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化是什么?
水文化是一种具有水特征的文化形态,中华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文化的三种境界,水文化与人类的渊源。在卡西尔(现代西方哲人)看来,在对宇宙的最早的神话学解释中,我们总是可以发现一个原始的人类学与一个原始的宇宙学比肩而立:世界的起源问题与人的起源问题难分难解地交织在一起。这位被西方学术界公认为本世纪以来最重要的学者,事实上揭示了一个令人醒目的文化现象:世界与人同源。
水,作为自然的元素,生命的依托,以它天然的联系,似乎从一开始便与人类生活乃至文化历史形成了一种不解之缘。纵观世界文化源流,是水势滔滔的尼罗河孕育了灿烂的古埃及文明,幼发拉底河的消长荣枯明显影响了巴比伦王国的盛衰兴亡,地中海沿岸的自然环境显然造就了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摇篮,流淌在东方的两条大河--黄河与长江,则滋润了蕴藉深厚的中原文化和绚烂多姿的楚文化。
水,以其原始宇宙学的精髓内涵已渗入人类文化思想的意识深层。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伴随着人类的进化以及对自然的认知,由物质的层面升华到一种精神的境界。
中国世界遗产名录
概述
截至2012年7月1日,中国已有43处世界遗产。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7处,世界自然遗产9处,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4处,文化景观3处[2]。
文化遗产(27处)
1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北京,198712)
2长城(甘肃、青海、宁夏、陕西、内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辽宁,198712)
3敦煌莫高窟(甘肃酒泉,198712)
4明清皇宫(北京故宫(北京),198712 ;沈阳故宫(辽宁沈阳),20047)
5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陕西西安,198712)
6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河北承德,199412)
7曲阜孔府、孔庙、孔林(山东济宁,199412)
8武当山古建筑群(湖北十堰,199412)
9布达拉宫、大昭寺与罗布林卡(西藏拉萨,199412)
10丽江古城(云南丽江,199712)
11平遥古城(山西晋中,199712)
12苏州古典园林(拙政园、网师园、留园、环秀山庄(江苏苏州)199712(狮子林、沧浪亭、退思园、耦园、艺圃(江苏苏州)200012)
13颐和园(北京,199811)
14天坛(北京,199811)
15大足石刻(重庆,199912)
16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湖北荆门)、清东陵(河北唐山)、清西陵(河北保定),200011 ;明孝陵(江苏南京)、十三陵(北京),20037 ;盛京三陵(辽宁沈阳、抚顺),20047)
17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安徽黄山,200011)
18龙门石窟(河南洛阳,200011)
19都江堰及青城山(四川成都,200011)
20云冈石窟(山西大同,200112)
21中国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吉林通化,辽宁本溪)
22澳门历史城区(澳门,2005)
23安阳殷墟(河南安阳,2006713)
24开平碉楼与古村落(广东江门,2007628)
25福建土楼(福建漳州、龙岩,200877)
26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河南郑州,201081)
27元上都遗址(内蒙古锡林郭勒,2012629)
自然遗产(9处)
1九寨沟(四川阿坝,199212)
2黄龙(四川阿坝,199212)
3武陵源(湖南张家界,199212)
4三江并流(云南迪庆、怒江、丽江,20037)
5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四川雅安、成都、甘孜、阿坝,20067)
6中国南方喀斯特(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2007627)
7三清山(江西上饶,200878)
8中国丹霞(贵州赤水、福建泰宁、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含龟峰)、浙江江郎山,201082)
9澄江帽天山化石地(云南玉溪,201271)
双重遗产(4处)
1泰山(泰山(山东泰安)、岱庙(山东泰安)、灵岩寺(山东济南),198712)
2黄山(安徽黄山,199012)
3峨眉山及乐山大佛(四川乐山,199612)
4武夷山(福建南平,199912)
文化景观(3处)
1庐山(江西九江,199612)
2五台山(山西忻州,2009626)
3杭州西湖(浙江杭州,2011625)
自然景观(1处)
1三江并流(云南迪庆、怒江、丽江,20037) [3]
其他形式世界遗产
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无形遗产(34项)
昆曲
中国古琴艺术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蒙古族长调民歌
中国蚕桑丝织技艺
福建南音
南京云锦
安徽宣纸
贵州侗族大歌
广东粤剧
《格萨尔》史诗
浙江龙泉青瓷
青海热贡艺术
藏戏
新疆《玛纳斯》
蒙古族呼麦
甘肃花儿
西安鼓乐
朝鲜族农乐舞
中国书法
中国篆刻
中国剪纸
中国雕版印刷
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
中国端午节
妈祖信俗
京剧
中医针灸
羌年(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麦西热甫(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活字印刷术(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优秀实践名册)[4]
记忆遗产(7项)
传统音乐录音档案(1997,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
清朝内阁秘本档(1999,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清代大金榜(200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纳西东巴古籍文献(2005,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巴文化研究所)
中国清代样式雷建筑图档案(2007,中国国家图书馆等)。
《本草纲目》
《黄帝内经》
预备名单
一、首批自然遗产预备名录名单(17处)
1、黑龙江省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
2、吉林省长白山植被垂直景观及火山地貌景观
3、福建省海坛风景名胜区
4、江西省三清山风景名胜区 注:已成功入选
5、江西省武功山风景名胜区
6、河南省云台山风景名胜区
7、湖南省崀山风景名胜区 注:已成功入选
8、重庆市天坑地缝风景名胜区
9、重庆市金佛山风景名胜区
10、四川省贡嘎山风景名胜区
11、四川省若尔盖湿地
12、贵州省织金洞风景名胜区
13、贵州省马岭河峡谷风景名胜区
14、贵州平塘省级风景名胜区
15、云南省澄江动物化石群保护地
16、青海省青海湖风景名胜区
17、新疆喀纳斯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
二、第二批自然遗产预备名录名单(18处)
1、北京市房山岩溶洞穴及峰丛地貌
