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汗多 简方来帮忙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4浏览:3收藏

虚汗多 简方来帮忙,第1张

生活中即使天气不是很热,有些人也很容易出汗,此时很多人就会认为这是“出虚汗”。这种现象在老年人中最常见,其实不仅老年人出虚汗,年轻人也会出现一些症状。那么,动不动就出虚汗的人该如何调理呢?

“问汗”也能探人体虚实寒热

看起来非常不起眼的出汗,其实对于人体的身体状态很重要。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马军解释,正常的出汗需要人体表里功能的协调,汗是人体气血津液代谢外现于肌表的产物。出汗情况可以很好地反映一个人体质的虚实寒热。

《素问·阴阳别论》记载:“阳加于阴谓之汗”。说明汗是阴阳二气交互作用的产物,它的形成有赖于中焦脾胃化生水谷形成的气血津液,津液随阳气布于体表,通过阳气的蒸腾气化作用出皮肤腠理而成为汗。马军解释,出汗异常就提示人体阴阳失衡、营卫不和,其表现既可以是不该出而出的多汗,也可以是该出汗时却无汗、少汗,其成因与邪气的性质和正气亏虚的状态有密切关系。

“临床常见的形式有自汗、盗汗、黄汗、脱汗等,而我们常讲的虚汗多往往多指自汗和盗汗。实热引起的汗多,往往汗出而粘,出汗以后不觉得冷,并且伴有口干;而虚寒引起的出汗往往汗液清冷,一般少有口干。”马军说。

虚汗多用这些简方

提到虚汗的治疗,很容易想到“玉屏风散”或者“虚汗停”这类市面上常见的中成药。马军表示,这些药物确实有益气固表止汗的作用,止汗有一定的效果,但并不适合所有的人。它们的主要成分是黄芪,适合于所谓的“黄芪体质”的人:体形偏胖,肌肉松弛,皮肤缺乏弹性,腹部膨大松软,面部及下肢易浮肿,易疲乏,易出汗,易头晕,胸闷气短,运动后尤为明显。

“同样是虚汗多,但每个人的体质都不一样,其他伴随症状也都不一样。所以治疗方案各异,而不是将一些敛汗的,如麻黄根、糯稻根、浮小麦等药物堆积就可以治疗的,需要咨询有经验的中医生。”马军说。

桂枝汤及其类方

马军介绍,临床中用来改善虚汗的常用药方是桂枝汤及其类方,应用十分广泛,桂枝汤是调和营卫、调和阴阳的代表方。这个方子治疗虚寒性多汗效果要远远好于玉屏风散。

主要构成:生姜、大枣、炙甘草、桂枝、白芍。桂枝和生姜祛体表风寒之邪;大枣、炙甘草和白芍能养阴血;生姜、大枣、甘草配伍能健脾,增加津液气血的化生;炙甘草配桂枝,辛甘化阳,配白芍,则酸甘化阴,达到调和营卫的目的。如果“寒像”更明显,出汗更多,则加上附子,名“桂枝加附子汤”,用于治疗所谓的“漏汗”,形容汗多得像止不住一样。

桑叶

此外,还有一些单味的药物治疗盗汗效果比较好,比如桑叶和仙鹤草,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加入到配方中。

后世认为桑叶具有疏风清热、凉血止血、清肝明目的功效,可用于风热感冒、咳嗽头痛、目赤等。桑叶也是一味止汗的良药,它还能治疗月经过多、崩漏这些妇科病,此功效却鲜为人知。其实,《神农本草经》中就有“桑叶除寒热、出汗”的记载。

使用方法:将冬桑叶阴干,研为细末,每次5克,用米汤调后内服,每日2次。

仙鹤草

仙鹤草,俗称“脱力草”,功能主要是收敛止血,通常广泛应用于吐血、咯血、崩漏等出血之症。它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扶正补虚,在治疗脱力劳伤、神疲乏力、面色萎黄、气虚自汗、心悸心慌等症中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仙鹤草是极少既可以治疗盗汗又能治疗自汗的药材,价格便宜。

使用方法:可在对症方药中配伍仙鹤草30克 45克,或者用仙鹤草30克、大枣15枚煎煮口服,都可敛汗,疗效甚好。

四君子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四君子汤是补气的,而且补气的作用比较全面,后世很多补脾益气的方剂多从此方衍化而来。大家可别小看里面的四味药,它们可是辅助人体正气的好东西,很多病可能无从下手,但是只要有气虚的存在,都可以通过补气找到突破口。

中医历来重视人的“正气”,也叫“中气”,正气足了,什么外邪都不怕。过去有医家如此比喻四君子汤,说若是服此汤后正气充足,等邪气进来一看,满屋子(身体)里都是“君子”,自己根本就没有立脚的地方,也就识趣地溜走了。“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就是这个道理。此方通过补气健脾,可对脏腑怯弱,面色萎白,四肢无力,心腹胀满,不思饮食,肠鸣泄泻,舌质淡,苔薄白,脉虚无力等症有较好的疗效,其临床应用以面白食少,气短乏力,舌淡苔白,脉虚弱为辨证要点。

君、臣、佐、使

四君子汤被称为“健脾补气第一名方”,虽然只有四味药,却是配比绝妙,君臣佐使搭配令人叫绝。

从原方的分量来看,补药的分量小。既然是气虚,为何不用力量大点的补药呢《黄帝内经》记载:“少气者……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不可饮以至剂。”因为一个人如果气少了,通过气血的关系可知,血也不会充足。所以,如果补气时用了大量的甘温之品,可能会影响食欲,甚至胸闷。只有分量小一些,才能不偏不倚,补气而不伤血。

方中 人参 为君,甘温益气,健脾养胃。人参是驰名中外、老幼皆知的名贵药材,大补元气,特别是多年生的野山参,其药用价值最高。从中医药学的角度来看,人参性平,味甘,微苦,归脾、肺、心三经,有补元气、安神益脑、固脱生津的作用,主要用来治疗身体虚损、倦怠、健忘、头晕目眩、阳痿、尿频等病症。

臣以苦温之 白术 ,健脾燥湿,加强益气助运之力。白术性温,味甘、苦,妇脾、胃经,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的功效,主治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等。四君子汤中的白术一般是炒白术,炒白术适宜患者体内的水湿不是特别重,只是需要补脾的情况。如果是自己制作四君子汤,患者的水湿很重,有腰酸不利等证时,应该用生白术,原因在于生白术利湿的作用较大,还“利腰脐间气”。清朝名医陈士铎就很擅长用生白术,如果遇到脾肾有水湿的患者,他就会开出大剂量的生白术,这也是他治病的一大特色。生白术还有止汗功效,著名的固表止汗的名方玉屏风散,里面就是用的生白术。在妇科的应用里,炒白术用得较多。另外,炒白术分为麦麸炒和土炒,其中麦麸炒的补脾作用较强,而土炒的止泻作用更好。

