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著名古籍《黄帝内经》约成书于什么时期?
中医著名古籍《黄帝内经》约成书于什么时期?
A春秋战国时期
B魏晋时期
C唐宋时期
正确答案:A
中医四大名著: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
除此之外,下列的每一本书籍,都堪称中医的经典: 温病条变、景岳全书、类经、脾胃论、千金要方、诸病源侯论、医宗金鉴、濒湖脉学、医林改错、中藏经、傅青主男科、傅青主女科、温病条辨、删补名医方论、脉经、本草纲目、济阴纲目、内经知要、金匮要略、温热论、汤头歌诀
1.疔疮先出血,内毒以寒泻。
2.眩晕者无痰不作,消渴者无火不生。
3.肥人眩晕少气多痰,瘦人眩晕少血多火。
4.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5.痢无补法。
6.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7.养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
8.疹是太阴风热,癍是阳明火毒。
9.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10.巅顶之上,唯风可到。
11.温病凭脉,伤寒凭症。
12.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13.初病在经,久病在络。
14.不懂何经何络,开口动手便错。
15.金水相生,子盗母气。
16.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17.亢则害,承乃制。
18.暴聋属实,久聋属虚。
19.欲求南风,先开北窗。
20.肠痈下不厌早,肠癖补不厌迟。
21.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22.无水舟停,增水行舟。
23.风为百病之长,头为诸阳之会。
24.阳虚则外寒,阴盛则内寒。
25.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26.通邪三法汗、吐、下。
27.寒*于内,治宜甘热。
28.热*于内,治宜咸寒。
29.面肿为风,脚肿为水。
30.导龙入海,引火归渊(源)。
31.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32.月满勿补,月亏勿泻。
33.肝胆之症,以下为主。
34.清肝必须降火,清心必须豁痰。
35.病不辨则无以治,治不辨则无以痊。
36.去邪而不犯无过之地。
37.克敌者存乎将,去邪者赖乎正。
38.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39.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40.培之以黄芪,燥之以白术,补气健脾何患不除。
41.外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42.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43.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44.渴喜饮冷,腹中有热,渴喜饮热,腹中有寒。
45.所为邪者,从亏而见。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凝脂翳的病因病机 5 凝脂翳的症状 6 凝脂翳的诊断 7 凝脂翳的治疗 71 辨证治疗 711 肝经风热 7111 症状 7112 证候分析 7113 治法 7114 方药治疗 712 热盛腑实 7121 症状 7122 证候分析 7123 治法 7124 方药治疗 713 气阴两虚 7131 症状 7132 证候分析 7133 治法 7134 方药治疗 72 遗留之瘢痕翳障的治疗 73 外治法 74 针刺疗法 75 其他治疗 8 凝脂翳的预防 9 凝脂翳的预后 10 文献摘要 11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凝脂翳的方剂 2 古籍中的凝脂翳 1 拼音
níng zhī yì