2、河北省承德丹霞地貌
3、山西省壶口风景名胜区
4 、黑龙江省扎龙自然保护区
5、辽宁省本溪水洞风景名胜区
6、浙江省方岩风景名胜区
7、福建省冠豸山风景名胜区、太姥山风景名胜区
8、江西省鄱阳湖湿地
9、湖南省万佛山-侗寨省级风景名胜区
10、四川省佛宝-蜀南竹海风景名胜区、光雾山-诺水河风景名胜区
11、贵州省兴义锥状喀斯特
12、西藏自治区 纳木错、格拉丹东-长江源、土林-古格
13、新疆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赛里木湖风景名胜区
三、首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名单(13处)
1、山西省五台山风景名胜区 注:已成功入选
2、安徽省九华山风景名胜区
3、福建省清源山风景名胜区
4、江西省龙虎山风景名胜区 注:已成功入选
5、江西省高岭-瑶里风景名胜区
6、河南省嵩山风景名胜区 注:已成功入选
7、湖南省南岳衡山风景名胜区
8、湖南省紫鹊界-梅山龙宫风景名胜区
9、贵州省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及屯堡文化
10、云南省大理苍山与南诏历史文化遗存
11、陕西省华山风景名胜区
12、甘肃省麦积山风景名胜区
13、宁夏贺兰山-西夏王陵风景名胜区
四、第二批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8处):
1、山西省恒山风景名胜区、芦芽山省级风景名胜区
2、黑龙江省兴凯湖省级风景名胜区
3、江苏省南京中山陵
4、安徽省天柱山风景名胜区
5、江西省井冈山风景名胜区
6、山东省济南名泉
7、四川省剑门蜀道风景名胜区
五、《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重设目录(35项)
1.北京中轴线(含北海)(北京市)
2.大运河(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山东省、河南省)
3.中国白酒老作坊:杏花村汾酒老作坊(山西省汾阳市)、成都水井街酒坊(四川省成都市)、泸州老窖作坊群(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郎酒老作坊(四川省泸州市)、剑南春酒坊及遗址(四川省绵竹市)、宜宾五粮液老作坊(四川省宜宾市)、红楼梦糟房头老作坊(四川省宜宾市)、射洪县泰安作坊(四川省射洪县)
4.辽代木构建筑:应县木塔(山西应县)、义县奉国寺大雄殿(辽宁义县)
5.关圣文化建筑群(山西省运城市)
6.山陕古民居:丁村古建筑群(山西省襄汾县)、党家村古建筑群(陕西省韩城市)
7.阴山岩刻(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
8.辽代上京城和祖陵遗址(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9.红山文化遗址:牛河梁遗址(辽宁省朝阳市);红山后遗址、魏家窝铺遗址(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10.中国明清城墙:兴城城墙(辽宁省兴城市)、南京城墙(江苏省南京市)、临海台州府城墙(浙江省临海市)、寿县城墙(安徽省寿县)、凤阳明中都皇城城墙(安徽省凤阳县)、荆州城墙(湖北省荆州市)、襄阳城墙(湖北省襄阳市)、西安城墙(陕西省西安市)
11.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旧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2.金上京遗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3.扬州瘦西湖及盐商园林文化景观(江苏省扬州市)
14.无锡惠山祠堂群(江苏省无锡市)
15.江南水乡古镇:甪直(江苏省苏州市)、周庄(江苏省昆山市)、千灯(江苏省昆山市)、锦溪(江苏省昆山市)、沙溪(江苏省太仓市)、同里(江苏省吴江市)、乌镇(浙江省桐乡市)、西塘(浙江省嘉善县)、南浔(浙江省湖州市)、新市(浙江省德清县)
16.丝绸之路(河南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海上丝绸之路(江苏省南京市、扬州市,浙江省宁波市,福建省泉州市、福州市、漳州市,山东省蓬莱市,广东省广州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
17.良渚遗址(浙江省杭州市)
18.青瓷窑遗址(浙江省慈溪市、龙泉市)
19.闽浙木拱廊桥(浙江省泰顺县、景宁县、庆元县;福建省寿宁县、周宁县、屏南县、政和县)
20.鼓浪屿(福建省厦门市)
21.三坊七巷(福建省福州市)
22.闽南红砖建筑(福建省厦门市、南安市)
23.赣南围屋(江西省赣州市)
24.“明清皇家陵寝”扩展项目:潞简王墓(河南省新乡市)
25.黄石矿冶工业遗产(湖北省黄石市)
26.土司遗址:唐崖土司遗址(湖北省咸丰县)、容美土司遗址(湖北省鹤峰县);老司城遗址(湖南省永顺县);海龙屯遗址(贵州省遵义市)
27.凤凰区域性防御体系(湖南省凤凰县)
28.侗族村寨(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绥宁县;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县;贵州省黎平县、榕江县、从江县)
29.南越国遗迹(广东省广州市)
30.灵渠(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
31.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
32.白鹤梁题刻(重庆市涪陵区)
33.钓鱼城遗址(重庆市合川区)
34、蜀道:金牛道广元段(四川省广元市)
35.古蜀文明遗址:金沙遗址、古蜀船棺合葬墓(四川省成都市),三星堆遗址(四川省广汉市)
36.藏羌碉楼与村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37.苗族村寨(贵州省台江县、剑河县、榕江县、丛江县、雷山县、锦屏县)
38.万山汞矿遗址(贵州省铜仁市)
39.哈尼梯田(云南省元阳县)
40.普洱景迈山古茶园(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
41.芒康盐井古盐田(西藏自治区芒康县)
42.统万城(陕西省靖边县)
43.西夏陵(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44.坎儿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地区)
45.志莲净苑与南莲园池(香港特别行政区)[5]
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单(部分)
云居寺塔及石经(北京房山)
江西黄岗山
北京古观象台(北京建国门)
北海公园(北京西城区)
安济桥(河北赵县)
独乐寺(天津蓟县)
婺源理坑、汪口古村落(江西婺源县)
丁村民宅(山西襄汾县)
永乐宫(山西芮城县)
牛河梁遗址(辽宁朝阳市)
元上都遗址(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闪电河) 注:已成功入选
西安碑林西安古城墙、汉长安古城遗址(西安)
杭州西湖良渚遗址(浙江余杭)
铜录山古铜矿遗址(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县)
江南水乡城镇(苏州周庄、同里)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丝绸之路(中国)
程阳永济桥(广西三江,即风雨桥)
佛宫寺释迦塔(山西应县,即“木塔”)
卢沟桥(北京丰台)
开元寺塔(河北定州)
五粮液明代古窖池群、传统酿酒技艺(四川宜宾)
佛光寺(山西五台县)
唐大明宫遗址(西安)
桂林漓江(广西)
福建厦门鼓浪屿
五岳组合(湖南、陕西、河南、山西、山东)万年农业文化(江西万年县)
文房四宝、传统医药、藏医药、江西赣剧(即弋阳腔)等(拟申报)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096数据)