佐以甘淡 茯苓 ,健脾渗湿。因为气虚是由脾胃功能的虚弱,运化功能不足造成的。脾的运化功能不仅仅是将水谷的精微化生为气血,还包括运化水湿,排泄出多余的部分。脾虚后运化水湿的功能也减弱了,所以在健脾益气的同时,要用一些淡渗下行的药物。在健脾益气的方剂里用一些淡渗下行的药,这样配合能更有效地健脾。

使以 炙甘草 ,益气和中,调和诸药。需要注意,当患者脾胃气虚的时候,可用炙甘草,但是若患者同时咽喉不利,可改成生甘草,借助其解毒利咽的作用。四药配伍,共奏益气健脾之功。

气虚体质者的良方

气虚体质是指由于一身元气不足,以气息低弱、脏腑功能状态低下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流感肆虐的季节,同在一个办公室,有的人特别容易感冒,有的人却只是打上两个喷嚏,另外一部分人却可能丝毫不受影响。通常我们会说那些容易感冒的人体质太虚了,其实,这就是“气虚”。早在《黄帝内经·素问》中就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说法,也就是说,气足的人,比较容易抵御各种病菌的侵袭,而气不足的人则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症状。现代人常说的亚 健康 状态,即时常感到疲劳者,便属于气虚体质。

气虚体质的表现是多样的,但是最基本的症状只有几个,如果大家觉得上文介绍的特征不太好记,可以通过下面这首歌诀来掌握气虚的症状:“少气懒言,声低断续,自汗畏风,动则加剧,易于感冒,神疲乏力,面色咣白,舌淡脉虚。”

一个人中气不足,肺气也就虚了,气不够用所以不愿意说话,语音低。气虚脾虚,就会觉得全身没有劲,就算不干什么重活,也会打不起精神,拿不出力气,而且特别爱出汗,尤其是活动后会加重。同时,由于气虚,面部的颜色咣白,咣白与淡白不同,淡白是脸上没血色,浅淡的白,而咣白则是白里透着青光。这些都是气虚最主要的特征。

四君子汤可以说适合大部分的气虚体质者,因为它虽然可以大补元气,但药性温和,不至于虚不受补。当然,如果患者感受了寒凉,伤风感冒时就不能服用四君子汤了,以免收敛了外界的寒邪,加重病情。

“四君子”也可以加上粳米熬成粥,这一食疗方很适合立夏时节服用,以减少炎热的夏季对身体的消耗。作为日常保养时,最好能将里面的人参替换成党参。这款粥适合补气,可以作为男性抗疲劳的首选,当男性因为气虚精力不足,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低下时,不妨用它来补一补。女人脾虚后容易脸色泛黄,乏力泛滥,老人脾气都容易虚,免疫力下降,也可以尝试服用。

参考用量: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

# 健康 科普大赛#

  是十三个

  汤 液 醪 醴

  《素问·汤液醪醴论》说:“黄帝问曰:为五谷汤液及醪醴奈何?岐伯对曰:必以稻米,炊之稻薪。稻米者完,稻薪者坚。帝曰:何以然?岐伯曰:此得天地之和,高下之宜,故能至完,伐取得时,故能至坚也。”

  汤液和醪醴,都是以五谷作为原料,经过酿制面成。古代用五谷熬煮成的清液,作为五脏的滋养剂,即为汤液;用五谷熬煮,再经发酵酿造,作为五脏病的治疗剂,即为醪醴。虽然五谷均为汤液、醪醴的原料,但经文又指出,“必以稻米”。因其生长在高下得宜的平地,上受天阳,下受水阴,而能得“天地之和”,故效用纯正完备;春种深秋收割,尽得秋金刚劲之气,故其薪“至坚”,所以必以稻米作为最佳的原料,稻薪作为最好的燃料。

  古代的这种汤液醪醴,对后世方剂学的发展,有很深的影响。例如现代所用的汤剂、酒剂,以及方药中使用的粳米、秫米、薏米、赤小豆等,都是直接从《内经》的汤液醪醴发展而来的。

  生 铁 洛 饮

  《素问·病能论》说:“帝曰:有病怒狂者,……治之奈何?岐伯曰:……使之服以生铁洛为饮。夫生铁洛者,下气疾也。”

  洛,与“落”通用,生铁落即炉冶间锤落之铁屑;气疾,丹波元简云:“凡狂易癫眩,惊悸痫瘈,心神不定之证,宜概称气疾焉”。生铁落,其气重而寒,能坠热开结,平木火之邪,又能重镇心神,所以它能治怒狂。

  生铁落治怒狂有良效,现临床亦常用。由于怒狂多由恼怒伤肝,肝气不得疏泄,郁而化火,煎熬津液,结为痰火而成。因此,近世治疗多佐以化痰开窍之品。

  左 角 发 酒

  《素问·缪刺论》说:“邪客于手足少阴、太阴、足阳明之络。此五络皆会于耳中,上络左角,五络俱竭,令人身脉皆动,而形无知也,其状若尸,或曰尸厥……鬄其左角之发,方一寸,燔治,饮以美酒一杯,不能饮者灌之,立已。”

  手足少阴、太阴和足阳明五络,皆会于耳,上于额角。若邪气侵犯,五络闭塞不通,因而突然神志昏迷,不省人事,状如尸厥,但全身血脉皆在搏动。可剃其左角之发,约一方寸,烧制为末,以美酒一杯同服,如口噤不能饮,则灌之。

  李时珍说:“发为血之余”,故发亦名血余。性味苦涩微温,能治血病,为止血消瘀之良药。功能消瘀利窍,治血瘀阻塞,通利小便。酒性温热,功能温经散寒,活血通血脉,通达表里。所以本方具有通行经络,消瘀利窍,和畅气血等作用。五络通,气血行,阴阳调,则神志清。因血余功能止血消瘀,现常用作止血药,治疗吐血,衄血、血淋、崩漏等证。

  泽 泻 饮

  《素问·病能论》说:“有病身热解堕,汗出如浴,恶风少气,此为何病?岐伯曰:病名曰酒风。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以泽泻、术各十分,麋衔五分,合以三指撮为后饭。”

  酒风,即《素问·风论》所说的漏风病。主要症状是全身发热,身体倦怠无力,大汗如浴,恶风,少气。这是因为患者素常嗜酒生湿伤脾,湿郁生热所致。湿热伤筋,以致筋脉弛纵,身体懈堕倦怠无力;湿热郁蒸,则汗出如浴,汗多则卫气虚而恶风;热甚火壮,“壮大食气”,故气衰而少气。治疗用泽泻、白术各十分,麋衔五分,三药混合研末每次三指撮,饭前空腹服,温开水送下。

  泽泻淡渗,能利水道,清湿热。白术苦温,能燥湿止汗。麋衔又名薇衔、鹿衔,为治风湿病药。本方对湿热内蕴,汗出恶风,筋缓身重体倦,有一定的疗效。本方在服法方面,提出了“为后饭”,这是我国对服药时间的最早记载。