2 英文参考congealedfat nebula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bacterial keratitis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coagulated fatty nebula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erpent corneal ulcer and corneal ulcer infected by pseudomonas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凝脂翳(congealedfat nebula;bacterial keratitis)为病名[1]。见《证治准绳·杂病·七窍门》。是指以黑睛生翳,表面色白或黄,状如凝脂,发病迅速,或伴黄液上冲为主要表现的急重眼病[2]。若治不及时,每易迅速毁坏黑睛,甚至黑睛溃破,黄仁绽出,变生蟹睛恶候,愈后视力受到严重障碍,甚至失明。凝脂翳之小者状如星月,名星月翳蚀(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凝脂翳症之翳色黄若鹅脂者名黄翳(见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
凝脂翳相当于西医的细菌性角膜炎[2]。
凝脂翳相当于西医的细菌性角膜溃疡。
凝脂翳类似西医的化脓性角膜炎[1]。
4 凝脂翳的病因病机凝脂翳多因黑睛外伤,风热毒邪外侵;肝胆实火内炽,风火毒邪相搏于上所致[1]。
一、黑睛表层外伤,风热邪毒乘隙入侵而引起。若素患漏睛,邪毒已伏,更易乘伤袭人而发病。
二、脏腑热盛,肝胆火炽,上炎于目,以致气血壅滞,蓄腐成脓,黑睛溃烂。
三、因花翳白陷、聚星障等病情迁延,复加邪毒,恶化而成。
5 凝脂翳的症状患者黑睛生翳,色带鹅黄,状若凝脂,头眼剧痛,目赤羞明[1]。
凝脂翳初起,眼内沙涩刺痛,畏光流泪,眵多粘稠,视力障碍,白睛红赤,黑睛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或中央生翳如星,色灰白或微黄,表面污浊,边缘不清,中央有凹陷,状如针刺伤痕,其上如覆薄脂,此为凝脂早期。若治不及时,则病情迅速向纵深发展,头目剧痛,胞睑肿胀,羞明难睁,热泪如汤,白睛混赤壅肿,黑睛如覆一片凝脂,色黄浮嫩肥厚,边缘不清,凹陷渐大渐深,甚至可以延及整个黑睛,且兼黄液上冲。若继续发展,可穿破黑睛而为蟹睛。若初起眼眵及凝脂即为黄绿色者,其病势更为凶险,黑睛可于二三日内全部毁坏,迅速溃破而成蟹睛恶候,甚或脓攻全珠,眼珠塌陷而失明。
6 凝脂翳的诊断一、可有黑睛浅层外伤或黑睛异物剔除中。
二、初起患眼疼痛,畏光流泪,甚则热泪如泉,头额剧痛,胞睑肿胀难开,视力剧降。
三、黑睛生翳,表面溃陷,色灰白,边界不清,甚者翳渐扩大加深,色黄如凝脂,白睛混赤壅肿,多伴黄液上冲。
四、凝脂、眵泪呈黄绿色者,病势危重,黑睛可迅速溃穿,甚至眼球塌陷。
7 凝脂翳的治疗凝脂翳治宜清肝、泻火、解毒,可用用四顺清凉饮子或龙胆泻肝汤,酌加银花、蒲公英、羚羊角、丹皮、大黄等治疗[1]。
本病初起病急,来势猛,发展快,变化多。辨证须别病因,分表里,审脏腑,察虚实。
风热邪毒壅盛者,治宜祛风清热解毒;里热炽盛者,治宜泻火解毒;正虚邪留者,则宜扶正祛邪。外治当清热解毒,后期则宜退翳明目。此外,再结合热敷、针刺等法以提高疗效。
71 辨证治疗 711 肝经风热凝脂翳·肝经风热证(congealedfat nebula with pattern of windheat in liver channel)是指肝经风热,以黑睛翳呈点片,翳形隆起,周围黑睛秽浊,抱轮红赤,羞明流泪,沙涩刺痛,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弦数为常见症的凝脂翳证候[2]。
7111 症状黑睛起翳如星,边缘不清,表面污浊,如覆薄脂,抱轮红赤,羞明流泪,珠痛头痛,视力下降,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黑睛翳呈点片,翳形隆起,周围黑睛秽浊,抱轮红赤,羞明流泪,沙涩刺痛,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弦数[2]。
7112 证候分析黑睛表层受伤,风热邪毒乘隙袭人,致黑睛生翳,初起如星,因风热壅盛,邪毒结聚,病变有向纵深发展之势,故边缘不清,表面污浊如覆薄脂。肺肝风热偏盛,故抱轮红赤,羞明流泪。风热上犯,清阳受扰,气血运行受阻,故头目疼痛。黑睛失去晶莹光泽,神光发越受阻,故视力下降。舌红苔薄黄,脉浮数,为风热在表之象。
7113 治法祛风清热。
7114 方药治疗新制柴连汤加减。原方主要用柴胡、蔓荆子、荆芥、防风祛风散邪止痛;黄连、黄芩、栀子、胆草清肝泻火退赤;赤芍配木通清热活血,退赤止痛;甘草清热和中。诸药共用,呈祛风散邪、清肝泻火、退赤止痛的功效。若加银花、千里光等,更可增强清热解毒之力。