1 大运河(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河南省)
2北京云居寺塔、藏经洞及石经 (北京市房山区)
3中国白酒酿造古遗址:刘伶醉烧锅遗址(河北省徐水县)、李渡烧酒作坊遗址(江西省进贤县)、水井街酒坊遗址(四川省成都市)、泸州大曲老窖池群(四川省泸州市)、剑南春天益老号酒坊遗址(四川省绵竹市)
4 晋商大院:乔家大院、渠家大院(山西省祁县),王家大院(山西省灵石县),曹家大院(山西省太谷县)
5 山陕古民居:丁村古建筑群(山西省襄汾县)、党家村古建筑群(陕西省韩城市)
6 坎儿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
7 明清城墙:兴城城墙(辽宁省兴城市)、南京城墙(江苏省南京市)、荆州城墙(湖北省荆州市)、西安城墙(陕西省西安市)
8 牛河梁遗址(辽宁省凌源市、建平县)
9 元上都、中都遗址 (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河北省张北县)注:已成功入选
10 瘦西湖及扬州历史城区(江苏省扬州市)
11 江南水乡古镇 :周庄(江苏省昆山市)、甪直(江苏省吴县)、 乌镇(浙江省桐乡市)、西塘(浙江省嘉善县)
12 杭州西湖·龙井茶园(浙江省杭州市)注:已成功入选
13 良渚遗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德清县)
14 中国古瓷窑址:上林湖越窑遗址(浙江省慈溪市)
15 哈尼梯田(云南省元阳县)
16 古铜矿遗址: 铜岭铜矿遗址(江西省瑞昌市)
17 临淄齐国故都与齐王陵 (山东省淄博市)
18 丝绸之路中国段(陆路部分:河南省、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海路部分:浙江省宁波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广东省广州市、山东省蓬莱市、江苏省扬州市、福建省泉州市)
19 嵩山古建筑群(河南省登封市)注:已成功入选
20 凤凰古城(湖南省凤凰县)
21 南越国遗迹(广东省广州市)
22 灵渠(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
23 花山岩画(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
24 白鹤梁古水文题刻(重庆市涪陵区)
25 古蜀文化遗址:金沙遗址、古蜀船棺合葬墓(四川省成都市),三星堆遗址(四川省广汉市)
26 藏、羌碉楼与村寨 (四川省丹巴县、理县、茂县)
27 黔东南苗族村寨:苗岭山区雷公山麓苗族村寨(贵州省雷山县、台江县、剑河县、从江县)
28 黔东南侗族村寨:六洞、九洞侗族村寨(贵州省黎平县、从 江县、榕江县)
29 “苏州古典园林”扩展项目:苏州古典园林及历史街区(江苏省苏州市)
30 “皖南古村落”扩展项目:棠樾(安徽省歙县),李坑、汪口(江西省婺源县)
31 “曲阜孔庙、孔府、孔林”扩展项目:尼山孔庙(山东省曲阜市),孟庙、孟府、孟林(山东省邹城市),颜庙(山东省曲阜市),曾庙(山东省嘉祥县)
32 “明清皇家陵寝”扩展项目:潞简王墓(河南省新乡市)
水文化遗产分为非物质水文化遗产和物质水文化遗产两大部分。
水文化是指以水和水事活动为载体人们创造的一切与水有关文化现象的总称,包含了水利文化的全部内容。是从全社会的视野来看待水和水利的。
我们说中华水文化是中华文化中以水为轴心的文化集合体,就是说,中华水文化是客观地存在于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我们的任务在于把中华文化中各个方面与水有关的文化集中起来,使之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文化形态,就可以清楚的看出中华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文化的三种境界 ,水文化与人类的渊源。在卡西尔(现代西方哲人)看来,在对宇宙的最早的神话学解释中,我们总是可以发现一个原始的人类学与一个原始的宇宙学比肩而立:世界的起源问题与人的起源问题难分难解地交织在一起。
这位被西方学术界公认为本世纪以来最重要的学者,事实上揭示了一个令人醒目的文化现象:世界与人同源。水,作为自然的元素,生命的依托,以它天然的联系,似乎从一开始便与人类生活乃至文化历史形成了一种不解之缘。
成都是个好地方,有很多的好景点可以去玩,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一些成都必去的十大景点。
1、四川都江堰风景区 世界遗产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水利风景区文物保护单位
都江堰景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都江堰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都江堰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公园路
2、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国家级博物馆文物保护单位4A景区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青华路37号,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草堂占地面积近300亩,完整保留着明弘治十三年和清嘉庆十六年修葺扩建时的建筑格局,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杜甫草堂博物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中国规模大、保存完好、知名度高且具有特色的杜甫行踪遗迹地,年游客量达百万余人次。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青华路37号
3、成都市西岭雪山景区 国家风景名胜区4A景区
西岭雪山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境内,距成都仅110公里,乘车25小时可抵达。景区总面积483平方公里,海拔从1260米—5364米不等。属世界自然遗产,是大熊猫栖息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景区内最高峰大雪塘海拔5364米,终年积雪不化,为成都第一峰,唐代大诗人杜甫盛赞此景写下了“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千古《绝句》,西岭雪山也因此而得名。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西岭镇
4、成都武侯祠博物馆 国家级博物馆文物保护单位4A景区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位于成都武侯区武侯祠大街231号,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一级博物馆。它是一座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也是三国遗迹博物馆,享有“三国圣地”之美誉。成都武侯祠是西晋末年为纪念诸葛亮而建,初与刘备的昭烈庙相邻,明初武侯祠并于昭烈庙,故大门横额书“汉昭烈庙”,后来祭祀诸葛亮的武侯祠并入汉昭烈庙;1984年,成立成都武侯祠博物馆;2008年,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武侯祠大街231号
5、成都锦里