  鸡 矢 醴

  《素问·腹中论》说:“黄帝问曰:有病心腹满,旦食则不能食,此为何病?岐伯对曰:名为鼓胀。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以鸡矢醴,一剂知,二剂已。”

  矢,同屎。《本草纲目》说:“(鸡)屎白,气味微寒,无毒。”鼓胀生于湿热,亦有因积滞而形成的。鸡屎能下气消积,通利大小便,故治鼓胀有特效。但若属于虚证之鼓胀病,则不宜使用本方,正如张介宾说:“鸡矢……攻伐实邪之剂也,……凡鼓胀由于停积及湿热有余者,皆宜用之。若脾胃虚寒发胀及中气虚满等证,最所忌也,误服则死。”

  鸡矢醴的制作及服用法,《本草纲目》引何大英云:“用腊月干鸡矢白半斤,袋盛,以酒醅一斗,渍七日,温服三杯,日三;或为末,服二钱亦可”。此方民间现仍常用以治小儿消化不良之腹胀有佳效。用法,将鸡矢白晒干,焙黄,研末或作丸剂,温开水送服。又法将鸡矢白晒干,焙黄一两,米酒三碗,煎数沸,去滓,过滤,澄清,空腹服,一日二次。

  乌 鲗 骨 藘 茹 丸

  《素问·腹中论》说:“帝曰:有病胸胁支满者,妨于食,病至则先闻腥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肢清,目眩,时时前后血,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病名血枯,此得之年少时,有所大脱血,若醉入房中,气竭伤肝,故月事衰少不来也。帝曰:治之奈何?复以何术?岐伯曰:以四乌鲗骨,一藘茹,二物并合之,丸以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为后饭,饮以鲍鱼汁,利肠中及伤肝也。”

  血枯,即精血枯竭,月经闭止不来的病证。其成因,可由少年时有所大脱血,如吐、衄、崩、漏,失血过多,或因醉后行房,阴精尽泄,精血两伤,气亦耗散。肝主藏血,肾主藏精,肺主气。血亡精竭气耗,则肝、肾、肺三脏俱伤,以致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气逆于上,则见胸胁胀满,甚则妨碍饮食,常闻到腥臊气味及鼻流清涕等症状,由于血不归经则唾血,气不荣于身则四肢清冷,气血两虚则头目眩晕,气血逆乱则时常大小便出血。治疗可用乌鲗骨四分,藘茹一分,二药研末混合,以麻雀卵和丸,如小豆大。每次饭前服五丸,鲍鱼汤送下,取其通利肠中和补益肝脏。

  乌鲗骨,即乌贼骨,又名海螵蛸。气味咸温下行,主女子赤白漏下及血枯经闭。藘茹,即茜草。气味甘寒,能止血治崩,又能和血通经。麻雀卵,气味甘温,能补益精血,主男子阳萎不举及女子带下,便溺不利。鲍鱼,气味辛温,能通血脉益阴气,煮汁服之能同诸药通女子血闭。故本方具有补养精、气、血,强壮肺、肝、肾,活血通经的作用,所以能治血枯精亏诸证。

  兰 草 汤

  《素问·奇病论》说:“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治之以兰,除陈气也。”

  瘅,是热病。脾瘅,即脾胃湿热证。它主要的症状就是口中时有甜味,舌苔腻。其成因多由肥甘厚味太过,助热生湿,脾气滞而不能输布津液,上溢于口,而见口甘之症。治用一味兰草,煎汁内服,可以清化湿热,消胀除满。

  兰草,即佩兰。气味辛平芳香,能醒脾化湿,清暑辟浊。临床用佩兰一两,煎汤代茶,治口甜苔腻,久久不除者有良效。骆龙吉《内经拾遗方论》说:“兰草一两,用水三盏,煎一盏半,温服无时。”

  豕 膏

  《灵枢·痈疽》篇说:“痈发于嗌中,名曰猛疽。猛疽不治,化为脓,脓不写,塞咽,半日死。其化为脓者,写则合豕膏,冷食,三日而已。……发于腋下赤坚者,名曰米疽,治之以砭石,欲细而长,疏砭之,涂以豕膏,六日已,勿裹之。”

  豕膏,即猪脂,欲名猪油。嗌,即咽喉处,为肺气出入之道路。痈发于嗌,影响呼吸,病势凶猛,故叫猛疽。如发于腋下,坚硬红肿而小形如米粒的,叫做米疽。猛疽和米疽,从其所生部位及症状辨证,皆属肺经积热,毒火入侵而成。

  猪脂,气味甘,微寒,无毒,用以泄肺经之积热。《本草纲目》引孙思邈说:“利血脉,散风热,润肺。入膏药,主诸疮。”此痈疽属毒热,尤其是在咽喉部,故宜冷服之,以加强解热的效力,使邪由下而出。后世用猪脂做膏药,即从此方演变而来的。

  翘 饮

  《灵枢·痈疽》篇说:“发于胁,名曰败疵,败疵者,女子之病也。灸之,其病大痈脓。治之,其中乃有生肉,大如赤小豆。锉 翘草根各一升,以水一斗六升煮之,竭为取三升,则强饮,厚衣,坐于釜上,冷汗出至足,已。”

  败疵,亦称胁痈。李杲说:“胁者,肝之部也,如人多郁怒,故患此疮。”治用锉 、翘草根各一升,水煎三次服,并以蒸气熏之,使能身汗出而愈。

  ,菱角,翘,即连翘。菱角根能清热发汗;连翘根能凉血解毒。《本草纲目》说:“连翘苦平无毒,主治寒热、鼠瘘、瘰疬、痈肿、恶疮、瘿瘤,结热蛊毒。”又说:“主治下热气,益阴精,令人面悦好,明目,久服轻身耐老。”

  此方提出的“厚衣,坐于釜上,令汗出至足”,对后世辅助疗法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如仲景用桂枝汤的“温覆”,用防已黄芪汤的“坐被上,以被绕腰下”,用甘草麻黄汤的“慎风寒”等,可见其理法皆来自《内经》。

  半 夏 秫 米 汤

  《灵枢·邪客》篇说:“今厥气客于五藏六府,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饮以半夏汤一剂,阴阳已通,其卧立至。……其汤方,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扬之万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苇薪,火沸,置秫米一升,治半夏五合,徐炊,令竭为一升半,去其滓,饮汁一小杯,日三稍益,以知为度。故其病新发者,覆杯则卧,汗出则已矣,久者三饮而已也。”

  卫气行于阳则寤,行于阴则寐。如厥逆之气入侵脏腑,迫使卫气行于阳分,不得行于阴分,则阳盛于外阴虚于内而不得眠。治以半夏汤一剂,以除其厥逆之邪,阴阳通调,就可以睡眠。半夏秫米汤是用长流水八升,多次扬之,取在上的清水五升,用苇薪燃火煮之,水沸后,放入秫米一升,和炮制过的半夏五合,以文火继煎至汤一升半,去滓,每次服一小杯,一日服三次,逐次加量,以发生药效为度。如果是病初起,服完药后应静卧,汗出后即愈。病程较久的,服至三次也可以痊愈了。