712 热盛腑实凝脂翳·热盛腑实证(congealedfat nebula with pattern of heat exuberance in fu)是指热盛腑实,以头目俱痛,眼睑红肿,眵多浓稠,热泪如汤,白睛混赤浮肿,黑睛翳陷,状如凝脂,扩大加深,黄液上冲量多,眵泪、凝脂及脓液色呈黄绿,可伴发热口渴,溺黄便秘,舌红苔黄厚,脉数有力为常见症的凝脂翳证候[2]。
7121 症状凝脂大片,窟陷深大,黄液上冲,白睛混赤壅肿,胞睑红肿,羞明难睁,热泪频流,眵多色黄或黄绿,或发热口渴,溲赤便秘,舌红苔黄厚,脉数有力。
头目俱痛,眼睑红肿,眵多浓稠,热泪如汤,白睛混赤浮肿,黑睛翳陷,状如凝脂,扩大加深,黄液上冲量多,眵泪、凝脂及脓液色呈黄绿,可伴发热口渴,溺黄便秘,舌红苔黄厚,脉数有力[2]。
7122 证候分析病邪人里化热,脏腑热盛,热气冲于目,毒攻黑睛,致黑睛凝脂窟陷深大。
阳明为目下网,阳明热炽,神水受灼,故黄液上冲。血为热壅,气因血滞,故白睛混赤壅肿,胞睑红肿。病因实热阳邪,故畏光,睁目则疼痛加重。泪为肝液,肝热炽盛,故泪热而频流。火毒煎灼,故眵多而黄,甚或呈黄绿色。发热口渴,溲赤便结,舌红苔黄,脉数有力,为热炽腑实之候。
7123 治法清热泻火解毒。
7124 方药治疗四顺清凉饮子加减。
四顺清凉饮子(《审视瑶函》卷三方):当归、龙胆草(酒炒)、黄芩、桑白皮(蜜炙)、车前子、生地黄、赤芍药、枳壳各八分,炙甘草三分,熟大黄、防风、川芎、炒黄连、木贼、羌活、柴胡各六分。为粗末,水煎,食远服。治凝脂翳。
四顺清凉饮子为前人治疗凝脂翳的主方。方中胆草、柴胡清肝胆之火;黄芩、桑白皮清肺火;川连清心火;生地、赤芍清血热;辅以当归、川芎行气活血,消血分壅滞;羌活、防风、木贼祛风退翳;车前手清利小便;大黄、枳壳通利大便,使邪热火毒从二便出。《目经大成》认为二便闭涩是凝脂翳险候之征,故通腑泻热、釜底抽薪,以减轻眼部壅滞。若大便秘结不通者,还可硝黄合用;赤热肿痛严重者,可加犀角、丹皮、乳香、没药等凉血化瘀;眵呈黄绿,邪毒炽盛者,再加银花、蒲公英、菊花、千里光等清热解毒。此外,眼珠灌脓方、龙胆泻肝汤也是本证理的常凰方剂。
713 气阴两虚凝脂翳·气阴两虚证(congealedfat nebula with qiyin deficiency pattern)是指气阴两虚,以羞明较轻,或眼内干涩,轻度抱轮红赤,黑睛溃陷,日久不敛,常伴体倦便溏,舌红脉细数,或舌淡脉弱为常见症的凝脂翳证候[2]。
7131 症状翳上凝脂,渐见减薄,但日久不敛,白睛红赤不显,眼痛羞明较轻,舌淡脉弱。
羞明较轻,或眼内干涩,轻度抱轮红赤,黑睛溃陷,日久不敛,常伴体倦便溏,舌红脉细数,或舌淡脉弱[2]。
7132 证候分析本病正气己虚,系年老体弱,或病久气血不足,无力抗邪,以致翳陷难敛。
余邪未尽,故仍有轻微的跟痛、羞明、白睛发红等症。舌淡脉弱,是气血不足之象。
7133 治法扶正祛邪。
7134 方药治疗托里消毒散去皂角刺。方内所含八珍汤去熟地,亦具补气养血、扶正托邪之功;陈皮、桔梗理气,助前药补而不滞,银花、白芷则能清热解毒祛邪。若加白蒺藜、木贼,可增强祛风退翳的作用。诸药配合,旨在扶正祛邪,促使病变愈复。
72 遗留之瘢痕翳障的治疗凝脂翳病变遗留之瘢痕翳障,参照宿翳处理。
73 外治法(一)局部用黄芩、黄连、熊胆等清热解毒眼液或抗生素眼液滴眼,每日4~6次,病情严重者,可频频滴用,睡前涂抗生素眼膏。重者还可用银黄注射液或抗生素作球结膜下注射,如庆大霉素2万单位,每日或间日1次。若为绿脓杆菌所致者,则首选多粘菌素B17万~25万单位,作球结膜下注射,每次0.5毫升,每日1次。
(二)滴用扩瞳剂,如1%阿托晶眼液或眼膏,以防瞳神干缺。
(三)荆芥、防风、银花、黄芩、蒲公英、野菊花等祛风清热解毒眼药水,澄清过滤,清洗患眼,或煎水作湿热敷
74 针刺疗法常取睛明、承泣、丝竹空、攒竹、翳明、合谷、肝俞、阳白等穴。每次局部取l~2穴,远端l~2穴,交替使用,视病情虚实而定补泻手法。
75 其他治疗对严重病例应全身使用抗感染药物。
8 凝脂翳的预防平时注意劳动保护,防止黑睛外伤。如有外伤,须及时滴用清热解毒或抗菌消炎类眼药水。如有黑睛异物时,要及时到医院处理,不要用脏手巾、脏衣物等乱加揉擦,千万不要用脏东西挑取异物。处理黑睛异物时,严格注意无菌操作,应该做到术前洗眼,器械消毒,术后消炎,次日复诊。复诊时主要注意有无感染邪毒的现象。对于已病的患者,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护理上要及时给药、点药,洗眼时动作要轻巧、饮食要注意清淡,少食辛热炙膊,保持大便通畅。如素有漏睛者,应及时处理漏睛,消除增加黑睛感染的潜在病灶。
9 凝脂翳的预后凝脂翳预后的好坏,取决于病变的轻重、治疗的迟早以及治疗措施是否得力等因素。一般说来,病变轻、病位浅而治疗又及时的,愈后可仅留菲薄瘢痕;若病变重,病位至黑睛深层的,愈后常留较厚的瘢痕而影响视力。有的甚至黑睛穿破,造成蟹睛恶候,这种情况,顶后多属不良。