锦里,传说中离浪漫最近的地方,是成都知名的商业步行街,它以明末清初川西民居作外衣,以三国文化与成都民俗作内涵,被称为“成都版清明上河图”和“西蜀第一街”。锦里古街占地30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0余平方米,街道全长550米;街内由一大片清末建筑风格的仿古建筑组成,蜿蜒曲折的院落、街巷与水岸、湖泊、荷塘、石桥相呼应,主题会所、主题餐饮、主题商店坐落其中,水波灯影,别有一番意境。下面小编从锦里景点、美食、以及周边景区等方面为你介绍成都锦里古街旅游攻略。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武侯祠大街231号附1号
6、刘氏庄园旅游区 文物保护单位4A景区
刘氏庄园博物馆,建立于1958年10月,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安仁镇金桂街15号,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也是中国近现代社会的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之一。博物馆占地7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1055平方米,其建筑、馆藏、泥塑、遗存是认识和研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四川军阀史、民俗学、近代民居建筑的重要实物。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安仁镇
7、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4A景区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外北熊猫大道1375号,基地占地面积1000亩。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是世界著名的大熊猫迁地保护基地、科研繁育基地、公众教育基地和教育旅游基地,是我国集大熊猫科研繁育、保护教育、教育旅游、熊猫文化建设为一体的大熊猫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研究机构。基地作为“大熊猫迁地保护生态示范工程”,以保护和繁育大熊猫、小熊猫等中国特有濒危野生动物而闻名于世。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熊猫大道1375号
8、成都宽窄巷子景区 示范步行街2A景区
宽窄巷子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长顺街附近,由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平行排列组成,全为青黛砖瓦的仿古四合院落,这里也是成都遗留下来的较成规模的清朝古街道,与大慈寺、文殊院一起并称为成都三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街区。宽窄巷子先后获2009年“中国特色商业步行街”、四川省历史文化名街、2011年成都新十景等称号。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长顺上街宽窄巷子
9、成都市石象湖旅游区 4A景区
石象湖生态风景区,位于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成都市蒲江县境内,在成雅高速公路86公里处,因湖区古刹石象寺而得名。景区主要有石象寺,紫燕岩、水鸟湾、茯苓湾、珠岛、青龙岛、弓沟、娃娃沟、二龙戏珠等景点。石象湖生态风景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大面积的生态园区成为动物、植物共生存的天堂,是都市人寻觅的一片修养身心的净土,也是万亩生态园区的发展中心。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成雅高速公路86公里出口处
10、成都市桃花故里旅游景区 4A景区
桃花故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成都市龙泉驿区龙泉山脉中西部山泉镇。桃花故里以川西坝子种桃第一人晋希天故居—桃源村为核心景区向四周辐射、延伸,形成了面积约45平方公里的景区面积。景区以桃花品种多、花期长、密度高而闻名全国,每逢阳春三月,这里的桃花万树竞放、灿若云霞,十分壮观。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
以后就是关于成都必去的十大景点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一看。
每天带孩子了解一个民族是水族。
水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对于水族的来源,民间和学术界出现殷人后裔说、百越(两广)源流说、江西迁来说、江南迁来说等说法,实际是针对水族发展史上某一时段或某一分支而论,都有一定的历史性与合理性。
据《百越源流史》载,大约在殷商之后,水家先民从中原往南迁徙,逐步融入百越族群之中,逐步形成了以中原文化、百越文化为主流的,南北民族融合的二元结构形式。岭南地区以及东南沿海一带,古代居住着许多部落,史学界统称为“百越”。
百越百越有很多分支,包括吴越、扬越、东瓯、闽越、南越、西瓯、骆越等等众多越族支系,百越按后裔族群来分,目前可分七族:壮族、布依族、黎族、侗族、傣族、毛南族和水族。
水族先民南迁之后可能融入百越的“骆越”支系中,然后逐步发展成为单一民族。
一、族称
水族自称“睢(sui3)”,因发祥于睢水流域而得名,故民间有“饮睢水,成睢人”之说。水族的族名此后在一些私人的著述及史籍中出现,明末邝露《赤雅》有“亦僚类”之说。在清代及民国的史籍中,出现水家苗、水家夷、水家等称谓。1957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三都水族自治县,族称定为水族。
二、地理位置
水族主要分布在黔桂交界的龙江、都柳江上游地带,贵州省黔南的三都水族自治县、荔波、独山、都匀等县市为主要居住区,黔东南的榕江、丹寨、雷山、从江、黎平等县为主要散居区,此外在广西北部的河池、南丹、环江、融水等县市以及云南省富源县也有水族村落分布。
三、人口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中国境内水族的人口数为495928人。从人口数量排序,水族排在中国民族第25位。
四、宗教信仰
水族的信仰文化属于原始宗教信仰范畴。水族认为万物有灵而崇奉多神。自然崇拜,祖灵崇拜,神灵崇拜构成了水族信仰的核心。
五、民族图腾文化
水族社会保留着殷商文化圈和百越族群的浓郁文化遗存。水书是夏商文化的孑遗,属水族的精神支柱。鱼是水族的图腾,饭稻羹鱼是水族的重要社会习俗。
传说在洪荒时代,水族躲藏在葫芦里的兄妹俩得到鱼的帮助,才幸免于难,其后代繁衍形成了水族,因此在水族的石刻中常有双鱼托葫芦的艺术造型。水族把象征人口繁殖的葫芦和生活紧密相关的鱼巧妙连在一起,组成美好的装饰石雕图案,又蕴含了很深的民俗意趣。
六、语言文字
水族有本民族的语言和传统文字。
水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侗台)语支。共有声母71个,韵母55个,声调8个。水语与壮侗语族中的侗语、毛南语、布依语、仫佬语、壮语、傣语和黎语等有亲属关系,尤其与侗语、毛南语、仫佬语更为接近,并有许多同源词。
水语跟同语族的壮语、傣语相比,内部差别较少,各地水族群众一般都可以用水语互相通话。水语可划分为3个土语区,没有方言差别。第一个是三洞土语区,以三洞乡板南村水语为代表。第二个是阳安土语区,以阳安甲乃村为代表。第三个是潘洞土语区,以阳和乡潘硐村的水语为代表。
水族古文字,以及用这种古文字著编的信仰文化、民间知识杂糅的典籍,水语通称为“勒睢/泐睢(le1sui3)”,汉译为“水书”。水族古文字体系保留着图画文字、象形文字、抽象文字兼容的特色,2500多个单字中,大部分为异体字。
水书被誉为水族的“易经”、“百科全书”。2002年,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将水书列入首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作为重点民族古籍进行收藏。2006年,水书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日常生活中水族地区通用汉文。