  半夏、秫米,所以有如此疗效,主要是调和阴阳的作用。因半夏味辛,直驱少阴厥逆之气,使其上通于阳明;秫米甘寒,能泄阳补阴,致使阴阳和调,故能治不眠之证。流水千里,扬之万遍(《金匮要略》称为“甘澜水”),取其流畅而无阻滞,以加强药效。

  马 膏 膏 法

  《灵枢·经筋》篇说:“足阳明之筋……,其病足中指支胫转筋,脚跳坚,伏兔转筋,髀前肿, 疝,腹筋急,引缺盆及颊,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治之以马膏,膏其急者,以白酒和桂,以涂其缓者,以桑钩钩之;即以生桑炭,置之坎中,高下以坐等,以膏熨急颊,且饮美酒,噉美炙肉,不饮酒者,自强也,为之三拊而已。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

  经筋分手足三阴三阳,合称十二经筋。这里举足阳明之筋,感受寒邪后所发生的一系列症状为例。寒主收引,热则纵缓。阳明之筋受病,或转筋,或急引,或 僻,或目不合,都是外邪入侵,经筋收引和缓纵所致。所以表现为一侧拘急,一侧缓纵的 僻、目不合等症状。由于经筋不与内在的脏腑直接相连,而布于体表,同时其受寒必因气血之虚,因此,治疗的原则是补虚劫寒,壮阳除阴,通络和肌表,调和气血。“急者缓之”,甘以缓急,故用马膏之甘平,以缓其急。“寒者热之”,“虚者补之”,故用马膏热熨,桑炭火烤以劫寒。再噉炙肉以补其虚。壮阳除阴,调和气血,通经络,和肌表,故用白酒、官桂和烧针劫刺。同时,用桑钩牵引,以正其 僻。正如张介宾说:“马膏,马脂也。其性味甘平柔润,能养筋治痹,故可以膏其急者。白酒、辣桂,性味辛温,能通经络,行血脉,故可以涂其缓者。桑之性平,能利关节,除风寒湿痹诸痛,故以桑钩钩之者,钩正其口也。复以生桑火炭,置之地坎之中,高下以坐等者,欲其深浅适中,便于坐而得其缓也。然后以前膏熨其急颊,且饮之美酒,噉之美肉,皆助血舒筋之法也。虽不善饮,亦自强者。三拊而已,言再三拊摩其患处,则病自已矣。”

  寒 痹 熨 法

  《灵枢·寿夭刚柔》篇说:“寒痹之为病也,留而不去,时痛而皮不仁……用淳酒二十斤,蜀椒一升,干姜一斤,桂心一斤。凡四种皆 咀,渍酒中,用棉絮一斤,细白布四丈,并内酒中,置酒马矢煴中,盖封涂勿使泄,五日五夜,出布棉絮,曝干之,干复渍,以尽其汁,每渍必 其日,乃出干,干,并用滓与棉絮,复布为复巾,长六七尺,为六七尺巾,则用之生桑炭炙巾,以熨寒痹所刺之处,令热入至于病所。寒,复炙巾以熨之,三十遍而止。汗出以巾拭身,亦三十遍而止。起步内中,无见风。每刺必熨,如此,病已矣。”

  寒邪入侵经络血脉之中,久留不去,以致血脉不行,凝滞而痛。病情严重者,影响营卫运行,致成麻木不仁的寒痹证。导致寒邪的侵袭,乃是命火不足,心血虚损,肝筋失养的缘故。因此,寒痹的治法,必以补命门真火,益肝心血源,通行经络,调和营卫为原则。本方用棉布浸药酒熨贴以治寒痹,是最早的一种外治方法。方中药物,酒性热而悍急,有通行十二经循行肌肤之力。蜀椒赋纯阳之性,为交通心肾的主药;干姜健胃培土,化生血气;桂心引火归源,温养肝筋。三味又得酒力及炭火的热力,装入夹袋中,在针剌前后,熨贴患处,久久施行(三十遍),则营卫通,汗液出,寒痹自能痊愈。此方虽然制作较繁,然其理法,颇有深意。

  小 金 丹

  《素问遗篇·刺法论》说:“小金丹方,辰砂二两,水磨雄黄一两,叶子雌黄一两,紫金半两,同入盒中,外固了,地一尺,筑地实,不用炉,不须药制,用火二十斤煅之也。七日终,候冷,七日取,次日出盒子,埋药地中,七日取出,顺日研之三日,炼白沙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望东吸日华气一口,冰水下一丸,和气咽之,服十粒,无疫干也。”

  本方的炼制方法,是将辰砂、雄黄、雌黄、紫多(金箔),放入乳钵中研细,倾入磁罐中,外用盐泥封好。另在空地上挖一个坑,约尺许,将罐置于坑内,封以薄土,筑实。另用桑柴或桑炭,烧其地面,烧七天,至第八日,候冷,把罐取出,将药刮出,入于另一罐,再埋于地下,以消除火热之气,埋七天,再取出,将药倾入钵中,研细,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服法:每晨当太阳初出时,面向东方,吸一口气,用冷水和气送下一丸,共服十粒。可免受疫疠的传染。

  本方的服食,是采用道家的益气养生法。方中四味药物,特别是辰砂、雄黄,是辟瘟防疫常用的药物。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兰室秘藏·自汗门》方之当归六黄汤 41 处方 42 制法 43 功能主治 44 当归六黄汤的用法用量 45 方解 46 临床运用 47 现代适应证 471 急性黄疸性肝炎 472 急性扁桃体炎 473 缺铁性贫血 474 病毒性心肌炎 48 当归六黄汤的药理作用 481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482 抗炎、抗氧化损伤作用 483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484 对心血管系统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485 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486 对造血功能的影响 487 对消化系统功能的影响 488 其他 49 歌诀 410 出处 5 《麻症集成》卷上方之当归六黄汤 51 处方 52 功能主治 53 出处 6 《麻症集成》卷三方之当归六黄汤 61 组成 62 功能主治 63 当归六黄汤的用法用量 64 出处 7 《寒温条辨》卷五方之当归六黄汤 71 处方 72 功能主治 73 当归六黄汤的用法用量 74 出处 8 《伤寒全生集》卷二方之当归六黄汤 81 组成 82 功能主治 83 当归六黄汤的用法用量 84 附注 85 出处 9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当归六黄汤 1 拼音

dāng guī liù huáng tāng

2 英文参考

Danggui Liuhuang Tang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danggui liuhuang decoctio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当归六黄汤同名方剂约有五首,其中《兰室秘藏》卷下所记载者为常用方。其组成为当归9g、生地黄9g、黄芩9g、黄柏9g、黄连9g、熟地黄9g、黄芪18g,具有滋阴泻火,固表止汗之功效。主治因阴虚火旺,阴液不守所致的盗汗证,现代常用于治疗结核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更年期综合征等病症汗出异常而属于阴虚火旺者。

