性的饭菜,多喝温开水。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主要是隔离病儿,加强婴幼儿卫生保健,以减少感染机会。同时要注意居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

  蒋医生医师

 指导意见:你好手足口病的表现是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或膝盖偶可受累。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该病为自限性疾病,多数预后良好,一周后多数全愈,不留后遗症。极少数患儿可引起脑膜炎、脑炎、心肌炎、弛缓性麻痹、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日前无特效治疗药物,一般对症治疗

 以上是对“小儿手口足病的治疗方法”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蔡医生医师

 问题分析:手足口病一般的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疼痛、厌食、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手、足、臀部、臂部、腿部出现斑丘疹,后转为疱疹,手足部较多,掌背面均有。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

 意见建议:一般是检查血常规,抗是否有病毒感染。也可将咽拭子或粪便标本送至实验室检测病毒,但病毒检测需要2~4周才能出结果。所以后者检查本人觉得必要性不大。若诊断是否是手足口病临床表现是比较重要的。

  高医生医师

 你好:

 手足口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一般病毒感染都与自愈性,所以如果没有合并症出现的话,一般多数在一周左右就会自动痊愈的。所以您现在没有必要担心,孩子没有出现任何的并发症,给予抗病毒药物及对症处理应该很快就会好的,不用担心。

 平时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继发感染;暂时在家休息,不要上学或去幼儿园,以减少疾病的传播。

手足口病该如何治疗

治疗手足口病采用中药效果最好,一般用内服药和口腔涂药相结合,无并发症者一周左右即可治愈预后良好。也可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要定时让患...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