七、服饰
水族在服饰上禁忌红色和**,特别禁忌大红、大黄的热调色彩,而喜欢蓝、白、青、三种冷调色彩。水族不喜欢色彩鲜艳的服装,而是喜欢色彩浅淡素雅,这表达了水族独特的服饰审美观,那就是朴素、大方、实用。
水族女服多以水家布缝制,无领大襟半长衫或长衫,长衫过膝,一般不绣花边。而节日和婚嫁盛装与平时截然不同,通常肩部、袖口、裤子膝弯处皆镶有刺绣花带,包头巾上也有色彩缤纷的图案。头戴银冠,颈戴银项圈,腕戴银手镯,胸佩银雅领,耳垂银耳环,脚穿绣花鞋,素雅文静。水族男子穿大襟无领蓝布衫,戴瓜皮小帽,老年人着长衫,头缠里布包头,脚裹绑腿。
八、节日习俗
水族有本民族自己的历法——水历。水历与夏历基本一致,不同的是水历以夏历八月为岁末,九月为岁首。
水族岁时节日有20多个,如端节、卯节(借卯)、额节(借额)、苏宁喜(借宁喜)、敬霞节(敬霞、拜霞)、春节(借荐)、清明节、端午节(借王)、铜鼓节、洗澡节(六月六)、二月二祭白龙、三月祭龙节、六月祭土地、六月祭山神、七月半、七月接送老祖、中秋节、重阳节、十月舂牛粑、拜庙、宇魉(韵娘)、吃新节(借咬里、借熬利)等等。
端节:水语称“借端”,意为吃端,是新年开端、辞旧迎新、庆贺丰收、祭祀祖先、聚会亲友的年节,相当于汉族人的春节。
端节在水历年终12月及新年正月期间过节,对应阴历八九月,正是桂花飘香,稻谷成熟时候。古华夏称新年正月为端月,端月的第一天称端日,水族至今依旧如此称呼。这是水族最盛大的年节,也属世界上历时最长、批次最多的年节。端节首尾间隔,一般平成历时50余天,闰年为60余天。
额节:意为吃额,是荔波县永康、拉交地区水族的年节,除了没有跑马活动之外,过节的时段与内涵与端节相似。
卯节:水语称“借卯”,义为吃卯,在夏收夏种结束之后的水历9~10月间(对应阴历5、6月)分四批过节,是预祝稻作丰收与人口增殖的重大年节之一。
苏宁喜节:水语音译,义为水历四月丑日节,水历四月对应阴历腊月,源于对生母娘娘祭祀的古节,被誉为水族的妇幼节,是贵州省三都县和勇村板孔、吉勇及相邻的独山县火寨等地的年节。
铜鼓节:是居住在都匀市基场、阳和两乡的水族,于清明节后第一个卯日,在陈蒙坡丫口寨欢度的节日。
西江黄金水道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是一条贯穿广西境内的重要河流。它被称为黄金水道,是因为这条河流穿越了广西最富饶的土地,曾经是中国重要的金银交易中心。
西江黄金水道的文化遗产
西江黄金水道是广西地区的重要水资源,也是中国南方地区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发展历程悠久。虽然它的地位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重要,但是它仍然是广西地区的重要水资源,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大量的用水资源。此外,西江黄金水道上还保存有许多历史文化遗产,是了解古代商业文化和文化遗产的重要窗口。
西江黄金水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的汉代。汉武帝曾下诏开凿西江,使其成为南方地区的重要航道。随着时间的推移,西江黄金水道逐渐发展壮大。唐代时期,西江黄金水道已经成为中国南方地区最繁荣的商贸中心之一。宋代时期,西江黄金水道更是成为了岭南地区的母亲河,对于岭南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时代的变迁,西江黄金水道的地位逐渐下降。目前,西江黄金水道的航道已经不再是南方地区的经济命脉,但是它的历史和文化遗产仍然是中国南方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加强对西江黄金水道的保护和利用,让它成为中国南方地区的文化旅游资源,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贡献。
西江黄金水道是中国南方的一条重要航道,也是岭南地区的母亲河。它从广西南宁出发,经过广东、广西、湖南、江西等地,最终注入东海。在古代,西江黄金水道曾是南方地区的经济命脉,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本文将。
1 关于“西湖文化”
2008年下半年,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国家文物局正式列为2010年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推荐项目。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有关要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所有遗产必须通过立法有长期的、充分的规范性措施确保其存在和得到保护,因此,专项保护法规需作为申遗申报文本内容之一提交有关部门审查。目前,我市对西湖风景名胜区、西湖水域及西湖龙井茶基地已分别制定出台了三部地方性法规加以保护管理,但对西湖文化景观缺乏从保护其突出的普遍价值,以及其真实性、完整性不因社会发展变迁受到负面影响角度出发的专门立法。
同时,作为这次申遗对象的西湖文化景观,其保护区范围、缓冲区范围与我市地方性法规规定的西湖风景名胜区范围、外围保护地带范围并不完全一致,两者的保护范围、保护内容和要求也大不相同,需要出台专门的法规加以界定。另外,西湖申遗整治及西湖文化景观的日常保护管理也需要出台专项法规,以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
按照我市西湖申遗工作统一部署,早在年初该项目就已列入2008年立法计划。今年以来,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市园文局)与市法制办开展了大量的立法调研工作,通过广泛收集相关资料等形式比较研究各地申遗立法情况,围绕立法中的主要问题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并前往广东、福建等地考察学习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立法工作。
在起草阶段后期,为使申遗立法更具针对性,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市园文局)与市法制办还专程前往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西湖申遗申报文本、保护规划委托编制单位),与陈同滨等申遗专家进行座谈,研究确定草案相关内容,特别是根据其西湖申遗的整体思路,明确了西湖文化景观保护对象及其保护内容和要求,使其与申遗申报文本、申遗保护规划的相关表述相一致。今年9月底,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市园文局)向我办报送了《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草案,根据市委、市 有关领导的指示精神,我办立即着手《办法》的审核论证工作,将初稿送发市长、副市长、秘书长、副秘书长,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市政协办公厅、市政协社会法制和港澳台侨委员会、各区、县(市)人民 及市 各部门、各直属单位征求意见,同时在杭州 门户网站和杭州法制网上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同时,市法制办组织市有关部门召开了征求意见座谈会,西湖区 也派人参加了会议。另外,根据《办法》专业性比较强的特点,市法制办还听取了有关从事城建、法律、文化等方面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
总体来说,各方面均无原则性意见。在此基础上,市法制办对《办法》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市 常务会议审议稿提请审议。