4 《兰室秘藏·自汗门》方之当归六黄汤 41 处方

当归、生地黄、熟地黄、黄连、黄芩、黄柏各等分,黄芪量加一倍[1]。

当归9g、生地黄9g、黄芩9g、黄柏9g、黄连9g、熟地黄9g、黄芪18g[2]

当归、生地黄、熟地黄、黄柏、黄芩、黄连各等分,黄芪加倍[3]。

42 制法

上药为粗末[1]

上为粗末[3]。

43 功能主治

《兰室秘藏·自汗门》方之当归六黄汤功能滋阴清热,固表止汗[1]。主治阴虚有火而致的盗汗发热,面赤口干、心烦唇燥,便难尿赤,舌红脉数者[1]。

滋阴清热,固表止汗[2]。主治阴虚火旺盗汗证[2]。症见发热盗汗,面赤心烦,口干唇燥,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数[2]。亦治自汗。

44 当归六黄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五钱,水煎,食前服,小儿量减半[1]。

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空腹服。小儿减半。

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前服,小儿减半[3]

45 方解

方中当归、生地黄、熟地黄滋阴养血以清热,使水足则能制火;黄连、黄芩、黄柏清热泻火以坚阴,使火去则不伤阴;然夜寐盗汗时肌表卫气不足,故用黄芪益气固表以止汗[1]。七药相合,阴平阳秘,火不内扰,肌表得固,津液内守,盗汗可止[1]。

全方六味,以补阴为主,佐以泻火之药,阴血安定,盗汗自止[2]。故《兰室秘藏》称其为"盗汗之圣药"[2]。本方荣卫兼顾,后世又用以治疗阴虚火旺之自汗证[2]。

当归六黄汤为治疗阴虚火旺的盗汗而设[4]。因肾水不足,不能上济心火,则心火偏亢,阴虚则火愈旺,火旺则阴液不守,蒸越外出,故见以盗汗为主的诸种阴虚火旺表现[4]。治宜滋阴清热,固表止汗[4]。方中当归、生地、熟地入肝肾而滋阴养血,阴血充则水能制火,为方中君药[4]。盗汗因火旺迫阴,水不济火,故臣以黄连、黄芩、黄柏,三黄以泻火除烦,合苦以坚阴之意;热清则火不内扰,阴坚则汗不外泄,合君药以育阴清热[4]。由于汗出过多,表气不固,故倍用黄芪以益气实卫、固表止汗,又可合当归、熟地以益气养血[4]。综观全方,其配伍特点,一是养血育阴与泻火除热并进,养阴以治本,泻火以治标,使阴固而水能治火,热清则耗阴无由;二是益气固表与育阴泻火相配,育阴泻火为本,益气固表为标,以使营阴内守,卫外固密[4]。诸药合用,则有滋阴清热、固表止汗之功,于是内热、外汗皆可相应而愈[4]。

46 临床运用

当归六黄汤是治疗阴虚火旺盗汗证的常用方剂[2]。凡临床上出现了以盗汗、面赤、心烦、溲赤、舌红、脉数等为主要表现者,即可使用本方加减治疗[2]。

加减法:若阴虚而内火不旺者,可去黄连、黄柏,加知母、玄参清热泻火而不伤阴;盗汗盛者,可加乌梅、浮小麦、煅牡蛎等敛营止汗[2]。

使用注意:脾胃虚弱,食少便溏者不宜使用本方[2]。

47 现代适应证

[5]

当归六黄汤现代常用于治疗结核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更年期综合征等病症汗出异常而属于阴虚火旺者[2]。

当归六黄汤适用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黄疸性肝炎、病毒性心肌炎、缺铁性贫血见盗汗、面赤心烦者。

471 急性黄疸性肝炎

急性黄疸型肝炎大多是由肝炎病毒经消化道传播的一种传染病,常见的有甲、乙、丙、丁、戊、己、庚7种肝炎病毒感染所致,但其他如巨细胞病毒等也可感染。其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清楚。有学者认为是病毒直接损伤肝脏,但大多数认为是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或二者共同作用导致肝细胞肿胀、坏死;胆小管壁上的肝细胞坏死,导致管壁破裂,胆汁反流入血窦,肝细胞肿胀压迫胆小管使胆小管内胆栓形成,肿胀的肝细胞还可压迫胆管使胆汁淤积,肝细胞膜通透性增加,以及胆红素摄取、结合、排泄障碍均可引起黄疸。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乏力、纳差、厌油腻、黄疸和肝脏肿大。

472 急性扁桃体炎

急性扁桃体炎的致病菌多数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非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杆菌,腺病毒、鼻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也可引起本病。当人体抵抗力降低时,病原体大量繁殖,毒素破坏咽隐窝上皮,病原侵入扁桃体实质而发病。病毒感染者炎症仅局限于黏膜表面,多为急性卡他性扁桃体炎;当炎症侵入扁桃体实质的淋巴滤泡,引起充血肿胀、化脓称为急性滤泡性扁桃体炎;当扁桃体充血红肿,隐窝内充塞渗出物并自窝口排出,有时连成一片即为隐窝性扁桃体炎。

473 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现统称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缺铁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所致的一种贫血。该病多见于儿童,最常见的原因是:①先天性储铁不足。②铁摄入不足。③生长发育较快,需铁较多。④铁丢失较多,如慢性肠道出血,蛲虫及钩虫病等。⑤铁吸收、利用和储存障碍,造成铁代谢障碍。由于缺乏造血原料,故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并可使多种含铁的酶(细胞色素酶、单胺氧化酶、核糖核苷酸还原酶、琥珀酸脱氢酶等)活性减低,造成细胞功能紊乱,临床上不仅出现贫血、血红蛋白减少、红细胞体积减少,而且还出现上述含铁酶活性减少的症状如神经系统症状、淡漠、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口腔黏膜异常角化、舌炎、反甲、免疫功能低下等症状。

474 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多种病毒感染后造成心肌细胞变性坏死(有时也可累及心肌及心膜)的一种心脏病。最常见的病毒有柯萨奇病毒(A组和B组)、埃柯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腺病毒、传染性肝炎病毒、麻疹病毒、流感及副流感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等。其发病机理尚不完全清楚,但目前认为有两种可能:一是病毒直接损害心肌细胞,导致心肌细胞变性、坏死、溶解。二是机体受病毒 ,激活细胞及体液免疫反应,产生抗心肌抗体,ILⅠα、TNFα、INFγ等诱导产生细胞黏附因子,使细胞毒性T细胞(CD8+)有选择地向损害心肌组织黏附、浸润攻击,从而导致心肌病变。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乏力、心悸、胸痛、活动受限,严重者并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呼吸困难等。

48 当归六黄汤的药理作用

[6]