10 文献摘要1 仙传外科集验方、秘传外科方 2 难经校注 3 难经语译 4 难经本义 5 外科精义 6 温疫论 7 血证论 8 研经言 9 良方集腋 10 赤水玄珠全集 11 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 12 伤寒论校注 13 伤寒六书 14 金匮要略论注 15 厘正按摩要术 16 本草蒙筌 17 新编西方子明堂灸经 18 明医杂著 19 本草从新 20 圣济经 21 子和医集 22 辨证录 23 杨氏家藏方 24 活人书 25 简明医彀 26 黄元御医书十一种 27 针灸大全 28 伤寒论语译 29 病机汇论 30 本草崇原集说 31 经穴解 32 本草衍义 33 幼幼集成 34 诸病源侯论校注 35 针灸易学 36 疡医大全、 37 徐大椿医书全集 38 痘疹辨证 39 疯门全书 40 金匮玉函经二注 41 王旭高临证医案 42 读素问钞 43 妇人大全良方 44 广瘟疫论 45 海药本草 46 喉科指掌 点校本 47 问斋医案(无封面) 48 刘涓子鬼遗方 49 学古诊则 50 人身通考 51 黄帝内经素问校注 52 黄帝内经素问语译 53 伤寒瘟疫条辩 54 世医得效方 55 类证治裁 56 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 57 金匮要略校注 58 御药院方 59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60 金镜内台方议 61 千金宝要 孙真人海上方 62 伤寒总病论 63 吴鞠通医案 64 形色外诊简摩 65 种福堂公选良方 66 疡科会粹 67 名医别录 68 幼幼新书 69 外科证治全生 70 理虚元鉴·虚损启微 71 吴普本草 72 食物本草 73 中藏经语译 74 中藏经校注 75 脉经语译 76 针灸甲乙经校注(上下册) 77 本草易读 78 医学指归 79 胎产心法 女科辑要 80 外科证治全书 81 松峰说疫 82 医方考(附《脉语》)(校点本) 83 仁术便览 84 医灯续焰 85 医方考(附《脉语) 86 验方新编 上 87 验方新编 下 88 黄帝内经太素语译 89 随息居饮食谱 90 医经溯洄集 91 黄帝内经太素校注(上下) 92 祖剂 93 易简方 94 医林改错 95 冯氏锦囊秘录 96 饮膳正要 97 不居集 98 寿世保元 99 古今医统大全(上下) 100 脉经校注 101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点校本)第01册-医经注释(上册)(卷1—卷46) 102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点校本)第02册-医经注释(下册)(卷47—卷70) 103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点校本) 第三册 诊断(卷71—卷92 ) 104 明目至宝 105 秘传眼科龙木论校注 106 蠢子医 107 刘纯医学全书 108 千金翼方校释 109 遵生八笺校注 110 难经正义 111 痰火点雪 112 续名医类案 113 许叔微伤寒论著三种 114 医碥 115 本草经集注 辑校本 116 勉学堂针灸集成(PDF) 117 汤液本草 118 养生月览 119 饮食须知 120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 121 小儿推拿广意 122 全生指迷方 洪氏集验方 123 孙真人千金方 附真本千金方 124 景岳全书 125 四明心法 四明医案 126 金匮要略方论本义 127 调燮类编 128 本草求真 129 河间医集 130 小儿药证直诀 131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132 神农本草经辑注 133 痧胀玉衡 134 韩氏医通 135 卫济宝书、集验背疽方 136 温疫论补注 137 医门补要 138 医学读书记 139 医学纲目 140 证治准绳 141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第4-12册)
中医著名古籍《黄帝内经》约成书于什么时期?
本文2023-10-14 18:50:4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32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