二、主要内容的说明 《办法》共二十五条,现将主要内容说明如下: (一)关于适用范围。 目前,西湖文化景观尚处于申报阶段,属于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的项目,第二条第一款据此对适用范围作了规定。
一旦申遗成功,西湖文化景观就不再属于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项目,但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仍需要有专门的保护管理规定,因此,第二条第二款作了相应的衔接规定,即西湖文化景观列 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后,其保护和管理仍然按本办法执行。 (二)关于保护对象和要求。
《办法》第七条将西湖文化景观的保护对象定为西湖文化景观保护区内南宋至清代(公元13~18世纪)形成的“两堤三岛”整体格局、“三面云山一面城”的空间环境、“四字景目”系列题名景观、相关重要历史文化遗存、西湖龙井茶园、自然山水以及精神价值与审美特征,并对其具体构成作了完全列举。第八条则针对不同保护对象规定了相应的保护内容或要求。
这是《办法》的核心内容,必须与申遗申报文本、申遗保护规划的相关表述相一致,对此我们已经与国家有关申遗专家进行了沟通,并达成一致。 (三)关于规划、建设和环境保护。
根据《实施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业务指南》,申报文件除了申遗文本外,还需要编制专门的保护规划。对此,《办法》第九条对《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规划》的地位、内容作了规定,第十条则根据《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文化部令第41号)对该规划的制定程序作了规定。
西湖文化景观保护区内应严格控制建设活动,《办法》区分保护区和缓冲区作了不同要求:第十一条规定了保护区内禁止建设的项目;第十二条规定了保护区内控制建设项目的相应措施,包括西湖管委会选址审查时实行可行性评估和专家咨询论证制度,建设单位制定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方案实行论证和备案制度;第十三条规定了缓冲区内建设项目的总体要求和缓冲区所在地规划编制的要求。环境保护是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的重要内容,《办法》第十五条和第十六条规定了控制环境容量和实施环境保护的原则和有关措施。
(四)关于管理部门职责和法律责任。 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体制沿用了西湖风景名胜区的管理体制,《办法》第四条对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的。
2 有关西湖的历史和传说
西湖是一个泻湖。根据史书记载:远在秦朝时,西湖还是一个和钱塘江相连的海湾。耸峙在西湖南北的吴山和宝石山,是当时环抱着这个小海湾的两个岬角。后来由于潮汐的冲击,泥沙在两个岬角淤积起来,逐渐变成沙洲。此后日积月累,沙洲不断向东、南、北三个方向扩展,终于把吴山和宝石山的沙洲连在一起,形成了一片冲积平原,把海湾和钱塘江分隔了开来,原来的海湾变成了一个内湖,西湖就由此而诞生了。
关于“西湖”这个名称,最早开始于唐朝。在唐以前,西湖有武林水、明圣湖、金牛湖、龙川、钱源、钱塘湖、上湖等名称。到了宋朝,苏东坡守杭时,他咏诗赞美西湖说:“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人别出心裁地把西湖比作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美人西施,于是,西湖又多了一个“西子湖”的雅号。
传说最经典的当然是白蛇传的传说了,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啊,
3 有关杭州这个历史名城的一些历史知识
杭州历史悠久,早在4700多年前就产生了良渚文化,五代吴越国和南宋王朝两代定都于此,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
杭州文化积淀深厚,良渚文化、吴越文化、南宋文化和明清文化,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文化发展系列。西湖的一草一木、一屋一椽,无不带着历史的印记。
西湖边的名人遗踪:杭州文风鼎盛,名人辈出,而渊源深厚的江南文明也像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着历代的帝王将相、逸士高人。他们不但在杭州文化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也为西湖的风景凭添几分历史的凝重。
“杭州”的来历:相传大禹到会稽(今绍兴)赴诸侯大会,在此“舍杭(杭,方舟)登陆”,因称“禹杭”,后来演变成“余杭”,隋代开始正式出现“杭州”这个地名。杭州又名钱塘。
相传古代海潮侵袭,有当地豪门募钱筑堤,名“钱唐”,唐代为了避国讳改为“钱塘”。 从县城到首都:春秋战国时期,杭州地区先后属于吴、越、楚国。
秦朝设县,汉武帝时设郡,隋代始设杭州。五代十国时的吴越国和南宋先后定都杭州,这是杭州历史上最繁荣显赫的时期。
此后杭州一直是两浙一带的首府,解放后仍为浙江省省会。 杭州文化璀璨,积淀深厚。
从新石器时期后期开始,先后出现过极具特色的良渚文化、吴越文化、南宋。 杭州历史悠久,早在4700多年前就产生了良渚文化,五代吴越国和南宋王朝两代定都于此,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
杭州文化积淀深厚,良渚文化、吴越文化、南宋文化和明清文化,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文化发展系列。西湖的一草一木、一屋一椽,无不带着历史的印记。
西湖边的名人遗踪:杭州文风鼎盛,名人辈出,而渊源深厚的江南文明也像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着历代的帝王将相、逸士高人。他们不但在杭州文化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也为西湖的风景凭添几分历史的凝重。
“杭州”的来历:相传大禹到会稽(今绍兴)赴诸侯大会,在此“舍杭(杭,方舟)登陆”,因称“禹杭”,后来演变成“余杭”,隋代开始正式出现“杭州”这个地名。杭州又名钱塘。
相传古代海潮侵袭,有当地豪门募钱筑堤,名“钱唐”,唐代为了避国讳改为“钱塘”。 从县城到首都:春秋战国时期,杭州地区先后属于吴、越、楚国。
秦朝设县,汉武帝时设郡,隋代始设杭州。五代十国时的吴越国和南宋先后定都杭州,这是杭州历史上最繁荣显赫的时期。
此后杭州一直是两浙一带的首府,解放后仍为浙江省省会。 杭州文化璀璨,积淀深厚。
从新石器时期后期开始,先后出现过极具特色的良渚文化、吴越文化、南宋文化和明清文化,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文化发展系列。 杭州文化孕育和荟萃了众多为祖国、为家乡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民族英雄、忠臣义士、贤明州官和能工巧匠,为杭州留下了一篇篇光耀千古的华章,构成了“文化之邦”的形象和品位。
西湖的一草一木、一屋一椽,无不带着历史的印记。目前,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25处。
80年代以来,杭州陆续建成了代表中华文化的中国茶叶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中国良渚文化博物馆、南宋官窑博物馆、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张小泉剪刀博物馆等,使文化内涵更为丰盈。 面向新世纪,杭州还将重点保护、建设好一批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保护区,如良渚文化遗址分布区、五代吴越文化保护区、南宋皇城遗址保护区、孤山清行宫保护区、鼓楼明末清初民居保护区等,继续兴建一批历史名人纪念馆和专题博物馆,使杭州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同时,仍保留完整的历史文化名城之风貌。