481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君药当归煎剂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白喉杆菌、金**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地黄水煎剂对须疮癣菌、石膏样小芽孢癣菌等多种真菌有抑制作用。臣药黄连除对上述细菌有抑制作用外,还对变形杆菌、肺炎双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幽门螺旋杆菌、牙周致病菌、霍乱弧菌等多种细菌和真菌有抑制作用;同时能消除耐药菌质粒和使细菌释放的内、外毒素失活;黄连还有抗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作用,对柯萨奇B3病毒感染心肌炎有治疗作用。黄芩除对上述细菌有抑杀作用外,还对炭疽杆菌、白喉杆菌、结核杆菌及大部分真菌有抑制作用;并能抑制HIV、流感病毒。黄柏除对上述细菌、真菌有抑制作用外,还对白色及柠檬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枯草杆菌、副伤寒杆菌、脑膜炎双球菌以及多种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杀作用,对乙肝表面抗原有抑制作用。黄芪除对上述部分细菌有抗菌作用外,对流感病毒、新城鸡瘟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水疱口炎病毒、VSV、Sinelbis病毒等均有抑制作用,对柯萨奇病毒虽无直接杀灭作用,但可降低感染病毒的心肌细胞对病毒的敏感性。由此可见,该方剂不仅有抗菌、抗耐药、抗毒素作用,而且有抗病毒作用,并能降低心肌对病毒的敏感性。这对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扁桃体炎的治疗十分重要。

482 抗炎、抗氧化损伤作用

君药当归水煎剂对多种致炎剂引起的急、慢性炎症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能降低炎症组织PGE2的释放量,降低补体旁路溶血活性。当归能清除氧自由基及羟自由基,能明显提高大脑皮层SOD、Ca2+ATP酶活性,降低NO、Ca2+含量和NOS活性,抑制自由基引起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具有显著的抗衰老作用。地黄水煎剂具有抗炎消肿作用,熟地黄水煎液可明显增强血清及心肌中GSHPx活性,降低LPO含量,从而对心肌起到保护作用;地黄能提高脑组织SOD活力,显著降低脑组织MDA含量;显著提高RBC膜Na+K+ATP酶活性,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损伤作用。臣药黄连所含小檗堿能明显抑制趋化因子ZAP诱导的中性粒细胞趋化运动,抑制多形核WBC化学发光反应,对WBC系产生的羟自由基及H2O2导致的化学发光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同时可显著降低炎性组织中PGE2的含量,降低中性粒细胞PLA2的活性,减少炎性介质的生成,从而对急、慢性炎症具有抑制作用,对炎症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水肿、肉芽组织增生等不同过程均产生抑制作用。黄芩能抑制炎性介质释放与合成,黄芩素等能抑制肥大细胞释放HA;黄芩素、黄芩苷通过影响花生四烯酸代谢,抑制PGE及LT的生成,从而有抑制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以及WBC的趋化作用,因此对炎症的渗出、水肿、肉芽组织增生等不同过程均有抑制作用;黄芩苷对羟自由基有显著的清除作用,黄芩苷铜、黄芩苷锌对氧自由基有显著的清除作用,抑制脂质过氧化损伤,黄芩苷能提高心肌及肝脏SOD、GSHPx活性,降低MDA及LPO含量,减轻自由基对心肌的损伤。黄柏同样含有小檗堿,因此具有和黄连同样的抗炎、抗氧化、保护心肌的作用。佐药黄芪总苷可显著降低炎性渗出液中的PGE2含量及IL8含量,降低渗出液及中性WBC中PLA2活性,减少中性粒细胞氧自由基生成,减少渗出液中NO的生成量,对佐剂性关节炎黄芪总黄酮可降低其MDA、IL1和亚硝酸盐,因此对炎症的各个阶段均有抑制作用。尤其是黄芪能降低柯萨奇病毒对病毒性心肌炎的敏感性。

由此可见该方剂君、臣、佐、使各药均有显著的抗炎、抗氧化损伤作用,尤其对心肌作用更显著。

483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君药当归醇沉物及当归免疫活性多糖能单独或协同ConA/LPS发挥促进脾脏及胸腺T、B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对抗氢化可的松对ConA诱导的脾脏及胸腺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抑制作用。当归内酯能增强细胞毒T细胞功能,增加其杀伤活性达80%,可明显提高抗体数量及效价;当归还能增强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提高NO含量,改善巨噬细胞的防御功能;当归醇沉物可显著增强巨噬细胞分泌TNFα、IL1,诱导淋巴细胞分泌INFγ,增强INFγ的生物活性。生地黄可促进ConA活化的脾淋巴细胞DNA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增强IL2的产生,提高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熟地黄能提高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促进IL2的分泌,还能诱生人INF,对抗氢化可的松引起的血中T淋巴细胞的减少。臣药黄连可激活巨噬细胞,使之出现定向的趋化运动,到达补体活化部位,使之吞噬功能增强。黄芩所含的黄芩苷对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NK细胞的活性及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均有双相调节作用,低剂量显著增强其功能,高剂量则抑制之;黄芩苷对RBC免疫黏附功能有促进作用;在细胞免疫功能方面,黄芩苷能明显改善缺血性心力衰竭细胞的免疫功能异常,同时黄芩具有抗免疫反应作用,尤其对Ⅰ型变态反应作用显著,可稳定肥大细胞膜,影响花生四烯酸代谢。佐药黄芪可诱导淋巴细胞产生INFα,从而明显促进NK细胞的活性,并有剂量依赖性,但剂量过大则可抑制NK细胞毒活性;黄芪注射液可促进血中T细胞表型CD3、CD4、CD8升高并接近正常水平;黄芪煎剂可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增加抗体生成能力;黄芪多糖可使胸腺和脾内T细胞数增加,并能促进脾脏抗原结合细胞(T、B淋巴细胞的前体)。