4 谁知道有关西湖石刻文化的资料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国人将杭州比作天堂,就是因为杭州有了西湖的缘故。
西湖是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面积60平方公里,其中西湖水域面积约7平方公里,三面云山环绕,东部紧临历史文化名城杭州。西湖是以秀美为极致的湖泊型风景名胜区,西湖山水美丽,文化丰厚,人文历史,园林精品与自然山水完美交融是西湖风景区最基本的特征。
西湖山水和文化,是中国传统哲学"中庸"在文化和山水美学上的代表,具有极高的典型意义,在中国文化、历史、宗教的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西湖在印支运动形成内海向斜倾伏前缘马蹄形盆地上,叠加产生了燕山期(晚侏罗纪)强烈火山喷发,进一步陷落成洼地,最后一次冰期结束,冰盖溶化,海平面上升形成西湖古海湾,钱塘江、长江入泥沙在湾口形成沙坝,使海湾和外海隔离形成泻湖,雨水溪水又使西湖淡化成淡水湖。
2000年来人类筑堤造坝,疏浚治理,不断改造环境,美化环境,使西湖始终成为人们心目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西湖山岭属天目山余脉,天目山被称作"植物王国"列入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
西湖的自然植被和天目山的植物区系有着广泛的生命联系。有天目山余脉和钱塘江的山川作为依托,形成了三面环山,中涵碧水的湖泊地貌,山不高而层峦叠翠,水不广而平湖如镜。
湖外有山,山外有江,江湖相映,山川并秀。它的山水比例尺度恰到好处,给人以自然亲切秀逸清雅的美感,是自然和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具有强烈的审美效应,极高的审美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西湖风景名胜区紧临城市,城景结合,一方面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又丰富了城市的文化内涵,提高了城市的文化品味。它与城市互存互荣,和谐相处,又始终保持一个风景名胜区的整体性和完整性,保持了风景名胜区的功能和特点。
西湖风景景观极为优美清雅,既是游览胜地,又是人类活动和居住环境的理想境域。风景名胜与历史文化名城如此完美的结合。
在中国可推首例。西湖被中国人看作是自然山水和人文历史完美结合的极致,是人间"天堂"。
中国著名的三大民间爱情故事:梁祝、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其中梁祝、白蛇传和西湖有密切联系,优美动人的传说在中国人中是老幼皆知。西湖的山水,西湖的文化完全符合人们的审美习俗和审美情趣,这种强烈的审美倾向使中国人将最动人的爱情故事,紧紧地和西湖风景联系起来,这种山水美和人文美的统一,在世界上是少见的。
西湖是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杰出代表。是一种美妙绝伦的风景。
它体现了人类社会和居住地长期以来的演变,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西湖风景名胜区的最大特点是建筑美、人文美和自然美的高度结合。
利用自然,而不是模仿自然。西湖及周围重叠起伏的山峦,构成一幅天然画卷,2000年来的人文古迹、园林精品隐现于山际水边、绿树浓荫之中,使建筑与环境取得最大限度的协调、渗透和融合。
如西泠印社、文斓阁、小曲园、蒋庄、刘庄、郭庄等均选在西湖山林隐没处,与苏堤六桥成景。西湖建筑充分尊重自然地势的起伏陡缓,因地制宜,或在湖傍筑一水榭(平湖秋月),或在峭壁之侧做半亭之景(六一泉),或在悬崖之畔做吊脚楼(四照阁),使建筑与自然气韵相渗透。
美国长岛大学教授、国际美学学会主席、著名美学家阿诺德·伯利恩特认为"西湖是人工和自然完美结合的典范"。西湖风景名胜区无论从景观设计,还是从造园艺术方面,都取得杰出成就。
它们包括一大批古建筑、古墓葬、古石窟、古遗址、名人古居,这些文物古迹突出地表现了历史文化价值。西湖风景名胜区内的建筑艺术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突出的艺术成就,西湖景观的意境,对江南地区的建筑、环境设计乃至北京的皇家宫苑的景观设计产生过重大影响。
北京的颐和园、承德的避暑山庄,都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西湖的景观设计的艺术手法。如三潭印月的水上庭院,西泠印社的山间小筑,平湖秋月的临水建筑群等等。
西湖紧挨历史文化名城杭州,作为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又是省会城市的杭州,其灿烂文化与西湖文化交相辉映。最可喜的是西湖文化遗存,保护较为完好,西湖风景名胜区内的文物古迹、园林佳作、名人别墅、历史纪念地,可以使人清晰地看到西湖各个时期的历史印记。
西湖除了湖泊以外,周围山峦起伏,分布着洞、壑、溪、泉等自然地貌。西湖有巍峨峥嵘的峰峦(由石英砂岩形成,如美人峰、卓笔峰等),又有嶙峋突兀的岩嶂(由火山岩凝结成,如宝石山、孤山等),有灵秀奇特的山岩(由石灰岩形成,如飞来峰、吴山等),还有逶迤连绵的丘岗。
另外,西湖群山中分布着多种洞壑奇石,有千奇百怪的石灰岩溶洞(如紫来洞、一线天、水乐洞等),又有断崖裂隙形成的岩洞(如紫云洞、黄龙洞等),还有因熔岩断裂、海水搬迁 巨石而形成的自然洞壑(如宝石山川正洞等)。西湖的泉水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基岩的裂隙水,以虎跑泉、白沙泉为代表,主要分布在西湖群山中由砂岩和火山岩组成的山岭中;第二种是喀斯特泉,以龙井泉、水乐洞为代表,主要分布在石灰岩山岭中;第三类是孔隙泉,可以玉泉为代表,主要分布在山麓地带。
5 西湖的历史 有关五贤寺、五贤的故事
关于杭州,关于西湖,历来就有很多很美好的传说。
这其中最优美动人的当属于“白蛇传”,以致于长久以来,雷峰塔与断桥,一直都是游人们最为诗意的去处。但其实关于西湖的来历,也有个广为人知的传说。
据说远古时期,天河东边石窑里住着一条玉龙,天河西边树林中住着一只金凤,它们有一次在银河的仙岛上找到了一块璞玉,于是一起琢磨璞玉,多年后,璞玉成了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颗明珠的光芒照到哪里,哪里的树木就常青,百花就盛开。
这个消息后来传到了天宫,贪心的王母娘娘为了得到这颗宝珠,派下天兵把明珠偷走。玉龙和金凤得知后,赶往天宫向王母索取,王母誓死护珠,争夺中,明珠由天宫滚落到人间。
这颗明珠一落地,立刻变成晶莹碧绿的西湖。 传说终归是传说,按照地质学的解释,西湖是由泻湖演变而来的。
据西湖志记载,西湖最早称武林水,又有明圣湖、金牛湖、钱塘湖等别名。唐代因湖在杭州城之西,称西湖,北宋以后,西湖之名得到了正式认可。
西湖原本为海湾,因江潮挟带泥沙长期堆积,日积月累,使海湾与大海隔绝,形成泻湖,又经历代不断疏浚建设,最终成为半封闭之浅水风景湖泊。 北宋时期,天堂美景初现 根据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先生的考证,西湖从形成迄,也就是两千年的历史。
然而在西湖两千多年的历史里,有三个人物不可不说。一个是白居易,一个是苏东坡,一个是杨孟瑛。
公元822年,年过半百的白居易来到美丽的杭州任刺史,官场失意的他在看到西湖山水时,精神为之一振。到杭州的当天,他就迫不及待地写了《杭州刺史谢上表》,从此开始了伟大诗人与美丽山河的千古绝恋。
白居易在杭州的政绩多不胜数,但其中最突出的是疏通六井和筑西湖湖堤。他首先疏通的是李沁四十年前开凿的六井,其次便是整治西湖,筑建湖堤。
公元824年,白居易三年任满,离开时他为杭州人民留下一湖清水,一道芳堤,六井清泉,二百首诗。当他任满离开时,老百姓扶老携幼,箪石壶浆,倾城为他送行。
依依惜别时,白居易回赠了一首诗:“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惟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
送别白居易,西湖历经了几百年的兴衰变更。1071年,西湖又迎来了她历史上的另一位“贵人”——苏东坡。
在杭期间,他赈灾安民、治理河道。公元1090年,他亲自为西湖 ,上书宋哲宗,写下历史性的文件《乞开杭州西湖状》,那著名的断言――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盖不可废也——便出于此。
这之后,一场前所未有的西湖整治行动开始了。从夏到秋,苏东坡发动全城募捐,动用了20万民工,终于把西湖治理好了。
多余出来的淤泥葑草,便筑就了今天的这道举世闻名的——苏堤。 苏东坡在杭期间,筑堤一条,吟诗千首,从他的时代开始,展现了天堂初景。
可以说,西湖是从这时起,才开始真正成为人们流连忘返的风景胜地。 元朝迄今,西湖新格局形成 元朝以后,西湖当成了“红颜祸水”打入冷宫,这将近百年的冷遇,一个大家闺秀也几乎沦落成了柴门环婢。
一直到1503年,杭州才迎来了另一位贤太守——杨孟瑛。他整整花了五年时间,才说动朝廷重治西湖。
1508年3月,杨孟瑛动用民夫八千,历时152天,拆毁田亩3481亩,恢复西湖旧观。所挖的葑泥,一部分给乡党先贤苏东坡的苏堤,将其填高了二丈,拓宽了五丈三尺,两岸遍植杨柳,苏堤重新恢复了“六桥烟柳”的固有景色。
另一部分淤泥,便另筑一堤,与苏堤并驾齐驱,从栖霞岭起,绕丁家山直至南山,杭人感激郡守对西湖山水百姓的一片厚爱,遂呼之为“杨公堤”。 …… 西湖,从一个大海湾,再一个泻湖,再到一个风景湖泊,我们的祖先临湖而居,生生不息。
可以说西湖的历史,就是一部保护与治理的历史。这其中贯穿了中国传统山水文化的精神和理念,体现了西湖历史文化的延续性。
进入二十一世纪,杭州市 又加大了西湖的保护力度。自2002年开始,市委、市 连续6年实施西湖综合保护工程,连续6次推出“新西湖”。
通过一系列的综合保护,环西湖沿线全线贯通,环湖七大公园、六大博物馆等53处景点免费开放,实现了“还湖于民”。通过综合保护,西湖水域面积扩大09平方公里,景区公共绿地增加100多公顷,“一湖两塔三岛三堤”的西湖全景重返人间,“东热南旺西幽北雅中靓”的西湖新格局初步形成。
西湖不仅是风景,更是文化,“西湖十景”的每一个景点从形成到命名都是由先贤达人用智慧与情感重笔勾勒而成的,是西湖风景与文化内涵的集中呈现,象征着西湖的精华所在。 历史上,杭州曾多次开展西湖十景评选活动,每次评选都极大地提高了西湖和杭州的知名度、美誉度。
比如,南宋时评选产生的“西湖十景”,至今已流传了千年;1985年组织开展的“西湖新十景”评选活动,也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于2007年举行的“三评西湖十景”活动,更是进一步打响了西湖品牌,提升了西湖和杭州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吸引力。
6 关于杭州西湖的资料
杭州历来以风景秀丽著称于世,是国务院确定的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钱塘自古繁华,素有“人间天堂”之誉。杭州以其秀丽的山水和丰富的人文景观吸引了大批中外旅游者。古代庭、园、楼、阁、塔、寺、泉、壑、石窟、摩崖碑刻遍布,或珠帘玉带、烟柳画桥,或万千姿态、蔚然奇观,或山清水秀、风情万般,尤以灵隐寺、六和塔、飞来峰、岳王庙、西泠印社、龙井、虎跑等最为著名。
“忆江南,最忆是杭州!”杭州以其美丽的西湖山水著称于世,“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表达了古往今来的人们对于这座美丽城市的由衷赞美。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写道“天下西湖三十六,其中最好是杭州”。西湖,有着少女般的魅力,清丽脱俗。她拥有三面云山,一水抱城的山光水色,她以“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自然风光情系天下众生。
重要数据
区号:0571
邮编:310000
位置: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浙江省东北部,钱塘江下游北岸,京杭大运河南端。
面积1:6596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068平方公里。
人口:全市总人口64278万,其中市区人口39319万,有汉、畲、回、满等民族。
区划:辖上城、下城、拱墅、江干、西湖、滨江、萧山、余杭8个区,富阳、建德、临安3个县级市,桐庐、淳安(千岛湖)2个县。
市树:香樟
市花:桂花
7 酉湖的历史,物产,文化
西湖的历史
两千多年前,西湖还是钱塘江的一部分,由于泥沙淤积,在西湖南北两山——吴山和宝石山山麓逐渐形成沙嘴,此后两沙嘴逐渐靠拢,最终毗连在一起成为沙洲,在沙洲西侧形成了一个内湖,即为西湖,此时大约为秦汉时期。西湖在历史上有很多名称,但只有两个名称为历代普遍公认,并见诸于文献记载:一是因杭州古名钱塘,湖称钱塘湖;一是因湖在杭城之西,故名西湖。最早出现的“西湖”名称,是在白居易的《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和《杭州回舫》这两首诗中。北宋以后,名家诗文大都以西湖为名,钱塘湖之名逐渐鲜为人知。
资料参考:/subview/1598/5868323fr=aladdin
西湖的物产(西湖的特产)
西湖直接物产:西湖莼菜、西湖草鱼(制作西湖醋鱼主料)西湖六月黄(原生态螃蟹)
西湖相关特产:西湖龙井、西湖藕粉、西湖绸伞、西湖天竺筷、西湖桂花、西泠印泥
西湖周边特产:杭州丝绸、杭白菊、王星记扇子、张小泉剪刀、超山梅子、萧山花边、萧山萝卜干、富春江鲥鱼、天目笋干、昌化山核桃、塘栖枇杷、余姚杨梅、严州雪梨、淳安猕猴桃、严东关五加皮酒、天目云雾茶、径山香茗。
西湖的文化
西湖的文化可以写一本书,现在只能简要介绍。西湖多数景点都有传说,这其中最优美动人的当属于“白蛇传”,以致于长久以来,雷峰塔与断桥成为最热门的观光景点。保俶塔是老杭州的一张明片,初建于一千多年前的五代后周吴越忠懿王钱俶年间(948年—960年)。历经宋、元、明、清三代六次重修。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曾在塔下发现吴延爽造塔记残碑,当时塔有七层木檐。现塔为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照古塔原样重建的。
白堤、苏堤和白居易、苏东坡两位文豪相关连。据说:苏东坡当时发动全城募捐,动用了20万民工,把西湖进行了治理。多余出来的淤泥葑草,便筑就了今天的这道举世闻名的苏堤。 花港观鱼故事也很精彩,“花港观鱼”四个字是康熙皇帝的手笔,鱼字少了一点,原来康熙是信奉佛教的,佛孝最讲究的是普渡众生,因此他在题字的时候,想到鱼字下面是四个点,而“火”字在古汉字中也可写成四个点,所以康熙故意在写鱼时少写了一点,表示鱼是在水中畅游,而不是火中烧烤。
大运河申遗获成功的时间是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中国大运河(The Grand Canal of China),世界文化遗产,始建于春秋时期公元前486年,由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共三大部分、十段河道组成。是世界上开凿时间较早、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的运河,被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在《国际运河古迹名录》中列为最具影响力的水道。
2014年6月22日,正在卡塔尔多哈进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大运河是世界建造时间最早、使用最久、空间跨度最大的人工运河。
水文化是什么?
本文2023-10-14 19:47:4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32401.html