以上可以看出,该方剂君、臣、佐、使对免疫功能均有明显的促进、调节作用。

484 对心血管系统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君药当归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降低心肌耗氧量,拮抗垂体后叶素所致心肌缺血,明显缩小心肌缺血再灌注心肌梗死体积;当归及阿魏酸钠可减少心肌细胞内Ca2+、Na+蓄积,减少MDA生成及CPK、LDH、AST释放;当归所含阿魏酸钠可减慢传导,延长有效不应期,消除折返,延长平台期,抑制异位节律点,提高致颤阈,因而具有显著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当归可扩张冠状动脉、脑血管、肺血管及外周血管,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压;当归还有抑制内皮细胞增殖,抗动脉硬化的作用;当归所含阿魏酸钠可选择性抑制TXA2合成酶活性,降低TXA2的活性,降低TXA2的含量,升高PGI2/TXA2比率,升高血小板内cAMP水平,抑制磷酸二酯酶,直接对抗TXA2和增强PGI2活性,因而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地黄可降低心肌LPO含量,提高GSHPx活力,对高血压引起的心肌劳损、左室高压及心肌供血不足均有改善作用;地黄还有强心利尿作用,尤其对衰弱的心脏作用更为明显;地黄通过升高cAMP,使cGMP/cAMP比值降低而且有降压作用。臣药黄连所含小檗堿能兴奋心脏,增加冠脉血流量,并呈剂量依赖性双相作用;同时小檗堿能降低血压,对衰竭的心脏可降低其耗氧量,保护心肌缺血造成的心肌损伤,改善梗死后衰竭的心室功能,并能对抗乌头堿及氯仿造成的心室纤颤;药根堿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的心律失常有对抗作用。黄芩所含黄芩苷可显著降低缺血再灌注心肌MDA含量,升高组织的GSHPx及SOD活性,对抗脂质过氧化反应,对缺血性心肌有保护作用;黄芩苷还有降血压及利尿作用;黄芩素、汉黄芩素等还可抑制胶原产生的血小板聚集;黄芩素、黄芩苷可抑制凝血酶诱导的纤维蛋白原向纤维蛋白转变,对内毒素诱发的DIC则可防止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减少。黄柏也含有小檗堿,对心肌小剂量兴奋之,增加心肌收缩力,大剂量则抑制之,对心肌有负性心率作用;黄柏也有降血压作用。佐药黄芪可加强心肌细胞能量代谢,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对中毒及疲劳衰竭的心脏作用更明显;黄芪还能对抗垂体后叶素所致心肌缺血,对抗心律失常;对血压有双相调节作用,对高血压黄芪煎剂可使其上升幅度得到控制,当血压降至休克水平时,黄芪可使血压稍上升且保持稳定。黄芪能扩张冠状动脉、脑血管、外周血管及肠系膜上动脉;黄芪煎剂可降低心肌细胞对病毒感染的敏感性,通过增强免疫功能抑制病毒性心肌炎;黄芪皂苷TSA可提高PGI2及NO水平,降低TXA2/PGI2比例,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

由此可见,该方剂各味中药有一致的保护心脏、调节血压、改善血液流变学的功能。

485 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君药当归注射液可加快脑组织血液循环,改善神经元的代谢,减少脑梗死的面积,促进脑缺血损伤后神经生长和修复相关蛋白,促进神经细胞黏附分子和微血管相关蛋白的表达,减少脑细胞凋亡发生,亦可通过促进bcl2的表达对半暗带的细胞凋亡产生抑制作用;当归水煎液可逆转脑内氨基酸类神经介质的异常改变,促进神经再生及再支配。地黄不仅有镇静、催眠作用,而且可对抗和减轻地塞米松引起的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和形态的影响。臣药黄连能扩张脑膜血管,增加局部血流;小檗堿能提高缺血再灌注早期海马CA1区神经元内线粒体、粗面内质网、高尔基体对缺血的耐受性,减轻缺血再灌注晚期海马CA1区神经元死亡程度;小檗堿能显著升高脑缺血时SOD、GSHPx活力,降低MDA含量,对缺血/缺糖诱导的神经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升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因而对脑组织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小檗堿有解热、镇静、催眠及降血糖作用;小檗堿还有 ACTH释放的作用,从而发挥抗炎作用。黄芩不仅有解热作用,同时黄芩苷能缩小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梗死的体积,明显降低神经细胞内Ca2+浓度,减轻WBC的浸润程度。黄柏具有解热、镇静作用。佐药黄芪能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可使肾上腺重量增加,皮脂增厚,束状带细胞体积增大,胞浆丰富,从而有抗疲劳、抗应激作用。黄芪还能促进性腺功能,并有镇痛作用。

486 对造血功能的影响

君药当归能升高外周血RBC、WBC及Hb的含量,对化学药物、放射线照射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抑制作用更明显,其有效成分是当归多糖(AP)。当归多糖可使WBC及网织RBC增加,对RBC、Hb、WBC和骨髓有核细胞数的恢复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外源性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 因子(GMCSF)、IL3、EPO存在条件下,AP在体外对粒单系造血祖细胞(CFUGM)和多向性造血祖细胞(CFUix)的增殖分化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经AP诱导后骨髓基质细胞、血管细皮细胞、单核细胞等表达GMCSF、IL3mRNA水平皆明显提高。生、熟地黄有促进造血作用,可促进骨髓造血干细胞(CFUS)增殖,促进粒单祖细胞和早期、晚期红系祖细胞的增殖分化。佐药黄芪所含多糖能升高RBC比容,增加RBC数及Hb;黄芪还能防止因辐射而造成的小鼠外周血WBC总数及骨髓有核细胞数的减少,可促进造血干细胞的分化和增殖。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487 对消化系统功能的影响

君药当归可显著降低肝脏胶原蛋白含量,减轻肝纤维化;当归及所含的阿魏酸钠可增加肝脏GSHPx活性,降低肝脏中MDA含量,抗肝脂质过氧化,对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当归水提物、挥发油或阿魏酸均可明显促进胆汁分泌,并增加胆汁中固体及胆酸的排泄量;当归浸膏、挥发油及阿魏酸对Ach引起的肠管收缩有抑制作用,抑制肠推进运动。臣药地黄煎剂对中毒性肝炎有保护作用,能防止肝糖元减少;能抑制胃酸及总酸的排出量,抑制胃溃疡的发生。佐药黄连及其所含小檗堿能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更重要的是黄连对幽门螺旋杆菌有较强的杀灭作用,从而有治疗胃溃疡及胃炎作用。黄芩所含总黄酮可增加肝GSHPx活性,明显降低LPO含量;千层纸素A、汉黄芩素、黄芩素苷等均能抑制肝脂质过氧化;黄芩黄酮对NADPHADP引起的体外肝脏脂质过氧化作用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黄柏及所含小檗堿可促进肠管收缩;而黄柏内酯则使肠管松弛;黄柏提取物及小檗堿可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液酸度,具有抗溃疡作用,同时小檗堿还有利胆作用。佐药黄芪水煎剂可使慢性肝炎病人CD8下降,CD4/CD8升高,恢复其正常的免疫功能,促进糖元及蛋白质合成,同时黄芪对多种实验性胃溃疡有抑制作用,抑制胃黏膜的损伤。

488 其他

该方剂各位中药对肿瘤细胞有不同程度的抑杀作用,因不是本节叙述重点,不再赘述。

49 歌诀

火炎汗出六黄汤,归柏芩连二地黄;倍用黄芪为固表,滋阴清热敛汗强[2]。

410 出处

《兰室秘藏》卷下

5 《麻症集成》卷上方之当归六黄汤 51 处方

黄连、黄芩、黄柏、黄耆、地黄(生熟各半)、当归、栀子、浮小麦。

52 功能主治

《麻症集成》卷上方之当归六黄汤主治火盛逼迫,致汗妄流。

53 出处

《麻症集成》卷上

6 《麻症集成》卷三方之当归六黄汤 61 组成

当归、黄柏、黄芩、麦冬、黄连、生地、熟地。

62 功能主治

《麻症集成》卷三方之当归六黄汤主治火迫夺汗,血虚者。

63 当归六黄汤的用法用量

加浮小麦或旧草席化灰,同煎服。

64 出处

《麻症集成》卷三

7 《寒温条辨》卷五方之当归六黄汤 71 处方

当归2钱,熟地2钱,生地1钱,黄连1钱,黄芩1钱,黄柏1钱,黄耆(生)3钱,防风1钱,麻黄根1钱,浮麦1钱。

72 功能主治

《寒温条辨》卷五方之当归六黄汤主治阴虚盗汗。

73 当归六黄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温服。

74 出处

《寒温条辨》卷五

8 《伤寒全生集》卷二方之当归六黄汤 81 组成

当归、黄连、黄芩、黄柏、黄耆、生地黄、熟地黄、知母。

82 功能主治

《伤寒全生集》卷二方之当归六黄汤主治杂症盗汗,寸脉虚浮,尺脉数大无力,乃阴虚火动。

83 当归六黄汤的用法用量

加生姜、大枣,浮小麦1撮,水煎服。

84 附注

原书治上症,加白术,肉桂少许。

85 出处

常用止汗中药

(1)麻黄根:甘、微涩,平。归肺经。固表止汗。煎服,3~9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有表邪者忌用。

(2)浮小麦:甘,凉。归心经。固表止汗,益气,除热。煎服,15~30g;研末服,3~5g。

使用注意:表邪汗出者忌用。

(3)糯稻根须:甘,平。归心,肝经。固表止汗,益胃生津,退虚热。煎服,15~30g。

(1)泥鳅汤:泥鳅120克,食用油,食盐各适量。先用热水洗去泥鳅粘液,剖腹除去内脏,用热油煎至金**,加水2碗煎至半碗,用盐调味,吃鱼喝汤。每日1剂,连服3~5剂。

效用:益气养阴。用治盗汗,症见睡中汗出,醒后即止。

(2)豆麦汤:黑豆、浮小麦各30克,莲子5枚,黑枣7枚,冰糖适量。先将黑豆、浮小麦水煎去渣,再入莲子、黑枣煮熟,加入冰糖即成。每日1剂。

效用:补益心肾。用治盗汗。

(3)牡蛎海带汤:鲜牡蛎250克,海带50克,熟猪油、精盐、味精各适量。先将牡蛎洗净切片,备用;海带泡发洗净切丝,放入砂锅内,加水炖至熟软时投入牡蛎片,再煮3~5沸,加猪油、精盐、味精调味,即可服食。每日1剂,2次分服。

效用:滋阴润燥,软坚散结。用治阴虚所致的潮热盗汗、心烦失眠等。

(4)杜仲炖猪肾:杜仲20克,猪肾1个,食盐少许。将猪肾剖开,剔去筋膜,洗净切块,与杜仲一同入锅,加水炖熟,用盐调味,吃肉喝汤。每日1剂。

效用:补肝肾,强筋骨,益精气。用治盗汗、耳聋、遗精、小便频数等。

(5)小麦麻根汤:浮小麦30克,麻黄根6克。将浮小麦捣碎,与麻黄根一同入锅,加水煎服。每日1剂。

效用:养心益气,除热敛汗。用治盗汗、自汗。

(6)银耳百合粥:银耳、百合各15克,粳米60克,冰糖适量。将银耳、百合用清水泡发,去杂洗净,撕成小片,放入粳米粥内,煮沸2~3分钟,加入冰糖即成。每日1剂。

效用:滋阴清热,润肺生津。用治盗汗、心烦失眠等。

(7)甘蔗叶茶:甘蔗叶100克。水煎取汁,代茶饮用。每日1剂。

效用:养阴清热,生津敛汗。用治盗汗。

(8)小麦猪肉汤:小麦、瘦猪肉各100克,食盐少许。将小麦洗净捣碎,猪肉切块,一同入锅,加水炖熟,用盐调味。每日1剂。

效用:滋阴益气,清热除烦,止汗。用治盗汗、心烦、手心发热等。

(9)桑叶小麦汤:冬桑叶、浮小麦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晚上睡前半小时饮服1半,夜间醒后再服1半。服药期间忌烟酒及辛辣之物。

效用:疏风清热止汗。用治病后体虚或老年气血双虚所致的盗汗。

(10)蛤肉麦冬汤:蛤蜊肉100克,麦冬15克,地骨皮12克,浮小麦30克,精盐适量。将蛤蜊肉洗净切片,与洗净的麦冬、地骨皮、浮小麦一同入锅,加水炖熟,用盐调味,吃肉喝汤。每日1剂。

效用:滋肺益肾,清热敛汗。用治肺肾阴虚所致的盗汗、骨蒸潮热、咽干口渴等。

(11)柏子仁粥:柏子仁10~15克,粳米50~100克。蜂蜜适量。将柏子仁去皮壳杂质,捣烂后与粳米一同煮粥,食前兑入蜂蜜即成。每日1~2剂,连服3日。平素大便稀薄及病热证时忌服。

效用:清热润燥,养心安神。用治心血不足所致之盗汗、心悸、失眠、多梦、健忘等。

(11)豆枣糯米粥:黑豆50克,大枣10枚,糯米100克,红糖适量。按常法煮粥食用。每日1剂。

效用:补脾益肾,敛汗止汗。用治盗汗。

(12)乌梅大枣汤:乌梅10枚,大枣15枚。水煎服。每日1剂。

效用:益气敛阴,止汗。用治盗汗。

(13)茱萸小麦汤:山茱萸15克,浮小麦、淮山药各30克,丹皮6克。水煎服。每日1剂。

效用:收敛固涩,益气除烦。用治盗汗。

(14)生地麦冬汤:生地、麦冬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

效用:养阴润肺。用治盗汗。

(15)银耳冰糖羹:银耳10克,冰糖30克。将银耳用清水泡发,去杂洗净,撕成小片,与冰糖一同放入碗内,加水少许,上笼蒸熟。每日1剂。

效用:滋阴润肺,益气和血。用治肺阴亏虚所致的盗汗、潮热、咯血等。

(16)桑螵蛸龙骨散:桑螵蛸、白龙骨各60克。共研细末,每服6克,空腹以淡盐水送下,每日2次。

效用:涩精止汗。用治虚劳盗汗。

(17)山萸浮麦汤:山茱萸15克,浮小麦30克,生牡蛎24克(先煎)。水煎服。每日1剂。

效用:敛阴固涩,清热除烦。用治盗汗。

(18)稻根大枣小麦茶:糯稻根15克,大枣10枚,浮小麦20克。水煎取汁,代茶饮用。每日1剂。

效用:养心益气,除烦止汗。用治盗汗、心烦、口燥等。

(19)浮小麦茯苓汤:浮小麦30克,茯苓15克,麦冬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效用:益气健脾,敛阴除烦。用治盗汗。

(20)加味地骨皮汤:地骨皮6克,绿豆衣9克,大枣5枚。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

效用:滋阴清热。用治阴虚盗汗。

虚汗多 简方来帮忙

生活中即使天气不是很热,有些人也很容易出汗,此时很多人就会认为这是“出虚汗”。这种现象在老年人中最常见,其实不仅老年人出虚汗,年轻...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